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2024-05-26

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共11篇)

篇1: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关于认真做好扶志扶智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我镇严格按照文件组织人员培训,现将培训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文件要求我镇召开了党委会专题研究了xxxx年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事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__为组长,经发办、农业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财政所等办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__镇xxxx年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方案》。

二、落实培训任务

我镇在各村累计组织实用技能培训x场次,累计培训xxx人次,其中含贫困户xxx人次,低保户xx人,残疾人户xx人,一般农户xx人,涉及xx岁以上参训人员xx人,较好的完成了xxxx年实用技能的培训任务。

三、取得成效

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林果管理、畜禽养殖、粮食作物种植等实用技能,极大的激发了农户积极发展的热情,促进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农村“空心化”较为严重,参训人员较难组织;二是参训人员年龄偏大,相关知识的培训难度较大;三是参训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为有限。

篇2: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农技校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是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工作,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忽略的大事。因此,抓好此项工作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首要工作,因此,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农技校的本质工作。因而农技校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师资队伍中,老师要注意师德,刻苦学习业务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手段越来越灵活,做一个能担当重任的农技校教师,对自己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备课,授课、课后辅导等各个方面,结合文半盲学员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把学员感兴趣的知识,细心传授,保证每位学员有问必解,有问必答,每位学员都有收获。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员思想顽固。不配合学校的农技校工作,致使有些想学的学员受其影响,学习不够认真。

2、农技校经费严重投入不足。以至在教学上存在相应的客观原因。

3、学员迟到、旷课的太多,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困难。

三、今后的打算

1、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阻止新文盲的产生。

2、积极开办农枝校,提高学员的素质。使其在生活和社会中应用。

3、加强农技校业务联系,多渠道筹资金。

4、给农技校教师和学员作一些适当的补助。

总之,我们是团结一致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国家中西部开发奠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致富达小康,展示了青溪人民的英姿。农技校工作成绩是可喜的,但其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篇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1)

2011年,我们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目标,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对农村实用队伍的培育力度,致力挖掘、集聚、发挥现有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和潜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全面提高我村农产品水平。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

2011年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了养殖中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做好了“实施食品安全工程”中的城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两大任务。完成了全村42人次的培训,主要抓好优质玉米栽培技术、杀虫技术等培训。完成农民畜禽养殖技术提高等培训。重点抓好玉米基地的重点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成立班子。

组长:李举昌

成员:各包组教师

(二)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实事任务落实。

(三)发挥优势,拓宽渠道,积极搭建培训平台。

(四)、加快科技普及,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为了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加大实用技术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全面提高农民科学化种养水平。

2011年11月13日 篇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结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结

2010年东门、下河、河东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在镇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紧紧抓住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有利契机,以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我们充分认识“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就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没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更好地为我乡奔小康目标展示才华;不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脱贫致富就是一句空话。”为确保本工作的顺利进行,二0一0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批示精神,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基础教育为重点,突出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推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力争使成人教育再上新台阶,使巩固提高人员达到巩固提高标准,确保农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培训任务,并通过考核,本年的各项工作已顺利完成。为使以后工作再能跃上新的台阶,现将2010年东门、下河、河东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农技校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是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工作,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忽略的大事。因此,抓好此项工作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首要工作,因此,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农技校的本质工作。因而农技校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开扫盲班1个,扫盲学员2人(河东村2人),参加测试人数2人、合格人数2人。参加巩固提高学习学员已基本上达到巩固提高标准。都能书写简单的便

条,能计算简单的数据,能填写汇款单,书写书信、借条、欠条。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要培训的内容。

在师资队伍中,老师要注意师德,刻苦学习业务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手段越来越灵活,做一个能担当重任的农技校教师,对自己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备课,授课、课后辅导等各个方面,结合文半盲学员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把学员感兴趣的知识,细心传授,保证每位学员有问必解,有问必答,每位学员都有收获。

在开展好扫盲班的同时,力争办好农技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45人次(东门155、下河160、河东230),其中种植业250人次(东门70、下河80、河东100)、养殖业215人次(东门60、下河

55、河东100)、人口教育80人次(东门

25、下河

25、河东30)。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充分利用学校及远程教育设备,对农技校学员进行全员培训,把适用技术推广到每家每户,保证提高农民的科技含量,每家每户要有1—2名科技明白人,为经济再上新台阶做出铺垫。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员思想顽固。不配合学校的农技校工作,致使有些想学的学员受其影响,学习不够认真。

2、农技校经费严重投入不足。以至在教学上存在相应的客观原因。

3、学员迟到、旷课的太多,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困难。

三、今后的打算

1、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阻止新文盲的产生。

2、积极开办农枝校,提高学员的素质。使其在生活和社会中应用。

3、加强农技校业务联系,多渠道筹资金。

4、给农技校教师和学员作一些适当的补助。

总之,我们是团结一致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国家中西部开发奠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致富达小康,展示了青溪人民的英姿。农技校工作成绩是可喜的,但其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

篇四:龙山县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龙山县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工 作 总 结

(2010年12月30日)

一年来我们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载体,以科技兴农需求为目的,做了一些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努力开展工作

我们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分别在里耶、内溪、贾市、隆头四个乡镇举行柑桔栽培技术培训四期16班次,每次100人左右,内容《柑桔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柑桔栽培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县柑桔产业发展》、《柑橘春季如何管理》、《柑桔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学员443人。培训采取课堂培训、现场示范、实地操作、播放影视等形式,以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语言通俗的方式进行培训。一年共开展各类培训4期16班次,培训人数1703人次,其中:“柑桔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4次,参加培训人员达417人次;“柑桔栽培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县柑桔产业发展”培训4次,参加培训人员达次445人次;“柑橘春季如何管理”培训4次,参加培训人员达408人次;“柑桔高产栽培技术”培训4次,参加培训人员达423人次。

