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证单位证明

2024-04-12

暂住证单位证明(共14篇)

篇1:暂住证单位证明

兹有X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XXXXXXXXXXXXXXXXX)。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

20xx年x月x日

篇2:暂住证单位证明

特此证明。

XX公司(单位公章)

篇3:单位证明的证据效力应如何认定

一、单位证明的本质属性

对于单位证明的本质属性,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7种证据形式中没有单位证明这一形式, 故应将单位证明排除在证据之外, 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单位证明’不符合证据规则, 不具有证据的效力, 更不能认定为定案的依据, 属于不伦不类的案卷材料, 应坚决的摒弃在证据行列之外。”[1]

第二种观点认为, 单位证据本质上仍属于证人证言, “凡加盖公司印章就本应通过自然人感觉器官才能感知事实所作的陈述不具有证据效力, 应当由对其有亲生感知经历的自然人作为证人出庭作证”。[2]

二、单位证明渊源分析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略显片面或绝对, 没有考虑到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单位证明一般形成于诉讼过程中, 其形成目的是在诉讼过程中应一方当事人请求或者法庭、仲裁庭的要求, 为了证明某一待证事实, 以单位名义, 根据单位的文书、档案、工作记录等书证或者单位工作人员的介绍, 来证明某一案件事实。因此, 单位证明不是以案件事实本身或者案件曾经的印迹作为证明依托, 而是以单位对案件的了解、判断作为证明的依托。正是由于单位证明的形成过程中, 增加了单位 (通过单位证明实际经办人) 的理解和判断, 一方面导致单位出具的证明往往具有局限性, 不能或者不能完全反映案件事实形成的客观过程, 甚至为制作虚假的单位证明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 对于另一方当事人来说, 也就有合理的理由怀疑单位证明的内容是否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案件事实形成的客观过程, 从而造成在司法实务中, 有的案件采信单位证明, 有的案件不采信单位证明, 给当事人造成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也给法官正确处理案件带来困难。

三、单位证明的证据效力认定

根据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单位证明在本质上即不是书证, 也不是证人证言。但是, 其又来源于案件事实实际发生时形成的书面材料、实物或者相关人员。也即, 单位证明与案件事实实际发生时形成的书面材料、实物或者相关人员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具体案件中, 单位证明到底能否作为证据予以采信, 应当根据其证明内容渊源, 区别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认定标准。

第一, 单位依据书证出具的证明。这类证明实际上是单位证明出具单位声称其所持书证记载了该证明所转述的内容。对于此类单位证明, 如果另一方出异议, 或者请求法庭或者仲裁庭调取、复核单位证明所依存的原始档案, 则法院应当指令出证单位提供其单位证明所依据的原始文档, 或者前往原始文档保存机构核实, 如果出证单位拒不提供或者经与原始档案核查不符的, 提出单位证明的一方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 单位依据具体事物经办人员的陈述出具的证明。证人证言属于感知证据, 而单位属于一个抽象主体, 不具自然人那样的感觉器官。[3]单位作为非自然人, 本身并没有作为证人应当具备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陈述能力;单位本身也不可能作为证人出庭, 接受当事人的质询。因此, 对于此类证据, 在当事人提出异议时, 对于其证据效力不予认定, 但提出单位证明的一方有权另行提供证人证言或者申请法庭通知单位员工出庭作证。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司法机关在诉讼程序中, 为使当事人正确举证, 便于法院查明事实、公正判案, 应当依照《民事证据规定》等法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严格审查、认定证据, 依法规范举证行为, 更新观念, 不迷信盖公章的“单位证明”。但同时, 考虑到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 并为确保案件质量, 确保司法公正, 法院应当针对单位证明不同的内容渊源进行具体处理。

摘要:在民事诉讼中, 常见一方当事人提交案外单位, 尤其是案外企事业单位出具的加盖单位公章的情况说明 (简称单位证明) 用以支持本方的主张或反驳对方当事人的主张。在实践中对于单位出具的证明是否具有证据效力, 没有一个稳定的标准, 使当事人无所适从。本文从单位证明内容渊源出发, 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单位证明,证据效力,认定

参考文献

[1]李波, 李忠怀.对诉讼中“单位证明”效力的初探[J/OL].载于中国法院网, 2007-03-07.

[2]毕玉谦.民事证据案例实务问题解析 (第1版) [M].人民法院报出版社, 2009, 6:73.

篇4:结婚登记将不需单位证明

——据《南方日报》

点评:法律在上,以法为大,个人的事,个人承担责任,像结婚离婚这样的事,何劳组织再“证明”呢(另悉,还有不少人认为,只凭当事人的口头声明就认可其婚姻状况,易出疏漏,如制资料详备的个人身份电子卡,必要时打开一看,则一目了然,既方便,又保密)。

早恋应改称“中学生恋爱”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闵乐夫说:“说‘早恋’就有批评倾向,有道德价值判断,不科学。正确的提法应该是‘中学生恋爱’。”

闵乐夫说,现在中学生“恋爱”已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公开化的趋势,对此,学校和家庭不要惊慌失措。“棒打鸳鸯”、“跟踪盯梢”反而会使孤立无援的两个人风雨同舟。如果我们珍视他们的情感,并和他们一起审视这种情感,共同探讨中学生恋爱值不值、本该学习的时光恋爱该不该、能否既不违背情感又被社会规范所承认等问题,会比粗暴干涉的效果好得多。

闵乐夫认为,中学生恋爱有两个特点:情感的不稳定性和结局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武断地判断对错,要辩证看待,学校和家庭对此要有一颗平和之心。“早恋”一词是十多年前出现的一个不科学的本土化的定义,容易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批评,忽视对中学生恋爱者本身的关怀。

