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

2024-04-16

“千课万人”(精选10篇)

篇1:“千课万人”

2013年11月27日上午八点整,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杭州市浙江大学逸夫体育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千课万人组委会倾力承办,整个会场座无虚席,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着实令人吃惊,可见各单位对此次活动的重视,我们有幸参与了这次的听课活动,收获颇丰。

27日上午,三位浙江省的专家分别执教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年、月、日》、《认识负数》三节概念课,向所有在场老师展示了数学概念课的不同设计、不同教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位名师针对概念课的教学设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各自的课堂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还课堂于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探究。

下午围绕计算课的教学,来自江西、福建、山东的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自己的课堂展示,同样他们的课也是精彩非凡。执教《笔算乘法》的刘才军老师既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注意学生对算法的掌握,整节课结构清晰,层次明显;阮宁宁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看似只重视学生算法的掌握,其中却也蕴藏着算理的解释,学生的表现相当精彩;杨永丽老师执教的《分数乘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形结合这种方法在数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借助问题情境将分数乘法的算理解释的非常清楚。组委会针对三位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一些计算课中存在的问题,会场的其他老师也参与了讨论,如计算方法需不需要记忆,创设情境的作用,计算教学中复习的利弊等等,经过探讨,与会老师对计算课的教学都有了新的认识。最后,浙江省的袁晓萍老师展示了同课异构的课《年、月、日》,从这节课中,各位老师又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课堂。

28日上午,来自不同省市的四位老师分别围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两个主题展开了《平移和旋转》、《周长》、《折线统计图》、《体积与容积》四节课的教学。虽然老师们来自不同省市,用不一样的教材,但都体现出了新时期数学教育的新思路。如骆双老师教学的《周长》让学生自己量腰围的活动非常有趣,既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周长的概念,又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那种愉快的学习课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下午的主题是面积教学,分别是这样三节课:《面积和面积单位》、《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三位老师和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之后的辩课活动中专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为什么要用边长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在场的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为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开发了不同的方向。紧接着,由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执教了一节同课异构的课,《折线统计图》。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整个会场欢声一片,俞校长语言幽默,学生学的非常开心,当然他的教学设计也很精彩,知识点讲的清晰透彻,令人佩服万分。

29日,虽然本次的活动已接近尾声,但整个会场仍是座无虚席,老师们的听课热情并未因寒冷的天气和持续的劳累而降低。安徽省的两位老师执教了两节综合领域课的内容《有趣的推理》和《数字编码》,两节课的氛围轻松,学生学得开心、玩的开心,深切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巨大用处。随后围绕综合实践领域内容如何教学,专家与在场各位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专家也给老师们提了很多建议,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最后朱国荣老师借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同课异构的《数字编码》,给老师们面对教材改革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大致方向,让老师们看到了不同的课堂,有了不同的思考。

时长两天半的听课活动已告一段落,非常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去听这些名师的课,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发现自己的能力还太弱,需要多加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

篇2:“千课万人”

我有幸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撇开繁忙的工作,带着一份对与大师同一课堂的期盼,我和同事一起来到了杭州,走进了“千课万人”的会场。整整两天,虽然一直坐在听课会场,没有时间出去领略杭州这个现代城市光彩的一面,没有时间去那为世代文人所称颂的西子湖畔走上一圈,但并没有留下遗憾。因为,在会场,我目睹了王崧舟、陈国安、徐素梅等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我的收获满满。

短短两天的听课学习,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每天坐在体育馆硬凳上,一听就是10节课,高密度的课堂让人休息的时间很少,长时间的坐姿让人感觉有些疲乏;但我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那课堂教学堂堂精彩,那大师风采个个让人折服。这样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走近了大师,再次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

短短两天的听课,却是对我的一种历练。领略名师风采,并从中汲取经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周一上午王崧舟老师的课。

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向来以清新出名,如诗的感觉充溢着整个课堂。王老师的课,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一股潺潺流淌的清泉,我们聆听着,沉醉着,仿佛经历了一种心灵的洗礼。当王老师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从红地毯上走入课堂时,全场的教师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这次他上的是《孔子游春》,整整二节课,没有让我们有一丝的疲惫。学生也听得很入迷,下课后,很激动地去还让王老师签名。

《孔子游春》从写景入手,讲述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中,由水引发一系列思考,借以教化弟子„„王老师的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主抓点。他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甚至由此将文章改编成一篇诗歌,引导孩子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地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

篇3:“千课万人”

最新最难最热28节好课堂化解写作疑惑

【我们的活动引言】大数据时代,开启了“后作文”时代的到来,网络、微信、微博、手机作品……丰富的信息传媒使表达十分自由,人人成了“自文学”的写作主体,新形态下的习作教学理应多元化。

【我们的活动愿景】建构多种风格、多种课型的交流平台,深沉关注微时代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思维、语言、情感的高度融合,供习作指导者慧眼择珠。

【我们的活动时间】2015年5月7-10日,6日报到,11日返程

【我们的活动地点】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

【我们的活动主题】习作教学多元化

【我们的课程与团队】(每板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一、学术引领及示范课(28节示范课最新设计)

(一)教材习作

于溟慧:河南省油田第五小学,全国小语会小学动态作文研究课题核心成员;

