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报社

2024-04-12

实习报告报社(精选6篇)

篇1:实习报告报社

实习是为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对社会生产模式的适应,防止学生在校期间脱离社会生产模式,下面给大家分享报社实习报告,欢迎借鉴!报社实习报告1

三峡之行结束后,我在家呆了14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愿者,而是去中国教育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为此,我错过了8月1日陕西省境内的日全食,西安360一遇的日全食。为此,我也没有能和家人、朋友过多地相聚。

但是因为提早来了三天,我有了两个发表文章的机会。祸福相依,孰能辨之。

历数在教育报实习的一个月,除周末外早上七点半起床,赶九点半到报社,下午四点半之后就可以离开。有两天请假,一周休假,一天采访,算来在报社的日子不过13天而已,真正实习的时间,就是15天。这十五天里,我发表了三篇文章,每一篇都曾四易其稿;排了两个版,有一个版由于粗心数错了行,连累了高老师和排版工作者周六回报社改版;采访两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园采访4位北京市民,一次在学校用英语采访一位外国奥运志愿者;撰写一份策划,关于高校学生媒体的情况。目前这篇大稿还在酝酿中。

一个月里,我认识了徐老师、高老师、两位张老师、石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结识了几位实习生,他们现在都是我的朋友。

一个月里,我接触到正规的报社工作,看到了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关于报纸的收获,虽然不多,但也相当受用。

1,定位

教育报的定位是面向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内容都是针对知识精英提供他们的所需。如此一来,中国教育报成为了教育行业的领跑者。专业化,是教育报做强做精的制胜法宝。也许中国教育报的发行量不如中国青年报大,知名度也没有中国青年报高,但是它的广告收入和记者待遇,确是远远好于前者。正是因为定位准,才容易出奇制胜。相反,如果和其他报纸一样都做大综合,竞争太过激烈,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实在不那么容易。

横向定位于教育行业,纵向还要定位于主流媒体。既然是主流媒体,那么重大事件、主流声音就绝不能缺少,否则就是将自己边缘化。所以汶川地震、奥运会这些所有媒体都在报道的事件,教育报也出了若干个专版,而且做得很精彩。

经纬坐标精确定位之后,接下来便是细分工作。文化周刊一周四五六日出版,每个版面分别定位为“人文焦点”——关注教育周围时代文化现象,“人文博艺”——培养知美爱美文化情怀;“人文文史”——为教育提供人文常识;“人文笔记”——记录教育时代的心灵和生活。

我第一次对定位和口号的感觉如此清晰。人文焦点记录文化新闻和学术事件,人文博艺是阳春白雪的琴棋书画,人人文史介绍历史故事和文化常识,人文笔记则刊登教师们的感悟和点滴。这些文章的起点都非常高,因为精品的层次都是在大众文化之上的。

2,策划

每一次出报,都涉及到精心策划。这个选题不能陈旧,不能浅显,更不能离群索居。所以我若干次的策划都被否了。有过丰富媒体经验的人,总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选题的时效性与实施难度。徐老师说,当记者最难过的坎,也就在与策划选题。因为能做记者,笔头功夫都一定不成问题,差异就在于能否找到好的选题。我在青年人大也有一年多的选题经验,现在看来还是差几个层次。

每一次选题策划好准备实施时,教育报都会做出一个书面策划。即便只是一个版,几篇文章,也会有详细的介绍:都有哪些文章,大概多少字,这些文章和整版主题是什么关系。纵然精短,但也能够帮助所有参与者明晰方向。

3,采访

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新闻,只是有一些在青年人大的实践经验。所以采访,也都是凭着感觉来。以前在青人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采访,都是很简单的确定主题设计采访提纲,然后约学校的老师进行就可以了,甚至下课堵在老师门口随便问两个问题。而在教育报的两次采访,让我深刻明白了什么叫采访。

首先,给你一个选题,告诉你我们需要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给你限定时间和字数,剩下的事情全权交给你。

三千多字的大稿,我和两位实习生讨论,分工,然后各承担一方面的写作。

我需要写的是奥运对北京市民带来的影响。从文明程度、生活习惯以及我所没有想到的方面。我决定采访几位北京市民。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来,去紫竹院公园走访早晨锻炼身体的人。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我需要寻找看起来不那么忙,比较面善好说话的,并且有一定文化层次能说出个一二三的市民。选定采访目标之后,在距离他们五米时就要开始微笑,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也是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吧。果然她们看见我微笑着走近,也笑笑跟我打招呼。一开始我有点紧张,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说,我是教育报的记者,现在在做什么文章,想问她们几个问题,还煞有介事地拿出手机录音。结果我采访的第一位大妈一下就紧张了,只是不停的重复北京变得多好多好,心里有多高兴,但是说不出具体的细节。在我的提示下也只是对文明程度进行了评价而不是描述。五分钟,问不出什么东西的我只好无奈地离开。采访第二位市民时我吸取了教训,现在旁边观察了她一会,然后走上去随便聊了两句,再开始进入正题,也没有提录音的事,我们聊了20分钟,说到了很多我没有想到的问题,除了公众的素质,还有政府的作为。第三个人是刘阿姨,这次她在唱京剧,我坐在旁边听了一会,她唱完我立刻鼓掌,虽然基本上听不懂。阿姨挺高兴,我们就坐一块开聊,整整聊了一个小时。我压根没有提我是来干什么的,只是在聊天中不经意地将话题朝这个方向引,结果的得到的信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写新闻稿就是在讲故事,所以细节是最重要的。而采访就是在不断地挖掘细节。

采访外国志愿者就没这么顺利了。一方面我没有充足的准备,因为我对选题的意图没有理解清楚,因而没有设计出有价值的采访提纲。再加上语言的表现实在令人太不满意,很多问题问不出来或者表述不清,而且一些问题他回答了我也没能听懂。而且我在采访上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没有追问,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细节的东西就没有拿到太多。这个教训很深刻,我学英语的紧迫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4,写稿

新闻稿,就是给读者讲故事。所以唯有细节和故事性,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让读者在五秒钟之内决定去看这篇文章。我之前写的文章要么是散文,要么是评论、随笔,就是在自说自话,而现在学着描述细节,学着讲故事,学着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而不是堆砌一些自以为深刻的观点或者自以为优美的语言。在报社看了无数报纸和无数投稿,语言再美、观点再深,没有打动人的故事性,我的目光绝不会在其上停留超过五秒钟。那些或许很美的东西我不会去欣赏。转而一想,我写文章时也需要注意这个问题,那就从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开始做起吧。

