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付款方式

2024-05-02

合同付款方式(精选9篇)

篇1:合同付款方式

合同付款方式模板

付款方式:

项目总费用:总计人民币 贰拾陆万正(¥ 26万 元)

支付方式:合同签订之日起3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总费用的 60 %预付款,即人民币 壹拾伍万陆仟元整(¥15,6000元);

一期阶段成果汇报并由甲方签字确认后,3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总费用的 20%,即人民币 伍万贰仟元整(¥5,2000元);

所有项目及服务完成后3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余下的 20%尾款,即人民币伍万贰仟元整(¥5,2000元整)。

篇2:合同付款方式

1.1发包人在承包人完成±0.00(本图纸标高)后并向发包人报送产值报表后15个日历天内,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该部分已完工程的75%。

1.2该部分已完工程的剩余款项按第3条执行。

2、主体完成至±0.00(本图纸标高)后,每月由承包人于当月25日向发包人报送经委托的监理公司代表签审的月进度支付报表,并转发包人审核确认后,于次月15日前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该月核定工程进度款的75%。

3、承包人在提交竣工资料并办理完本工程决算后的一月内,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决算总价的95%,余款5%为本工程的质保金。

4、质保期(质保期:防水为伍年,其余均为贰年)满后无质量问题,发包人将5%的工程质保金按分项质保责任约定期限一次性无息支付给承包人。

投标人: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盖章)

法定人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公司总经理)彭传科

委托代理人:(项目经理)李骏

注:本付款方式仅为招标人建议的付款方式,投标人可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以及结合投标人自身实际情况提出自己要求的付款方式。

承诺书

致成都双流和骏置业有限公司:

我公司在认真阅读和理解贵公司全部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招标图纸、技术要求、合同条件、答疑纪要、补充通知等资料)基础上,完全理解合同条件的内容,我公司承诺:

1、本公司在本工程的报价充分考虑了本企业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费用,管理费、税金、合理的利润及风险,我公司承诺不得以低于本企业成本而要求调整报价。如有报价低于市场正常价格,我公司要求调整该报价,则其差额部分将作为违约金支付贵公司,贵公司可以在任何工程款中扣除。

2、对合同条件的内容进行的所有修改,将以书面形式与投标书在投标截至日前一起送达贵公司。对涉及修改的部分,承诺中标后按双方商定的结果执行。

3、若未对合同条件的内容进行修改,则一旦贵公司向我公司送达中标通知书,该合同条款作为双方之间有约束力的合同自然生效,我公司在招标文件规定时间内签署该合同条款,且不得进行任何修改。

4、若中标后未按本承诺书的内容执行,我公司愿意承担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支付招标费用及赔偿招标人所有损失等违约责任。

5、本承诺书承诺对招标人以及招标人的委托人均有效,且不因为招标人与招标委托人委托关系的解除或变更而失效。

特此承诺!

投标人:

法定代表人:

年月日

总包工程承诺书

致招标人:成都双流和骏置业有限公司

我公司承诺不以《合同法》第286条优先受偿的方式收取圣菲TOWN城12、13栋土建总包工程款,并同意发包人未足额支付的工程款不计息。

特此承诺!

投标人:

法定代表人:

年月日

中标承诺书

作为圣菲TOWN城12、13栋土建总包项目的承包商,我公司在签署圣菲TOWN城12、13栋土建总包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前,特作以下承诺:

本公司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合法注册的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按照《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具有承建本工程的相应施工资质,并且本公司实际上也拥有为组织、完成本工程以及修补本工程缺陷所需的员工、施工机具和施工管理经验等一切条件。

本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其附属协议、文件,均通过招投标双方自愿协商而订立,因此本工程合同文件的任何条款均不属于格式条款。

本公司已经认真阅读和理解了为签署本协议所需的完整、正确的所有资料(招标图纸、技术要求、合同条件、答疑纪要、补充通知等)。

本公司在签署本协议前已对本工程施工现场条件进行了仔细踏勘,在报价中亦考虑了施工条件的所有不得影响。

本公司在本工程的报价充分考虑了本企业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消耗水平、管理费用、税金以及合理的利润,不存在低于本企业成本的报价。

本工程合同工期是本公司结合本企业施工经验及企业管理水平而承诺,是保证工程质量所需工期。除非合同特别约定,合同工期不做任何调整。

投标人:

年月

篇3:合同付款方式

关键词:信用证,拒付,付款义务,信用证独立

一、一个案例

(一)主要案情

中国A公司与香港B公司订立了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中国A公司向香港B公司销售16 000吨钢材,B公司应作为开证申请人开出以A公司为受益人的100%不可撤销的信用证。此后,香港B公司作为中间商找到新加坡C公司,双方以B为卖方、C为买方,也做出了同样的合同安排。合同订立后,C公司依约开出了信用证,A公司收到信用证后便按照其与B公司间合同的规定装运货物,向银行提交了全套议付单据,得到了合同项下70%的货款,并得到了由开证行承兑的30%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但由于B与C之间的争议,双方协议撤销上述信用证远期30%的部分,C公司向法院申请裁定终止信用证所余30%货款的支付,并撤销了该信用证。合同约定见图1,合同的具体履行情况见图2[1]。一开始英国司法界认为卖方只有在开证行无清偿能力致使卖方不能获得支付时,才能向买方追偿[2]。

