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2024-05-0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共10篇)

篇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26西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之道研究(例如农村公共医疗保障制度和义务教育产品以及大量的农村经济发展赖以实现的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市场化之路研究(比如教育的市场化,医疗保障的市场化甚至消防服务的市场化等)社区在提供公共物品中的作用(包括城市的街道办和农村的村委会等自治组织)试论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试论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变革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研究 西部城市政府发展经济的对策研究 制度性公共物品与经济绩效(例如财税政策的变迁,产权制度的改革包括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对经济绩效的作用等)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公共政策执行失败的表现和成因及治理之道 论信息系统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影响 论公共政策活动中的监督机制 公共决策科学化研究 社会保障政策中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电子政务研究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公共组织管理研究(例如学校管理,学校各职能管理,科研管理或者教学管理等,也可以是其他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的管理)公共管理中对公务人员的控制机制研究 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研究 地方政府竞争及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公共财政体制研究 信息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利用研究 服务型政府研究 学习型政府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研究 第三部门(NGO)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42公共伦理对于构建廉洁政府的意义 公共政府执政能力研究 转轨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比较研究 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 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研究 社会保险模式(比较)研究 社会保险基金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研究 公共部门绩效研究 城市管理(如基础设施、人口社会管理)相关研究 城市化过程中的市政管理研究

1.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研究

9.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

10.当代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11.中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的特色问题研究

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

13.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困境分析

14.政治理念与行政体制改革

15.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

16.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17.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

18.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19.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

20.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21.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

22.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

23.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

24.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25.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

26.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

27.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28.公共事业规制与竞争制度模式

29.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

30.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31.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32.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33.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34.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35.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36.公用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37.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38.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39.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40.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1.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2.试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

43.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44.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45.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46.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47.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48.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49.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50.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51.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52.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53.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54.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55.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56.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57.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58.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59.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60.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41、****市公共交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2、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43、政府转型时期乡镇政府职能研究

44、公共住房政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5、高等教育民营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6、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47、城市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

48、事业单位绩效评估问题研究

49、试论我国非营利组织与企业联盟的风险控制

50、我国强制戒毒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51、农村自治组织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52、试论我国体育事业“举国体制”的利弊

53、农村NGO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

54、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BOT模式运用的探讨

55、公共决策失效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56、中国第三部门资金来源的研究

57、我国公共设施民营化发展历程的分析

58、媒体对公共决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59、农民**素质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研究

60、市民**素质对市民公共意识的影响研究

61、浅谈政府危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2、公共突发事件中媒体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估研究

63、公证服务类社会中介组织的特征研究

64、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比较研究

65、浅谈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6、浅论村委会选举的问题与对策---以告塘村为例

67、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8、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

69、浅谈医疗卫生应急机制的建构

70、中美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71、浅论社区“海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2、浅析公共教育部门如何应对大学生负债消费问题

73、公共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角色定位研究

74、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与媒体的关系研究

75、农村留守人员的组织化研究

7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重建

77、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78、新农村建设中外部人才引进的初探

79、农村建设人才的开发(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

80、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绩效评估

81、新农村建设中激励机制中的构建

82、农村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

83、转型期郊区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84、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研究

85、旅游业发展中的古文化资源管理

86、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87、村民自治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

88、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89、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90、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91、关于农村养老主体的探讨

92、中国高校后勤管理主体行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3、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94、农村地方文化对农村自治组织的影响

95、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研究

96、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97、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8、高等职业教育国有民办公助问题研究

99、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100、试论村务决策的民主化

101、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

102、试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权力分配

103、我国私立学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04、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105、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与对策

106、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启示

107、改革高教办学体制和模式的若干思考

108、论学校国有民办制

109、从国外私立教育的模式看我国民办教育体制的确立

110、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关系

111、论我国当前政府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

112、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关系

113、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探索

114、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体育中介组织的路径选择

115、浅谈我国街道社区建设

116、论我国社区居委会的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

117、浅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社区的分析

118、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思考

119、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分型研究

120、目前我国社区低保主体资格认定的问题研究

121、社区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对策分析

124、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初探

125、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助老的问题分析

126、社区再就业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27、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8、社区文体基础设施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129、论公共管理决策中存在的风险及有效控制

