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论文怎么写

2024-05-01

物理论文怎么写(精选15篇)

篇1:物理论文怎么写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结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纳米科学技术:1nm= 10-9m

二、质量:

1 、定义: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 、g 、mg

3、测量——托盘天平

①注意事项

②结构: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分度盘、指针

③使用步骤:放置、调节、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三、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 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密度的应用:m=ρV,V=m/ρ

①鉴别物质②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③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

5、密度的测量

①原理:ρ=m/V

②量筒(量杯)的使用:视线

6、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热胀冷缩

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篇2:物理论文怎么写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全面复习。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功和能的知识点中,能量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2.要仔细解研近年考题,知道考什么

我们不但要明白考什么,而且还要知道考了什么,做复习中的有心人。凡是复习到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就要留心搜集近几年来相关考题(特别是经典题),仔仔细细地解析和研究一遍,目的是亲身体验试题赋予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的考核要求,分析解决常规题、典型题的切入点,知道考查重点、考查能力要求、研究相关试题可能存在的命题空间,达到以少胜多的有效复习效果。

为此,建议大家复习时,针对题型特点,题目的难易度进行自主变化,保证知识掌握更全面,技能应用更灵活,基础夯得更扎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要注意呈现规律,估计会考什么

通过学《手册》解考题,注意近年来考题呈现的规律,关注重点题型,热点考题,进而估计翌年可能会考什么。

再如:辨析题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新题型,每年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针对这种规律,平时要备好错题集,凡是解错的题作为档案保留要剖其原因,及时订正,少留“死角”。

又如:数字、表格、图文并茂的信息题,实验创新题,开放性探究题,都较好地与新课程标准吻合,又能落实能力考核要求,为此,平时训练时要集中精力,将它们列入“可能会考”的知识与能力范畴。心中有数,临考时便不会束手无策。

4.要重视规范解题,知道做什么

篇3:怎么指导学生学好物理

一、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1) 教育学生要十分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使学生认识到有很多重要的物理规律和理论是直接从大量观察自然现象和事实中总结出来的,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善于观察物理现象和事实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 不要代替学生观察, 不要把结果事先告诉学生。而是要交代观察的目的任务, 教育学生要专心致志地细心观察, 要全面又有重点地观察, 要注意动态与静态观察, 要用多种感官观察, 要边观察边动脑,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 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地认识物理学理论是怎样总结出来的, 对于学好物理学是非常有启发和帮助的。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 教给学生系统的物理知识的同时, 还要重视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3) 通过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学习中一般的方法。 (1) 提倡写章小结。我要求学生学完一章后要自觉地写章小结, 章小结包括下列内容:整理本章的知识要点, 使之系统化;指出本章知识易错易混之处;本章解题方法;经过单元考试后自己尚存在的知识缺漏。开始阶段要求放低些, 以后逐步提高, 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2) 要求学生在每次重要考试后做好分析工作, 着重检查自己的知识缺漏及在学习态度与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二、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力求理解而不死记硬背的习惯

篇4: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你每天都说话吗?”老师亲切地问马林。

马林一脸疑惑:“说啊,天天都要说话、聊天。”

“都聊些什么?”

“什么都聊。和同学在一起就聊新鲜搞笑的事,聊新动画片,新玩具,新游戏什么的;和爸爸妈妈聊天,就聊生活和学习上的事……”马林越说越兴奋。

老师打断马林的话:“好,你已经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

马林一听蒙了:“没有啊,我没有写文章啊?”

老师说:“其实,我们每次跟朋友和爸爸妈妈聊天的内容,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们说的时候叫‘话’,把‘话’写在纸上就是‘文’!其实我们在学说话,学讲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学写作文,也叫‘口头作文’。现在我们认识的字多了,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了,这就是作文。我们说话聊天时,就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受任何格式和条件的限制。所以,大家千万别把作文格式化,否则会束缚你的思维,让你感觉不知从何下手。‘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篇5: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怎么写

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物理中一些隐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点。近些年来,我们都看到了高考的改革方向和力度,那就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

2.立足教材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应以课本为主,同时借助资料,要把各节知识点进行整理,各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图表,填空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几条线。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源头,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根本.高考试题年年有变,但考题就来源于课本的原题或变式题,没有偏题、怪题,试题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体现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复习中我们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注意挖掘课本习题的复习功能,加强知识点覆盖的同时注意知识的综合,以《考试说明》为根本,弄清高考知识点及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重视基本方法的训练.通过一轮复习,做到基本概念、基本题型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

