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副书记职责

2024-04-18

党委副书记职责(通用9篇)

篇1:党委副书记职责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岗位职责

1、在党委书记领导下,具体负责党委日常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指示。

2、按程序组织召开党委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

3、具体负责党的建设工作,保证党建目标的实现。

4、负责党委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按时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搞好党委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集体领导作用。

5、负责督促党委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与管理,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作用。

6、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7、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工、青等群团组织和职能部门,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8、完成党委安排的其他工作。

篇2:党委副书记职责

党委副书记工作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协助党委书记做好党务工作、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普法工作,拟定学习教育计划,组织检查和督促各支部及科室的政治理论学习。、协助党委书记,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发挥各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干部的教育、管理、选拔、推荐、民主监督工作。5、负责学校的纪检、老干部工作,主管学校工会工作,联系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工作,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书记、校长行使职权,发挥好校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做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等工作。

篇3:党委副书记职责

自2003年开始实施西部志愿者计划以来, 广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把握战略需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支教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经受锻炼, 健康成长, 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近日, 记者有幸采访到辽宁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群, 请他来介绍一下该校十多年来开展西部志愿者计划的情况, 并请他谈谈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的思考。

响应国家号召履行青年使命

记者:刘书记, 您好, 您能否首先介绍一下贵校实施西部志愿者计划的总体情况?

刘群: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是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而实施的, 财政部、人事部给予相关政策、资金交持。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 国家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另外,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今年已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十一个年头。十余年来, 党和国家政府大力宣扬西部大开发战略, 鼓励所有有志青年投身西部、扎根西部,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辽宁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把握战略需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支教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经受锻炼, 健康成长, 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校从2001年起, 每年6月举办“支教西部, 爱在苍茫大地”系列动员会, 至今已有10年, 鼓励众多在校学生投身西部、辽西北计划近300人;到农村支教基层、奉献农村的近500人, 并基本扎根到基层。他们参与到支教西部的建设中, 明确职责、融入环境、虚心学习、发挥优势,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青春和力量。

此外, 学校召开签约基层毕业生座谈会, 深入学习宣传, 唱响毕业生到基层支教的主旋律, 加强就业指导, 树立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每年的六月举办基层情况和就业政策的答疑会, 解答师生的疑问与困惑, 对意向去基层支教的学生进行重点调查, 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与辅导;通过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理论研究等多种教育形式, 使学生扩宽就业视野, 增长择业见识,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事业发展的需求, 理性选择就业地区和行业。由于广大在校生对西部地区了解不全面, 对政策领会不透彻, 对个人前途思考较为狭隘等原因, 不少毕业生对支教西部存在消极情绪。对此, 我校紧抓毕业生到西部支教的关键环节, 坚持做到政策信息介绍到位, 典型示范引导到位, 重点人群服务到位, 为毕业生支教西部、投身西部搭建平台。

祖国的建设需要青年,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年轻的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基层人民中去, 积极投身到基层教育事业中去, 勇担时代重任,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发挥学校特色践行为师诺言

记者:在实施西部志愿者计划的过程中, 各地高校探索出了不少既结合地方需求又符合学校校情的卓有特色的做法。贵校在这方面有何探索?

刘群:经过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奋斗, 我国教育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义务教育已经接近全面普及,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重点都在于提高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 而为基层义务教育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是所有高校乃至整个社会一项重要的任务。

作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师范院校, 辽宁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校特色, 以“坚持方向, 摆正位置, 发挥优势,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提高质量”为办学指导思想, 围绕“以培育祖国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的办学定位, 加大学校教育教学力度, 针对大学生支教工作, 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学校以为基层、为西部培养大批优秀支教人才为己任, 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支教培训活动。学校开设了“在基层工作中锻炼高尚品质”、“支教基层, 脚踏实地”、“如何面对农村儿童”、“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农村”、“东西部教育的异同”等多门课程, 对于有意向投身西部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 增加学生走进西部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支教的相关技能。

教育是一种科学、一门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国当前的教育还存在教育经费紧缺、师资力量不够、硬件设备落后等诸多问题。作为辽宁省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 辽宁师范大学一直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教育人才、使全社会受教育”作为己任, 教育全校学生将所学知识传播到社会, 传授给最需要的人。学校大力鼓励优秀毕业生们投身基层、投身西部, 履行师范院校的社会责任, 将四年的学习成果奉献社会, 回报社会。

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师范院校的学生, 有责任将教育普及到每一个人身边, 有责任成为教育的接收者和传播者, 有责任为紧缺师资力量的基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用行动回报母校用行动回馈社会

记者: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 高校除了号召动员, 还应该尽可能提供服务, 使志愿者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流得动。能否介绍一下贵校的做法?

