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2024-04-10

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精选15篇)

篇1: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诗词大全

西园

作者:刘得仁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篇2: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西园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E*。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

篇3:西园,千年的乌托邦

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苏轼因攻击王安石变法被贬,王诜也因与苏交好并收受苏轼“讥讽朝政文字”和“遗轼钱物”等罪被谪往四川。六年后,哲宗继位和太皇太后掌权后,又起用司马光旧党,被贬逐的苏轼等人相继还朝,王诜也跟着官复驸马都尉。旧日的西园文友又重新欢聚,再次雅集于西园。正是“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这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一次文人集会沙龙——西园雅集。

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宅第。在这次雅集中,王诜邀约了当时京城内的文化精英的元祐文人集团的苏轼、苏辙、米芾、黄庭坚、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等,主友共16人游园。除圆通大师以及郑嘉惠和而外,其余诸人皆在当朝为官,并或以文彰,或以诗显、或以书传、或以画举。

王诜邀请当时著名的人物画家李公麟以绘画的方式记录这次雅集。整个画面以李公麟所创的白描进行绘制,松桧梧竹,小桥流水,极园林之胜。宾主风雅,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或拨阮、或看书、或说经,极宴游之乐。画成后,又请米芾为此图作记,即《西园雅集图记》。有云:“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哉”。李公麟对“西园雅集”画过团扇、手卷两种不同的本子,加以临摹者的爱好、取舍,或仅凭米记想象为之,致传世《西园雅集图》有中堂、有手卷、有扇面,人数、段落也每不一致。尽管李公麟原作已失传,但米芾所撰的《西园雅集图》流传下来,可以检校得失,以见短长。

西园雅集作为一次文人间的私人聚会,体现出与前代文人雅集在价值观上的全然不同。在西园雅集之前也有很多的文人聚会,但这些聚会中更多的是政治进取和功利目的,而苏轼等文人集中于西园唱和行乐,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文化交流,以高蹈隐逸的雅趣来缓解“进亦忧,退亦忧”的政治忧患现实,反映了宋代文人从关注政治事业转向关注内在的精神,将焦点集中到文学艺术创作中,从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和慰藉。因而西园雅集就像是个文人隐逸遣兴的强烈信号,具有精神家园的象征意义。

尽管,从目前的资料来看,16人同时参加的“西园雅集”却似乎不可能发生。而且,他们聚集在一起也并不是每次都有弹琴、赋诗、作画、谈禅论道等活动,这个意义上来讲,“西园雅集”不是某一次历史事件的实录性反映,可以说是臆想下的产物。但是,不可否认以苏轼为首的元祐文人在王诜家举办雅集盛事的真实性。元祐文人集团是一个以苏轼为首的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集团,王诜的西园是一个很好的游玩胜地,王诜府邸又有收藏古玩珍品的“宝绘堂”,并且王诜也是元祐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发生在王诜府邸的雅集盛事也不胜枚举,这说明王诜经常会慷慨地邀请元佑文人到家里做客,形成极为平常的聚于王诜府邸的文人雅集。

不管如何,由于苏轼、苏辙、黄鲁直、李公麟、米芾等等都是千而年难遇的翰苑奇才,后人对他们都十分景仰,于是西园雅集在后世的文人士大夫心中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并形成了以西园雅集为理想的文化现象,纷纷摹绘《西园雅集图》。

据统计,有记录在册的绘制《西园雅集图》的作品竟达到88幅之多。南宋的赵伯驹、刘松年都画有《西园雅集图》,只是他们的作品已不复存在,唯一幸存的一幅宋人画《西园雅集》出自马远之手。入明以后,由于文人雅集的盛行,《西园雅集图》更为人所喜爱,特别是明朝中叶的雅集之风大盛于苏州,而且很多收藏者也喜爱这种文人雅集之作。据文献记载,明代李士达、赵修禄、周翰、顾爵德、陈以诚、顾洛、陈洪缓、商喜、仇英、唐寅、尤求都作过此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仇英四幅、尤求一幅、无名氏二幅、程仲坚二幅。清代的石涛、王云、丁观鹏等各个时期的著名画家都曾画过《西园雅集图》,清代除了有《西园雅集图》的摹作外,还会把此图刻在笔筒、杯子等物品上,如朱松竹刻西园雅集图笔筒、尤通雕西园雅集图犀角盂、镂角西园雅集图杯等。当诗人在这些器物上看到此图时,感受最多的依然是诸贤风流,如“诸贤风雅传真面,道古如斯物岂多”、“西园雅宴集名流,十有六人为倡酬。米记李图艺恰称,儒冠墨客意相投”。到了近现代则张大千作有《通景西园雅集八屏》、陈少梅、吴友如和傅抱石绘有《西园雅集图》。《西园雅集图》的创制一次次地推向深入,对雅集图式的创作起到了推泼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雅集图式,加快其流行的程度和传播的广度。

