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故

2024-04-19

用典故(精选10篇)

篇1:用典故

浅谈反用典故不是李白的创举

我国古代文人作诗填词喜欢用典。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引用前朝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如投军报效,曰“请缨”,属于事典,见《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冬至节到,曰“一阳来复”,属于语典,见《易·复》:“七日来复。”孔颖达疏:“五月一阴生,十一月一阳生。”在诗词中运用典故,言简意赅,能够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同时以彼喻此,可以诱发读者的想象。前人用典大都正面引用,如果反其意而用之,用得恰当,则更显得技高一筹。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断言:“反用典故应该说是李白的创举。”

郭老立论的根据是李白的《别内赴征三首》的第二首诗。郭老考证,《别内赴征三首》“注家都以为天宝元年应唐玄宗征召,与《南陵别儿童入京》同时所作,那是完全弄错了。不仅诗的情趣不一致,地望也讲不通;因此,有人说《别内赴征》是伪作。其实这三首诗是至德元年(即天宝十五年)应永王璘的征聘时所作的。”这个见解十分精辟。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祿山,率部众十五万人,以讨伐宰相杨国忠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河北州县大多望风瓦解。叛军在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黄河,破陈留,陷荥阳,夺取东京洛阳。第二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安禄山起兵叛乱时,李白正在梁苑(河南开封),仓皇携夫人宗氏“窜身南国避胡尘”(《猛虎行》),第二年秋至庐山屏风叠隐居。那时,李白五十六岁,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他感叹:“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就在李白落脚屏风叠的时候,永王璘接受唐玄宗的旨意,经营长江流域。《唐书·永王璘传》说:“璘,七月至襄阳,九月至江陵,召募士将数万人,恣情补署。”郭老认为,“江陵是永王的根据地。永王之聘请李白,论理是在他到了江陵之后,估计是在天宝十五年的十月中旬。”郭老的分析有道理。应当指出的是,太子李亨已在天宝十五年七月十二日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永王璘曾三次遣使邀请李白下山入幕。第三次的聘使是韦子春,他是永王璘的主要谋士之一,官拜秘书监著作郎。李白有《赠韦秘书子春》诗,所写的`就是敦聘时事。郭老说:“就是这位韦子春的广长舌把李白说动了,使白在诗中宣告:‘苟无济代(世)心,独善亦何益!’而终于下了庐山。”并断定:“李白随韦子春下庐山应在十二月半,已是冬末。”那么,《别内赴征三首》就作于至德元年冬末下庐山前夕。

《别内赴征》第二首诗写道:“出门妻子強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来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从诗中传达的信息看,李白的妻子宗氏反对他下庐山入永王幕。《战国策》记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去秦而归。至家,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的一家人是势力鬼,待后来苏秦游说六国成功,身佩六国相印,全家人态度陡变,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李白诗中引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倘若我身佩黄金印荣归,你可不要看不起我这个庸俗的苏秦而不理不睬。”这里刚好是反其意而用之。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先生的封笔之作。这部著作问世于四十多年前,众所周知,那是一个中华学术荒芜的岁月。当时我还年轻,记得听到郭老出书的消息,心喜若狂,立刻跑到新华书店购买一本,连夜拜读。但读到此处,对郭老“反用典故应该说是李白的创举”这一论断却产生了怀疑,但苦于一时找不到反驳的依据。后来,我每逢读到唐诗,就特别留意反用典故的问题,总希望能见到比李白反用典故早的事例。十几年光阴倏忽而过。总算功夫不负我,在1988年初,居然找到这样一例。那就是跟李白同庚的山水诗人王维的一首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云:“王孙遊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即寒蝉)鸣兮,啾啾。……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山居秋暝》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是说:“尽管春天的花卉已经自然凋谢,但山中的秋色仍然秀丽,王孙公子自可留居山中”。这显然是跟《楚辞·招隐士》唱反调,属反用典故。那么,王维的《山居秋暝》作于何时,是否比李白的《别内赴征》诞生得早呢?答案是肯定的。