闵乐夫指出,面对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青春期教育可以有多种渠道,如青春期教育进课堂,开展主题讲座,同伴教育,开主题班会,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也要予以配合。

——据《北京晨报》

韩议员要为狗肉立法

韩国国会议员宋锡赞近日发起法律草案签名征集活动,以推动国会把家狗列入家畜行列。宋锡赞说,狗是韩国的重要家畜之一,而且狗肉在历史上一直是韩国人餐桌上的食品。但是政府一直未能在法律制度上明确这一点,而现在又对一些文化传统迥异于韩国的外国人士反对食用狗肉的有关意见过于担心,这是不正常的。他说,韩国应该把家狗列入到《家畜处理法》的家畜名单中,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此举得到了众多知名人士的支持。

——据《福州晚报》

妻子诉讼要求性权利

李刚系宜昌正大公司伍家岗某种猪场门卫,去年2月25日晚,被告张立强驾驶鄂E-DO517号货车运煤到种猪场,李刚将栅栏门打开,站在墙边水泥坎上,让张立强驾车通过。然而张立强开车经过时将李刚挤伤,致其骨盆骨折和其他多处损伤。事后,原、被告之间就事故的责任和赔偿未能协商一致,李刚遂诉至伍家岗人民法院。经法医鉴定,李刚骨盆骨折致神经损伤,导致性功能障碍,伤残程度为6级。

在案件审理中,李刚之妻孙某又以因被告张立强的过失,造成其丈夫完全丧失性功能,导致他们无法过正常夫妻生活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性权利都应受到法律保护,性权利包括合法获得和给予性生理享受的权利,被告张立强侵犯了孙某的性权利,给两原告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判决被告张立强一次性赔偿原告李刚因车祸造成的各种损失14万多元,赔偿原告孙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文中人均为化名)

——据《长江日报》

点评:性权利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利。维护自己的性权利天经地义,就是要理直气壮。

新华社消息在重庆精神卫生中心,年仅21岁的韩燕燕则是最令医护人员们痛惜的病员,她被送进医院那一天,刚好收到国内某著名高校连续五年硕博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韩燕燕5岁时就被送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21岁考取硕博连读研究生得病的16年间,她无时无刻不在父母严厉的管教下苦熬。自韩燕燕得病住院以来,其父母每天都会来到床前,痛心疾首地呼唤女儿。只可惜,这一切来得太迟了。

激动网消息哈尔滨市公证部门最近接待的一些市民,要求对方用“我爱你一辈子”、“永不变心”等字眼来保证婚姻的永久稳定,但此举并没有得到公证部门的认可。原因是情感公证属于道德范畴,无法物化。即使公证了,法律也不能真正保护情感受害者的利益,婚姻的稳定还是要靠双方用行动来维护。

南方网消息一年只有365天,台湾却有人可以一年看病900次,等于一天上医院3趟,夺得“看病冠军”,令人不可置信!

新华社消息漫步时下的上海,“男士止步”的告示随时可见,其中以女子美容院、护理馆和健身场所居多。“男士止步”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无关女权主义,无关性别歧视,男人女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性别空间。

《羊城晚报》消息2001年12月17日上午,德阳市郊天元镇敬老院里,95岁的高龄老人赖自珍与88岁的唐太安喜结连理。上千居民见证了这一幸福时刻。

一脱成名是与非

靓丽的成都女孩静静(化名),当着三位摄影家和一些记者的面,毫不羞涩地脱去所有衣物,将自己的玉体展现。她笑着说:“人体艺术本来就很美,我愿意展出自己的人体摄影作品,让观众知道成都女孩的美丽。”摄影家何远波一边拍摄,一边赞赏:“我真没想到成都女孩艺术思维如此前卫、时尚,胆大得令人敬佩。”20岁的模特静静是地道成都人,现在某师范学院读大三,同时又是歌手。记者问她怕不怕?她笑着说:“我妈妈支持我来的。我不怕同学、邻居议论,不怕男朋友分手,更不怕作品公开展出。你一定要把我的名字写出来,我想让同学明天吃一惊。明天我会因此而出名!”

渴望一脱出名的消息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出较大反响。如此大胆的选择成名方式,是一种勇敢,还是亵渎人体艺术?是商业炒作,还是单纯为了追求艺术?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话题,大家众说不一。

有人认为,现在有些女孩成名心切,靠青春、体形而不是通过学习刻苦的渠道出名,太功利性、实用性。用暴露身体的方法出名显得很幼稚、粗浅,即使出名也不会是好名。

有人却觉得那个女大学生很不简单、很勇敢,这是社会进步和观念转变的表现。只要不对社会及他人造成伤害和侵犯,又不越过最后的道德底线,哪怕她是为了出名,也无可厚非。

——据《华西都市报》

22.8万1月7日,广东东莞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以22.8万元的高价买下新疆摄影家晏先的摄影作品《瀚海行》的商业使用权。该公司董事长黄建平认为,出22.8万元,他“捡了个大便宜”。他说,该作品所反映的沙漠风光和粗犷、豪迈的西部风情,与其企业生产的马可波罗瓷砖系列产品的卖点及品牌内涵不谋而合。“我敢说,如果在美国,面对一个其产品在内涵上与作品风格如此珠联璧合的买家,作者的开价起码在200万美元以上”。

5000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男性比女性多5000万。

1/3俄罗斯统计局11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俄罗斯婴儿是由未婚妈妈所生。这一数字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

93亿联合国《200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说,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50%,即从目前的61亿增加到93亿。

篇5:单位暂住证证明

单位暂住证证明1

居 住 证 明

兹有XXX同志(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

20xx年x月x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2

兹有XXX 同志(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

XXX年8月31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3

XXX派出所:

兹有我公司员工XXX(身份证号:XXXXXXXXX)自XX年XX月至今在我公司工作且暂住在我公司员工宿舍,现前去贵单位办理居住证事宜,请予以办理!

