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专业调查报告

2024-05-14

材料化学专业调查报告(共8篇)

篇1:材料化学专业调查报告

材料化学专业见习报告

姓名:王加杰学号:07092434

指导老师: 曹枫 唐培松 潘国祥 陈海锋 徐敏虹 童艳花

一、引言

专业见习在大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就学不到的知识,提供了进一步接触专业应用的机会,还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如何丰富的理论知识,都离不开实际的支持。通过进工厂见习,能使我们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材料在实际生产上应用的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见习过程

1.浙江红鹰集团铭德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铭德耐火材料有限主要生产电炉、转炉、高炉、钢包喷补料,中间包喷涂料和手涂料浇注料、自流料、炉底捣打料绝热板、档渣堰、镁碳砖、冲击垫、包盖、分离环发热剂、结缝料、保护渣等等镁钙制品质量稳定在耐火材料、冶金辅料领域。我们班在车间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各个工艺,主要是原料的破碎,碾压成型,重型压力机工作时的震撼依旧让我映像深刻。此外,还有机械一体化的电机控制室和产品的包装车间。技术人员还给我们演示了操作技巧。耐火材料的生产条件相对艰苦,不管是在空调是里还是漫天灰尘的车间里,没有一个师傅们不工作得大汗淋漓,但是在各个岗位上都不得马虎。这样的敬业精神也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和思考。

2.湖州金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州金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塑胶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汽车零部件、塑胶制品、铝合金轮毂电镀、塑料电镀、五金电镀。四条汽车轮毂电镀线的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铝轮毂电镀企业。铝合金轮毂电镀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1

出口合格率达到100%。我们在指导老师和公司老板的带领下,参观了生产区,看到了部分产品,一条流水线工作区,各个部分的产品都规划的相当有序。最后,我们还在外围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公司老总也向我们介绍了研发中心的部分成果。

3、湖州大享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于1993年落户湖州经济开发区,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公司占地340亩,已建厂约5万平方米,公司已完成一期工程总投资5400万美元,注册资本3200美元。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是电磁炉及微波炉用的微晶玻璃面板,国内主要客户有美的、九阳、苏泊尔、以及富士宝、雅乐思、奔腾等多家电器公司,出口产品客户主要有日本东芝、三洋公司及台湾松下等公司。由于公司产品质量良好,产品受到客户的青睐,极具竞争力。目前已占有国内市场25%的份额。2008年及2009年各销售产品1200多万片。2010年预计销售产品1500万片。公司在研发、生产、製造方面,本公司具有强大研发能力,自行研发成功用于家电、电子工业耐高温、低膨胀、高强度的锂系平板微晶玻璃,并研制成功高级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板材,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10月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一步法连续生产的锂系平板微晶玻璃生产线,通过近两年的研试与生产,于2004年8月获得成功,其黑色面板领先同业上市、造成市场极大之轰动。在2005年为公司创造了极高的声誉。其后持续投入研发,取得了中国、台湾及日本之专利。完成连续压延生产工艺,成功开发一步法生产工艺;即成型、退火、晶化一次完成(国家发明专利,专利证书:ZL200310121728.X)。到达该公司就先上了一堂专业的微晶玻璃课,公司副总像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产品特性和工艺流程,大家有的记下了笔记,有的还向副总讨教相关的知识,让我们觉得实在是不枉此行。上完课后我们集体参观那条长达500米的生产线以及该操作线的控制室,堪称国内第一。每个设备都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玻璃的最初原料到成型的玻璃制品这一过程,我们在设备前驻足良久,仔细得观看每一个步骤,还对初步地玻璃产品进行了观察。

三、总结

这次的见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我却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同样也留给我很多思考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见习中我们看到,想到的,认识到的,只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不久之后,我们就要进入工作岗位,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见习中学到的东西。在工厂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线工人的辛苦,炎炎夏日,再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每个人的工作服都已经浸透了,脸上也全是汗水,大家忙的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此外,我还认识到,我所学到的东西在实际地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居然如此之大,创造的效益也相当高。我敬佩一线工人的辛劳和敬业,技术人员的细致与一丝不苟,管理人员的热情与严肃。我相信,在经过这次见习

之后,我对材料专业的知识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对于工作的考虑也会更加细心。短短时间的见习的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篇2:材料化学专业调查报告