5,态度

我以为自己对手头的事情非常认真,我以为我会不遗余力地将事情做好。实习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责任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次自告奋勇去做版,连学带看,总算画好了一个版面,再到处找图片,很是辛苦。结果校版之后我发现,自己校对的版面上,被高老师密密麻麻画了很多圈圈点点,自己真是太不细心了。更离谱的是,自己为校对没有问题,报纸版面排好之后,高老师第二周告诉我:我画的版数错三行,结果周六不得不把排版室的人叫回报社重新排版,总编亲自签字重发。听到这个消息我那个懊恼呀……在教育报版面上有一个错别字就要扣五块钱,而且以两个十五,三个三十这样的方式惩罚。我不知道这次事故有没有给别人带来损失……高老师大概是希望我哪里跌倒哪里再爬起来,第二天又给了一个版让我排。这一次小心翼翼地画版、设计,排版之前就自己把图片找好。这一次没有再出错。我很感激高老师,能给新人犯错和改过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我的态度实在需要加强。……任何事情都不是做得差不多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而是要做到极致,做到100%的完美。别人能想到的我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我也要想到。精益求精,我对这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

当然,还有许多涉及办公室文化的经验我留在心底。社会媒体真的不同于学生组织,专业化的办公和管理让我对效率和管理方式有了初步的概念,并且对记者这个职业和媒体这个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个中收获,苦乐自知。

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这也意味着一个新起点。还是老周的那句话:趁着年轻,给自己多捞点资本。是的,我不会再因为别人的活色生香而心生落差感,因为我知道,在沉寂中酝酿,才能有惊艳亮相。我在要等待着。

报社实习报告2

作为新闻系大学生,毕业后最大的工作可能就是去当记者了,当记者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写出一些好的文章,这并不是难事,新闻系的同学文笔一般都不错。那么剩下的就是去报社实习了,其中有包括实践方面的,也需要有采访方面的,只是需要很多的方面的。

这次寒假实习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甚至在家里学不到东西。相信都猜到了,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平时的实践相结合,这也得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平时上课的空乏被洗刷得一干二净。

由于我实习的报社是属于党报,所以经常要和领导还有官场上的人打交道,所以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官场上的交际。别看平时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每个都是板着脸,一副招人嫌的样子,但是,他们私底下可都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大人,举止言谈间都带有大将的风范。和蔼归和蔼,可以有很多地方要注意的,一般比较涉及隐私和公务的我们都应该避忌不谈,又或者绕个弯子提问。刚一开始就问到主题,他们都不会友善待你,要在拉家常或者琐碎的事情中找到突破口和切入面,才能引导大家更好的发挥,表达淋漓尽致。有一方面要注意的是提防他反过来“咬”你一口,反问一些冷问题,让你措手不及,由于我们开始都没什么经验,这种尴尬的场面会出现不足为奇,主要是缺少锻炼。

采访固然重要,可是找新闻材料和线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采访和新闻要看记者是否能抓住有价值的新闻材料,以此为线索来展开你的思路发言提问。平时,老师要是找材料,除了每个单位和政府里的固定通讯员外,还有其他各个镇的特派员跟“线人”,也就是广州人说的“针”,我们的针插得越广,范围越宽,获得的信息和内容也就相对越多。但是这些“针”不是随便能插的,要经过领导的批准和赞同才能安家,再一个就是,“针”的消息和线索是要用钱买的,这就被我们看做是有价的新闻,自然而然的就。那从哪里能网罗来那么多的“针”呢,其实这也是一个学问,就是书上经常说的要多接触社会上各方面人士,建立尽可能大的人际网,消息才能来得快来得准确来得及时。

除了在采访技巧和找寻消息方面学到了不少东西以外,还学到了不少书本和学校老师不会教给的东西,就是作为一个新闻人,首先得衣着上要大方得体,举止大方温文,说话要有学问和内涵,知识面广,所以平时的积累是不可缺少的。除了熏陶和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外,就是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周围正在发生发展的新生事物,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微妙变化。其他就是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跟随潮流,但又要有先瞻的目光,可以事先预知事情和潮流的动向趋势。这些细节方面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好的,在生活和不断的实践中慢慢积累才会有所领悟。

再一个就是在现在的时常经济的利诱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蚀,导致其笔下的文章与事实有所偏差,连最基本的职责都忘记了,在报社我看到了有些不负责任的记者为了小利益而不顾廉耻和尊严,后来才得知,在今天这种工作和生活氛围里想要远离尘埃,不食人间烟火是基本不可能的了!

我知道现在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的,我不去适应也是没办法,我知道以后的路我也会慢慢的适应社会中的一些很繁杂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最难适应的东西,我会逐渐的适应。

以后当记者的路也许会很漫长,不过我已经想好了,我会慢慢的适应,做好一个记者,起码要和他们有所区别,这就是我,我会一直正直的走下去!

篇2:实习报告报社

为了能走出象牙塔真正了解文化工作,我于暑假期间在山东省淄博市鲁中晨报社开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实习。实习期间我跟随财经部的一位老记者跑财经新闻,找线索,采访,观察,写稿,校稿,修稿工作安排紧密而严肃。实习结束恋恋不舍报社温馨的气氛,回到学校感触颇多,现以实习报告的形式加以总结。

我是文化产业管理系的学生对新闻写作这是有些感性的认识,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训练。初来乍到心里十足的是勇气,缺少的却是扎扎实实的知识。

第一天是在读报的“无聊”中度过的。因为之前来报社实习我看过不少关于新闻写作理论方面的书,于是我企图找到一篇正规正矩的财经新闻给自己补充点养分,然而却一切皆惘然。带着疑问我问我的老师,老师告诉我:“在认识一份报纸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把握定位,我们的报纸是都市报,受众是普通群众,并非专业的经济理财类报纸,所以格式语言内容都是通俗化的。”第一天一堂简短且深刻的职业课——晨报的宗旨:永远和人民大众在一起!书本上的理论好似一副模具,而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差异性、特殊性、创新性、求同存异有生命的报纸,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做灵活的文章,这就是进步。

接下来的几天老师给了我一个独立的短评栏目做,本以为很简单,却每次都会被改动很多,有时候是全篇的抹掉重写。老师告诉我我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报纸的定位和短评的精要,于是我反反复研读老师的短评发现:我的语言文化气息太重丝毫没有幽默感,很多是从人的意识方面找抨击点太空虚,有时候太讲究逻辑而忽略了报纸短评“毛毡上方针”的风格。我想这是我们学生普遍存在致命的死穴,在这之后我的短评开始慢慢自圆自满,最后一篇短评一字不改被采用,这是令人及其兴奋的事情,我开始走对路慢慢成熟起来了。

