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

2024-04-19

刻板(共8篇)

篇1:刻板

动物刻板行为综述

侯志杰

摘 要:生物学界关于研究动物刻板行为的历史相对较短,只有十数年时间。由于生活环境单一,活动空间狭小等阻碍了正常行为的表达,圈养动物经常发生一种谓之“刻板行为”的机械的呆板行为.所谓刻板行为,是指圈养动物无明显目的的,不变的,以固定频率反复重复的无任何功能效果的简单行为.丰富圈养环境举措(环境富集)是矫正刻板行为的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圈养动物刻板行为的表现特点、丰容方式,以期对圈养动物刻板行为的修正提供参考。

关键词:圈养动物;刻板行为;环境丰容

目录

1前言: 4

2.刻板行为 4

2.1定义及表现 4

2.2影响因素 4

2.3刻板行为的研究现状 5

3.刻板行为的矫正措施——环境丰容 6

3.1环境丰容的涵义: 6

3.2环境丰容研究现状 6

4.讨论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7

1前言

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长期进化形成了特定的行为模式,来适应环境、气候、天敌等,通过行为上的改变调整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但是圈养野生动物所处环境有本质的不同,环境相对单一,活动空间有限,阻碍了其正常行为的表达。因此,圈养野生动物出现一种称之为“刻板行为”的机械性呆板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圈养作为野生动物迁地保护中现存应用最为广泛且重要方式之一。圈养环境下的野生动物处在一个非自然环境内,环境内资源固定且贫乏,面临着更低的环境富集和更大的压力。环境单一、活动空间狭小,此时动物无法改变选择环境,无法挑选丰富的资源。因此,圈养动物和其圈养环境间往往存在冲突,导致了明显刻板行为的出现。刻板行为作为一种无明显功能效果的行为占用了大量时间‚对其他的生理环节肯定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圈养野生动物的健康状况,导致其行为退化,部分功能丧失,繁殖力低下等。因此,如何解决圈养野生动物的这种刻板行为尤为重要。本文拟通过前人的研究,为动物园解决和预防野生动物的刻板行为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2.刻板行为

2.1定义及表现

刻板行为是指圈养野生动物无明显目的的、不变的、以固定频率反复重复的、无任何功能效果的简单行为。具体表现方式因种类和个体而异。如大熊猫的刻板行为有直立、绕圈、吐舌、来回踱步、机械摇摆、摇头、旋转等, 虽然目前还不太清楚刻板行为反映了动物怎样的感受, 但一般认为刻板行为反映了动物福利较差。

2.2影响因素

2.2.1动物种类

研究表明,在有限的环境空间和条件下,哺乳动物和鸟类更容易表现出对食物、隐蔽物和配偶等的欲望。经过长时间的寻求目标而达不到,动物便会产生挫败感,进而表现出异常的行为模式,例如刻板行为。[1]

2.2.2饲养管理方式

有学者发现, 半散放饲养的大熊猫较传统圈养的大熊猫发生刻板行为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少。在对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验中,大熊猫“祥祥”较其对照个体(其双胞胎“福福”)刻板行为在行为种类中所占比例大大减少(由11.22%下降到4.25%), 刻板行为持续时间百分比显著减少。[2]

2.2.3动物年龄

以大熊猫为例,成年大熊猫刻板行为更加显著。[3]

2.2.4时间段

以大熊猫为例,一天中不同时间段, 大熊猫刻板行为发生频率差异极显著:发生频次高峰在14∶00~15∶00, 持续时间高峰在9∶00~10∶00和15∶00~16∶00, 低峰期在11∶00~12∶00。[4]

2.2.5圈养野生动物所处的环境

有研究表明黑猩猩在笼舍的环境丰容后, 异常行为和刻板行为明显减少, 活动量增加, 行为更加自然。[5]

2.2.6生活史

来自野外的个体较人工繁殖的个体产生刻板行为的频率小。由于人为控制断奶和进食, 对幼体动物的行为发育可能会产生长期甚至是永久的负面影响, 直接导致受胁迫而产生刻板行为。研究表明, 来自野外的大熊猫个体较在圈养状态下出生长大的个体发生刻板行为的频率小。

2.2.7社群结构

独居的圈养野生动物不能与其他同类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造成孤独和精神压抑, 促使刻板行为增多。[6]

2.3刻板行为的研究现状

迁地保护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将圈养的濒危动物在适当的时候再引入其原有栖息地。但是,迁地保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动物在圈养过程中出现刻板行为。刻板行为,又叫做呆板行为,主要是指动物高频率出现一些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的行为动作,这种现象常出现在圈养动物身上。刻板行为是圈养动物的不正常行为表现,产生在紧张和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如缺乏刺激、身体自由限制、不能逃避胆怯(如面对众多游客)和容易受挫的环境等。因此,有人将刻板行为看作是较差动物福利的标志。刻板行为并非由遗传固定的行为,广泛见于圈养动物如长颈鹿、骆驼、大象、灵长类(大猩猩和黑猩猩)、猫科以及熊类等科属动物,例如南京动物园的猩猩出现食用呕吐物再吐出的现象,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后无效;2011 年哈尔滨山河熊场的部分黑熊出现不同程度的踱步、转圈、摆头;Meredith J Bashawa等在对 49 个动物园及相关饲养繁育机构的 214 只长颈鹿(五个亚种)和 29 只鹿的行为调查中发现其中 79.7%至少有一种刻板行为,其中舔非食物物品和踱步是最为普遍的两种刻板行为;雷鹏等在对圈养圈养动物刻板行为研究中发现成体较亚成体表现较多的刻板行为。

