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规 民 约

2024-04-07

村 规 民 约(精选14篇)

篇1:村 规 民 约

村规民约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积极发展生产参与市场经营勤劳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发扬光荣传统爱党、爱国、爱集体关心公共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四、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村各项规章制度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秩序防火、防盗、防事故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五、不参加赌博不看黄色录像积极参与扫除“六害”。

六、服从管理不产假冒伪劣商品文明经商、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七、讲文明、讲礼貌不打人骂人遵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

八、爱护集体财产和公共设施遵守《国土资源法》不乱占、滥用耕地不违章建房。

九、增强国策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十、移风易俗勤俭持家不搞封建迷信活动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

村规民约十不准

一、不准信谣传谣蛊惑人心破坏安定团结。

二、不准与各级政府离心离德唱对台戏。

三、不准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私自利捞利益。

四、不准组织支持、参与、策划封建迷信活动。

五、不准赌钱打牌、偷摸扒窃。

六、不准挑起事端打架斗殴搞械斗。

七、不准破坏封山乱砍滥伐。

八、不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九、不准乱堆土石、乱挖路坎、堵塞道路、水沟。

十、不准乱倒垃圾、粪便、污染水源影响环境。

扶贫物资、资金管理制度

一、扶贫物资、资金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村级管用手续齐全。

二、凡扶贫物资必须逐件造册登记并按规定发放使用。

三、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凡扶贫经费由开支人签明理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能报销。

五、包干经费经领导签字后方能报销。

六、严禁挪用扶贫经费和办公经费。

七、对不合理开支、不规范手续的票据不予报销。

篇2:村 规 民 约

社会秩序篇

守法遵规讲道德,文明行为倡导好。相信科学不迷信,黄赌毒邪抵制牢。主动沟通说难题,矛盾纠纷化解早。房屋出租要规范,来有登记走有销。

村风民俗篇

爱岗敬业守诚信,勤劳致富传家宝。陈规陋习全不沾,扶贫助困益不少。待人诚恳有礼貌,邻里和睦多关照。红白喜事从俭办,党员干部表率好。

家庭安乐篇

科学教子少溺爱,计划生育不动摇。敬老爱亲婆媳和,家庭美满欢声笑。平安出行多礼让,煤气中毒预防早。健康饮食新风尚,幸福生活步步高。

乡村建设篇

篇3:村规民约须合法

目前农村一些地方为了加强村民自治,进一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本地秩序,制定了一些村规民约,这是农民自我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也有一些民约,在内容上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村规民约掺杂了浓厚的封建宗派色彩。动不动就罚款。还有一些条款与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相抵触,如有的规定私人建房占地由村里说了算等等。

我们应该认识到,村规民约不具备法律效力,更不得与宪法及其他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和合法财产权。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享有罚款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依法受委托的组织。村民委员会属于群众自治组织,显然不具备罚款的资格。因此,村规民约里有罚款条款是不合法的。一些内容有问题的民约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有一些村规民约对规定的惩罚措施没有完善的程序和手续,管理混乱,给个别人贪污、挪用甚至挥霍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的同时,对村规民约建立起登记和管理制度,加强检查和指导,使村规民约逐步完善和配套,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篇4:村规民约能作为罚款依据吗

眼下,人们对随处可见的“违者罚款”警告已经习以为常。殊不知,这里涉及一个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制裁。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法院经审理认为,张家村村民委员会无法律授权范围内的行政处罚权,村委会根据其内部规定对张某处以罚款没有法律依据,所以本案中村民委员会依据《张家村集体果园管理规定》进行罚款,是违反《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的。最后,法院判决村民委员会返还张某被罚的人民币1000元。

另外,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应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张某不满14周岁,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对象。

篇5:村规民约

(2017年 月 日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为提高全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全村的安定团结和两个文明建设。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村的具体情况,制定本村规民约。凡是住在本行政村的单位和本行政村管辖区内的公民从事民事、经济等活动都应该遵守本村规民约。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崇德向善,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树立良好村风民风。争做“有闯劲、肯实干、善团结、共发展”的新时代村民。

二、服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和领导,积极参与、配合、支持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监督村委会的工作,经常向村两委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三、邻里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家庭成员间要平等相处,遵老爱幼,保护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子女应尽赡养老人义务,关心老人、尊重老人。外出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应尽抚养未成年人子女和无生活能力子女的义务,不虐待儿童。

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红白喜事,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五、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做到男女平等,严禁弃婴,溺婴情况发生,杜绝计划外生育,凡计划外生育者不得享受上级、村里一切优惠政策。每年按时参加一年两次孕环检,认真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独生子女和二女户每年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自觉执行建房审批制度,做到先审批后建房,未经审批一律不得乱搭乱建任何房屋或简易棚。建房户在审批建房手续过程中,每户需缴纳2000元保证金,保证建筑垃圾不随意乱倾倒,一经发现,予以没收保证金用于垃圾清理。

七、积极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倡导文明娱乐。严禁黄、赌、毒,违者警告,通报全村,情节严重的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八、提倡用协商办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协商不成功的,可申请到村、乡镇调委会调解,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不得无理信访、越级信访和集体上访,不得闹事滋事、扰乱社会秩序。

九、严禁污染环境,破坏公共设施。爱护公共财物,保护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古建筑,珍惜和保护农田、山林、水源、水产等资源。不得损坏水利、交通、通讯、供电、供水、草木花卉、生产、休闲场所等公共设施,未经批准,不私自安装用水用电设施,节约用水用电,严禁偷水偷电。违者除赔偿相应损失外,同时处以批评教育或书面检讨并张贴公示。