刘春:我校积极有效地引导毕业生朋友们走近基层、面向西部地区就业, 不仅关注去了多少人, 更高度重视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就业的进展情况。对于毕业生问题, 学校注重把学生的发展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学校已多次召开全校就业工作会议, 研究就业形势, 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就业, 协同各相关部门, 形成全校通力合作的协同效应,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毕业生顺利到西部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和舆论环境。

关心前往西部、辽西北、农村的支教学生, 一直是辽宁师范大学支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领导、老师定期与支教学生联系, 了解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及时地掌握西部支教生的情况, 从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学校密切关注各项政策信息, 及时将国家支教政策传达给支教学生, 确保学生利益。

为更好引导大学生就业, 学校鼓励学生到西部去工作, 但并不盲目和强制, 而是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予具体指导, 综合考虑理想抱负、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甚至专业、家庭、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竭力做到发展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为更好促进学生支教工作的进行, 加强制度建设与自身思想建设, 先后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强化就业指导工作, 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鼓励毕业生参与家乡建设, 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努力转变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念, 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 从细节做起, 脚踏实地, 服务于人民。

从某种程度上说, 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数量, 成为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学校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主管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翔实的就业信息以及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 拓宽就业渠道。

各届毕业生发扬辽师“传帮带”传统, 帮助志愿者探寻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展望工作前景携手并肩前行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贵校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并给即将奔赴西部的大学生志愿者说几句话。

刘群:“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辽宁师范大学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紧跟时代步伐, 迎合社会发展需求, 探寻青年发展成长成才新模式, 明确学校社会责任, 借鉴优秀经验, 弥补以往的不足与缺陷, 不断努力, 将学校的支教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篇4:党委副书记职责

奉献即给予,奉献难,而一生奉献更加困难,而为了党和全村父老乡亲的事业,河北省武安市北安乐乡上三里村党支部书记王存荣一个平凡的女党员,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采访题记

上三里村人口1700多人,人均土地1.2亩,该村位于太行山东,武安市东北丘陵地带,常年干旱、半干旱,土地靠天收,1970年前后,计划经济时期,村集体年结算日工资0.2元,1974年王存荣中学毕业后担任村妇女主任工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各级政府号召兴修水利运动中,身担村妇女主任的王存荣,身为农村姑娘、打破传统风俗陋习,带领铁姑娘班和群众一起,卷胳膊卷腿,不分昼夜奋战在截水潜流深水第一线。该项水利工程的完成,从此使1300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

王存荣1975年入党,1976年任妇女主任,队长、指导灵,1977年任副书记,1978年至1979年带班修马会河水库时,该村多次受到政府表彰,1980年至1994年任村支部副书记。1980年前,由于农村形势和体制的改变,所有水利设施遭到全部毁坏,1300亩水浇地变成旱地,干群思想涣散,矛盾层出不穷,村集体没有收入,双委班子长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乡党委政府从乡里派来支部书记和会计,村里仍无法工作。在危难之时,1995年党员会将王存荣推选为党支部书记,而王存荣前几年失去丈夫一个人还带着两个年小孩子,在党员的注视下,干不是不干?王存荣想到党的多年培养是前提,党员信任是动力,多年基层工作是基础,没有理由只为了自己的小家。

王存荣书记接帐时,村集体帐仅有0.26元,一个1700多村民的村,面对两毛六分钱的存款,要想改变全村贫穷落后面貌谈何容易。王存荣书记通过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广泛听取意见,重新组织双委班子,首先双委班子带头,党员群众共筹集资金13万多元,打深机井6眼,彻底改变了该村1300亩土地的种植条件。

为增加村民收入,她与市农业局及种子公司联系在该村扩建玉米制种基地500亩。

在乡党委政府帮助和市直有关部门帮扶下,投资15万元建起了双委办工室、党员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

多年来由于不重视思想、宣传、文化方面的工作,造成打麻将、赌搏成风,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为改变这一状况,经投资10万元,建设剧场、戏院一处,活跃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

上三里村南边一处15米高的大桥和3000米的道路是该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几十年来,道路泥泞、坑凹不平,无法通行,严重制约着该村玉米制种和农产品外销,为改变这一状况,王存荣书记多次申请,并以诚实、诚信感动上级政府,冬于争取到修路资金160万元,村里又投资10万多元,将3000米通村路及通村桥高标准建成,接受了武安市和河北省验收合格,彻底改变了该村通行难状况。

1990年第二次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使得出15岁左右的村民,近二十年没有土地,已成为该村一个主要问题,市民没有工作无法生活,而农民没有土地更无法生活,王存荣书记心系群众,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30万元,在村北河滩原始滩途,开垦土地450亩,将部分土地分给或承包给无地户,彻底解决了部分党群众因无地而无法生活的困难。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王存荣书记多方筹资建砖窑3座,村集体每年增收20多万元。

王存荣书记自1974年担任村妇女主任,1976年任村副书记,1995年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在农村工作36年,任村党部书记14年,25岁失去丈夫至今28年,她为了党的基层工作,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母亲,忍着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村集体仅有的0.26元上白手起家,舍小家为大家,前后申请筹集投资几百万元,为全村改变了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