2、积极落实措施

精心组织实施是培训工作的根本所在,我们按照州局要求和龙山县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实施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按照培训计划环环扣紧,做到积极主动,准备充分,到7月中旬按时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按照培训内容、切合生产实际、科学选择安排课程,使学员听的懂、学的会、易掌握、会应用。经过培训,通过对马铃薯种植技术、超级稻种植技术、民族政策的考试考核,学员考试合格率达100%,实践考核平均成绩很好。

三是按照农民学员要求,精心安排、加强服务,为学员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学员参训率达98%以上。

3、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培训项目的实施,促进我县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广大“果农”种植柑桔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亩平均增加收入达118元,柑桔产业增效达1千多万元,为我县经济协调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通过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辅导,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农业科技项目,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社会效益明显

(1)领导关心。县民族事务局、县农业农技推广中心等领导先后到村现场指导。龙山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分管领导亲自协调部署,投入工作经费2.1万元,确保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2)干部热心。表现在基层干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被培训村的村组干部不仅积极宣传发动,组织技术培训,参与技术培训,督促培训落实,同时亲自在自己的责任田中带头搞试验示范,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

(3)农民热情。培训村的普通群众和主要培训对象对“超级稻栽培技术”培训活动总能自觉的积极参加配合,并带动周边非培训村的农民也积极要求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欲望增强。(4)专家热衷。表现在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主要业务活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宣传培训,调查指导,尽职尽责,认真上课。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山区、半山区信息闭塞,生产方式落后,难以接受较深较难的科技文化知识,影响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很大程度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二是认识不足,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凭经验从事生产,对科学新技术认识不够,表现冷漠,部分农民群众对科技促进农业生产,提

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接受得慢,怕风险,徘徊观望,导致新科技新技术难以推广。三是培训经费不足,培训是一项经常性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不能经常性的培训、指导及跟踪服务。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开展经常性宣传、培训;

2、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市场经济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3、抓好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4、多渠道筹集资金,使培训工作能正常开展。

龙山县民族事务局

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篇五: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1年毕业生农村实用

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1)

2011年,我们以提高毕业生科技素质为目标,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对毕业生实用队伍的培育力度,致力挖掘、集聚、发挥现有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和潜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和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促进增收,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对毕业生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

2011年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了养殖中的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和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做好了“实施食品安全工程”中的城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两大任务。完成了毕业生多次的培训,主要抓好优质玉米栽培技术、杀虫技术等培训。完成农民畜禽养殖技术提高等培训。重点玉米种植重点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成立班子。

(二)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实事任务落实。

(三)发挥优势,拓宽渠道,积极搭建培训平台。

(四)、加快科技普及,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为了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加大实用技术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全面提高农民科学化种养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篇3: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近年来, 为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更快实现农村产业化,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逐渐得以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使农民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民获得技术带来的效益。当前,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效果不理想, 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 本文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1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1.1 农村实用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保证农业生产水平, 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促进农业的发展。现今, 传统的以人的劳动力作为第一要素的时代已经远去, 当前农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来提升生产力。因此, 实用技术培训就可以充分保证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使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1.2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 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农、林、牧、副、渔以及建筑业和服务业多种产业结构并存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因此, 要想使广大农民成功过渡到现代农村产业结构, 就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 从而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永不脱产的实用型科技人才, 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健康发展, 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培训内容单是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技术层面, 适用性较差, 难以适应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当前, 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除了农业方面技术需求之外, 对第二、三产业技术培训覆盖面较窄, 因此农民难以受益于实用技术培训, 并且, 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使得农民缺乏开拓产业的信心, 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 培训过于理论化, 农民大多文化程度水平较低, 纯理论培训内容使农民难以充分掌握和接受, 由此降低了培训的效用。

2.2 培训普及面有待拓宽

当前,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面较窄, 培训仅仅针对一些有需求的农民, 这就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培训难以在所有的农民中开展, 就使得大部分农民由于不能真正认识到技术的重要作用而止步于农业科技化, 因此, 就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损失。除此之外,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过于重视技术层面的培训, 而对经营管理的培训涉及较少, 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推进, 经营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农民逐步从生产者过渡到管理者, 因此农民就需要更多的掌握经营管理的实用技术, 保证经营的顺利进行。

2.3 培训缺乏组织体系的建立

在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过程中, 培训过于松散, 没有固定的培训地点, 培训设施过于简陋, 组织水平较低, 培训缺乏系统体系的构建。因此,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 农民很少能够自主参与培训的过程, 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除此之外, 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理论水平严重与人文素质相脱节, 造成了培训教师与农民学员之间的沟通障碍, 因此, 农民难以充分理解理论化的培训内容, 使培训技术难以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再者, 一些培训组织效率低下, 培训的教材更新缓慢, 一些当下不适用的培训技术仍然出现在培训教材当中, 培训过于形式化, 导致农民对培训缺乏热情, 难以充分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

2.4 培训方式缺乏多样化

除了理论培训以外, 在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 缺乏专家型的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 现场指导农民掌握新技术, 带着农民干, 干给农民看, 帮助农民更快的掌握实用技术。

3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的建议

3.1 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度

针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的问题, 就要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覆盖面。要在每个农村设立固定的培训基地, 并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分层培训。在培训的初期, 可以不断给农民渗透常规农业技术, 使农民逐步了解农业技术的精髓;再根据农民具体的技术需求, 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的推广, 从而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适用度。在培训班级的设计上, 要争取在每个农村建立一个培训班级, 从而使农民切实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 加大科技的推广力度, 使培训逐步正规化和系统化。

3.2 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 要改革培训的教材, 充分保证教材的质量, 要提高培训人员的素质, 从而使培训内容更贴近农民需求。针对培训教材, 要根据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修改, 要剔除已经过时的技术, 引进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 从而保证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为农民提供指导作用。要优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 使教师在具备技术水平的情况下提高沟通能力, 从而便于培训教师把理论化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 只有这样, 才能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使用效果, 切实为农民创造效益, 真正使农民分享科技成果带来的收益, 并且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 使农民乐于参加到农业技术培训过程中, 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生产现场学习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 有计划的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苹果、反季节蔬菜、肉牛养殖等生产现场学习。例如:在苹果生产疏花、蔬果、套袋、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 组织幼树果农到丰产果农的果园打工, 既解决了果农劳力不足的困难, 又使非果农掌握了苹果树生产的关键技术,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也减少了他们远赴外地打工的路途幸苦。