单位地址:XXXXXXX

单位联系电话:XXXXXXX

单位负责人:XXX

特此证明

XXX单位

XX年XX月XX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4

兹证明xxx,男,汉族,1984年6月27日出生。(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于XXX年3月至今在xxxxxxxxx有限公司工作。

特此证明

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年9月11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5

居住证明

兹有XX同zhi(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XX市XX区XX路XX号)。

特此证明。

XX公司(单位公章)

XX年XX月XX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6

兹有XXX、XXX、XXX 同志为本公司员工,需要办理暂住证,请予以协助,特此证明

XXX、身份证号:

XXX、身份证号:

XXX、身份证号: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此 谢

XXXXXX公司

年 月 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7

XXX派出所:

兹有XX同志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X路X号院X小区X单元X楼X号,前往办理暂住证事宜,望接洽!

姓名:XXX 性别:X 身份证号码:

XXXXXXXXXXXXXXX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单位公章)

日期

单位暂住证证明8

***派出所:

兹有本单位留住人员需办理暂住证,请予协助为感:

姓名:***

身份证:*********

此谢。

**********公司

****年**月**日

公司详细地址:(可打印,可办理当时手写)

单位暂住证证明9

居 住 证 明

兹证明xxx,性别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xxxxxxxxxxxxxxxxx)。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xxxx

xx 年 xx 月 xx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10

兹有 xxx(身份证号码: )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 市 区 路 号)。

特此证明。

公司(单位公章)

20 年 月 日

单位暂住证证明11

xxx派出所:

兹有本单位留住人员需办理暂住证,请予协助为感:

姓名:xxx

身份证:xxxxxxxxx

此谢。

xxxxxxxxxx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篇6:暂住证单位证明

兹有本单位留住人员需办理暂住证,请予协助为感:姓 名: ***身份证: *********此谢.**********公司

****年**月**日

篇7:暂住证单位证明格式

_____为_____大学_____学院学生,学号:_____,性别:_____,民族: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籍贯:__________,暂住于_______________。

请给予办理暂住证为盼。

篇8: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

2009年12月2日,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透露,北京市正在进行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的调研,力争2010年进行立法,在全市推广使用带有电子芯片的居住证。这意味着,在北京存在近24年之久的暂住证即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告别暂住证,推广居住证,一字之改,是否有质的变化?

进城先办“暂住证”

介绍信、暂住证、就业证……“对我们来说,这些本本就是‘护身符’。”全国第一个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孙恒告诉记者。

这个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一个旧厂房内,距离市区40公里。没有金光灿灿的饰品,没有色彩斑斓的霓虹,这里所有的物品都是工友们无偿捐赠的。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暂住证”出现在多数大中型城市,成为了大多数城市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管理的主要手段,一直沿用到今天。伴随而来的是1982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1985年11月16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暂住人口户口管理的规定》, 要求凡从本市行政区域以外来京暂住人员, 均应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其中16周岁以上 (含16岁) 暂住期拟超过3个月的, 必须申领《暂住证》。这项规定于198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直到现在,外来人口在京购房、买车,在北京人才中心建立社会档案,报名考试,应邀、因公赴台或办理商务赴港澳台通行证时,也需要出示暂住证。

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农民流动到城市打工。头10年主要是到乡镇企业打工,但是规模不大。1988年前后人数开始猛增。到1992年之后,农民流动到沿海和大城市打工成为一股巨大洪流,他们也成为当时暂住证的主要使用者。

“一张暂住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作为一个外来打工者和农民的双重身份。”孙恒说:“你很难体会到那种没带暂住证看到城管时的害怕心情。”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发起人之一内蒙古青年王德志第一个捐出了自己多个版本的暂住证,这也成了博物馆的“一号展品”。从最早办理一个暂住证需要180多元到现在降为5元,王德志的北京暂住证也有很大的变化:C本是初来乍到,如今在北京混迹13年的王德志,现在拿的是B本。

“打工的人最怕就是查暂住证,如果忘带或没有,往往就会被送到遣送站,要么罚款,要么遣送。”孙恒说。

有工友赠送给博物馆一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发展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周拥平编著的《看看他们》,这本记录了100个北京农民工的口述实录,其中关于河北沧州农民工赵宏磊的经历更显离奇。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北京访问前夕,做小买卖的赵宏磊到东郊上货,几个巡警上来就问:“克林顿来了你知道吗?”赵宏磊心想,克林顿来了关我什么事呀?他们又问带没带暂住证,然后又搜身,看赵买了一箱带鱼,就让他拿带鱼到小卖部做抵押,换4盒“希尔顿”,然后一人拿了一盒才走。

赵宏磊说:“我清楚记得,2000年9月17日,因为快要国庆了,也是在上货的路上,被抓到了花家地派出所,他们先管我要暂住证、就业证,我拿出来他们就给撕了,然后把我们一块被抓来的外地人关到一起,还把我们的皮带都没收了,蹲在那里谁敢抬头上去就抽,等凑够了人数就用车把我们送到‘八间房’,到了夜里两点又把我们送到昌平收容所。到了天亮,就又用车把我们拉到北京站,说要遣送回家。到了家再让亲属出350元钱到当地派出所‘赎身’。刚出北京,河北的警察就上来了。他们开始‘叫卖’,先是说给500元就能下车,我身上就有40元,连声儿都没敢吭,最先下去的是歌厅的小姐。然后是400、300、200、100这样下来,到了廊坊我花30元下了车,之后我就买了张5元的车票又回到了北京。所以我觉得这根本就起不到整顿治安的作用。我来北京这些年,光办证就不知道办了多少次了,好不容易挣点钱全花在这上边了。”

