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学习体会

2024-05-14

高分子学习体会(精选8篇)

篇1:高分子学习体会

徐晖 方亮

摘 要: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是药物制剂专业和药学相关专业重要基础课程。本文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加强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并对开展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等提出建议,以求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本门课程的发展。关键词: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实践

高分子材料是绝大多数药物制剂和药物递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高分子科学对于药剂学教学的重要辅助作用也就不言而喻。而国内高等药学教育长期沿袭下来的以独立药学和医学院校为主的模式,因其自身学科领域不全面、缺少学科综合和交叉,对高分子科学知识的教学薄弱,已无法适应现代药学教育的需求。1990年代,郑俊民教授最早在沈阳药科大学为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介绍高分子科学基础和药用高分子材料应用,1993年《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第一版)的出版(医药科技出版社)则标志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s for Pharmaceuticals)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的建立[1,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适应了药剂学发展的趋势、并随之而不断完善和发展,20余年来得到国内药学院校和科研人员的广泛认可。目前,已有200余所学校开设此课程,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也相继编写了相关的教材。

考虑到面向的教学对象主要为无高分子科学基础的药学或药剂学专业本科生,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模式上,始终秉承了最初的课程体系,即将教学内容分为高分子科学概论和药用高分子材料各论两个部分。学科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里总结了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期望同行们不吝赐教,共同促进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

一、精选教学内容,着重高分子科学基础

作为药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各院校为本门课程安排的教学时间通常很有限(目前,沈阳药科大学仅为16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由于药学专业的学生缺少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学基础,理解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知识的确比较困难,更谈不上掌握合理应用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各院校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大纲,精选教材中部分内容在课堂上讲授[3,4]。尤其是,高分子科学基础理论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高分子科学基础为主、药用高分子材料各论为辅,合理分配学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传授更多的知识点。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高分子科学基础理论部分通常要占一半以上的学时(10学时),而药用高分子材料各论仅有6学时,如何解决学时严重不足的矛盾?我们的做法是,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易于理解的各论部分更多由课后自学完成。当然,也不能偏离作为药剂学教学补充的“药剂学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药物制剂相关的内容,避免与药剂学课程的内容重复,从而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

二、理解记忆、联系应用 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加深理解教学内容、与药剂学知识相联系,做到理论与应用的融会贯通?本门课程的开设通常在药剂学课程之后,而这段时间也是学生考研或择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吸引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常规辅料和新型材料在制剂或新型递药系统中的用途不同,如何“调和”学生对知识点的不同口味?这些可能是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及强调理解记忆和紧密联系应用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无法全面深入地介绍和保证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我们尝试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摒弃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而是更多地讲授基本的高分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记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到具体的授课过程,在讲授高分子科学基础的内容时,强调“结构-性能的关系”和高分子分子设计的思想,结合药剂学相关的应用实例讲解理论问题,帮助理解,增加学习兴趣,做到深入浅出。如用丙烯酸树脂共聚单体组成、聚乙二醇分子量、PLGA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单体比例、纤维素衍生物的类型和分子量等实例,分析聚合物“结构-性能”之间关系,并进一步讨论如何根据制剂性能要求选择和合理应用具体的药用高分子材料。如表1中列出的各种型号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药物制剂中常用的包衣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授课是,我们会从结构-性能关系及其应用的角度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共聚物单体组成和比例的结构特点对溶解性或Tg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性能特点分析应用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时需注意的关键点。如从材料的溶解性分析,聚丙烯酸树脂I、II和III的结构中含甲基丙烯酸单元(羧基),由于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羧基解离程度大、溶解性好,可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应用;聚丙烯酸树脂IV的结构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单元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度高、易溶解,是一种胃溶包衣材料;胃崩型聚丙烯酸树脂的两种共聚单体均无解离基团,其为水不溶性包衣材料,应用时可能需要加入水溶性成分做致孔剂;聚甲丙烯酸铵酯I和II的结构中只含少量可解离基团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对水等介质的渗透性增强,也称作渗透型聚丙烯酸树脂。如从材料的Tg加以分析,聚丙烯酸树脂I、II和III的极性羧基导致高分子链柔性差,Tg较高(树脂II和III因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甲基的空间位阻作用,其链柔性更差,Tg更高),材料呈脆性,这种性质显然不适合包衣成膜,因此应用时需要降低其Tg和改善成膜性(如与低Tg的聚合物共混、或常规的解决方案添加增塑剂);不含极性基团的胃崩型聚丙烯酸树脂则具有最低的Tg,低Tg也意味着其具有室温下的压敏黏附性(如可作为贴剂的压敏胶材料)。实例分析不必拘泥于教材内容的顺序,基础理论部分与应用知识可以穿插介绍。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为本门课程开展实验教学,包括自由基聚合反应(高分子化学)、热分析测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分子材料的表征)、微球的制备(应用)等实验条件都容易满足。通过实验教学,有助于实现多知识点介绍、多角度知识和能力培养[5]。如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的合成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如何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等相关理论,掌握聚合反应的一般方法。