4 结语

三农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影响社会的和谐, 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 使农民真正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 服务于农业生产, 使农民增加收入, 有效解决农民收入过低问题。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就要求加大培训改革的力度, 从而真正发挥实用技术培训的作用,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生产力的提高, 改善农民收入状况, 解决三农问题, 逐步建立城乡和谐的社会体系。

摘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实用技术的培训要充分保证培训的质量, 改革培训的方式, 从而让农民更容易掌握实用技术的使用方法,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当前,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出现了一些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问题, 培训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需要加大改善的力度, 从而保证实用技术发挥效用。本文基于工作中的理解和体会, 从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出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甘肃,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守聪.探索具有我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 2012 (03) .

[2]杨亚琴.桃源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科技培训, 2012 (03) .

[3]刘广强.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J].农民科技培训, 2012 (03) .

[4]张也.新形势下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 2012 (02) .

篇4: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方案要求各试点省要根据农民意愿科学设计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扶持和服务。应着重按照种植、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五大产业分类开办培训班,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开办具体的专业班。培训对象重点从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取,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创业意愿强烈,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产业基础,并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项目县对选定的培训对象,应编制填写《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学员登记表》并报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培训经费由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县从项目经费中统一安排,每人的培训费用原则上不超过2000元。

各试点的创业培训环节包含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创业发展五个环节。要求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120学时以上),创业实践和市场考察时间不少于10天。

篇5: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实用人才是活动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镇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培养出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示范”的人才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镇域基本情况概述

我镇位于**区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下辖1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552人,流动人口2037人,是以宜农产业为主的都市型小城镇,全镇46.1%的劳动力从事一产生产,主要以瓜菜种植为主。2010年实现属地财税收入 2.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53万元,人均劳动所得10156元;2011年预计实现属地财税收入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70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10968元。

**镇享有“京郊蔬菜第一镇”的美誉,近年来,我镇在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同时,提出“打造鲜切花生产专业镇”的发展目标,逐步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举办“**”采摘文化节,“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加快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产业,延长产业链,目前我镇有康一品、高天顺、嘉博文等多家加工、配送企业,配送网点30余个,年配送量可达2000万公斤。

二、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贯彻落实市、区关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各项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镇推进实用人才建设的重大措施,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负责全镇实用技术培训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二是搭建培训平台。成立镇成人教育学校,开办兴农讲堂、田间学校、花卉中专班等项目,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培训。2011年兴农讲堂共开课15期,累计培训1000人;共开设10所田间学校,每校每月至少开班1次;组织外出观摩6次、开展集中培训4期,全年共累计培训农民6000余人次;花卉中专班2011年共84人毕业。三是建立人才库。严格评定程序,明确申报、审核、推荐、评定、公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将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类人才选拔出来,按照不同领域,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动态管理,为我镇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政策的制定、开发和使用提供依据。截至目前,人才库中共有农村实用人才335人。

(二)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针对镇域农村劳动力,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以及岗位需求等情况开展梯次培训,创建“普通班”、“特色班”和“一对一”式培训,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另一方面,将培训工作与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相结合,实现“学为所需、学以致用”。一是“普通班”通过成人教育学校、远程教育网等平台,针对35岁以下青年,重点开展“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开办了计算机、财会、物流管理中专班和经济管理、农科园艺大专班;针对“40、50”人员,以转变就业观念为切入

点,开展园林绿化工、公共场所保洁、家政服务等易于掌握的就业技能培训,累计开办培训43期,累计培训476人次。二是“特色班”主要依托镇内各大农业特色基地和农业合作社开展培训,在社员中推广西瓜蜜蜂授粉等种植技术,推广面积420亩,减少瓜农劳动强度、增加西瓜品质,亩效益提高了10%;与花卉龙头企业北京福劳尔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镇党员学习实践基地”,鼓励党员学习花卉种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开展“一对一”培训,农民和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培训,包括叉车、电焊、面点制作等多项实用技能,五年来累计成功推荐就业2450人次。

(三)树立典型示范,增强带动效果

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中,我镇十分重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启动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的思路,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技术能人、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和高效农业模范户进行表彰,给予奖励,并利用**网站、有线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小珠宝村村民闫竹,通过参加大专班学习,拓宽了眼界,自己制作了网站——“绿缘新农网”,通过网站销售农产品,接到了不少大客户订单,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还专门对她进行了采访。该事件被报道后,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尝试将所学到的技能和生产经营相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收入。

除此之外,我镇还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章制定和落实等方面进行规范,并积极开展培训,宣传成立合作社的必要性,引导农民加入,改变“各自为战”的生产模式,实现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共享。目前我镇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特瓜”、“特菜”产业党小组,将特色产业和产业化经营、基层党建有机结合。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促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大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促进一产农民向二三产业加快转移,截至目前,有近500名农民从单纯的瓜菜种植,转型至发展采摘产业;同时,瓜菜销售价格也翻了一番,有效增加了收入。二是涌现出一批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通过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一批农民不仅学到了种植技能,还获得了荣誉。如**村村民**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入户种瓜能手”;**村村民**2006年被评为**区“学习型个人”,2010荣获**区“十佳农村妇女科技带头人”荣誉称号。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农企对接、农商对接、农协对接,有效整合了农业资金、技术、产销等方面力量,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按照“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合理有序转移”的工作思路,本着农民“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教什么”的原则,以成人学校、兴农讲堂、田间学校等已有平台为阵地,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同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