全村人均收入由1990年的几十元,增加到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全村群众吃水、浇地、道路硬化全部解决,村容村貌气象一新,到处呈现出村情文明、道路整洁、乡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当采访问及其母亲及孩子时,她们都表情一般不愿多谈,当向王存荣书记问及原因时,王存荣书记哽咽着说:“对我母亲,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女儿,对我孩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但是我无愧于党组织无愧于众乡亲。”

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乡亲,这是一个最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心声,当问及王存荣书记对其自己今后的生活,她说:“我在基层工作三十多年,守寡二十八年,农村工作摧粮派款、结扎引产像打仗一样,以前无法顾及自己婚姻和家庭之事,将很多机会失去,现已五十有三,仍在基层一线工作,仍很难办,但我为党工作,无怨无悔,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站好最后一班岗。”

篇5:学院党委副书记岗位职责

在学院党委和院长领导下,负责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根据学校党委及学工部门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计划,经党政联席会讨论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负责政治辅导员的管理、培训、考核和评比工作;主持召开班主任会议和学生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学生管理工作;具体指导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团委和学生会及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工作,抓好学生的文体、宣传、竞赛等活动以及寒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根据学校的安排,组织学院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以及优秀学生和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推荐表彰工作;组织学生学费收缴、减免以及审批学生的贫困救助、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工作;负责学生经费使用管理;

四、通过各种渠道、形式和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不安定因素要及时加以引导,予以正确处理;并及时向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本院党委汇报;

五、负责全日制本科生招生和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学年鉴定以及毕业生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安置和毕业生离校等工作;

六、会同教学副院长,抓好学生的学风和考风建设以及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七、协助学院党委书记抓好学院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党政班子学习等。重点抓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教育、发展、转正等工作;

篇6: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工作职责

1、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

2、抓好党总支班子的自身建设,每季度召开一次生活会,保证班子团 结战斗。

3、抓好党支部班子的建设,每季度与支部负责人交换意见。

4、主持党总支会议,组织贯彻党总支决定,并检查落实情况。

5、健全党的组织生活,负责全厂党的队伍、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增 强党的战斗力,建设好职工队伍。

6、贯彻“厂长工作条例”,定期召开党总支委会,听取厂长的工作汇 报,支持以厂长为首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行使职权。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谅解,经常通气,密切配合。

7、定期召开党总支委会,听取职代会主席团的汇报,支持职代会发挥其对企业的民主管理作用。

8、加强党的纪检工作,端正党风。

9、保证党、政、工、团之间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大会。

10、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好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11、密切联系群众,群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待处理信访中的重要问题。

篇7:党委副书记职责

根据***市《关于在“****“活动中认真做好公开承诺工作的通知》要求,年初结合本职工作,向全镇做了三项承诺, 下面将承诺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履行职责,争创全市一流。1、抓好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

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领会,贯彻好十六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期,举办一次经验交流会,召开一次理论研讨会,搞一次学习情况的检查。组织各界人士,人大代表及流战对象等为全面建设社会献计献策21条以上。

通过学习、宣传把全镇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商贸城建设上来。

2、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突出重点,扎实有效的做好党建工作。

首先加强思想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保。一是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宣传我镇干部群众深入的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风貌;宣传我镇建设“三个文明“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高尚道德的典范。利用电视台新闻节目和《公民道德与访谈》专栏,开展了《学做创》活动专题节目。充分利用了市报、电台、电视台及各部门刊物大力宣传山城镇。截止11月未在各类刊物和报纸上发表文章110篇。二是加强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引导。开导有针对性的舆论宣传,及时有效地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和凝聚力量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完成了六项活动。***、***等村实施文明村建设。共铺修村路10000延长米,硬化边沟1.8公里,种植 草坪5800平方米,修建凉亭5座,铁栅栏15000延长米,修砖墙200延长米,建标准化厕所272座,安装路灯8盏,草坪装饰灯4盏,在此基础上,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重点对*(*村进行精雕细琢,努力把***五组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文明小区。投资60万元,安装铁艺栅栏1000延长米,环村水渠水泥护坡500米。修路5000延长米,清理边沟1000延长米,铺设草坪2000平方米,曲桥1座,凉亭2个。三座朝鲜族风格的建筑与该村新居工程相结合,主体框架已完工。二是全镇共落实新居工程户71户,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30户建房任务。三是筹资14万元,对**等七个没有村部的村采取建和买的办法,完成村部建设任务,改善了村干部的办公环境改善条件。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300万元,拓宽改造了****两路,将原7米宽路面拓宽至9米,重新铺设水泥路面13000平方米,完成暗排水管线1400米,新装路灯50盏,并将地上通信移入地下;二是投资7万元修筑站前北路两侧排水沟2000米;三是投资5万余元在各居民区新建厕所4座;投资18000元主街增设了30个垃圾箱;投资12000元,新上环卫车辆2台。投资5千元在主街主路,修建砖混结构垃圾箱11个。四是投资30万元,主要街(路)人行道全部实现硬覆盖;五是投资20万元,栽树、种花、植草,美化环境。