从后世文人创作的作品看来,“西园”并不仅指王诜的府邸“西园”,也不一定是现实存在的实际景色,而是有着可被文士所深切理解的内在意义:春花、香草、青春(美人)、才华都是美好而易逝之物。倘不及时运用、欣赏、珍视,即转眼飘落程控。西园也是如此,有着内在的指正:曹植悲剧性的一生、李商隐的郁郁而终、元祐党人的政治机遇所揭示的内在一致性等,都在“西园”一词中获得了深刻的昭显。后世文人画家没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西园雅集中,但他们寄情于西园雅集,或是通过绘画《西园雅集图》在心理上来表示某种渴望和憧憬,或是通过模仿西园雅集中文人的生活方式来为内心的理想来寻找家园,也有的文人不拘于形式而举行各种类型的雅集,在他们的内心中,西园雅集永远都是不可逾越的理想之集。

画家们跨越几个时代追随这种文化情结,乐此不彼地对文人闲居聚会、赋诗作画、品茗调琴的恬淡隐居生活进行描绘,表达他们对隐逸和自由精神的向往。他们依托西园雅集的临摹与创作,一次又一次地承载着文化精神穿越了深远的时空隧道,穿越古今寻找并享受于他们心驰神往的乌托邦。

篇4: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题金州西园九首・药堂

作者:姚合朝代:唐 僮仆不到阈,双扉常自关。四壁画远水,堂前耸秋山。

篇5: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姚合,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的意思,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赏析 -诗词大全

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

作者:姚合  朝代:唐 茅堂阶岂高,数寸是苔藓。只恐秋雨中,窗户亦不溅。

眼前无此物,我情何由遣。

篇6: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程评事西园之作

作者:法振朝代:唐体裁:五律 谁向春莺道,名园已共知。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篇7:胡西园:中国灯泡大王

一直到民国时期,电灯泡一直都由国外进口。虽然中国早已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但小小的灯泡却成为检验中国电气工业的试金石。这样的尴尬一直延续到1921年,胡西园与几位留学归国的年轻技术人员,试制成国产第一只长丝白炽灯,并创设了中国第一家民族灯泡厂,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灯泡。

中国制造电灯泡

胡西园,1897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幼年时就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教育,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及化学知识,对“声光化电”一类的现代科技表现出浓厚兴趣。后来,如愿考上浙江高等工业学院电机系,遂潜心钻研电机电路原理。

1920年,胡西园毕业后来到上海,期待在十里洋场里一展壮志。他先在上海创办了五金号,经销多种五金材料,继而筹建了恒昌造船厂制造轮船。不久,他听说棉纱获利丰厚,又改营棉纱,都未能大成。

他最终选择了研制中国的灯泡。在民国初期,有不少人建厂制造电灯泡,但均因制造技术未精、出品质量太差而失败。当时的电光照明市场全部为外商所垄断,其中以德国的“亚司令”和荷兰的“飞利浦”两大品牌最为出名。

但胡西园认为,电灯炮的试制方法已经明晓于世,目标明确,且有成品可供参考,关键在于制造工艺的精密性是否能够达到。他邀集曾留学德国的工程师周志廉、曾留学日本的工程师钟训贤进行联合攻关。三人锲而不舍,经过反复试验,在1921年4月4日制成我国第一只长丝白炽灯泡。

胡氏后来回忆说:“在连一根钉子也要向外国人买的时代,中国人要自己制造出一只电灯泡,并非易事。”

“中国首创亚字牌

1922年,胡西园以超人胆识,变卖了家产,筹集到三万元资金,准备设厂生产。由于本小力弱,只能租房从一个小作坊开始干起。胡西园通过日商隆记洋行购得两套日制旧机器开始投产。但是,由于设备陈旧,原材料的精度也不够,生产出来的灯泡品质不佳,销路不畅。实验室的试制与工业化的标准生产存在巨大差异。