3.以学生为主

篇6: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怎么写

起止时间:2月20日—2月23日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2周

必修四 三角恒等变换

起止时间:2月24日—3月2日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3周

必修五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起止时间:3月3日—3月9日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4周

必修五 正、余弦定理应用、习题课

起止时间:3月10日—3月16日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5周

必修五 数列

起止时间:3月17日—3月20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5-6周

必修五 等差数列

起止时间:3月21日—3月27日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6-7周

必修五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起止时间:3月28日—3月31日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8-9周

必修五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起止时间:4月1日—4月10日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10周

必修二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起止时间:4月11日—4月13日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0周

必修二 直线的方程

起止时间:4月14日—4月20日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11-12周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卷讲评

起止时间:4月21日---4月28日 课时安排: 一周

第12-13周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起止时间:5月2日—5月4日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3-14周

圆的方程

起止时间:5月5日---5月9日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4-15周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起止时间:5月10日—5月17日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15周

空间直角坐标系

起止时间:5月18日—5月19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6周

必修五 不等关系、不等式的性质

起止时间:5月22日--5月24日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6-17周

必修五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起止时间:5月25日--5月27日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7-18周

必修五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简单线性规划

起止时间:5月28日--6月6日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18周

必修五 基本不等式

起止时间:6月12日--6月15日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9周

必修二 空间几何体结构、三视图、直观图

起止时间:6月16日--6月22日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20周

必修二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

起止时间:6月23日--6月28日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21周

必修二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

起止时间:6月29日--7月5日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22-23周

期末复习

起止时间:7月6日--7月17日 课时安排: 9课时

第24周

期末考试

起止时间:7月17日--7月18日 课时安排: 两天

第25周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25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篇7:物理论文怎么写

【导语】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以下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高中物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本人上学期担任了高一B(1)(3)(3)的3个班级物理课,本着和各位老师讨论和向大家学习的态度对上学期的物理教学作个小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做好了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工作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中易于接受,成绩也不错;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学生接受难度大。因此我研究了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在教学中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是使学生尽量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3、平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4、平时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5、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强调科学记忆,掌握基础,是学校反复强调课本过关的基本要求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

当然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有时分层教育方面做得不够,在平行班的教学中难度过大,导致一些同学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成绩有点滞后,平时学习教学教法不够,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不快等,今后我会加强学习,向要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让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水平得到一个大的提高。

✮✮篇二: 本学期担任高二(10)、(11)班理科物理教学工作,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现做小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本学期进行物理选修3-1和物理选修3-2的教学。主要工作如下:

(一)教学内容:完成了①选修3-1中的:电场、恒定电流和磁场。②选修3-2中的: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第一、二、三节)的教学。

(二)作业批改:本着精留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的指导思想(符合新课改精神)。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完成质量进行分析,对错误解法进行剖析,对不同问题进行归类,对不同的解法进行归类,使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三)测试情况:①单元测试四次。包括电场、恒定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全部为全批全改,并进行试卷中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卷面分析和讲评。并找同学谈话,分析每个同学的得失。②期中考试一次(与选修3-1的模块考试采用同一张卷)。并进行试卷中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卷面分析和讲评,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学分。

在抓好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与本组其他老师一起,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此外。我还积极参加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共96学时。

二、迎评工作

①认真备课,做到万无一失。②积极听从学校的召唤,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根据本学期新分班级的特点,并在了解每个学生在高一具体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决定在一开始多注重物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指导。并对个别基础很弱的差生重点单独辅导,引导他们尽快入门,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氛围,推动全班学习成绩的提高。

其次,在讲课上我尽可能降低台阶,多作知识铺垫,加强督促检查,抓好知识能力的落实。努力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

另外,高二学生是学习分化较严重的学习阶段,也是最易松散的阶段,根据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努力塑造一个轻松、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的热爱,让学生在高二这一关键时期打好基础,为高三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除了抓好课堂之外,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多为学生解难答疑,多关心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贯彻落实好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物理成绩有较大提高,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8:且看古人怎么写愁

“愁”的长度“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将抽象的愁转化为“三千丈”白发和一线万里长江, “愁”有了长度。

到了南唐后主李煜笔下, 愁又翻新意出新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比“白发三千丈”更为深远广阔, 不仅有了长度, 而且有了动态。不可见的愁绪成为流不尽、淌不完的滔滔江水。