2003年3月,广州发生的孙志刚事件震惊全国。当年8月1日,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了之前实行20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在孙恒眼里,这是社会和国家的进步,是打工者的一次胜利,“所以我把这方面的报道作为展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放在了最醒目的地方。”

2003年取消收容遣返制度之后,进入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没有什么展品能像暂住证一样体现这一时期的特色,事实上,博物馆收到的捐赠品,最多的就是暂住证。

暂住证尴尬了谁

2005年3月25日,北京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废止《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决议。暂住证不再成为外地人在北京经商务工的“通行证”了。但是,外地人在北京居住要办理暂住证的规定,并没有因此而废止。

到2009年12月底,杨超在北京已“漂”了两年半。杨超也曾有过两年的北京户口,那时身份证的住址上写着“大学研究生”。但在2007年7月,在拿到硕士学位的同时,杨超的户口也从北京被打回东北原籍。

毕业、找房、租房……杨超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而杨超要去的公司规定,签约前,需要向公司提供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等各种证件,最后一条是:无北京户籍者应提供暂住证及复印件,缺一不可。证件铺了一床,唯缺暂住证。

暂住证,一个听说没见过的东西。如何办?怎么用?对此,杨超一无所知。“百度”后才知道,需要3张一寸照片、身份证、租房合同和房东的户口本。

按照规定,在北京的时间超过3年,可以办A证,不到3年的可以办B证,1年以下的办C证。“颜色不同,A证是紫色的,B证是橙色的,C证是暗红色的,但都要一年一检。”交了5元钱工本费后,杨超办理了一张B证。

2009年,面对北京飙涨的房价,杨超决定出手买房。房产中介向杨超列出了要办理贷款时需要的证件,“暂住证”这个对于杨超来说有些刺眼的词再次蹦到了面前。

“非要暂住证吗?”中介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户口就必须拿暂住证。”

对于这样的答复,杨超无奈,“为啥干什么都绕不过暂住证?可上次的暂住证早已丢失,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办一次。”

依旧是填表,对于填写内容早已了然于胸。前面只有4个人在办理,10分钟后杨超就坐到了民警面前,“没等她开口,我就递上5元钱和表格明确地说:我办半年的那种。”

她抬头看了看我,答道:“现在没有A、B、C的区别了,都是一年的了。”随后又退回了5元钱,“从2009年1月1日起,办证是免费的了。”

可能是要买房,让杨超增加了底气:“那我要是买房子了,我还要办暂住证吗?”

“要办,不管买房、租房,只要没有户口就得办,暂住证现在也起到管理外来人口的作用。如果买房了,以后带着房产证的复印件来办就可以。”她的回答让杨超很失望。

身后一位大哥的话让杨超有些崩溃,他拍着杨超的肩膀说:“我暂住在自己家里都快10年了,你暂住在自己家里的日子才刚刚开始。虽然买了房子,但是心理上还是没有那种踏实的归属感。”

钢印再次压在照片的右下角,日期也凝固在2009年12月4日。拿到暂住证,杨超想:“真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办暂住证”。

户籍改革:从管理到保障

2009年12月2日,北京市综合治理办公室透露了一则消息,北京正在进行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的调研,力争在2010年进行立法,在全市推广使用带有电子芯片的居住证。

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透露,这种居住证,将集纳个人基本情况、住房情况、就业情况、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信息,并附加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吸引流动人口主动办证。

相对北京而言,居住证代替暂住证,在全国其他地方已经开始进行。2009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符合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等5个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都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

在深圳,从2008年8月起,深圳市居住证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使来深建设者在深圳享受到一系列便利服务,包括其子女能够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可在当地办理赴港商务签证,持有长期证人员,将纳入深圳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等。

有评论认为:上海经验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把个人在这个城市、个人为这个城市所作的贡献记录了下来,并且变成了个人最后拥有的上海市户籍和被这个城市所认同的条件。居住证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

从“暂住”到“居住”,虽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前者强调管理,后者则增加了社会服务和保障功能。

篇9:现在离婚还需单位出具证明吗

新公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从便民的角度对离婚有哪些新的规定我们要离婚是否还必须经单位调解、把关、开介绍信离婚证一般要多长时间才能办下来?

来雯

来雯朋友:

篇10:暂住证单位证明格式

兹证明xxx,性别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xxxxxxxxxxxxxxxxx)。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xxxx

篇11:2017暂住证单位居住证明

兹证明____,男,现年___岁,户籍所在地_____身份证号_____,现在 我公司工作,暂住在_______,需要办理暂住手续,请给予办理为盼!