短评经历之后我随老师跑新闻,第一次是为做蔬菜市场价格涨幅采访市物价局,这一次又出乎我意料。在物价局办公室内没有访谈只有聊天,大家不是业务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没有采访记录,只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对当前蔬菜市场的分析和判断。“与采访对象做朋友,这样才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线索,而且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你必须要找到你的新闻伙伴”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物价局**之后我随老师采访菜市场,在这里又是一种别样的采访方式,这里没有高谈阔论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嘘寒问暖专注倾听,老师告诉我对生活在菜市场里的人不是要展现自己不是要助你做新闻与你谈话更多的是发泄气氛或者分享喜悦,谈天的方式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给他们信任感。而且我们的新闻并不仅是表现冷冰冰的数据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表现群众的生活状态来掘出社会的问题。

接下来我按老师的指示自己出去跑了多次生活新闻,没有直接表明来意不用干巴巴的问题我的采访可以说很成功,但是也有不少问题,当与人聊起来就忘记我的采访意向,为了全面不得不很多次换采访对象,这样浪费时间也不够深入和贯通,所以在采访前定要做好提纲且记牢自己的采访目的。

采访完的写稿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每次几乎都要重写几次再改几次才能出稿,这有点让人耐不住性子。老师几乎没篇稿子都能动个大手术,在这里我很荣幸找出自己常有的弊病,并接受老师的专业指导:稿子多用被润色过的当事人话语,融入故事情节,点题清楚,反问形式多运用整篇稿子都必须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可感性、启迪性。在经过多次写稿磨练后我刷新了自己对新闻稿的认识,写新闻若绣花。

在经历采访、写稿的分层训练以后,老师让我自己独立跑新闻。找线索是新闻工作者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事情,这不仅要求我们要善于透视生活还要对经济数据有相当强的敏感性。几次我寻到的线索都没有经过老师的批准,起初我真的有点恼,老师告诉我多次的被否是在锻炼我的新闻感他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找财经新闻的线索最重要的并不是关注数据而是关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尤其是财经新闻,经济的变动往往是潜在的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对人生

活得影响往往是一两拨千金。在此之后我根据钢铁涨跌想到关于铁质废品的市场变动,这是我的第一条可行的新闻线索。

接触财经新闻我最难过的莫过于对经济知识知之寥寥,像“同比”“环比”的区别等我还是要现上网查询,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涉及的社会层面会广之又广,所以我们在夯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涉猎各个社会知识,或许不能精通但最起码是要了解,这是新闻工作者起码的职业素质。

在实习期间我也学习了起码的摄影功夫,配图的新闻往往更生动,现在的社会图像的影响远远大于文字,所以实地考察出新闻的记者必修摄影。本以为用卡片机拍照不是难差事,但是我们真的不了解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从那种角度,拍那些东西,拍摄对象的形态,主体客体的分层等等都是我们陌生的。而且作为新闻工作者PS等技术也是需要我们熟悉的。技不压身真的觉得学海无涯。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和许多很好的领导,他们都是过来人以经验授之真的很令我感动,老师告诉我新闻工作离不开策划,策划为我们铺长远的路。他是我接触新闻并爱上新闻的孔明灯,让我充满了希望。

篇3:实习报告报社

这座彻夜有人在紧张忙碌的办公楼已经成为红旗大街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在这座楼里, 北大荒日报社的80余位员工发扬“白加白”、“五加二”和“豁出去”的精神, 利用《北大荒日报》、《北大荒文化》和《北大荒网》这三大平台, 发挥“北大荒资讯总汇”的作用, 把黑龙江垦区和中国500强企业北大荒集团的最新信息, 以及北大荒的历史、北大荒人的故事与精神, 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为弘扬“天下只有一个北大荒”、“天下北大荒人是一家”的理念, 实现“让世界了解北大荒, 让北大荒走向世界”的目标, 北大荒日报社人每天都在自觉地、一点一滴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苦着、累着, 快乐着、幸福着, 创造的价值、生命的激情和人生的意义在“豁出去”的工作状态中愈发熠熠生辉。

责任与使命: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鸣锣开道

自1957年在王震将军的亲切关怀下创刊以来, 历经牡丹江《农垦报》与《合江农垦》报、《东北农垦报》、《兵团战士报》、《屯垦戍边报》、《农垦报》、《农垦日报》和《北大荒日报》等阶段, 54年来, 北大荒日报社见证了北大荒的沧桑巨变, 几代北大荒报人守望北大荒, 讴歌黑土地的情怀始终如一。

1. 忠诚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坚守是北大荒日报社可贵的风骨。

历史辉煌厚重, 时代风云激荡。无论身处何时、何地, 北大荒日报社都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 弘扬主旋律, 奏响最强音。在一页页泛黄的报纸上, 在一本本尘封的杂志里, 北大荒开发建设初期复转军人“向地球开战”的革命豪情, 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广大城市知识青年投身北大荒的青春壮志, 改革开放时期企业家们锐意进取的奋进身影, 家庭农场改革的风起云涌, 都跃然纸上, 历历在目。

2009年6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视察时, 要求黑龙江垦区要当好全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排头兵, 这既是对全体北大荒人的殷切期望, 也赋予了北大荒日报社新的任务。对现代化大农业的概念进行及时解读,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意义,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是北大荒主流媒体的责任与义务。

在日常报道中, 北大荒日报社结合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农垦总局主要领导的思想, 对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特征和意义等从局部进行了挖掘, 但远不够系统。为此, 今年3月14日, 借黑龙江垦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现代化大农业新闻发布会的契机, 他们组织精兵强将打造了一期《现代化大农业特刊》, 其中二、三通开版以《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农垦特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模式》为总标题, 采用新闻述评的形式, 从大产业、大集团、大规模、大开发、大外延、大效益、大示范、大力度、大文化、大发展10个角度, 对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解读。这组文章刊发后, 在垦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许多人表示通过阅读, 对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有了更深入、更明确的了解, 感觉很“解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的阅评员在当月的《新闻阅评》中认为:《北大荒日报》的“现代化大农业特刊”富有冲击力, 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高扬旗帜, 引导舆论

“多年来, 《北大荒日报》能够创新地开展工作, 在贯彻落实总局党委精神方面旗帜鲜明, 尤其是在评论方面, 能够全面地、有创造性地分析、评论, 能够源于精神而高于精神,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这些都是北大荒日报社这个团队业务素质过硬、团结奋斗的结果, 是大家精益求精工作的最好表现。”2009年10月9日, 国庆节假期刚过, 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轻车简从地来到北大荒日报社, 对报社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特别是高度评价了报社的评论工作, 他说:“《北大荒日报》的评论员文章, 我篇篇都看, 有的还要反复看。”

