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2024-05-24

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精选8篇)

篇1: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

A.收支两条线 B.罚缴分离

C.执法上审裁分离 D.决策上审裁分离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5、焦某为县公安局民警,与李某为好友。在一起案件侦破中,焦某怀疑系本县村民王某所为。李某举报王某正在非法贩运药品,焦某遂将路途中的王某截住并带回公安局审查。此后,焦某将王某车内的药品私自交给李某到外县卖掉,将所得钱财与李某平分。后经县医院举报,查明此药品系县医院委托王某运送,并非王某非法贩运。则,本案中,县医院能否向焦某所在公安局请求国家赔偿?()

A.以,因为焦某违法行使职权并给县医院造成损失

B.不能,因为焦某的行为不是行使职权的行为,而是个人行为 C.能,因为公安局是焦某所在单位

D.不能,因为县医院的损失是由焦某的职权行为与李某的共同行为造成

6、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7、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

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8、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合法 D.高效便民

9、某男雇佣一女冒充其妻子到镇人民政府办理离婚手续,镇人民政府未经审查即发给离婚证书。该男妻子知道后,精神上遭受极大刺激而导致入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事后,其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国家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B.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包括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C.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违法且造成了物质损害 D.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对精神损害不给予金钱赔偿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1、某男雇佣一女冒充其妻子到镇人民政府办理离婚手续,镇人民政府未经审查即发给离婚证书。该男妻子知道后,精神上遭受极大刺激而导致入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事后,其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国家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B.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包括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C.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违法且造成了物质损害 D.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对精神损害不给予金钱赔偿

1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13、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14、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应

当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A.法制机构 B.人事机构 C.监察机构 D.执法机构

1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16、胡某系某个体音像行老板,因为被怀疑出售黄色淫秽光盘,而被县行政执法机关将其全部光盘没收。胡某不服,于是向市一级行政主管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经过复议后不仅没有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反而对胡某又处以1000元的罚款。后查明,胡某并没出售黄色淫秽光盘。胡某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胡某应当向何机关提出行政赔偿?()

A.应当由复议机关赔偿对其造成的全部损失

B.应当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C.县级行政机关应当对其没收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复议机关应当对其加重处罚的部分承担赔偿义务

D.胡某可以向二者中任何一个行政机关要求赔偿损失

17、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18、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 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 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

1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20、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2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

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2、《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23、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原则是违法归责,下列对违法的含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违法指的是行为违法 B.违法指的是行为结果违法

C.违法指的是违反法律,是一个客观标准

D.行政违法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24、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下列行为时,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的是:()A.对桥梁管理欠缺 B.因军事演习发生损害 C.行政裁量不当 D.乱摊派

2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A.高效.便捷 B.公开.公平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2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方面内容的是()A..加大政府管理成效的力度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27、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注重政绩 D.高效便民

2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篇2: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1)指引作用。指法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①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 的指引;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

②从立法技术上看,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 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不确定的指引, 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2)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3)教育作用。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示警作 用和示范作用。

(4)预测作用。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5)强制作用。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2.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和两个方向

(1)三个领域。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领域。

(2)两个方向。政治职能(阶级统治的职能)、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3、法律不是万能的

(1)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社会。

(2)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3)法律自身条件的制约,如语言表达力的局限。

二、法的要素

(一)法律规则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1)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部门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 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①法律规 则的适用条件;②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2)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 性质不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①可为模式;②应为模式;③勿为模式。

(3)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 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做出的实际行为 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①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②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 后果。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1)从其表述的内容来看,法律条文可以分为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规范性条文是直接表述 法律规范(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条文,非规范性条文是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规定某些法律技术 内容(如专门法律术语的界定、法律公布的时间、法律生效日期等)的条文。

(2)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

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3)在立法实践中,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明示人们的行为界限,分别以不同的条文规定表现 出来。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形:①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表述;②法律规则的内 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③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④法律条文仅规 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3、法律规则的分类

(1)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①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②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①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经确定,无需援弓I或者参照其他法律即可明确的法律规则。

②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是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 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③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 定的规则。

(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

①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 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

②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 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二)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的种类

(1)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

①公理性原则是由法律原理(法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 义的法律原则,例如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②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如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婚姻法中“实行计划生 育”的原则等。

(2)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

①基本法律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如宪法所规 定的各项原则。

②具体法律原则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

(3)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氕

①实体性原则是指涉及实体性问题的原则,例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中规定的多数原则。

②程序性原则是指涉及程序性(诉讼法)问题的原则,如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辩护原 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无罪推定原则。

2.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 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 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 们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 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

宽广。

(3)在适用方法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 事实是既定的,或者这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或者该规 则是无效的,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 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具有不同的“强度”,而且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相互冲突的原则都可 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

(三)权利与义务

1.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1)权利的概念。

①关于权利的本质。意思说认为权利是法律赋予人的意思力或意思支配力;利益说认为权利就是 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折中说(综合意思说和利益说)认为权利是保护利益的意思力或依意思力所保护的 权利。

②法律权利的特点。权利的本质由法律规范所决定,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权利是权利主体按照 自己的愿望来决定是否实施的行为,因而权利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 法律手段。