?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拜相,主张任用贤能,反对植党营私,擢王维为右拾遗。王维在《献始兴公》诗中赞美张九龄,并表示自己愿意报效国家:“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这说明壮年时期的王维很有些政治报负。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政治由清变浊。王维思想变化很大,向往归隠生活。但当时他却没有坚决退出官场,其原因并不像他自己讲的那样:“家贫祿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偶然作六首》之二)实际上他是害怕弃官失禄,过清贫生活。置身官场“恐招负时累”,归隐山林又怕生活艰苦,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从开元末年至天宝年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仓皇奔蜀,王维扈从不及,被俘,缚送洛阳菩提寺拘押,失去自由。根据史实,结合诗作的情趣,历来注家都以为《山居秋暝》是天宝年间王维居辋川时的作品。这样看来,王维的《山居秋暝》比李白的《别内赴征》诞生得要早一些。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郭老的论断?“反用典故应该说是李白的创举”,恐怕属于智者之失了。

当时,这个念头还带有几分谨慎。因为对于李白《别内赴征》诗的写作年代学术界尙存分歧,毕竟有些注家以为作于天宝元年。果真如此,郭老的论断就未必是错。直到近期,我读了杜甫的五律《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后,可以断定:反用典故不是李白的创举。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宋代黄鹤注,说《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是“开元二十四年以后作”。这个说法可信。因为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漫游吳越归来,转赴京师应试,不幸落第。那时,其父杜闲任兖州司马,杜甫便往兖州省亲,从开元二十五(737)年起,开始第二次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归东都洛阳。筑陆浑山庄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黄鹤注杜诗《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说“鲁訔年谱引公酹文云:‘二十九年,在洛之首阳祭远祖。’”据此可以断定,《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作于开元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间。该诗全文:“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掾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晩来橫吹好,泓下亦龙吟。”?前人曾说:杜诗“无一字无来历。”这话大抵不错。拿上述这首杜诗说,开头一句“秋水清无底”,就字字有来历。“秋水”是《庄子》一书中的篇名,潘岳的《秋兴赋》也有“澡秋水之涓涓兮”的句子。“清无底”,前人早已指出:这是“翻用”隋代卢思道“秋江见底清”的诗句。这种“翻用”是反用语典。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相峙并秀的高峰。清代贺裳说:“唐无李、杜,摩诘(王维)便应首推。”(《载酒园诗话》又编)假若认可这个说法,那么,李白、杜甫和王维恰好就是唐代诗坛的三鼎甲。李白得“诗仙”的美名、杜甫获“诗圣”的尊称,王维有“诗佛”的雅号。看来,诗界的仙、圣、佛,都有反用典故的技巧,但最先使用的是诗圣杜甫,而不是诗仙李白。

篇2:用典故

用典联例说

安徽  鲍亚民

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我国旧体诗文中多喜用典,对联亦如此。不少对联因为用典而使其光彩夺目,文情隽永,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写的一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袁世凯本想利用小凤仙以磨洗蔡锷心志,但小凤仙与蔡锷相识后,结为知音,爱憎同道,视为患难知己,后来小凤仙冒险救蔡脱身,完成倒袁大业。不幸蔡病逝,作者将蔡比周郎岁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凯是曹操,用典贴切;下联将自己比做红拂,将蔡锷比做李靖。两喻中人物同是在政治上做过一番大事业的.英雄,所以此联用典贴切、自然,令人生发联想。

再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马一浮赠毛泽东联:

旋乾转坤,与民更始;

开物成务,示我周行。

这副联用了四句成语,“旋乾转坤”出自韩愈《潮洲刺史谢上表》一文,这里是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民更始”出自《汉书・武帝》,这里是喻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改造旧的社会面貌,除旧布新。下联的“开物成务”出自《易经・卜辞上》,这里是说毛泽东通晓万物之理,按理办事,从而得以成功。“示我周行”,出自《诗经・大雅・鹿鸣》,这里是说毛泽东为全国人民指出了很好的建设新中国的方法和道路。这些典故,一字不改,现成照搬。整个对联对仗极其工整,气魄宏大,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既是用典之妙品,又是集成语联之佳作。

最后看看清末秀才许经明为明诚学校所题之联:

明以辩之,学以聚之;