胡西园深知问题关键所在:一在资金,二在工艺技术。他将创业计划向亲友宣传,得到不少有识者的回应,将资本额增加到十万元。1922年11月,巧遇上海一家德商经营的小型灯泡厂因经营不善出售,胡西园看中该厂的技术基础,果断出手而购下此厂,取了个非常洋气的名字叫亚浦耳电器厂。

胡西园保留了原厂的技术队伍,继续聘请原德籍技师担任工程师。他还不惜重金,延聘了几位从国外留学归国的技术专才,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经过反复试测,隆重推出了“亚”字牌国产灯泡。

“亚”字牌灯泡打出的口号是“中国首创,省电耐用”。国人购买试用后发现,其质量与外国品牌不相上下,而且价格还便宜许多。亚浦尔的成功初步打破了外商对灯泡工业的完全垄断。

创业艰难百战多

亚浦尔的成功让久居垄断地位的洋商如梗在喉。洋商采取控制原料、收买内奸、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对亚浦耳进行打击。

灯泡最为重要的金属原料是钨,但当时中国的特种金属开采、冶炼多被外人控制,大量钨砂以低价出口,而灯丝等进口产品则价高无比。胡西园为降低成本,曾向日本订购钨丝,日方却以劣质产品替代。后来,美商奇异厂则收买亚浦耳的一位职员,在制造“亚”字牌电灯泡的配方药水中掺入杂质,导致电灯泡容易出现断丝现象。经过严查,破坏者被擒获。奇异厂又使出仿冒原品、以假乱真的把戏,将廉价买来的劣质电灯泡打上亚浦耳商标,破坏其声誉。日本的电灯泡厂则将无灯头的灯泡稍作加工,冒用亚浦耳商标,在市场上鱼目混珠。这些事件都对亚浦耳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美国、德国、荷兰、匈牙利、日本等国的电灯泡在中国争夺激烈,互相排挤、杀价竞销,虽然目标并非全部对准中国本土企业,但由于中国厂商普遍资本薄弱,规模较小,所受之侵害更重。

对于心怀不轨的市场竞争者,当然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竞争之道,仍以自强为恒律。胡西园认为,市场竞争亦如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品质优良是最根本的保证。否则不待外力冲击,内部已自腐朽。在立稳脚跟以后,他着手从产品创新、技术工艺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升亚浦耳的竞争力。

物竞天择的适者

当时美商奇异厂研制成一种圆形、无尖底而且把直丝改为螺旋丝的可乐灯泡,颇受市场欢迎,对以长圆形直丝型的“亚”字号灯泡构成威胁。胡西园将自己投资在造船厂的五金号资本抽调出来,悉数投入到了亚浦耳厂,改名为中国亚浦耳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随即购置新式设备,亲自带领技术人员钻研可乐灯泡的制造技艺。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改进,终于造出与奇异厂同样的可乐灯泡,且质量好、售价低,市场欢迎度更胜一筹。

除常用照明灯泡外,胡西园还积极开发新型电光源产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外出现一种气体电灯,当时叫充气泡,实际上就是在灯泡中抽净空气,注入氩气、氮气等惰性气体。这种灯泡的制造工艺较一般灯泡更为复杂,成本较高,国内还没有能力生产,都是从国外进口。外商往往居为奇货,高价出售。胡西园决定试制这种新产品。他组织全厂技术力量,对充气灯泡的工艺进行反复研试。经长期努力,终于在1927年试制成功,进行批量生产。其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而售价仅及进口灯泡的2/5,竞争优势明显。

胡西园在厂内确立了一套玻璃吹制及装配灯泡的工艺规程,对于原料质量、生产流程、产品等级、岗位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在厂内,他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赏优罚劣,提高工人的积极性。胡西园认为,产品质量既依赖于高级技术专家,也与一线技工的水平密不可分。1927年,胡西园聘请留美学生冯家铮为工程师悉心改良亚浦耳厂的生产程序,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胡西园还极为重视对艺徒和技工的培训。亚浦耳厂所办的艺徒培训班面向社会招生,分科培训玻璃、电机、灯泡三个专业的制造工艺,培训成绩优异者则被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对于一线的优秀技工,在薪资方面予以优待。