十、根据村内卫生保洁需求,在本辖区内收取卫生与垃圾处置费。缴费标准:小中大型经营单位(企业)每家每年1万元以上,各单位具体金额与村两委协商决定;微型经营单位按照每50m2每季度100元;在本村住户(包括外来租客)自愿缴纳,每户每季度30元,也可按每人每季度10元缴纳(不缴费的住户自行处理生活垃圾);五保户免费,低保户、独生子女户、两女户减半,享受缴费住户待遇。本村卫生与垃圾处置费由村两委负责收取,按户开具收据,可按年或季度缴费,收纳金额要对村民公开使用去向。

十一、本辖区内的所有人员都有义务搞好公共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即包门前卫生,负责门前清扫、保洁,随脏随扫,全天保洁,有序存放废弃物,不将废弃物倒至路边或溪河;包门前容貌,保持责任区内房屋外貌的整洁卫生,保护管理好门前公共设施,严禁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等行为;包门前秩序,保证门前不乱摆摊、乱堆放、乱停车、乱挖占、乱凉晒、乱泼水等,保持门前秩序井然。在公共场所乱倒垃圾和其他杂物者,视情况轻重处批评教育、责令清除垃圾或加收一年卫生与垃圾处置费等,由该区域保洁人员负责监督,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十二、本辖区内范围严禁饲养生猪,另外,鸡、鸭、鹅、兔、狗、牛、羊等要按要求圈养,饲养户必须有专人看管好自养的禽畜,损坏他人农作物或经济物由饲养主人承担赔偿责任。严禁在公共场所放养家禽、家畜,违反规定者,村两委将做扑杀处置。

十三、在本行政村管辖的山林(含生态公益林、公路绿化树毛竹林里未成材的树木)从事林事活动的人(包括外村)都必须爱护林木,服从本村的护林员的管理。每位村民对违章盗伐林木的,应及时举报。村两委对举报者给予保密,将案件送交相关部门处理。

十四、严禁任何人在我村辖区范围内的溪里和水库里电鱼、毒鱼、炸鱼、网鱼。如有违者,电毒炸鱼者每次罚款500-2000元。网鱼者每次罚款200-1000元,情节严重或履教不改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十五、为安全起见,村内用火用电要谨慎,大家都应树立起安全用火用电人人有责的政治感。严禁在将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户内和人口密集区,定期检查、排除各种火灾隐患。野外用火要审批,如引火烧山要令其造林和赔偿林木损失,情节严重报司法机关处理。

十六、村调解、治保、民兵连等配套组织都是维护我村集体和村民利益,保障本村经济的支柱。全村村民都有义务维护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不得妨碍他们执行公务,违者必究。

十七、积极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加强本村卫生日常保洁清理力度,杜绝“脏、乱、差”现象,确保全面落实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切实为村民提供干净卫生的美丽村居环境。

十八、坚持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突出抓好以“防洪水、治污水”为重点,以服务民生为基本理念,逐步实现全村防洪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全覆盖。

十九、全面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深入开展旧住宅改造,使违法建筑拆除大见成效,违法建设行为得到全面遏制。

篇6:村规民约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学

2、爱护公共财物,不得损坏水利、交通、通讯、法知法,遵纪守法,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供电、供水、生产等公共设施,未经批准,不私自安装用水用电设施,节约用水用电,严禁偷水偷电,发现违规人和事,要积极制止并及时向理事会和村委会报告。

3、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诽谤他人,不造谣惑众,不拨弄是非,不仗势欺人,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4、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不铺张浪费,丧事从俭,不搞陈规旧俗,不搞宗族派性,反对家族主义,反对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5、搞好公共卫生和村容整洁,做到人畜分离,垃圾不乱倒,粪土不乱堆,污水不乱流,柴草不乱放,房前屋后不积水,檐沟处处要疏通。

篇7: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三字经

1、遵国法 守村规 公共财 不可毁

2、学科学 重教育 反邪教 不迷路

3、尊师长 爱幼小 对儿女 不娇惯

4、勤致富 俭持家 不赌博 不浪费

5、邻里间 和为贵 相互帮 不添乱

6、夫妇情 恩爱深 讲平等 不吵嘴

7、外来客 如亲友 多帮助 不欺生

8、遵国策 优生育 儿和女 不歧视

9、讲卫生 爱环境 乱堆占 不可为

10、为村邻 群防治 义勇为 不旁观

村规民约

为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经全体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每个村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不侮辱、诽谤他人,不造谣惑众、拨弄是非。积极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严禁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严禁赌博、严禁替罪犯藏匿赃物。

三、爱护公共财产,不损坏水利、道路、树木、供电、通讯、生产等公共设施。

四、不得私自砍伐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林木,不得损害他人庄稼、瓜果及其他农作物,加强牲畜看管,不得乱放猪、牛、羊、鸡、狗。

五、保持村容整洁卫生,各户墙皮以外属村集体管理,单户有保持卫生整洁的义务,没有占为己有的权利,一律不准阻拦公共设施的正常施工。

六、本村村民严禁参加任何邪教组织,不组织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七、父母应尽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必须保证子女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子女应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不得歧视、虐待老人。

八、邻里之间发生纠纷不得采用殴打、威胁、恐吓的方法,可以要求调解。对殴打他人造成伤害的,应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情节严重的,提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九、违反本村规民约,除触犯法律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的,村民委员会可做出如下处理:

1、予以批评教育,用村广播进行通报;

2、责令其恢复原状或作价赔偿并视情况给予经济处罚;

3、取消享受或者暂缓享受村里的优惠待遇。

4、本年度不评先进、文明户、五好家庭户。

篇8:村规民约及法律监督

关键词:村规民约,监督,司法审查

1 村规民约的涵义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民主管理制度, 是村民就本村事务制定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共同行为规范。村民自治是在农村基层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 使社会主义的直接民主体现在农村基层, 使广大农民在所在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农村制定村规民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农村的发展与稳定, 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 从而使人们在一定的规则中有秩序地生活。村规民约具有如下特征:

1.1 自治性

农村社区存在于多元规范体系中, 只有村规民约是村民自己直接制定的自治性规范, 村规民约的自治性表现在:它是广大村民基于自治权, 为民主管理本社区的事务而制定的;它既是实行自治的手段, 又是落实自治的的成果;它的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广大村民的共同意愿与利益, 它的的制定实施过程始终贯彻自治原则。

1.2 自律性

村规民约的自律性表现为:它是全体村民为了本社区的发展自愿制定的, 全体村民自愿接受它的约束, 它的实施主要靠村民的自觉遵守, 如果违反, 则自愿接受它的惩罚。

1.3 一定的强制性

村规民约的制定以保护全体村民的共同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由于具体村民的个体利益和规约所代表的普遍性利益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 即使全体村民当初都参与了村规民约的制定并赞同其实施, 但是在村规民约的具体实施中, 部分村民仍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个体利益而不遵守村规民约, 并且有可能进一步损害社区的整体利益。既然个别村民不遵守村规民约的现象在所难免, 为了维护全体村民的共同利益, 保证村规民约能够得到执行, 村规民约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规定相应的措施。

2 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村规民约虽然具有自治性, 但是它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会员会组织法》第二十条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法律、法规或国家的政策向抵触, 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性权利的内容。”然而, 目前在广大农村, 在村规民约的建设中, 违法的情形很多, 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2.1 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违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会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制定村规民约必须由村民会议制定。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召开村民会议, 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 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 所作的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这就要求制定村规民约时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才能通过。然而,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 村民委员会在制定村规民约时没有召开村民会议, 而是由村委会的干部讨论制定的。有的虽然召开了村民会议, 但决议的通过并没有达到法定人数。

2.2 村规民约的内容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会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 村规民约不得与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但是, 在实践中, 村规民约与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相违背, 违反法律的现象较为普遍。2.2.1村规民约的内容直接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向违背。具体体现为:第一, 在婚姻家庭方面, 有的村规民约规定:“本村男青年在婚姻上只要双方举行了婚礼, 视为正式结婚, 女方的责任田、福利待遇全部照发”。双方是否进行婚姻登记则在所不问,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 只要不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同姓的男女就可以结婚, 但是有的村规民约规定:“同姓一律不得结婚。”;第二, 在遗产继承方面, 有的村规民约规定:“丈夫死亡, 女方不改嫁, 才能够继承丈夫的遗产, 否则, 一律不得继承”。有的规定:“嫁出去的女儿不得继承其父母的遗产”;“老人与谁共同生活, 百年以后财产归谁所有”。这些村规民约严重侵犯了妇女的婚姻自主权和继承权, 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和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第三, 在责任田的分配上, 有的村规民约规定:“凡本村女村民与外地人结婚的必须将户口迁至男方家, 不迁者收回本人承包的土地, 不发给一切待遇。”还规定“男到女方家落户, 必须是独女户, 否则, 上门女婿不分给责任田”。这些规定违反了女方可以到男方家落户, 男方也可以到女方家落户的法律规定;第四, 在庄稼保护方面, 有的村规民约规定:“猪、羊到地里吃青打死不赔, 为保护庄稼、果树的安全, 可以在地里、果树上下毒药, 毒死人畜不管”等等。

2.2.2 乱设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 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才有权设定行政处罚, 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处罚。可是目前很多村规民约都设有处罚的内容。有的村规民约规定村民打架一次, 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 不参加会议的要罚款等等。此外, 还设有收回责任田、取消村民待遇、强制义务劳动等处罚。

2.3 村规民约执行过程中违法

村规民约本属于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 不能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向抵触。村民委员会应当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执行村规民约。可是,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 土政策高于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在执行时强调村规民约的约定, 忽视法律的效力。而且, 在执行的过程中, 有的村干部对村规民约如何发挥作用理解有偏差, 看不到村规民约的教育功能, 强化了其惩罚功能, 在工作中出现了方法简单粗暴、动作过激野蛮的行为。有的村规民约只是对普通村民有约束力, 对村干部和村里的“能人”、“强人”没有约束力, 甚至被一些村干部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3 建立和完善对村规民约的监督机制

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不加以解决, 将会严重妨碍我国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 影响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阻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3.1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的指导和监督

3.1.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制定村规民约的指导和监督。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重视村规民约的重要作用, 并向村民宣传, 号召村民积极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 实现自己的权利。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对制定村规民约的指导和监督, 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从程序上监督。也就是使村规民约必须要由村民会议制定, 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如果村规民约是由村民委员会提出议题的, 则必须提交村民会议讨论、表决。同时, 参与制定和表决村规民约的村民, 必须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人数;第二, 从内容上引导。在村规民约提交村民会议讨论、表决前, 则必须审视其内容是否全面、完整, 是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吻合。对内容不够全面、完整的, 引导村民将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不符合甚至有悖于法律法规, 以及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不相符的条款, 引导村民进行修正。

3.1.2 加强对村规民约执行过程的指导和监督。

村规民约制定出来后, 规范地执行村规民约, 是村规民约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农村党组织尤其也是村规民约规范对象的村党支部, 应针对目前村规民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不公平问题, 给予村规民约的执行以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保证村规民约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执行, 确保村规民约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 村党支部成员和党员在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基础上, 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带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其次, 要在村干部中树立这么一种意识:村规民约对群众的约束更多的是道德上的约束, 在执行村规民约的过程中, 更应该重视的是对村民的道德教化, 而不是直接的硬性处罚, 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方法简单、动作过激的行为。再次, 在执行村规民约的过程中, 要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 做到一视同仁。不论是村干部, 村里的“强人”、“能人”, 还是普通的村民, 凡是村规民约规定应该享受的权益, 都应该得以享受;凡是村规民约禁止的行为, 都应该遵守;违反村规民约的, 也要受到同样的处理。对于那些以村规民约为工具谋取利益, 甚至是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村干部, 农村党组织应对其进行教育, 引导其改正错误。屡教不改的, 可将其行为向村民通报, 并发动村民依照法定的程序将其罢免;对其中的党员, 应依党章党规的规定给予党纪处分;触犯法律的, 交司法机关处理。