其实全面贯彻落实了干部工作“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培养了一批讲政治、懂经济、善管理、能够提高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通过采取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的方法,建立起由70人组成后备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机关和镇直单位要以“学做创“活动为契机,引导重点干部(来源于新世纪范本网)学习先进典型,做勤廉公仆创一流业绩,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一是召开了各单位的承诺会议。

二是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议。

三是组织领导干部认真撰写了对比材料,认真解决了机关、站所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推着干,门难进,脸难看,吃拿卡要报到。

四是抓了扶贫济困工作,帮助各村发展经济,提高素质,走出遇味,帮助贫困户分析,不开脱贫办法。一个站所联系一个村,每个干部帮扶了一户困户。

3、农村要继续抓好党员双带活动。做到了每名农民党员上一个致富项目,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帮扶了一户贫困户。

4、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抓了教育,二抓了案件查处,三抓了重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四抓了纠下行业不正之风。社会风气有一个根本好转。

二、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

1、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年下基层120天,写了一篇党进工作论文和调查报告。2、关心支持爱护党务干部,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3、抓典型,树榜样。使全镇党建工作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形成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4、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科学决策,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三,廉洁自律,加强自身建设。

1、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领导班子中做好本职工作,在群众当中做好党员。

2、模范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廉洁公正的好公仆。

年**月**日

篇8:党委副书记职责

荣自立:近几年, 北京住总集团秉承“建房人永远想着住房人”的理念, 积极致力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到2011年6月底, 已在京津地区累计开发建设了600多万平方米的10余个保障性住房项目, 类型涵盖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定向安置房、回迁安置房、危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以及两限房, 其中在北京的开发建设规模就有400多万平方米, 使5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居”。

到目前为止, 北京住总集团是北京市承建保障性住房建设起步最早、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企业。北京市危旧房改造的第一炮是住总打响的, 北京市危旧房改造三分之一的工程量是住总承担的, 北京住总集团也因此被誉为“首都保障房建设第一大户”和“安居使者”。这些年, 北京住总集团更是把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作为市场调控时期化危为机的战略选择, 作为房地产开发的主产品, 积极担当解决民生问题“特种部队”的使命, 不仅树立了品牌、赢得了口碑, 而且企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十一五”期间, 北京住总集团以年平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 提前一年实现发展规划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多。对此,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林认为, 如果没有保障性住房建设, 住总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虽然也会顺利完成, 但一定不会如此精彩。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 北京市将建设100万套保障性住房, 并实现两个60%的目标, 即保障性住房占整个住房供应量的60%, 公共租赁住房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的60%。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北京住总集团深感重任在肩, 责无旁贷。今年6月16日, 李克强副总理在考察住总集团时对住总的建房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进而我们想到, 面对未来更加艰巨的任务, 应该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 及时提出一个较完整的保障房建设理念, 这不仅可以提高住总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而且能统一企业的步伐,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为建设更多的让政府放心, 让百姓满意的保障房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掘强大的动力。这样, 7月19日, 我们集团党政就联合颁布了《北京住总保障房建设理念》。

链接一

“十一五”期间, 我国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幅提速。2009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约为260万套, 2010年为580万套。五年间, 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十一五”期间,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直处在全国前列, 累计新开工保障房工程3648万平方米, 约占同期全市新开工面积13293万平方米的27%。2010年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比重超过69%。

记者:北京住总集团保障房建设理念都包括那些内容?

荣自立:保障房建设理念是针对保障性住房这一特定民生工程提出来的, 具有自身的特色, 我们把它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是“围绕一个目标”, 即把保障房建成政府放心房、百姓满意房;二是“务求两个确保”, 即确保安全稳定, 确保质量可靠;三是“落实三个集中”, 即资金集中管理、材料集中采购、劳务集中招标;四是“抓好四管项目”, 即规章制度管项目、业务系统管项目、信息平台管项目、企业文化管项目;五是“实施五级防控”, 即集团总部第一级、所属企业第二级、项目部第三级、工段第四级、班组第五级;六是“做到六个到位”, 即管理机构到位、管理人员到位、管理制度到位、管理责任到位、管理机制到位、管理末端到位;七是“达到七个统一”, 即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工程款回收、农民工工资支付“七个统一”。

这个理念的核心, 始终围绕着保障房建设这个中心, 渗透到工作的每个层面, 无疑是对我们集团保障房建设工作的有力促进, 同时也彰显了我们集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意识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

链接二

保障性住房最早的提法和实体是经济适用房。2006年前后, 廉租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陆续提出, 形成保障性住房体系及概念。

保障性住房, 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政府按限定供应对象、限定建设标准、限定销售价格或租金、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其中, 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廉租房是只租不售的非产权保障性住房, 是以租代售、政府按月支付相应租房补贴的住房。

保障性安居工程, 是包括保障性住房以及林区、垦区、煤矿职工棚户区改造、游牧民族定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在内的统称。

两限房, 是政府批准的限套型、限价格、面向符合条件的居民销售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记者:我们感觉北京住总集团保障房建设理念很务实, 请您解读一下这个理念有哪些特点?