一般来说,圈养动物不存在猎食行为,不需要躲避天敌,无需参与竞争法则,没有社交活动和求偶事件。圈养动物的生活空间相对较小,环境相对简单,主要面对游客等人类群体,而且由于环境复杂程度低,不需要为生存和食物担心,也不需要争夺地盘或者求偶,动物的闲散时间就会增加,缺少正常表达行为的条件,自然就会出现高频率重复一些僵化的,无意义和目的的行为,即刻板行为,特别是当他们的愿望被强烈的激起但却不能做任何事来改变环境时,就更容易诱发刻板行为。在研究中发现,动物的刻板行为主要集中在喂食之前,一旦进食完成,就很少出现了;刻板行为出现高峰期与喂食时间保持一致,从中可以看出,人工定时投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动物刻板行为的出现。圈养动物的食物通常有加工好了的高营养浓度的精料,因此很少有机会进行正常的觅食活动,而且食物总是在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使得进食成了高度可期待的行为,并且食物是可以轻松获取的,这样使动物们有了大量的无法打发的时间,如果食物是定时投喂,熊猫时常就变得焦躁不安,因为他们不能表现正常的取食行为,所以只能花大量精力期待食物的到来,虽然这种行为不会产生什么效果,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形成一种刻板行为在闲散时间来替代正常表达行为。

我们没有足够的生态化展区来保证每只动物都能享受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能从其他方式上改变动物刻板行为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例如我们可以提升饲养能力、尽力改善其生活环境,可以从各方面提升动物的心理健康和生理机能,加强特异性行为引导,尽量减少异常行为的出现,使动物的生活状态尽量接近自然,同时加大对游客的知识宣传,改变游客对待动物的态度,带动游客的保护动物行为。

3.刻板行为的矫正措施——环境丰容

3.1环境丰容的涵义

丰富圈养环境是近20年来被广泛强调和应用的一项措施, 其定义是:“通过确定并提供动物生理和心理福利所需的各种最佳的环境刺激, 来提高圈养动物生活质量的饲养管理方法”, 也称“环境富集”。[7]

野外大熊猫处于时空不断变化的环境, 如环境中有树、岩石、水、灌丛、伴生动物, 这样它们就有机会表达变化不定的行为模式。而圈养大熊猫缺乏社会交往, 没有天敌、捕食, 动物对外来干扰的应对能力是有限的。刻板行为说明它们的需要不能在目前环境中得到满足, 因此富集项目需要给大熊猫提供其它选择来帮它度过正常情况下在野外本该取食及表达其它正常行为的时光。

通过增加圈养环境中生境元素的多样性(富集措施)如添加一些玩具等, 而能够提供物种特有行为的多样性, 减少刻板及其它不正常行为。已有几项研究揭示出了该举措的大量正面效果, 包括增加大脑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减少情绪反应、缓解压力、改善生理健康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增加行为多样性, 证明其在保持濒危物种的圈养种群、增加繁殖和育幼成功率、高放归野外所需的行为上的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2环境丰容研究现状

一般来说,环境丰容主要内容有改变投食方式、改善栖息地环境、气味刺激或者是玩具供给、改变圈养动物的生活族群以及进行日常行为训练等。需要根据动物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开展丰容工作,其核心思想是改变以往那种只考虑饲养管理方便、忽视动物需求的做法,要在了解动物习性的基础上,尽量给圈养动物的生活增加一些挑战,满足它们各方面的天性需求,让它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身体更健康,行为更正常,表现出动物应有的活力和生机,游客在观赏动物时体验效果更好,充分发挥动物繁育机构的科普作用和教育功能。目前丰容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营造栖息地、食物类型及供给方式、刺激物(气味)、玩具、社会性以及行为训练等方面内容。

4.讨论与展望

根据上述提出的“半散放饲养的大熊猫较传统圈养的大熊猫发生刻板行为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少”,“黑猩猩在笼舍的环境丰容后, 异常行为和刻板行为明显减少, 活动量增加, 行为更加自然”等事实都在告诉我们“刻板行为”的发生是因为野生动物被“圈养”从而出现的异常现象。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在动物园观赏动物是出于人类对于这些可爱生灵的喜爱,可是因为圈养而导致动物出现刻板行为从而影响动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又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环境丰容”的提出虽然可以减轻动物的刻板行为,但是收效始终达不到野生动物在野外的环境中那样自由的奔跑。笔者也希望动物园可以不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出于保护濒危动物为主要目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重视起来动物的福利问题。最后,移地圈养并不是保护的最终目的, 富集举措也只是现阶段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保护好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不在屠杀野生动物,壮大野生动物种群使其能自我维持, 才是理想的。

参考文献

[1] 刘群秀,涂荣秀,马珺,等.应用环境丰容消除圈养动物的刻板行为_刘群秀[J].野生动物学报, 2014, 35(2): 220-223.[2] 周小平,谭迎春,宋仕贤,等.圈养大熊猫在兽舍与半野外条件下的行为和习性的初步比较_周小平(1)[J].四川动物, 2005(2): 120, 143-146.[3] 雷鹏,李翊,潘杨杨.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研究_雷鹏[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 75-78.[4] 刘娟,陈玥,郭丽然,等.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观察及其激素水平测定_刘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 75-78.[5] 李华,潘文婧,刘东强,等.环境丰容对圈养黑猩猩行为的影响_李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 410-414.[6] 孟秀祥,杨奇森,冯祚建,等.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麝场圈养马麝刻板行为的比较_孟秀祥[J].生态学杂志, 2007, 164(3): 355-358.[7] 田秀华,张丽烟,王晨.动物园环境丰容技术及其效果评估方法_田秀华[J].野生动物, 2007, 157(3): 64-68.