**镇党委

篇6: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远教示范站点工作总结

在县党委、镇远程教育办公室的领导下,东八村的远程教育工作又走过了平凡的一年。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东八村村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达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宗旨,以“远教十年,创新突破”为主题,实施“远程教育党员创业带富提升工程”等,扎实抓好全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在全村范围内的“三率一度”。现结合本村实际,将东八村2018年远程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障远教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健全村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在今年年初调整东八村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村党支部对全村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落实责任,为远程教育实地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确保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村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在开展好远程教育工作外积极配合要两委完成各项工作。

二、党员干部实行专业培训,扎实推进创业致富工程。一是对全村在家的党员干部利用村固定学习日进行教学,全年共组织党员干部学习25次,累计参学人数达800余人;主要学习省、市、区、乡下发的规定性学习课件、节目视频和文件精神。二是对东八村种养殖专业户进行辅导性和自主性教学服务,同时村远教管理员还为全村种植专业户送去有关种植品种的相关下载资料,为他们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和跟踪服务。三是是敞开大门为村民排忧解难。今年共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00余条,其中涉及全村全面发展的有56条涉及远程教育的20余条;涉及农村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10余条,其他10佘条,村远程教育办公室将此类信息汇总后将村内不能解决及时上报到所涉及的各级部门。

三、用远教助推党建工作,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东八村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积极配合做好村党支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项学习及工作、宣传等事宜,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宣传报道。

四、经验和体会

在远程教育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远程教育能带给农民更多的是实惠,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总的说来,远程教育工作完全有很长远的利益性,有加强、加大宣传力度、把工作做实、做好的必要性。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作为第一线服务工作者,除了继续加强以前所开展的工作外,还要进步的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以求为农民创造更多有利的经济价值,使农民真正的得到实惠,从而达到远程教育工作的目的。

五、远程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思想陈旧:传统观念影响了全村经济发展和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人们长期受旧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太深,群众思想一直比较落后,从目前全村青年外出打工的情况看来,都是有待探索的问题。

(二)、接受和理解力不一致:东八村由于处于边远地区,多年来都没有太大的发展,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一般的群众,大家的家庭经济收入都没有明显的差距。党员干部们在学习了远程教育方面的知识后,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对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目的了解也不深。

篇7: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教兴农,职教为农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我校作为一所农村职高所具备的专业师资、实习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及信息方面的优势,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着力点,多渠道开展劳动力培训,多形式推进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为加快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校的师资、基地及设备的实际情况,在满足职高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在春节后、午收后,秋收种后等外出务工高峰期开展三期,每期计划招收80人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时常年招收车工、电工、电子、服装、电焊、计算机等长期和短期就业班,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在推荐就业上有所突破。

针对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的实际情况,我校还将有针对性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集中开班六期,每期60人进行集中培训;计划进行科普赶集五次,准备印制农业资料5000份,对农民进行科技咨询;计划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农民20次。培训内容主要是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如优质小麦栽培技术、高产玉米栽培技术、花生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花卉栽培

技术、黄牛养殖技术、肉猪饲养技术、肉鸡、蛋鸡饲养技术、淡水养殖技术等。

三、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职教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招生办、就业安置办、生产实习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就业安置办公室主任陈从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工作。

由我校陆永厚校长联系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争取镇党政负责人对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支持,确保各村及时推荐培训人员。

2、建好台帐,夯实基础。

(1)做好普查分类工作。学校会同镇委镇政府组织专人,挨门逐户调查培训需求,确保普查登记的数据详实、准确、不错、不漏。普查登记工作要在3月底结束。在普查登记的基础上做好普查数据的分类造册,建好台帐,做到人有卡、村有帐、镇有库,为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做好扎实基础。

(2)要加强对劳动力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本地劳动力资源的动态。建立各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联系人制度,经常实地调查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3、加大力度,提高质量。

我校将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本镇实际,选定好专业和授课教师。

(1)依托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立足“三农”,充分利用示范基地的辐射、推广作用,确保黄牛、生猪、山羊、蛋鸡等养殖业规模再扩大,内转农村劳动力100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3000人次以上。同时还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选准项目,搞好技术推广,不断开避新的就业渠道。

(2)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强镇富民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工作,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搞好服务,要做到培训对象落实,培训教师落实,培训专业落实,培训教材落实,输出订单落实,保障措施落实。切实开展好以“引导性”和“技能型”培训为主的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

篇8: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然而在项目快速推进的背景下, 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如培训资金集中于市郊而偏远地区缺乏、培训内容与老百姓需求不一致、实用技术的培训变为理论讲授、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群众对培训的长远效益认识不到位等, 导致部分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不高, 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 通过调研,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用好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促进缩小城乡差别做出努力。

1 云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取得的成效

1.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多年来, 云南省先后开展了“失地农民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等多项对农民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据悉, 云南省委、省政府2010年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 在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5万人中, 已培训农村劳动力162万人。截至2011年底, 全省累计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逾850万人,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2009年的20.33%增加到2011年的24.12%[2]。

1.2 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合云南花卉、橡胶、小粒咖啡、烟草、核桃、板栗、蔬菜等产业的发展, 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 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 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仅2011年中央下达云南的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人数就达10万人, 培训资金4 000万元, 培训工种涉及种植业生产服务、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兽医服务、农机服务、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农业创业等7个方面[3], 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创业培训,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农村建设。

1.3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传播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

因为历史的原因, 云南农村依然存在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 尤其是很多农村中年妇女, 在子女离开家乡进城读书或打工的背景下, 她们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但她们一直为自己的没文化而自卑, 因而成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要受众和积极支持者, 她们往往学得很认真, 虽然写字对她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期培训下来, 很多人说, 她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种植技术, 还捡起了忘了多年的字, 以后要坚持读报和看书了。一些之前羞于看书学习的农民, 也不再认为这是丢人的事了, 不再认为读书写字有那么困难了。很多调皮的孩子甚至从父母认真的学习态度上受到感染, 而好好学习。

1.4 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很多有经验的教师, 在传授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 还引导群众针对当地的生产实际, 利用现有的书籍、广播电视、技术宣传手册等资源, 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 达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带动脱贫致富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目的。基层组织者很多也利用培训的机会, 发放《外出务工手册》《防艾知识》, 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 促进农户与地方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化解矛盾, 促进和谐村寨的建设。