荣自立:这个理念的内容的确很务实, 说它是强调“具体如何做”的操作文化更贴切, 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 是突出了责任意识。保障性住房, 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 承载着老百姓对安居的渴望, 因而国家高度重视, 社会高度关注, 百姓高度关心, 它所承载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内涵远远超出安居工程的自然属性。北京住总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共和国的长子, 担当起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任, 是与生俱来的使命,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我们在保障房建设理念中首先强调, 把保障房建成政府放心的房, 百姓舒心的房、满意的房。这是在彰显北京住总集团确保保障房建设质量, 履行好社会责任的决心。

其二, 是突出了大局意识。承建过保障性住房的企业都有深刻体会, 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 还要承受来自资金和成本的巨大经济压力。因为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低、质量标准高, 承建企业基本上无利可图。以北京住总集团开发建设的翠城馨园为例, 10余年来每平方米3180元的销售价格一直未动, 累计交用1.06万套住宅, 我们共计亏损21亿元。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把建设保障性住房作为企业的主要开发建设业务和经济发展任务, 作为我们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实行即使不赚钱甚至亏损也要生产的原则, 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当做自家的事情来完成好。

其三, 是突出了品牌意识。无需讳言, 保障性住房在设计与材料的使用上, 跟商品性住房是有差别的。但是, 在达到安全使用功能的要求上, 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在保障房建设理念中强调, 要确保质量安全, 确保终身负责、永久追溯, 就是要紧紧围绕“住”字作文章, 细微之处见真功, 通过“粗粮细做”, 把有限的空间利用好, 把有限的资金利用好, 使保障性住房“造价不高质量高, 面积不大配套全”成为住总的品牌、住总的光荣榜。

其四, 是突出了制度意识。这套保障房建设理念的提出, 带有明显的制度强制性, 既是为了自主创新管理的需要, 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 更是为了推进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所以, 与企业管理结合得特别紧密, 优质高效建设民生工程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特别明确, “三个集中”、“四管项目”、“五级防控”、“六个到位”、“七个统一”等具体要求特别明确, 非常便于实践操作、利于强化管理。

记者:我们注意到, 北京住总集团这些年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成绩斐然, 请您谈谈保障房建设理念与你们原有企业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

荣自立:客观地说, 北京住总集团保障房建设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在传承北京住总集团已有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 在提炼住总基层单位的先进做法的基础上, 在不断总结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的具有新特色的理念, 是继承与升华的结果。

北京住总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始于1985年。当时确定了企徽、创作了企歌、提炼了企业精神。1999年提出“做住总人, 想住总事, 立住总志, 创住总业”的理念。2005年,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林提出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的企业文化”, 明确了企业文化的定位, 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风向标, 并由此开启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里程。北京住总集团总经理王宝申积极倡导、带头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集团确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这样, 集团党政班子主要领导形成了共识, 形成了整体合力。

经过对先期成果的梳理、归纳和提炼,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基本确立起纵横贯通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比如, 将“盖”房人, 改为“建”房人, 就使原来局限于建安施工的内涵, 拓展为涵盖开发、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比如, 给“精、严、细、实、快”增加一个“好”字, 就把科学发展、科学管理的思想观念充分体现出来了。

之后, 北京住总集团又颁布了堪称“住总魂”的《北京住总宣言》, 明确了“为生民安其居, 为建筑立伟业”的企业使命, 突出了“建房人永远想着住房人”的企业宗旨, 强调了“视今天为落后, 求卓越争一流”的企业精神, 阐述了“精、严、细、实、好、快”的工作作风, 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奠定了坚实基础。接着, 又编制实施了《北京住总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确立了包括《住总员工道德礼仪和行为规范》、《住总领导人员作风建设“八提倡八反对”》、《住总工作作风六到位》、《北京住总集团视觉识别系统实施细则》等在内的精神、制度、行为、形象四个层面的住总企业文化体系;建立了纵横两大分支文化, 即由各系统、各部门形成的住总核心价值理念的纵向支撑, 由所属各成员企业和单位形成的住总核心价值理念的横向支撑。

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 保障房建设理念是北京住总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延续了住总企业文化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的特性, 是企业文化向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的延伸与拓展, 是北京住总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个理念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生命力。比如“三个集中”, 资金集中管理, 材料集中采购, 劳务集中招标, 不仅保证了降低成本, 也保证了建设质量。再比如, 北京市住建委的标准是安全、质量、工期、工程、成本“五个统一”, 我们主动给自己加码, 增加了工程款回收和农民工工资支付, 变成“七个统一”。

链接三

《北京住总宣言》

我们从改革开放中走来

我们为“住”而立, 兴“住”而起

我们的使命:为生民安其居, 为建筑立伟业

我们的战略:立足北京, 辐射全国, 进军海外

我们的目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

我们的愿景:和谐住总, 效益住总, 品牌住总

我们的精神:视今天为落后, 求卓越争一流

我们的宗旨:建房人永远想着住房人

我们的方针:诚信合作, 互利共赢

我们的作风:精、严、细、实、好、快

我们的质量:建一流楼宇, 保百年安居

记者:在多年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保障房建设理念, 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主要作用?