2008年以来, 北大荒日报社的评论员文章, 尤其是系列评论, 日益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较好地发挥了旗帜作用, 有力地助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评论员文章已经成为北大荒日报社彰显特色和实力的品牌。

2008年11月份, 一组5篇贯彻落实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的系列评论, 吹响了垦区实施现代化建设跨越工程的号角;

2009年3月份, 一组5篇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系列评论, 助推了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在垦区的传播与深入人心;

2009年4至5月份, 一组8篇解放思想、提振精神、推进跨越工程系列评论, 进一步增强了垦区人民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2010年11月份, 一组5篇贯彻落实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精神的系列评论, 为垦区上下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指明了方向;

2011年2月份, 一组5篇以《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标准》、《更强的措施》、《更大的胸怀》和《更美的未来》为题目贯彻落实垦区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的系列评论, 吹响了进军粮食总产400亿斤、冲刺世界500强企业的号角;

2011年7月份, 一组3篇以《干事创业要有精气神》、《干事创业要讲执行力》和《干事创业要有危机感》为题目贯彻落实垦区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系列评论, 为进一步推进有关重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篇篇、一组组观点鲜明、思想深邃、昂扬向上的评论员文章深受广大读者, 特别是各级干部的青睐, 许多人把这些文章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作为学习材料;有些领导表示, 他们经常在讲话时直接引用《北大荒日报》评论员文章中的一些观点, 甚至原话, 感觉受益匪浅。

还有许多读者好奇, 北大荒日报社这么多精彩的评论员文章都是谁写的?其实, 发表在报纸上的每一篇评论员文章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总编辑出题目, 编委会出思路, 骨干编辑、记者分工协作……“在我们报社, 能写评论员文章的人得有一个班。”北大荒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徐广耀自豪地说。

3.全媒体与全方位

2010年2月23日下午召开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决定, 将农垦总局党委和北大荒集团的门户网站《北大荒网》整体划归北大荒日报社管理, 从而使已经拥有一报一刊的北大荒日报社进入了全媒体时代。

从去年全国“两会”开始, 到走进西藏康马、迎接世界冠军李琰荣归故里、走进春播一线、上海世博会、走进百场百城、哈洽会……北大荒日报社充分发挥“报、刊、网”联动的优势, 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齐上, 3个载体实现了资源共享, 降低了运营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做到了以最小的投入收获最大的效益, 使《北大荒日报》、《北大荒文化》借助《北大荒网》瞬间走向了世界, 为北大荒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北大荒搭建起了一座高效、便捷的桥梁。

《北大荒日报》上的许多稿件, 杂志和网站同时使用, 使宣传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增强了宣传的效果。同时, 他们还发挥网络实时传播的优势, 对上海世博会北大荒高层论坛、哈洽会北大荒招商项目推介会、北大荒首届大豆节、北京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新闻发布会等现场进行了图文直播, 让世界各地的网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北大荒正在发生的大事。

2011年6月16日上午, 《北大荒网》在哈尔滨对北大荒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 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 或为北大荒的国际化战略建言献策, 或对《北大荒网》的直播表示赞赏。北大荒商贸集团正在阿根廷推进农业合作项目的员工吕华留下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语:“我们在阿根廷的北大荒人能同步看到《北大荒网》的现场直播, 真的很激动。虽然这里已经是深夜23点35分了,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结束再睡觉。北大荒———不论走到哪里, 我们的心和你一起跳动!”

把各个时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北大荒人的心拢到一起, 这不正是《北大荒日报》、《北大荒文化》和《北大荒网》的责任与使命吗?

精神与力量:把生命当做股本投入事业

一个人、一个企业, 一项事业、一个社会, 都离不开“精神支柱”。北大荒日报社这个团队就是一支有精神力量支撑的团队。在新时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倡导并践行着“白加黑”、“五加二”和“豁出去”的精神, 北大荒日报社不仅把这宝贵的精神宣传到位, 使之在垦区家喻户晓, 而且报社的全体工作人员也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弘扬着这种精神。

1. 忘我的精神

全国与北大荒日报社同等规模新闻单位的工作人员数量基本上都在300人左右, 而北大荒日报社目前在岗工作人员只有82人。以80余人的精干力量精心办着“一报一刊一网”, 靠的就是“白加黑”、“五加二”和“豁出去”的精神。为了以最佳的状态、最高的标准、最大的能力完成总局党委部署的每一项工作, 加班加点已经成为报社的家常便饭。《北大荒网》划归报社后, “白加黑”变成了“白加白” (一方面24小时都有人在报社工作;另一方面有些人早晨下班后, 当天下午还要继续上班) 。

在超常规的工作中, 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做到了率先垂范, 把生命当做股本投入事业之中, 不喊苦、不说累、不言退。北大荒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徐广耀在报社已经工作了整整30年, 对报社有很深的感情, 早已把报社当成了自己的家。无论是当记者, 做编辑, 抓发行, 还是管广告, 当总编, 在每一个岗位上, 他都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一丝不苟, 充满激情地在想事、谋事、干事。“干实、干满、干好每一天”是他的座右铭。

北大荒人经过总结提炼, 明确了北大荒文化精神的内涵是:坚守、忘我。在北大荒日报社这个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身上, 都能真切地看到北大荒文化精神的缩影。

2.“豁出去”的拼劲儿

2009年4月和2010年3月,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先后把《北大荒文化》和《北大荒网》交给了报社。“总局党委这么信任我们, 不仅把杂志和网站给了我们, 还为报社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办好‘一报一刊一网’!”徐广耀掷地有声地说。为此, 北大荒日报社以强大的执行力, 迅速进入状态, 报社员工在神经已经绷得很紧的情况下, 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经过努力, 于2009年12月份将《北大荒文学》更名为《北大荒文化》;2010年1月1日, 《北大荒文化》由双月刊变成月刊, 发行量是过去的6倍多。接收《北大荒网》后, 报社组织动员全社的力量, 投入网站建设中, 使《北大荒网》的日浏览量连续突破1万、两万和3万大关, 目前已稳定在两万以上, 在全国60多万家网站参与的排名中, 其名次已进入前5000名, 每天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通过《北大荒网》在关注着垦区的发展变化。

对于《北大荒文化》和《北大荒网》的每一点变化, 总局老领导、农业部原副部长刘成果都看得清清楚楚, 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发自内心地说:“《北大荒文化》名字改得非常好, 文化比文学的概念要宽泛, 文化建设对垦区来说非常重要, 有了这本杂志, 北大荒文化就有了宣传主阵地;网络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现在是信息社会, 需要《北大荒网》这个平台扩大北大荒的宣传面和影响力, 使我们的受众扩大到全世界范围, 这对提升北大荒的知名度、让世界了解北大荒、增加垦区与外界合作的机会等都有好处。”