胡西园在开拓市场方面也颇有经验。亚浦尔厂虽然横空出世,为华人电器业争了一口气,但是整体上市场仍为外国灯泡所充斥,而且社会上还存在一定的鄙薄国货的心理。他一方面大打国货招牌,号召“中国人请用中国货”,另一方面,也从自身的行业地位及国人的消费心理出发,以优惠佣金与经销处联合推广市场。胡西园在江浙一带的中小城市广泛联系电料行作为“亚”字牌灯泡的特约经销处,给予优惠佣金,建立了较为固定的销售渠道。为了避免与外商在中国市场短兵相接,胡西园还另辟大道,借“五卅”运动前后国货运动浪潮高涨之际,将灯泡出口到南洋的印尼、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少数产品还远销澳洲、南美洲。南洋是华侨聚结地,见国货灯泡到来,竞相购买。华侨的购买热,又带动了当地居民的消费意愿。一时,“亚”字灯泡销路很旺。

经过不懈努力,亚浦耳厂的灯泡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不仅国人竞争购用,即使是一些在沪外商企业,如法商电车公司、英商电车公司、英商亚细亚公司、太古轮船公司也纷纷向其订货。

市场销量的步步高升推动亚浦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29年,胡西园购地十余亩,在沪东兴建了一批新式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同年还兴建了玻璃厂,以降低成本。到1931年,又招股20万购地15亩,建造了规模宏大、厂房新式、设备先进的亚浦耳第二厂(电机厂),延揽了一批懂得电机制造的专门人才,制造出电风扇、马达、电炉、电钟、无线电等多种电器产品,亚浦耳的电器产品更为丰富。到抗战前夕,亚浦耳公司已有四大工厂、55万元资本,名列当时全国电器业之首。

亚浦耳在中国的电器行业发展中具有先发之功。在其带动下,上海相继成立了数家华商电灯泡厂,如上海灯泡制造公司、华德电光公司、永明电炮厂、中华电泡厂、好友电器制造厂等。在这个以往为外商所垄断的行业里,中国的民族企业终于“照亮中国”。

国难中的风雨路

抗战爆发后,上海大批工厂内迁。胡西园也随内迁大军转至重庆。1939年,他在重庆设立总办事处,建立了亚浦耳灯泡厂,他将新厂命名为西亚电灯泡厂。

当时,由于上海工厂的大部分机器均被战火焚毁,受损极大。不仅资金匮乏,技术人员也有部分流失,最难的是由于官方统治及官僚的干预,制造灯泡急需的钨、钼等原料极难获得,只能从美国高价进口。胡西园费尽心血,上下打点,终于复工。除此外,胡西园还充分利用西南的资源优势,设立了热水瓶、玻璃料器、制革、化工等多个工厂,以济国计民生之需。

在抗战时期的后方建设之中,胡西园充分展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责任感,他不仅先后担任迁川工厂联合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商会理事,还参与发起组织全国工业协会,还代理过该会理事长。胡西园经常发表言论,指陈时弊,为工商界呼吁奔走。抗战胜利后,胡氏又东归上海,开始复兴大计。在收回亚浦耳辽阳路总厂后,他又投入巨资,相继创办了亚浦耳二厂、三厂,使其产量迅速提升到日产20万只灯泡的水平,较战前增长了十倍,价廉物美的“国货老牌亚浦耳”重新行销于市。

胡西园胸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曾积极参与民主进步运动。1945年9月,曾与刘鸿生等七人,在重庆两次受毛泽东、周恩来接见。同年底,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时,胡西园当选为首届常务理事。后该会迁往上海后,又担负对外联络活动。国民政府为压制其民主进步活动,下令中国、交通、农民等几大银行中止对亚浦耳厂贷款,迫使他中断在民建会的活动。1949年,国民党迁台时曾劝诱他离沪赴台,均被他拒绝。1981年4月,胡西园在上海逝世。

篇8: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作者:柳宗元朝代:唐体裁:五言律诗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 ①中夜:半夜。值:碰上……的时候。

②觉(jiào):睡醒。繁露:浓重的露水。

③临:面对。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④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⑤泠泠(ling):形容声音清越。