(2)义务的概念。

①义务一般在下列几种意义上使用:它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或范围);它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之法律约束;它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②义务的性质表现在:义务所指出的是人们的“应然”行为或未来行为,而不是人们事实上已经履行 的行为,已履行的“应然”行为是义务的实现,而不是义务本身;义务具有强制履行的性质,义务人对于义 务的内容不可随意转让或违反。

③义务在结构上包括两个部分:义务人必须根据权利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行为,这表现为要求人们不 得作出一定的行为,在法学上被称“作为义务”或“积极义务”;义务人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被称为 “不作为义务”或“消极义务”。

2.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1)基本权利义务与普通权利义务(根据根本法与普通法律规定不同氕

①基本权利义务是宪法所规定的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 利和义务。

②普通权利义务是宪法以外的普通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

①绝对权利和义务又称“对世权利”和“对世义务”,是对应不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②相对权利和义务又称“对人权利”和“对人义务”,是对应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③个人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义务和国家权利义务(根据权利义务主体的性质)。

3、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

(1)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 条件。

(2)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3)从产生和发展看,两者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社会主义法律 制度的建立,实行“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篇3:国际公共用品的法理基础

关键词:宪章,国际义务,公共用品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存在国家重权利轻义务的现象,特别是体现在国家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用品上,除了一些国家为其直接的现实利益考量外,对联合国宪章所确定的会员国家国际义务原则重视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有必要重申和强调国家的国际义务原则,特别是要明确国家的权利义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国家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这是国家的天职,而国家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用品是履行其国际义务的要求。

联合国宪章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国际法的基础原则,宪章第二条规定的该原则第一项就是国家权利的核心问题,即国家主权原则。第二项是直接涉及国家权利义务即“各会员国一秉善意,履行其依宪章所负担的义务,以保证全体会员国由加入本组织而发生之权益”。此项原则的实质就是义务保障权利,不论是从表述形式还是内容,都表明权利和义务具有统一性。作为宪章原则传承,同样属于国际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一个科学的法理论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形式上是国家之间互相的关系,但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这个“互”是互为权利和义务,是权利和义务的互换,主权对本国是权利,对他国就是义务;不侵犯他国是义务,不容他国侵犯则是权利;不干涉他国内政是义务,不容他国干涉则是权利;维护本国利益是权利,维护他国或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即是义务。生存和发展是一国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每个国家的义务,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联合国宪章第一条开宗明义地确定其宗旨首要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紧随其后所规定的“履行其宪章所负担之义务”就是指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会员国的主要义务。宪章所确定的其他基本原则以及后续的《国家权利义务宣言草案》均确定和平与安全是国家的国际义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主要是在国家之间确保和平与安全,一个国家(国家集团)不对另一个国家(国家集团)发动战争就是履行国际义务,作为确保联合国创始国应尽的和平与安全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本身就是史上最大的国际社会公共用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创始国应尽的最大的国际义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半个多世纪后的现代,联合国所确立的安全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安全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事(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和战争了。新的国际安全观主要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如核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疫情安全、金融安全、交通安全、太空安全等。国际安全观的新变化必然会带来国家国际义务的新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国家要向整个国际社会履行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安全义务,而国际社会整体的安全就需要国家特别是有实力的大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各方面的公共用品,包括提供软件形式的新型国际安全机制,特别是切实可行的国际争端的解决机制,也包括提供硬件形式的各项工程设施等。

联合国宪章所表述的“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一般认为所谓善意是指国家在履行国际义务时依据国际法原则要件所产生的义务,是依据宪章义务即宪章义务确立后生成的其他的国际义务,也要服从于宪章义务。宪章义务最主要是和平与安全,而随着时代进步,国际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与和平安全并重的国际义务。这与所谓“善意”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善意的新的扩展含义。宪章宗旨本身就包括国际合作与发展,和平与安全是宗旨的第一项,合作发展是第三项。在联合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强调宗旨的第一项内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而合作和发展地位的提升也是客观必然。因为和平安全与合作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是和平的结果,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安全是合作的目的,合作是安全的途径。现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与此相契合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尽力同样成为国家的国际义务。如同上文所述国家自身的安全也是国际安全一样,国家自身的发展也是国际社会发展,一国做好自己的事,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履行了国际义务。但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全局性难题非每个国家单打独斗主就能解决的,分别解决相加构不成整体解决。一个国家在相对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环境中发展起来后,不论是从继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回馈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上,应尽自己的国际义务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用品,都特别是直接促进国际社会发展的公共用品。

参考文献

[1]程晓霞,余民才.国际法(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社,2015.