2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分配不均, 多集中在城市附近

近年云南实施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 大多集中在市郊、地方产业发达地区, 尤其是昆明周边地区, 而州、县地区的培训资金投放、培训力度要小得多。尤其是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针对的是城郊土地被征占的区域, 有些农民甚至参加了4~5次不同培训, 其中不乏有些工种的培训是被动的, 为了完成上级的培训任务而被说服参加的。而在一些偏远的地区, 很多农民一次正规的培训也未接受过。

2.2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市场存在无序竞争

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资金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财政, 少量来自征占地补助。掌握培训资金的地方政府在选择培训机构时, 因目前的培训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 主要靠人情关系, 而不是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程序来选择实力强、专业的培训结构。同时, 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证不够严格, 一些既无师资, 也无规范办公场所和实训器材的培训机构, 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了培训资格, 进入培训市场后, 往往只着眼于短期经济效益, 强调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不是认真地考虑如何提高培训的质量, 使农民真正受益。

2.3 培训多为短期行为和行政任务, 缺乏持续性

一方面, 因为培训项目为财政资金, 往往以行政任务的形式下达, 完成任务情况与工作人员的考核挂钩, 而有些培训科目的设置事先没有进行详细的民意调研而脱离现实, 加之管理环节多, 任务下达时间晚, 导致一些出发点很好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成为为完成任务而凑人数、赶时间、应付检查的行政任务, 而农民实际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实用操作技能条件等核心内容没有得到重视。最终大多数培训仍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讲大课、满堂灌、搞运动”的方式, 甚至走过场。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因工具缺乏、班级人数过多、交通、场地、教师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开展。培训结束后, 也很少有对培训效果、农民意见和需求的反馈调查, 更谈不上后续跟踪服务。

2.4 农民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被动接受培训

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农民认为他们多年凭经验生产, 照样收入不错, 培训没有用;二是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 担心听不懂、不会写字, 怕考试不过丢人;三是忙于农业生产和打工, 时间上有冲突, 保眼前利益更重要;四是培训内容与群众的需求脱节, 群众不感兴趣。而有的教师培训中不顾群众实际, 语言过于书本化, 群众不易接受, 导致群众不感兴趣, 需要地方政府多次说服, 甚至通过分任务派指标、给予误工补助、提供餐费等手段来组织培训, 完成培训任务指标。

2.5 现有教学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利用

据调查, 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2007年3月, 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科技部、民政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至今已组织编写了大量针对农民、农村的书籍, 仅云南省的农家书屋就涵盖了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劳动力转移、农民素养6个方面共85种图书;配合农业部正在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 农业出版社、金盾出版社还出版了大量有关农村种植、养殖、卫生等方面的光碟, 内容形象直观, 非常适合农民使用。但据了解, 很多农民并不知道农家书屋有哪些书, 大多书籍锁在柜子里, 利用率很低。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 因为多数培训管理人员不懂专业, 教师又多是临时聘请, 教材的选用很多脱离农村实际, 现有的很多针对农民的培训书籍、光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 当地的很多土专家、技能人才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

3 对策

3.1 结合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2012年8月7日, 云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 提出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淡水渔业、山地牧业、开放农业、高效林业”六大特色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最直接、有效传播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并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途径。云南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 农村人口占到63.2%,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的高效、安全、优质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 建议把这一有效的惠农措施继续向全省扩大, 使全省更多的农民受益。

3.2 以行业项目的形式, 进行公开招投标选择培训机构

建议以行业或工种为单位, 整合培训项目, 以项目的形式对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 选择声誉好、专业对口、实力强的培训机构, 这一方面可增加培训市场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也引导培训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做精做强某一领域, 从而降低培训成本, 提高培训效果。促使一些短期行为、弱小培训机构的自然淘汰。

3.3 与行业产业协会合作, 严格培训机构及培训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

在很多发达国家, 行业产业协会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承担着重要任务[4]。而我国的农业行业产业协会经过多年努力后, 虽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但在行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依然受到行政权利的强大制约。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 把认定、考核专业培训机构及培训人员的工作交给行业协会承担, 建立行业协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才库, 发挥行业协会中专家、技师的的业务专长, 保证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有效进行。

3.4 逐步建立村寨实用技术辅导员体系

云南的烟草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离不开其完善的烟草种植和管理技术服务体系。苗木的培育、园地规划、整地、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烘烤, 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服务, 每个生产队、每户烟农都有技术员。任何一项技术, 不是一次培训就能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地方农林产业的发展中, 设立专项技术服务资金, 建立由返乡技校、乡镇农科员、中专毕业生、远程专家、当地技术能人等组成的技术骨干队伍, 使农村实用技术的传播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5,6]。

3.5 开发并整合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学资源

目前,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涉及项目和资金渠道多, 建议地方政府做好协调工作, 整合与农村书屋、科技下乡、示范基地建设、乡土人才培养、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特色产业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驻外劳务机构、信息网络建设等多方面的资源, 做实做强农村技术服务[7]。农村实用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不能照搬全国、全省的教材。建议结合全省实际, 设立专项资金, 在已编写的通俗易懂、实用性和操作性强、适合当地农民阅读和使用的图文并茂好教材的基础上, 由专业人员制作一批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光碟、挂图等, 利用培训、科技下乡、农家书屋建设等途径, 促进农村实用技术的持续传播[8]。

3.6 做好培训前的调研工作, 因需开展培训

目前的培训项目, 因为任务下达晚、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 加上农村人口居住分散, 有些宣传也不到位等原因, 培训前往往缺乏调研, 或调研仅停留在表面, 不够深入。建议充分利用目前的互联网、手机短信、村社负责人等资源, 认真听取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方面的意见, 在考虑群众培训需求、文化基础、农业劳作时间安排、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合理务实地安排组织培训, 提高培训效果[9]。

4 结语

在全国关注“三农”问题的大好形势下,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但云南省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技能人才不足、总量过多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笔者一次在农村调研时偶然发现, 农民在稻谷、玉米等粮食贮藏中, 大量使用剧毒农药甲胺磷来防虫。另一方面, 农民平均工资性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 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 因此云南在“十二五”期间的培训力度还需加大。针对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完善有关管理机制, 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培训效果, 落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达到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传播农村实用技术、服务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促进缩小城乡差别, 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措施, 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重理论轻实践、群众被动参加等问题, 提出了扩大规模、项目招标、行业协会参与、建立长效机制、整合资源等对策。

关键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效,问题,对策,云南省

参考文献

[1]浦超.云南今年将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投入[J].农村实用技术, 2010 (9) :29.