四、针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近些年来,药剂学专业的研究生(包括科研人员)对高分子科学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针对研究生的授课,学生数相对较少,学习目的和知识的深入程度等不同于本科生,在教学形式、考核等方面均需加以适当调整。如:鼓励互动和参与,课堂讨论、课程报告和实验等教学相结合,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通常可以结合各自的毕业论文课题,进行设计、综述、报告)。在教学内容方面,则应结合药剂学前言课题,以高分子的分子设计、聚合反应和高分子修饰(如PEG和靶基等修饰)、新型功能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理化性质表征技术等为重点。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如对于经皮给药贴剂,共聚单体的类型和比例、分子量等对压敏胶的黏附性和药物释放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针对药物的不同性质设计针对药物的共聚物压敏胶?

对于有深入学习需求的研究生,可推荐课后阅读参考书(如:董炎明等主编的《高分子科学教程》,陈建海主编的《药用高分子材料与现代药剂》、郭圣荣主编的《药用高分子材料》、中科院主编的《现代高分子物理学》、和其他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以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高分子科学的国际期刊。

此外,提高教师的包括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法等教育学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素质[6],或引进高分子科学背景的授课教师,对于加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必要的。

篇2:高分子学习体会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本人有幸参加了陕西省电力公司2009年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期间,本人从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做起,以严肃、崇敬、自豪和自觉的精神状态,按时到课参加培训,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各位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精辟解析,这使我对党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更多的了解到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感觉自己的思想收到了无限的升华。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认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通过学习,使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正确的入党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论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入党的动机,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通过学习,使我十分地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年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起到了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终于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者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更显现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信念和决心,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通过学习,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思想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我党又一重要理论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篇3:《功能高分子》教学实践与体会

针对功能高分子课程的以上任务特点,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该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而言需要较多的努力与实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2]。在此过程中,作者有以下一些体会和感受。

1 结合实际应用、结合科研的最新成果精心备课

功能高分子是新兴的学科,其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师应关注学科进展,不断汲取学术上的新思想和新成果,扩充知识、积累素材,备课过程中,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做到“常教常新、常教常精”,使自己的授课内容与时俱进。比如,用于制造人工器官和高效药物载体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用于信息科技的各种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还有高分子分离膜以及“见光变形”新型塑料等[3]。通过科研新成果的介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各种类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实际生活、社会生产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高吸水性树脂,既可以用于农业保墒,又可以用于卫生用品,如婴儿纸尿裤,还可以用于建筑领域,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原理、结构等的讲述,适当举例相应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产品,可使学生认识到功能高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所学内容与今后学习、工作与实际中的作用,激励学习信心。

另外,随着地球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峻,环保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学校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知识内容,比如介绍可降解高分子可以用于包装材料、医疗卫生以及农业等领域,其中可降解高分子所制成的绿色农药对农作物无药害,使用后在农产品以及土壤、大气、水体中无残留或即使有微量残留也可以在短期内降解,生成无毒天然物质而完全融入大自然,即优良的环境相容性[4],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在讲授光功能高分子时,可以结合光固化涂料的介绍,说明这种涂料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5]。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有意识地不断培养自己的环保观念,在日后的生产和科研开发工作中突出环境保护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有用人才[6]。