130、公共决策者心理冲突与解决

131、论公共投资决策科学化

132、农村村务决策问题及对策分析

133、浅谈社区决策民主化建设——以**社区为例

134、试论听证制度在我国公共服务价格决策中的运用

135、浅析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136、论公共决策失误的防范

137、从***事件看如何有效地进行危机决策

138、论政府在环保治污中决策方法的改进

139、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指标体系研究

140、影响偏远山区农村发展的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

141、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142、公益类科研机构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3、农村公共产品分类体系初探

144、中国志愿服务与***国志愿服务之比较

14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比较分析

146、浅论保护文化遗产全民参与理念的构建

147、试论“和”文化对中国基层组织公共决策的影响

148、试论社区建设与管理专业化(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149、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文化营销的现状

150、浅析我国乡镇机构改革

篇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1、我省民营企业战略管理个案调查分析

2、中小物流企业(其他企业也可)核心竞争力研究

3、我省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

4、物流企业(其他企业也可)绩效评价分析

5、浅谈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

6、民营企业团队建设研究

7、某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

8、某企业营销战略研究

9、某企业战略分析与设计

10、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1、某企业质量管理状况调查研究

12、某企业(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13、某企业竞争战略探讨

14、某企业文化建设探讨

15、基于家族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6、航空业(或其他行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17、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调查

18、某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19、企业多文化经营成败的因素分析

20、某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某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2、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探讨

22、某企业安全市场管理研究

23、某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24、企业并购中的战略整合探讨

25、中小企业采购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7、某企业(行业)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28、浅析网络虚拟资产交易

29、某企业员工满意度问题研究

30、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篇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顺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学制灵活等特点。在办学上,国家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独立学院发展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加大了对教学、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这也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性较强,所以,学生就业路径非常狭窄,加上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管理单位招聘人员有限,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难问题也日渐加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

1. 毕业生供求失衡,就业环境严峻

高等教育去精英化,使更多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增强了我国的人力资本,但是高等教育冒进式发展,也使我国很快进入了人才供应高峰期,我国人才供求失衡形势也进一步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难等问题纷纷涌现。1999年,我国只有两所高校(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是,如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呈火热之势。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用人规模不断压缩,许多单位都没有用人需求或者是需求有限。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势必会加大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 人才培养方式不合理

许多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是综合社会、管理等学科资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院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经验。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院校都采取了大而广的发展方略,将经济、政治、管理、社会学科相关课程都囊括了进去,学科知识相容性不强,宽泛的课程结构与专业窄口径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再者,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薄弱,不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即便是掌握了相关知识,但是在就业上也没有太多优势。

3. 就业心理有问题

许多高校在专业教学中,根本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培训也受到影响。在就业教育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根本认识不到自身在就业方面的不足,并且对就业心理期望较高。如许多学生认为学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要到事业单位去工作,但现实是我国的事业单位能招录的人员数量有限,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情况下,在实习、就业时仍旧是挑三拣四,只关注单位经济效益、工资水平,要么是贪大求全,对工作条件有诸多要求,致使自己错过了许多就业良机。

二、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

(一)科学招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供求失衡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政府与事业单位改革状况,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提高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校专业增设审批程序,并对已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取消不达标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资格,科学调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规模。与此同时,高校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研究,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性环节课程在课程中的比例,强化学生实践锻炼和就业能力培养,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端正学生就业心态

拓宽专业培养方向,是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结合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高校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都纳入专业培养方向,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多管齐下,培养创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在教学方面,高校还要根据社会就业环境,将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上日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为学生实践、实习创造更多的机会,并通过职业发展教育、挫折教育、理想教育等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端正大学生就业心态。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110-111.

[2]赵云,农乐颁.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4):255-257.

篇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创办的专业,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为了使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始终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有必要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与之建立密切的教学实习关系,共同建设教学实习平台,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健康管理人才更适合现实需求。

管理类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实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形成较为完善的实习教学体系。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社区管理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目录,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该专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各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得该专业教学计划日臻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逐渐向科学化、合理化迈进,课程体系建设也初见成效。然而,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实习教学基本文档缺失、实习内容设置过于狭窄、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尚未形成,这已成为培养实习能力强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瓶颈 ”因此,根据实习教学规律,构建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习能力搭是促使该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国内调研及各种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自 1999年该专业开设以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科技司等单位不定期在全国举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邀请诸多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做报告。就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各专家学者也进行了讨论,他们普遍认为由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发展不到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缺乏一个成熟的外部环境,这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该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也很难象其它管理类专业一样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以最早开设该专业的东北大学为例,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习环节仅包括两个环节: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提前到第 7学期下半期开始,学生结合就业选岗,从第 7学期起就去相关事业单位实习。相对于其他专业,这样的实习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一些高校则沿袭原有相关专业实习教学的老办法,如某些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与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具体来说,该专业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实习教学基本文档缺失。