《北大荒文化》和《北大荒网》的迅速成长, 充分展示了北大荒日报社这支团队的战斗力。在这个过程中, 徐广耀作为报社的第一责任人, 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可以说是最大的。他每天都工作到后半夜两三点钟, 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和节日, 也是如此。

“班长”以饱满的热情、“豁出去”的拼劲投入工作, 报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紧随其后, 密切配合, 在整个领导班子中形成了昂扬奋进的良好氛围。在领导班子成员的影响下, 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气氛充溢着报社的每一个角落。在报社,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 但基本上是分工不分家, 办报、办刊、办网, 乃至于迎战大的报道战役, 都是举全社之力。加班加点、值夜班, 大家都毫无怨言。报社人最常说的就是“没问题”。无论是报道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哈洽会, 还是宣传重大典型, 或者是组织重点版面, 只要是报社领导一声令下, 全报社从中层干部到每一位编辑、记者, 以及后勤工作人员, 都能做到“白加黑”、“五加二”, 全力以赴、快速反应, 大大增强了“一报一刊一网”的时效性、贴近性和指导性。

3.铿锵奋进的步履

在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下, 北大荒日报社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向总局党委和垦区人民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报社人的精神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至于有人说, 读《北大荒日报》、《北大荒文化》上的文章, 能感觉到一种积极奋进的精神;还有人说, 看北大荒日报社的人干事, 能体会到一种斗志昂扬、勇往直前的劲头。

人是支撑事业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 人员的素质就是生产力, 过硬的队伍是一个单位富有战斗力的基础和源泉。徐广耀经常用“豪华”这个词来形容报社这个团队, 这不仅是因为在80余人的队伍中, 有53名共产党员, 有22人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有10名统招硕士, 还因为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的队伍。

学习是北大荒日报社提升队伍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 报社紧紧围绕总局党委的中心工作, 坚持每天学、及时学、分层学, 努力在学习中提高, 在创新中发展。为增强编采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新闻意识, 在每天下午的学习活动中, 凡是当天中央、省和总局党委的重要活动, 上级下发的重要文件等, 报社第一责任人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传达、解读和贯彻落实, 从来没有耽误过, 从而使北大荒日报社实现了垦区新闻、省内新闻和国内、国际重要新闻不漏报, 实现了工作布置到位和宣传效果最大化。报社党组十分重视党员和团员青年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报社的3个党支部每个月都能召开一两次党员学习大会, 团支部一个季度能开展两次以上的活动;党支部大会一般以理论学习和交流工作体会为主, 探讨做好编采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团支部大会一般以新闻业务学习和开展文化活动为主, 主要是帮助青年编辑记者迅速提高新闻业务水平, 帮助还没有加入党组织的优秀青年提高对党的认识。

2010年5月份开始, 报社组织经验丰富的老编辑、老记者, 利用每个星期六的上午为青年编辑、记者讲授新闻业务, 使新加盟报社的同志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 业务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

由于北大荒日报社有比较浓厚的学习气氛, 无论是老党员、老编采人员, 还是年轻的同志, 都有一股蓬勃向上的工作劲头和精神。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创新, 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在助推着报社的每个人积极向前。凡是融入和工作在这个环境的每个人, 都努力追求进步, 追求卓越。

北大荒日报社3年多来的快速发展, 不仅使广告总额、发行总量等硬指标连创历史新高, 而且员工的福祉也实现了翻番。报社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的认可, 总局机关党委先进党组织、总局劳动模范单位、总局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使北大荒日报社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激情奋进的荣耀。

现场与实践:把根深深扎入激情的热土

北大荒日报社作为黑龙江垦区的主流媒体, 诞生于北大荒的热土之中, 所以关注基层, 扎根土地, 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1.从泥土中汲取养分

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大背景下, 在黑龙江垦区5.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每天都在发生许多新鲜的故事,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深入基层, 关注一线, 是北大荒日报社对广大编辑、记者的要求。北大荒日报社发挥“报、刊、网”联动的优势,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做到了哪里有新闻, 记者就奔向哪里。

北大荒日报社的编辑、记者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写出了一篇篇带着泥土芬芳的稿件, 真实地再现了垦区人民勇于跨越、超越, 追求卓越的片断与风采。

去年和今年, 围绕黑龙江垦区决战350亿斤、400亿斤粮食总产的战役, 北大荒日报社都派出由文字记者、摄影记者 (今年加上了视频记者) 组成的“走进春播一线”采访组, 带着一辆“猎豹”越野车奔赴农业生产现场, 每天走一个农场, 发回一篇鲜活、水灵灵、带着露珠的现场新闻和数张现场图片、一段视频, 有力地助推了黑龙江垦区的春播生产。

近些年, 黑龙江垦区的城镇化进程推进得很快, 北大荒城镇群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的一大亮点, 2010年,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要求省内各大媒体要集中宣传好垦区的100座现代化生态城镇, 北大荒日报社率先启动“走进百场百城”大型宣传报道活动, 并在省内各媒体中率先完成任务。

秉承着“到现场去, 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 今年7月份到8月份, 北大荒日报社又组织骨干记者, 陆续推出了来自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和查哈阳农场的两组系列报道, 将最鲜活的新闻和典型呈现给广大受众, 在垦区内外形成了新的舆论热点。

走进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现场, 使北大荒日报社的报道更加有针对性、指导性, 更加鲜活, 也使他们紧扣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脉搏, 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在基层采访期间, 北大荒日报社的记者们战胜了春寒、酷暑, 基本上做到了一天跑一个农场, 当天采访、当天成稿, 报社密切配合, 无论多晚, 都等当天的稿子, 确保及时发出。北大荒日报社人的作风给基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基层的同志们纷纷表示, 在北大荒日报社人的身上看到了“豁出去”的精神。

北大荒日报社人的作风和业绩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从2008年至今, 北大荒日报社连续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佳企业报”和“全国优秀企业报”;有30多人 (次) 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黑龙江省企业报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企业报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农民报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总局直属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有近百篇新闻稿件分获黑龙江省新闻奖、黑龙江省企业报好新闻奖、中国企业报好新闻奖、全国农民报好新闻奖、黑龙江农垦好新闻奖等。