特此证明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篇12:暂住证单位居住证明[小编推荐]

兹有XXX同志(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系我单位员工,因工作原因,居住于我单位宿舍(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X)。

特此证明。

XXXXXXXXXXX

篇13: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地方实践及启示

1人才居住证制度在地方推进的时空历程

人才居住证制度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居住证办法。居住证办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据手头收集到的资料, 最早实施居住证办法的城市是福建省厦门市, 时间是1989年9月, 同年11月, 珠海市也发布了类似规定。

早期的居住证办法主要对象是外商;实施居住证办法, 一方面为了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居住证的主要功能是证明持证人的身份, 同时也作为持证人出入境时享有一定便利的凭证。不难看出, 早期的居住证制度在很多方面与暂住制度相同, 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没有严格的查验制度。

1990年代之后, 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在吸引、留住人才的需求与户籍压力并存的情况下, 避开刚性的户籍障碍, 开始实施“工作寄住证”办法, 并规定持证人才可享有诸多方面的“市民待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我们可将其称之为21世纪初各大城市普遍实施的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原型。与后者不同的是, “寄住证”必须由用人单位出面申领, 而“居住证”则可以由受聘人才本人直接申领, 体现了寄住证制度侧重于对聘用人才的单位的审核, 而居住证制度侧重于对外来人才个人资格的认定。

进入21世纪之后, 继深圳、上海、北京这三个特大城市颁布外来人才居住证制度之后, 以东部地区大中城市为主的不少地区掀起了实施该制度的高潮。尽管各地都提出申办人才居住证的外来人员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在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和21世纪初大学扩招的背景下, 这一学历条件已显得十分普通, 因此, 比较1990年代提出基本相同学历条件的北京工作寄住证和上海工作寄住证办法, 这一时期的人才居住证办法具有更广的人群范围。

从空间上来看, 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 尤以沿海地区最为密集, 包括大连、北京、青岛、上海、杭州、厦门、深圳、珠海、东莞等地。除此以外, 东北地区的长春、沈阳, 华北地区的太原以及中南地区的长沙、南昌和西南地区的成都等城市也都相继实施了人才居住证制度。这些地区要么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沿海大中城市, 要么是内陆省会城市, 外来人才数额庞大, 户口问题相对突出。在这些城市, 如果贸然放开户口, 地方财政和教育、就业等方面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放开户口, 外来人才将无法享有诸多方面的“市民待遇”, 这必定给人才引进带来不小的障碍, 同时也会带来人才的流失。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 不少城市借助于柔性的人才居住证制度解决外来人才的市民身份和“市民待遇”缺失问题。

当我们结合人才居住证制度在地方推进的空间过程, 观察其在各城市的出现顺序, 发现了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 总体上来看, 表现为由深圳、上海、北京三个特大城市向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和内陆地区省会城市的等级扩散。这一被户籍问题最突出的特大城市首先创新出来的制度, 在有效解决了外来人才“市民待遇”缺失问题之后, 即被其他面临同样问题的大中城市迅速借鉴。

第二, 在某一区域内, 表现为某一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等级和扩展扩散形式。例如, 2002年深圳市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 之后周边的珠海市和东莞市分别于2003年、2004年出台了相同的政策。这一特征表明, 城市在政策制定方面存在学习效应。外来人才市民待遇缺失问题是绝大多数大中城市都面临的问题, 每个城市也都在努力探寻其他城市应对类似问题的经验。人才居住证制度在深圳、北京、上海特大城市实施后, 表现为一种成效显著的政策方案, 于是, 大中城市纷纷学习借鉴, 以减少决策成本。

第三, 在同等级别城市之间, 表现为政策的及时跟进。由于城市之间存在相互竞争, 当某城市实施了创新性政策, 为了避免劣势或赢得优势, 同等级别城市或邻近城市往往会学习借鉴被证实有效的新政策。同时, 其他城市采纳创新性政策的行为, 也会给同等城市的政策制定者带来来自于公众的压力。例如, 2002年深圳和上海率先出台了人才居住证制度, 给北京带来不小的舆论压力, 促使后者尽早实施了同样的改革。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省会城市之间。

2人才居住证制度地方实践过程中的地区差异

1990年代出现于北京和上海的人才寄住证制度是21世纪初兴起的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原型。当时两地提出的《人才寄住证》申办条件稍显严格, 持证人享有的待遇少, 但入户机会很大。例如, 1999年《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 (京人发[1999]38号) 提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并被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究开发机构聘用的人才方可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 (1) 具有学士学位且成绩突出者; (2)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 (3) 在国外获得学士学位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留学人员。持证人仅在购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学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同时提出, “持《工作寄住证》工作满三年者, 可申办调京手续。”

21世纪初, 人才居住证制度首先兴起于深圳和上海两市。就制度的内容而言, 深圳市规定的人才居住证的申办条件高, 持证人享有的待遇少, 而上海市则与此相反。 (见表1)

很明显, 上海市人才居住证制度更具有优势, 再加上上海市强大的影响力, 上海居住证制度迅速扩散到了全国多个地区, 成为多数地区制定这一制度的“蓝本”。就人才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待遇而言, 除了深圳, 其他城市的规定与上海市大致相同。这也反映出, 政策扩散中学习效应显著, 创新性表现不明显。

就人才居住证的申办条件而言, 包括珠海、南昌、沈阳、厦门、长沙、杭州、东莞、成都等城市以及广东省在内的绝大多数地区与上海市规定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特殊才能”类似, 仅对该条件进行了细化。比如2004年杭州市规定, 杭州市区工作或创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办《人才居住证》: (1)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2) 大专学历但紧缺专业的人员; (3) 持有技师以上证书或紧缺工种高级工证书的人员; (4) 特殊技能人员; (5) 个人投资50万以上的经营者。

然而, 在学历条件上, 也有城市与上海市的规定略有不同。比如, 北京市2003年提出了“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 较上海市条件略高;也有一些中等城市提出了低于上海市规定的条件, 如2003年青岛市提出了“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2004年大连市提出了“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特殊才能”。可见, 在一些中小城市, 人才居住证已经成为引进和留住相对低端的人才的“诱饵”。

