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2024-04-09

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精选5篇)

篇1: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昭苏县工商局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是第一要务思想,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措施,突出重点,全心全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局突出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全力推进各类经济主体发展。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推行“一审一核”制,下放登记权限,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服务举措,继续推行延时服务、跟踪服务和预约服务,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对外来投资企业及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程、全天候、全方位的一条龙“三全”服务。深入开展“个私经济联系点”、“服务百家企业”等活动,帮助和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支持他们做强做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重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禽畜业和种养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

截止到目前,全县累计个体工商户2697户,上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54户。累计私营企业196户,上半年新发展35户,继续保持了昭苏县个私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

篇2: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快发展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时做出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要求,国家海洋局近期下发了《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出台十大政策措施,确保海洋工作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最直接、最快捷、最现实的服务保障。

《通知》要求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海洋局局属各单位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奋发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国家各项扩大内需的措施在海洋领域得到真正贯彻落实。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国家关于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研究完善海洋开发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全国海洋经济运行评估监测系统,在促进海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下功夫见成效;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海,从国家层面上依法加强对海域使用特别是围填海的科学管理,在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拓展空间上下功夫见成效;充分发挥环境准入为宏观调控服务的作用,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上下功夫见成效;大力推进科技兴海,加强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着力促进成果转化,在加大海洋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扶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提高海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见成效。总之,要力争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为促进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十大政策措施是:

第一,加强海洋功能区划对投资项目的统筹和引导。统筹安排好新增投资计划项目用海的规模和布局,优先保障涉海基础设施建设围

1填海用海,促进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海尽快到位。凡列入中央投资计划清单的项目,选址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可以提出海洋功能区划修改方案。其中,中央直接下达计划的建设项目,区划修改方案可与用海申请一并报国务院批准。尽快启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和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为科学用海提供依据。

第二,保证重大工程项目的用海需求。我们将本着节约集约用海的原则,主动做好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关项目的保障工作,提前参与项目建设,加强对项目选址、海域使用论证、评审和审批等环节的服务和指导。积极推动已批准的涉海工程尽快开工,积极配合提供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服务,拓宽融资渠道。依据海域使用金减免的有关规定,积极落实减收和免收海域使用金的优惠政策。对投资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可分期缴纳海域使用金。

第三,强化专项用海规划及其项目管理。对沿海连片开发需要整体围填的海域或淤涨型高涂海域,地方政府应编制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和淤涨型高涂围垦规划。编制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时,已确定的项目实际用海面积不得少于规划面积的50%。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经国家批准后,可以先开展围填海活动,然后再根据区域用海功能布局和实际用海面积,为项目单位办理海域使用审批手续。凡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经过整体论证评审的,规划区域内的单宗用海项目,可不再进行单独论证评审。鼓励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创新,提倡人工岛式、多突堤式、区块组团式围填海。

第四,严格控制海域使用论证和评审的时间。对中央新增投资计划项目要根据对海洋资源和生态影响的实际情况,适当简化论证内容。海域使用论证单位从签约到正式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5天。凡论证单位一年之内两个论证项目超过规定期限的,将给予暂停执业处理。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评审时间不得超过15天。

第五,加快推动海岛的开发和建设。要加强对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对适宜开发的海岛,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功能定位,选择合理开发利用方式,发展海岛特色经济。推进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利用,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规划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活动。

第六,提高海域使用审批工作效率。海域使用申请审批要按照程序规定,加快工作进度,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审查工作。凡是可以减少的程序要进一步减少,凡是可以省略的环节要进一步省略,凡是可以简化的内容要进一步简化。海岸工程项目在申请海域使用时,环评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可不再要求用海单位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完善公示、公告和听证制度,进一步提高海域使用审批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接受社会各界对海域管理工作的监督。

第七,优化海洋环境许可工作程序。我们要求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海洋工程环评、海洋倾废审批效率,审批时限缩短不少于三分之一。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批准的规划中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可简化环评内容,直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根据具体情况简化内部审理工作程序。对于港口和码头建设项目需要在海上倾倒疏浚物的,应加快倾倒区的选划与论证,尽快办理倾倒许可证,保证重大项目如期开工。

第八,加快环评和论证工作进度。对列入中央投资计划清单的项目,其选址所在海域具有历史资料并可以作为环评和论证依据的,可以采用历史资料进行评价。需要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及国家海洋局局属单位提供现状和历史资料的,我们要求这些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无条件地提供,不得影响项目环评和论证的进度。

第九,加速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要根据《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年)》的要求,大力推动科技兴海重大示范工程的立

项,坚持把投资重点放在科技兴海平台、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上,积极组织实施在海洋高技术产业、生态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科技项目,做好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引导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对于地方确实急需、海洋科技含量又高的一些产业化项目,可优先考虑由国家项目配套拉动。