3.2 乡镇人大应当加强对村规民约的监督

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明确规定乡镇人大对村规民约的监督, 但是由于法律赋予乡镇人大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权利。因此, 乡镇人大应当监督和保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正确贯彻执行。一是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正确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指导村委会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二是监督政府做好村规民约的备案工作, 审查村规民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三是, 积极引导乡镇人大代表对村规民约的关注, 定期组织代表对本区域内的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工作进行检查。

3.3 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村规民约的监督及审查备案力度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第二十条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所以对制定村规民约工作给予指导是法律赋予乡级人民政府应尽的义务。笔者认为, 乡 (镇) 政府的支持及指导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 保证在村规民约在制定中, 可以由村委会草拟, 但必须召开村民会议进行讨论表决, 而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第二就是对村规民约的内容加以引导, 制定或者修改村规民约提交村民会议讨论、表决前, 必须审查其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是否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权利。审查主要组成人员建议由乡镇司法办 (所) 工作人员组成。第三就是加大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备案力度。要从法律角度对村规民约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首先要审查村规民约是否是由村民会议制定, 不是村民会议通过的不予备案, 并且宣布其无效。其次对村规民约的内容进行审查, 如有不合法的内容应及时反馈, 村民委员会则必须交给村民会议讨论、纠正、完善。第四就是加强对村规民约执行过程的监督。村规民约对群众的约束更多的是道德上的约束。而在有的村委会中, 村规民约成了一些村干部谋取利益的工具, 使有的村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方法简单、动作过激的行为。因此, 乡镇政府应给予村规民约的执行以必要的监督, 保证村规民约在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执行。

3.4村规民约的司法审查

一种观点认为, 制定村规民约是村民委员会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所享有的自治权, 法院不应该过多干预。笔者认为, 法律赋予村民委员会自治权, 但这种权利并非是为所欲为的权利。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规定, 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并报乡镇政府备案。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 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可见, 村规民约是否合法的问题应在法院审查的范围之内。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 对村规民约是否合法的审查在目前主要是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 如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人民法院可以对违法的村规民约不予适用并作出否定性判决。

参考文献

[1]张景峰.村规民约建设的几个问题[J].洛阳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12) .

[2]王忠心.村规民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2 (2) 。

篇9:村 规 民 约

关键词:村规民约;法治;村民自治

一﹑村规民约的定义与特征

1.村规民约之界定及规定

村规民约是村民依据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道德礼仪﹑乡土文化传统等总称。在不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经村民的一致同意表决制定共同遵守的一种民间社会规范。是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有效手段,保障全体村民利益,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推动基层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肯定了村民自治行为并确立村规民约的地位。中共十七大报告将其“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对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其实施效果对农村各方面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指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法治建设等方面发展的衡量标准。

2.村规民约的特征

村规民约有三个特征:自治性:不仅体现在村规民约的形成完全由村民参与制定,而且其具体实施的过程由村民依据其条约内容,主动选择适用。不与国家制定法冲突情况下,具有适用优先性;地域性:国家对村规民约的例外规定,考虑到不同地域背景下环境﹑习俗文化等差异,推行具有普适价值的现代法难以根除其长期嵌入一定地域人的意识;综合性,其内容涵盖婚丧嫁娶礼仪﹑纠纷冲突﹑土地租赁,甚至犯罪行为惩罚等方面,是习惯习俗﹑道德意识﹑宗教传统等经过普遍认可的杂糅。

二﹑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差异性

差异性表现在:规定的范围和侧重不同,国家制定法具有普适性,法律视域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接受法律的调控。村规民约的地域性很强,对团体之外的人不能适用;性质不同,国家制定法是基于陌生人之间的交互行为建立起来的法律行为关系。村规民约是基于农村熟人社会建立起来的礼治关系,这种礼法之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与社会道德高度融于一体,并不像现代法律一般拥有了自身的独立性。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规定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属性,同时也意味着彼此在文化认同方面的远距离;实施的不同,国家制定法依据国家强制力推进实施,时间、人力和经济成本巨大。而村规民约作为村民世代传承且深入生活的习惯行为,在村民遇到问题时,实施起来快捷简便,而且能够获得高度的心理认同。

三﹑村规民约发展的进路选择

法治文明作为推进现代社会进程有效手段,它基于“陌生人关系”而建立起来,较我国的农村社会属于一种典型外来文明,在逐渐消解礼治文明同时,它存在着因为文化属性不同而产生文化隔膜的现状。社会发展不可避免,但旧生活秩序祛除与新生活秩序建立需要时间与妥协,只有对旧有秩序进行很好地安顿才能使得新秩序日趋稳固。

1.加強农村法治宣传与法治设施配置

我们说乡村社会“无法”一定意义并不是自身选择的结果。农村社会土生土长的习俗礼治,使他们将法律潜意识作为舶来品,以水土不服选择排异。“生活上被土地所困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农村人避免用法律维权,某种意义上由于外在环境缺乏法律培育地,《秋菊打官司》体现了法律意识的觉醒和法律执行的不解,从秋菊最后对村长被拘留结果的困惑,看出法律在部分地区只是一种宣传口号,具体如何运行与操作并没有得到广泛宣传,正如功利主义学派所主张,人们只有认识到自己利益在法律中得到切实保障才会试图改变。《山冈爷的悲剧》普法的同时,揭露了由于法治设施缺乏,而人们急需秩序的情况下,一个“法律裁决者”应运而生,农村需要秩序,可如何保障却在现实中难以具体操作,配套设施的缺乏,使他们难以对一种宣传式口号深刻认识。两部电影体现由于缺乏法治宣传对执行效果带来困惑,另外缺乏配套资源而造就了悲剧。“人性中隐含着一种遵循某种准则的虔诚”法治意识的异地生根,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2.国家法不同领域区别对待