之后,在著名的Alan v.El Nasr案中,法官Denning总结出了关于信用证效力的三种看法[3]。但Denning法官认为,只要银行接受了卖方的汇票,买方的责任就绝对免除了,即使银行后来拒付汇票,但此观点没有获得英国法院的支持[4]。

(二)美国的司法实践

美国《统一商法典》是根据美国法院的判例总结出的,其中第2章“货物销售”的第325条(2)规定:“买方向卖方提供适当信用证后,暂时中止付款义务。如果信用证被拒付,卖方可在及时通知买方后要求买方直接付款”。从此条款看,美国司法实践持的观点是“信用证完全不是付款”,因为卖方可以直接要求买方付款,而非要求买方赔偿损失。也就是说,买方付款的义务在信用证被拒付后便自行恢复。

(三)中国的司法实践

从中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本文认为也是持第三种观点———信用证完全不构成付款。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Shree Radha Vallabh Exim Private Limitd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信用证是双方选择支付货款的一种方式,在信用证与单据不符的情况下,仅构成银行拒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的理由,但不影响双方履行各自义务”[5]。还有学者认为,信用证从性质上属于担保合同,是担保合同的一种。它担保的是买卖合同中的结算条款,而与买卖合同整体无关。但信用证担保不同于一般民事担保,开证行负有首先付款的责任,承担第一性付款义务[6]。

总的来说,在国际贸易的背景下,买卖双方互相不熟识、不够信任,因此用银行信用替代商家信用。因此有人认为,银行信用高于商家信用,卖方用比自己付款更为有保障的方式进行付款,应该说已经完成了付款义务。本文认为“替代”这个词用的不太准确,应该是用银行信用在商家信用前多加了一层保障,而非完全替代了商家信用;另外,银行信用高于商家信用是一种相对的平均状况,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不排除银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若银行破产,但商家信用仍然存在。

(二)信用证独立原则

有学者认为,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独立的合同[7]。因此,若信用证被拒付,是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与开证申请人(卖方)和受益人(买方)之间的基础合同无关,因此受益人不能要求开证申请人付款,否则有“信用证短路”之嫌。为判断上述说法是否正确,我们首先需要考察信用证独立原则的基本意思。

信用证独立原则是信用证交易的最基本原则,是信用证交易的支柱或基石。这一原则最早于本世纪初期为英美判例所确立。1920年的American Steel Initiating National Bank及同年的Ernesto Foglerco Corp.v.Webester案中,法院都判决认为,开证行不得以其同客户间的契约关系为由,拒绝履行兑付义务[8]。

此原则最终固定在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UCP 500第3条与UCP 600第4条规定:“就性质而言,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销售合同或其它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交易。即使信用证中提及该合同,银行亦与该合同完全无关,且不受其约束。因此,一家银行作出付款、承兑并支付汇票或议付及/或履行信用证项下其它义务的承诺,并不受申请人与开证行之间或与受益人之间在已有关系下产生的索偿或抗辩的制约”。

从表面上来看,此条说的也是基础合同和信用证“相互”独立。但若看英文原文,则会有不同的理解。原文是:“A credit by its nature is a separate transaction from the sale or other contract on which it may be based.Banks are in no way concerned with or bound by such contract,even if any reference whatsoever to it is included in the credit.Consequently,the undertaking of a bank to honor,to negotiate or to fulfill any other obligation under the credit is not subject to claims or defenses by the applicant resulting from it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issuing bank or the beneficiary.”

可以看出,本条第1句正确的翻译应该为:“就性质而言,信用证独立于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销售合同或其它合同”。“相互”二字应该是出于翻译“信达雅”的标准而加上去的。其本身的意思仅仅是信用证独立于基础合同,后面的几句也一直在说信用证不受基础合同的约束。但基础合同是否独立于信用证在其中并未规定。

1921年的Urguhart Lindsay Co.v.Easter Bank Ltd.案中,Rowlatt法官认为:“据我看来,信用证决不应受销售合同的限制,后者必须适应于信用证”[9]。我国学者也认为,如果信用证过期,则信用证关系消灭,银行根据信用证对卖方相符交单予以付款的义务解除,但这并不影响买卖双方的基础法律关系,卖方的交单、交货、转移所有权义务和买方的付款义务仍然存在[10]。

本文认为,基础合同并不独立于信用证,信用证是基础合同中卖方权利、买方义务的一种体现,其履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基础合同中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履行、合同目的的达成等。因此,用信用证独立原则作为在信用证失灵的情况下买方付款义务的免除理由,是不充足的。

(三)信用证失灵(fail)时买方的义务

有关开证行付款义务和买方付款义务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以下两种理论解释。

1. 委托理论。

从基础合同的角度看信用证,可以视作一个三角委托合同。买方委托银行先于自己向卖方付款,以达到用银行信用代替商家信用的目的,为此买方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费用。但若受托人(即银行)并未完成委托,并不代表委托人该做的事情就消失了,委托人可能需要以其他方式完成想做的事,在想做的事是法律上的义务时更是如此。因此,若银行出于某种原因并未履行付款义务,买方的付款义务仍然存在。若是出于第三人/卖方的原因导致受托人/银行未完成付款,此原因也许可以成为委托人/买方拒绝付款的抗辩理由。