实习教学大纲是实习教学的根本,它对规范实习教学的目的、内容和考核方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减少实习教学的随意性 体现实习教学的有序性,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每一环节的教学大纲。而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是新办专业,在专业建设的前几年,各高校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方面,因此,实习教学大纲的建设较为薄弱。在教学计划中关于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环节的地位、顺序、时间分配虽然有所规定,但就实习教学的每一环节如认识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并没有规范的详细的指导性的教学大纲,即使有些关于某一环节的相关文件,也只是简单地说明起止时间、实习时的纪律和课程结束时的作业形式,并没有就该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考核标准做规定性的说明,这样使得实习教学的开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开展实习教学的目的。

1.2实习教学内容设置较为狭窄。

实习性教学环节按通常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两部分。一般来说,集中实习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分散实习教学环节主要指根据课程教学要求,配合理论教学,通过校内模拟或虚拟的实习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案例,有机地安排观察实习、模拟实验、技能训练、咨询服务等实习活动。由于公管专业开办较晚,现行的实习教学内容只包括了集中教学环节,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特征实习性很强,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应该针对这类课程开设专门的课程设计,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落后。

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实习基地建设是否符合专业需要、是否选择恰当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并没有完全到位,现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尚处于深水区,过去政府包揽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依然未能完全移交给公共管理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模式只能是未来的目标模式。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该专业实习难度增大。从一些学校毕业实习的效果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大多的学校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学生自己联系工作单位,而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集中在各类企业,而且实习的工作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从企业的生产、销售,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无所不包,实习工作内容和该专业相去甚远。这样的实习是远远不能够达到实习目标的。

1.4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

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目前的公共管理的教师大都是过去从事经济管理和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工作需要才专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因此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也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质量。

2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2.1完善实习教学基本文档建设。

为了规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内容,撰写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实习教学大纲是公共事业管理实习教学体系的根本。公共事业管理实习教学大纲应对各实习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每学期的实习教学计划,使实习教学有序进行,减少随意性。

2.2拓宽实习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公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应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特点,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习环节。课外实习主要是在教学体系之外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实习环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公共事业管理调研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等。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应的课外实习学分,学生完成该环节则能够获得相应学分。由于本科生进行实习活动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教师指导或负责带队,并制定一定的社会实践计划,有针对性地分组对有代表性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或高校实习基地进行调研或专题研究,这样不仅操作性强 而且学生更有兴趣 完成的调研报告有一定深度。

2.3 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系统工程,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在创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应该建立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验室。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验室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近年来,围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入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方法,一些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肯定。如华南农业大学等大学已重点建设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房,计划筹建专业实习实验室等。

2.4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管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多是自己联系。这种分散实习的形式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较大。因此,高校要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实验条件,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公管专业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首先是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上;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特点,按照不同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准确选择教学实习基地,以建立健全多功能的实习基地为理念;再次是对整个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了全面、整体规划,建立完整的教学实习基地体系。与具有良好行为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的程序和监督机制建立实习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以便学生能感受现实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初步认识的社会需求、提升对服务社会的认知,从而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

2.5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实习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须得宜于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从事实习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较为娴熟地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认真负责,善于组织和思考问题。因此,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实习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人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实习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提高理论水平和实习能力。

篇5: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法3、4、5、6、7、8、9、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汽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 最优加权组合法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多元统计的某省经济分区研究 某省市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实证研究 某省市城镇居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10、某省市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11、长江水质的综合评价与预测

12、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股票市场板块中的应用研究

13、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及其预测

14、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15、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篇6:警察系各专业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一、心理矫治

1.谈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与调适 2.监狱罪犯矫治工作中警察素质因素分析 3.谈罪犯心理矫治人员职业品质 4.谈有效矫治罪犯心理人员应具备特点 5.谈罪犯心理矫治人员权利与义务 6.谈犯罪即障碍理论对罪犯矫治的影响

7.从情绪认知理论谈罪犯矫治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 8.论情绪分析理论在罪犯矫治中的运用 9.论社会交换理论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的运用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罪犯心理形成因素 不同服刑阶段罪犯心理特点的分析 行为人中心理论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运用 谈罪犯心理矫治机构的建构 谈心理矫治过程中罪犯权利 如何进行罪犯心理档案管理