“若问此愁深浅, 天阔浮云远。”郑城将愁绪引向高远莫测的苍穹和流动的浮云, 写出了愁的新意境。

“愁”的体积“夕阳楼上山重叠, 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的笔下, 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的群山高峻突兀, 却抵不上“愁”的一半, “愁”的体积有多大?世间无物可比。

“愁”的重量“愁”在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笔下更有一番新的情趣:“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愁”竟会有重量, 凝聚、滞重, 连船也载不动。诗人超常的想象力可察可见。

“愁”的数量朱敦儒的“莫将愁绪比飞花, 花有数, 愁无数。”漫山遍野的飞花衬托出“无数”之愁, 无尽的愁思立刻化为可见可感的形象。“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秦观眼中, 春江水是愁人泪, 怎流得尽、淌得完呢?

“愁”的声音“长路关山何日尽, 满堂丝竹为君愁。”张谓写出的“愁”是丝竹鸣奏的乐章。“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的“愁”, 是风吹梧桐、雨打芭蕉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几叶秋声和雁声, 愁人不要听。”万俟咏的“愁”是秋风萧瑟, 是鸿雁悲鸣。

“愁”的色彩“谁言南海无霜雪, 试向愁人两鬓看。”裴宜直看到的“愁”, 已经悄然爬上了望乡不归者的双鬓。而在盼望游子归来的情人的眼里, “愁”却又染上了淡淡的绿和苍茫的暮色:“莫上高楼看柳色, 春愁多在暮山中。”赵执信诗中, 愁思已寄托于柳叶变青, 继之不忍再见它长大长绿, 回首一瞥处, 是无奈的暮色苍茫。

王实甫笔下的“愁”, 变成了缤纷飘落的红色花瓣和一碧溪流:“花落水流红, 闲愁万种。”贺铸之言愁更令人可惊可叹:“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这种“闲愁”, 弥漫无际, 铺天盖地, 有声有色, 会飞会长。

“愁”的生命“欲上高楼去避愁, 愁还随我上高楼。”杜甫的“愁”像一个忠诚但并不讨人喜欢的仆人, 时刻都跟着你, 即使在你的睡梦之中, 他也伴随你;一旦你醒来, 他又站立在你眼前, 挥之不去, 不招自来:“春愁兀兀成幽梦, 又被流莺唤醒来。”

篇9:物理论文怎么写

面对着满城的从四方而来的看花人,牡丹却迟迟不开。即便整个洛城都在期待目睹牡丹花开的景象,她却依旧遵循着自己的花期,拒绝了参拜,拒绝了赞美,也拒绝了荣耀。然而我们可以想象,满园未开的牡丹芬芳四溢的那一刻,想象着开花时的牡丹的恣肆的色彩与生命力,想象着“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的喧嚣。似乎未开的牡丹,更给人以一种独特的美。

不得不说,我们希望看到这样的文字。这些从笔端倾泻出来的文字,有着对牡丹的拒绝给人带来的“美”的独特解读,给笔者带来很大的启发。当下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痛心于学生的文字,要么“言之无物”,要么“文无章法”。简而言之,就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存在诸多问题。不过在笔者看来,常规的形式是可以教的,也是具备实效性的。但是怎样充实文章,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在直面当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之“痛”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为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写。阅读了学生所写的这些推荐词之后,笔者就产生了“怎么看,怎么评,怎么读,就怎么写”这样一个想法。或许这就是我们突破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言之无物”这一弊病的其中一个视角。我们可以给学生多铺设一些议论文“微写作”场,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朴实、适度的表达空间,转变固有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式,围绕“看、评、读”这些灵活的方式,多角度、多维度来推进议论文写作实践,进而打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的视野,充实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资源,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习惯。

一、怎么看,就怎么写

笔者在“私家文学课”考查时,给学生播放了视频《最后的男旦》,并请学生就此写两百字以上的观后体悟。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紧紧抓住了视频中“梦想在,希望就在”这句有关主旨的话语,所写内容几乎都是以议论的口吻,来阐释了“坚守梦想”这一主题。其中朱雯瑛同学这样写她的感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生命,只有起舞,才有美丽。杨磊,一位京剧演员,一名半路起家的男旦。在不为人理解与接受的孤独岁月里,他曾经犹豫彷徨过,也曾踯躅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但最终他还是咬牙坚持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舞台上。在多少个漫长的黑夜里,在多少次婉言拒绝之后,他仍然一遍遍地在幕后舞动水袖,练习着男旦的声腔、步态。作为程派弟子的他端庄美丽,他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尽显女性的婀娜与妩媚。他那千回百转的嗓音,清亮且醇厚,引人遐思。杨磊用他内心对男旦艺术的那一份挚爱,用他的坚持,为自己赢得了几次难得的出场机会。踽踽独行于梦想的道路上,也许孤独,也许痛苦,但“梦想在,希望就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杨磊心中的梦想会支撑他前行,那些坚定的信念和不悔的精神将会如常青的藤蔓,爬满他生命的每一季。