诚者成也,校者教也。

联中四小句,形成字句对,集引对,联首二字藏“明诚”二字,以誉明诚学校之意,后半句首字冠“学校”二字,主语诚、校与谓语成、教分别构成叠词,妙趣横生。上句“明以辩之”,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诚之”,在明辩之句中加一“以”字。“学以聚之”语出《易经・乾卦》:君子“学以聚之”。下句“诚者成也”,出自《礼记》,原文为“诚者,自成也”,删去一个“自”字。“校者教之”出自《史记・儒林传》正文。上句的意思是说,学者要对所学知识必须加以分辨以求其解。学者以学而聚,亦学问之聚处。下联的意思是说教育十分重视“诚”的,只有讲诚,方成大器,联语典雅自然,主意深邃,堪称奇绝之作。

篇3:《赤壁赋》用典赏析

政治斗争往往你死我活, 非常残酷。普通老百姓对政局随便发点牢骚一般无所谓, 因为起不了多大作用, 可苏子却是才高名重。王安石开始变法了, 新势力正在发展需要扶持, 他却指出了变法措施中不合理的地方, 于是被贬出去了;司马光们好不容易扳倒了变法派, 正在论功行赏且都考虑到了曾经“有功”的苏子, 调他回京, 正是飞黄腾达的好时候, 他却又不合时宜地说, 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呀, 你们怎么全给废除了呢?司马光们当然不爱听, 于是, 刚被捞上来的苏子又被贬出京城去了。这位只合在政治清明时期施展抱负的巨子, 却一次次挫折在政治斗争的漩涡, 能不伤感!好在他能看开, 不仅能看开, 而且一下子看开出了前后《赤壁赋》等一系列不朽的诗文名篇。

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与狂放, 正如李白“醉后”做文之“曾令龙巾拭吐, 御史调羹, 贵妃捧砚, 力士脱靴”。才华已然绝世招嫉, 却还要一而再地招惹新旧权贵, 于是, 便是硬生生一个“乌台诗案”。虽是保住了这颗高贵的头颅, 但终被远窜。

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能直说?此时的苏子, 有话还敢直说?可是, 心中的块垒若不尽吐, 难保不会郁抑得吐血。于是, 苏子在泛舟于怒卷千堆雪的辽阔江面, 在倾吐千古慨叹时, 竟不惜“堆砌”典故。

就人而有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孟德。东汉末年, 起于战乱, 唯才是举, 迅速崛起, 掩有江北, 孙刘联手, 方可勉强与其战个平手。那时的曹操, 论文领建安, 论武“故一世之雄也”, 论政则“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如此成就与功业的一代枭雄, 亦有赤壁一战的灰飞烟灭, 且“而今安在哉”!联想自己, 映射自己, 折射自己, 心中不能不释然:区区“乌台诗案”, 就算是自己遭受了蚊虫的无情叮咬, 一旦想开了,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地而有故垒赤壁。这个昔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 曾经演绎过多么雄壮的英雄故事, 而今,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安静得一如这恒久的岁月。滔滔长江水尚且如此, 更何况我区区苏东坡呢?

在事而有赤壁鏖战。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赤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想象张力的魔方。曹孟德、诸葛亮、周公瑾、孙仲谋, 哪个不与赤壁有关, 哪个不是充满了传奇成就了功业的英雄, 可是, 胜了又如何, 败了又如何?且这些曾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 “而今安在哉”!与他们相比, 自己所受的这些许委屈, 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物而有孤月。此时在黄州的苏东坡, 与曾经众星捧月, 僧俗皆友, 开心唱和的昔日相比, 孤独窘迫到了什么程度?他以《卜算子》略表心迹:“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虽超凡脱俗, 孤悬碧空, 却孤而不闭, 甘洒清辉于人间———此时的东坡, 处境与心境, 当与此孤月相同吧?