2 理清脉络、紧抓主线

《功能高分子》课程涉及功能高分子的特性、结构、制备及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知识,在授课时我们始终贯穿“高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能,性能反映结构,性能是应用的基础”这一主线,在介绍每一类型的功能高分子时,都是以制备方法-结构特点-性能特征-应用等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印证,这样使得学生思路明确,容易掌握。比如:以离子交换树脂为例,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特点要求其结构上具有球形外观和球内部的孔结构,因而决定了这种类型的树脂在设计和制备时,重点考虑因素为球形的控制(悬浮聚合方法),孔的控制(致孔方法)[3]。通过这样前后呼应的关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这类材料的设计制备方法。

3 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式教学

《功能高分子》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学习。内容除了基本概念之外,有很多设计路线、研究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比如:如上所述制备离子交换树脂的部分,讲述树脂的成球时,就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高分子化学知识,让学生思考哪种聚聚合方法可以使苯乙烯聚合成球状,为什么除了苯乙烯单体之外,还需要加入交联剂,让学生分析哪些因素在聚合过程中会影响所成球粒的粒径、粒径分布等。另外,在研究功能高分子的一些性能时,可以结合高分子物理中已经学过的知识。这样一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已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了他们应用能力,更容易理清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关联的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功能高分子的内容。

4 课后与学生多加交流

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讨论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7],一方面可以解答一些学生关于课程本身的疑难问题,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馈,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5 结 语

《功能高分子》课程的教学,只有做好备课时结合实际应用与科研精心准备,授课时有重点、思路明确,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其主动思考,课后多与学生交流这四个环节,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文元,王亦军.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3.

[2]侯文华.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J].大学化学,2009,24(3):22-26.

[3]焦剑,姚军燕.功能高分子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5.

[4]王磊.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农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植物保护,2009,35(5):6-9.

[5]菅晓霞,古志国,任会军,等.UV固化涂料的研究进展[J].山西化工,2008,28(2):32-33.

[6]孟令辉,白永平,黄玉东.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应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4(1):72-73.

篇4:高分子学习体会

关键词:高分子物理,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加强互动

【中图分类号】O561-4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基目(JYYB201408)

引言

对高分子科学的学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其中,高分子化学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研究各种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方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学习的是怎样将高分子化合物变成可实用的各种各样的高分子材料;而高分子物理,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的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1-2],高分子物理是连接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的桥梁。但是,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概念多、且比较抽象,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差异性大, 难于把握其共性[3],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如何做好高分子物理的教学工作,是相关教学工作者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作者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思考和改革的方法。

一、高分子物理教学体会

(1)精心备课

第一轮讲授该课程时,在上课前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备课,首先是熟悉书本上的基本内容,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他老师的授课方式及讲解要点,然后按自己的思路制作出课程PPT。并且制作PPT时,不是全篇的复制书本文字,而是只上展示总结性的要点文字、图表及公式,使学生看起来清晰明了。

(2)认真讲解

课堂上,以PPT内容为主线,进行各个知识点的分步讲解。因为在上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对所讲授内容非常熟悉,讲授过程中,总是努力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全部告诉学生,唯恐有所遗漏。因此,每一个45分钟的课堂都显得非常“饱满”,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真真是实现了满堂灌。

(3)存在问题

第一轮教学完成后,期末考试成绩反应出学生对于书本上的基础概念、定义等掌握很好。但是,在后续的课程实验和其他专业课课堂上,发现学生只是掌握了基础的表面的理论知识,而对于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则十分欠缺。此时,才发现或许是教学方式出了问题,学生只是学到了最表层的内容,完成了课程任务而已。于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带着这些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并进行了相应探索

二、高分子物理教学的思考与改进

1、改变教学理念

基于作者三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要讲好高分子物理,最基本的是应该改变教学理念。起初上课时,还是一种满堂灌的模式,将所准备的内容一点不差的讲授给学生,课堂完全是由老师所掌控,学生则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留给学生任何思考空间,而是在强迫学生向前挪动,教学效果并不佳。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应该改变这种旧的教学理念,教育的活动主体是老师和学生,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教育中发挥的是引导学习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观能动者,而不应该是老师“填鸭“的对象。