2. 新闻立报, 凸显个性

作为黑龙江垦区惟一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 《北大荒日报》始终坚持报纸的新闻属性, 本着新闻立报的原则, 对相关版面特点、功能进行了进一步明确。比如, 确定要闻版的特点是快 (快捷) 、新 (新鲜) 、重 (重要) , 专题版的特点是专 (专业) 、深 (深度) 、厚 (厚重) 、硬 (硬度) ;特别强调副刊版要有新闻性, 副刊编辑要有一双“新闻眼”, 有新闻敏感性, 主动地干预生活, 使副刊版更加贴近实际。如此调整, 使各个版面的特点更加突出, 进一步增强了版面的时效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为了凸显新闻性, 北大荒日报社十分重视策划, 从而使诸多重点报道和专题报道更具质量。在成就报道上, 他们围绕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的“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 连续两年在年终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前组织专题报道, 并对会议确定的重大典型进行跟踪宣传, 还分别拿出四个版对养牛业、农机化、交通、人才等成就进行专题宣传;为配合重大活动, 他们出版了上海世博会绿色食品特刊、北大荒文化特刊, 北大荒大豆节特刊;为接待李长春、李克强等领导同志的视察, 他们出版了反映北大荒成就与风貌的特刊;为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 他们出版了“两个领跑” (领跑现代化大农业, 领跑城乡一体化) 特刊;为了应对突发事件, 他们连续三天出版了“迎战暴风雪, 我们斗志更坚”专刊。这些专刊、特刊, 都是先有系统的策划, 组织骨干编辑、记者参与, 且都有评论员文章, 做到了点面结合、图文并茂、形式多样。这些报道每次推出, 都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为了凸显新闻的分量, 对于有关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大事件, 他们都是不惜版面、不遗余力, 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形成强势和规模。例如在报道垦区农业提质增产增收座谈会、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座谈会、垦区城镇化建设座谈会、北大荒世博论坛等活动时, 不仅在要闻版有消息、评论、图片, 还利用其他版面, 经常是通开版, 对领导、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组合式报道。

对新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 使北大荒日报社的新闻宣传形成了极强的冲击力。许多领导、专家、学者看了他们的报道后, 认为他们的宣传搞得很大气, 很有力度。

3. 彰显“荒”味

2008年秋天,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很特别的书——《北大荒新闻系》, 这是一本记载黑龙江兵团新闻干事的青春记忆的集子, 其中的作者不乏中国新闻界的“大腕”——《仰视你, 北大荒》的作者、黑龙江日报社原社长贾宏图, 《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主任曹焕荣, 中国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石国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等等, 他们在文章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份报纸——《兵团战士报》, 他们一直难以忘怀这份报纸对自己的培养。《兵团战士报》是《北大荒日报》的前身。从某种意义上讲, 《北大荒日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进而由于具有优良的传统, 《北大荒日报》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那就是浓浓的“荒”味。

她与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北大荒日报》乃至北大荒日报社的“荒”味, 首先体现在这家媒体诞生于北大荒开发建设的热潮中, 而且始终与农业、与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党中央、国务院开发北大荒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所以北大荒日报社紧紧围绕农业生产, 特别是粮食生产这个主题, 设计版面、栏目, 组织报道, 刊发稿件, 形成了自己风格。

它是中国现代化大农业宣传的“风向标”。搞现代化大农业, 引领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方向, 北大荒是一面旗帜, 所以在中国, 没有任何一家媒体, 能像《北大荒日报》这样把宣传现代化大农业当做自己的主要任务, 投入那么大的力量, 进行连续、系统、深入的宣传。说北大荒日报社引领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宣传, 可谓恰如其分。

她是广大农垦职工群众的良师益友。半个多世纪以来, 《北大荒日报》已经在三代北大荒人心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农垦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儿。其《聚宝盆》专版, 被广大种植户、养殖户誉为“不说话的老师”;其《老年特刊》专版, 被老年人誉为“老伴儿”;其《桃李园》专版成为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们的最爱;其《黑土地》专版则成为文学爱好者的心灵家园……

它是北大荒新闻人纵横驰骋的舞台。继续发扬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 《北大荒日报》已经成为黑龙江垦区广大新闻通讯员的“演兵场”, 他们中的好多人以这张报纸为平台, 成为国内诸多媒体的专业编辑、记者, 有的还成为新闻单位的领导。

无与伦比的“荒”味铸就了北大荒日报社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品格。

光荣与梦想:描绘百年报社美好蓝图

着眼于长远, 黑龙江垦区制定了“百年垦区”发展战略, 与此相配套, 北大荒日报社也明确了自身的百年蓝图, 并在报社大文化建设、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1.用文化统一思想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对事业的进步起着特殊的推动作用。以54年的发展历史为积淀, 北大荒日报社在文化建设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总结提炼出了社魂、社风和团队理念, 使之成为北大荒日报社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用文化统一思想, 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合力。报社的社魂即: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 扎扎实实干好每一分。认认真真就是对事业、对自己、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认真地负起责任来;扎扎实实就是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务实理念的体现, 也就是对待工作要脚踏实地、至臻至善, 激情四溢地干好本职工作。报社的社风即:团结、和谐、包容、严谨、奋进;报社的团队理念即:部队一样的守纪、学校一样的文明、家庭一样的温暖。以这一理念为指导, 在具体工作中, 北大荒日报社党组、领导班子做到了发现问题不回避, 不过激, 而是及时找有关人员谈话, 进行有效引导, 让大家一起往前看, 防止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报社用文化统一了全员的思想, 形成了统一的意志, 凝聚起了攻坚克难的合力。

2.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北大荒日报社还自觉承担起对外展示北大荒形象、宣传北大荒的重任。在人员增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北大荒日报社已经连续三年出资, 为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以及省有关厅局的领导, 省内各地 (市) 、县 (市、区) 的主要领导赠订《北大荒日报》。还派人把每期的《北大荒文化》杂志送进哈尔滨的50多家星级宾馆、大酒店、商务会馆等场所。

今年, 为了在黑龙江垦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北大荒日报社又为新疆兵团的主要领导, 农八师、农十师师部及各团的主要领导, 以及垦区援疆干部和人才共赠订了64份《北大荒日报》。

把《北大荒日报》和《北大荒文化》当做“文化礼品”送给有关部门和人员, 为宣传北大荒, 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北大荒, 树立北大荒形象发挥了良好作用。