一、材料化学(本科)专业特点:

经调研,所有高校的本科阶段材料化学专业具有如下特点:

材料化学在本科所学知识总体上呈现多元、不精的特点,从而形成在技能上的不专一和不深入,甚至没有特殊技能,一次就业与社会需求脱节。

1、在化学方面,大部分高校都开设四大基础化学课程;

2、在材料学方面,课程设置特点:

相同:材料物理性能、材料测试方法、材料基础、材料合成方法不同:与教授的研究方向、学校的优势学科有关。

例如西北工业大学:陶瓷、航空航天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陶瓷材料

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高分子材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材料

二、材料化学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后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所学专业知识、社会需求有关

1、工厂、企业、科研所(院)

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从事产品与材料的设计与开发、理论和应用研究、生产工艺改进与管理、技术管理、产品检验等。

2、进入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一般是通过和公司企业的合作,从事产品与材料的设计与开发、理论和应用研究、生产工艺及其技术的改进,和学校的教学活动。

3、采购工作

4、中学教师

5、公务员(专利局等)

6、其他职业(销售、物流、业务代表等)

三、材料化学本科毕业就业大体特点:

1、985高校:一次就业率低,毕业流向:

留学,读研(985、研究所)、公务员、教师、企业和科研院所等。

2、211高校:一次就业率低,毕业流向:

读研(985、研究所)、公务员、教师、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等。

3、省属高校:一次就业率低,毕业流向:

读研(211)、公务员、教师、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等。

4、工科院校:

本专业是该校的强势学科,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专业技能侧重于实践和应用,就业形势乐观。

5、理科院校:

尤其是师范、农业、水利、科技等院校,专业技能偏理论研究,就业形势严峻。

总之,好大学、好专业(优势学科)就业形势乐观。

四、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就业特点:

1、上研究生:

保送占多数,保送的学校或单位都比较好,集中于科研所和985高

校;考取占少数:一是专业学习特点与学生兴趣相悖,二是部分

学生工作愿望强烈,从而导致考研热情低下。

2、中学教师

依托师范大学特色,因为与化学专业关系紧密,可以步入中学教育。但是随着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在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① 化学师范专业的压力,及其国家、单位用人政策;

② 从事普通高中教育要求研究生学历。

按照国家原来的政策,从事高中教育必须具有本科学历。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文化的普及,研究生“替代”本科生是大势所趋。③ 从事中学教育,要求毕业生具有教师资格证。

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政策的改革,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非师范从教的考核和审核力度不断加强,各省开始对资格证书的发放收紧,高校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难度增大。

④ 从事教育的自身能力不足。

⑤ 教师福利、待遇与自身期望值相差较大。

篇3:材料化学专业调查报告

本文结合作者在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工作,以及在课程建设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讨论。

1 《材料化学》的课程设置

材料化学专业作为刚刚发展10多年的一个新专业,一般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院系中个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研究范围涵盖材料制备、开发及应用等领域。由于材料本身范围广泛,所以各高校开设该专业的背景和所依托的学科优势也各不相同,各个学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也有很大差别[4]。因此,在设立该专业时,需要结合本校特点,给材料化学专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材料化学》课程是本校材料化学专业在第三学年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有96个,以无机材料化学、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为主要学习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按照第五、第六学期以及材料化学涵盖内容的分类,将整学年的《材料化学》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材料化学I》和《材料化学II》。

2 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材料化学I》和《材料化学II》每门课程用48个学时授完,分别在第五、第六两个学期进行。《材料化学I》主要讲授无机材料化学和高等有机化学两部分内容,每部分24个学时,使学生掌握无机材料化学和高等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加深对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理解和认识,拓展学生对无机化合物结构及类型、有机化学反应和有机合成设计的认识,掌握一些无机和有机材料的制备及合成方法。《材料化学II》主要讲授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三部分内容,每部分16个学时,使学生掌握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从化学逐渐向材料学过渡,拓展学生对最近兴起的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以及功能材料的认识,掌握一些超分子、纳米以及功能材料的基本的制备及合成方法,了解这些材料的结构、形态、分子设计、性能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从事材料合成、改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3 教材的选择