有出处之词语, 诸如“明月”“窈窕”“美人”。可以认为, “诵明月之诗”中“明月”一典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大致可以翻译为:“月儿当空洒清辉, 佳人一如月儿美。身姿柔曼步舒缓, 思念不得心躁烦。”也可以认为, “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窈窕”则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而“美人”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合起来一分析, 便可发现, 若认可“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这种说法, 也是可以讲得通的, 因为孟德是从君王的角度抒求贤若渴之情怀的, 引用则显然有怨君王“不识贤”之意。与其他的联系在一块儿, 思路就清晰了:既有追求美好又恬淡自安之意, 又有如屈子般婉转表达出渴望被君王赏识而有所作为的幽怨情怀。所以, “哀而不伤”, 还是文中主情调。

至于有出处之佳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除了婉致幽怨, 又是全文藉操抒志之有机部分, 暗起抒情纽带作用, 又与开篇即营造出的空明意境呼应。

篇4:巧用典故 慷慨悲歌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诗人简况】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20岁时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元军进逼临安时,他出使谈判,被无理扣押。后于镇江脱险,到温州拥立端宗,力图恢复,转战东南。景炎三年(1278),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拘囚元大都(今北京)4年,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有《文山先生全集》。

【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又称金陵),宿于驿站时所作。诗人壮志未酬,而故国江山已经沦亡,诗人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诗中便充满了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爱国之情,报国之心。

【内容赏析】

首联写夕阳西下,惨淡的光辉斜照着长满衰草的离宫(京都以外的帝王宫殿;泛指皇帝巡行时的住所),而自己也像那天边漂浮的孤云,不知归宿在哪里。

颔联诗人触景生情,想到了灭亡的南宋朝廷,不禁仰天长叹,发出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作者用依然如故的青山绿水反衬经战争摧残后城垣的颓坏、人民的离散死亡,感慨极深。

接着,诗人在颈联中借景抒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自己如同秋天的芦花一样随风飘零,好像旧家燕子在浩劫之后,无家可归。抒发了诗人经历盛衰荣辱、家国变幻后,内心无比凄苦悲凉之情。

尾联化用屈原《楚辞·招魂》中“魂兮归来哀江南”的语意和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的典故,表示诗人虽被迫离开故乡,决无生还之望,但一片忠魂终归南土。诗人这种心志,可谓哀苦之至。同他流传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致,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他以鲜血和生命写出此诗,其意则悲,其志则壮,其耿耿爱国之心,拳拳报国之情,催人泪下。

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这首诗是代表作之一。此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外柔内刚,真挚悲壮,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

【典故积累】

新亭对泣 颔联暗用典故“新亭对泣”(见《世说新语·语言·过江诸人》)。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后人以“新亭对泣”表示怆怀故国之意。原典有云:“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在这里用来写山河未改,风景依旧。

满地芦花 颈联第一句引用了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的“故垒萧萧芦荻秋”中的“芦荻秋”。在刘诗中,芦荻白花象征王室的末日。在这里,作者写自己像秋天飘落的芦花一样,随风而去,实表将为国殉难。全句抒发国家沦丧之感和悲痛哀伤之情。

旧家燕子 颈联第二句引用刘禹锡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中的“旧家燕子”。旧时王公贵族家的燕子,飞到了寻常百姓家。诗人用此典,感慨亡国被俘之悲痛。

篇5:习近平用典

一、敬民篇

1、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为政篇

4、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7、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

8、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9、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三、立德篇

10、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11、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12、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13、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四、修身篇

1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五、笃行篇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19、一勤天下无难事。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六、劝学篇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2、腹有诗书气自华。

2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七、任贤篇

2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7、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28、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八、天下篇

29、计利当计天下利。30、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3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九、廉政篇

33、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3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5、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36、公生明,廉生威。

十、信念篇

37、位卑未敢忘忧国。

3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十一、创新篇

3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40、不日新者必日退。

十二、法治篇

4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4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十三、辩证篇

43、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4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篇6:用典古诗汇总文档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被贬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慨叹,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思乡忧国心理矛盾,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自己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安定的立功报国之情。(3)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维)

典故:燕然山,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相隔万里,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曾大破匈奴北单于,并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用燕然山这个典故,是虚指,既符合河西节度崔希逸的身份,又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苏轼在这里是以历史上的英雄孙权自比,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表达了作者要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典故: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八百里分麾下炙”: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王济指牛做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做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麾下,部下。炙,烤肉。诗中义:把烤牛肉分给部下。“的卢”: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诗中义:指骏马。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6)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诗中义:意思是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表达的感情:慨叹功业未立。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李白