罪犯心理矫治过程中分类方法初探 谈罪犯心理预防干预 谈罪犯心理教育方法 罪犯心理评估内容 刑罚对罪犯的心理影响 论刑罚的心理基础 论刑罚感受度

吸毒违法行为的心理矫治方法 家庭暴力的心理矫治方法 网络成瘾的心理矫治方法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论犯罪的心理基础 论犯罪心理的犯罪学基础 论犯罪心理的心理学基础 论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论犯罪心理形成与发展分析 论犯罪心理动机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

犯罪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 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状态 犯罪人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心理活动 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犯罪心理预防策略 犯罪心理侦查策略 犯罪心理审讯策略 常形犯罪心理矫治策略 证人心理分析 被害人心理分析 审判人员心理分析

二、劳教管理

1.试论劳动教养中社区矫正的设想 2.试论劳教教育工作的困惑与出路 3.谈谈如何提高劳教警察心理素质

4.谈谈制隔离戒毒人员解教回归社会后的管理与安置问题 5.劳教工作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研究 6.对分类教育的思考

7.如何提高劳教所里个别教育的有效性 8.对劳教教育评估的认识 9.论依法行使警察职权

10.论行使警察职权过程中的公正原则 11.对我国警察制度历史的思考 12.日本警察制度研究及启示 13.对四次警务革命的反思 14.论警察活动中准司法活动 15.论警察主体的资格 16.浅论警察例行性行为

17.试论自由裁量的警察行为 18.论警察的行政许可行为 19.论警察职权的救济制度

20.论治安管理处罚中的程序制度 21.论社区矫正中的警察角色 22.论警察权的司法审查制度

23.论警察权运行中的人权保障制度 24.论警察权运行的目的 25.论警察法律冲突的解决 26.论行政处罚中程序制度 27.论警务保障

28.论警察的执法监督 29.论警察法律责任

30.论国家赔偿中的追偿制度 31.如何依法使用武器和警械 32.论警察行政强制措施 33.论监狱人民警察职权

34.法国警察制度思考与借鉴 35.广州治安状况调查与分析 36.论劳动教养管理的原则

37.论劳动教养“三段管理”的特色 38.论广东省“三段分级管理”的特色 39.论财产型劳教人员的管理

40.邪教型劳教人员的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41.论未成年劳教人员的管理

42.论在劳教执行中的文明管理原则 43.论严格管理与文明管理的界限 44.论“三试”在劳教执行中的运用

45.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行为特点及管理对策 46.当前劳动教养的法律完善、制度探索及改革 47.论女性劳教学员的行为特点与管理对策 48.谈谈对戒毒模式的思考

49.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认识 50.对戒毒康复的一些思考 51.对社区戒毒的思考

52.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禁毒教育 53.试论戒毒康复所的戒毒康复模式

三、狱政管理

1.在押罪犯的权利保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研究 3.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监狱的设置、类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当前罪犯服刑中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改造对策研究 6.不同类型罪犯的分类管束对策研究 7.罪犯心理矫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改革研究 9.当前狱内犯罪的特点和对策研究 10.狱情调研的实践研究

11.狱内犯罪预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监狱安全管理的机制建设研究 13.“自报名”罪犯研究

14.加强监狱执法监督的意义及途径 15.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中的问题及对策

16.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17.当前监狱刑罚执行工作中的问题及具体对策 18.刑事执行一体化的必要性及意义

19.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意义、整体思路及具体措施

20.在依法执行刑罚的前提下,我国监狱生产的定性、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狱生产遇到的困难及摆脱困境的设想 22.监企分开背景下罪犯劳动改造的定位与实践 23.当前确保监管秩序长期稳定的治本性措施 24.试论监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25.论教育改造手段的科学化

26.论出狱人的帮教社会化和安置市场化

27.当前分押、分管、分教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8.当前罪犯考核工作中问题及对策

29.当前服刑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改造对策 30.当前青年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 31.当前财产型罪犯的改造对策 32.“特殊工种犯”研究

33.当前暴力型罪犯的改造对策 34.当前防逃与追捕的对策 35.狱内突发事件的控制

36.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在教育改造中的应用 37.论监狱工作口才的应用价值