从现行法体现的取向,国家对公私领域在法律制定及执行所秉持的态度不同。在私领域,国家统一适用制定法时,允许采取意思自治达到更好社会效果,而公领域其涉及的主体与侵害的法益不同,国家必须严格监管,统一适用。由此可以将此推行为村规民约所坚持的立场。在私领域由于“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能性”。村规民约有关私领域的规定,国家法应适当妥协使纠纷得到很好解决。而公领域方面给私人以自由裁量权势必会危害到不同的法益﹑破坏社会秩序,不利于人们的生存发展。法治现代化社会这一行为即使确立,国家制定法都必须干涉限制危害社会行为,对有关内容予以绝对排斥。

3.保持与国家制定法整体同步性

法治现代化正如全球化一样,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中我们将必然选择法治推进社会进步。权利意识的觉醒,权利观念的深入民心,农村人员的普遍流动,都强烈要求我们打破地域性的束缚去重新寻求秩序。乡土社会可以不用文化,通过礼治加以确立,甚至用他们的习俗度过一生。然而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需要新的知识与血液来发展自己。促使我们发生大踏步改变的屈辱历史也证明只有选择改变才能适应优胜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则。长远来看,这将是农村意识觉醒,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国家监督指导下村规民约应积极的寻求与国家法的吻合。

参考文献:

[1]谢秋红,乡村治理视阈下村规民约的完整路径[J].探索,2014(5):149-151

[2]肖娟,村规民约在法治实践中的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3(2):134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9-34

[4]吕瑛,法治视域下的村规民约[J].北方法学,2008(6):24-26

[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1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8-30

作者简介:

篇10:村规民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爱党爱国爱集体,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公民义务,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第二章

规约内容

第二条

支持和配合上级和村民理事会制定的本村发展的有关决定、决议和规定。

第三条

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工投劳、筹资筹款,积极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等行动。

第四条

不违法违规占地用地,不乱建乱搭。建房不得违反村庄规划,不损害四邻利益,遵守“一户一宅”管理规定,未经村(居)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擅自动工建设。

第五条

自觉保护耕地,严禁荒废耕地,耕地使用要符合村的统一规划,不得非法改变其用途或转让。

第六条

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不乱拉乱挂,不乱堆乱放,不乱张乱贴。

第七条

按规定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落实门前“三包”(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自觉缴交保洁费,不乱扔乱倒垃圾,不露天焚烧垃圾,自觉将垃圾投放至指定的垃圾收集点。

第八条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露天焚烧稻杆及其它农作物,保持空气质量。

第九条

注意森林防火,生产生活中尤其祭奠扫墓时,要严格控制火种火苗,严防火灾发生。注重保护林地,不毁林开荒。

第十条

不散养禽畜,做到人畜分离、集中圈养。禽畜圈养场所、厕所要勤清理,以免臭气、脏水污染环境。发现多数禽畜得病,要及时向村委会报告,不得擅自处理,防止发生大面积疫情。

第十一条

爱护村庄绿化、村道路灯、环保设施、公共标志、文体器材等公共设施及集体财物。

第十二条

自觉维护道路安全畅通,不在路边违建或堆放废土、乱石、杂物或种植作物;不侵占路面,不在道路上乱挖排水沟或晒、打农作物。第十三条

积极参与兴修水利建设,自觉维护水利设施,及时清淤修整,确保农田灌溉正常。

第十四条

团结互助,相互尊重,男女平等,和睦相处,不粗言乱语、不诽谤他人,不拨弄是非,不仗势欺人,不造谣、信谣、传谣,共同构建新时代和谐的邻里关系。

第十五条

尊老爱幼,子女必须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父母必须重视子女教育,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六条

不搞封建迷信,不参加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

第十七条

不参与涉黑涉恶等违法活动,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觉抵制黄、赌、毒,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十八条

不违反法定程序越级上访和聚众集体上访,不煽动群众聚众闹事,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第三章

规约监督

第十九条

由村民理事会负责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本村的党员、干部、理事会成员和村民代表要模范带头遵守《村规民约》,一旦发现有违反行为,要大胆制止、及时处理。

第二十一条

村民对监督人员的处理有不同意见的,可向村、镇反映,不得借机侮辱、诽谤、报复监督人员。

第二十二条

违反《村规民约》,要承担相应责任:(1)批评教育;(2)赔礼道歉;(3)写悔过书;(4)对违约行为进行通报;(5)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6)扣发村集体经济分红;(7)其他村民提出的约束办法……

第四章

规约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村规民约》经2018年

日村民会议(或户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生效,并抄报村委会及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村规民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请全体村民(包括居住、外出务工村民)共同遵守、自觉执行。

自然村(或村民小组)2018年

篇11:村规民约

为了推进我幸福村落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更好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乡村战略,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卫生的新农村,经全体村民讨论通过,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社会治安

第一条 每个村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合理诉求依法法规进行信访活动,严禁越级上访和非法上访。

第二条 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严禁侮辱、诽谤他人,严禁造谣惑众、拨弄是非。

第三条 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扰乱公共秩序。严禁从事一切邪教活动,信谣传谣。

第四条 严禁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严禁赌博、严禁无证驾驶车辆。

第五条 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损坏水利、道路交通、供电、通讯、生产等公共设施。

第六条 严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非法侵犯他人住宅。

第七条 严禁损害他人庄稼、瓜果及其他农作物,未经允许不得到他人柑橘园中捡拾柑橘幼果,农户田坎不得种植柑橘及其他经济林木,共界间定植柑橘树必须间隔1.5米以上,防止造成通风采光的影响。