王崧舟: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特级教师;

李卫东: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周一贯:原浙江省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

蒋军晶: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特级教师;

虞大明: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写作协会副会长。

(二)素描习作

吴立岗: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员,素描习作研究专家;

赵昭: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全国赛课特等奖。

(三)生活习作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莘: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特级教师。

(四)创意习作

邓剑东:重庆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全国赛课特等奖;

张祖庆: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特级教师;

钟鹤童: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全国赛课特等奖;

臧学华:浙江省长兴县小学语文教研员,全国赛课特等奖。

(五)童化习作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勇: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教培研中心,特级教师;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六)童诗习作

雪野:《中国童诗》杂志主编,诗人。

(七)童话习作

何夏寿: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特级教师。

(八)跟帖习作

李斌:重庆市巴蜀小学校,特级教师。

(九)游戏习作

1.同课异构

何捷: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全国赛课特等奖;

胡元华: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全国赛课一等奖。

2.辩课

陈金铭:《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责任编辑。

(十)情境习作

诸向阳: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新生代名师;

董尚元: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全国新体系作文青年教师教学赛课特等奖。

(十一)自主习作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秀娟: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福建省赛课一等奖;

周其星: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新生代名师。

(十二)广快习作

彭才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全国经典诗文教学赛课一等奖。

(十三)绘本习作

邹敦怜:台湾台北市国语实验国小,儿童文学作家。

(十四)新体验习作

李白坚:上海大学教授。

(十五)开放式习作

张化万: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

张云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特级教师。

(十六)读写结合

孙建锋: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

肖绍国:广东省深圳市园岭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张学伟: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十七)1+X作文体系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十八)管建刚专场

1.习作指导课示范

2.习作讲评课示范

3.学术引领

管建刚: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爱德双语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二、看课、聊课

孙世梅:吉林省小学语文教研员,副教授;

吴琳:北京市东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林志芳: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课程论硕士;

黄国才:福建省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我们的论文评奖】每位代表仅限一篇,一式两份,与会时提交组委会(需交纳评审费)。

【我们的光盘征订】请会后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www.qkwr.net订购。

【我们的活动收费】培训费650元 / 人。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90-150元。

【我们的活动爱心】继续推出革命老区、西部地区、希望学校爱心免费听课名额,详情请关注官网公告。

【我们的报名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未报名者谢绝参会。 电话报名 :4000017582短信报名 :1595819881515958188212 15958198116邮箱报名:qkwr@163.com官网报名:www.qkwr.net微信报名:qiankewanren QQ报名:25215666531658661567(备注:1.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请改用电话报名;2.本次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3.日程安排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

篇4:2011千课万人

戴埠中心小学

虞丽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正是美丽西湖千姿百态的最佳写照!

我们这一行人,是幸福的!能如此亲近美丽的西子湖畔,能如此亲近“千课万人”的活动会场,能如此亲近名家大师的课堂。

虽已离开杭州,离开华家池,但“千课万人”的智慧语文课堂,仿佛是一首浓浓的诗,让人品味不尽。可谓:不亲近名师,不知教学之美妙;不亲近“千课万人”,怎明数学之精髓?在那个宽大得不可思议却又座无虚席的会场里,我分明听到了世上最美妙的声音——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清亮动人,赏心悦目,令人感动。

此刻,就让我,与你分享留存在我心间的滴滴感动吧!

(一)感动于那些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

每天,在同一个时间里,我都会与那些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拾级而上,奔赴这一个或那一个坐台。然后我们会做着相似的动作,匆匆坐下,打开笔记,静静地聆听,匆匆的记录,深深的思索,细细的品味,腰酸背痛却浑然不知,因为,教育!

每天,我们会连续坐上几个小时,中间甚至没有半点休息的空闲,却不曾听到身旁老师们的怨言。同行三人,在杭州的日子

里,每天相约一起去吃早餐,一起去听课,一起漫步浙大校园,一起聊名师,一起聊课堂,也会一起聊八卦,更会一起哈哈大笑。是教育,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是教育,让我们留下了这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友谊,也是教育,让我们彼此心间都涌动着温存的感动!

(二)感动于那些相识的、不相识的名师!

所谓的相识,是我曾听过那些名师的课堂,比如王崧洲老师与薛法根老师,那是两个让我崇拜得一塌糊涂的老师。他们的课堂总能打动孩子的心,也能打动我们听课老师的心,追本溯源,源于他们对孩子的呵护与尊重。

特级教师林乐珍,小语人很多都熟悉。她漂亮的脸上总是装满着对孩子浓浓的爱,平实的言语中总是透着对孩子真诚的尊重。从林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拿出诚意待孩子,蹲下身来做教育,不时地摸孩子的头,牵孩子的手,亲切地询问孩子。举手投足之间,时时流露着对孩子们无限的爱。正是在林老师的赏识激励下,才有了孩子们兴奋得涨得通红的小脸,举得如林的小手,课堂也因此精彩四溢!这一刻,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想,只有当心中真正有孩子,了解孩子,始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到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如此温馨的课堂。

薛老师是当今最朴实,最不像特级教师的教师。他的课就像茉莉,看起来素素的,嚼起来香香的。薛老师这次执教的是《九色鹿》之后。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很不给力,不管薛老师