2. 默示义务理论。

买方开出信用证的行为可以看做是付款行为,但行为不一定总有结果。当卖方接受了买方开出的信用证,可以看成买方承担了一项默示义务,即开证行为是一个可靠的、有偿还能力的付款人(a reliable and solvent paymaster)。若银行未能履行付款义务,则相当于买方违反了对卖方的此项默示义务,则买方需要进行补偿,即由买方来支付货款。

因此,Denning法官总结出的“附条件的付款”与“完全不是付款”理论各有其优劣。在信用证已经开出并被卖方接受的情况下,银行确有第一性的付款义务,买方必须向银行提示单据,而不能直接向卖方提示单据,否则有“信用证短路”的危险。但在信用证被撤销、拒付时,买方的付款义务恢复,卖方应该有权利直接要求买方付款,而不仅仅拥有索要损害赔偿的权利。但上述仅为理论分析,在实践中,信用证被拒付可能出于买方、卖方、银行三方的过错,下面将一一分析此三方分别具有过错的情况下,买方的付款义务仍否存在的问题。

四、信用证业务各方过错分析

(一)买方开证与合同不符

1. 买方有过错。

在买方开出信用证,但由于故意或过失信用证上的信息与合同不符时,便将卖方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若卖方仍然按照合同备货,则可能导致单证不符,信用证会被拒付;若卖方按照信用证备货,则又可能承担起本不在合同内的义务。这时,卖方有如下4种可能的做法:(1)卖方抗议,不接受信用证,要求买方改证或重新协商合同;(2)卖方明示接受此信用证条款,按信用证条款修改货物;(3)卖方未对信用证与合同不符做出任何意思表示,直接按信用证条款修改货物;(4)卖方未修改货物,仍按原合同进行备货、发货、交单等程序。

若卖方不接受信用证,要求买方修改,那么买方有义务修改信用证以保持信用证与基础合同一致。此时卖方有先履行抗辩权,可以待买方开出符合基础合同的信用证后再履行其交货的义务。

对于卖方接受信用证,英美法上以案例确立了两种不同理论:

(1)弃权说(waiver)。弃权说由Enrico Furst&Co.v.W.E.Fischer Ltd.案确立,前提是承认卖方在信用证与合同不符时有权解除合同[11]。在此案中,买方没有按照基础合同的规定开立信用证,卖方没有对信用证提出异议,而是要求买方将信用证延期。后卖方又以此为理由,向法院提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但法院认为卖方已无权要求解除基础合同,因为基础合同由于信用证的不同规定,已经被修改了,而卖方接受了此信用证,便是同意修改基础合同。换言之,卖方已放弃了要求买方严格按照基础合同开立信用证的权利,卖方对此不得再反悔[9]。

(2)变更说(variation)。变更说在Soproma S.p.A.v.Marine Animal By-Product Corporation案中确立[11]。

但不论是弃权说还是变更说,实践中均认为,若买方开出的信用证与基础合同不符,而卖方并未提出异议(不论是否明示表示接受),而是按照信用证规定发货,则可以认为基础合同已经被修改。若卖方并未明确拒绝与基础合同不符的信用证,但又根据基础合同发货,又该如何判断?本文将在下面“卖方无过错”处论述此问题。

2. 买方无过错。

买方无过错时,可能是由于银行的操作失误,导致开出的信用证与合同不符,也与买方原意不符。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也比较容易纠正,在此不做赘述。

(二)卖方交单与信用证不符

1. 卖方无过错。

卖方若交单既与信用证不符,又无过错,那很可能是在买方开证与基础合同不符的情况下,选择了第四种做法———既接受了信用证,又按照基础合同进行发货。卖方这样做的原因很可能是买方在信用证中为卖方增加了基础合同中没有的义务、或对基础合同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

卖方接受了信用证,但按基础合同进行发货,对此种行为可能有两种法律上的解释:(1)基础合同并未修改,在此种情况下,属于买方先违约,但卖方并未及时指出,并未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而是放任合同的履行继续出错,卖方也负有一定责任;(2)基础合同已经修改,那么卖方的此种做法就是根本违约。

卖方应避免让自己处于此境地,原因有二:(1)不论采用上述哪种法律解释,卖方对于合同无法顺利履行都负有一定责任;(2)信用证由于单证不符无法议付,卖方得不到货款,很可能导致很大的损失,甚至钱货两空的局面。因此,卖方发现信用证与基础合同不符时,若不符之处加重了卖方的义务或对基础合同进行了实质性修改,应该及时与买方沟通,要求买方修改信用证,不能让自己落入被动的境地。

2. 卖方有过错。

若在买方开证与基础合同一致的情况下,卖方提交的单据确实与信用证不符,那么便证明卖方已经违约。根据UCP 500第14条或UCP 600第16条[10]。本文并无意探讨银行在此三种情况下负有怎样的法律责任,而只想探讨在此三种情况下买方的付款义务会有何变化。根据上文的分析,在此三种情况下,买方的付款义务均恢复,卖方有权直接向买方要求付款,也可以要求银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可抗力或政策变更可能有例外)。但卖方不得从银行或买方获得双重赔偿。