二、消防安全

第八条 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禁焚烧秸秆,严防山火发生。

第九条 对村内、户内电线要定期检查,损坏的要请电工及时修理、更新,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第十条 加强村民尤其是少年儿童安全用火用电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村民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 若遇火灾,要立即报告村委会,组织民兵迅速扑火,严禁老人、儿童参与,并及时报告消防机关,争取支援,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村风民俗

第十二条 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

第十三条 红白喜事由幸福村落红白喜事理事会管理,集镇范围内严禁燃放鞭炮,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第十四条 建房应服从村庄建设规划,经村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统一安排,不得擅自动工,不得违反规划或损害四邻利益。

四、环境保护

第十五条 认真学习《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禁私自采伐、盗伐集体或个人林木;严禁毁林开荒。

第十六条 积极开展文明、绿色、卫生、幸福村落建设,搞好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严禁随地乱倒乱堆垃圾、秽物;更不得将垃圾倒入道路旁和河道中,一、二幸福村落必须交纳环卫费,由镇环卫公司统一合理收费,统一收集生活垃圾,农户按规定时间将垃圾倒到专用垃圾车上。

第十七条 严禁野外烧荒、烧田坎和禾杆,还村民一个绿色、环保、清洁的一片蓝天。

五、邻里关系

第十八 村民之间要互尊、互爱、互助,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第十九条 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土地生产经营中严禁争田拱界,通水上流下接,排水通畅,通风采光按自然规律,严禁在共界处栽植高大树木。

第二十条 邻里纠纷,应本着团结友爱的原则平等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申请村调解委调解,也可通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六、婚姻家庭

第二十一条 遵循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严禁不孝敬赡养老人、不管教子女的情况发生,建立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

第二十二条 严格按照现行生育政策办事,全面实行二孩政策的落实,鼓励育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严禁无计划生育和超生。

第二十三条 夫妻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共同管理家庭财产,反对家庭暴力。

七、附则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上述社会治安条款、触犯法律法规的,报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对违反本村规民约条款的经教育不改正者,村委会将在全村内予以公示,并一律打入“黑名单”,不得享受民政救助政策,限制享受部分惠农政策资格。

第二十五条 本《村规民约》由村委会负责解释,并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太坪村民委员会

篇12:村规民约

第一章:民族团结

第一条:全村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共同繁荣本村经济

第二条:和睦相处,对于影响民族团结的言行要坚决抵制和反对

第二章

第三条提倡科学种田,落实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各项管理措施,否则,进行批评教育。第四条:加强田间管理、大牲畜进田吃庄家一头(匹)一次罚收三元,猪一元,小牲畜(包括鸡)五角(此规定从农作物下种到收割上场为止)。不得有意打死打伤或圈死进田吃庄家的牲畜,否则,要折价赔偿。

第五条每个村民要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公益义务劳动,加修水渠、公路、农田线路、载树和其他出工事项。

第六条:积极接受牲畜预防注射和接种疫苗,按时发药打针,严防“五号”病发生,努力减少牲畜死损。

第七条:要合理利用草山,分清四季牧场,按统一时间进出草场,违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章:森林管理

第八条:各村民小组要制定护林公约,完善护林制度,建立护林防火工作。

第九条每个村民应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及时完成退耕还林和植树任务,否则、酌情给予处罚。第四章:交通管理

第十条:保护国家公路,不准在公路上打碾、堆土、倒粪,不准违规修建影响交通的建筑物,不准毁坏交通设施,违者按路政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集体和个人不得以修渠取土,挖石等行为影响交通畅通,凡劝阻不改的视情节予以处罚。

第五章:卫生管理 第十二条:爱护环境卫生,积极搞好本村的环境卫生和家庭的清洁卫生。

第十三条:各村要制定地点倒垃圾,病死的牲畜一律挖坑深埋,不准乱扔。否则,酌情处罚。第十四条:各户将当年出生的婴儿要及时向乡卫生院申报建卡,积极完成防疫注射和人保工作。

第六章:治安管理

第十五条:村民要讲团结、讲文明,不准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严禁挑拨离间、滋事生非。第十六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防偷牛盗马和各种盗窃现象;严防赌博、吸毒、贩毒和传播黄色制品,如发现上述情况,要及时向派出所和村委会举报。

第七章:婚姻、计划生育

第十七条:每个村民应严格遵守《婚姻法》,禁止非法结婚、早婚、私婚等不法行为,违者一律按乡政府规定的处罚制度执行。第十八条:违犯计划生育政策,抢生、超生、不采取节育措施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第十九条村组干部要积极配合乡计生专干的工作,确保计生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八章:其它 第二十条:每个村民要严格遵守《土地法》的规定,不得私自占宅基地、乱占耕地和搞土地交易,违者按《土地法》和县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一条:积极完成国家集体的各项生产指标和经济任务,确保本村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二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户”和“文明村”,移风易俗,弘扬先进文化,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篇13:维吾尔族农村社会的村规民约研究

1.村规民约的内涵

乡规民约起源于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社会 (以村落为主要形态) 形成之后, 协调超越家庭、家族关系的社区社会秩序的需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维护乡土社会的基本秩序。乡规民约是自治的一种体现。由乡民们自动、自发地制定, 处理众人生活中面临的治安、经济、社会、教育、礼俗等问题, 是乡民们“自觉地”建立的相互交往行为的规则。从村规民约的本质来讲, 就是指村民们共同商量, 共同讨论, 共同制定, 且每个乡民都必须遵守和执行的行为规则。这种村民自发形成的管理方式中, 蕴涵着巨大智慧。我们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必须了解、学习村民的创造, 注重从其中吸取营养。

2.村规民约的分类

成文村规民约和不成文村规民约是村规民约最为常见的分类方式。成文村规民约是指以书面文字为载体的村规民约。在笔者调查的村都将制定好的村规民约印制成册, 发到各家各户, 这样的文本是当代村规民约的主要载体, 也是研究村规民约最重要的资料来源。