问什么,学生不是沉默就是不会,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作为薛老师的铁杆粉丝,在下面真的为薛老师摊上这么不上路的学生捏一把汗。在这样的情况下,薛老师沉着冷静,巧妙地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学生在薛老师的引领下茅塞顿开,畅所欲言,妙语如珠,令在座的我们叹为观止。我想,薛老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还源于他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遇到突发情况,他才会有底气轻松化解吧。

所谓的不相识,那些名师的名字我早有耳闻,对他们也有所了解。但这次,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聆听他们的课堂,比如窦桂梅老师。

窦桂梅老师,留着短发,穿着休闲,很漂亮也很精干!她上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始的导入就很吸引人,窦老师那极富磁性的声音评书形式导入,马上把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给吸引住了。整个课堂朗读贯穿始终,足足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朗读,都是放声地读。课堂仿佛一个说书场,评书味十足;又像是一个古典话剧排练场,学生纵情地朗读(抑或演读)。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语言,都让我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大家级手笔。如何读出文本的原汁原味?此文节选“评书体”小说《水浒传》,它从评书演化而来,于是,窦老师在课堂上加入评书元素,将文本的古代文学味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上不仅有书评、章回目录、赋赞,板书自成对联式,从音节响亮去感受汉语用字之妙,连“反衬”法都还原为“背部铺粉法”。真可谓“什么样的文本,还它什么

样的味道”。

听窦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窦老师的普通话标准,朗诵水平足足达到了一个配音演员的水平。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角色,她就能读出什么样的味道。窦老师教学语言丰富而典雅。这两节课,课堂的引导语、过渡语非常多,全似一个说书人的语言,丰富、典雅而又不失活泼。如“好文在手,需朗朗上口”、“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怒从心中起,横向胆边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品析“来”字的妙处时,“就是这么重复着,就是这么简单着,就是这么刺激着你,就是这么让你印象深刻。”这类优美而经得起推敲语言很多,对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尊重学生对洪教头的猜想,把学生引向整本《水浒传》,等等。让学生全部参与进来,找到成就感,体验文本,入情入境地读,入情入境地品,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师一堂课,一课一人生”!

篇5:千课万人

“千课荟萃,万人共享”,浙江大学打造了这个品牌,为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此次活动汇聚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名师、教授。如:李力加、王来阳、朱敬东、冷莹、程明太、徐军、孙飒等。也聚集了五湖四海的优秀教师前来观摩。说实话,我十分庆幸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名师的课堂。

聆听着动人的音乐,伴随着倒计时的钟声,精彩的课堂序幕正在慢慢揭开······

首先给我们带来听觉盛宴的是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力加教授。李教授耐心细致的为我们讲解了《美术课程标准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专题报告。讲述了感知与创造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他说:“感知活动!与创造,是美术学习永远的命题。美术家就是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思考世界的人。”他的一番话让我顿时觉得能从事艺术教育事业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

紧接着,来自黑龙江的杨秀巍老师用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把我们带入了她的《点的集合》她字正腔圆普通话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热茶给寒冷的早晨带来浓浓的暖意。在她紧而有序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作业设计的多样性,连续性,对学生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精彩的还有贾方老师的《中国民间玩具》、黄黎敏老师的《高耸的哥特》以及彭晓宁老师的《动物身上的斑点》。她们用亲切的笑容,从容的话语和丰富的表情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又一节生动有趣的课。

在听了一天严谨大方的课后,周信达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十分愉悦的课堂气氛。他轻松诙谐的语调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周老师带来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在课的开始,他先放映了一个篆体的“水”字,让大家猜这个字,学生们都能猜出来,这无疑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信。紧接着他让学生们学写这个字,且比赛写的越多越好。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他的用意,可是通过不断的添加,画面上出现了一条自然又壮美的“瀑布”。这时大家都惊叹了!原来简单的一个个水字拼在一起正好凑成了气势磅礴的瀑布。正当大家为这个有趣的导入赞不绝口时,周老师又快速的拿出了一支炭条。以大写意的方式很洒脱的在瀑布的两边画上了黑黑的岩石,现在画面变得饱满充实。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学生们也都完成了作业的大部分内容。当然,周老师的课有大气的地方,也有细致的地方。接下来,周老师就让学生们给画面添上小桥,树木,亭子还有人物。更巧妙的是,可以用橡皮在刚刚画的岩石里面擦出一条山间小路,自然大方,婉转灵动。最后,周老师选择了卷轴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作业,很符合山水画的大气写意气质。

在这紧凑的两天里,宗跃风老师带给我的震撼是最大的,她的每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透露着她浓厚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虽然接触到她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她所呈现给我们的是她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绘画技法以及高尚的艺术情操。她的教学环节是真正的做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难到易。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了中国画从用笔到落款的每一个步骤,细心的听取着学生的回答,用自己专业的美术语言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概括。对学生的评价也毫不吝啬,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给予大力的肯定,加深了学生对国画的自信。宗老师是真正的将国画教学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她给学生准备的教学媒材都是画有写意国画的,这样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她将学生的作业以画册的方式进行装裱,这无疑又教会了学生们国画的装裱形式,可以说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了仔细的推敲,都富有强大的知识性。在她的课上我从真正的意义上领略到了中国画的风采。仿佛真正的置身到了“鸟语花香”的世界。