由于材料化学专业为新开专业,目前《材料化学》课程的教材较少,主要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约六七种教材[5]。就笔者对这几种教材的比较来看,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中的重复内容较多,这些内容学生一般在大一、大二阶段已经学过,而且有些内容过于前沿,对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涉及不够。因此,笔者所在院系组织相关人员,对讲授的教材进行了编著,自编教材按照授课内容,分为无机材料化学、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五大部分。目前已在学生中进行试用,效果较好。自编教材可以有意识的避开已经讲授过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讲授内容的范围更广,避免和以前课程的重复,对材料化学领域出现的新材料、新理论和新方法有更多的涉及。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

在课堂上主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采取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课后思考,自主查阅文献。课上安排学生讨论,创造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把课程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以教师讲解为主,适当安排学生课堂讨论。学生除完成课后作业外,自学教师布置的自学章节和阅读相关的资料,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专题阅读。主讲老师要处理好了解与掌握、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知识与能力培养、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等方面的关系,并努力营造师生互动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一些学科前沿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保持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渴望。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虽然《材料化学》课程涉及专业范围宽,内容繁杂,但总体授课效果不错。

5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尽管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了自编教材、多种方式授课等等多种教学手段,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遇到了较多的实际问题,总结为以下两点:

(1)授课内容多而杂,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对授课人员的要求很高,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备课压力,在授课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例如进行无机化合物的讲授过程中,因为《无机化学》课程学生已在大二学过,因此,在《材料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化合物主要讲授的是高等无机化学中的配位、有机金属、原子簇和生物无机化合物,这些内容如果全部讲授,24个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能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带动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在课下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共同分享。这样既弥补了授课学时的不足,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授课中讲述的内容往往是交叉学科的内容,会涉及到结构化学、晶体学、物理化学、无机和有机化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的很多理论和知识。这样一来,如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或者准备不足,上课时有可能会出现听不懂或者很难理解的情况,很难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就要求授课老师要做好几点工作。首先,要提示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预习,同时,在授新课前,要花上一些时间带领学生温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合理安排时间,同时,又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内容,使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结 语

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材料科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知识脉络广泛、学科知识新颖的特点。《材料化学》课程是材料化学学科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可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笔者经过对材料化学专业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继续就该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针对材料化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基于对《材料化学》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要求,对《材料化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材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材料化学,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本侠,等.《材料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广州化工,2009,37(8):228-229.

[2]郑玉丽,等.《材料化学》课程的建设和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12):196,208.

[3]朱光明.材料化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及其与材料科学的关系[J].大学化学,2004,19(6):16-18.

[4]张宝莲,等.材料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93-95.

篇4:浅析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材料化学 课程体系 建设

一、引言

材料化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后产生的新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不同于传统的材料科学及化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涉及物理、化学和材料工程学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不是材料的化学性质,而是材料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涉及的化学问题[1-6]。目前国内已有140多所高校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是目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其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山市政府共建的高校,学校定位教学型大学,依托地方,借力总校,培养适应中山乃至珠三角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的材料化学专业是理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现已招收九届,已成为我校“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8个专业之一。2012年以前,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定位于高分子材料方向。随着中山市及珠三角地区电子与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在经过多次调研和细致的分析、讨论的基础上,2012年我们将材料化学专业调整为电子与信息功能材料,目的是培养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行业的新材料的开发、生产及应用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方向的调整需要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本文简述了在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以期与同行交流。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整体。课程是由具有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课程与课程体系是相互联系、相对划分的两个不同的结构层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是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走向出发,合理地更新与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地处理内容之间和课程之间的逻辑与结构关系,使课程内部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的诸要素达到最佳的组合与平衡,以充分发挥内容与课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功能。

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我校专业人才培养遵循“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构建包括“综合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的三段式培养体系。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就是根据这三段式培养体系构成。

(一)综合培养阶段课程

综合培养阶段课程是由教务处安排设置,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两部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政、英语、体育和军事实践、理工类通识、大文科类通识、计算机基础、创业教育、信息检索与利用以及健康教育,共计58学分课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分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外语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和其他类六方面内容,由教务处确定课程目录,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共计8学分。这部分课程主要是鼓励教师利用研究成果,开放有利于文理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