篇2:刻板

2、因为开始于刻板的成见,显然,他在讲述中,增加对本主题的认同。

3、处于某些我还不太清楚的原因,所有到目前为止已经被证明错误的刻板印象都与人们的外表长相有关。

4、敏捷给人留下刻板印象,这样说也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

5、而且他并不是技艺的奴隶,而乔治阿玛尼那些刻板的.服装有时候会体现出这一感觉。

6、所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对男人,对女人,对小孩,对青少年,对成年人,对白人,对黑人,对亚洲人等等。

7、他采用选修制,取代了刻板的古典课程,学生们可以攻读他们感兴趣的专业。

8、刻板印象告诉我们什么群体一般会是什么样或一般会做什么,但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9、如果你细看两种颜色间的边界,你就会注意到有些线似乎非常刚硬而刻板,而另一些线则柔软而模糊。

10、网上很多文章都说白人男性被亚裔女性吸引是被刻板印象所驱使,这是殖民地时代的烙印。

11、以后可能会“自然”显露出一些刻板成见,但至少它们是来自于这个孩子自身,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12、他们的答案通常是正确的,通常刻板印象能让我们合理地,正确地归纳世界。

13、微小的家族企业无所不在,这与意大利刻板的规章制度不无关系,也与其征税问题相关联。

14、在杂志列出的50个国家中中国是第三个最僵硬刻板的国家,只比法国和比利时好一些。

15、不过,过于刻板的习惯不利于孩子个人气质、个人兴趣和个人特性的形成。

16、最后,人们喜欢刻板地给人“穿靴戴帽”,这是基于有限的资料所做的推理。

17、同时要记住,这些刻板的形象本身,同样向我们展示着社会记忆中的希望、幻想和恐惧。

篇3:谨防刻板成见使人物报道走入误区

关键词:感动人物报道,刻板成见,平民化

以平凡人物为报道对象的感动人物报道是当前媒体热衷的题材, 各类“最美”人物不断涌现, 形成了一股股情感暖流, 不仅承担了典型人物报道在新时期的宣传使命, 还赢得网络上下共同赞誉, 成功打通了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媒体有平民意识可以更好地贴近受众, 但并非意味着平凡人物的善举就一定要推举成道德楷模, 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特定的背景环境, 如果进入模式化, 可能使人物报道走向另一个反面。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过刻板成见, 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务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1) 都市传媒为了迎合受众的情感, 在人物报道中努力寻求感动模式, 即“平民+善举=英雄”, 这在符合真实、及时、客观、公正等新闻要素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反之, 如果采用刻板成见会使报道失实, 伤害媒体的公信力。2012年11月出现的上海“最美钟点工”系列报道, 就是一起感动人物报道失实的典型案例。这篇曾被网络广泛转载和赞誉的新闻, 被《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将其列为2012年十大假新闻之一。 (2) 这一事件至今仍在发酵中, 其中教训引人深思。

一、感动人物报道刻板成见形成的背景

人物报道是中国媒体常用的传播价值观的一种报道手段。典型人物报道曾被称为“中国新闻业的独特景观”,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媒体制的特色, 在价值观单一的年代产生了强大的威力。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 生活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分化, 典型人物高大全的宣传模式让人们产生反感, 随着一些典型人物真实情况不断披露, 人们对典型人物报道失去了信任, 报道效果平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 各种城市病、社会问题凸显。中国社科院2013年1月7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 (《社会心态蓝皮书》) 中显示, 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 低于60分的“及格线”, 出现了人际间不信任扩大化、群体间不信任加深等新的特点, 并导致社会的内耗和冲突加大。 (3)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市场化激烈进程中, 受众群体的疏离感、孤独感加剧, 社会的分层碎片化程度也在加深, 受众需要有自己认同的人物, 寄托情感和价值观。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力量就是来自公共精神和普遍的信念。” (4) 人们对“感动”的需求空前强烈, 特别需要精神的振奋与道德的指引, 需要美好情感的滋养。

网络时代到来为平民人物的走红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些“最美”人物的凡人善举, 引起了人们热切关注和强烈赞誉, 进而引发都市报等大众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究其原因:第一, 平民身份受到媒体重视, 体现了新时期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 虽然没有官方的荣誉, 却可以赢来百姓的口碑;第二, 人物报道来源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都市媒体按照新闻规律来操作报道, 是一种自然的传播, 与宣传不同, 人们更容易接受;第三, 城市中层出不穷的道德感缺失的报道让人不安, 人们渴望改善社会风气, 以致一些普通人的良知善举成为新闻, 朗朗上口的“最美”人物容易形成情感认同, 抓人眼球, 都市报极其注重市场受众需求的本性, 立即挖掘符合市场需求的“新闻产品”。