篇4: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关键词:法理;公共利益;利益界定

原则上讲,国家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根据实际情况是存在差异的,但其本质应该是想通的,即:公共利益反映一个国家对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国家实现政策理论的一项重要工具。但是与其它定义不同的是公共利益的概念定义带有不确定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也就是公共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正确对待公共利益这一概念。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如何进行界定还存在着很多争议,目前学界主要包含以下四个观点,即整体利益论、利益虚空论、多数利益论和利益平衡论。尽管当前我们难以统一对公共利益的认识,做出一个社会各界都能认同的定义,但是我们能够归纳出公共利益的特性,形成对这一概念统一的认识:①

(一)社会共享性

如果公共利益是一种共同利益,并且影响着群体中所有成员的个体利益,那么它必然会具有社会共享性。常态下,个人对公共利益的享有,不会造成对他人公共利益享有的妨害。对此,我们可以作两方面的理解。第一,社会性,其反映出的是公共利益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享有公共利益并不是特定的一群人;第二,共享性或者称其为“共有性”,也可以称为“共同受益性”。从正反两个方面上说,受益不能直接表现为非常明显的“正受益”,同时,如果公共利益遭受现实侵害,“公众利益”也可能会遭受侵害的潜在威胁。

(二)层次性

多元性、现实性是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产品固有的属性,基于此,公共利益可以产生一定的层次性。纵向上看,公共产品能够囊括国际性、全国性以及社区性产品;横向上看,在同一个层次上的公共产品同时是多元化的;故简而言之,公共产品的不同层次,可以使得多元化公共利益体现的更明确。

(三)外部性

公共利益的供给关系呈现出一种外部效应。在生产与消费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一定的收入。同时这一特性又包含了两个方面,既:正面外部性是公益的,有利于的社会公众的;负面外部性是公害的,不利于社会公众的。这样减少负面外部性也其实也是增加它的正面外部性,也就是说降低公害,也能够带来公益性。

二、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区分

享受公共利益的受众群体,通常情况下是不特定的、多数的受益人,市场机制难以调节这一利益的,它必須要通过统一行动,并且有组织的进行提供。而政府则作为最大规模的公共利益提供者。政府主要扮演着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与提供者的角色。所以,公众很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阐述为:

(一)公共利益不等同于政府利益

实事上,政府已经成为公共利益最大的侵蚀者,在识别政府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条件时,首先要排除那些属于政府利益的内容。虽然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政府不应存有属于自身的利益,原则上,应该保持政府的利益与公众的利益的一致性。但现实不尽如此,政府利益的确是存在的。而政府利益通过三个具体方面来表现:首先,政府机关与公众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政府存在利益;其次,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表现出部门之间也存在利益关系;再次,行政人员凭借权力也可以牟取到私人利益。

(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二者之间实际上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一是公共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成权利,进而转化成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在转变成权利以后,其主体就会被具体化。二是个人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成公共利益。只有在个人利差受到侵害,而具有典型意义时,才能够转化成公共利益。它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是被舆论认为的一种社会公害,从而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因为社会利益总量有一定限度,所以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三、公共利益架构的反思

诚如上述,界定公共利益实际上是一项十分科学、严谨、严肃的工程。通过借鉴和吸收域外比较成熟的立法及实践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系统地研究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问题,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理论来对我国的立法、司法实践进行指导。对于公共利益理论的完善,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依据相应的历史条件来建立健全公共利益理论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公共利益的内涵也有所区别。例如计划经济时代,公共利益优于其他类型利益,个人利益必须让位于公共利益;市场经济时代,公共利益则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如果没有个人利益,那么公共利益也不会存在。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家在立法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部列举所有的公共利益事项,因而立法过程,难免出现思维的局限性。在目前我国公共决策机制还不够健全的状况下,可以明确一些公众一致认可的,明显属于公共利益范畴的事项,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决策准确率。

(三)界定公共利益时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是明确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在缺乏客观的公共利益具体标准的情况下,不能完全依赖权力主体的定义与解释,否则公民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结果无疑。公益性作为公共利益最基本的一个特性,也就是公共利益是指不确定的、多数人的利益,而并非是少数成员、单个成员的利益。②我们必须要经过的认真分析,才能对一个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进行定性。二是规范识别公共利益的具体的程序与方法。政府职能部门在对公共利益进行认定之前,先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最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依照法定程序,上报给县级以上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并作出有关最终的决定。

注释:

①王太高.《公共利益范畴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82-87.

②余敏江,梁莹.“政府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载于《求索》,2006年第1期,63-65.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王太高.公共利益范畴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5(7).

[3]颜运秋.论法律中的公共利益[J].政法论丛,2004(5).

[4]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篇5: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考点背景】

法理学的法的渊源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基础考点,该知识多半是以记忆类的题目进行考察的。考官在考试中既有单独考察考生对本知识的记忆程度的题目,也有和其他知识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法的渊源的把握的题目,所以这一章的学习建议以记忆为主,和其他知识相结合进行巩固。

【考点结构】

(1)什么是法的渊源? 所谓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正如法的概念所表述,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上层建筑的范畴的概念,是个抽象的表述,而抽象的法势必需要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为我们实际生活所运用,也就是法的渊源。

(2)法的渊源的分类? 从目前法学界的学说来看,法的渊源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两大种类:

正式渊源即由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所形成的法的渊源,也就是各种成文法;非正式渊源即由一些散见的不成文的规范,如习惯、判例、政策等。(3)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有哪些? 宪法: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法律:本处所提的法律,是狭义概念范畴的,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具体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大种类。

行政法规:这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由我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2015年立法法对于此进行了一部分的修改,具体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等制定。