(二)专业培养阶段

专业培养阶段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两部分。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基础》和《现代仪器分析》,共计33学分。专业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子材料》和《印制电路材料与工艺》。其中,选择《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和《电子材料》为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专业培养的方向和特色。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在部分需强化实践能力的课程中设置了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如现代仪器分析、工程制图基础、化工原理和高分子材料课程中均设置了课内实践课程内容。

(三)多元化教育课程

多元化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提升类、跨专业选修类、创新创业类和国际交流类四大部分。这些课程旨在为推进我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实现分层、分流教学而设置,供学生选修。材料化学专业的提升类课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础实验技能》《专业英语》《半导体材料》《工业分析》《材料物理基础》《大学生数学提高课程》和《大学生英语提高课程》等14门课程,共计18学分。另外三部分则根据其他专业和教务处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可自由选修。学生可以在专业提升类、跨专业选修类、创新创业类和国际交流类中任选一个部分,也可以在各模块间实行学分互换。

(四)实践教学课程

随着我校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实践教学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教学内容比例明显增加。实践教学安排以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按照“课程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开放性实验”分层次展开。材料化学专业不仅是理论性强的学科, 而且也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安排包括基础实践,即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与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践,即综合实验;综合实践,即毕业(论文)设计和生产实习;综合素质,即军事实践、思政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和素质拓展,这部分学分是36学分。通过实施“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为特征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自主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提高实践能力。

三、结语

随着教学工作的逐渐深入,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强化管理,精心打造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以质量求生存”,努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材料化学专业办成省内优秀、富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品牌专业,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技能优良、创新能力较强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长员,李文魁,多树旺,娄谨,沈友良.材料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江西化工,2009(3).

[2]董秋静,罗春华,韩燕,崔玉民. 教学型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思考[J].广东化工,2009(37).

[3]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4]耿树东,张福胜,张钰.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8).

[5]瞿晓岳,刘常坤,孙延一.材料化学专业阶梯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

[6]李松林,阮建明,刘继进,何轶伦,周忠诚,黄劲松,欧阳鸿武.中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7]文胜,龚春丽,郑根稳,汪连生,周环波.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378)资助。

篇5:材料化学专业简介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

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

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 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

6.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力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成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材料物理、化学。

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材料化学(Material Chemistrty)专业一般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中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的研究范畴并不是材料的化学性质(尽管从字面上可以这么理解),而是材料在制备、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过程、材料性质的测量。

比如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也就是怎么才能烧出想要的陶瓷)、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现象(怎样防止生锈)、冶金过程中条件的控制对产品的影响(怎么才能炼出优质钢材)等等。材料性质的测量也不同于材料物理专业的方法。材料化学专业所研究的大多跟传统产业有关,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学科,因此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的课题没有那么新潮和热门,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对优秀的材料化学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例如说冶金行业,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等问题,都需要用材料化学的知识来解决。中国虽然一直以陶瓷闻名世界,但实际世界上精密陶瓷(用于电子材料中,价钱非常昂贵)绝大部分是由日本制造的,就是因为我们在配料、控制烧结条件等环节技术力量太差,而材料化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材料化学专业不仅实用价值高,而且发展空间大。

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物理学、热力学、材料化学、冶金学、电化学等方面知识,特别是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当然,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有些专业也需要很多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的知识,像反应中的薄膜技术、胶体技术(在生产中以薄膜和胶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应用等等。因此本专业对考生的要求还是比较全面的,希望报考本专业的考生,特别是那些参加“3+X”考试的考生有所准备。本专业属于理学范畴,但是却不同于纯理学,对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总体来说,本专业竞争并不是很激烈,比起工程学的热门专业来说难度要小很多。在国内各高校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材料化学方面的实力很强,另外,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水平也很高。

本专业的毕业生出国难度不是很大,不过出国之后从事的也是基础研究,比如测相图(非常繁杂琐碎),处于比热门冷、比冷门热的位置。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中,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目前能去而专业比较对口的,主要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制造公司,有些“夕阳产业”的味道。考研的选择也不少,除上面提到的高校外,很多工科比较齐全的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面。总体看来,本专业似乎不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专业,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希望慎重考虑。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化学院、系之一。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光绪十九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炼铁厂建立的化学学堂。1896年化学学堂并入湖北自强学堂的格致门,后改为化学门。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成立,设数学理化部。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组建,正式定名为武汉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王星拱教授担任化学系首任系主任。1953年全国进行院校调整,湖南大学化学系和南昌大学化学系并入武汉大学化学系。