⑥逾(yú):更加。

⑦时一喧(xuān):不时叫一声。

⑧倚:斜靠着。楹(yíng):房屋的柱子。旦:天明、天亮。

⑨言:说。【译文】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

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

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赏析】元和五年(810),这已是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了。以前住无定所、居无安室的他,终于在潇水西冉溪畔购得一地,经过疏泉穿池,构亭筑屋,终于与农圃为邻住了下来,还自己经营了菜园,“甘为永州民”。并与一位身份较低的女子结合,生了女儿。而在这期间所写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则叙述了诗人触景生情而引发的一种别样的心境。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永州的深秋本来气候宜人,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是夜梦醒时分,正是夜半,窗外亮如白昼,适才的梦境仍历历在目,耳畔传来“嘀嗒、嘀嗒”的声音,点点敲在诗人心扉上。诗人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于是披衣下床,循声开门探听。原来是屋前菜圃中露珠滴落,露水凝重,掷地有声。东边岭上升起的月儿显得格外清冷,寒气拂面,耳畔传来溪涧泉流冲刷竹根的“泠泠”声,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愈流愈远,越远却显得越发响亮。随着清越的流水,心也飞到了久远的时空……山上不时传来几声凄厉的鸟鸣,莫非鸟儿也有心灵感应?! 就这样,诗人靠在柱子上望着愚溪西畔的菜园,直至天边破晓,心底的寂寞感彻骨铭心,经久弥深。

寂寞从何而来呢?除了远离京城外,更有诗人自己境遇的特殊缘由。人思归乡,可诗人家破人亡,家安在?亲人何在?严父慈母都已作古,贤妻杨氏夭折,皆弃他而去,家道空落,这是其一。其二,“故旧”已天各一方,“新交”多已北归。昔日的“同志”,仅剩鸿雁往来,同病相怜;而“谪吏”、“新交”的相继北去,加之求助无果,留给他的`是无限的困惑与无尽的落寞。更让诗人悲凉的是“旧我”不再,聪颖早慧、自视甚高的少年“奇童”,超取显美、卓励风发的青年朝官,而今的南荒“系囚”才过而立之年,正是年富力强、建功立业之际,却百病集身,精神萎顿,惶惶如“丧家之犬”。悲悲相迭,让诗人透心凉骨。

篇9: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园

作者:李德裕朝代:唐 西园最多趣,永日自忘归。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篇10: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登子城新楼遍至西园池亭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狂夫无计奈狂何,何登临逸兴多。

千叠雪山连滴博,一支春水入摩诃。

吟余骑省霜侵鬓,钓罢玄真雨满蓑。

篇11: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除了以上所说的汉代“菟园雅集”,三国“邺下雅集”外,西晋“金谷园之聚”、东晋“兰亭修禊”、北宋“西园雅集”成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人雅集盛会。而其中被画家作为画作素材反复创作的则主要为“兰亭修禊”和“西园雅集”。多有《兰亭修禊图》和《西园雅集图》传世,纵览历代画图,从北宋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开始,“西园雅集”这一母题更是成为画家创作的典型范本,不断在画家笔下出现,成为画家创作之中题材选择的理想家园。南宋僧梵隆、赵伯驹、刘松年、马和之、马远都画有《西园雅集图》、至元,钱选亦有临李公麟《西园雅集图》,赵孟頫亦传作有《西园雅集图》,至于明清则为滥觞,李士达、唐寅、文徵明、仇英皆有此题材的作品传世,到了近现代则张大千作有《通景西园雅集八屏》、陈少梅、吴友如和傅抱石绘有《西园雅集图》。

雅集作为古代文人生活场景,并在绘画中加以集中表现,它可能并非就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而毋宁是历代文人和画家心中向往的理想生活。其主要形式是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诗酒唱和、书画遣兴、论道参禅与文艺品鉴,因而带有很强的游艺功能与娱乐性质,又带着极大的随意性,以文会友、切磋文艺、娱乐性灵为基本目的。