3启示

1990年代以前, 几乎全部的公共资源配置都以户籍人口为主要依据, 户籍成为了享有当地社会资源的几乎唯一的凭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诸多社会资源的配置已不再以户口为主要依据, 部分社会资源已对外来人口完全放开, 户籍权益逐步淡化。在不少中小城市, 外来人口与本市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接受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权益已相差不大。

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城市中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户口已经享有完全同等的权益, 事实上, 在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中, 户籍特权依然存在, 只不过范围在缩小, 逐渐集中到某些方面而已, 其中最突出的是社会保障与就业保护, 接受教育也在其列。

不可否认的是, 人才居住证制度打破了户口作为主要依据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 对现行户籍制度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居住证制度将享有城市公共资源及社会福利的人群从城市户籍人员扩大到包含持证人这样一个更广的人群范围, 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外来人才的市民待遇问题。尽管人才居住证持有人仍然与本地常住户口人群存在不小的待遇差别 (2008年笔者参与的课题组对上海市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实施状况开展的调查发现) , 它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户籍和非户籍的界线。

然而, 这一政策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城市户籍一样, 在地方改革过程中, 人才居住证的工具性价值凸显。长期以来, 地方政府作出的户籍制度改革或户口管理政策的调整, 大多基于有利于地方发展的考虑。城市户口作为一种高价值含量的特殊资源, 往往被地方政府当作一种“奖品”用来招揽其急需的人才, 比如筹集地方发展资金、繁荣房地产市场和招商引资。在城市户籍指标有限之时, 人才居住证制度无疑成为了城市户口的替补。很明显, 在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中, “效率优先”成为首要取向。只对其急需的、做出贡献最多的外来人才放开户口, 或者颁发人才居住证, 无疑没有“兼顾公平”。

我们应该认识到, 大城市政府只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放开户口, 并利用附加在城市户口之上的诸多权益, 通过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进人才, 必然有意无意地维护着城市户口的特权, 将普通的外来人口拒之于市民待遇之外, 这无疑与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渐行渐远。户籍制度改革应该逐步剥离掉附加在户口之上的教育、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福利, 促进户口与权益的逐步脱钩, 回归户口的人口动态统计和居民身份证明的基本价值。

人才居住证制度促使我们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之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大城市户口分类放开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可依据怎样的标准确定优先入户人群才最公平、最合理?在公平和效率之间, 城市户籍制度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是否不得不走一条户口权益利用与维护之路?

摘要:21世纪初, 在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颇难的背景下, 深圳、上海、北京率先实施了人才居住证制度, 以“户口不迁、来去自由”为特征, 该制度柔性地解决了人才的城市身份问题, 但也凸显了城市户口的工具价值, 引发诸多热议。梳理了人才居住证制度在地方推进的时空历程, 总结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地区差异, 最后提出了若干启示。

关键词:人才居住证,户籍制度改革,大城市

参考文献

[1]丁金宏, 上海市居住证转常住户口的相关政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 2007.

篇14:恼人的暂住证

我做梦也没想到,出门还要办理暂住证。我家在农村,那儿山清水秀,民风纯朴。大人出门时,通常只带一点炒花生和干薯片,以及一些盘缠,从来没有见谁带过身份证,也从来没有听谁说过要办暂住证。不过他们一般只在附近的县市打点零工,长则一年,短则十天半个月。

高中毕业后,我无心继续学习。我的成绩不太好,家里也并不富裕,迷茫之中,哥哥来电话了,问我想不想外出打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听说我要去打工,母亲非常不舍,要我等高考成绩出来再做打算。但固执的我心意已决,母亲只好赶紧卖掉家里仅有的十多只鸡,勉强凑了300多块钱给我。看着母亲辛辛苦苦喂养大的鸡全没了,我心里很难受,暗暗发誓,将来赚钱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我随便拿了几件衣服,带上身份证和那一叠皱皱巴巴的钱,乘班车到了东莞。下车后,我脑海里一片茫然,不知道去哪里。哥哥虽然答应来车站接我,但彼此都没有手机,完全只能靠感觉去碰面。在车站转了几圈,总算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弱的身影朝我走来,那一刻,我热泪双流。

哥哥在一个采石场打工,他带我到老乡小王家里,让我在那里暂住几天,到附近去找找工作。初来乍到的我,有地方住,便很感激了,与街上那些流浪汉相比,自己是多么幸福。

在街上逛了几天,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老乡小王上夜班去了,我一个人睡在他家里。天气很闷热,一个小小的风扇根本不管用,蚊子成群结队,飞来飞去,咬得我苦不堪言。我干脆用毛巾裹头,只露出一双眼睛,坐在桌前写日记。一会儿功夫,洋洋洒洒两三千字便跃然纸上,看着自已的心思转化成了作品,我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夜的沉寂,我猛然一惊,不知如何是好。小王曾经告诉过我,晚上不要随便开门,以免发生意外。“开门开门!”一个声音高叫着,我壮着胆子问:“你是谁啊?”“我是房东,快点开门!”我打开了门,哪里有房东的影子,只见一个拿警棍的小伙子凶神恶煞般地站在门口。

“查身份证和暂住证!”小伙子说。

我感到莫名其妙,问道:“同志,什么是暂住证?”

他不耐烦地说:“跟我们去一趟派出所你就知道了。”

我理直气壮地说:“我又没犯法,干嘛要我去派出所?”

没等我说完,小伙子一把把我拉出了门外,吼道:“没办暂住证就是犯法!”