1997年12月在化学系的基础上组建武汉大学化学学院。2000年8月,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大学。2001年1月,新武汉大学对院系进行学科归并,由合并的四校相关专业组建成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简称化学学院)。武汉大学化学系建系以来,著名化学家王星拱教授、曾昭抡院士曾在化学系任教,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学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化学学院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化学业人才和优秀的科技和企业领导骨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有十四位是化学学院的毕业生或教师,其中:曾昭抡、庄长慕、纪育沣、柯俊、彭少逸、陈荣悌、查全性、王佛松、游效曾、江元生、钱保功、卓仁禧十二人为中国科学

院院士;梁骏吾和张高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8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62人,副教授44人,有博士生导师70人。

学院是国家“211”和“985”重点建设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分析化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有教育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有机硅化合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北省两个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有国家计量论证合格单位:武汉大学测试中心。1998、1999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在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和电化学三个学科设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化学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了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5个二级学科;材料化学与物理和应用化学为博士点;化学工艺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起设立化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接受国内外博士后研究人员。

本科生学位授予专业2个:化学(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应用化学。

硕士生学位授予专业10个: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化学工艺、应用化学。

博士生学位授予专业9个: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应用化学。

我院现有在校本科生909人,其中:基地班397人,应用化学512人(含化学类、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化学生物学)。在校研究生696人,其中:博士生275人,硕士生421人。在站博士后工作人员12人。外国留学生4人。

我院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点之一,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院中心实验室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将学院的科研方向和企业的生产难题引入本科生实验,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实验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本科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已经形成我院本科生培养的显著特色。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已涉及国防、能源、材料、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分析科学、化学能源、高分子生物材料有机功能材料、热化学、超分子化学、无机新材料、电厂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水平走在全国的前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化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和“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

《 Science 》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 “ 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 “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 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2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96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300余人,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位“973 项目 ”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 “863 项目 ”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27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第一、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第四届居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 五个一 ”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 智囊团 ”和“ 思想库 ”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译著《康德三大批判新译》、学术专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等成为新时期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 “ 创造、创新、创业 ” 教育的新理念,培养 “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 ”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2640人,硕士研究生13170人,博士研究生7191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586人,有外国留学生1560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4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篇6:材料化学专业求职简历

姓名:郭勤性别:女

出诞辰期:1984.7.4 民族:回族

身 份 证:64654645**** 身高:174cm

户口所在:海南省海口市目前所在:广西贵港市 毕业院校:南昌大学 政治面貌:群众

最高学历:本科 所修专业:材料与化学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毕业日期:2009.6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技术员或销售

盼望地点:深圳,广州等

盼望工资: 月薪[2600—2990]RMB

自我评价

来自农村的我具有独立自主、肯吃苦本性,懂得塌实地做好每件事;大学教导让我学会了团体合作、屈服组织、实际动手能力。

有坚韧的自学能力,爱好吸收寻衅。

对学习,我永远抱着一颗渴望与温和的心。

期待与你的面谈。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你一份信任!

教导背景

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 江西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专业 本科 实践经历

2007.5——2007.6:在学校实验室,在老师领导下进行压电陶瓷的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2007.6——2007.7:在学校实验室进行高分子高吸水材料的制备和改性,使其吸水和保水性能得到明显进步。

2007.7——2007.7:暑假我们班级到江西省崇义章源钨业公司实习,在那里学习到钨矿到蓝钨,再经过球磨,压抑成型等工序最后变成出售的钨制品的总套工序流程,实习历时10天。

2007.7——2007.8:在章源钨业实习完,马上到江西省景德镇实习,在这里我们重要实习内容是:压电陶瓷的生产过程,重要在同惠电子公司学习;还学习了工艺陶瓷的生产过程。在此实习历时两个星期。2005年暑假到江西省瑞金市进行招生工作,成功招到20多名学生,在这里我锤炼到了如何更好的和别人交换。