[2]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 云农劳转[2012]2号[EB/OL]. (2012-07-04) [2013-12-04].云南农业信息, http://www.ynagri.gov.cn/km/news934/20120704/1751700.shtml.

[3]冯稚进.云南省2011年阳光工程项目全面部署[EB/OL]. (2011-09-07) [2013-12-04].云南农业信息网, http://www.ynagri.gov.cn/news13/20110907/1137626.shtml.

[4]刘立仁.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关于做好职业农民工作的有关建议[N].新华日报, 2012-10-07.

[5]吴敬才.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成效分析与拓展对策[J].农学学报, 2013, 3 (1) :64-70.

[6]庄文彬, 蔡一生.创新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 2012 (11) :73-75.

[7]蔡淑芳, 吴敬才, 蔡培良, 等.基于传播学理论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870-876.

[8]翁伯琦, 郑回勇, 陈敏, 等.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实施成效与调研分析[J].发展研究, 2011 (10) :105-108.

篇9: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4月10日,大同市科协“十百千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暨南郊区开班仪式在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召开。大同市科协主席赵春义出席会议。大同市各县区科协负责人、来自基层的农民科技种植能手等200多人参加会议。培训班的授课专家以当地专家和技术能手为主,培训的内容是《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前薯后菜种植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大田作物栽培技术》等与当地农业相关的实用农业技术。

4月17日,大同市科协“十百千万”农村实用技术新荣区专场在大同市新荣区破鲁乡开班。培训班邀请省农科院高寒所研究员裴荣信就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要点作了讲解。裴荣信针对为什么种脱毒马铃薯、为什么产量低、优选制作自重、种植技巧等几个马路上种植户关切的方面为在场的农村科技带头人和种植能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为大家解答了许多种植实践中遇见的疑难问题。此项活动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热烈欢迎。

4月20日,大同市科协“十百千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在灵丘县武灵镇城道坡村开班,标志着大同市科协“十百千万”培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展开。灵丘县科协工作人员及灵丘县农民科技种植能手等100多人参加会议。培训班邀请灵丘县农技专家郭广胜、刘宇莲分别就玉米、谷子、马铃薯种植技术和蔬菜病虫害防治做了深入详细的讲解,受到大家的普遍好评。大同市科协在开班仪式上为受训农民赠送了《农业科普丛书》、《科普知识读书》等科普书籍和资料。

4月26日,大同市科协“十百千万”农村实用技术广灵县培训班在的大同市广灵县望狐乡开班。广灵县副县长苏坡出席开班仪式。大同市科协工作人员、广灵县各乡镇农村科技人员以及附近乡镇的农民群众等100多人参加开班活动。培训班由省农科院高寒所专家杨春为在场农村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讲授脱毒马铃薯的选种、制种、栽培及管理技术,并现场解答了农民群众在以前生产实际中遇见的疑难问题。

大同市科协“十百千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加快大同市科学转型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同市科协 籍志伟 编辑:吕伟)

篇10: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邓才胜

(永川区金龙镇农业服务中心)

尊敬的重庆市农委领导,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同学们: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向首先很感重庆市农委主办、农广校承办的这次培训班。为这次培训付出辛勤劳动的学院领导、老师同志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也向圆满完成培训,即将返回工作岗位的各位学员们表示忠心的祝贺!

这次培训,安排了很丰富的课程活动,有领导、专家、教授的讲课,有参观考察活动,课余有与成功创业者的座谈等。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才干。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学习的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法都是我们现在和以后干事业所急缺的,也是我们宝贵的人生财富。通过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结合我们班的情况,我认为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家、教授的讲课,精彩纷呈,意义重大

欧阳处长讲的《现代农业与农业技术创新》句句精典。祖先们的伟大发现:种子和家畜;它们终于导致了人类的农业文明灿烂诞生。现代农业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正在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近10多年来,随着农业环境工程技术的突破,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起来,是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生产技术。由于设施农业摆脱了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自然气候、季节变化的制约,不仅使单位面积产量及畜禽个体生产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尤其是保证了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的全年均衡供应。

袁德胜处长的授课《农业技术特点》说得很好。农业科学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科学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生长点,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将在21世纪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显示出新的特点。世界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阶段。21世纪的农业将是多元化格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其本质依靠科学,依靠教育。

孙伟调研员讲的《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田间技术员》是从以“技术为本”的农技推广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农业推广;是从以生产为主的农技推广,逐步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的农技推广;是从以提供单项技术服务,逐步转变为提供综合技术、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等系列服务。是从以政府为主的农技推广逐步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科研、教育、推广、协会、合作组织、服务中介等有机衔接、多元化发展的农技推广。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的载体作用,努力构建新型、高效、机制灵活的农科教企大协作队伍,深入农村一线,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二、参观考察十分必要

我们到了巴南二圣花园生产加工基地去参观考察,明白了人家是怎样出好茶和精品的。那就是严把质量观,打造品牌的结果。

三、在研讨交流和开展联谊活动中成长。

在学习报道的晚上,承办方为我们举行了欢迎酒会,我们深受感动。这次学习过程中,开展了联谊活动。进行了歌舞演唱、文艺表演、游戏活动等,增强了同学之间,同学和主办单位之间,同学和的授课老师之间的友谊,加强团结。承办方还组织了座谈会。邀请了学员中的成功人士和社会中相关人士现身说法。见识到了许多“大家”的思想和其独特的观念及思维方式,认识了一些企业家,也了解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离成功的距离。让我们