五、总结

(一)买方的开证义务与付款义务

综上所述,买方开立了信用证是否免除了付款义务,对于这个问题,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并没有规定,但实践中基本否认了“绝对的付款”学说,各国纷纷选择“有条件的付款”和“完全不是付款”理论来处理此问题。本文认为,信用证并非用银行信用代替了商家信用,而是在商家信用前多加了一层保障。因此,本文倾向于认为信用证属于“附属的担保”,但并不否认银行付款义务的第一性。

(二)信用证独立于买卖合同,买卖合同不独立于信用证

另外,信用证独立原则是单方向的,即信用证独立于买卖合同,但买卖合同不独立于信用证,若买卖双方均按照与基础合同不同的信用证行事,则相当于对基础合同进行了修改。因此,买卖双方在信用证的开立、接受、放弃不符点等环节,都应该格外谨慎。

(三)对国际贸易中卖方的建议

信用证出现问题时,卖方“应本着损失最小化的原则,尝试各种有效途径,制定灵活、务实的减损方案,尝试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减损”[12]。

1.信用证条款与合同不符时,若加重了卖方义务或对合同条款进行了基础变更,受益人/卖方必须坚持改证或者要求开证申请人/买方予以澄清[13]。

2. 信用证条款与合同不符时,若减轻了卖方义务,受益人/卖方可以接受信用证,但履行时要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履行。

3.若开证行错误拒付,应积极向开证行抗辩追索,要求开证行按信用证约定立即履行付款义务。如开证行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应与买方联系,争取要求买方接受“不符点”,并指示开证行履行付款义务[12]。

篇4:如何正确选择出口合同付款方式

经济全球化给商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更多种类的商品在更多的国家销售。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通过不断增长的出口贸易,大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出口贸易中货物数量和复杂程度的增加,出口贸易的风险不断增加。对于出口方来言,每笔交易中安全及时收回货款自然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在众多风险之中,如何规避出口收汇的风险总被出口商认为是最关键的。

出口合同条款中,最直接与收汇挂钩的就是付款方式。本文我将结合多年来在出口业务实际操作中所得到的一些经验,对于出口付款方式的选择,总结出一些能在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付款方式及其需要注意的因素

在出口贸易中经常用到下列三种付款方式:

货款预付(PAYMENT IN ADVANCE)、信用证付款(PAYMENT BY LETTER OF CREDIT)、银行付款交单(D/P)。必须注意,它们提供的支付保证是不同的。这三种支付方式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对于出口方来说是依次递减的。

确定付款方式之前,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对买方的资信要有深入的了解,对进口商进行资信调查和评估。通过多方核实,才能断定对方的实际资信情况,不能只凭借一时的印象,或是盲目的主观判断,有可能会铸成大错。选择付款条件,还要看货物价值大小和本公司的财务状况。此外,对方国家的政治局势是否稳定,是否有信用保险,这也是出口方需要考虑的。有时,甚至是对方的商业文化(commercialculture)和双方的语言障碍(language barriers)也成为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误会”也可能导致关系恶化和支付困难。政治局势,尤其需要特别注意,政府班子的更替、罢工浪潮的发生、甚至是政府的某种行为,都可能妨碍买方履行支付协议。比如,进口许可制度的出台、进口外汇支付的冻结、港口或内陆运输工人的罢工等,都可能使买方的支付协议难以履行。这些问题都是在选择付款方式时必须加以考虑的。

二、付款方式优越性和可靠性的分析

1.货款预付

对于出口方来说,货款预付是最为有利的一种方式,特别是第一次同买方作生意,或者是买方国家政局不稳、经济比较混乱的时候。对于买方来说,虽然预付货款一般有利于货物早日起运,但是究竟能否做到早日起运和保证货物质量,他是没有把握的。因此,买方在预付货款前一般要求卖方提供银行担保,不过这样一来,又增加了卖方的财务负担。所以,在买卖双方建立了正常的贸易关系后,通常不大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2.信用证付款

信用证是进口方银行(开证行)应进口商(申请人)的要求开立给出口商(收益人),承诺当出口商提交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单据时,将会作出承兑或付款的保证文件。信用证是开证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只要单证相符,开证行就须付款,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信用证是根据买卖合同开立的,但又独立于合同。信用证业务处理的是单据,与货物无关。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首先,信用证是一项自足文件。信用证不依附于买卖合同,银行在审单时强调的是信用证与基础贸易相分离的书面形式上的认证。其次。信用证是纯单据业务,凭单付款,不以货物为准。只要单据相符,开证行就应无条件付款。而且,信用证是银行信用,它是银行的一种担保文件,开证银行对之负有首要付款的责任。

信用证的种类很多,一般信用证项下都会附有货运单据,称之为跟单信用证。以开证行所负的责任为标准可以分为不可撤销信用证和可撤销信用证,我推荐使用不可撤销信用证。这种信用证一经开出,在有效期内,未经受益人及有关当事人的同意,开证行不能片面修改和撤销,只要受益人提供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开证行必须履行付款义务。

虽然可以通过选择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来规避风险,但也并非万无一失,还会产生以下的问题:

(1)进口商不依据合同开证。按照惯例,信用证条款应与合同严格一致,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进口商不依照合同开证,从而使合同的执行发生因难,或者使出口商遭致额外的损失。最常见的是:进口商不按期开证或不开证(如在市场变化和外汇、进口管制严格的情形下);进口商在信用证中增添一些对其有利的附加条款(如单方面提高保险险别、金额、变换目的港、更改包装等),以达到企图变更合同的目的;进口商在信用证中作出许多限制性的规定等。