村规民约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成文村规民约具有典型的民间法性质, 都体现为村民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变迁, 成文村规民约越来越多, 不成文村规民约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不成文的村规民约大都属于民间法, 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适合民间法生存的社会土壤越来越少。同时, 由于传统的民间法无法用于调整新的市场条件下的人际互动, 村民也就逐渐将其弃置不用。

3.村规民约的嬗变

我国的乡规民约由来已久, 其传统形态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末直至民国时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传统乡规民约从最初的口耳相传、约定俗成逐渐发展为后来的系统化、成文化。在维吾尔族社会中乡村士绅阶层作为主要的倡导者和领导人, 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哪个时期的乡规民约, 他们对协调乡村社会关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维护传统的乡村秩序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从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针对农村基层民主化、规范化的政策, 为了改善民族地区的纠纷解决能力及提高村规民约的社会效果, 进一步沟通法律与民族地区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达到情理法的融合, 促进司法和谐, 在制定村规民约的程序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南疆维吾尔族村规民约的内容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笔者在实地考察 (个案研究) 过程中选择文化程度较高的、无文盲的几个村干部从村规民约、禁忌习俗、村民自治及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访谈。

个案:被采访者是库如克铁热克6村村主任, 长期以来担任村委员, 女, 53岁, 高中毕业。主要的访谈内容如下:

一是继承问题:父母去世后, 一般来说财产平分, 如有续子用遗属形式来分配。离婚时, 如果房子是婚后盖的要分给女方, 若父母供给的, 且无子没有继承权, 这样子女也心安理得, 无大怨言。禁止多妻。这样的内容一些家法族规, 习惯法或宗教法里面也大量存在。

二是禁止乱伐树木问题:规定损坏树木者罚款50元。森林由国家直接管理。把红枣、杏子等经济林规模化, 加快红枣的大规模种植, 目的是使农民受益。

三是风俗习惯问题:近年来, 提倡在村宴会厅举行集体婚礼, 减少支出。婚礼上, 形成以十二木卡姆为主, 跳刀郎舞的良好气氛。反对婚姻由父母包办, 提倡自由恋爱。

从调查过程来看, 这样的村规民约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 是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有着浓厚的传统信仰, 追溯其精神根源, 是维吾尔族有史以来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各种禁忌习俗。谈到村民中常见的禁忌习俗, 有些禁忌起着调整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作用。为了使社会关系合理化, 除了采用鼓励教育的形式外, 还采用一系列限制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道德虽然是抽象的一种概念, 但它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人们进行交往时, 在禁忌的一定压力下可防止相互欺诈, 相互欺负, 背信负义, 力图建立一个平等、公正可信和互利的社会秩序。

在法律产生之前禁忌有过社会契约功能并能控制人的行为, 在法律产生之后也起一种补充的约束作用。禁忌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变成了习惯法。禁忌习俗的社会控制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具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显而易见, 维吾尔族许多民间禁忌演变成民族道德观念, 在社会交往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南疆维吾尔族农村社会村规民约社会价值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中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所谓的“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的绅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 多半是经由思想家、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 特别是乡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在学术界, 杨庆坤先生提出, 中国社会实际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结构, 一个是全国性的科层制度的上层结构;另一个则是庞大的无数异质性的地方社区。大传统文化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小传统文化则反映了乡村和乡民的利益、需求和感受。

从这个角度出发, 首先, 我们必须认可现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的存在价值。从大小传统的互动互补的关系中, 应该看到的是现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的一个作用———为国家法制提供基本素材。当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是习惯法和当地规章制度的基本素材, 对形成南疆的乡村治理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 在南疆维吾尔族农村社会中, 现代乡规民约的存在, 同时体现出了国家法与这些少数民族乡土办法之间存在的断带。具体说来, 在农村社会生活的私域化领域, 小传统文化构成农村文化的深层结构, 乡规民约的规制作用是强于国家法的。

南疆维吾尔族农村作为一个小型社会的优势表现在社会同质性高、社会关系简单, 所以它的内部联系较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 当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作为小规模社会自己制定的规则, 能够适应该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 更贴近村民的实际生活, 从而体现了维吾尔族优良传统道德习俗的当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结论

南疆维吾尔族村规民约是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 按照村民自治, 依法为民, 逐步完善, 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的原则, 根据社会秩序, 公共道德, 村风民俗, 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制定出来的, 规范和约束群众行为的一种规则。它与国家法一致, 无相互排斥的内容, 而且大多数是村委会中讨论来通过的。显而易见, 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当地维吾尔族的家园文化、宗教观念、禁忌习俗、民族风情和村务管理, 反映了维吾尔族传统习俗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起到发展促进的作用。

从大、小传统的角度切入来研究当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 可看出, 一方面不能忽略当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的存在价值, 应认可它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国家法的影响;另一方面, 国家法若要在乡村社区得到有效实施, 一定要注意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不仅靠国家强制变革, 还要多方考虑乡村社会现实存在的内外因素, 破除或者缩小城乡之间的断带, 逐渐实现共通。

摘要:南疆维吾尔族村民有一些长期以来相沿成习不成文的村规民约是自治的一种体现, 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当地维吾尔族的家园文化、宗教观念、禁忌习俗、民族风情和村务管理, 反映了维吾尔族传统习俗对当地农村社会, 治安和促进地方发展的作用。现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在传统的互动互补的关系中的存在价值。当代维吾尔族乡规民约和当地规章制度, 对南疆的乡村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村规民约,民俗传统文化,禁忌,乡村治理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48.