朱敬东老师是一位非常值得敬佩的老师,他是真正的为了学生而教学。他对学生的关注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他的课堂上。在课的开始他不是急着上课,而是观察了学生的位置,细心的将个子高的学生调到了后面,并精妙的夸其一句:“你是这一组的“长城”。”很好的缓解了学生不甘心的情绪。在课上,他亲切的称呼学生为孩子们,仿佛自己是家中的一位长者,正在给自己的孩子们讲故事,很好的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朱老师对学生们的评价显示了他高深的文化造诣,比如:你真的读懂了塞尚。你有独特的审美眼光。你有一双很能发现美的眼睛。这些美的话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孙飒老师带给了我们一堂非常高端的课,将数字美术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所有学生都是用平板来完成课堂学习,从自我收集资料到引发更高深的讨论,将绘画技法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徐军的课,人生的课。他的学生是幸福的。听他的课的一种享受。听徐军老师的课,我总能收到惊喜。听到他为了上一堂课去了八次敦煌,我不禁为之赞叹,这就是对生活对工作虔诚。

篇6:千课万人

2013年12月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3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生本课堂”,真是受益菲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体验作文”,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一直是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的课堂中基本上是老师一言堂的现象,自己不停的讲三四十分钟,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写,怎样写。可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而自己却在这样的教学中迷失方向。这次有幸听了全国各地名师的作文课,仿佛给自己的作文教学指了一盏明灯。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名师们的眼里“生本课堂”就是让学生安静的去思考,合理的表达。在我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合理表达”,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就急于包办代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所以我会发现,我们的学生随着年段的升高,表达的欲望却越来越低,甚至知道的问题都不愿意回答。

在本次观摩活动中,我觉得虞大明和薛法根老师的课,对我们以后的作文教学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在课前,两位老师都不急于进入作文教学,而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通过游戏、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开口表达,不管学生说的好与坏,老师都能给予学生肯定。另外,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充满笑声,通过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记得薛法根老师在上课之前,以“你们觉得老师好看吗?”来跟学生交流,在交流到一定程度时,引入“爱”的主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爱什么?这很平常的问题却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而且学生也有话可讲,当学生打开话匣子之后,老师才出示作文的主题“我最爱听的一句话”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的表达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学生能说了,写也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本次的作文研讨活动,大部分老师都以自己写的下水文为例子来进行作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我就做得非常欠缺,往往教给学生写的方法,自己却从没尝试过写一篇课本上的作文,也许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尽人意。薛老师说的对,作文一名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会写作文才谈得上教作文,只有自己先写一篇范文,才知道本篇习作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哪些内容需要讲,哪些内容应该放给学生自己去体会。薛法根老师在执教《我最爱听的一句话》时,就亮出了自己的范文,让学生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总结概括,最后点明写作的要点。学生通过总结和模仿,写出来的作文还真是不错呢!虞大明老师执教《未来的_____》中也写了一段“神奇的画笔”范文,并让学生思考:老师的习作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和学生一起总结可采用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后来的写作中都用到了这些。由此可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本身就应该有一桶水”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多读多写,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

另外,老师们还强调了作文的反馈应该做到及时,这样才有利于指导学生的作文修改。反思自己日常的作文批改,一篇作文交上来,两星期后才能改完,再给学生反馈时,大部分人已经忘了习作的要点,这样再来讲解作文时效果很不理想,在以后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应该把握时间,可先根据学生的日常的表现分层进行批改,找出不同层次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以后的作文教学中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作文,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学生习作状况,通过自评,师生共评的方式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篇7:“千课万人”

历届赛课代表人物名师工作室展示61节优课钱塘江边接地气

2013年秋, “千课万人”推出语、数教师“五力修炼”主题活动, 赢得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与强烈共鸣, 普遍意识到“五力”是一个教师成就学生, 超越自我的五项重要修炼。2014年春, 为持续深化主题研讨, 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淬炼教师实践智慧, 将更深层次安排报告、互动、说课、评课、辩课、聊课, 聚焦前沿, 演绎深度, 以全新的创意点亮一线教师的课程梦想。

【活动时间】数学:2014年4月10-13日, 9日报到;语文:2014年4月17-20日, 16日报到;

【活动地点】中国杭州 (报名后告知确切会议地点)

【活动主题】关爱新课标下的课堂生命成长

【活动内容】 (每版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语文

课程前瞻力:邀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专家郦波、段怀清主讲孔子的眼泪、神仙文化, 扩展语文新视野;邀请吴永军、汪潮、周一贯、崔峦、梅子涵、潘新和等专家, 传递课改前沿信息, 引领学术方向。

课程开发力:邀请富有课程原创力的丁慈矿、王崧舟、刘发建、陈琴、张学青、张祖庆、周益民、诸向阳、韩兴娥、薛法根、薛瑞萍、管建刚、魏星等名师现场演绎民间母语、儿童阅读、古诗文吟诵、课内海量阅读、民国作文等原创课程。