2、凝练课程主线

高分子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 在高分子化学的基础上,加入了聚合物相关的所有物理知识,因此,知识体系比较庞杂。其中,涉及到分子结构、高分子溶液、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聚合物流变性能等方面内容,还包括各种体系热力学、动力学的模型建立及公式推导。学生学习时,一方面内容过多且较零散,另一方面各种模型与实际性能区分不清、公式推导过于繁杂。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技巧,凝炼出课程主干线,让学生学起来不觉得过于零散。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聚合物结构决定性能,而连接这两块的桥梁就是高分子运动[4]。掌握这条主线后,教学内容则围绕该主线进行,前后可以相串起来。例如第一部分讲分子结构,接下来讲分子运动,之后再讲各种性能,那么讲解性能时不能只讲具有什么性能,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是什么样的结构和分子运动导致了这样的性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线进行教学,则前后贯通,知识点不再零散,教学效果则会更好。

3、加强课堂互动

当代大学生素质普遍提升, 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主动学习能力, 身为教师, 能不能把学生学习本科目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直接影响到本门课的学习质量[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改革学业评价方式,二是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课业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期末考试,其实,降低期末考试的比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更多的应该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与学生互动,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听课程度等,同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课堂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学习理论知识,例如讲拉伸取向时高分子链和链段的运动条件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衣物缩水现象为例,来理解什么是整链取向和链段取向,并让同学思考如何避免衣物缩水。理论结合实践,从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并交流讨论,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高分子物理,是以基础化学、高分子化学为先修学科、又结合物理学、键价学、结晶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课程[6],教学难度较大。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上相關思考和改进措施,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将高分子物理课程讲授的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金日光 , 华幼卿 . 高分子物理. 第三版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

[2] 何曼君 , 张红东 , 陈维孝 , 董西侠 . 高分子物理. 第三版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7 .

[3] 李泽文. 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整体性思路初探. 高分子通报. 2010,5:68-70.

[4] 朱平平, 何平笙, 杨海洋. 浅谈高分子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高分子通报. 2007,8:55-58.

[5] 薛锋. 初授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几点体会. 高分子通报. 2006,3:77-80

[6] 萧聪明. 凝炼“高分子物理”本科教学内容的核. 高分子通报. 2010,4:68-70.

篇5: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体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成1002班王娟201065032

2012年3月9日至18日,我参加了学部党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在这10天的学习里,我认真观看了关于十七大的视频,深入学习党章,对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在增强先进性的同时,必须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十七大党章“党员”一章的第一条规定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份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其中,把“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份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具有重要意义。把其他社会阶层中具备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符合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利于调动这些先进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把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团结和吸引在党的周围,提高我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增强自身先进性和不断扩大群众方面不仅予以重视,而且还大胆突破,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篇6: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体会

经过了一周紧张的党课学习,到现在也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对于党的学习,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了这一周的党课学习,我对于党有了简单的认识,当然都是处于比较浅的层面,而我也有一些些的感想。

回想当年嘉兴南湖上的小船,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名党员,到现在革命的红旗插满大江南北,党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回首充满可坎坷的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侵略者肆意践踏着中国的大好河山,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条约鞭笞着中国人民的脊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没有想到几百年后的今天的中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大步前进。正如歌词说的那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今的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也成为了实力雄厚的世界大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是革命先辈们用生命换回来的。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他们的鲜血。在建国之初,中国百废待兴,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日没夜呕心沥血的智慧的结晶,在各个领域内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篇7: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习体会

当时,人民的榜样是他们总是为人民的需要而担忧。我认为,作为一个当代有事业心的党员,他应该深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和人民革命建设的基础。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帝国主义革命的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巩固十分重要。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中国共产党员,我应该用智慧武装我脑海中我的前任,完全领会这些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应用我所学到的东西来指导我的日常行为,思考社会问题在新时期和新时代的思想,并成为一个深思熟虑的人。

在学习党章和党章的宗旨、党的性质,对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之后,要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履行党员的八项义务,不断用更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应该野心勃勃、冲动行事、享乐主义、野心勃勃、空想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我们要做一个脚踏实地、志气昂扬、勤勤恳恳的苦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帮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现阶段历史任务的工具。正如邓小平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中国共产党是最勇于进行自我批评的人,这也是他不断坚强、深入人心的原因。因此,全党积极进取的党员要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断设定目标,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终身奋斗,我们要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终身的价值。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而且要把一切理想付诸实践,不断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