地方政府规章:这主要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民族自治法规:这是专门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施的,即在我国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实行,并且由当地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考点运用】

对于法的渊源这个考点,需要注重理解,在理解基础之上需要考生进行记忆,这个考点难度并不大,但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是要求很高的,尤其记忆的内容偏多,以及对于各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做到一一对应才能准确把握,必须将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区分,所以类比学习的方法在这一章节中是很好的选择。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6: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法理学

第一节法理的基本概念:

国建创立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认可。

法律关系 :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法的效力:

时间,空间,对人的效率。

法的作用;

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

法律责任:归责原则: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即合法 公正 有效 合理

2发力责任的实现方式:

制裁,补救和强制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1主体是人民群众 2客体 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 3根据是法律制度 4方式是多种而可行的5目的在于实现人民民主(即 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的原则为:

1合宪原则2民主原则3科学原则。

立法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表达和通过,法律的公布。

法律案审议的结果有一下几种:1提付表决 2搁置 3终止审议

发的实施方式可为三种:法的遵守,执行,法的适用。

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法律的解释

1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2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遂进行的解释,也称立法解释是指由中央立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所做的解释

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做的解释也称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使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问题所作的解释

国家最搞行政机关的解释,陈新政解释是指 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解释。

篇7: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公共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4年7月8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公共管理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公共管理学的视角、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涵盖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等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比例结构

政治学原理 约33 % 管理学原理

约33 % 公共部门经济学

约34 %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约20% 简答题

约30% 案例分析题

约25% 论述题

约25%

Ⅴ.考查内容

一、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 1.政治的含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的定义。2.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政治的社会地位。

(二)政治学

1.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政治学的含义;政治学的内容构成。2.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

二、政治关系

(一)利益与政治 1.利益的含义

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的内在矛盾 2.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的含义;共同利益;利益矛盾。3.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们和作用

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二)政治权力 1.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特性。2.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政治权力类型;政治权力关系。

3.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政治权力的作用。

(三)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的含义

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特性。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三、政治行为

(一)政治统治 1.政治统治的含义

政治统治的含义;政治统治的特点。2.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

政治统治的基础;政治统治的类型。3.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统治的方式;政治统治的作用。

(二)政治管理 1.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的含义;政治管理的特征。2.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政治管理的职能;政治管理的类型。3.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管理的作用。

(三)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和特征;政治参与的类型。2.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3.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政治参与的作用;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体系

(一)国家 1.国家的涵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历史类型。

2.国家的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3.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主要国家机构。

(二)政党 1.政党的含义

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政党的类型;政党的作用。2.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三)政治社团 1.政治社团的含义

政治社团的定义;政治社团的特征。2.政治社团的类型

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3.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政治社团的作用。

五、政治文化

(一)政治心理 1.政治心理的含义

政治心理的含义;政治心理的特点。2.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 政治心理的基础;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3.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心理的类型;政治心理的作用。

(二)政治思想 1.政治思想的含义

政治思想的定义;政治思想的特性。2.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

政治思想的结构;政治思想的类型。3.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

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政治思想的作用。

(三)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政治社会化的特点。2.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3.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六、政治发展

(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涵义

革命与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特征。2.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

政治革命的类型;政治革命的方略。3.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革命的方式;政治革命的作用。

(二)政治改革 1.政治改革的含义

政治改革的定义;政治改革的特征。2.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政治改革的目标;政治改革的方式。综合性改革方式和多项分进式改革方式 3.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政治改革的条件;政治改革的作用。

(三)政治民主 1.政治民主的含义

政治民主的定义;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2.政治民主的类型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内涵。3.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七、管理和管理学

(一)管理和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特征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基本特征 3.管理学的概念 4.管理学的基本特征

(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学派。2.管理学的发展特点。

八、决策

(一)环境研究

(二)决策理论 1.决策的含义和类型 2.决策的一般步骤

决策过程或决策程序:问题发现、问题确认、建立议程、确立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评估、行动方案的选择。

3.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德尔斐法。

(三)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1.计划的含义

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 一项活动。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5W1H法。

2.计划的功能

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预防意外情况对行动造成的干扰,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与计划的功能相联系的是计划的部门职能,具体有四项。

九、组织

(一)组织概述

1.组织的含义

组织与管理的相关性。组织的特点: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资源的有机结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

2.组织的类型

分类的根据。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

(二)组织结构设计

1.组织设计的含义

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组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技术、组织发展的阶段。

2.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3.组织设计的内容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组织职位设计、组织职权设计。

(三)人员的配备

1.人事工作的定义

2.人员的选聘和提升

3.绩效评估

4.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组织结构整合

1.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配合2.集权和分权的合理配置

3.直线管理和参谋的有机结合4.委员会的正确采用

(五)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含义

组织文化的含义与基本特点。

2.组织文化的类型

3.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的四种主要功能。

十、领导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职能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领导的实质是追随与服从。领导的构成。领导艺术的特征及其与权术的区别。

2.权力的构成

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正确用权的基本原则。

3.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及特征。管理史上有代表性的素质理论。公共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结构。

(二)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

1.人性假设理论

X理论一Y理论。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2.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