38.当前做好生活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39.当前女犯的特点及改造对策 40.反改造团伙形成的心理分析 41.当前耳目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42.我国假释立法若干问题探讨 43.关于设立宣告减刑制的思考 44.重刑犯的改造特点及方法 45.推进依法治监、实现监狱工作法治化

46.论罪犯劳动改造的实现形式、特点及激励措施 47.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及完善 48.对死缓制度的理性思考

49.关于对罪犯实行人文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50.论危险分子的控制

51.警械的多元化、人道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52.克服罪犯奖惩中的功利思想研究 53.狱政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研究 54.狱政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55.监狱“狱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6.以某监狱罪犯脱逃案为例谈直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7.论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 58.论监企分开的必要性

59.论罪犯教育改造的可行性 60.论刑释人员的继续社会化

61.心理矫治在监狱改造工作中的作用 62.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现状的分析与建设 63.关于监狱建立健全机构心理矫治的设想 64.制约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65.监狱心理矫治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66.对女犯进行心理咨询的实践与完善思路

篇7: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报关方向,二是货运代理方向。(加“*”的为重点选题方向)

一、专业方向范围:

(一)报关方向

1、某某市报关行业调查报告

2、报关业务操作流程解析*

3、报关行业存在的问题剖析及改进措施*

4、报关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5、单证操作方向

6、本行业区域人才需求状况调查*

7、关键岗位(如报关员、报检员、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分析 *

8、岗位职业技能标准调查研究*

(二)货运代理方向:

1、货运代理行业调查报告*

2、货运代理企业业务操作流程解析*

3、货运代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剖析及改进措施*

4、货代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5、货运代理企业单证方向

6、本行业区域性人才需求状况调查*

7、关键岗位(如OP、Sails、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分析*

8、岗位职业技能标准调查研究*

参考题目

1.2.

3.4.

5.6.

7.8.

9. XXX公司集装箱出口业务流程分析及解决方案 XXX有限公司报检业务分析及解决方案 XXX公司报关(通关)业务分析及解决方案 关于XXX公司货运业务流程分析及解决方案 XXX公司出口跟单流程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XXX公司进料加工贸易业务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XXX公司物流提单风险的透视分析及解决方案 XXX有限公司集装箱整箱货出口货运代理业务分析及解决方案 XXX公司海运集装箱出口业务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10. XXX公司航空货运物流分析

11. 关于XXX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 XXX有限公司食品包装的报检业务分析

13. 关于XXX公司绿色物流及代理报检业务分析

14. XXX有限公司出口业务的现状和分析

15. 关于XXX公司出口加工区货物通关业务的解析

16. XXX报关行代理加工贸易业务报关存在的问题及方案

17. 关于XXX报关有限公司现状与发展分析的设计

18. 关于XXX公司货运代理业发展的方案设计

19. ×××公司开发客户业务分析及对策

20. 关于提高×××公司报关效率的设计

21.×××公司贸易电子化分析及实施方案

22.论出口报关业务对出口退税的影响

23.×××公司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4.关于信用证单证审核中的风险问题探讨及对策

25.关于×××公司外贸业务发展的设计

篇8: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引言

目前, 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中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已涉及工商管理以外的多个领域。其中, 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8由教育部设立以来,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已多达300多所[1]。显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与工商管理等其他专业有明显差异, 而《管理学》课程却是这些管理类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但目前《管理学》 (或《管理学原理》) 课程在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却是大同小异。无论是教学内容、案例分析, 还是课程实践和考核方式等, 都没有系统考虑到不同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因此, 为提升教学质量, 使《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真正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提供基础, 我们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 兼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目前不少学者都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完善思路。其中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展开的, 如针对案例教学的研究[2]、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3]及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讨论等[4]。近年来, 粟浩等人和霍彬的研究还考虑到了不同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对于《管理学》教学的影响, 但并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适合不同专业培养特征的《管理学》教学模式[5,6]。

鉴于此, 我们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从内容体系、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 分析我们《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进一步探讨适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管理学》教学模式调整思路, 以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

二、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7]。

在实践培养环节, 国内大部分高校所制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也是基本一致的。具体地说, 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 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管理工作, 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还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熟悉与公共事业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制度;二是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三是了解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四是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具备应用计算机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与工具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 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知识与技术, 能够胜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六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管理学》课程教学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里将基于相关研究文献, 并结合教学实践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 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 内容体系