典故1垂钓碧溪:姜太公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典故2乘舟梦日: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诗中义:诗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

典故3“长风破浪”:南朝宋人宋悫(què)少年时,叔父问他的志向,他说:“原乘长风破万里浪” 诗中义:比喻远大的志向得以施展。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杜牧

本句所指事件是:赤壁之战。“周郎”指周瑜;“铜雀”指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二乔”指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诗中义: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9)“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杜牧

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至亡国。所以后世以此曲为亡国之音。

(10)“半卷红旗临易水”: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战国时荆轲往秦国去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诗中义:唐军不畏生死,夜袭敌营,一场苦战。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中义: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1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消息的人。

篇7:读《习近平用典》有感

习主席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仔细品味,领悟读书的意义,感受读书的氛围,阅读学习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那意境、那气息,惹人心醉。可以说,习主席所引用的名言典故,为领导干部崇德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给出生动标注。感悟《习近平用典》中闪烁的真理的力量和思辨的火花,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格大有裨益。

从《习近平用典》中感悟学习之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这是读书为学应有的态度,也是做人做事亟须的品质。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习主席曾说,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他由此告诫领导干部,必须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学习,特别要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三要发扬韧劲。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自然就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人们常常敬佩、羡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然而怎样才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从《习近平用典》中感悟修身之道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习主席多次引用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都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尚书》中的这句话,以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对比,讲的正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能只知道责备别人,总在别人那里找不是,而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样才能既促进团结,又改正错误;既给人空间,又让人进步。“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可谓道德原则中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辩证法。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习主席多次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老子》中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就会纵容贪欲之火,最终会导致欲火燎原、洪流溃坝;《论语》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手握公权却对牟取非法利益情有独钟,怎能做到洁身自好?习主席反复强调,为官发财,应该两道,领导干部“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绝不能私欲膨胀、以权谋私,最终“不仅毁了自己、害了家人,而且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损害”。

篇8:杜甫诗歌用典初探

1.杜诗典故的类型

典故若是叙述一个事件就称事典,事典在杜甫诗歌中占多数,包括史实、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如“子云亲自守, 今日起为官”(《送杨六判官使西蕃》)是指杨家几代不肯为官的史事,“浪作禽填海”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引用的是精卫填海的神话。又如“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中的“解榻”一典出自《后汉书·徐稚传》。东汉时,太守陈蕃以殊礼接待名周、徐稚,为他们设有专榻,在他们离去后就将榻悬起来,后则以“悬榻”表示礼贤下士。这里杜甫用其意表示对友人杨监的尊重以及二人间真挚的感情。“休运终四百, 图画在云台” (《述古三首(其三)》)中“云台”也是有名的历史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显宗孝明皇帝记》。“云台”为东汉南宫之高台,汉明帝曾图画功臣名将于云台,后因用作表彰功臣的典故。而这里杜甫反其意而用之,以表述今夕的强烈对比 : 古时君王重视贤臣,今则功臣遭忌见疑,忠如李郭尚怀忧畏,是以今唐不如故汉矣。

人心中的万千心酸。又如“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阆洲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很明显,杜甫在这里化用了陶渊明的名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表明自己的心境 :居所虽有人来人往,但自己却能不受俗世干扰,不会因外界的喧嚣而随意打破内心的平静。

2.杜诗用典的艺术方法

正用,就是使用典故的原本意义和面貌,典故所包含的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一致。费经虞《雅论》中有 : “用事之法,有正事者,故事与题事相同是也。”①这种写法可以避免叙述繁复累赘,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提点出一个史实,读者只需由几个关键字扩充出整个“过去”,继而对照“现在”,所要叙述的事和所要表达的思想便可了然于胸,此外,作者的一些不便直接言明的情感和观点也可通过此种方式委婉表达,这种典故多是用来比喻和映射的。例如“老骥思千里”(《赠韦左丞丈济》)一句正用了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诗的本义是说伏槽的老马犹思驰骋千里,比喻年虽老,犹有远大抱负。杜诗中就以伏枥之老骥为喻,自述衰老而犹有用世之志。又如 : “燃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赠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一句中包含两个典故。一用《后汉书》董卓事 :董卓筑坞于郿,号为岁城,等到吕布杀了董卓,将董卓陈尸于市,守尸的官吏燃火放置于董卓脐中,光明达暑 ;二是《汉书》载苏武事 :苏武因为不肯投降,拿着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历经十九年终于回到祖国。在这两句里,董卓暗合作者心中的安禄山,苏武即与现下的忠诚之士相应,董卓祸国殃民而被吕布诛杀,苏武忠于国家,历经十数载终归祖国,这两个典故与作者要表达的安禄山作为祸国元凶被诛,忠诚之士必得好报的情况和思想完全一致。