课程创新力:邀请全国中青年阅读教学大赛历届代表人物:孙双金 (首届) 、贺诚 (二届) ;邀请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历届代表人物:虞大明 (一届) , 窦桂梅 (二届) , 张立军 (三届) , 王雷英 (四届) , 王自文 (五届) , 蒋军晶 (六届) , 许嫣娜 (七届) , 何捷、罗才军 (八届) , 赵昭 (九届) 重温经典, 论剑西湖。

课程执行力:邀请王红、林莘、赵远利、盛新凤展示多年来对语文课程持续高效的最新研究成果。

课程反思力:邀请台湾李玉贵与大陆两位名师同课异构, 由陈金铭担纲三人辩课, 碰撞两岸不同的教学风格;邀请陈国安等专家对“阅读和写作谁是本位”作专题对话;邀请吴琳、黄国才等专家对课堂进行现场评点;邀请王小毅、王中敏、孔令权、张志刚、张敏华、肖俊宇、居文进、林志芳罗良建、夏家发、谈永康、章师亚、黄莉莉、赖正清、薛丽芬瞿涛等教授、博士、教研员作现场课堂书面评点, 提升研讨的学术厚度。

数学

课程理解力:邀请孔凡哲、杨玉东、曹培英, 邀请省级教研员刘莉、刘忠阳、刘延革、吴正宪、宋显庆、罗鸣亮、周仲武、胡涛、姚剑强、徐云鸿、郭庆松、高枝国、斯苗儿、彭晓玫、管尤跃就数学课程的性质、视野及出路作前瞻的理念引领。

教学创新力:邀请华应龙、张齐华、贲友林、徐长青、黄爱华用最新创意, 点亮生命成长课堂心灯。

教学执行力:邀请叶柱、朱国荣、朱德江、刘德武、刘伟男、刘劲苓、陈敏华、俞正强、钱金铎、唐彩斌、黄升昊对几何概念、面积教学、数的认识、综合应用等课程设计作深度研究。

学生研究力:邀请全国第十一届小数课堂大赛优秀获奖者万小华、刘小华、刘万元、吴冬冬、张国良、骆奇、章雅玲、喻巧月对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作现场展示。

课堂反思力:邀请“朱乐平工作室”朱乐平、吕琼华、吴玉兰、徐卫国展示工作室的研究特色与成果;邀请台湾房昔梅与大陆两位名师同课异构, 由陈洪杰担纲三人辩课, 碰撞两岸不同教学风格;邀请李一鸣等专家对课堂进行现场评点;邀请田小勤、刘自强、孙恭伟、孙钰红、张良朋、张新春、肖莉、邵虹、邱廷建、郑庆全、姜荣富、胡桃根、费岭峰、廖肇银、潘红娟等教授、博士、教研员作课堂书面评点, 提升反思的学术宽度。

【亮点设计】

1.央视“百家讲坛”名嘴风采展示。以独特视角, 传递域外文化, 演绎文化雅士风度。

2“.永远的安徒生”童话教学专场。4月2日是安徒生诞辰纪念日, 本届语文活动将邀请活力名师共同执教安徒生童话, 演绎经典的永恒魅力。

3.海峡两岸名师同课异构+深度辩课。

4.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示。

5.活动前后开展QQ群网络围观活动。

【论文评奖】每位代表仅限一篇, 一式两份, 与会时提交组委会 (需缴纳评审费) 。

【光盘征订】请会后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www.qkwr.net订购。

【活动收费】培训费580元/人。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住宿标准:每人每天80-150元。本次会议将对国内革命老区、希望学校、西部地区推出爱心免费听课名额, 详情届时查阅千课万人官网公告。

【报名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 未报名者谢绝参会。

电话报名 : (0571) 86971080 86971084 8697104086971789 86971641邮箱报名:qkwr@163.com官网报名:www.qkwr.net短信报名:15958198815 1595818821215958198116 QQ报名 :2521566653 1658661567 QQ群:136559570 (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 请改用电话报名)

篇8:千课万人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五力修炼”高峰论坛即成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五力修炼”下的成长课堂教学探究(“五力”即课程前瞻力、课程开发力、课程创新力、课程执行力、课程反思力),提升教学软实力,关注个性差异下学生不同的成长状态,更新观念,成长学生,成长自我,让课堂成为一种学生真实学习的原生态呈现。“成长”是鲜活的生命发展过程。“成长”是“人”的成长,是教学主体儿童的成长,所以成长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以学为重的课堂。”

浙大教授吴秀明开场给我们做了《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教育观》报告。重点强调了当前语文教育的定位,要注重文化熏陶、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他指出:现代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中国版。在国学一块非常欠缺,国学基础非常差,大学生不会古典诗词,中小学没打牢基础,要大大加强国学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小学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尝试、探索。

周一贯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到武汉大学演讲,带了一只公鸡。人们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这与演讲有何关系。原来,先生是要以这只鸡做实验:他先抓紧一把谷子撒在讲台的桌面上,再一手把公鸡的头按在谷子上让鸡吃,公鸡一粒谷子都不啄。先生把公鸡的嘴掰开,把谷子塞在鸡嘴里,公鸡挣扎着甩头,把已经塞在嘴里的谷子甩了出来。最后,先生把公鸡放了,退开几步,把谷子撒在地上,公鸡才慢慢地啄食„„这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如同公鸡啄食,要宽松、自由、顺合自然之道„„”