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宅第,当时的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元佑二年,即公园1087年,王诜曾邀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十六位文人高士游园。当时由米芾为记、李公麟作图,记录下这一盛况。《西园雅集图》正是着力描写这一场景的。这十六人可以说是当时京城的文化精英。王诜是此次雅集中的关键人物。元丰二年时,即公元1079年,苏轼因攻击王安石变法被贬,王诜也因与苏交好并收受苏轼“讥讽朝政文字”和“遗轼钱物”等罪被谪往四川。元丰三年,公主病重, 朝廷为安慰公主,授王诜以庆州刺史,数月后,公主因病而逝。据说,公主病重时,王诜竟在一旁奸妾,皇帝得知后大怒,手诏曰:“王诜内则朋淫纵 欲无行,外则狎邪罔上不忠”,为此“摭诜之罪,义不得赦”。于是,被贬逐均州,后又移置颖州。元丰八年始回京居住。哲宗继位和太皇太后掌权后,又起用司马光旧党,被贬逐的苏轼等人相继还朝,王诜也跟着官复驸马都尉。旧日的西园文友又重新欢聚,再次雅集于西园。正是“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在此十六人中,苏东坡以“诗”、“文”、“书”、“画”、“词”而位居当时的文坛盟主,米芾是书、画、鉴定大家。可以说其他人皆围绕在苏轼与米芾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化集团。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为苏门四学士,苏辙是苏轼之弟,王诜收藏法书名画,治绘事,苏东坡称其“山水近规李成,远绍王维”,李公麟精鉴藏、晓诗书、善画,精于人物,陈碧虚为北宋著名道士,李之仪在当时以尺牍擅名,亦能诗,在两方面的成就都受到苏轼称赞,蔡肇为诗人、画家,也是米芾之好友,米芾与蔡肇二人相识于元丰六年,或于二人之年龄与社会地位皆相仿,且皆能文善诗好山水画,自然成为好友。刘巨济即刘泾为画家,为米芾与苏轼之画友,刘巨济也雅好古书画收藏,米芾曾作诗记载当日收藏胜境云:唐满书奁晋不收,却缘自不信双眸,发狂为报豢龙子,不怕人称米薛刘。此处的刘即指的是刘巨济。

王钦臣即王仲至,与苏轼与黄庭坚多有交往。郑嘉会在史上尚难考证,不过从苏轼的诗文看来,他与苏轼交好:“苏公坐谪时,有在都城见叔党而障面者。及迁儋耳,郑嘉会靖老乃能以海舶载书千余卷为借,亦可嘉已。公和渊明赠羊长史诗以谢之,千载而下,知有靖老,士乌可不自附于青云哉《雪楼诗跋》,另苏轼诗《半月泉》题名为: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佑六年三月十一日:”可以推知苏轼与郑嘉会交好。

以上诸人,除圆通大师以及郑嘉惠和而外,其余诸人皆在当朝为官,并或以文彰,或以诗显、或以书传、或以画举,俱为一时之风流豪杰,文化精英。

《西园雅集图》以题材而言充满着浪漫的生命情怀,并集中体现出文人士大夫阶层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清风徐徐、林深幽幽,山环水绕,小桥掩映,虽然还是在人间,然而却又像是一幅世外桃源之境,透露出一派雅、洁、清、幽的景象,其中人物,或展笺铺纸,执笔挥运,或玩琴鼓瑟,听者入神,或者坐禅论道,间出机锋,或赏玩古画、或者依壁题字,古代文人大概一直按照这样的理想经营自己的人生。他们出入于儒道之间,出则为儒,入则为道,以求生命与宇宙之和谐。在儒则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一方面是对个体人生的隐忧,一方面世对现实世界的关怀,所谓忧生忧世。不管是旷达乐观的苏东坡,还是癫狂痴疯,为人疏狂,不合流俗的米元章,他们或多或少都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是朝野中的士大夫,在仕则为儒生,另一方面他们则是文人,以文艺入乎道,在道求逍遥,与自然神契。《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从总体上看,儒家讲求现实事功,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积极进取,而道家则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道家思想无疑给中国传统文艺家以极大的灵感空间,作为为文为艺者,一方面以法自然作为文艺之原则,一方面又在此中修炼人生。正是那清空幽明的山水田园诗,那笔墨寄情的中国山水画,正是天人合一的道家之境。在现实人间,寄情于山水之上,放纵于笔墨之外,天地在此一瞬,人间得此永恒。没有官场、没有束缚、没有羁绊,没有名缰利锁,暂时顿身在这自由、悠闲的氛围中,一派高致的景象,文人的高蹈与高致。

雅集作为群体性的行动,是一种理想中的生活图景和精神家园让古文人士子沉醉在一种天地人生的无限景致和大美之中,但愿长醉不复醒。

篇12:西园,西园刘得仁,西园的意思,西园赏析

原文: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译文: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

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

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注释:

⑴中夜:半夜。值:碰上……的时候。

⑵觉(jué):睡醒。

⑶繁露:浓重的露水。

⑷临:面对。

⑸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⑹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⑺泠泠(ling灵):形容声音清越。