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管理方格论:专制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三种基本领导风格。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专权独裁式”,“开明专制式”,“协商式”,“参与式”。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菲德勒权变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罗伯特·豪斯的途径一目标理论。维克多佛罗姆和菲利普·耶顿的领导者参与模型;史蒂文·克尔和约翰·杰迈尔的领导替代理论。

(三)激励

1.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说明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工作中的激励,即管理学中的激励概念。激励含义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激励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划分为早潮激励理论和当代激励理论;需要理论和激励理论等。

2.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3.激励理论

维克多·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激励理论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激励的模式

(四)沟通

1.沟通的特点与功能

沟通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沟通的特点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的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沟通与领导的关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电子沟通。

2.沟通过程与流向

沟通过程及影响沟通的因素。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沟通中的焦虑与过滤。

3.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正式沟通的五种形态: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沟通媒介的丰富性。小道消息的特点、功能及管理方法。

4.善于倾听

讲话和倾听是沟通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听和倾听的区别。倾听的指南和检验倾听的试验规则。托尼·亚历山德拉关于听众的分类。

十一、控制

(一)控制的含义与类型

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要确保组织的所有活动与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相一致,从而使得活动更加有效的管理活动。控制的目的。控制与计划的关系。经典控制模型。控制的三项功能。

2.控制的类型

事前控制、现场(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任务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控制。

3.有效控制的要求

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二)控制过程

1.确立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

3.纠正偏差

(三)控制方法

十二、市场与政府

1.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2.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十三、公共经济理论

(一)外部效应理论 1.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 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二)公共物品理论 1.公共物品的特性与判定

2.纯粹公共物品与纯粹私人物品的区别与需求分析 3.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 4.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其供给

(三)公共选择理论

1.政治均衡的概念与投票决策中的政治均衡 2.政治行为的分析

十四、公共支出

(一)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1.公共支出的分类 2.转移性支出的经济的影响

(二)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1.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2.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十五、预算与收入

(一)公共部门预算

1.预算的原则与基本预算制度 2.预算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公共收入

1.公共收入的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 2.税收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及作用 3.公债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三)税收原则理论 1.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过程

2.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及其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3.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内容 4.税收原则政府归纳

(四)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1.税种分类 2.税制结构设计

(五)税收制度 1.所得课税 2.财产课税 3.商品课税

(六)税收效应分析 1.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2.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4.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

5.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十六、公共财政制度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目标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3.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4.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

(二)财政分权管理体制 1.财政分权理论

2.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划分 3.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篇8: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

由此可见, 公共电视媒体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 赋予了自己基本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 本文拟从西欧、 美国和中国公共电视媒体产生和存在的法理基础及其基本特性入手, 来探讨其共同的文化特性。

一、西欧公共电视媒体产生的法理基础及其主要特质

作为公共媒体的一部分, 公共电视的兴起和发展是基于西欧的“公共领域”和美国的“市场失灵”的法理基础之上的。公共领域包括公共空间、公共舆论、公共意见、公共治理等从属概念, 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综合概念, 具有公共性、独立性 (偏重于独立于政府或强有力的组织、集团等) 、开放性和异质性 (公共领域混入诸多异质性, 并不是均质的空间, 而是异质混合的空间) 、非排除性的内涵。 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德国学者尤根·哈贝马斯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角度诠释了公共领域的内涵。他认为,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即公共领域, 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 有些时候, 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共舆论领域, 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 有些情况下, 人们把国家机构或用来沟通公众的传媒, 如报刊, 也算作公共机构”[4]。 哈氏从政治的角度强调公共媒介 (或称公共机构) 。 他指出:“今天, 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 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家活动相关的问题时, 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 国家的强制性权力恰好是政治的公共领域的对手。 ”[5]125他还强调公共媒介、国家权力的公益性特征, 认为“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就是“提供所有合法公民的公共利益”[5]125, 而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共享性、集体性和抽象 (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群体成员而非具体的个人或个人之间) 的一致性。 正如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所云:“公众表明什么是应该公开的而不是限于少数人的, 什么是自由接触而不是私有的渠道和所有权, 什么是集体和普遍的而不是私人的和个人的。 ”[6]德国学者阿尔弗莱德·弗得罗斯认为, 基于法律意义上的公共利益, “既不是单个个人所欲求的利益的总和, 也不是人类整体的利益, 而是一个社会通过个人的合作而生产出来的事物价值的总和;而这种合作极为必要, 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通过努力和劳动而能够建构他们自己的生活, 进而使之与人之个性的尊严相一致。 ”[7]就民主政治的视角而言, 电视媒体的公共利益性在于: 一是给予充分、合理的节目时间, 对公共问题进行报道;二是提供各种展示不同观点的机会, 以公正报道有争议性的问题。[8]111