我们应该把现阶段的工作做好。作为一名有事业心的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关注时事,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德才兼备。在未来,我们应该善于管理世界,造福人民,团结起来,帮助学生,桥的意识形态相同的研究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各种各样的业余活动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努力创造机会提前录取。

篇8:高分子学习体会

《天然高分子材料》课程主要介绍了纤维素、淀粉、甲壳素和壳聚糖、蛋白质纤维、木质素等几类重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功能化方法为主线,特别介绍了典型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课程内容与《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紧密相关,其内容与化学、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学科相互交叉。本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教学知识点多,内容分散而零乱[2,3]。因此,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取出代表性强且适合本科的教学内容,达到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4]。笔者拟介绍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与探索。

1 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纤维》的羊毛章节时,我们以生活实例羊毛制品的穿着特点(易产生刺痒和不适感)出发,告诉大家这都是由其特殊结构决定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讲述羊毛的鳞片层结构及化学组成特点,即羊毛纤维是具有天然卷曲,纵面呈鳞片状覆盖的圆柱体,而正是这些结构特点决定了羊毛制品的性质。接下来讲述羊毛细度的概念,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细支羊毛舒适昂贵的原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需要将羊毛改性,而羊毛纤维的鳞片层结构是改性的主要对象,羊毛在溶解改性制成黏胶纤维过程中分子链间的二硫键和氢键遭到破坏,我们拓展至烫发染发的秘密和自来卷的形成原因,这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如此类比拓展与生活贴近,很容易加深学生的记忆并更好地理解讲授内容,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2 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课堂

2.1 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夯实基础知识

天然高分子材料这门课的教学需牢牢把握“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反映材料的结构”这条主线,从结构单元,聚集态结构出发,先明确结构,进而学习性质,同时注意比较不同天然高分子结构间的区别。尽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传递更多的信息,但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中涉及许多相对抽象的内容,如分子结构式,聚合物改性的过程等。若用多媒体呈现,速度较快,且不能与学生很好的互动,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我们选用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相结合,层层深入,提高教学效果。以纤维素的教学为例,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课本给出定义“纤维素是由纤维二糖重复单元通过1,4β-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定义看似简洁,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同时又与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紧密相关,如什么是糖,什么是纤维二糖,什么是重复结构单元,什么是糖苷键,什么是β-糖苷键,什么是1,4β-苷键,还有聚合度等知识点的回顾。我们在课堂中,通过黑板板书依次给大家列出葡萄糖构型,葡萄糖三种结构式的表达(Fischer结构式,Haworth式,构象结构式),以及碳原子的编号,α,β异构体的定义等,有了以上背景知识,我们就不难理解纤维素的定义及组成。我们在讲述结构过程中请同学一起在纸面画出结构,也可以请同学上讲台共同完成碳原子编号等。学生也很容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保证其主体地位。纤维素分子间形成聚集态结构是因为纤维素分子链内和分子链间存在数量众多的氢键,这也是纤维素加工性能差的原因,由此进入纤维素性质(溶解,改性,降解等)的学习。所有材料的性质的理解都必须从结构出发,我们层层深入,板书清晰直观,容易把复杂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同时非常利于和学生的互动;多媒体形象生动,展示更丰富的信息。二者紧密结合,夯实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2 合理利用Chem Office软件,增加可视性思维