3.杜诗用典的艺术技巧

以典为题即指整篇诗歌主旨与典故原意相关,甚至在诗中铺叙典故内容,这样将典故与诗融为一体,即便不知道典故原意,也无碍对全诗的理解,诗即典,典即诗,但了解了原典便更能体会全诗深层的丰富意蕴,这样即实现了用典的目的,又避免了掉书袋的嫌疑。如“罢琴惆怅日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程李白》), “空中书”一典为《梁高僧传》所载,言“仙人传书付小儿, 为史宗所得。”②杜甫用此典发问,指友人得道见招,何时传我书信,有钦羡友人归隐和思念友人之意。仇注 :“孔之东游志在遯世引年 , 故诗中多言神仙事”③,用典与主旨直接相关,由此可见。再如“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今夕行》),诗中写诗人除夕之夜,客舍无聊,与友人相与博戏之况。浦起龙注 :“以刘毅自况,英气自露。” ④ 诗人贫困轻财,胸怀旷达,从小情趣中显其真性情,由典中直露其旨。

综上所述,杜诗用典手法多样,不愧是一代语言文字巨匠,为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用典这一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为其诗歌表达增添了无穷魅力,也是后世不断做出研究、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出版1961年10月第一版1981年北京第三次印刷

篇9:《赤壁赋》用典赏析

政治斗争往往你死我活,非常残酷。普通老百姓对政局随便发点牢骚一般无所谓,因为起不了多大作用,可苏子却是才高名重。王安石开始变法了,新势力正在发展需要扶持,他却指出了变法措施中不合理的地方,于是被贬出去了;司马光们好不容易扳倒了变法派,正在论功行赏且都考虑到了曾经“有功”的苏子,调他回京,正是飞黄腾达的好时候,他却又不合时宜地说,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呀,你们怎么全给废除了呢?司马光们当然不爱听,于是,刚被捞上来的苏子又被贬出京城去了。这位只合在政治清明时期施展抱负的巨子,却一次次挫折在政治斗争的漩涡,能不伤感!好在他能看开,不仅能看开,而且一下子看开出了前后《赤壁赋》等一系列不朽的诗文名篇。

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与狂放,正如李白“醉后”做文之“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才华已然绝世招嫉,却还要一而再地招惹新旧权贵,于是,便是硬生生一个“乌台诗案”。虽是保住了这颗高贵的头颅,但终被远窜。

此时的苏子,有话还能直说?此时的苏子,有话还敢直说?可是,心中的块垒若不尽吐,难保不会郁抑得吐血。于是,苏子在泛舟于怒卷千堆雪的辽阔江面,在倾吐千古慨叹时,竟不惜“堆砌”典故。

就人而有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孟德。东汉末年,起于战乱,唯才是举,迅速崛起,掩有江北,孙刘联手,方可勉强与其战个平手。那时的曹操,论文领建安,论武“故一世之雄也”,论政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如此成就与功业的一代枭雄,亦有赤壁一战的灰飞烟灭,且“而今安在哉”!联想自己,映射自己,折射自己,心中不能不释然:区区“乌台诗案”,就算是自己遭受了蚊虫的无情叮咬,一旦想开了,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地而有故垒赤壁。这个昔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曾经演绎过多么雄壮的英雄故事,而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安静得一如这恒久的岁月。滔滔长江水尚且如此,更何况我区区苏东坡呢?