西欧较早的公共广播电视是产生于20 世纪20年代的英国广播公司 (BBC) , 作为国家公共机构的BBC以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公共领域理论为自己的价值理念, 一开始便定位于“公共服务广播”, 倾向于播放多元化的电视节目, 强调信息传播、知识教育和娱乐功能。 由此可见, 基于公共领域语境和法理基础上的西方公共电视, 其特点在于强调公共性、独立性和公益性, 并由公益性派生出了公共服务的特性。 当然, 公益性和公共服务性是与商业性相对抗 (至少是部分对抗) 的, 也就是说, 公益、公共服务本身就决定了公共电视的非商业性。 BBC首任总裁约翰·里斯描述了欧洲公共电视的特征:“广播电视应该从商业化的压力下解脱出来, 绝不能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它应该在全国范围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它必须具有‘统一控制的特征’, 即受制于垄断霸权的力量, 而不是地区性的或者是不同的利益集团; 广播电视应该进行封闭式的管理, 以保证它管理规范的高标准和节目制作的高质量。 ”[9]

二、美国公共电视产生的法理基础及其基本特质

公共性不能抛开国家权力而独立存在。 国家权力维持和发展整个社会的构想和方向性, 即便公共广播电视作为自律的公共性领域, 亦不能脱离国家权力关系。 德国哲学家奥利弗利德·赫费认为:“社会至少拥有三种控制形式:一是自发和无形的控制, 即市场;二是带有统治性质的政治环境秩序, 即广义国家;三是基于情感联系的合作, 即自由的互助。 当市场失灵, 互助也靠不住, 而尽管如此社会还得运转下去, 这时便要求有国家了。 ”[10]国家强制性权力是控制市场失灵的较为稳定的形式。 当美国商业电视垄断和坚守文化、社会责任的市场失灵时, 公共电视广播便在国家权力的调控下应运而生。

美国公共电视的法理基础在于自由市场竞争下的市场不灵机制。 美国商业电视早于公共电视, 其公共电视的起源和产生的主要动机在于“匡正商业电视机构对经济利益、商业价值的过分追求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照不足”[8]111, 以调节商业电视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不灵现象。 市场不灵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三大商业电视网渐成垄断, 片面追求商业利益, 对其余竞争者和消费者造成了不良影响, 加大进入壁垒, 形成市场失灵;二是商业电视以追求商业利益为导向, 受制于广告商和收视率, 迎合受众口味, 知识、文化的良性传播和教育不足, 不能保持民主和社会协调;三是忽视少数族群、社区和弱势群体, 文化及其服务的多元化、民主化和参与度不够, 偏离最佳的社会效益。 传媒学者胡正荣总结美国电视产业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为:公共品的非排他性、非穷尽性、信息非对称性、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11]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的报告《公共电视势在必行》推动了非商业公共广播电视的产生, 它建议“把教育电视改为公共电视, 以消除人们对它只有说教功能的误解”[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美国商业电视激烈竞争、寡头垄断传媒市场、市场调节电视资源配置机制不灵的大环境下, 催生了第一家公共广播电视PBS。此后, 美国公共电视蓬勃发展, 并倾向于播放知识、文化、教育类节目。在这种背景下, 美国的公共电视强调独立性、非商业性和服务性的特征。正如兰登书屋字典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对PBS的解释是:“由独立的、非商业性运营的电视台构成的一个网络, 它是通过公众和政府的资金而不依靠广告资金收入来运营的。”[13]

三、中国公共电视媒体或公共频道的法理基础及其基本特征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公共电视或商业电视的公共频道产生和存在的法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实践中, 以及文艺传媒领域中的“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指引下, 所产生的电视广播机构, 具有国家公有的性质和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天然特质。 这与西方公共电视的基本属性是相通的, 为广泛意义上的受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和社会公益服务是我国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然而,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开放后的中国广播电视机构受商业化严重浸染, 在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商业利益“指挥棒”的熏陶下, 不断挤压着公共电视或公共频道的生存空间, 过度商业化导致的“知识文化教育”“公益文化服务”的贫血或失语, 以及“三俗”节目的泛滥等现象, 让民众急切呼唤着公共电视或公共频道的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 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它一方面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制, 另一方面不拒绝市场的作用, “这种发展模式, 既是社会主义的, 又富有中国特色, 既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 又注重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既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又注重体现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竞争性, 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与活力”[14]。

因而, 与西方公共领域和市场失灵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公共电视的性质不同, 基于公有制性质和中国道路、中国发展模式下的公共电视, 不过分强调公共电视所有权的独立性 (非政府性, 介于国家、民众与社会之间) 和与国家强制性权力的对抗性, 同时也不完全拒绝合理的商业性。 也就是说, 公共电视 (公共频道) 在注重知识内涵、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前提下, 不可以以收视率和商业利益为“指挥棒”, 不可以插播商业广告, 不可以低俗、媚俗、恶俗, 但在资金筹集等方面, 除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受众捐赠外, 在某些环节可以适当进行合理化的商业运作。 否则,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 新的传播技术升级、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电视媒体人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政治压力, 以及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下, 公共电视可能会踏入西方公共电视的资金和生存困境中, 遭遇发展瓶颈。