Chem Office是一款由Cambirdge Soft研发的一款综合性应用软件,其组成主要有Chem Draw化学结构绘图,Chem 3D分子模型及仿真,Chem Finder化学信息搜寻整合系统等。Chem Office软件不仅可以绘制分子式,还可以看到立体结构和最优构象。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结构复杂,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一直是授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课程中我们主要使用Chem Draw模块和Chem 3D模块,借助多媒体工具帮助学生展开形象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纤维素的结构式是较为复杂的,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结合黑板板书和PPT学习纤维素分子链结构的过程,但其空间构象学生理解相当困难。我们用Chem Draw模块建立纤维素的分子链结构,再利用Chem 3D模块将其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进行构型优化。三维模型可以动态旋转,全方位的向学生展示不同角度的立体构象,非常利于学生的理解纤维素的绳索状结构。在教学中,我们始终贯穿结构决定性质这条主线,Chem Office软件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例如,淀粉可以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二者的物理,化学性质均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都是由结构决定的。我们通过Chem Draw模块绘制直链淀粉(D-葡萄糖残基以α-1,4-苷键链接)和支链淀粉(D-葡萄糖残基以α-1,4-苷键和α-1,6-苷键链接链接)的分子结构,并对分子结构式进行优化,并将其转变为立体分子模型进行动态展示,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直链分子的右手螺旋结构和支链分子的高粱穗状结构,有了结构的显著差异,我们不难解释二者性质的不同。我们也很容易理解尽管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都是D-葡萄糖,但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都是由于其构型不同,糖苷键不同(前者主链中为α-1,4糖苷键,而后者为β-1,4糖苷键)引起的。Chem Office软件和多媒体配合,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增加可视性思维,使天然高分子材料教学中抽象的分子结构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3 开放性教学,引导主动思维

因纤维素,淀粉等材料的结构相对复杂,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课堂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尚不明确毕业所从事工作与天然高分子课程的关联性,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提出教师讲述核心知识点,学生分组调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天然高分子材料,小组同学共同查阅文献和书籍,结合教师讲述的基础理论和课后查阅的资料,团队协作制作PPT,并在课堂做短时间PPT演讲,其他同学和老师均可提问、讨论。通过“转换角色”的方式做专题介绍,深化对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了解。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重点讲述化学结构,性能,化学改性,加工方法等,让学生结合课堂所讲述的性质重点调研该类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学生准备课件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需设计并回答讲述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调研文献,接触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培养对学科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总结归纳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应变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们介绍了纤维素的常见溶解方法后,让学生调研搜集武汉大学张俐娜院士开创的低温溶解体系,再和我们讲述的传统溶解体系作比较,学生更容易理解新型溶解方法的优异性,同时培养科学素养[5,6]。让我们非常惊喜的是,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能积极关注科研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搜集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相关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又了解了行业发展动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这也为未来就业或者继续深造打下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这种开放式教学的方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学习中来,更能深刻理解课本及课本外知识。

4 强化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天然高分子材料》课程是一门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专业课程,因此,实验教学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实验的开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必定会对实验的意义、计划、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仔细思考并加以实践,从而锻炼他们独立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帮助学生建立起研究型学习方式,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 基础知识与学科研究前沿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截止目前,纤维素、淀粉、甲壳素、木质素等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组成、结构、性质方面研究的比较清楚,且在生产、生活产品中的应用生产工艺也相对成熟。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针对目前已有的知识进行讲授,难免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按部就班的错觉。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引入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拓宽学生对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未知部分的认识,进而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明胶(gelatin)这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时,我们以作者在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工作时的课题为例,说明了明胶纳米纤维作为诱导全能型干细胞(i PS cells)及胚胎干细胞培养基底中的作用,明胶材料易于获得、且价格低廉,如果对其适当的加工、修饰,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而诱导全能型干细胞的研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对于各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潜力产生无限的憧憬与遐想,这样教学既可以加深对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教学过程中也是老师们不断学习与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过程,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在教学中引入天然高分子的前沿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上述一些方法的优化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随时进行教学探索,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书本知识,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相关,让学生真正面的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主动学习、终生学习。

摘要:由于来源丰富且无毒、可以完全生物降解、能再生循环利用等优点,天然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介绍了笔者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提出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授课手段,开放性教学,强化实验环节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天然高分子材料,教学改革,学习兴趣,开放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汪怿翔.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8(7):66-76.

[2]邓萌,程捷,罗云杰.能力导向教学模式在《天然高分子材料》课程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15(6):80-84.

[3]郑学晶.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教学中专业知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恰当结合[J].高分子通报,2008(7):99-103.

[4]刘石林.浅谈《天然高分子材料》教学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11):164-165.

[5]汪怿翔,张俐娜.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8(7):66-76.

上一篇: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征文启事下一篇:由于Nginx漏洞导致的入侵事件WEB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