这些感动人物报道的大获成功, 在社会上营造出寻找“最美”人物和“感动”人物的氛围, 很多企事业单位也开始进行“最美”人物评选。人们开始形成一种刻板成见, 平民是最美的, 容易有同情心, 代表良知和道德。当媒体也出现这种刻板成见时,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就受到了挑战。

比如, 在最美钟点工的报道中, 刻板成见始于接到报料时。2012年10月28日上午一起在上海发生的车祸, 居然使《楚天都市报》立即派记者从湖北赶来采访, 就是因为报料人说到当事人有见义勇为的细节, 足见其对可能引发的感动效应的期待。但是, 在只有一方提供“推了一把”的说法, 媒体未经被救助人核实, 未经周围目击者的见证, 甚至何益红本人并未明确表示这是出于见义勇为, 在这种情况下刊发, 显然是对平凡人物见义勇为报道的刻板成见起了作用, 编辑部联想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 2012年11月8日湖北省的《楚天都市报》头版以“失控轿车驰来她一把推开邻居湖北女工左臂可能终身残疾义举感动上海”为题对此事进行首发报道, 形成刻板成见的第一波传播。

之后,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众多主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这是刻板成见形成的第二波浪潮。一时间, 何益红成了社会的热点, 各界人士纷纷到医院探望并捐款, 称赞何益红为“最美钟点工”、“救人英雄”。何益红的家乡湖北省罗店县还授予何益红“道德模范”、“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

读者从大众媒体获得了认为“平民英雄”就应该被奖励和获得捐款, 只有这样才能表达社会各界对被媒体炒热的人物的关心和爱心, 以此体现我们的社会充满了爱。第三个刻板意见开始形成。

二、刻板成见形成的后果

刻板成见因具有“固定化、简单化”, 因此并不能准确反映不断变化和纷繁复杂的个体的真实情况。而不能真实实现媒介呈现的后果, 就要为一切假新闻后果埋单。

首先, 是对报纸公信力的伤害。新闻报道的前提就是真实, 这是媒体的生命。假新闻降低公信力, 是对媒体最严重的伤害。“最美钟点工”被评为2012十大假新闻, 对媒体也是一次公信力损伤。报纸目前本来就在城市新媒体竞争中生存, 受众的减少意味着经济利益下降, 威胁到媒体的品牌和生存, 因此, 是特别需要防范的问题。

其次, 成为大众情感“消费”品, 对当事人也是伤害。“最美钟点工”后经过2012年11月20日《青年报》刊发头版文章《最美钟点工被疑炒作“被救者”无奈:她没推我》提出各种质疑而使报道戛然而止。但是真相已然明了, 通过常识大家都可以判断, 这一举动最多算本能, 与道德毫无关联。但是事态还在进行中, 2013年1月15日, 沪上媒体报道, 当事人何益红被其所在的劳务介绍所老板杨侨星起诉, 要求退还其事发后所捐赠的1000元。原因就是因为他看到青年报上的那篇质疑文章。“最美钟点工”使何益红经历了从被捧红到被冷落的过程, 即便她现在承认自己记不清当时的情况, 即便她不是真的英雄, 作为一个身受重伤的伤者同样值得同情, 作为一个敬业的保姆同样值得尊重。

2013年1月22日, 《新民晚报》发表评论:《“最美钟点工”不该成“罪人》, 评论指出:“何益红只是一个普通钟点工, 她常年背井离乡操持一份不稳定的职业, 辛苦供养两个孩子和家中老人。我们不能用道德模范、英雄人物的标准来要求她。当她突遇车祸哀卧病床, 正为往后的日子犯愁时, 面对社会各界数以万计的慰问金选择不拒绝, 也可以理解。”

第三, 重复传播, 易生反感。让一个普通人因为做了一些好事或者是因良知而做的事情, 反复接受采访、做报告、接受各种荣誉, 成为美德的代名词。让一个普通人来做道德楷模是不妥的, 技术可以日臻完善, 但是道德的完善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对过量重复的信息杜绝在接受范围之内, 重复传播只能让人厌倦。

第四, 因报道而被奖励形成“歧视”。人物报道在某些时候可以成为反映问题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从而引发人们对问题的关注。这是人物报道积极推进城市制度文明建设的有益之处, 但是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即经过媒体报道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重视和解决, 比如获得领导接见, 给予荣誉称号, 成为楷模, 得到奖金和捐款。但是其他未被报道的人物的类似问题却很难得到重视和解决。这说明城市在相关的制度规范方面有欠缺, 而媒体只对新人新事感兴趣, 因此不会再对同类题材和事件发生兴趣, 媒体的沉默形成了一种新的“歧视”。

“最美钟点工”的假新闻事件也是这种歧视所造成的新闻事件。就笔者了解到, 当时何益红出车祸之后, 之所以会向媒体报料, 据说是因为知道如果得到媒体报道的话, 她的医药费就可能得到解决。其实, 有意无意向媒体爆料“见义勇为”, 都折射出另外一种困境, 即外来务工人员在发生车祸之后的医疗费及赔偿问题, 如果被评为见义勇为, 那意味着她可能获得社会荣誉, 得到各方的支持和捐款, 如果她只是普通车祸的受害者, 她可能面临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 她会失去收入, 索要赔偿艰难, 留下残疾或终身后遗症, 却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三、感动人物报道刻板成见的日常表现

目前感动人物报道在刻板成见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 表达符号化, 赞美过度, 理性不足。

人性本身很复杂, 更何况处于更复杂变化的城市当中,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人们的心态和行为不能用一个固定的词语来描绘, 这对新闻媒体来说, 需要甄别和捕捉, 拣选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物人格来进行报道, 但并不意味着要给人物一个固定的符号。虽然“最美”的称号容易让人记住, 却是一个并不客观的符号。事实上, 一些“最美”的滥用, 使人物变得更加符号化。中国文明网2012年6月13日的《“最美”热的冷思考》一文中说, 一位受访人士说:“这是人的本能, 不像你们媒体说的这么高境界。”更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感言:“媒体把我塑造得太完美了, 以后平淡地过日子, 人家发现, 咦, 这个人不是有很多缺点吗?”