周老师指出,课改后由“怎么教”关心“教什么”。王荣升教授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为谁教”比“教什么”“怎么教”重要。优秀教师应该是目中有人(学生为谁教),胸中有书(课文教什么),手中有法(怎么教)。

崔峦老师作为小语界权威人士对语文教学的前瞻看法,值得语文教师反复琢磨。我把他的几句原话记录下来:

提高教师素质,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根、因。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结出成长课堂的果。

识字教学要提速,要加快让学生多识字,让孩子尽早的掌握更多的生字,以便以后的阅读量提升。

阅读教学要转型:

1、讲读课要瘦身,要改变单纯分析的教学,加强语言运用环节的学习。但也不是不要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而是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内容理解。情感丰富、主旨难懂、道理深刻的课文,还是应该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关注语言赏析。

2、语文教学要进行结构性的变革。比如可尝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尝试,加强略读课的研究。

3、要研究表达类课文的教学,如口语交际、习作等。理解为主的课程,表达为主的课程,不仅关注阅读,而且关注表达。

4、尝试大小课、长短课的结合。短课如低年级每日故事、高年级新闻发布,又如经典诵读、写字教学等等。长课如习作、口语以及整本书阅读等等。

课堂教学的变革是有限的,而指导学生阅读是无限的。崔峦老师讲座中的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老师一定要做孩子的引路人,一定要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要有一颗博爱的心。

母语教学的底线:识得基本汉字;写得一手好字;会写一篇文章;有一副好口才;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有一颗博爱的心。

本次活动中,很多课堂以及这些优秀老师的教育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献艺”的是薛法根老师,薛法根老师倡导语文老师要向数学老师学习,一堂课集中教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如此,教得轻松,学得也扎实;反之,累了自己,苦了学生。薛老师在教学《寓言两则》一课时,对“揠”“鹬”两个字的教学,采用的是“合体造字法”,将复杂难记的字,由一个个部件慢慢组合起来,让学生在部件的组合过程中,了解汉字的结构,构字法甚至文字的涵义,同时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生字。简洁、朴素、扎实,是薛老师课堂的最大特点。没有过度的分析,没有花样的手段,品字学词、学讲故事、角色朗读„„运用最语文的方式学语文。

虞大明老师讲授的是《桂花雨》这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虞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略读课文的教学,旨在让孩子更会阅读。具体表现为,在阅读某篇文章或某份材料时,能否凭借浏览、跳读、扫读等方法观其大略,知其大意?能否能取其精髓,细细研读,探究言语的秘妙?是否能联系自我或生活实际,有所启示?

因此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努力让学生“爱上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观照儿童的心理,多管齐下,有效激励,切实增强教学的情趣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和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爱上阅读”并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一个文本的同时,尽可能激活学生后续相关性阅读的动力,让阅读之“火”,从此开始“燎原”。

在此次观摩课中,还有两节课是来自台湾的老师的课堂,一节是李玉贵老师的《北极熊学游泳》,一节是范姜翠玉老师的《别让七块钱买走一天的快乐》这两课让我们领略了来自海峡另一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李玉贵老师的课堂,将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人,倾听孩子的声音,以孩子的立场来体会文本,时刻观察与关心每一个儿童的学习。同时,对于课堂教学,注重课程开发力的发展,找到文章的训练点,目标明确,站在学的立场上教,鼓励、关注学生,教给孩子提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练习怎样说,同时关注礼貌用语的使用,使整个课堂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孩子自身的发展。让我们在这两位台湾老师身上,学到了不一样的教学特色。

在本次的课堂观摩课中,还出现了比较“另类”的课堂,如:管建刚老师的说明文教学,钱锋老师的电影赏析课,李祖文老师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等,让我们见识了语文课丰富的类型。

管老师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对联》,比较新颖,将阅读课和写作课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课实实在在,不是繁琐的讲解课文,而是处处讲解写作方法,对于高年级的写作课有很大的帮助。但管老师提倡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革命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针对这节课产生了辩课活动,各位专家你争我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吸收学习这堂课,理解更加清晰。

篇9:“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虽然课程排的满满的,这几天收获确实很多,真的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看见更多的名师的风采。王崧舟老师的诗意的课堂,何捷老师风趣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最能引起我思考的是杨舸的《将相和》这一课。杨老师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本文的几个故事比较中体会语言的好处。

比较阅读是我在读书时特别喜欢的一个方法,因为在比较中能很快发现这篇文章的好处和缺点。然而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经过资料查阅,我学习到了以下几点:

一、从语言的运用上去选择对比点

如《和时间赛跑》与《匆匆》这两课的开头就可以看出这两课在语言上的不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一个是运用了排比、设问等手法,语言非常诗意。另一个是直接叙事,介绍了事情的起因,语言也是非常质朴直白的。

二、从文章的内容上去选取对比点

即从文章的思想内容上去比较有什么异同。如,《和时间赛跑》与《匆匆》,这两篇课文的主题都与时间有关。但前者积极面对事情、珍惜时间,后者更多的是一种时间逝去的悲伤。

三、从文章的结构上去选取对比点

文章都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记叙文的种类来看,可以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从表达方式来区分,又可以分为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等。