能够这样运用一则素材,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论说,已经触及议论文教学中“材料的有效转述”“论点和论据的统一”等学生比较难把握的内容。那么怎么有效地转化感官给我们带来的感性思考,并有效转化成我们需要的理性的文字呢?笔者以为,我们需要把准“怎么看”的问题。首先要把准“看”的核心词,即:谁,因为什么,怎么做。其次是抓住其中的某一个词,某一句话,展开相似联想或者作原因剖析,这一点其实涉及议论文怎么论证的问题。最后,学会运用整散结合,围绕主旨美化议论语言。

视觉的冲击应该是,也可以是写作内容常规化之一,而我们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我们可以选择纪录片或者人物叙事类的影视片段,这类影像资料往往主题比较鲜明,而且它的解说词也极具韵味,如《最后的男旦》。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观看经典影片,写一段自己的影评。如笔者曾经推荐学生看《赛德克·巴莱》,不少学生“看”出了多样化的内容。既有导演魏德圣对理想主义坚持,也有对影片中“文化与信仰”“民族尊严”“灵魂的骄傲”等多层面的解读。当然这样的引导需要一以贯之,提前布局,努力形成以主题为切入口的影视欣赏系列。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写作与思考的母题,比如:命运,生命,英雄,梦想,青春,责任,成长,坚守等。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写一段,二是自己的。目的也比较明确,“写一段”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浓缩,不要求泛滥式地堆砌,也不是一例到底。“写自己的”即要求学生真正写出属于自我的独特感知,毕竟真实性是写作是一个大前提。

二、怎么评,就怎么写

所谓的“怎么评”其实也是源自笔者曾开设的另一门选修课“新闻深呼吸”给我带来的启迪。“新闻评论”也是一个不错的议论文“微写作”场。在这门课的开设过程中,笔者经常面对“单一型材料”的多角度评论,“复合型材料”的综述论说,“互补型材料”的比较分析。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新闻材料分析,基本都会涉及“亮出你的观点”“怎样使论证更充实、深刻”等议论文写作的要点。

“怎么评”首先让学生收获的是口语表达的自信和理性,但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进行论说,让“论证更丰富、充实、深刻”,有助于拓展议论文写作的思维。在“新闻深呼吸”的课堂上,笔者曾经就“宫斗剧热播荧屏”一事让学生进行评说,并给出了以下一些背景信息:

国家广电总局去年年底发布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起,各卫视黄金档不得播出宫斗剧、穿越剧等四类剧集,并在2012年10月之前不再接受批准以上题材剧集的立项申请。然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宫斗剧也一如既往的是收视保证。《金枝欲孽》《宫心计》,到现在的《甄嬛传》,宫斗剧一路走红伴随着“勾心斗角放大人性阴暗面”的非议。但是这从来不妨碍下一部宫斗剧的热播。

我们的学生在评说的过程中,有从“宫斗剧容易让人价值观扭曲”这一角度切入的,各种勾心斗角,一个比一个坏,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这样不利于引导和谐、向上的积极力量,也不利于人们对基本道德的坚守。也有同学从网络流行语“甄嬛体”出发,认为“甄嬛体”有调侃、戏谑的意味。但在调侃之外也说明《甄嬛传》之所以能流行,台词是很重要的一点。复古的风格,典雅的造词,再一次触动了汉语的神经,让国人对熟悉而又陌生的语言有了一次重温。当然也有学生觉得可以从甄嬛身上学到生存原哲学等。至于该不该停播,大多数同学认为收视率意味着市场需求,一味禁止显然并不合适。