⑻逾(yú余):更加。

⑼时一喧(xuān宣):不时叫一声。

⑽倚(y?乙):斜靠着。

⑾楹(yíng营):房屋的柱子。

⑿旦:天明、天亮。

⒀言:说。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他终于在潇水西冉溪畔购得一地,经过疏泉穿池,构亭筑屋,终于与农圃为邻住了下来,还自己经营了菜园,“甘为永州民”。并与一位身份较低的女子结合,生了女儿。《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当写于在这期间。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永州的深秋本来气候宜人,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是夜梦醒时分,正是夜半,四野万籁无声,窗外亮如白昼,适才的梦境仍历历在目。诗人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环境非常寂静。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于是他干脆起床,“开户临西园”。

来到西园,只见: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

“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泉响”,“鸟喧”采用可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边破晓。“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篇13:游西园作文

跨入西园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竹林,那竹林已经从翠绿变成了淡黄色了,那竹叶从竹子上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好像美丽的枯叶蝶在风中随风飘舞。沿着石头小路,我定睛一看,我走到一个亭子,石刻的大象在水里玩耍,两只石鹤金鸡独立在水中,嘴里还有活蹦乱跳的鱼呢!我看水中,那水映着天,映着云,映着千山万水,一滴水从天空中坠落,水面荡起涟漪,那使水变得更美,还有一两朵芙蓉花,花真美啊,就像婀娜多姿的在跳舞的女孩;花真香啊,就像香气袭人的蜂蜜;花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繁星!

西园不仅花草树木茂盛,小溪的涓涓细流也很动人。水底里,小鱼们欢快地闹腾起来,有的甩动着尾巴,有的吐着泡泡,有的扭动着身体,互相嬉戏。小金鱼的鳞片是橙色的,微微发亮。两边的鱼鳍一动一动的,就像两支船桨在上下划动。两边的鳃一鼓一鼓的,真有趣!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漂亮的大尾巴,近看像一把大扇子,远看则像小女孩的纱裙。红鲤鱼身材修长而稍胖,它在鱼池里摇头摆尾,生灵活现,自由自在,悠哉乐哉!

篇14:游西园作文

妈妈说:“晚上带你们去西园玩。”我们都说好。西园,是大汉口有名的游览胜地,我早就想去了。

晚上六点,妈妈办完事,我们就一人骑一辆单车飞奔西园。到了西园,只见东边是个大广场,西边是平静的西湖。在西湖边,很多人在垂柳旁一边观赏美丽的风景,一边拍照。此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一首唐诗,诗名叫《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广场上,我们看到很多中小学生都在骑漂移车。漂移车,是我们最喜爱的交通工具。漂移车只能一个人骑,它的结构和自行车差不多,但是比自行车容易一些,也比自行车刺激一些。骑漂移车很有趣,骑快的时候,突然拐弯,它就会漂移,这时,如果有人向你冲过来,你可能摔个底朝天。所以,骑漂移车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要小心。这就是骑漂移车的乐趣。

到了八点,老板要收工了,我们就还了漂移车,各回各的家,各找各的妈。

篇15:新西园调研

———对《合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8.1)有关条款修订的建议

近年来在我市一些老的居民小区,由于早先规划的绿化树木已长成大树,影响到居民

日常生活。如蜀山区西园新村“松涛里”26栋南院。墙边的5棵泡桐高约8米,已达6层楼,枝繁叶茂,严重影响到居民住户的光照和通风,居民怨声载道,对这五株夏天挡风,冬日挡光的大泡桐,拨打了“市长热线”反映问题,社区委为大树问题请示过市、区园林部门,并召开了

了居民现场会,协调无果。老年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晒太阳是日常生活的一大乐趣。2007

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

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参照《物权法》维护公众的“阳光权”,建议对现行“《合肥市城市绿

化管理条例》(1998.1)中的第二十五条“应及时采伐更新:

一、树木发生严重病虫害,已无法挽救或自然枯死;

二、树木严重倾斜,妨碍交通、电线或人身、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安全;

三、树龄已达到更新期。中增加一款即:“

四、因树体高大严重影响住户采光和通风的”。

真正使绿化给居民营造一个舒畅温磬的和谐空间。

上一篇:《介之推不言禄》阅读答案及译文下一篇:居尚空间家居广告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