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那朵淡淡的云优美散文

2024-05-22

心里那朵淡淡的云优美散文(精选2篇)

篇1:心里那朵淡淡的云优美散文

心里那朵淡淡的云优美散文

村里有个不务正业、整天闲逛的人,他的母亲两年前去世了。家里就没其他人了。每次看到他,都像个孤魂野鬼一样游荡着,从没看见他干农活。

他和我爸爸同岁,也算是我的长辈,但使我不能接受的是:他竟然是和爸爸从小一起玩长大的朋友,却整天只知道称兄道弟地来我家登门聊天。这时,我总是避而远之,他向我打招呼,我也懒得去理他。因为,他皮肤黝黑,一脸的麻子和胡子,看上去很不舒服,由于衣衫褴褛,更像个乞讨的。

有时,家里人向爸爸提议,以后不要再和他往来。但每次,爸爸总是低头不语。记得有一次,我忍不住问爸爸:“爸爸,您为什么要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呢?”爸爸先是一愣,然后一脸严肃地回忆起以前的一幕幕往事:“那时的他,可不是这样,生病时他都能砍回满满一担柴。我有困难,他第一个站出来帮助我,有好吃的,他先给我吃,可是,现在……唉……”爸爸连连低着头叹气,却没注意到他又来了。只见他摇摇晃晃像个老头似地走进我家大门,眼睛眯缝着,穿一件黑色的不知上面落满了多少灰尘的皮衣,脚上是一双烂得无法比喻的灰色胶鞋,手里还拿着一袋东西。他慢慢走到我旁边,一边伸手向我打招呼,一边温柔地叫着:“闺女,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听着他沙哑的声音,我不禁打了个冷战:“真寒碜!谁是你闺女呀!”咦!那不是我最喜欢吃的“小桃红”吗?不过,我又转念一想:哼!我才不要他的东西呢!他那黑乎乎的手往前一伸:“给!”我扭过头去,没看他。他便哈哈大笑起来:“这孩子!”我没理他,径直跑向了我的`卧室,做起了那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

门外,他跟爸爸不停地聊着,很少听到爸爸讲话的声音,但他的声音却好大,我无法安静地做作业,心里压满了怒火,又听到门外他哈哈大笑起来。我终于按捺不住,像一座爆发的火山般冲出房门,对他叫道:“你烦不烦啊!整天来我家大叫大笑的,你倒是有空,可是我父母忙得很呢,要料理家务,干农活!你以为他们有时间陪你这个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人吗?”他显然是震住了,那无任何表情的目光看着我:“闺女……”“别叫我闺女!”没等他说完,我就扯着脖子喊道。他又说:“你听我说……”“不听!”此时的我顾不上爸爸那由于过度气愤而变成铁青色的脸,一句一句地和他较着劲。我扭着头,没看他的表情,他好久才从嘴里蹦出一句话:“那……我走了!”他转身,便又拖着那双破烂的胶鞋一摇一摆地走了。我心里似乎闪过一丝得意的神情,第一次,我这么气愤地骂一个大人。

爸爸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刚才的神情已不见踪影,他说道:“孩子,爸爸知道你厌恶所有打扰你生活的人,但是,你今天这样做太过分了,你可知,叔叔他为你摘那小桃红时有多么地困难。”“我从来没把他当作我叔叔。”我任性地说道。“但你应该看到他对你的关心。”爸爸提高了音调。“关心?”我不以为然,“他何时关心过我?”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忘了,那天你差点被车上的木板砸中,就是他推开了你,那木板才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身上,还有,今天你难道没看到,他为了给你采小桃红,手上被划伤了一道血口吗?”我沉默了,因为刚才我清楚地看到,他递过来小桃红的手上明显有着一道伤口。

从那天以后,再也没看见过他。他的家中空空如也,每次看到他的家,以前的一幕幕又涌上眼前。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的心中有了一朵淡淡的云,无论阳光有多么地灿烂,它也无法消散。

偶尔走过那个大村乞丐的旁边,身边的朋友总是不经意地一瞥:“瞧他那样!”每当这时,我总是否定她们的看法:“外表丑陋但并不代表内心邪恶。”朋友们说我大脑发达,思想和现实不成正比。

但是,仔细想想,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只看到别人的外表,看不到内心,就犹如一个美丽的花瓶一样,虽然外表富丽堂皇,内心的世界却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只能用心去感悟。

再次看到他,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的改变使我跌破眼镜,他身着整洁的西装,皮鞋擦得锃亮,他看到我后说了一句:“谢谢!”