(2)进口商往往利用信用证“严格一致”的原则,蓄意在信用证中增添一些难以履行的条件,或设置一些陷井。如规定不确定,有字误以及条款内容相互矛盾的信用证。

(3)进口商规定要求不易获得的单据,如某特定人签字的单据,或注明货物配船部位或装在船舱内的货柜提单、或明确要求FOB可CFR条件下凭保险公司回执申请议付,这些对作为受益人的卖方来说根本无法履行或非卖方所能控制。

针对以上问题,出口商必须慎重选择贸易伙伴。在寻找贸易伙伴和贸易机会时,应尽可能通过正式途径(如参加广交会和实地考察)来接触和了解客户,不要与资信不明或资信不好的客户做生意。在签订合同前,应设法委托有关咨询机构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以便心中有数,作出正确的选择。

银行和出口商均需对信用证进行认真审核。银行审证侧重来证还应注意来证的有效性和风险性。一经发现来证含有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的“软条款”/“陷阱条款”及其它不利条款,必须坚决和迅速地与客商联系修改,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跟单信用证对出口方来说,要注意严格按照信用证的要求缮制单据,严防信用证事故。否则单证一旦出问题,造成单证不一致或单单不一致,信用证的安全性就大大降低。

单证缮制与信用证规定的差异一概称为不符点。轻微的不符点比如某个字母或标点符号的错误,不造成歧义,对交易性质无实质影响的,一般开证行也会接受,仅对每一个不符点扣罚几十美金就算了。可较大的错误,特别是数量、金额、交货期方面的错误,就严重了。开证行会通知出口商(受益人)不符点的情况,并暂时中止执行信用证支付。待受益人与客户(开证申请人)協商,客户愿意接受不符点同意付款,才会支付,同时不符点费用照扣。可见,不符点将直接导致信用证失效可能。一般地,在把单证交付国外开证行之前,国内出口商的开户银行(信用证通知行)会应出口商要求预先审核一遍,发现错误及时更改。但此时货物已经出运,很多情况既成事实,不符点无法更改了。此时,在确认客户会接受的前提下,可以“不符点交单”,承担不符点扣款,完成信用证。但这样做的风险很大,万一客户不接受或中途变卦,出口商难免蒙受损失。

切忌,不符点交单一定要特别慎用。只有双方经过长期的贸易往来,而且事先得到进口方的许可才可以进行,既便

如此,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险的。例如,我司曾经出口法国一批服装,由于交单的单据一个字母的错误,遭到对方银行的拒付,导致钱货两空,这就是由于我司没有和对方在以前没有进行过合作,对进口方的资信情况尚不了解,而且又不慎在单证中出现了不符点,被对方拒付。有些资信良好的进口方,也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变得捉摸不定,就好像今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一些原本资金状况良好的公司纷纷陷入危机,这时的不符点交单就很不保险了,对方完全可以以此不符点拒付货款。

3.银行付款交单

D/P是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的缩写,是银行托收的一种,卖方将单据交给银行,通过当地托收行,买方付款赎单提货。在此过程中银行不承担任何风险责任。它是托收方式中的一种,属商业信用。与其他有银行信用做担保的支付方式相比,手续简便,但是收汇风险较大。

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

即期交单(D/P Sight)指出口方開具即期汇票,由代收行向进口方提示,进口方见票后即须付款,货款付清时,进口方取得货运单据。远期交单(D/P after sight or after date),指出口方开具远期汇票,由代收行向进口方提示,经进口方承兑后,于汇票到期日或汇票到期日以前,进口方付款赎单。我建议选择即期付款交单。

付款交单的风险比起信用证要大得多,由于银行在D/P托收过程中,银行虽参与其中,但只是提供服务,并无非收妥不可的保证,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这对委托人而言,是致命的。资深的外贸人员会通过银行先查询对方客户银行的同业授信度以及国家风险级别,客户诚信度来决定是否该客户能否做D/P,只有对付款人作充分调查,认可其信誉的基础上,才能以此方式结算。

在使用付款交单结算过程中,委托人还应注意:与买方签订合同时,对于结算方式、单据名称、详细分类及份数、托收费用由谁负责等条款必须清楚;委托人到银行办理托收时,在托收申请书上必须清楚地表明付款人名称、地址、开户行名称和地址,尽可能详细,避免出现代收行找不到付款人的现象。

付款交单对出口商而言,最大风险是进口商信誉问题。若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口商不去银行赎单,趁机要求降价或因为市场变化,拒收货物,那么进口商就要在当地贱卖货物获奖货物退运回来。所以必须增加出口保险系数,可同其他付款方式结合使用,例如,要求对方先预付比分货款,余款使用付款交单,这样做既可以节省银行费用,又可以降低风险。因为只要市场不出现剧烈变动,对方一般不会宁可损失预付款而不去银行赎单的。