第十,加大海洋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力度。大力支持各有关方面,结合国家和区域防灾减灾和科技创新需求,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包括在我国沿海地区加快建设海洋观测、监测、传输系统、海洋实验室、深海空间试验场、现代海洋科学调查船和深海海洋科研基地等。

《通知》强调,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自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制定和细化各项落实措施,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在执行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行海洋法律法规为依据,切实加强监管和引导,严格防止突击用海、无序用海特别是盲目围填海的现象发生,严格防止高污染、高能耗的建设项目上马。对越权审批、拆分审批使用海域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通知》要求各级海监机构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执法行动,加大海监执法检查力度。要建立海域使用违法案件的通报制度,在“谁发现、谁查处”的前提下,要根据管辖权限及时将发现和查处情况通报案件的法定管辖机关。要及时查处各类违法用海案件,做到依法用海,依法管海,维持海域使用的正常秩序。

篇3: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1. 把握好金融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进一步提高。

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 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指导作用, 积极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 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 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断加强, 融资状况进一步改善。

2. 金融改革深入推进, 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由8个省 (区、市) 扩大到12个省 (区、市) 。牵头研究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全面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跨境人民币业务从经常项目扩展至部分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对泰铢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 对韩元等五种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银行柜台直接挂牌交易。启动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工作。与1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总规模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

3.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主体, 推动境内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加强债券市场监管协调, 推动信用评级规范发展。继续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管理。牵头清理整顿黄金及黄金衍生品非法交易场所。推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

4. 金融稳定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成效显著。

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监管准则的制定, 推动相关标准执行。探索我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方法手段。顺利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健性全面开展的首次“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工作。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积极探索开展金融机构开业管理、营业管理和综合执法检查、综合评价工作。稳步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工作。

5. 外汇管理进一步改进, 跨境资本流动监管能力增强。

稳步推进进出口核销改革, 在江苏等7省 (市) 开展试点。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和政策储备。继续严厉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 开展资本金结汇、短期外债等专项检查。

6.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金融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等重点立法项目。金融统计和研究工作实现新突破, 正式开展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分析与发布, 建立规范、高效的统计标准化工作机制。会计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预算管理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支付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全国推广, 推进第二代支付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建设, 稳妥推进新版票据实施。科技建设步伐加快, 建立金融标准认证体系, 全面启动银行卡芯片化迁移, 开展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试点。货币金银管理明显加强, 深入开展制度执行力建设活动, 加强流通中人民币管理, 推进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 加强反假货币宣传。国库现代化体系不断完善, 国库信息处理系统推广进度加快, 保障国库资金安全, 稳步推进国库现金管理。征信管理和服务稳步推进, 开展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 加强征信业务监督管理, 扩大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覆盖范围。反洗钱工作不断深入, 督促金融机构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 初步实现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反洗钱监管重点转移。

7. 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 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和金融危机应对, 认真做好G20机制下的各项工作, 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融部门改革等重大议题提出政策主张。推动落实基金组织份额、治理结构和监督职能改革。积极配合多边开发银行普遍增资等有关工作, 增进与拉美及非洲地区的金融合作。稳步推进与港澳地区金融合作, 加强研究两岸金融合作。

8. 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加大督查督办力度, 强化保密监督检查, 加强新闻宣传,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履职审计和离任审计。

9. 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全面推进央行文化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基层行建设取得新成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加强。

二、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 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 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政策工具, 合理运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 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 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 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着力改进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 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

2. 继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 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推动大型商业银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应市场需求, 稳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品种和范围。进一步做好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工作。做好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和监管工作, 探索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加快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和规范发展。

3. 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 全力维护金融稳定。

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 做好应对预案, 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强化银行、证券、保险业日常风险监测。依法规范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继续抓好产融结合型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深入研究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风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总结“两管理、两综合”经验,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 形成长效机制。稳步扩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

4. 继续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 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扎实做好进出口核销改革。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 提高储备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

5. 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现代化, 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提高金融统计和研究工作水平。加强会计财务管理。推进支付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强货币金银管理。积极构建现代化服务型国库体系。进一步提高征信管理和反洗钱监管水平。

6. 深入开展国际和港澳台金融合作, 继续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推动基金组织落实份额和监督框架改革, 完善危机救助机制。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对话和重大机制化活动。继续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金融合作。

篇4: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共同特点,大都是以资源开采和产品初加工为主,在单位面积效益上表现为低投入、低产出的“双低”局面,且大多数局限于一种或几种矿产品,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几乎成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共性。而发展进程中的粗放型、低效益已越来越不能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适应。目前,资源型城市都把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上升到发展战略高度。