四、中外公共电视媒体的基本文化品性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也是电视媒体的灵魂, 集中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品格。 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电视媒体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是公共电视媒体传播知识信息、实现公共服务、保障民众利益、促进民众参与的精神力量。 从世界公共电视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征来看, 公共电视的基本文化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教育性。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世界比较知名的公共广播电视都比较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播及其教育性功能。 比如, 美国PBS公共广播电视的目的在于为公众进行科学、文化、艺术等的教育, 其宗旨在于“运用非商业电视、 因特网与其他媒体所提供的高质量节目与教育服务, 去丰富人民生活, 并达到媒体告知、启发与愉悦的社会责任”[15]。 该台的夜间节目包括美术、戏剧、科学、历史、公共事务、独立电影等。 该台的科教节目“新星”系列, 新闻节目“麦科内尔/莱赫利尔的报道”等等, 具有明显的知识教育性。

2.文化多样性。 保持文化多元性, 并维持不同形态节目的平衡是世界公共电视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美国公共电视以丹尼斯·麦奎尔所谓的“服务公众的普遍性”为基本理念, 倡导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传播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人群的文化及其精神价值。比如, 他们关注各种社会问题;为儿童群体提供特殊的精神食粮, 像“芝麻街”“电力公司”世界范围的畅销节目, 让儿童在幽默和娱乐中分享在集体中合作的价值理念;他们为特殊社会群体量身安排节目, 如民族节目、妇女节目以及烹饪、天文、自然、高尔夫等。 费城独立公共电视台WYBE的口号就是“真正的多样化, 真正的公共电视”, 它鉴于该城市居民来自不同的民族,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信仰、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 力求让不同的受众群体在其节目表达中都有发言权。 正如该台创始人之一大卫·哈斯所云:“从电视台创办开始, 我们坚持的目标不是重复现有的公共广播节目, 而是要真正地扩展现有节目的范围和多样性, 为更多的声音提供媒介平台。 ”[16]114

3.文化服务性。 狭义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指“为实现社会公共信息, 文化利益需求, 由政府及其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主导的、 面向社会公众有计划地提供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活动的统称”[17]。 由此推论, 公共电视的文化服务性是由公共电视主管部门主导的、一场基于公共文化利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理想和提供公民参与的有组织的集体运动或行为。 综观世界公共电视, 其文化服务性功能必不可少。 美国BBC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 “公共价值的最大化”, 围绕该理念, 以受众服务为本位, 编制节目内容及其文化追求。 美国PBS节目第一层面的定位就是服务受众人群, 其观众组成如镜像般反映了美国在种族、民族、特定人群、教育和收入等方面的人口构成。 美国WYBE公共电视台以文化服务为导向, “借以公共交流的形式, 努力加强有着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们的共享社区的意识”[16]115, 其目标就是使人们更加理解跨文化, 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

4.文化参与性。 学者夏倩芳认为, “公众”是一种存在于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他们借此可以为关乎其利益的问题集合起来, 讨论和采取行动, 尤其是对付那些由权力机构引起的问题和事件。 从这个角度出发, 媒介就应该允许并鼓励、提升公众的参与和表达, 塑造产业和政府以外的自治空间。[18]这对于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比较强的公共电视来说, 更是如此。 与商业电视相比, 公共电视更注重受众的文化参与度, 构建有利于受众参与的文化空间, 比如, 普遍的民主平等原则, 受众的自主意识、强烈的受众服务责任感。 在这种情况下, 克服传统思维中不注重受众意见、 漠视受众参与的情绪, 特别是鼓励外来移居者、社团和少数族裔、特殊和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 培育公民参与的理性和热情尤为重要。 比如, 美国双子城公共电视 (TPT) 的董事长吉姆·帕格利亚利尼 (Jim Pagliarini) 的新方案———明尼苏达州频道, 邀请了苗族、 中东、 阿拉伯和越南的团体参加电视节目, 成为合作伙伴。[16]115这种参与方式和合作关系有着深远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

五、公共电视媒体“刺激—不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

公共电视媒体是一种电波媒体, 而电波属于公共资源, 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单向性、不可逆性的特点, 因而其节目受时段、时长等限制。 在有限的时长、时段内, 节目不可能塞满饱和的文化知识;同时, 与纸质媒体相比, 电视媒体由于语言、画面展示和表达手法的局限性, 很多时候难以表达深刻的精神思想内涵。 但人的需求欲望是无限的, 受众的文化期待和需求总难以超越。 加上受众心理的“过度合理化”效应和“视听疲劳”现象, 这样, 就存在一个“公共电视媒体人刺激文化需求与受众不能满足文化需求”的悖论。 如何缓解这一悖论呢? 这里, 我们从公共电视媒体的文化品性角度, 探讨寻求受众文化需求的“刺激—不满足”机制。

1.节目内容为受众留下思考和想象空间

电视媒体世界充斥着各种文化、知识、信息, 饱和的知识信息不断压缩着我们的思考空间。 思考空间意味着思考事物和行动在“现实”或“表征”中的分布, 思想、精神价值的形成和思维、行为的模式都是由文化产生的, 并且成为文化建构的一部分。 对公共电视媒体而言, 节目的思考空间可以缓解饱和信息 (不等于需求饱和) 的攻击, 以提升思想的深度和想象的张力。