我想冲进房里,他用警棍挡住我的去路。看着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我只好跟他上了车。车上站了几十个人,挤得满满的,都是一些没办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上车后,治安员把车厢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我们变成蚊子飞走了。车厢里一片昏黑,呼吸都很困难,顿时汗臭口臭和狐臭,相互交融,哭声喊声骂娘声,乱成一片。经过二十多分钟的颠簸,终于到了派出所。

下车后,治安员一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好像立了大功劳似的。他们取走了我们身上的皮带和小刀等物品,让我们站成三排。我真是倒霉透顶,裤子的扣子掉了,摘掉皮带后,只好拎着裤子躲在人群里。高个子治安员说话了:“你们不办暂住证,严重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本来是要严惩的,但看在你们还比较听话的份上,从轻处理算了。有钱的,赶紧交钱办理暂住证,没钱的,赶紧打电话给亲人和朋友,叫人拿钱来给你办证,没钱又不打电话叫人来的,没办法,只好送到收容所。”

我悄悄地问旁边一位衣服破旧的大哥什么是收容所,大哥叹了口气,告诉我那简直就是地狱,进去的人如果没有熟人和钞票,就得几个月后才能出来了。

我吓得毛骨悚然,摸了摸口袋,幸好还有几十元。办了暂住证之后,身上只有几块钱了。我抹掉额上的冷汗,一步一步朝老乡家走去。

哥哥在东莞一个采石场打工,整天与石头打交道。他的身体原本就很瘦弱,在采石场干了好几年,现在更加瘦弱了,很难想象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在采石场,哥哥他们经常要把大块的石头搬上车,靠的全是体力,每天还要吸入大量的灰尘。工头是个外地人,快过年的时候,大家都盼望着拿钱回家过年,可是,这时早已不见了工头的踪影。原来,他拿着大家几个月的血汗钱逃跑了。哥哥欲哭无泪。那时,我在一家塑胶厂上班,虽然工资不高,但手上还是有几个小钱。我拿了300块钱给他,让他离开采石场,干脆去番禺,因为嫂子也在那边进了厂。

那一年,我在东莞过年,哥哥和嫂子在番禺过年,大家都没回去。现在想来很惭愧,觉得对不起年迈的父母。第二年年初,哥哥在一个家具厂找到了工作,虽然工资也不高,但每月能按时拿到工资了,不会像在采石场一样白干一场。

我干了一段时间,觉得工资太低,很想跳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张先生,他自称是位厨师,他表哥在番禺当车间主任,介绍两三个人进厂不成问题,而且那边工人的工资比这边要高两三百。我心想真是碰上了生命中的贵人,便央求他介绍我进厂。他爽快地答应了,并留了手机号码给我。

我马上递交了辞工单,一个月后,我按照张先生说的路线坐车去了番禺。下车后,马上联系他,他果然守信用,和朋友一起来车站接我。他们非常客气地和我握手,给我拿大包小包,到了他们的租房,一边给我递茶倒水,一边给我做饭炒菜,吃饭的时候,还不停地给我夹菜,真让漂泊异乡的我深受感动。

第二天,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他们并未带我去公司,而是到了一间出租房,去参加一个培训。课堂上,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都坐在地板上,只有讲师站在前面,激情洋溢地告诉大家怎样去赚钱。听课的人都聚精会神,积极地配合讲师的提问。原来这是传销组织在上销售提成课。

我感觉不对劲,想离开,但他们想方设法把我留下来。几天后,终于慢慢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去买菜的时候,我趁机逃走了。可惜身上只带了一些证件和几十块零钱,其余的行李我都没要了。我不仅弄丢了衣服和几百块钱,还有两个厚厚的日记本,里面全都是我的心血之作啊。

我搭摩托车逃跑后,不知道去哪里,因为哥哥和嫂子都没有手机,联系不了。正当山穷水尽的时候,我突然记起了哥哥所在公司的名称,便让摩托车带我到他厂门口,下车后,我身上几乎一无所有了。

黄昏的时候,哥哥终于出来了,他满脸惊讶地看着我。此时此刻,我再也抑制不住心酸的泪水。他轻轻地为我抹掉泪水,低声道:“没事的,别傻了。”

第二天是周六,哥哥和嫂子都要加班。我睡在他那间不足十平方米的租房里,计划着周一去找工作。

我隐约听到外面有一阵骚动,不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仿佛有几个人在逃跑。突然有人在后面尖叫:“一个也不许跑,站住!”经验告诉我,肯定又是在查暂住证。我暗自庆幸,因为虽然我身上没钱,但身份证和暂住证都在。

不到两分钟,有人来敲门了。我穿着裤衩从床上爬起来。开了门,只见一根警棍横在门口,一个声音高叫着:“查证查证,身份证和暂住证!”

我把身份证给了他,他瞟了一眼便问道:“暂住证呢?”我把暂出证递给他,他吼道:“拿个外地的暂住证给我干嘛!”我指着上面的日期说:“现在还在有效期限之内呢!”

他咆哮如雷:“这是东莞的暂住证,有屁用!这里必须要番禺的暂住证。”我解释道:“大哥,我是刚来的,不懂这边的规矩,改天去补办吧!”