荣自立:一是保障房建设理念促进了全员责任意识的增强。住总集团领导班子思想统一, 步调一致, 举集团之力, 一丝不苟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集团所属各部门、各参建单位和项目部, 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 服从大局, 扎实工作。例如, 项目部把保障房建设理念贯穿到整个流程, 开工前为用户着想, 施工中对用户负责, 竣工后让用户满意。现在, 广大员工普遍具有“放不下的使命感, 等不起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

二是保障房建设理念促进了集团“一体化”优势的发挥。我们把保障房建设理念贯穿到“投资开发建设一体化, 设计施工一体化, 商贸物流和生产服务一体化, 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国内国外、京内京外一体化”的每个环节, 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施工纲要和具有住总特色的保障房建设管控体系。

三是保障房建设理念促进了保障房制度文化的形成。2005年以来, 我们经过全面清理, 编制了《集团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出台了《关于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维护安全生产稳定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我们编制的质量安全工作图册, 诠释了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标准、创优要点、安全生产建设标准和绿色施工标准等。2010年, 我们在信息化平台中建立了“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全业务数据管控平台, 不仅实现了特级资质达标, 而且有效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管控。2011年, 我们全面理清了项目部在工程建设中的管理要点和工作程序, 编制了《项目管理手册》, 使承建新开工程的项目部和新进入项目部的员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领会工作思路, 掌握工作要领。我们还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 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总集团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 我们已经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包括项目管理、综合管理在内的近百项制度和办法。

四是保障房建设理念促进了过程管控的加强。为了确保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品质, 我们制定了《北京住总集团保障性住房建设纲要》, 并分别编制了多项工程的总承包组织实施纲要, 明确了工程建设的步骤和标准, 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在项目开发方面, 我们组织编写了《保障房设计指引书》, 对各种工艺做法及规范进行详细描述, 并重点对装修做法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同时, 规范完善了招标采购技术条款和总分包工程材料设备招标采购文件的技术条款, 明确了总分包工作界面划分及质量责任划分, 明确了材料设备技术指标, 做到了招标阶段提前预控工程质量, 不给技术管理留漏洞。在工程设计方面, 我们坚持贯彻“人文、绿色、环保、经济”等基本准则, 紧紧把握“秉承环保理念, 建设绿色社区;设计以人为本, 营造人文环境;环境舒适便捷, 空间经济适用”的规划设计原则, 尽最大努力满足保障性住房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在建造施工方面, 我们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构建“品牌住总”的有利契机, 从集团总部、参建单位、工程项目部等三个层面上, 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领导, 落实各个层级的责任。同时, 实行“开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集团公司一把手亲自挂帅, 打通开发、设计、施工、物业、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 从集团总部、二级公司、项目部、工段、班组五个层级上,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安全质量控制, 确保实现打造企业“品牌工程”的目标。

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荣自立亲切会见劳动模范

在安全生产方面, 集团所属各单位建立了一把手挂帅的安委会运行机制, 成立了安全专项检查组, 负责对保障房工程进行不间断巡查;推行了作业人员入场“合同协议签定、劳务管理、书面交底、班前交底、安全教育培训与考试”等“五步法”标准化流程管理;实施了作业人员合同、身份证、花名册、上岗证、考勤表、胸卡等“八统一”的劳务实名管理;坚持总分包安全员合署办公制度, 严格实行入场安全教育、每日班前教育、农民工夜校教育,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 落实岗位达标、专业达标、项目达标、企业达标工作, 确保保障房工程建设现场达到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

在质量管理方面, 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都成立了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项目部都配备了技术负责人, 质量、试验管理人员实行总分包质量合署办公制度;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集团公司还定期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进行专项检查和指导, 所属公司则加大现场检查和实测频次, 积极开展质量创优活动, 加强对质量通病的防治。

五是保障房建设理念促进了低碳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坚持“绿色、节能、人文、经济”的原则, 按照国家住建部和北京市住建委关于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部署, 把所承建的保障房建设工地全部建成绿色施工达标工地。住总还自主研发了国家住建部首推的既保温又防火、低碳环保节能的“GK P外墙外保温”施工工法, 以及混凝土地面“一次研磨成型”施工工法等, 尽最大努力使保障性住房真正成为“宜居工程”。

链接四

2006年以来, 北京住总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房地产住房保障建设杰出贡献企业”、“中国房地产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全国推动城市化进程特殊贡献企业”、“民生工程建设年度最佳企业”、“中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杰出贡献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50强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百家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记者:据了解, 现在不少企业遇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 理念有了, 体系有了, 标准有了, 行为规范也有了, 却不知道怎么往下推, 或者是推不下去, 形成“两张皮”现象。请您谈谈住总集团是如何解决保障房建设理念落地问题的?