“最美”是一种网络语言, 是网民对道德人物的一种盛赞, 但是作为专业媒体过多地引用网络语言, 是对网络文化的过度迎合。这容易在社会上滋长一种道德浮夸风, 产生一种“道德完美”的幻觉。真正的尊重和赞美, 并不是使用这种千篇一律的符号, 并不是使用华丽的辞藻。“想借助‘最美’这样亮丽的字眼提振我们的道德信心, 给自己传递一种‘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乐观、阳光暗示。但不得不说的是, 现实是无法用‘最美’去掩饰的, 信心也无法借助某个词语就能提振。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 需要用一点一滴去积累、去培养, 而无法在高扬‘最美’的道德浮夸中将道德理想一日建成, 无法在‘最美’的动人幻想中实现高歌猛进的道德跃进。” (5)

(二) 出现了过度平民化的刻板成见,

凡事都从平民视角出发, 反映社会问题并不全面真实, 有失报道平衡。目前感动人物报道是以平民人物为主, 以往赢得赞誉的经历, 使得一些媒体开始特别热衷关注平民题材, 而且以平民为美。在一些传播中, 可以看到主办方为了体现亲民, 把一些保洁工等基层工作者请到节目现场, 通过表现其平凡的工作的辛劳和简单生活的满足来拉近和受众距离。虽然温馨有余, 但是价值不足。让人感觉是用平凡人做秀, 来刻意体现一种平民意识。平民的故事不是不能讲, 但是不能因为是平民, 所以他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就都有传播价值。讲人物故事是为了说道理, 这个道理是新闻传播的意图。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平常人而不是那样一个平常人, 这当中一定有新闻理由。舒德森认为“新闻媒体应当唤起共鸣, 并提供对事物深层的了解。这样大多数公民才能重视世界上其他人的遭遇, 精英们才能知道与理解他人, 特别是非精英的境遇, 并学会同情他们。” (6) 在中国, 平民人物报道应唤起更多人的情感认同以此来实现对社会冷漠等各种问题的关注, 同时推动解决社会问题。否则只是注重平民视角, 为了亲民, 而忽略了价值挖掘, 就失去了平民人物报道的意义。另外, 报道中若仅从平民角度讲述一种视角, 忽略了其他人群的声音和其它视角的表达, 也不能全面真实反映问题, 导致媒体报道失衡, 同样会走向一个极端。比如“最美钟点工”报道中, 就是缺乏了对事件相关人物的采访, 比如受助者、旁观者、交警等部门, 导致了无法全面反映事件全貌, 从片面的感动走向全面的虚假。“受众是很容易从大众传媒内容中获得行为模式信息的。……当真实可以用模式来总结的时候, 真实就不再是生活的本真, 即使再感人的描写都不能增加典型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7) 因此, 即使是平民报道, 也要时刻把握全面真实, 避免刻板成见使报道变得片面, 同时也会损及公信力。

四、媒体如何消除刻板成见

李普曼认为, 大众传媒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城市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大众传媒被认为是仅次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人的现代化的社会因素”。 (8) 由此可见, 大众传媒必须首先对刻板成见保持警惕, 新闻的专业价值就在于可以及时提供真实、独特、全面的信息, 这样才能担当教育的重任。“新闻的力量不是它从受众的直接影响获取的, 而是从一种认为它对公民的认识总是有效的信念获得的。” (9)

为了保持有效的传递, 媒体必须要在意识和行动中不断提升和修炼。

首先, 媒体在报道意识上要回归到人的本身, 只有从人的角度来关怀和审视人, 才可以排除刻板成见的束缚, 回归生活本身。对任何人物, 不拔高, 不溢美, 不过度, 是对人的尊重和保护, 也是媒体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平民英雄的报道中, 媒体应该认识到“他们不是完人, 却能在关键时刻表现一些向上的精神面貌”。新闻记者报道的本意也应是如此:通过文章报道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质, 但并不回避人物内心的质问和挣扎。 (10)

其次, 防止进入被策划。感动人物报道通常会给当事人带来直接的经济奖励, 有人理解为鼓励, 有人理解为生财。目前, 这些事件的“干扰因素”大大增多, 近年来普通人为求自保或赚取荣誉、金钱而“策划新闻”的情况比比皆是。笔者了解到, 何益红事件之所以“翻盘”, 与杨侨星此前四处向媒体投诉有关。而杨之所以坚持不懈地投诉, 主要是因其得知何益红得到了湖北老家相关部门奖励的70万元奖金, 杨向何索要10万元未果, 于是积极奔走, 要求摘除何益红头上的光环。当事人及其周边人的利益诉求, 使得新闻的真相更难以被发掘, 这就要求记者要更加深入采访核实, 否则容易被虚假信息蒙蔽。