很显然,学生的分析比较理性透彻,他们既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也能辩证地对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学生能以此为基点,拓展成一次议论文“微写作”,在“评”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写”的储备,也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做法。当然,有必要说明的是,“评”的“弊端”也是显然的,尽管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但它往往是只言片语式的,往往是零碎的。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写议论文围绕一个中心多维度分析论证有所偏差。在笔者看来,这里就涉及“相似联想”和“比较分析”的问题。同类材料如果不是单一的,相似性联想有助于组合分析。比如说与“宫斗剧”同时热播的“谍战戏”。也可以比较分析,对照着解读,比如与国人热衷“宫斗戏”相对的,人们对经典阅读的淡漠,在比较中就不至于让议论的文字太过琐碎、无序了,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认知。

三、怎么读,就怎么写

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在夹缝中寻求“读”的空间。选修课也许是一个不错的载体。尽管我们都知道,读书不能太过功利。那么“怎么读”,才能促进“怎么写”呢?笔者曾经在随笔中看到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

马寅初在文革时期因《新人口论》而被打为右派,被狂风暴雨般的批斗了几个月后,被免除了北大校长的职务。当他得知此事时,他神色从容,只淡定地“哦”了一声。后来他受尽了磨难,终于平反。当所有人都为他高兴,向他道贺时,他仍然淡定从容的说了一声“哦”。面对人生的起伏,挫折与荣耀,马寅初对此淡定从容。跌落低谷,捧上云端,两件差别如此之大的事,马寅初只有“哦”这一个字的反应。淡定从容,宠辱不惊,这便是内心的强大,也是真正的强大。

笔者当时就思考,看来能不能学会“读”,对“怎么写”的意义重大。这个学生或许没有看过《新人口论》,但我们可以相信,该学生了解马寅初的相关经历,并且恰到好处地抓住了马寅初的两声“哦”。这就是阅读的细节,也是“怎么读”的要义之一。

还有一个学生在阅读了《回忆祖父梁漱溟先生》之后,写了以下这段文字:

梁漱溟的孙辈梁钦宁回忆说,祖父教育孩子不用说教的方式。梁钦宁年轻时吃得比较咸,梁漱溟常看到他加酱油。他没有批评,而是找到一本科普书,拿红笔把题目勾出来,让梁钦宁看。书上说,吃盐过多等于慢性自杀。后来梁漱溟在家信里说:“为人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俯仰无愧,此义亦由你父母给你讲明。……不贪是根本,一切贪皆从身体来,有心,有自觉,即有主宰。”一切逾矩,大都处于一个“贪”字。能克贪者,是“度”。饮食有度,处事也有度,顺天时,无愧于心。这个度在今天是法纪,是良心,是底线。有心,有自觉,即有主宰。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个学生写的这段文字会发现,他在“怎么读”这一点上又给我们“怎么写”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角。学会合理引用“所读”,并以主题“自觉坚守‘度,用良知维护底线”加以贯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实入虚,让所读与所写有机融合在一起。

当然笔者在议论文片段教学的过程中,也曾尝试着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对两则以上材料进行“组合”。这其实是对一则材料围绕一个主题贯穿的升级版,已经涉及“议论段落的扩展”和“议论篇章的构成”等。“怎么读”除了注重细节把握,强调主题归属之外,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读的内容我们也可以作相应的引导。简单地说,就是“一人一事一名言”。我们最需要学生去读的是人物叙事类的文字,这样的阅读材料,必然有“可分析的人物”“可观察的细节”“可论述的事实”“可引用的话语”“可解读的主题”。自然也有助于学生及时切入主题,合理运用材料,有效展开论证。

四、结语

“怎么看,怎么评,怎么读,就怎么写”这一个想法的提出,是建立在笔者必修课的尝试和选修课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再次整合的时候,笔者发现议论文片段写作已经把“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会分析论证”“学会结构安排”这些最主要的议论文写作知识点渗透其中。如此说来,教学方式转变了,但教学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而笔者的教学实践也再次表明,议论文写作并不是一个能在语文课堂上解决的难题。怎样有效地转换教学方式,实现写作教学空间的有效拓展,是我们正面临和试图解决的问题。如何合理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也需要我们俯下身来思考议论文“微写作”教学,真的让学生认为议论文写作难度降低了一些了吗?学生真的对议论文写作感兴趣一些了吗?学生真的知道一些“写什么”“怎么写”了吗?如果真的有“一些”了,那么这样的“微写作”教学,它的存在意义也便凸显了。

篇10:睡觉怎么写英语怎么写

我睡在3楼。

Ros fell into a deep sleep.

罗斯睡着了,睡得很沉。

She sank into a deep sleep.

篇11:三用英语怎么写怎么写

她是三年前录用的.。

They have three grown-up sons.