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来看, 无论是采用国内教材, 还是借鉴国外教材, 目前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两大部分:一是管理学的基础与环境, 主要涉及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趋势与管理职能的实施前提等内容;二是管理的具体职能阐述, 主要介绍各项主要管理职能的运行内容及方法, 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侧重于从企业管理行为的角度来介绍, 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 学生所学到的却是与企业管理类似的教学内容。

(二) 教学形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尽管在目前国内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仍偏重于理论讲解, 但已开始引入一些结合管理实践的教学环节。具体来看, 目前较为多见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是案例教学和课程实践等。

案例教学在目前的《管理学》教学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这种方式强调理论知识在案例情景中如何运用, 因此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8]。但在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教学中, 教材提供的案例及教师选择的案例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一些企业的管理实践。这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固然十分有效, 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些案例的学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灵活运用管理学理论的能力。

课程实践虽然没有案例教学那么普遍, 但已广泛开展。课程实践主要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 教师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活动之中[9]。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 课程实习环节以实地参观考察、邀请专业人士开设讲座等方式为主, 而且所选择的参观对象与专业人士也以企业为主。这类形式的课程实践不仅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应付”, 而且不利于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 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校《管理学》课程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与其他各类课程并无明显差异。考核环节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 主要是在综合考查学生课程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基础上, 依据课堂记录评定分数[10];二是期末考试, 主要是由授课教师对学生所答试卷进行评阅, 判定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书面掌握情况。而在上述两方面考核环节中, 期末考试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远大于平时成绩, 这往往会导致学生为考而学,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模式调整思路

显然, 从上述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不难看出, 目前的教学模式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有不少缺陷正是与《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考虑密切相关的。鉴于此,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

(一) 调整课程内容体系

目前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以传授工商管理类知识为主, 这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从具体的课程内容调整方向来看, 应根据政府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特点, 对管理学的环境与相关职能的介绍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 可以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增加部分行政与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 而在管理的主要职能介绍方面, 也可以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经常会涉及的领导、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

(二) 修编课程教学案例

不同的管理类专业需要不同的教学案例, 这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管理理论, 并将其运用到所学的专业领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说, 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案例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已比较充分, 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则仍显不足。因此, 有必要补充政府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案例。例如, 可以选取社会上较为突出的现象和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作为案例, 请学生讨论, 然后对其讨论意见做出相关的理论阐述[11], 由于《管理学》课程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 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显然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相关专业学习中与所学的相关理论联系起来。

(三) 完善课程实践形式

完善课程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要求, 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 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4]。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来说, 以上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并不需要全都采用。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演讲课、讨论课、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是不错的选择。

(四)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平时教学环节的考核以完善《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根据刘琴等人的调查研究, 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平时成绩很重要[12]。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平时成绩的考核不能仅局限于学生的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最好能够将案例教学及课程实践结合起来, 通过考察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及课程实践的表现,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例如, 可以将学生课堂演讲和讨论的成绩计入课程成绩。总之, 这些课程考核的改革措施不仅能够激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 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琪, 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 13, (4) :143-146.

[2]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 2008, 5, (3) :340-345.

[3]康晶, 冀鸿.多元化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7, 2, (4) :131-133.

[4]杜龙政, 熊妮.高校管理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7, (1) :164-165.

[5]粟浩, 田佳.“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21, (1) :147-149.

[6]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 2008, (10) :7-9.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12-213.

[8]金春华, 田林子.《管理学》教学方法改进研究[J].管理, 2007, (7) :62-63.

[9]肖静.实践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 2008, (7) :84-85.

[10]武忠远, 王成, 李兴开.管理学课程改革新思路[J].教育探索, 2008, (7) :51-53.

[11]包红梅.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0, 8, (2) :63-65.

篇9: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问题探讨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21-01

一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美國,后来被引进国内。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都很短。在这里, 有必要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先作一分析。

1.公共事业。是指介于政府组织与企业之间的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种福利及福利设施体系。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如 何,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2.公共事业组织。在国外多被称为非赢利机构(简称NPO) , 即不以赢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它是非政府组织(NGO )的一种。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 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是以管理学为主, 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的综合。

4.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是社会公共事务,范围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全体公民。从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到全社会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再到整个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等。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在我国蓬勃发展同时,在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专业定位不太清晰、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课程设置较为混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等诸多问题。

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困境

1.专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平衡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9 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 年,全国有57 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 年招院校是132 所,2002 年是180所院校,2003 年是220 所,2004 年发展到300 多所院校,它们广泛分布于农林、医学、科技、师范、财经、综合等各类院校。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快过多地培养专业人才,无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