第三, 加强走转改, 发掘身边的感动。很多感动报道的人物并不是突然间涌现的。社会从不缺少美德, 只是缺少发掘的眼睛。新闻采访没有捷径, 耐心倾听和仔细观察是采访好人物的第一步, 但是目前都市类媒体的从业人员普遍有一种浮躁的作风, 未经扎实采访就妄下结论, 宁愿刷网络也不到现场, 更相信制造概念的神奇力量。在这样的思维之下, 记者对感人的好人好事可能缺乏敏感, 视而不见。这不仅错失了很多新闻线索, 也不利于培养一种扎实的采访作风。因此, 当下新闻界不断推动“走转改”深化, 就是提倡记者深入生活深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将新闻传媒纳入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媒体通过报道实现价值传播, 培养公众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社会责任的培养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情感支持基础上的。没有正向情感能量的感受也就不会有正向情感能量的释放。” (11) 这也意味着当前一段时间内, 正面感动人物报道仍将是时代需求, 因此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深挖工作, 从而发掘出更多身边真实而感人的美好。当然, 记者在采访中, 要保持热情的行动与冷静的头脑, 即使面对感动依然要保持新闻采访的客观中立, 严谨求证, 细节都要核实清楚, 真实方能感动人心。

五、结论

当感动成为城市社会的一种情感需求时, 都市传媒在挖掘感动人物报道中开辟了一条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成功之路。但是平民感动报道不能形成固定模式, 媒体在报道时要谨防刻板成见的影响, 否则可能因为先入为主, 忽略细节, 造成失实。因此, 媒体要加强人物报道研究, 严守职业操守, 准确传播正能量, 促进普适价值传播。■

参考文献

篇4:刻板印象消除员

都是为看球而来,所以只需三欧元买一杯啤酒,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身为巴萨球迷,挤在一大堆皇马球迷中看球,这情形着实有点诡异。很快,巴萨进了球。正当我努力压制心中的欢呼,准备将之转化为远道而来的东方人脸上一屡不易察觉的窃喜时,站在前排的五六名球迷像遭到电击般跳了起来。几乎本能地切换到欢呼模式,他们有节奏地鼓掌,喊着“巴萨,巴萨”。噢,原来他们是巴萨球迷。而酒吧里的大多数人,大多数皇马球迷集体沉默着,仿佛带着首都人民的模范宽容,任由这不成比例的欢呼声回荡在酒吧里。

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或者说,与我心中对于两地球迷同“吧”看球所预设的情形大相径庭。没有对骂。不会因为在客场欢呼而遭到奚落。只是一大群爱足球的男人,展示着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噢,不,他们或许只是,一起享受一个嘉年华般的傍晚而已。

旅行的功用—或稍微升华一点点—旅行的意义之一,大概就是改变心中自以为理所当然的想法,消除对于一地一事的刻板印象吧。就像去瘦西湖发现扬州没有扬州炒饭,或去巴黎证明她不仅仅适用于“浪漫”这一个标签。

想象你在巴黎。想象你在埃菲尔铁塔前。想象这是夏末初秋的一个清晨。想象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通透。

我想起2012年的那一天。一切如同上面的想象,除了—我没想到:有勤勉的同胞已经在这样的清晨拍起了婚纱照!就在我差点要吐出一句“果然”开头的句子时,三十米开外的一个金发青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也在拍。只是—他在拍一辆自行车。

他拿着单反,在夏末秋初的巴黎清晨,努力地拍一辆自行车!是贝克特也编不出来的荒诞派戏剧场景啊。继续观察:我发现自行车是颠倒着的,我发现那个金发青年不停变换着取景的距离和角度,我发现我快要发现什么了。

真正的发现发生在我悄悄绕到他的身后,几乎与他保持相同的视角之时。这时候,就好像我在通过他的镜头看。这时候,我看见了这样一幅场景:近处朝向天空的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与远处恰好位于两个车轮中间的埃菲尔铁塔,组成了一幅不雅的画面。

本文的最后一幕:我掏出iPhone,将这腐朽的画面与金发青年的背影一同摄下,并脑补了七字图说—“刻板印象消除员”。嗯,比“驴友”“旅行达人”“行者”什么的称呼高级多了,至少我这么以为。

篇5: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外显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发现在外显和内隐层面,大学生存在明显的职业刻板印象,对某些职业评价很高,有些则很低.工作岗位所在不同地域对大学生职业刻板印象产生较大影响,隐藏着加工机制的深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观存在某种偏差.

作 者:胡志海 梁宁建 徐维东 作者单位:胡志海(黄山学院教育系,黄山,245021)

梁宁建,徐维东(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62)

篇6:从生活小事,认识刻板印象的散文

有一段时间,我一点都不愿意去驾校练车,其一,我不想又上班又考试,让自己太累,毕竟当时的工作已经让我每天焦头烂额,没有过多精力;其二,都说女生开车就是马路杀手,我觉得我肯定也开不好;其三,我之前已经挂过一次,心里有抵触。说到底,我就是想逃避。

但是盛哥认为,我们交了几千块钱,绝对不能白白浪费,时间也已过去一年多,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无论如何,你现在必须去练车。

最终,我们不停的吵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才达成共识,约法三章,最迟10月份去练车。

结果,六月份我就离了职,空出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把所有杂事想做的事做完之后实在无聊,自觉地去学车了,最终顺其自然的拿到了驾照。

之前的争吵在事实面前突然变得没有意义,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之前内心的恐惧好像蒙蔽了我的双眼,事情并没有当初想的那么难,是什么让我在还没有经历的情况下产生了如此的抵触心理,我觉得我的思想好像被某些东西管控着,但那是什么呢?