他们有三个成年的儿子。

The riots raged for three days.

篇12:松鼠怎么写英语怎么写

Squirrel answered for herself.

松鼠为她自己回答了。

The squirrel is climbing a tree.

这只松鼠正在爬树。

The squirrel ran into the grass.

篇13:你的论文是怎么写的?

在挣扎了近一个月之后, 终于开始于五月初动笔写论文的第一稿。选题是关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中的夜间栏目《神州夜航》。因为在上学的时候经常会听, 所以一些感触是有的。

之后的一个月, 每天都上网去写一点, 有了灵感就写在纸上。终于在六月来临的时候完成了第一稿《情感·解惑·人生——我看〈神州夜航〉》。7000多字的论文, 原创部分应该在二分之一吧!但自己也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这是自己在大学四年里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答辩时间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吧!后来的成绩是“A-”, 老师评的, 心里有想法也是无处说的。见好就收!以后的日子里, 自己想起大学的时候, 论文还是我一段不错的记忆!毕竟那是自己独立、认真完成的, 虽然不够成熟!

刘国荣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

我的本科论文选题是关于曾国藩。之所以选择写曾国藩, 主要是自己对曾国藩十分喜爱, 这样就打定主意写他了。对曾国藩的研究有很多人, 我的专业是中文, 就想从曾国藩的文论思想做点探讨。一开始就大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研究的, 从哪些方面入手, 然后自己找了个切入点, 与指导老师商议并征得同意后, 开始研读曾国藩的研究资料。

这个工作进行了大约一个月左右, 对曾国藩的文论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后列出了一个大概的写作提纲。有了大概的提纲, 我写了个开头, 之后就无法继续下去, 感觉难度较大。后来与指导老师商议, 得到指点后, 又开始研读资料。由于一个指导老师带七八个学生, 因此只能给予一些宏观的指导。我一边写一边查阅资料, 到最后还是借鉴和借用了别人的大量研究资料才得以完成15000字的论文。

虽说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写论文, 但还是觉得自己的论文价值不大。主要是梳理了一些研究成果, 加之少许自己的见解。但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 自己懂得了论文写作的过程, 也认识到研究需要注意的东西。

俞水毕业于南开大学

2005年春节过后, 我开始考虑毕业选题, 因为学习的是法律专业, 但是对新闻传媒感兴趣, 又即将于毕业后读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 于是开始寻找法律与传媒的结合点, 后来在翻看和查阅了一些资料之后, 选择了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一题。

在有了设想之后, 便找到学院民商法方向的老师请教可行性, 得到许可后, 表明了希望这位老师做我的论文指导教师的意愿, 老师同意, 这个论证题目的阶段结束。

之后就是再准备资料, 撰写论文提纲, 提交指导教师, 老师给予指导, 几个来回之后, 提纲敲定, 开始写作具体内容, 写作的过程就比较快了。之后提交指导老师, 老师给予细节的修改意见, 再修改意见后, 就定稿了。6月份, 准备答辩, 自己准备老师在答辩时可能问到的问题, 最后, 答辩顺利通过。

高萍萍暨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我的本科论文题目是:“作者之死”对语文教师角色的启示。从2006年10月25日到2007年6月9日, 花了将近8个月的时间。为写此论文, 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进行综合、发现, 其中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观点作为论述的论据, 最终的观点及结论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 论文大部分为自己独立写作。

指导老师对论文的撰写过程及定稿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认为观点新颖, 论证充分, 对当前的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答辩小组老师在审阅、答辩后认为本篇论文的观点较新, 对当前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有所思考, 但应加强语文教师新角色部分的写作, 以便更具指导性。

我自己认为该论文所选的角度比较新颖, 因为基本上很少有学者把“作者之死”理论与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结合起来, 这样扩充了文学理论的用途范围, 也为探讨语文教育提供了新视角。但限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文学理论认识的程度高低不一, 加上当前应试教育的现状, 所以真正用于指导实践还有待时代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华。

潘慧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我的本科论文题目是对《水煮三国》后现代性叙事特征的分析。从2006年12月到2007年5月, 我可谓是悉心准备。论文参照了一些观点, 主要是自己写的, 并没有大部分的抄袭前辈的观点。

在最终的答辩中, 我的论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老师也给予了比较好的评价:有新意, 能联系当下文学热点现象探讨《水煮三国》, 是从小处入手, 从大处出来, 是一种较好的对文学的研究方法。

篇14:怎么学好高中物理

1.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2.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

3.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这个过程对同学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4.提高: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谓提高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解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一题目,首先要看是什么问题—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还是原子物理,然后再明确研究对象,结合题目中所给条件,应用相关物理概念,规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级,二级结论,才能顺利求得结果。

篇15:物理论文怎么写

1、物理概念模糊不清晰,记不准确,所以在做题的时候就容易出错,有什么好的方法改善吗?