荣自立:理念落地难度非常大, 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对此, 我们有清醒的认识。目前,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 明确责任, 加强领导。我们明确规定, 对于保障房建设理念的宣传贯彻工作, 各单位党委书记、董事长负第一责任, 主管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负直接责任;在集团公司机关, 有关部门的正职要负第一责任, 有关部门副职要亲历亲为, 通过集团上下的共同推进, 把保障房建设理念贯彻落实到位。

第二, 深入学习, 强力宣贯。为了防止学习一阵风、宣传一时热, 开个会、讲讲课、挂挂牌子就完事的现象发生, 8月29日,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了保障房建设理念宣贯推进会。目前, 集团上下都在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学习, 开展宣传。集团公司在集团局域网和办公平台上, 开办了“保障房建设理念宣传栏”, 所属各公司悬挂保障房建设理念展板, 利用中心组学习、管理人员培训班、农民工夜校等形式帮助大家深入学习理解保障房建设理念。

第三, 融入管理, 落到实处。我们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把保障房建设理念变成企业制度条文, 变成企业管理标准, 变成员工行为规范, 变成施工操作规范。按照这个要求, 开发、设计、施工、装饰、物资、物流、绿化、物业等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各个部门都要结合实际, 修改完善各自的制度、规范和标准, 把保障房建设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第四, 典型引路, 虚功实做。以往我们每年都通过学习、参观、交流活动发现先进典型, 通过典型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文化融入经营管理, 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今后, 贯彻落实保障房建设理念, 我们还会这样做。

篇9:党委副书记职责

发展党内民主,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求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选拔实行公推直选。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长宁区所有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的选拔全部实行公推直选,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开展公推直选工作的做法

长宁区在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的选拔工作中,按照上海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结合长宁区的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推直选工作,包括:

(一)“一次推荐,两次选举”

即居民区党总支下辖支部全部采用公推直选的形式进行换届,居民区党总支换届选举时下属各支部已当选的支部委员自然成为党总支成员的候选人,不再进行重复推荐。

(二)“委员、书记一次选出”

在选票设计上将成为候选人的党员姓名全部列表,采用在名字后空格内打勾(或画圈)的方式,一次直接选举产生党(总)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

(三)注重掌控后台操作

在试点公推直选过程中,长宁区十分注重后台操作与前台运行的相互联动,主要抓了两项工作:

一是抓程序规范。从制作选举材料、演练选举程序、严格回避制度等方面规范操作程序。区委组织部和街道(社区)组织科统一制作标准化选举文书材料和工作表格,以模板形式下发;区委组织部和街道(社区)组织科协助居民区党组织处理好本届支部班子成员成为下届班子成员候选人后的回避问题。

二是抓后续工作。做好新老交替、候选人落选等工作,防止在党员骨干中产生思想波动,为新当选的班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退员的原班子成员和部分未能当选的党员骨干进入党员议事会,继续参与社区重大事务的讨论、咨询、协商、联络和监督等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

二、开展公推直选工作的效果与体会

(一)开展公推直选工作的效果

一是变“要我选”为“我要选”。公推直选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公”上,所要选举的对象都是群众信任、群众认可的,更有效地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选举的政治热情。

二是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公推直选把党组织负责人的条件、标准交给党员和群众,充分保障了他们的民主权利,让他们推荐、选择和监督,扩大了群众参与面,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实现了由几双眼睛选人到千百双眼睛选人的变化,增加了选人用人的科学性、民主性。

三是变“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在多数人中选人”。公推直选过程中,凡是符合参选条件的党员都可以自愿报名参选,这样就扩大了选人的范围,吸引更多有识有能的人前来参选,真正实现了“优中选优”。

四是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公推直选打破了过去由组织推荐提名、组织考察确定人选、按组织意图选举的封闭操作模式,引入了公开报名、信任测评、民主推荐、差额选举等多种竞争机制,给参与者搭建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平台。

(二)开展公推直选工作的体会

一是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公推直选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通过“凝聚力工程”,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帮扶机制不断完善,长宁区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归宿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顺利推进“公推直选”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是搞好前期调研和思想发动,是公推直选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为保证选举制度改革的成功,社区党组织针对党员对公推直选工作的思想动态,开展了一系列有步骤分阶段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党员加深对公推直选工作的了解。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得到了激发,参与党内民主选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为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是公推直选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公推直选是一项非常严肃、细致的工作。为保证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长宁区委组织部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各社区均成立公推直选工作小组,确保了公推直选工作有序进行。

四是工作推进时注重把握原则,是公推直选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核心。公推直选工作是扩大党内民主的一次新尝试,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当选择一批工作基础比较好、群众满意度比较高的居民区先行开展“公推直选”,通过“先行试点、面上推开”的方式,努力将试点单位的工作做扎实。比如,要求基础较好的居民区提前一周开始“公推直选”,并将其探索的成功实践加以推广。对于个别书记上任不久、基础较薄弱的居民区,则在人力、精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协助其聚焦每阶段的重点工作。第二是跟踪指导的原则。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开展“公推直选”工作的居民区所在街道应当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借助居民区的机关联络员,了解推进情况、提供过程指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