0

2盛哥的长相相当奇怪,脸特别长,鼻子很大,皮肤偏黑,又有很多雀斑,嘴唇较厚,唯一好看的地方就是他的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觉得有如此漂亮的眼睛的人,肯定是一个温暖的人,我便愿意和他在一起。

但盛哥小时候并没有遇到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他的长相给他童年带来了很多困难。

其他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他会向他扔石子,骂他是怪物,因为他长得不好看,小朋友都疏远他,甚至老师也觉得理所当然,看到他受欺辱,从来不管不问,家里又特别忙,谁也顾不上他,很难想象,那么小,就独自忍受了这些孤独、屈辱、不公,他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要承受这么多,想想都让人心疼。

但这是为什么呢?长得不好得罪了谁?为什么要因为自己不能管控的因素平白忍受这么多?

0

3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对心理学的不断涉猎,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学车事件中,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女生的车技都不好,我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从潜意识里也认为我也肯定练不好,后来挂了一次,身边的所有朋友也都觉得肯定是我技术有问题,所以从四面八方过来的声音,让我从心底里认定,我不适合开车,从而各种抵触和不愿意。

长相事件中,人们受刻板印象的影响,普遍认为长得丑的人或者长相奇怪的人,其性格肯定怪异、不合群、不善言谈,甚至是变态杀手的必备要素,所有人都对他们避而远之,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久而久之变成了理所当然。

生活中,受刻板印象影响的例子太多太多,并且大部分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如湖南人爱偷井盖、新疆人爱打架、女生数学差、胖子好吃懒做、二十岁以上必须尽快结婚生子、理工科男情商低等等,往大点说,黑人智商不如白人高、黑人地位不如白人高、女生不如男生能力强、法国人比较脏、德国人呆板等等,这些刻板印象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0

4目前,虽然针对刻板印象做了很多的相关研究和实验,但并未完全摆脱它的影响,它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根深蒂固的扎根在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也说明,想要摆脱或降低这种影响,必定艰辛。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认识和了解刻板印象,在做任何决定和想法之前,想一想,这是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在受刻板印象所左右,从而从个体层面减少刻板印象对我们的影响。

篇7:关于刻板印象的即兴演讲稿

很多关于数学水平国别差异的研究表明,东亚学生的数学成绩确实好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此差异,解释五花八门。但我想,亚裔学生数学比较好,应该是自身努力、文化和语言等各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其“数学呆子”的脸谱化形象,成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要素:

成见因素。美国人在数学上似乎有一种“反智”倾向,许多知识分子常常津津乐道自己的数学不好。其中虽然不乏善意的自嘲,但也间接说明美国人对学不好数学感觉坦然。据说,这样的说法可能是有意和“数学呆子”划清界限,因为在美国,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受同学欢迎,甚至可能遭到同学嘲弄,被称为“教师宠物”。而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受益于正面的脸谱化印象心理暗示,在文化上比较看重数学。不是有句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吗?这两种不同的文化预期,对于学习者的心理颇有影响。

语言因素。在早年的打基础阶段,汉语、日语、韩语等东亚语言,对孩子学数学帮助很大。比如汉字都是单音节,读来琅琅上口,便于瞬间记忆,认知负荷也比较小。

教学因素。在多数东亚国家或地区,数学教学更“正规”,课堂教学多半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很少中间打扰。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有利于打下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而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则更重视所谓的“流程式教育”,比如问题解决技能、判断、估算、图表制作等,不强求学生记公式。

再是家长因素和时间因素。就我所知,许多亚裔家长是第一代移民,在语言和沟通上先天不足,对孩子的阅读、写作这些方面不大插手。而数学对语言的依赖性少些,家长更有信心帮助自己的子女。尤其中小学阶段,有的家长甚至用国内的教材,在家另起炉灶给孩子上课。一些亚裔学生的所谓数学优势,可能也是因为练习更为频繁,花费时间更多,比如很多韩国学生通常课后还会额外学习一两个小时的数学。

可惜的是,早年的数学优势,并不一定能给亚裔学生后来的学习提供后劲,也未必能影响其专业、职业选择。成长中,一些学生发现,自己并不像父母暗示的那样擅长或者喜欢数学。同时,即便是正面的脸谱化,有时也会起反作用,因为它将增加亚裔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分强调成绩,可能导致亚裔学生在创意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还可能摧毁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篇8:刻板

一、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成因

从社会角色、家庭角色、肢体语言、服饰特点等方面切入, 可以发现目前广告传播中依然存在贤妻良母、美丽花瓶、性工具或商品等类角色定型。广告传播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在中西方各国广告中都普遍存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荷兰学者Van Zoonen认为, 性别架构存在四个层次:即个人方面的, 专业方面的, 组织方面的和制度方面的。按照这一路径, 可以总结广告传播中女性刻板印象的三条主要原因:

(一) 社会性别等级秩序中霸权式男性特质占据主导

传播学视野下的建构理论范式认为, 大众媒介对社会现状的呈现是一种选择性反映, 这方面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盖尔·塔奇曼提出的反映假设理论具有代表性, 她指出, 媒介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 必须反映社会价值标准。

关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性别秩序问题, 鲍勃·康奈尔以社会学家的视角做出了解释, 他提出的社会性别等级秩序中霸权式的男性特质处于序列顶端, 涉及的特质包括“权威、有薪劳动、力量和身体强壮等”———例如, 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而所有的女性特质都形成于霸权式男性特质的从属位置中, 其中‘受强调的女性特质’是女性特质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倾向于满足男人的利益和欲望, 以‘低眉顺眼、关心体贴、善解人意’为特征, 形成了对霸权式男性特质的重要补充。这种‘受强调的女性特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玛丽莲·梦露, 而具有此类特质的女性形象, 在传媒、广告和市场营销中更是广为流行”。

(二) 传媒领域中女性工作者的人数和地位相对局限

受制于社会性别秩序中存在的男性霸权, 女性在社会劳动分工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这种性别的不平等在传媒领域表现得很明显。《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显示,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 男新闻工作者占62.7%, 女新闻工作者占37.3%;在报业, 男新闻工作者占72.5%, 女新闻工作者占27.5%……女新闻工作者进入高级决策层的仅占4.4%。由此可见, 传媒领域中女性从业者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地位上都处于弱势, 而这种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必然会影响传媒这一重要的社会性别建构源的信息生产与传播, 进而造成传播中女性形象的模式化甚至是偏差。

(三) 媒介组织和社会制度层面上男性依然占据主导

就组织和制度层面来看, 由男性占据主导的媒介机构依然隐性化地按照男权话语来生产信息内容, 在这种权力结构下, 女性主义的声音处于受压制和排斥的边缘位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媒介产业的经济、政治作用日益凸显, 而经济、政治领域也尽在父权制规范的掌控中。

二、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影响

(一) 隐性强化男权制社会规范和性别秩序

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总是依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霸权位置的男性意识形态来建构的, 而这种对性别规范、角色、等级的制约, 常常会内化为受众对社会的期望, 进而影响其性别认识行为。面对大众传媒极力呈现的性别陈规, 一方面“我们无法拒绝广告信息, 我们也不能说它们是虚假的———因为他们与仪式化的性别关系有相同之处。我们甚至不能拒绝它们, 因为在最深层之处, 我们是通过广告表现的真实来界定我们自己的;另一方面敞开心灵的接受又可能导致脑海中最后一丝女性意识的被抹杀”。这种潜移默化的男权式女性形象通过贤妻良母形象传达给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的孩子, 将促成不平等社会性别关系的再生产。

(二) 误导受众对女性之美的解读

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式呈现, 将女性禁锢于被看或被观赏性的困境, 广告中她们内在的创造力、丰厚的内涵都被一张漂亮的脸蛋取代, 而这张漂亮的脸蛋也是按照男性的想象描绘出来的。同时, 刻板印象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的单向度化, “大眼睛、高鼻梁、身材高挑、乳房丰满”已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三) 导致女性的消费主义

广告所展现的所谓完美形象没有几个人能达到, 于是化妆、美容、减肥甚至整容, 成为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女性们难以割舍的选择, 梦想式消费成为女性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她们在这种体验式的消费过程中不仅仅失去了金钱, 也丧失了内源性的自信和对外 (下转第96页) (上接第91页) 部世界性别关系的鉴别能力。无论是美丽花瓶、家庭主妇、还是另类女性都试图将女性拉入消费主义的漩涡, 并以此磨灭本是多元化的个性特征, 从而最终谋杀了女性的自我。

三、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对策

(一) 实现由广告即销售到以人为本的广告观念转变

广告即销售的观念将促销作为广告的唯一目的, 而以人为本的广告观则强调从人出发, 体现对个人和群体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以人为本的广告观强调建立广告传播中的沟通观念, 认为反馈、对话、沟通才能保证真诚, 促进性别平等, 只有“在新广告所搭建的公共文化平台中, 让社会的各个阶级和亚文化群体都能进行真诚的沟通, 实现真正的平等, 才能使女性形象的展现和诠释建立在公正、科学的前提之下”。

(二) 提高公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相关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引起全球众多学者的关注, 它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公众对媒介内容的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为提高公众对媒介内容的醒觉能力和批判能力, 就广告素养而言, 就是要加强公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对广告传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保持敏感, “以逐渐摆脱潜意识中存在的角色定型和女性模式化, 产生新的社会心理需求, 最终达到商业化和社会心理的良性循环”。性别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鼓励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创造主体, 使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然, 在男权文化占据主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下, 解决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问题绝非易事。但诚如鲍勃·康奈尔所提出的观点, 社会性别关系本身绝不是固定和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过程的结果, 因而会发生改变和遭遇挑战,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也应满怀自信地认为, 只要从人本出发、以平等的姿态来审视和进行广告传播, 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化问题定将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兰珍、饶德江.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05, 58 (3) :368.

[2][英]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78.

[3][美]Erving Goffman.Gender Advertisement[M].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9.

[4]刘兰珍、饶德江.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05, 58 (3) :37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刻板】相关文章:

中国刻板印象范文06-05

论美国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及其影响10-06

上一篇:含汞废水处理运行考核规定下一篇:五升六语文期末测试卷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