平顶山市石龙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坚持以主导产业为主,通过“转移—调整—拉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强化软硬环境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科学发展观强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没有为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投资沃土。石龙区面临发展的最大难题是交通、供水、供电等一系列制约发展的硬环境问题。为此,我们把强化软硬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公路建设,相继建成了石南公路、韩梁公路、李高公路等多条外通公路,完善了区内村村通工程建设,使区域经济发展同外界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二龙引水”工程、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工程相继建成完工,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用水、用电瓶颈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硬环境建设。同时不断增强“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深入持久地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地霸流氓恶势力,强买强卖等一切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法行为。进一步完善企业评价部门制,检查许可制、发费公示制、处罚报告制、部门服务承诺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严格落实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努力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强化软硬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经济投资环境的总体实力。

二、围绕主导产业做文章,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

石龙区作为煤炭资源型工业区,在没有其他优势资源可开发的情况下,其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当然还得依靠煤资源,在“煤”字上做文章。为此,我们以“煤”为主导产业,通过“拉长、转移、调整”的发展战略,相继建成了虹剑、鸿跃、东鑫等6家大型焦化集团及几十家洗煤厂,逐步形成了“煤—冼—焦—化—电”一体的煤产业链,完成了煤资源的深加工,为以后的产业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低效益既是资源型城市的普遍现象,更是石龙区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快推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对石龙区结构转型更具有针对性。作为石龙区来说,必须强化资源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争取充足的结构转型时间。

近两年,石龙区还通过对一部分经营不善、入不敷出、严重亏空的国有企业改制,解决了企业在发展中的环节束缚,使改制后的企业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外向力,企业经济发展良好。

三、围绕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抵御市场经济风险能力

发展工业是石龙区的强区之路。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工业发展“拉长、转移、调整”的任务更加紧迫。贯彻“好字优先”的发展要求,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关键点,大力发展地面企业,打破经济受制于煤的局面,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焦化企业优化升级步伐,积极推动煤炭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化方向迈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各焦化企业走战略联合道路,在规模经营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在装备水平上取得新提高;进一步拉长煤炭产业链,在资源深加工上取得新进展;依托焦化园区资源能源优势,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上取得新成效。真正把煤炭产业建成集中度高、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强势产业。二是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推动经济结构向非煤产业转移。以瑞平为龙头,大力发展水泥熟料、水泥、煤矸石烧结砖等建材业,把建材业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促使其健康快速成长,培育一批规模化的骨干企业群体。三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治理力度,坚决关闭和严禁新上高污染、低效益、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坚决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力实施一批发电、化产回收和综合利用、环保建材等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四、坚持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无论发展工业、农业还是三产业,其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建立和谐幸福的“小康”社会,为此,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我们积极实施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帮扶引导以养猪养鸡为主的养殖业健康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养殖户达到87户;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力促农民工进厂务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投入 “支农”资金,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便民设施进一步健全,村级垃圾清洁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村建设已初见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石龙区取得了建区以来最好的发展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骄傲的。但从横向比较,石龙区的发展仍然十分落后,对比经济发达地区我们更是望尘莫及,从实现全面小康发展要求讲,石龙区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经济结构还远不能适应新发展的要求,我们的经济还必须加大发展力度,我们的经济结构还必须进一步作重大的战略性调整。

当前,石龙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一小二少三缺”(经济总量小,龙头企业少、拳头产品少,缺资金、缺资源、缺技术)外,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单一。目前全区大部分工业企业还只是局限在“煤”这一主导产业上,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年一季度财政大幅减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要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今后一个阶段,石龙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完善经济结构:

一是壮大工业经济。以焦化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培育骨干和龙头企业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提升服务经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建设,确保石龙区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实现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环境招商。三是调整农村经济。以生态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断扩大植树造林范围,努力促进林果业健康发展。四是激活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创办实体,激活沉淀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五是大力发展“三产”。积极创造条件,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档次,着力建设以超市为主的商业网络体系,重点发展纺织品批发零售、连锁、网络等新型产业,认真做好小商品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工作,积极发展人才、劳动力、仲裁等中介组织,提高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课题,只有在新一轮经济形势下,把握先机,锐意改革,才能使经济长久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篇5: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厉无畏强调, 推进融资租赁市场发展, 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空间巨大。针对金融危机中信贷风险高的现状, 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抓住机遇, 转变重所有权、轻使用权的观念, 加速发展融资租赁市场。要制定扶持融资租赁业务相关政策, 完善融资租赁业务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政府在融资租赁市场中的监管服务功能, 拓展新的租赁业务和租赁市场, 切实控制租赁风险。

冯国勤说, 国际经验表明, 在经济繁荣时期, 融资租赁能够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 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萧条时期, 融资租赁又能够充分发挥其促销功能, 扩大投资、促进消费, 促进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当前条件下尤其发挥融资租赁在发展信用消费、促进商品流通、推动技术改造、盘活企业资产、扩大社会多元投资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上海市政协将进一步为金融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提供平台, 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为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昭苏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相关文章:

昭苏镇庆“七一”发展建设快板词04-10

昭苏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04-12

昭苏大蒜种植生产状况05-01

上一篇:“调教”磁盘,让Vista更在行下一篇:读卢志文有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