2006年暑假到广东省的几个市区,访问了几家公司,大概懂得他们的公司文化。后来在赣州的好街坊食品公司做季节月饼销售,成功使月饼进驻多家超市和商场。

大二开端的每届新生开学和同学合伙到新生区销售生活用品和电话卡等,我们保证质量而且以比学校和周围商店便宜的价格出售,取得不错的效益,其中被子等生活用品每年大概能销售40套以上;还有我们帮移动和联通代办手机卡,按必定比例提纯,我们以学长的身份带领他们注册报名,让新生信任我们,然后介绍我们的业务,这样,一学年大概能办50人次以上。

其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到外面参加兼职,其中有促销,派发传单,家教等,在情人节时代卖玫瑰花和卡通娃娃。

所获嘉奖

语言能力

英语 熟练 级别:四级

普通话 精通

盘算机能力

通过国家盘算机三级(网络技巧)

熟练运用Office办公主动化软件

熟悉DOS,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各种操作系统 接洽方法

接洽电话:xx

接洽地址:江西省赣州市江西理工大学0231#(邮编:341000)电子信箱: liuruiping1986@163.com

篇7:材料与化学专业简历

出生日期:1986.9.5    民 族:汉

身 份 证:360781****    身 高:167cm

户口所在:江西省赣州市    目前所在:江西省赣州市

毕业院校:江西理工大学    政治面貌:团员

最高学历:本科    所修专业:材料与化学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毕业日期:.7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技术员和销售

希望地点:浙江,江苏等

希望工资: 月薪[—3000]RMB

自我评价

来自农村的我具有独立自主、肯吃苦本性,懂得塌实地做好每件事;大学教育让我学会了团体合作、服从组织、实际动手能力。

有坚韧的`自学能力,喜欢接受挑战。

对学习,我永远抱着一颗渴望与平和的心。

期待与你的面谈。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你一份信任!

教育背景

篇8:材料化学专业调查报告

一、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目前,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更新教学手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不仅要使它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而且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2.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随着材料化学专业教育课程论及教育理念的发展, 我们根据材料科学发展规律, 对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两次优化调整 (分别为2008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 。我们优化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能够体现材料化学专业教育特色, 完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加强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科方法论教育。

3. 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反映社会和市场经济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要求。优化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我们倡导与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家走进课堂开展必修课教学, 实现在校内与企业的对接, 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 办学特色不明确。

专业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如材料化学课程体系的基础课平台不够规范,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教学进程安排不够合理, 等等。此外, 由于材料化学专业办学时间短, 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课程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近年来, 为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很多高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研究。因此, 有必要对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思考。

2. 课程设置理念滞后。

在材料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中, 我们受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的狭义专业概念的限制, 不够重视独立思考习惯、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同时, 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取向、市场前景等的考虑程度不够周到等问题。合理的课程设置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不仅受到本专业的学术训练, 而且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有专业知识、有爱心、有责任心和有雄心的智者。

3. 实验教学条件欠缺。

优化实践教学应该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实行“分类指导, 分流培养”。学生可根据个人从业需要, 撰写高水平的实习报告, 获取名副其实的学分。二是优化实践教学进程。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 科学、合理地确定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进程。三是增设创业实践环节。学生可通过创业训练、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 获得创新、创业学分。而我们现行的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因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原因, 欠缺根据学生需要安排实习和创新性实践内容。

4. 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师资队伍是优化课程体系的执行者, 也是培养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主导者。先有优秀的教师, 后有优秀的学生, 再有品牌专业[2]。材料化学专业成立以来, 我们加大力度引进了固体材料化学、无机功能材料、催化材料、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数名, 充实了本专业的教师队伍。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各方努力引进高水平教师, 加强材料化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管理模式的综合体现, 是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综合反映。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其是否科学合理, 对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通过选择、整合与调适课程体系等措施优化了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1. 调整教学计划, 优化专业基础课内容。

(1) 优化材料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内容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影响材料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 随着材料化学专业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理念的科学化, 有必要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我们现行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无机化学课程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此门课程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学习的思维模式和获取知识的习惯, 这个阶段也是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从中学学习模式转变成大学学习模式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自学能力, 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元素部分。我们认为无机化学理论部分内容是无机化学课程的核心部分, 元素部分内容是辅助部分。目前无机化学课程详细介绍理论部分内容和元素部分内容。我们对材料化学专业的三届 (2007、2008、2009级学生) 9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80名同学不赞成全部介绍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内容, 而是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学方式完成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内容的学习。