在事而有赤壁鏖战。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赤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想象张力的魔方。曹孟德、诸葛亮、周公瑾、孙仲谋,哪个不与赤壁有关,哪个不是充满了传奇成就了功业的英雄,可是,胜了又如何,败了又如何?且这些曾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而今安在哉”!与他们相比,自己所受的这些许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物而有孤月。此时在黄州的苏东坡,与曾经众星捧月,僧俗皆友,开心唱和的昔日相比,孤独窘迫到了什么程度?他以《卜算子》略表心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超凡脱俗,孤悬碧空,却孤而不闭,甘洒清辉于人间——此时的东坡,处境与心境,当与此孤月相同吧?

有出处之词语,诸如“明月”“窈窕”“美人”。 可以认为,“诵明月之诗”中“明月”一典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大致可以翻译为:“月儿当空洒清辉,佳人一如月儿美。身姿柔曼步舒缓,思念不得心躁烦。”也可以认为,“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窈窕”则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美人”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合起来一分析,便可发现,若认可“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这种说法,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孟德是从君王的角度抒求贤若渴之情怀的,引用则显然有怨君王“不识贤”之意。与其他的联系在一块儿,思路就清晰了:既有追求美好又恬淡自安之意,又有如屈子般婉转表达出渴望被君王赏识而有所作为的幽怨情怀。所以,“哀而不伤”,还是文中主情调。

至于有出处之佳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除了婉致幽怨,又是全文藉操抒志之有机部分,暗起抒情纽带作用,又与开篇即营造出的空明意境呼应。

玩赏此文用典之妙中,我们在同情东坡的不公平遭际的同时,也暗自庆幸,幸亏东坡有了乌台之不幸——尽管这样庆幸的确有点残酷。人们常说,自古文章憎命达。人们还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我却要说:“乌台洗劫了苏轼,赤壁成就了苏轼。”

篇10:习近平用典 修身篇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修身养德,最重要的是要趋善避恶。“见善如不及”,是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坚持“时时勤拂拭”,始终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标杆,发现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短处,日日扫除心灵的杂草,时时修炼道德的境界。“见不善如探汤”,是要常怀敬畏之心,不因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始终做到“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切实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见善如不及”与“见不善如探汤”是相辅相成的,求善就会避恶,避恶亦能扬善。前者是应该追求的道德境界,而后者则是应该守住的道德底线。如果没有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那就难以获得修身养德的内在动力;如果缺少对道德底线的坚守,那就会突破外在约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 原典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 ■ 释义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汤,古时指热水。孔子用“探汤”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时所应采取的态度。后世常用这句话来警示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此外,《韩诗外传》中有“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即跟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有高的奋斗目标,会使德行增进;跟落后的人相比,标准要求降低了,会使德行减退。《增广贤文》还有:“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它们都与孔子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异曲同工,也表明了古人在道德判断上的一致性。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难和易的对比,在“修身”的问题上,体现尤其明显。习近平同志曾经引用过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的确,善的德和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而恶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善越是难、从恶越是易,领导干部越要加强内心自律。一次雪崩,往往是由一片雪花而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线一旦被攻破,就可能一泻千里。对于普通人,这就需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对于领导干部,更需要心怀坚定的意志,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固守内心那一方净土。

■ 原典

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 释义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驱逐,逃到成周。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以为不可,并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前朝教训加以劝阻。

这句古谚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代先贤的劝世箴言,为后世政治家所重视。据《南史·宋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刘义隆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曾劝诫群臣道: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此后,刘宋政权开启了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修身养德,最重要的是要趋善避恶。“见善如不及”,是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坚持“时时勤拂拭”,始终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标杆,发现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短处,日日扫除心灵的杂草,时时修炼道德的境界。“见不善如探汤”,是要常怀敬畏之心,不因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始终做到“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切实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见善如不及”与“见不善如探汤”是相辅相成的,求善就会避恶,避恶亦能扬善。前者是应该追求的道德境界,而后者则是应该守住的道德底线。如果没有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那就难以获得修身养德的内在动力;如果缺少对道德底线的坚守,那就会突破外在约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 原典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

■ 释义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汤,古时指热水。孔子用“探汤”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时所应采取的态度。后世常用这句话来警示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用典故】相关文章:

上一篇:《时文选粹》读书笔记下一篇:hammer学习笔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