比如,倒叙的作用在于引起悬念;顺叙的作用在于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性强;而插叙的好处在于补充有关事情,使人对叙述的事情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使文章曲折有致。

再如,可以通过比较记叙文中的描写和说明文中的描写,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记叙文中的描写,作用在于增强写人叙事的形象性;而说明文中的描写,作用却在于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一样的表达方式,作者使用的目的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总之,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方法很多,它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此次去杭州学习,不仅听了许多优秀老师的课,还在杭州“千人万课”的活动中,听到了余秋雨、**、钱文忠等文化界有名的人来作的报告。然而在讲述的过程中越听人越少。为什么呢?我思考了一下。首先,就在于报告是一种单向的内容传输。听者只能接受,如果对此不感兴趣,那就会完全没有听的欲望。当其次,在于内容的无趣。很多内容都是大家早已熟悉的,观点也不新颖。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注意这两点:要注意引导学生和文本、和自己、和他人交流思考;同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需要的、新颖的内容,而不是他们熟悉的、陈旧的内容。比如在此次教学中,概数这个概念很多学生其实是知道的,可以省略不讲。

篇10:千课万人有感

1。重视字词的检测和落实。在公开课上,在上第二课时,老师一般不会在字词复习上花很多的时间,害怕挤掉了后面精彩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但这些名师们却在全国级的公开课上显得从从容容,特别重视字词的检测和落实。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的张祖庆老师,一上课,首先就检查学生对本课词语的掌握情况,抽两个学生上台听写,其他的学生在下面听写,一共八个词语,写完后,让学生齐读,生评议,师评议,错了的词语马上让学生抄写两遍,这样让检查落到实处,及时纠正了学生的错别字,巩固了字词,而学生上黑板听写的这八个词语被张老师巧用作了板书内容。还有王崧舟老师的同课异构的两节课中,在让学生读完课题后,就抽认五个词语,然后要求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王老师巧妙地用填空的方式检测了学生对本课词语的掌握情况,一方面避免了枯燥的解释词语意思,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环境中能更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板书简洁利落,彰显了个性,体现师生互动。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张老师就是直接借用学生听写的八个四字词语作为板书的内容。在《与象共舞》中,学生感知内容后,王老师就在黑板的中间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上台在某个位置上写下“象”,并让大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有的学生把“象”字写在

“人”字的右边,原因是人与象很亲密,紧紧挨在一起;有的学生把“象”字写在“人”字的下边,原因是人骑在象上,象冲锋陷阵,与人生死与共;有的学生把“象”字写在“人”字的头上,原因是象在人身上按摩,与人没有距离;有的学生把“象”字写在“人”字身上,原因是人与象是平等的关系。整个板书就是一个老师写的大大的人字和学生写的不同位置的象字,这种个性化的板书就是他们对课文个性化的体会和感悟。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板书的内容就是故事中儿子和爸爸的两句话:“这是我爸爸,叫焦尼”“这是我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这是很平常朴素而简单的两句话,但窦老师以这两句话为线索引导学生明白了:简单的表达同样可以带给人丰富的感动。

3。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体现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手做笔记的习惯。王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轻言细语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勾,画,写,画哪些句子,写在哪个位置,还作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像王老师这样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学习时事半功倍,终身受益。这句话说得好“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又如,在朗读指导中,名师们选择的是“感悟式”朗读,追求的是个性化朗读。他们要求学生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和感觉来朗读。让学生在对内容的理解感悟中朗读,走入文本中入情入境地朗读,学生在老师设计的不同情境中,在不断的角色置换中反反复复地朗读,真可谓读到了文字中,读到了情境中,读到了作者的心中。学生的朗读变得声情并茂,所有的人都在那一刻真正感悟到“与象共舞”的和谐与快乐,感受到了人象合一的天地奇观。在窦老师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中儿子在与爸爸短暂重逢的一天中,他对五个人说了同一句话:“这是我爸爸,叫焦尼”,这句简单的话,经教师要言不烦的点拨,学生竟然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挚爱,自信,坚定,激动,自豪,骄傲。从爸爸五个简单的动作“举 牵 拖 搂 盯”中,学生读出了深沉的父爱:我的眼里只有你。

4。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了作文教学。王老师将题目中的象字扣去,引导学生嵌入其它词,让学生学会让作文题目一语双关,让文题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5。课尾时名师总会留给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张老师最精彩的设计在后头。他出示了两份课外资料,一是五壮士中的两位幸存者,二是日军向五壮士致敬的资料。然后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假如将来重新编写教材,该不该把这些内容写进去?为什么?不要急着加答,思考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两个星期,也许是三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我想,张老师这种设计中“该不该把这些写进教材”不重要,“为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重要的是让学生不要停止思考的脚步。更难忘王老师结束时的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想与别人共舞,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与别人和谐相处,你的心目中又想与谁共舞呢?下课。”这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是一个马上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需要学生用一生来思考的问题。我相信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会走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生活天地和精神天地。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自然的和谐的课堂最有魅力的课堂。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个认识上的提升,学习,不光去听几节好课,听几句精辟的课堂语言,还要善于学习课堂内外的其他东西,做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暖风吹得众人醉 ——观2011“千课万人”有感