根据我的经验,使用付款交单的付款方式,出口商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诚信客户。

(2)提单收货人一栏中应该是:TO SHIPERSORDER;TO THE ORDER OF XXX BANK。

(3)在提单通知方栏,以通知代付行为佳。

(4)在市价走低时不要采取此方式。

(5)考虑在CIF或CIP成交时,投保“买方出口收汇险”,增加风险防范手段。

(6)在未收款期间多与客户联系,了解市场情况,一旦市场走低,采取果断措施直至出货。

篇5:合同付款方式

金或首期款。这就看业主怎样跟公司谈了。

首期:60%,中期:35%,尾款:5%,增减项在中期结算。

首期一般在签署合同后,交底前,交齐。

中期一般在木工结束、泥工进场后,或泥工结束、木工收口时、油漆工进场前付。

尾款:自然是交工验收后,维修结束了,再付尾款。

当然所有的都可以协调,关于首期款金额比较大,有很多公司可以协调为“首期款分两次付”,付款进度基本未变,就是第一次交款才达到30%,木工基层结束或泥工进场前再付30%,以后的不变。

我见过的首期款付款时间比较晚的是:先交了定金,所有图纸全部做出来,工程部分配好工长后,所有人员进场交底时才付首期款,这个方式算是付款比较晚的,更晚的甚至到材料进场后,才把首期款交到公司。呵呵!这就看业主怎样跟公司谈了,当然遇见一些大公司,那协调的余地就小多了,大公司一般

是没交首期款,工程部不配单(不安排工长,更谈不上交底了)。

篇6:工程付款方式

方式

一、1.合同签订乙方进场十天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价款的20%作为备料款。

2.乙方完成合同工程量60%时,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60%的工程进度款。

3.乙方完成合同工程量95%时,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价款的80%。4.工程竣工,并经甲方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甲、乙双方一个月内办理完结算,工程款支付到结算总金额的95%。

5.余款为结算金额的5%,作为本工程的保修金,待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满一年后七天内支付5%。

方式

二、1.合同签订后付预付20%。承包商提供银行或有信誉的公司出具的,受益人为发包人,有效时间为90天的保函,保函为见索即付保函,即含有“在保函有效期内,发包人因承包人未能履行合同项下约定义务(以下简称“违约”)而要求收回预付款时,我行将在收到发包人签署的声明承包人违约的书面索赔通知纸质原件及本保函正本原件后七个式作日内,无条件支付给发包人累计总额不超过担保金额的款项”的条款。保函保证的金额为元整。

2.完成工程总额的50%付已完工程额的30%。

3.完成工程额的80%付已完工程额的60%。

4.工程全部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付至已完工程额的85%。

5.决算完成后付至工程额的95%。

6.留质保金5%二年

方式

三、(1)按月计量支付: 即实行旬末预支或月中预支, 月终按工程师确认的当月完成的有效工程量进行结算, 竣工后办理竣工结算。(指承包商可以在旬末或月中向业主提交预支工程款账单, 预支一旬或半月的工程款, 月终再提交工程款结算账单和已完工程的月报表, 业主对这部分已完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后, 向承包商及时支付当月工程款。)

(2)界面付款: 即双方约定按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进行结算。如对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可以划分为基础、结构、装饰、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每阶段工程完工后再进行结算。高层建筑也可把每完成一层的施工作为一个结算段。公路工程也可分为基础层和面层两个结算段等。

(3)竣工后一次结算: 项目规模较小、工期较短(一般在12月以内)的工程, 可以实行在施工过程中分几次预支、竣工后一次结算的方法

附:工程合同付款法规

在确认计量结果后14天内,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进度款)”。“发包人超过约定的支付时间不支付工程款(进度款),承包人可向发包人发出要求付款的通知,发包人接到承包人通知后仍不能按要求付款,可与承包人协商签订延期付款协议,经承包人同意后可延期支付。协议应明确延期支付的时间和从计量结果确认后第15天起计算应付款的贷款利息”。“发包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进度款),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导致施工无法进行,承包人可停止施工,由发包人承担违约责任”。

篇7:付款方式总结

一、月结90天电汇或承兑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等较一般或弱

2、交期、质量阶段有不能满足我司要求的订单

3、常规产品,无产品特性优势

4、订单量较少,作为重点辅导供应商,辅导达标后订单量可适当增加

二、月结60天电汇或承兑(六个月汇票)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在我司供应商中较好

2、交期、质量符合我司产品要求

3、现阶段,可开发新的产品线

4、公司主力和战略供应商

三、月结30天电汇或承兑(六个月汇票)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可达到我司要求

2、交期、质量可以匹配我司产品要求

3、常规产品,部分有优势产品,可开发产品线 4.公司主力、战略供应商或备选主力、战略供应商 5.五单后尽力调整为月结60天

四、合格验收后货到付款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基本达标

2、交期、质量基本可以跟上我司产品要求

3、现阶段,有产品特性优势,但不是很明显

4、三至五单以后尽力调整到月结30天

五、带款提货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基本达标

2、交期、质量基本可以跟上我司产品要求

3、现阶段,有产品特性优势,但不是很明显

4、三至五单以后尽力调整到月结30天、货到付款等

六、预付5%-10%,月结30天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在我司供应商中中等以上

2、交期、质量可以跟上我司产品要求

3、现阶段,有产品特性优势

4、三至五单以后尽力调整到无预付款月结30天

七、预付10%-20%,月结30天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在我司供应商中较好

2、交期、质量可以满足我司产品要求

3、现阶段,有较强特性优势,辅导后可考虑增加产品线

4、三至五单以后尽力调整到月结30天,预付款降低或无预付款

八、预付5%-10%,带款提货

1、公司规模、管理、财力在我司供应商中等以上

2、交期、质量可以达到我司产品要求

3、现阶段,有产品特性优势,但不是很明显

4、三至五单以后尽力调整到月结30天,无预付款

九、预付10%-20%,带款提货

1、公司规模较大、财力较强

2、交期、产品质量、服务均良好

3、有产品特殊性,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4、三单以后尽量调整到月结30天,无预付款或降低到10%以内