对元素部分内容我们采取了抓典型元素性质的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元素化学知识的方法;通过实例指导学生去认识一个元素、一族元素或一类元素;逐步了解结构—性能—功能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如何通过查阅参考书、手册汲取知识的模式。其余元素部分内容我们设置为自学内容。

(2) 优化材料化学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学科, 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数学思想和数理方法论的任务。高等数学是化学、生物、物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生物、化学、材料化学专业的“生化材”类高等数学教育教学。而随着材料化学学科与数学学科的交叉日益加深, 定性定量分析发展迅速, 材料结构分析、材料物理性能测试计算时需要更深的高等数学知识, 所以我们把材料化学专业的“生化类”高等数学调整为“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同时我们在材料化学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中增加了线性代数的内容, 以便达到材料结构测试和性能计算的知识要求。

(3) 材料结构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形式的优化

测试方法在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广发和苛刻, 对材料性能及其组分和微观结构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 因而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方法。测试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 实验方法的数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急速增加。因此我们把材料结构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具体做法是任课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材料结构和性能测定仪器的原理, 然后到实际仪器设备房间进行教学。学生在仪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 利用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和内蒙古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的科学仪器设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这样设置学生自己动手测定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的课程,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以专业前沿知识讲座充实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当随着社会、企业、科技的发展及时充实新知识。材料化学专业教材的内容常常是数年, 甚至数十年前的人类材料科学知识的概括。所以, 任课老师要根据自身研究工作经历及时充实现代材料科学知识, 优化课程内涵结构。材料化学专业老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将现代材料科技成果恰当地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 用新的材料科技内容去改造、替代、充实陈旧的教学内容, 并处理好知识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使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二是开设材料加工新技术课程内容或开展材料设计加工科技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三是开展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前沿知识、最新科技成就的专题讲座。

2. 加强实践教学, 优化课程类型。

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所提倡的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规范讨论稿的要求, 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课程有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3]。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使学生获取基本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4]。在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上, 充分考虑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较大覆盖面的交叉型综合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开放所有实验室, 给学生创造开展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场所,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目前,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按材料化学课程体系要求能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任务。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的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以往三四十人的实习队伍进入企业、经济实体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而今, 大型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 实习生很难进入车间进行实地实践学习, 微小企业又没有能力接收大量实习生, 加上专业实习经费的缺乏等原因, 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无法实现“大部队”形式的实习任务。所以, 我们对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了优化。我们设置了适合地区特点的、按学生兴趣分成由五—八人组成的“小组”进入不同的微小企业进行不同内容的实践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微小企业完成实践教学课程时我们注重学生自身管理和实践指导老师巡视管理相结合, 保证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习效率和学生安全问题。

改变材料化学专业现行毕业论文模式, 允许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选择课题, 可以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课题, 也可以在科研所、企业、经济实体完成毕业论文课题。

3. 增设自学选修课程, 优化课程结构。

目前我院材料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自学性选修课程。材料化学专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材料科学相关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 以便学生顺应社会需求选择性地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而提高生存能力。社会需求多元化的当今时代, 需要的人才不是单一性人才, 而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人才。所以, 在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自学性选修课程是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丰富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措施, 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终身学习的客观需要。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观点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 营造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舆论氛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科学指导学生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内容, 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促使学生自学的原动力[5]。在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自学性选修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措施。

目前,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化学与社会、化学史等课程完全可以设置为自学性选修课程。优化的材料化学课程体系中应有无机化学元素部分的一些内容, 还应有自学性选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建重视自学, 提高自学能力的学习环境。

总之, 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客观需求, 是培养合格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我们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学理念提升的产物。我们主张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有兴趣的材料科学问题。同时, 我们给学生创造进行独立或在老师指导下的半独立实践活动的条件。采取上述无机化学课程、高等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自学性选修课程的优化措施, 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材料化学专业问题、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露.论高等教育的本质[J].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 2011, (33) :216-220.

[2]张婧, 孙建三.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论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 (4) :130-132.

[3]高等院校材料化学规范讨论稿[EB/OL].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 2006, 9.

[4]文胜, 龚春丽, 郑根稳等.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孝感学院学报, 2010, VOL30 (3) :109-112.

上一篇:新西兰本科留学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下一篇:保障执行力的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