不敢想像,之前我几句使他伤透了心的话,却成了他改变自己的动力。

我抬头,似乎看到阳光冲破了那朵淡淡的云,光线照入了我的眼晴,心田流过了一丝丝莫名的温暖。

篇2:心里那朵淡淡的云优美散文

又是一年开学季,每到这个时候,难免就会想起曾经多少年来,一直心存的余悸。经过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暑假,每到开学之初,心境总得要沉浸一下,疏理疏理心绪,让放飞的心收拢回来,准备重新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而又焦虑的备战之中。

说起暑假漫长而又短暂,是指学校的老师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一年有近两个月的带薪暑假,可以外出旅游,可以放下一切包袱一觉睡到自然醒,可以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种娱乐活动,着实让其他人羡慕不已,让人产生一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其实就教师而言,他们又觉得暑期十分短暂,什么总结反思,新课程培训,充电学习提高,检查验收,制定计划等等都得在假期提前完成。上一学期的疲惫劳顿还未恢复,一转眼又要投入到紧张而又令人焦虑的鳌战之中。

说起紧张,我想没有哪一个教师开学了不紧张,尤其是毕业班的文化课老师,学校升学指标的下达,阶段性的检测评比,绩效工资的分配,职称的评定,职位的竟聘,各类评比的竞争,技能的考核,形式多样的检查验收,老师之间的暗中较量,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心理疏导以及家长可能带来的责疑,更重要的是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和题海战术,真可谓“两眼一睁干到熄灯”,即使是周六日也无暇顾及家人,甭说陪陪父母,带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了,就连一日三餐能按时正常就已经万幸如意了。

再说焦虑,其一,是指教师的身心健康,顾名思义,身心健康指的是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二者缺一不可。而教师在这一方面恰恰未必如愿。从家里到学校,从办公室到教室,从课本到作业本,从复习资料到题海练习,从面对领导的压力到学生家长的责难,从同行的竞争到面对学生的期待,从家人的抱怨到孩子的期盼,如果因学生问题处理不当而引起不良后果,更是让人焦虑不安,等等等等,无一不在困挠着教师的身心。其二,是说目前的教育现状也无不让教师焦虑,单凡教师都懂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今重在教书,轻视育人,急功近利,重视眼前,明讲素质教育,暗地应试橫行,又有多少学校能够放弃眼前利益而去做隐形的工作?不是没有,而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因为一好遮百丑,何况升学选拔的学生,衡量考核的教师都重在文化成绩,那些品德修养人性教育哪还顾得上,宁要文化一百分,岂顾人性什么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书中写的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

他写的是,一天早晨,他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一朵刚刚开放的鲜艳的玫瑰花,便弯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的说:“奶奶病的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不信,我就摘下来让她看,看过我再把它送还学校。”听了小女孩的天真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的手,在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励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培育你这样的好孩子。”

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无不让我感动,而又受到强烈的刺激。首先是这个小女孩,她那自小拥有的爱心,其背后反映出她的母亲对其良好的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感谢她妈妈培育出这样的好孩子。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绝大多数整天投入在作业堆里或者奔波在各辅导培训机构;其次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行为,他弯下腰,亲切的问话语气,听完小女孩的天真回答心都颤动着,便搀扶着小女孩又摘两朵奖励给她和她的.母亲。可是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更多地是简单的说教和训斥,要么强制要求学生爱护公物,不损一花一木,要么明确公告损坏要照价赔偿(甚至为了警示要五倍或十倍赔偿),很少具有人性的教育,爱的教育。这种缺少人性美和人情美,缺乏怜悯和同情心的铁板式的制度说教,恐怕难以教育出像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小女孩这样的人。这种为了爱的教育,为了学生能向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期盼着我们的现实能有这样的美好!

上一篇:中学家风家训家规家教下一篇:中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