3. 与北大荒一起成长

在去年的总局党委 (扩大) 会议上, 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在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垦区“报、刊、台、网”宣传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增强, 并要求“十二五”时期要“赋予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北大荒文化, 建设北大荒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建设北大荒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拥有《北大荒日报》、《北大荒文化》和《北大荒网》三大宣传平台与载体的北大荒日报社责无旁贷。在今年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 “北大荒”以276.8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42位, “北大荒”在打造世界级品牌的征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也为北大荒日报社打造“百年报社”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开展场县共建, 建设影子垦区, 为北大荒日报社的发行和广告工作开辟了新的战场;建设域外垦区, 让世界了解北大荒, 让北大荒走向世界, 为北大荒日报社的三大载体走向国际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北大荒品牌价值的不断飙升, 为提升北大荒日报社的形象, 扩大北大荒日报社的影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借助场县合作共建的良机, 《北大荒日报》、《北大荒文化》已经迈出了走向地方的步伐。在2011年度报刊订阅过程中, 鹤岗市委下发文件要求, 凡是与农垦相邻的乡镇都要为阅览室订阅一份《北大荒日报》和《北大荒文化》;饶河农场为饶河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乡镇赠订了100份《北大荒日报》;海林市委书记马里则亲自到北大荒日报社, 提出要订阅100份《北大荒日报》。一个个好消息纷至沓来, 更加坚定了北大荒日报社建设“百年报社”的信心。

着眼于长远, 北大荒日报社把新兴媒体《北大荒网》的可持续发展摆上了重要位置。在发挥报社信息资源丰富、新鲜、准确的优势, 增加网站信息量、加快内容更新速度的基础上, 报社还利用各种机会扩大《北大荒网》的影响。去年11月20日至22日, 在国家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举办的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上, 《北大荒网》作为展示项目之一, 不仅充分展示了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还对博览会进行了直观、形象、及时的即时播报, 并以其展示现代农业的直观性、信息服务的实时性和网友交流的互动性, 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获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案例一等奖。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凤凰网、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对《北大荒网》在博览会上的出色表现纷纷进行了报道。

篇4:实习报告报社

一、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截至2008年6月底,全社现有从业人员310人,女性138人,占44.5%。其中:事业单位编制员工114人,女性37人,占32.5%;非事业单位编制的聘用制员工196人,女性101人,占51.5%。截至2008年6月底,全社党政人才5人,占1.6%;有专业技术职务人才98人,占31.6%,新闻人才140人,占45.2%;现代传媒信息技术人才4人,占1.3%;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158人,占51%,其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2人,占0.6%。中共党员57名、享受省级政府特殊津贴1名、省级科学技术带头人1名、区级人大代表1名。

(一)各类从业人员年龄结构

1、党政人才年龄结构

平均年龄46岁,女性2人

2、专业技术职务人才年龄结构

平均年龄34岁,女性29人。

3、各类专业岗位人才学历结构

平均年龄32岁,女性129人

(二)各类从业人员学历状况

1、党政人才学历结构

高中以下占4%、中专占6%、大专占35%、大学本科占49%、硕士研究生占5%

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现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年龄结构逐步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到2008年6月底,平均年龄由2004年36岁下降为31岁;40岁以下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就业人数的84%,基本形成了以40岁以下人才为主体的格局。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加,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才由2003年的28名增加至现在64名,专业技术职务的结构比例(初:中:副高:正高)由2003年的3:1:1:0.2转变为现在的0.8:1:0.4:0.1。办报和经营管理模式正向着更加科学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结构比例(党政人才:传媒信息人才:新闻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由2003年的0.05:0.02:1:1.3转变为0.04:0.03:1:1.2。近年来,本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做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在人才引进方面,合理配置各部门职能和编制,重点引进新闻和经营管理人才。按照集团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进人标准,所有新进员工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笔试和面试考核,择优录取,对于招聘各专业技术岗位人才还制定了必备的条件,如:新闻采编人才需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等;出版制作、校对和经营管理人才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等。2004年以来,新进员工共计7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32人、大专25人、中专(高中)以下11人;专业技术岗位65人、普通岗位8人。

1、党政人才队伍以充分发挥每名员工一专多能作用为主,合理调配工作职能,2004年以来没有新增一名员工。

2、新闻队伍以注重培养新人和储备人才为宗旨,人才的引进以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为主,2004年以来,引进新闻人才36名,平均年龄27岁,占现有新闻人才的27%,其中:直接从省外重点院校招聘了14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5名,中共党员8名。

3、经营管理队伍的人才引进是以培养新人、从社会挖掘人才为主,2004年以来,引进经营管理人才34名,平均年龄30岁,占现有经营管理人才的19%,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8名,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7名。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对年轻人才的培养,为新安人才梯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同时在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增强他们的敬业精神。如:在学历教育方面,鼓励年轻人参加高学历的继续教育,并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目前全社就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5%。为了学习发达省份的先进办报理念和先进经营管理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近年来,共派出5名年轻记者赴深圳、北京先进报社跟班分别进行2~6个月的培训学习;安排他们参与和负责各类重大策划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业务能力和提高素质。如:在今年我省雪灾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宣传报道中,年轻记者发扬能吃苦、善战斗、敢打硬仗的精神,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回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三)在人才服务方面,为使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安心本职工作,总编办公室在人员调配、工资、奖金、福利、劳动保障以及职务晋升等方面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及时、到位的服务。经常主动与各业务部门沟通,随时掌握各部门人员动态情况,为所有员工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各项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培养了人才队伍的凝聚力,拉近了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感情。

(四)在人才激励方面,把人才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破除传统的用人观念,大胆起用优秀人才。首先,大胆启用年轻人,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破格提拔,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空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其次,我们还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如:近年来,从优秀年轻人中提拔了3名30岁以下员工担任中层领导工作;对于4名不适宜现岗位工作的中层干部,及时给予免职或调岗;对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有7名予以辞退、6名予以待岗。

根据各专业技术岗位性质不同设立不同的奖金分配方案,打破了过去“大锅饭”的分配做法,并在重大策划活动和经营创收中,有突出贡献者另给予重奖,每年报社评选出的“星级”人物,次年予以享受中层干部的工作津贴。

三、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本社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职务晋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深造、发展机遇等诸多方面,目前仍受到现有体制、机制和经济制约,难以满足各类人才的学习、进修和学术交流等需求,有时会出现既引不进外地优秀人才,也留不住本地培养出的优秀人才的尴尬局面。

2、对引进的高学历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高学历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较慢;二是一部分专业技术人才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后,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三是现有职称评定政策,大多采取评审方式,重学历、轻能力,存在着明显的论资排辈现象,优胜劣汰的机制尚未健全,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中高级人才与初级人才基本做着同样水平的工作。

3、专业人才自我提高意识不强,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未完全根除,对单位、组织的依赖性较高,自我学习、自我培训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不够,导致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快,适应不了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缺乏具有中高以上专业职务和经营管理人才,到目前为止全社只有2人具有经济师职务、1人具有会计师职务。

5、对人才使用、培养等用人方面,机制还不够灵活,择优录用、绩能考核、一岗一薪等还没有完全放开,还存在官本位和论资排辈等现象。本社现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4岁,与全社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相比明显“老化”。