找到的工作的差距,使我们增强了工作的信心,收获是巨大的。

四、对今后办学的改进建议

1、你们应该把办学30年来有大的成就的学员动用一切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以提高农广校的知名度和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其实农广校毕业的有建树的大有人在。

2、今后办班有必要对全体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和礼仪教育[礼仪上我受到了金正昆讲礼仪全集的影响]。那怕是1节课也好。这反映办学者的理念。我们国家30多年的改革开放,最受伤的是文化产业,国外的文化把我们的思想道德搞乱了。所以十七十七大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让好的文化道德占领把人的思想。

五、明确思路,时刻铭记危机感,创新性的搞好工作。

通过培训,使受训学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现国内外农业发展最新动态,现代农业知识。也为今后服务好三农增强了信心。

学习的机会有很多,学习的体会也有很多,但是,空谈体会是虚的,更加不是培训的目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借培训的东风,强化各个方面的认识,增长我们的才干,去努力工作。

我们要努力工作,成为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的骨干,成为农业科技示范作用和直接指导服务农民的“田秀才”和“土专家”。回到单位就要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管理干部,以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回报社会。要善于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让我们用行动为“三农”服务,用行动为农广校增辉,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给金子再镀上一层金,给百合花再涂上色,给紫罗兰再洒上香水。”

共享培训资源、传播学习理念”是这次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宗旨,再次感谢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所做的贡献,也愿大家能不断学习,取得成功!农广校的发展是艰辛的,但对全民素质普遍提高的作用也是显著而不可抹灭的,这正是我作为一名农广校学生最引以自豪、倍感欣慰的地方。我坚信通过一代代农广人的携手努力,我们的农民科技教育事业必将为农民朋友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的农民科技教育事业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必将走向更加灿烂的辉煌!听吧,神州处处歌颂农广校功勋,自豪吧,农广人我们没有虚度年华,传播着发扬着中华文明!

笔者邓才胜

工作单位:永川区金龙镇农业服务中心,职称,农艺师(8级)电话:***

Q Q:582681016

篇11:某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农村工作、扶贫工作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等重要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发展全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打造“村社合一”产业发展示范村,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xx 年,稳定粮食生产在 0.5 万亩以上,优质稻在 0.4 万亩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3%以上,完成玉米调减 1.35 万亩,发展经济林种植 1.35 万亩;发展蔬菜 3.2 万亩次,其中春季蔬菜“三定三统”0.076 万亩;发展食用菌 25 亩(万棒);新增绿壳蛋鸡养殖 11 万羽;生猪出栏 2.5 万头;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村 2 个,示范户 200 户。

三、重点工作 (一)全力抓好农村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各村(社区)、镇属各工作部门要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重大政治责任,扎实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一是严禁农村开展走亲访友、串门、祭祀、赶集等聚集性活动;二是做好养殖场、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复产复工人员的疫情排查和防控;三是加强村寨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员的疫情摸排工作,杜绝外来人员,特别疫点疫区人员的流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点对点、人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到位;四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加强春季、秋季免疫,落实防疫措施,做好重大猪瘟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范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

疫情,加大规模养殖场、活禽交易场点和县际间交界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监测排查力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快速处置。(责任单位:镇卫生院、社会事务办、农业服务中心、人社中心、各村社区攻坚队)

(二)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贯彻落实“六个转变”,持续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的三大转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林、蔬菜种植、绿壳蛋鸡产业“三定三统”,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化模式,依托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壮大村级合作社,激发群众参与产业革命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扶贫效益。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四小”(小菜园、小果园、小养殖、小作坊)庭院经济,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1.着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一是加强对农资市场调度和监管,做好种子、肥料、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准备,确保满足全镇春季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积极推广优质品种发展和先进实用技术的运用。三是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有针对性组织群众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新型技术人才。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蔬菜、经果林等农业生产田间管理工作,加大疫情防治,确保今年农作物能取得好收成。(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人社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攻坚队)

2.以经济林“三定三统”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县相关文件精神,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中药材、生态林种植,20xx 年 3 月 15 日前,落实“三定三统”经济林种植 1.35 万亩以上,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各村(社区)攻坚队)

3.依托蔬菜种植“三定三统”,着力推进坝区提质增效,以点带面带动蔬菜产业发展。按照县“4+N”产业布局,以“镇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3+1”(保地租、保分红、保运转、群众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选择蔬菜种植品种,推进红岩坝区提质增效,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大幅提升坝区土地产出率和增收贡献率,以点带面,大力发展时令蔬菜种植 3.2 万亩次、食用菌 2亩/万棒。(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扶贫工作站、藤缠树公司、各村(社区攻坚队)

4.围绕绿壳蛋鸡“三定三统”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1)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定三统”模式,进一步做大养殖规模。结合养殖户实际,大力发展 100-500 羽规模的绿壳蛋鸡庭院生态散养,做大规模,做强 xx 镇原产地品牌,巩固 2019 年“四小”(小菜园、小果园、小作坊、小养殖庭院)示范村建设成效,继续推进 xx 社区、三台村“四小庭院经济示范村”建设。完成新增“三定三统”绿壳蛋鸡养殖 4 万羽,规模养殖场及散户 7 万羽,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助民增收。

(2)进一步培育村级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加强网格畜禽技术人员培育。各村合作社在县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 1:10 比例,积极培育网格畜禽技术员,具体负责网格的技术服务,由村合作社统一组织散养农户定点、定时将鸡和鸡蛋销售给县级平台公司。二是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县平台公司按照保护价格收购时,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的鸡按照交售价格提取 0.5 元/斤、蛋 0.05 元/枚提取相关管理服务费用,按照 3:3:3:1 的二次分配方式,即村级(合作社)平台分配 30%,组(网格)畜禽技术服务员分配服务网格 30%,以 10 户为一个养殖网格奖励 2 户诚信守信、优秀养殖户 30%,10%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扶贫工作站、各村(社区)攻坚队)