老师:物理概念属于物理学习的基础,因此只有在最开始的打好基础,后面的过程才会顺利。我的建议主要有两点:

1)夯实基础,回归课本。初中阶段,物理学科还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为主,因此,认真阅读课本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查补漏缺。

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习题,相关的物理学史等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全面、严谨。

2)学会对物理概念的反复分析、琢磨。有了前面的基础,接下来就需要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检查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

能不能学好初中物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对物理概念能否理解得透彻,物理概念因其抽象性,总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比如“能量”、“惯性”等等这些概念,单靠老师的“言传”并不能传神地表达出概念的真谛所在,而只有自己做到了“意会”才能真正领略出它的全部内涵,这种“意会”的感觉就只有靠我们对概念的反复分析、琢磨才能体会得到,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意义正在于此。最聪明的学生都会从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且能够做到从一个错题能复习一大片知识——这是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是否开窍的最重要的标志!

2、在做物理题目的时候,有时会对题目理解错误,导致最后整个过程和结果也就错了,

老师: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学习习惯不过关。因此希望学生在审题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眼看”。“眼看”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一定要全面、耐心.。眼看时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用着重号加以批注,特别是一些隐含的物理条件,这是解题关键。

2)“嘴读”。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知识、接受题目信息的手段,也是一个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你漏看、错看等问题。

3)“手画”。就是针对题述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过程, 搞清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关键,这是解题中重要的一环。

4)“脑思”。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最后,考生在答题时,切忌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而应该在认真、快速读题的基础上,首先确定题目所涉及的范围,用到哪些知识和规律,处解问题的一般思路如何等等,在对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大致把握了解方向的前提下,再动笔答题。

3、都说物理比较难,不容易拿到满分,孩子初二的物理却也拿到了满分,初三要如何保持呢?想要中考拿到满分,初三要怎么学呢?

老师:对于初三的学习,我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就会发现物理中的“力、热、电、光、声”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拉近课本与生活的距离。

2)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打好基础。对于基本公式,规律,概念要特别重视“死记知识永远学不好物理!

3)把“错题”变成“熟题”!建立错题本,在建立错题本时,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尤其注意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创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结在里面,力求做到赏心悦目,别人看了好,自己看了也会赞美自己的杰作。并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缩小一次错题的范围,最后错题越来越少,直至所有的“错题”变成“熟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类旁通,永不忘却。

4)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克服“不好的思维定势”。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有不好的思维定势影响我们。这些是我们要力求克服的。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则更为重要!良好的思维定势就是说:看到什么就要想到什么!比如看到“惯性”就想到“质量”;看到“平衡状态”就想到“合力为零”;看到“摩擦力”就先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等等。

5)一定避免“想当然”。得出任何结论必须要有根有据!根据必须是物理规律。

做物理题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我以为应该这样…”“我觉得应该怎样…”“我想是这样的…”“就应该是这样…”。要记住:越是这种想当然的东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错的东西。

6)遇到熟题,容易题一定要加倍小心。特别注意,最容易做的题往往最容易出错。此类题目最容易让同学们高兴,如果你大意、轻视甚至藐视它,大难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或许出错就在哪一个方向或者单位上。记住:越是容易题目越容易犯错!就因为你的轻视。

7)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一定要慢,要仔细认真。特别注意把“关键词”“关键字眼”都勾画出来,这既可以增加审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又可以避免审题出错。审题时一定要与题给的图像结合并且要在草纸上画出大致过程或状态;当具体的物理情景非常清晰,分析思路非常明确时,再在试卷上下笔。此时的慢审题,反而增加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8)从规范入手,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在物理学习中凡是因为不会做题造成的失分问题都不是大问题。但是凡是因为会做题却造成的失分问题都不是小问题。比如有很多学生因为规范性差、粗心大意(审题、计算错误)造成的失分。而这些只要平时养成好习惯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物理实验题目好像是大家失分比较多的题型,也是比较难的题型,那么要怎样去练习实验题保证不失分呢?