篇14:村 规 民 约

关键词:乡规民约;发展;演变

一、两宋时期乡规民约发展

(一)北宋时期的《吕氏乡约》

关于乡规民约具体起源,因为历史的变迁,考古资料局限,以及大众对乡规民约定性的差异,专家学者观点存在不同认知。但大多数认为,北宋时期著名学者吕大钧在其家乡蓝田制定的《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乡规民约。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德业相劝,礼俗相交,过失相规,患难相恤。以“过失相规”为例,将过失归为15种,犯义之过六,犯约之过四,不修之过五。并且制定相关惩罚措施,“犯义之过,罚五百,犯约及不修之过,罚一百”,“凡轻过,规之而听及能自举者,止书于籍,皆免罚。若再犯者不免,其规之不听,听而复为及过之大者,皆即罚之。其不义已甚,非士论所容者,及累犯重罚而梭者,特聚众议,若决不可容,则皆绝之。”综上来看,《吕氏乡约》是把官方法规、村规民约与伦理结合起来的。

(二)南宋时期的《增损吕氏乡约》

北宋灭亡,《吕氏乡约》延续到南宋,南宋朱熹将《吕氏乡约》部分规定进行重编修改,后世称之为《增损吕氏乡约》。朱熹曾言:“乡约四条,出自吕氏,今取其书,附己意,增损之,通于今。”他主要对原文部分规定进行了补充修改,使条文更加完整,容易被民众接受采用。

总体而言,两宋时期的乡规民约的制定多为民间的自发行为,体现出较大的自治性,其主要作用在于地方教化。但也因其自治性较大,约束不足,造成实际推行效果有限。

二、明朝时期乡规民约的发展

(一)明初期统治者对乡规民约的推动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天下初定,重在教化。”洪武三十年,颁布《圣训六谕》,主要内容为:孝父母,教子孙,睦乡里,敬长上,安生理,毋非为。是明朝时期重要的教化性乡规民约。明永乐年间,取北宋《吕氏乡约》,颁告天下,民众颂行。并使之与《圣训六谕》精神相融合,乡规民约得到极大推广。明初统治者的推广,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明朝乡规民约的发展与演变。

(二)明朝时期乡规民约的鼎盛发展

明正德十三年,著名学者王守仁制定《南赣乡约》,是南赣地区最早的乡规民约并形成一定的管理组织。其不仅传承了两宋时期乡规民约的教化职能,并且健全的管理使得乡规民约由之前松散的自发形式演变成有约束力的组织。同时《南赣乡约》以官府命令的形式,带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的强行性的规定。《南赣乡约》的推行,影响极大,使得乡规民约在明朝时期广泛应用。嘉靖年间,乡规民约因应当时社会需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明朝时期的社学,社仓,保甲制度较为完备的乡治体系。明朝中后期,乡规民约已由自发的教化组织演变为以官方倡导,集教化、军事、管理为一体的基层组织。

综上来看,明朝整个时期乡规民约的倡行与发展,构成我国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法律文化。其快速发展的根本是当时统治者维护统治,巩固政权基础的需要,这也是乡规民约由民众自发逐渐走向官方倡导的主要原因。

三、清朝鄉规民约的发展及蜕变

清朝时期的乡规民约,内容上,地区与宗族之间的差异已逐渐消失,开始趋于大同。以服从统治者需求,官方教化为主要特点,乡民自治的属性已被替代。

清初,对乡里民众在思想上进行控制,在县以下采用明朝乡规民约制度。顺治时期,译书六谕,设公所讲解六谕,以广教化。清中期康熙九年,以六谕为基础,颁布“上谕十六条”,试图以儒家纲常伦理教化民众安分守法。雍正二年,在“上谕十六条”的基础上形成《圣谕广训》。清朝统治者对乡村教化的重要性具有深刻认识,乡村教化逐渐演变成其统治基层民众的制度。清末咸丰年间,一些地区设立乡约局,是清朝对乡规民约适用的变相创新。然由于清末社会动荡,矛盾严重激化,多次引发农民起义。进而在维新运动时期,维新人士新思想的冲撞下,乡村教化逐渐开始解体,随着清朝的衰亡而逐渐消失。

总的来说,清朝的乡规民约制度,虽未经统治者立法确认,却被当时官方法律认可并赋予一定法律效力,此阶段的乡规民约在性质上应属于清朝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乡间法”的形式补足正式法律制度。与此同时,乡规民约制度已完全失去其原本属性,从宋朝时期完全的民众自发演变成为清朝官方控制乡村社会的基层工具。

四、民国时期乡规民约的短暂复兴与消亡

清末民初,西方新思潮卷入,一些试图结合西方思想探索乡村自治新出路的乡村士绅,知识分子等开始改进乡规民约。典型代表当属民国时期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山东邹平等17个县先后依据其乡治理论,制定村规民约,以维护村落社会秩序。由于当时政局混乱,适用环境不具备,其提出的乡村建设运动并未得到全面而实际的落实。就此,在社会各阶级矛盾极其严峻的情形下,民国时期的乡规民约虽经有志之士推动,有些许发展,但最终没能摆脱当时动荡社会的悲惨,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走向了没落与消亡。

五、结论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乡规民约在我国传统社会秩序构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有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北宋时期《吕氏乡约》的出现,使乡规民约以独立的富有浓郁教化色彩的形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清时期,伴随着官方的介入与渗透,乡规民约的规模和数量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其自治性质也有所减弱。在历经民国短暂复兴,迫于社会矛盾严重激化,走向衰亡。但不可否认,无论哪个时期的乡规民约,它们对于调整当时乡村社会关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维护传统乡村秩序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广禄.我国最早的乡规民约[J].今日农村,1998,(4).

[2]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M] .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月第 1 版.第 439 页

[3] 吴晓玲.宋明理学中的法律[M].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6: 233.

作者简介:

岳晓冉(1988.09~) ,女,吉林四平人 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村 规 民 约】相关文章:

上一篇:雍陶《题君山》诗歌鉴赏下一篇:"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延安培训学习心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