三、开展公推直选工作的思考与启示

(一)进一步推进“公推直选”工作的思考

1.如何激发更多党员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目前,长宁区乃至整个上海市,开展公推直选有这样一个现象:居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不平衡,高档住宅区的居民比普通住宅区的居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更低。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有原因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当选民认为参与投票得不到直接收益,或者认为投票结果与己关系不大时,他们会放弃参选;当一个人的选票对于有众多选民参加的选举结果无足轻重时,选民也会放弃参选;当参与投票的成本过高,特别是选民了解候选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搜集信息,也会放弃参选。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人从来不去投票。

社区居民对民主自治的热情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因此居民对民主的追求的关键也就在于民主的内容和绩效,在于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而不是标语上宣传的大而空的口号。居民关心的是通过民主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对徒有形式的民主、远离现实生活的权利,当然抱无所谓的态度。

普通住宅区党组织往往能借助街道行政资源,为百姓解决较多的民生问题,党员群众参与热情比较高。高档住宅区居民和党员没有需要依托行政资源解决的问题,开展公推直选时党员群众参与热情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推动公推直选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是不必过分看重党员群众的参选率。不能机械地坚持“双过半”原则,更不能以参选率和得票率作为评价选举好坏的首要标准。对于选举决议原则,应从实际出发,实行多样化,既允许“双过半”的继续存在,也允许单过半(或参选过半或选票过参选人的一半)出现。

二是党组织要从中高档住宅区居民的需求出发,变“解难”为“服务”,以提高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

三是可以采用适当的经济刺激,调动居民参与选举。比如,给参加投票的人发放少量适用性强的纪念品、礼品,所需费用从选举经费中支出。

四是规范和统一选举程序。上海市没有一个统一的选举程序,各个区都有自己的一套实施细则,执行的严格程度各区也不一样。这种情况难免影响群众参加选举的积极性。要通过规范和统一选举程序,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进一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打造更具有公信力的公推直选。

2.如何将公推直选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当前,居民区书记队伍存在比较严重的青黄不接的现象,一些年纪较轻的居民区干部由于在社区工作时间比较短,党员群众对其了解不深,因而群众的认同度不是很高,而公推直选对于民意基础的要求又相对更高,故往往出现“合适的人选选不上”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党委组织部门早作谋划。对于合适人选要给岗位、压担子,提前安排到书记或者副书记等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打牢群众基础。

二是公开信息,加强沟通。把候选人的情况、组织的意图坦诚地公开,消除信息不对称,取得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充分发挥协商式民主的作用。民主有两种形式,票决式民主和协商式民主。这两种形式的民主都需要大力发展,不能相互取代。尤其要避免一个误区,以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只要票决,忽视和否定协商式民主的作用。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社区公推直选中,也要重视协商民主。解决“合适的人选选不上”的问题,既要“票决”,也要“协商”。党组织要把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业绩、发展潜力、组织意图等与楼组长、群众骨干充分沟通,在此基础上充分酝酿和协商,力求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

(二)开展公推直选工作的理论启示

1.公推直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把党管干部和群众选干部有机地统一起来。党管干部是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则。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实质就是扩大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选拔过程中的民主,促使干部切实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把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打得更加牢固。实行公推直选,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努力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图相一致。要加强组织引导,注意防止简单以票取人,确实把党员群众满意的人选准选好。

2.公推直选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满意这个基本价值取向,让党员群众既得到民主上的实惠,又得到社区和谐稳定发展上的实惠。让人民群众满意,保证人民群众得到政治上、民主上的实惠,并通过民主方面的实惠,进一步促进和保证党员群众享受到社区和谐稳定发展上的实惠。因此,扩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直选范围,绝不能为直选而直选。要使人民群众不仅对选举过程满意,更要对选举结果以及对选出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今后的表现和工作效果满意,让人民群众在得到民主和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实惠的过程中增强参与选举的热情和信心,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双重效益。

3.公推直选必须始终坚持党内民主引导示范基层民主这个重要原则,使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配套推进、互动互促。“公推”、“直选”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公推”扩大的是党外群众的发言权,体现的是党外群众的广泛参与;“直选”扩大的是党员的选举权利,体现的是党内的群众公认。公推直选是党内民主与基层社会民主的互动。没有“直选”,“公推”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既不能脱离党内民主的实际来推进基层社会民主,也不能脱离基层社会民主的实际来搞党内民主。要把扩大党员的选举权利与扩大党外群众的民主权利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党内选举面向群众开放、党外群众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推荐选拔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形式。要抓好“公推”与“直选”配套跟进,通过产生候选人的“公推”环节,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公信度。要进一步扩大直选的范围,提升直选的层次,全面实行社区基层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使扩大基层党内民主选举不仅有量的积累,更有质的提升,并能够保持对人民民主的适度领先,从而发挥基层党内民主对基层社会民主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1]公民社会视野下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实践与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3).

[2]刘书林.党的领导与民主监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姜崇辉.大党治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4]刘杰.执政党与政治文明[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5]游斐.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分析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教务科科长岗位职责(医疗卫生事业)下一篇:听歌学英语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