老师: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由此可见物理与实验的不可分割性,这么多的实验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实验,无外乎都有这么几部分组成,实验的目的、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器材?分几步进行?每一步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如何满足?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整理记录到的数据?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例如在《焦耳定律》这节课中,书中一开始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灯泡接入电路中时,灯泡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灯泡和电线都要发热,可是实际上灯泡热得发光,电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来,这是为什么?”由此,需要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这便是焦耳定律实验的目的。同样的,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等等都有它的依据,多思考、多问问题,对于物理实验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在平常的学习中,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实验都能这样环环设问、层层剖析,那么对整个实验过程就会了如指掌、默然于胸,还有什么能难倒我们呢?

5、孩子的物理基础比较差,平时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巩固基础呢?暑假可以做些什么呢?

老师:物理基础知识只是知道了,其实还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应用,而且必须短时间内找出来要用哪个?初二过去了,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并不能熟练的回答出来。

如何把基础打牢固呢?要基于我们的教材,立足教材(例如可以在暑假的时候提前让学生预习一下课本)。所有的试题的考察点都基于课本,都源于课本。同学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记熟课本里每一个知识点,看懂课本上的每道例题,理解一个物理考点到底是怎么应用起来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的。

为什么要暑假提前学初三物理?

有个成语叫“笨鸟先飞”,意在提醒才或力不如他人的人要先做打算,先走一步。

但人们却常常忽视了“笨鸟先飞”这个词多用作谦辞,都是那些已经走在前边的聪明人自谦之言,而那些真正的“笨鸟”是意识不到要先飞的,只有“聪明”的鸟儿才知道要“早起”要“先飞”。

学习物理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初中物理——中考新贵

物理虽然开设较晚,但江湖地位很高。

”烟台市中考物理满分100分(卷面80分+实验操作20分),占中考总分的12.2%,仅低于语数外三科,可见其重要性。

初中物理涉及到中学物理五大模块(声光热电力)的所有基础内容,是整个中学甚至整个学生生涯物理学习的开端。

然而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难度差异极大,导致近30%的学生在初中刚接触物理时由于成绩还不错就轻视物理,结果到了高中完全吃不消,成绩长期六七十分。

万事开头难,所以一定在刚开始就要给予物理较为合理的重视程度。

高中物理——高考胜负手

新高考实行“3+3”模式,即语数外三科必考+理化生政史地任选三科。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会根据其自身需求对考生的选考专业进行要求,只要单科选择物理就可以选择超过91%的专业,并且越是优秀的高校对物理考察的就越严格,物理学科已然成为了优秀高校、优秀理工专业的敲门砖。

在文科专业就业越来越弱势的大环境下,理工科成为了更好的选择,高考放弃物理,就意味着放弃了众多优秀院校的理工强势学科,胜负之手不言而喻。

为什么要提前学习初中物理

物理是初三新开设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新知识的学习,务必要经历陌生-了解-兴趣-熟悉-掌握-运用-精通的过程。

刚刚进入初三,我们需要了解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避免出现问题时不在意,等发现问题已经比较严重时,考试已经迫在眉睫了。

初三的整体基调是复习会考和新科目学习并行,学校既会拼命赶进度以腾出足够的时间中考总复习,又要挤出时间应付会考,如果这时候没有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必然影响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提前学习初中物理,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 新学科,没接触过,不了解如何学习

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刚刚开始的一门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安排物理学习时间?物理题怎么做,做多少,这都是问题。以前没有接触过物理的同学,一定要提前感受什么是物理。

2 新初三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

初三物理化学同时扩科,还面临各种会考,既要构建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在其他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下查缺补漏,难免会出现顾首不顾尾的情况,产生“两极分化”,优秀的更加优秀,吃力的会更加吃力,差距迅速拉开。

如何用好物理这把双刃剑,非常值得思考。

3 很多同学反映初中物理简单,无需费心学习

首先这种言论就是不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的。试想,一个新知识,如果只学习一遍,如何本能保证在日益增加综合能力考查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其次,这种思想增加了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投机心理,而轻视物理的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就已经有孩子开始反应物理已经学不明白了的原因。

4 物理是新的起点,初二成绩一般的同学通过物理弥补差距,提高信心

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啦!对于初二各科基础很好的同学而言,提前进入状态,能够更好地奠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冲刺中考时,腾出更多的精力,来查缺补漏,力求高分。

而对于初二成绩还不是很拔尖,自信心略显不足的同学而言,这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上一篇:警院培训心得下一篇:妇幼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