他厉声道:“少啰嗦,快点穿上衣服跟我们走。”我只好赶快穿衣服跟他们走。

那是一条死巷,治安员只要堵住两端,巷子里的人就难以逃走。因为路的一旁是高高的围墙,另一旁则是一条一丈多宽的臭水沟。那次抓了满满的两车人。因为以前我在东莞被抓过一次,这一次我显得很镇静,心里也不太害怕。

到了派出所,我从容自如地下了车。治安员把两车人全部赶到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里,里面臭气熏天,光线昏暗,等我们全部进去之后,铁门哐啷一声被锁了。这时,我有点紧张了,这铁门进来容易,出去恐怕就难了。

铁门外,一个瘦不拉叽的治安员开始说话了:“带了身份证和钱的人,可以出来办理暂住证。”一部分人纷纷挤到门口,拿出了身份证和钱,治安员挨个检查后,让他们出去办证了。

大约出去十多个人,治安员又说道:“没钱没证的,赶快打电话给亲朋好友,让他们带钱和你们的身份证来,否则,将会把你们送入收容所。”

一部分人开始掏出手机打电话了,还有一部分人要求到派出所的办公室去打电话。黄昏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被朋友带走了,只有几个人还呆在里面没出来。我虽然有身份证,但身上的钱不够办证。哥哥和嫂子都没有手机,附近我又没有其他朋友。我不敢打电话回家,生怕爸爸妈妈为我担心。因为在我们家乡,如果听说谁被关押了,肯定都会认为是做了坏事,将来回家不仅自己没面子,而且父母也会抬不起头来。

晚上,治安员告诉我们,如果明天还没有朋友来给我们办证,将会把我们送进收容所,而且他坦白地告诉我们,进了收容所至少要500元才能赎出来。我真是插翅难飞,欲哭无泪。

第二天上午,肚子已经饿得不行了,我求治安员给我买了两包泡面,拿在手里几口就生吃掉了,然后在水龙头下咕嘟咕嘟喝了几口生水,润润喉咙。第二天下午,治安员终于放我们出门了,大伙都很高兴。没想到他并没有让我们走,而是把我们塞进了收容所。

这时我才回想起在东莞被抓时,那位穿破旧衣服的大哥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收容所简直就是地狱。那时我还不相信,现在我完全明白了。刚进去时,里边的头头开始搜身,同我一起进去的小伙子阿明想反抗,便遭到一阵拳打脚踢。他们搜查得很仔细,衣领,袖口,裤腰,内裤,口袋,鞋子,袜子,都会给你摸一遍,我身上仅有的几块钱都被拿个精光,一毛钱也没有留下。里面的人员很复杂,有打架的,有偷盗的,有没有找到工作的,而且大家来自不同地方,口音也不相同。

我每天都是小心翼翼地过日子,生怕说错一个字,做错一点事,因为我曾目睹阿明说错两句话就遭到一顿毒打。在收容所里,每天只有两顿饭吃,分别是上午11点和下午5点。每顿只有三两米饭,还有一点白萝卜和几片猪肉,尽管还不如自己家里喂猪的食,但稍不留神,便被人把菜抢走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吃。根本就没有什么理由可言,也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弱肉强食的道理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谁的拳头硬,谁说的就是真理,没把你打死,就算你很幸运了。

几十个人被关在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里面的灯二十四小时都亮着,尿骚味和屎臭味迎面扑来,恶臭难闻。这时我有点想家了,在家的时候,有时父母做好了饭菜叫我们吃,我们还爱理不理,而现在,却没有一点自由。在里面呆了三天,我瘦了好几斤。

第三天下午,突然听到管理员叫我的名字,我非常害怕,以为自己又做错了什么。他开门叫我一个人出去,我心里在嘀咕,他该不会带我去刑场,让我去吃子弹吧?那样,我岂不是比窦娥还冤?

他带我到办公室,我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哥哥和嫂子,我不禁哭喊了一声“哥”,顿时热泪盈眶。哥哥告诉我,我失踪的那天,他简直急坏了,到处找我。后来房东告诉他,有人来查过暂住证,第二天下午他才赶到派出所,但那时我已被送往收容所了。他好不容易才凑到500元,又费尽一番周折,才打听到我的下落。

走出收容所,我很想唱《流浪歌》和《离家的孩子》,因为这两首歌最能代表我的心情。

在番禺呆了一段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我来到了花都,在老乡小兰的帮助下进了厂。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所有。由于表现突出,三年后,我由一名生产工提升为车间组长,七年后又升为车间主任。我不再租房住了,已有了自己的新房,也不再东藏西躲,为暂住证的事而烦恼。

2009年12月,有关部门发放通知,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务必办理暂住证。公司领导也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要大家去办暂住证,并承诺给大家报销办证费用。近几年,很少有人查暂住证了,因此也很少有人主动去办证。我清点了一下,我们车间共有36人没办证。为了给领导一个好印象,我率先带领他们去办理了暂住证。由于公司答应给我们报销办证费用,我二话没说给大家垫付了手续费,一共1080元。拿着那一叠暂住证和收据,我心里喜滋滋的,心想这次肯定会得到领导的表扬。

元旦过后,我拿着那一叠暂住证和收据去找领导老陈报销。老陈皱了一下眉头,二话没说,递给我一份报纸。报纸上说得清清楚楚,2010年1月1日起终结暂住证,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这就意味着,我们刚办的36个暂住证都成了废纸。看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不知是喜还是忧。

我低声道:“陈总,新年好!请问这些发票什么时候可以报销啊?”

他笑道:“你看着办吧!如果这1080元给你报销了,恐怕你那5000块钱年终奖我们得重新考虑,因为你工作做得不到位。”

我不解地问道:“陈总,一年以来,我都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请问我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他一本正经地说:“全厂就你们车间的员工去办暂住证了,其他车间的员工一个也没去,为公司节省了一大笔开支。难道这不是你的疏忽吗?”

当时号召我们去办证的人是他,现在数落我们去办证的人又是他,我真的忍无可忍了,一手把他推倒在地上。当他倒地的一刹那,我猛然想起原来他是高血压。

他倒地以后,再也没有爬起来。我捧着那一叠暂住证和发票,隐约听到窗外传来了警笛声。

责编:熊正红

题图:余和操

上一篇:福西智库-研发部实验室管理流程下一篇:教育心理系学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