四、今后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规划

人才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从报社的实际出发,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加快制订人才规划。按照省委宣传部和集团的要求,根据本社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报在社会的影响力和优势,以培养适用型人才为主,努力改善人才环境,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和智力。

2、加大人才培训工作力度。要着眼于提高政治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人才队伍;着眼于提高本报在报业市场的竞争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化、现代化的优秀报人。要加强教育和培训,积极构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要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促进学习型单位的形成。要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施分类培训,注重实效。在3~5年内使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就业人员的30%以上,特别是要培养中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

3、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在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要出台人才开发、人才引进的具体政策措施,对引进人才在薪酬、评优、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营造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

4、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目前,本报存在采编力量强、经营管理环节较弱的局面。随着本报与南非MIH集团的全面合作,今后,要加大对现有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选人的优势,扩大选人视野,把那些素质较好、潜力较大、市场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选拔出来;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本报后备经营人才队伍的系统培训,通过举办专业培训和送高等院校深造等多种形式,促进后备人才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报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切实改变粗放的经营管理的状况。

5、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工程。随着新安晚报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发展,今后我们在实施经营管理和采编人才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同时,要确保有足够的高层人才为报社服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力度,全面推行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高级人才。■

篇5:报社实习报告

在为期五周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新闻网实习了一周。在新闻网的第一天,李春生主任就安排专门的教师给我们介绍了新闻网的大体情景,讲述了做网络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并且让指导教师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新闻操作,我们学会了网络新闻的选稿、修改。对于指导教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进取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教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李主任和指导教师还特意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我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网今后的发展方向都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这一个周的实习,对于我们以网络为主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第二周到第五个周,我来到了青岛晚报的社会新闻二部。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会和指导教师一齐去采写。在这四个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修改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可是,指导教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我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得告诉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到之后,教师就让我们自我去采写新闻,自我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个多周下来,我发表8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必须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新闻二部的胡乐冰主任又给我们供给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必须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修改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能够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修改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可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仅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早报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进取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能够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贴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研究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样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进取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这一点是晚报新闻二部的胡乐兵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异常讲到提出的。此刻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资料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

个问题,可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资料写法上也很一般,可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资料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篇6:报社实习报告

说实话,相比于院里在其他报社实习的同学,我们的实习道路更为艰辛,除了需要更多财力支持外,还有幸得到了特殊“照顾”——长久等待的心理煎熬。

在我看来,这段等待要比高价实习费对我的刺激来的更猛烈些。的确如此,报社长久的杳无音信,真是吊足了我的胃口,尽管之前曾经在一家党报社短暂临职,不过想起都市报记者的那种独行侠形象,我还是禁不住有些小激动。

在中青大厦一楼入口处有条商报标语:我们还只是第二。从这些言语标识中,我知道这是一家自信的报社,外加一拨儿自信的记者。

报社总编助理关老师,体型高大,是我们的大师哥,经典动作是习惯性地晃动着与自己身体不太对称的小脑袋,在埋头读报一段时间后,会猛地抬头,两眼圆睁,以作深思状,他在说每句话前,必会先积攒足够多说话所需的气息。刚进报社,他就把我们6个实习生纠集到一起,开了个小会。

“我知道报社在大家实习这条路上设了不少门槛儿,不过这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话:好事多磨。我现在可以向你们保证,商报会是众多报社中让你们收获最多的。”

是的,好事多磨,既然如此,那就磨吧。

毫无征兆地,我被安排到了经济新闻部。关老师的随手一挥,着实让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在我想来,经济新闻属于比较专业的领域,诸如地产、财经等门类,对于我这个文科出身的人来说,显得有些陌生,这一点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当我怀着略有不安的心情说着带有推脱意味的话向老师请教时,老师却安慰我说,慢慢来。

报到的第一天,总是那么地让人刻骨铭心。

徐主任原是给我安排了两位老师,一位姓陈,另一位也姓陈。两位老师很有特点,陈清利老师体型肥胖,笑起来颇给人一种弥勒佛的感觉;陈薇老师虽然本是女儿身,可是你看她走起来路来的派头,两只胳膊甩得老高,颇有一股男儿气概,别人笑称她为“企鹅”。

每天上午我和另外一名实习生需要轮流接创富热线。商报每周二至周五会有一个创富版,主要是针对一些有创意的特色项目进行推广,为创业者之间进行合作提供一个平台。负责创富版面的是郑雪老师和纪宇老师。

郑雪老师年轻漂亮、活泼开朗,给人一种亲切感,初到报社,我甚至以为她也是实习生,想来真是被她的美貌“欺骗”了;纪宇老师外看穿着打扮时尚前卫,内含丰富的采访写作经验,是位老江湖的资深新闻从业者。

临近下班的时候,负责创富版的郑雪老师来到我们两个实习生身边,问我们哪个周六下午没事,我一想定是有采访,于是自告奋勇满口应允。

后来了解到,每周六下午,商报会有一个互助公社活动。活动主要针对创业的中小企业者,每周会选择不同的主题内容,然后邀请一些营销方面的专家或者成功的创业老板,与到场的中小企业者一同交流,或传授生意经,或分享经验。而这个活动的负责人正是郑雪老师,我周六要参加的也正是这个活动。

那天是3月13号,针对即将到来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那期的主题定为“商家维权”。

下午两点半,活动正式开始。邀请来的律师在听取了现场商户遭遇的种种侵权案例后,对症下药,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维权。当天,我按照郑雪老师的嘱咐,针对商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律师的解答,在采访本上写了密密麻麻几大页,也正是在那天,我大脑里装了不少商家维权方面的知识。

活动结束后,老师让我回去自己尝试着写下。晚上回到寝室,我先在网上搜索了原先互助活动的稿子,比着葫芦画瓢,洋洋洒洒写了1000多字,然后传给了老师。

周一下午,老师在指出几点不足外,告诉我说稿子基本还可以,就是字数有些少,因为互助公社每周的版面几乎是一整版,每周二刊发。

就这样,我后来便长久的跟着郑雪老师,共同负责每周的互助公社活动以及创富稿。

周一便是3.15了,按照徐主任的安排,我上午留在了学校,走访学校设置的一个投诉点。转悠了一上午,问东问西,生怕丢掉每一个细小处。不幸的是,真的是好事多磨,第二天竟让我脚上先磨了个鸡眼。无奈之下,只好买来鸡眼膏,只是走起路来还是一颠一颠的。为了怕老师知道自己腿脚不便而影响采访,我只有忍着脚的疼痛,没有告诉老师。

上一篇:龟山公园的作文下一篇:急诊经典一句话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