十、基本不接受预付20%以上预付款

1、风险太大

篇8:合同付款方式

付款担保指的是业主或者买主向承包商或者卖主所出具的一种旨在保证货款支付的担保, 保证承包商或者卖主按照交易合同履行其中制定相关条款的义务。付款担保的内容包括:如果承包商或者卖主没有按照相关交易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过调查确认只能由保证方予以代付。付款担保的担保方式主要包括专业保证人的保证以及银行保函的保证等方式。办理付款担保的客户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在当地银行具有授信额度或者交纳足额保证金或者提供当地银行可接受的足额担保;具有从事相应担保业务的资质;具有开户许可证, 例如在当地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具有贷款卡;具有经年检的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其具有经营合法性及其范围的相应证明文件。

1 国内付款担保在建筑工程分包合同中应用的现状

1) 尚未创建完善的建筑工程担保法律体系。由于付款担保在建筑工程分包合同中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 和国外相比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尚未创建健全的担保人的资格审查政策, 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就导致目前国内的付款担保市场相对混乱, 并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即使付款担保出现争议、纠纷等问题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解决, 由于国内付款担保市场存在这种问题, 导致承包商、业主方都不愿在签订建筑施工分包合同时采用付款担保, 影响付款担保制度在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中作用的发挥, 这样不仅导致建筑工人以及分包商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证, 同时还限制了付款担保的发展。2) 覆盖范围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担保业务通常以外商投资项目为主, 并且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例如厦门、宁波、大连、天津、北京等地区。同时, 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品种的保证也相对较少, 通常集中在维修担保、履约担保以及招投标担保等方面。3) 可操作性不强。目前, 我国现行的分包合同中关于付款担保的规定相对简单, 并且可操作性不强, 例如, 在担保中并没有对担保做出详细的规定, 导致付款担保在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中应用的可操作性不强, 付款担保通常流于形式, 并不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4) 付款担保尚未制定完善的实施程序细则。目前, 我国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中的付款担保在实施的过程中, 没有明确付款担保的有效期限以及额度等相关内容, 同时, 对于提交、延期、退还、补足以及其他相关的细节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以及制定相应的程序流程, 这就导致合同双方在签订建筑施工分包合同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随意性, 致使付款担保的作用并不能够充分发挥。此外, 根据我国现行的分包合同示范标准的相关规定, 合同双方如果想要签订分包合同, 双方必须约定提供相应的履约保函或者付款担保, 约定条款通常是合同双方利用专用的合同条款确定, 但是建筑施工的分包合同中并没有要求强制的实施付款担保。

2 强化付款担保在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1) 创建完善的建筑行业付款担保法律体系, 着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a.通过政府强制规定, 对建筑工程保函进行管理, 在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根据相关规定签订合法的施工分包合同之后,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之前, 应该到建筑工程交易中心办理相应的保函原件保管手续, 当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后, 凭借相关部门开具的证明书将保函原件取回, 通过实施该策略, 能够有效地监督建筑工程开展实施担保工作。b.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 对于符合工程担保额度的建筑施工项目没有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工程担保的, 政府应该禁止其申请施工许可证, 对于开取的担保函原件应交给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建设主管部门保管, 同时保证建筑工程具有足够的担保金额, 对于因为索赔问题导致没有按期补充或者担保额度不足的建筑工程, 应该责令停止施工进行整改, 整改合格之后才能恢复施工。c.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可选择的担保人, 根据相关规定, 从事建筑工程担保的担保人应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获得银行监督机构许可, 并且建筑工程所在地的银行机构, 包括商业银行的支行、分行以及以担保业务为主营业务的银行, 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依法登记的专业担保机构, 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设定担保公司担保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的资质要求, 规定担保公司只能承接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担保项目, 通过制定强制的法律规定, 对创建稳定、完善的担保市场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制定建筑工程分包合同中付款担保的细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制定合理的付款担保流程。如果材料商、分包商、承包商没有根据相关的劳动合同规定支付的合同款项, 权利人应该根据担保合同以及施工合同向担保单位索赔, 承包人与业主应该提出书面申请, 索赔的理由以及资格应该由总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 经过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批准之后, 担保单位向权利人支付分包合同中规定的赔偿。b.付款担保的补充。为了避免分包商、承包商减少建筑工程的索赔金额, 分包商和承包商应该在收到保证金账户管理者或者保函担保人的赔付账单后28 d内, 补足建筑工程的担保额度, 保证付款担保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具有足够的担保能力。c.为了避免建筑工程项目解决的过程中出现“三角债”的现象, 分包商、承包商支付担保的有效期应该截止到建筑工程分包合同规定的整个建筑工程结算款项支付完成的那一天, 如果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完成之后, 再出现拖欠工程款项的问题, 仲裁机构或者法庭不予以处理。d.付款保证延期。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很可能会出现业主违约或者工程变更等现象, 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并不能按照相关的规定如期完工, 这就导致建筑工程的工期发生变化,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 分包商、承包商的付款担保也应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工期的延长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是因为分包商的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 分包商应该保证延迟付款, 如果是因为非分包商的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 承包商或者业主应该重新提交付款担保期限, 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工期延长的状况时, 分包商再次递交付款担保的天数, 应该小于付款担保原件规定期限即28 d。e.付款担保的提交。为了便于付款担保的实施与监督, 当分包商、承包商创建了付款担保之后, 双方在签订分包合同的同时应该提交付款担保, 由管理机构采用专用存款账户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付款担保进行保管, 当发生付款赔偿问题时, 能够及时地解决纠纷并进行赔偿。f.明确付款担保的额度, 承包商、分包商应该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大小、工期等确定付款担保的额度, 对于工期超过一年的建筑工程项目, 其担保额度为建筑工程合同预算总价格的20%, 对于工期未满一年的建筑工程项目, 其担保额度为建筑工程合同价格的25%, 此外,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以及材料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分包商与承包商的担保金额必须为固定金额, 不能出现随着工程进度以及工资支付进度而减少担保金额的现象。