公共电视媒体要在刺激受众文化需求与满足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首先需要在公共频道节目内容的思想文化深度和专业度上多下功夫。 比如, 2006年5 月BBC-2 制作的三集真人秀节目 《修道院》, 收看率达到平均每集2500 万人次。[19]该节目以5 个男性志愿参与者在沃斯修道院清修40 天的体验生活为叙事内容, 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窥视甚或取笑娱乐, 而是试图去发现修道院孤灯清影、冥思静坐的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生活态度、价值理念, 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将怎样净化人们的心灵, 以促进人们对当前浮躁世界的深思和反省, 从而升华精神文化主题。 节目没有塞满志愿者的体验生活内容和相关的宗教文化知识, 而是通过镜头特写和一些具体细节的表达、意味深长的画面空间, 留给受众许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类似这种画面表达的手法, 值得我们的公共电视媒体人思考和借鉴。

2.全媒体与数字技术背景下的需求空间延伸

在当今媒介融合的趋势下, 传媒发展的趋势已经开始由多媒体时代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 所谓“全媒体”, 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 如文、图、声、光、电, 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 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20]。 在全媒体时代, 公共电视媒体的公共和文化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从而弥补了作为电波媒体的公共频道节目受时段、时长、画面表达所限的不足, 扩展了其文化产品生产形态。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 世界主要公共电视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数字技术联姻, 扩展公共文化空间和服务平台。 比如, 作为门户网站的“BBC在线”, 已成为BBC公共广播电视节目强大的后台资料库, 同时为受众提供大量与节目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及延伸报道。 BBC还研制数字播放器i Player, 与40多种不同移动设备和平台嫁接, 拓展其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NHK环球广播网系列网站播出的语言种类包括日语在内有18 种之多, 网站提供播客下载和在线收视收听18 种语言的新闻、文化类节目, 从而有力扩展了公民文化需求的空间。

3.提升受众文化参与度与文化身份的认同度

文化, 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客体存在, 更是一种主体参与。 从客体和主体的角度来看, “文化是体现在行动、 语言和各种富有意义的客体等象征形式中的各种意义模式, 个人通过这些形式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观念和信仰”[21]。 文化活动参与是构建主体文化身份的直接途径。 关于“文化身份”, 有两种不同的立场:第一种立场是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藏身于许多其他的、更加肤浅或人为强加的“自我”中, 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的人们也共享这种“自我”[22]213。 按照此定义, 我们的文化身份反映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号及符号意义。 第二种立场认为, 除了许多共同点外, 还有一些深刻和重要的差异点, 它们构成了“真正现在的我们”, 或者说由于历史的介入———构成了“真正过去的我们”[22]215。 文化身份的构建是集体中的“真正自我”和“真正现在的我们”的双重统一。 公共电视媒体在构建着受众的大众文化, 而受众文化身份的确立和认同, 需要文化沟通和活动参与机制的保障, 而文化身份认同, 则是满足受众文化需求的基本条件。

为此, 世界公共电视媒体在公共服务过程中, 都比较注重受众的文化活动参与, 从而获取受众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满足其文化需求。 比如, BBC主办的“笑星慈善”系列活动, 如 “红鼻子日”, 通过 “笑星慈善”喜剧节目表演发动社会募捐, 其声势席卷英国, 已成为公共电视媒体公益服务的典范, 也成为民众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典范。 日本NHK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吸引国际受众参与, 以促进受众对日本文化的认同。 如每年主办 “NHK杯国际花样滑冰锦标赛”, 以及NHK亚洲电影节、圣丹斯/NHK国际电影工作者奖、“日本奖”, 等等。

4.延伸节目产品服务链, 弥补受众文化需求

由于电波媒体具有转瞬即逝性、不可逆性的特点, 为了使一些民众在错过电视节目观看时段后不再遗憾, 世界主要公共电视媒体积极延伸节目产品服务链, 通过制作、出售与节目内容相关的保存性较强的文化产品, 如纪录片、DVD音像、图书等, 让“逝去的节目再来”。 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共电视媒体的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受众的文化需求。

美国PBS热衷于制作电视纪录片, 其纪录片系列节目创作历史时间长 (产生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生产数量大, 节目主题丰富、类型多样, 如新闻调查类、历史文化类、自然科学类、纪实类等等, 这些作品画面具有美的力量和思想深度, 有效弥补了国内外观众的视听需求。 NHK设立了专门负责国际购买和销售节目产品的代理公司NEP, 负责向海外销售能体现日本文化特色的纪录片、 电视连续剧和动画片, 以传播日本文化, 弥补NHK频道节目转瞬即逝的不足, 从而满足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

摘要:公共电视媒体具有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独立性、非商业性的基本特征。它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 赋予了自己基本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 西欧、美国和中国公共电视媒体产生和存在的法理基础不同, 他们的基本文化特性也有所不同。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探讨西欧、美国和中国公共电视媒体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文化特性, 提出中外公共电视媒体的共同文化特性主要包括知识教育性、文化多样性、文化服务性、文化参与性。在培育受众文化需求方面, 根据公共电视媒体的文化品性, 探讨了公共电视媒体如何达到“刺激—不满足”受众文化需求的平衡。

上一篇:风来了雨来了作文下一篇:新闻专业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