童心

五月的杭州,艳阳高照,暖风习习;五月的浙大,盛会空前,名师云集。五月的我们,尽享美景,沉醉不已。

五月十四至十七日,“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美丽的杭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千多名小语教师济济一堂,共同学习了五十多位专家、名师的精品。

四天高密度的聆听,累着并幸福着。从没有在一个地方见到过那么多的名师;从没有在一次学习中享受到低中高各种课型的课例。

在这次的观摩活动中,教低年级的张文花、许嫣娜、叶秀萍、林乐珍等老师让我们分享了低年级活泼的课堂,欣赏了字理析字的美妙;教作文的于永正、贾志敏、管建刚、张祖庆等老师让我们感佩语文底蕴的魅力,感叹作文教学的精妙;教中高年级阅读的张康桥、薛法根、虞大明、孙双金、王崧舟等老师,让我们领略了阅读课的厚重,深悟到认真背课的重要;教绘本的窦桂梅、盛新风老师,教特例的周益民、蒋军晶等老师让我们看到了语文课的丰富内涵,明白了放眼看世界的美好情趣;互动评课的吴琳、周一贯、谈永康等老师,作报告的黄亢美、王荣生、胡道明、李白坚、吴忠毫等专家,他们的观点振聋发聩,高屋建瓴,让我们禁不住认真地听之、记之、叹之、嚼之。

名师们的课各有千秋,给我印象最深,帮助最大,易学易用的是薛法根、于永正、贾志敏、孙双金(按照听课的先后顺序排列。)等老师的课。

薛老师是当今最朴实,最不像特级教师的教师。他的课就像茉莉,看起来素素的,嚼起来香香的。薛老师这次执教的是《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很不给力,不管薛老师问什么,学生不是沉默就是不会,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作为薛老师的铁杆粉丝,在下面真的为薛老师摊上这么不上路的学生捏一把汗。在这样的情况下,薛老师沉着冷静,巧妙地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学生在薛老师的引领下茅塞顿开,畅所欲言,妙语如珠,令在座的我们叹为观止。

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小语常青树,听了于老师的作文课《学写对话》,深有感触。这两节作文课简简单单,大致有如下几个环节:师生问好,展示师生问好的对话(先是提示语在前,后是提示语在后,在中间。),谈谈分段写对话的好处,抄写对话,提供对话范例后读、表演,扩写对话,评改对话习作,让学生回家看作家写对话的文章。于老师的这节课,学生自始自终都开心着。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文很难,写好作文更难,于老师深谙其道,他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习到了方法。

贾老师以严谨的教风,敏捷的思维,鲜活的语言闻名小语教坛,被大家堪称小语泰斗,小语宗师。贾老师讲的是《扩写作文》,扩写的是一篇文言文。能够把一篇文言文在四十分钟内让五年级的学生读通,读懂,并且在15分钟内扩写成四百字的作文,恐怕只有教学严谨,惜时如金的贾老师了。贾老师的课看似平平淡淡,其实奇妙无比。37字的文言文让我们讲肯定是读完全文后再说意思,这样做算不上低效,但肯定费时。贾老师则是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通,读懂,读懂后连起来说意思。这样既便于及时指导,又节约了时间,一举两得。一篇文言文,15分钟内就能让学生读懂内容,不能不让人叹服。贾老师的指导也妙,他先给学生扩写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学生有这样的示范和引领,不愁写不好作文。15分钟后,贾老师先后当众改了两位学生的习作,两位同学都写得不错,尽管如此,仍然逃脱不了贾老师的聪耳法眼,他及时地引导着,点拨着,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就是在贾老师的斤斤计较下,进步着,收获着。请品赏下面的教学片断:

“房间里滴着雨。”

“房间里不会滴雨,雨是从房顶滴下来的。” “仔仔细细地构思。”

“不对。应改为认认真真地构思。仔仔细细地改作文可以。”

“……微微地摇了摇头 „„”

“摇头没有轻重,只有微微。点头可以有轻重。”

孙双金老师是四小名师之一,早已久闻大名,但零距离听孙老师的课,还是第一次。孙老师讲的是《幸福的衬衣》,不说这节课简约精当的设计,仅仅是孙老师让学生兴奋、幸福得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张就足以让我们沉醉了。学生在孙老师的课堂上简直就成了精灵,一个个口吐莲花。孙老师的课堂,分明是学生的乐园。让我们一同分享精彩的片段:

师生合作读与神父的对话后:

师:课堂上要有进步,有进步要给他掌声。

师:你读出了什么?不一样就叫独特,不一样就叫创造。

生:得寸进尺的人不幸福。

生:贪婪的人不幸福。

师:还想说的同学厉害,我都想不起来了。

生:见利忘义的嗯不幸福。

师:我恭恭敬敬地称你陈老师,小陈老师。

生:说自己幸福的人不一定幸福。

师:我真是太佩服你了!

生: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师:我真佩服采荷一小的学生。

生:追求钱财的人不幸福。

师:你小小年纪就懂这个,有多少大人都不懂呢。

生:幸福像水一样,不需要表达。

上一篇:成功的一件事三年级作文有哪些下一篇:基层党委办公室工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