5.以“公司+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与富之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村合作社“五统一”模式,即“统一供应 1 斤以上青年肉鸡苗、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饲养方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底价格销售”,通过改造废旧圈舍,由村级合作社(平台公司)组织贫困户代养肉鸡。(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扶贫工作站、各村(社区)攻坚队)

6.巩固提升菌草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

(1)各村菌草种苗由镇属藤缠树公司负责提供资金给各村进行保苗移栽待售,保苗区域的地租由镇属藤缠树公司承担。

(2)镇政府支持交麻村新增种植 150 亩,所需资金经验收合格后用州发改委拨付石漠化治理资金,按照 550 元/亩兑现补助,土地流转资金由交麻村合作社自行承担,引导群众采取土地入股“三变”模式。

(3)镇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支持 xx 社区新建 200 头以上规模、三台村扩建 100 头以上规模的肉牛养殖场,延伸菌草产业链条。

(4)镇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支持 xx 社区进一步盘活艾垦公司经营管理的菌草基地。(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镇扶贫工作站、xx 社区、三台村、交麻村)

7.着力抓好畜禽产能恢复。一是继续加强与富之源公司合作,强化已投入生产的 6 个生猪养殖小单元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安全有序生产;二是加快二期工程投苗进度,扩大产能;三是争资争项,新增建设 8 个生猪养殖小单元,继续做大村集体总量,对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努力实现年出栏 2.5 万头生猪出栏目标。(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扶贫工作站、藤缠树公司、各村(社区)攻坚队)

(三)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1.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整治。推进村寨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三个一”“五个一”工程成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加快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广泛发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清扫活动,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加快建设xx镇污水处理厂,解决xx镇区及格道部分地区污水排放问题。(责任单位:镇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各村(社区)攻坚队)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推动农村新建住房全面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实现行政村公共厕所全覆盖。20xx 年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 300 户以上,建设村级公厕 9 个。(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攻坚队)

3.大力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营造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做到无违章占道、无乱停车辆、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齐干净、无残垣断壁。对村寨内、村寨周边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内

容的山塘及农村河道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好组管委积极性,对村寨环境进行管理监督。(责任单位: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国土所、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各村(社区)攻坚队)

(四)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1.大力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各村居加强村图书室建设,实现“一村一个图书室”,同时结合乡村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农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保护。深入挖掘和宣传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责任单位:镇文化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攻坚队)

2.配套农村医疗设施,完善农村社会保障。配套完成各村的村卫生室建设,实行村医坐班接诊制度,加强合医收缴工作,避免发生因病返贫。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参保人数全覆盖。落实好特困人员排查工作,加强特困人员救助,鼓励集中供养。(责任单位:镇人社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卫生院、各村(社区)攻坚队)

(五)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乡村任职。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注重工作经验总结探索。(责任单位:镇党建办、社会事务办、各村(社区)攻坚队)

2.加强集体经济强村建设。鼓励整合利用村集体积累、政府帮扶等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村级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确保 20xx 年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到 10%以上。(责任单位:镇党建办、农业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攻坚队)

3.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对村规民约的指导规范,加快推进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律顾问配置及法律援助,每个示范村要建设 1 个法治文化场所,实现一村(居)1 名法律顾问。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严防非

法宗教、宗族家族势力渗透基层组织。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加强婚丧陋习、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治理。完善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纠纷信息员网络,20xx 年调解成功率达到 90%以上。(责任单位:镇社会事务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各村(社区)攻坚队)

(六)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有志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农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责任单位:镇人社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攻坚队)

2.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积极动员辖区群众参与到劳动力培训中,集中提升群众的劳动技能及农村技术能力,提升群众自身水平,确保收入达标,建设一支农业水平高的队伍。鼓励返乡下乡人员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支持返乡下乡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农房院落发展产业。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规划前提下,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各村(社区)攻坚队)

3.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20xx 年 6 月底前完成所有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及登记赋码、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12 月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60%以上的村要建立“村社合一”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并实现 xx 社区 100%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二是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向纵深延伸,在已实施“三变”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并向其余村组推广。三是鼓励个人出资入股,建立紧密型合作社。四是由财政扶贫资金支持村合作社的项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按照程序使用村集体资金投入生产的,受益部分按照项目设计利益联结相关贫困户,剩余资金计入村集体资金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部分,可按照组织部门相关规定提取 5%给予村干部奖励。五是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村合作社经营的各类种养殖项目,根据投资主体,独立核算,并定期向理事会、社员进行公示,接受合作社内部监督及镇纪委监督。六是允许在合作社任职的村干部按照合作社章程领取薪酬。七是各“村社一体”合作社的章程起草、修改必须报镇党委审核通过。对已注册的空壳社,按照县委、县政府

要求,及时进行清理。(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林业站、水利站、各村(社区)攻坚队)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人大副主任、镇党委书记李海、党委副书记、镇长曾德凯任组长,镇人大主席柏章策、各挂村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站所、各包村组长、村支书、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周松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由纪委书记牵头,成立监督小组,负责抓好各项工作的统筹推进落实。

(二)强化督促考评。把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及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纳入对各村(社区)、各站所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重要参考,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对工作推进成效好,被省、州、县作为经验推广的村,给予村级奖励资金 3 万、2 万、1 万元,50%可作为村干部奖励。年终进行效益考核,分别设立一等奖 1 个,奖金 1 万元,二等奖 2 个,奖金 0.8 万元,三等奖 3 个,奖金 0.5 万元,奖励资金 50%可纳入村干部奖励。长易村可与交麻村组建联合社,参与考核,未组建不纳入考核。对排位后两位的村,采取一票否决制,取消参与评先选优资格,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资金资源浪费闲置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上一篇: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发展环境材料型水泥下一篇:拓展训练结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