3 结语

付款担保在我国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保证其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应该正确分析付款担保在建筑施工分包合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进行解决, 以此保证付款担保能够在建筑施工分包合同应用中充分的发挥作用。

摘要:分析了国内付款担保在建筑工程分包合同中的应用现状, 针对付款担保在建筑施工分包合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付款担保法律体系、制定付款担保细则等解决措施, 以保证付款担保能够在建筑施工合同应用中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付款担保,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斌, 杨荣.借助付款担保追回700万美元[J].中国外汇, 2012 (12) :16-17.

[2]安晓东, 丁晓欣, 黄威.付款担保在分包合同中的应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3, 20 (6) :67-70.

[3]刘伊生, 王小龙, 陈忠林.国外工程担保制度及其启示[J].工程管理学报, 2010, 24 (1) :15-16.

篇9:付款方式的变迁

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家族买卖“纯真少女”被视为世界最早的交易,交易价值为20头牛。拉丁语中,金钱(Pecunia)一词便源自用于支付的牛羊等牲畜。在非洲,仍有部分地区将牲畜作为货币来完成支付——一种名为Watussi的牛被当作货币。赶着牛外出购物总归不很方便,人们自然需要一种中间介质,货币由此诞生了。货币沿用了数千年,直到十年前电子支付出现之后,它渐渐显现出了被取代的趋势。

最奇特的流通货币是密克罗尼西亚雅浦岛上土著居民使用的石币。这些中间有圆孔的霰石币,扁平而巨大。然而,在平时购物中,携带相当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此种支付方式形同虚设:即便货币所有者发生变更,石币也很少“挪移”。雅浦岛居民需要缴税,官员只需在他的石币上做出标记即可。直到1990年,美国夏威夷银行还接受雅浦岛上的石币作为贷款担保。

贝币是众所周知的最早的货币之一,曾在中国、北非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使用。贝币已经具有现代货币的诸多特征: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易于计数。

在原始货币的演变中,金属铸币被认为是十分合适的等价交换物。在早期的铸造过程中,铜币、银币或金币多铸成条状、环形或棒状。按照所需物品的价值,切割并称重,制造成尺寸相当的硬币。小亚细亚西部吕底亚古国的商人们首次使用铸币,硬币便由此诞生。

直到十八世纪,纸币才在欧洲真正流行起来。最初,人们并不相信纸币。直到纸币具有票据担保作用,并可兑换黄金,这种支付方式才逐渐被人们接受。从1973年起,黄金担保票据不再被使用,人们唯有相信货币的购买力了。

电子货币:

硬币和票据的终结?

首次电子转账要追溯到十九世纪,用户将货币信息通过电报发送给收件人,收件人即可提现。非现金的支付方式最早只用于公司间结算。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个人活期账户才被启用。至此,工资才不必用现金形式发放,可以直接发到银行账户中去。

信用卡和后来的网上银行使货币进一步朝着非实物化方向发展。用户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使用数据货币仍可购买奢侈品。然而,许多交易并不支持信用卡支付,尤其是小额交易。除信用卡之外,某些交易可通过PayPal、支付宝等第三方交易平台或其他类似的支付系统在线进行。但如何解决面包店的小额付费问题呢?人们今后能通过芯片或手机付费吗?目前,瑞典等国家已经出现手机支付,Google更是于最近推出了电子钱包业务(Google Wallet)——用一部支持NFC的手机就能付费。

发展趋势

“只有老奶奶和银行劫匪需要现金。”瑞典提出的口号能概括出支付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放弃硬币和纸币,使用芯片支付。NFC(近场无线通讯)技术成熟之后,手机将变成钱包、手机支付便可大力推广。作为这种货币的补充,时间将变得更加重要。也许有一天,“时间币”将能取代现有货币,成为本地易物交换的货币。

上一篇:一寸云间的抒情散文下一篇:医疗、生育保险申报凭证规范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