2.专业定位不太清晰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专业显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严重影响了专业社会认可度。由于公共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导致许多高校专业目标不明确,对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模糊认识,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万金油”专业的现象存在。专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专业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地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

3.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普遍认识不足, 不知道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不明白公共组织和政府机关究竟有那些分工。

4.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

毕竟公共管理事业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所以社会以及高校包括学生自己,对专业定位模糊,以致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专业实验室落后,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参加过基层的专业实践锻炼,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且多采用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加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抑制了师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出路

1.培养学生和综合素质

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调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让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做到厚基础, 宽口径。做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传统学科知识和新兴学科知识相结合。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他们能不断学习新知识, 汲取新营养, 适应新要求, 取得新发展。使他们具有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 增强对社会的广泛适应性。

2.确立明确的培养方向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涉及面的广泛性, 导致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目标不明确, 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很多模糊认识。开设的课程过于趋同, 常常想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 涵盖尽可能多的领域。使得这些学校无法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基础, 形成一个具体的培养目标, 没有针对性。学生似乎什么都在学, 什么都懂,什么地方都能就业, 但由于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层次性, 管理能力不明确, 实际技能欠缺。因此, 到了实际工作中却又什么都不会, 质量不高, 没有自己的特长, 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不满意, 家长不满意, 社会也不满意。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大学而言, 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目前, 我们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下适当的调整。

3.加强实践促进就业

改善各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必须以实践促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践活动三块教学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避免流于形式;依据相关课程群建设专业实验室;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水平。

4.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1)促进公民社会成熟,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强大的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土壤。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实现政府、社会与市场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多方投资、融资,推动全社会兴办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事业多元化,如此能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扭转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够让其学以致用,不断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2)规范指导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办专业,教育部可以展开专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并对现有专业布点进行调整,同时为各高校招生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针对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与指导,以免造成人才的浪费,顺利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文范.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 4) .

[2] 朱海伦.关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 2002, ( 1).

篇1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一、法理学论文选题

1、论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特点

2、论法律适用中的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方法

3、论立法语言的特点

4、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

5、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6、论法律事实与法律判断的关系

7、论法律原则的作用

8、论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运用

9、论法律与道德在法律适用中的关系

10、当代社会对立法的制度诉求

11、社会发展中的法律功能研究

12、论法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13、论权力制约

14、立法的社会功能研究

15、论立法的科学性原则

16、论立法的合法性原则

17、论法律权威的形成

18、论媒体与法律监督的关系

19、论审判独立与舆论监督 20、论法官的角色要求

21、立法权限度的法理思考

22、论我国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

23、论法律解释的方法

24、论法律解释与司法公正

25、论法官的法律解释权

26、论权利冲突的制度诉求

27、关于“恶法亦法”的思考

28、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29、论法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二、宪法学论文选题

1、论违宪审查模式

2、论新闻自由的界限

3、论公民私有财产的法律保障

4、论我国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5、论我国的选举原则

6、论公民表达自由的方式

7、论宪法的国际化趋势

8、论人权保护的区域化

9、论公共利益与私有财产的保护

10、论宪法的司法化

11、论迁徙自由

12、论人身自由权的宪法保护

13、论民主的多元化——现代民主发展趋势

14、论权力制约原则

15、论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关系

16、论宪法基本权利的救济

17、论宪法惯例

18、论宪法解释

19、论宪法的功能

20、论我国的审判独立原则

21、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22、论言论自由权

23、论我国公民的监督权

24、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5.论宪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26.论公民的受教育权

27.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

28.宪法修改与宪法稳定性的辨证分析

三、国际公法论文选题

1.论人权的历史沿革与中国的人权保护 2.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机制 3.论海洋法中的专属经济区制度

4.论战争法在现代国际法中的发展趋势

5.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我国海洋权益的保护 6.论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7.论战争犯罪及其责任 8.论引渡的国际法规则 9.论国际法律责任制度

10.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主权原则 11.论国家主权原则面临的新挑战 12.论国际关系中的互不侵犯原则 13.论国际关系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 14.论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15.引渡制度与我国的实践 16.论庇护制度

17.论大陆架的法律地位及划界原则 18.海域划界的国际法规则 19.论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20.战争法中的人道主义原则 21.论外交保护的国际法规则 22.论二战后战争法的新发展

23.论二战后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发展 24.国际法视野中的台湾问题

25.论反恐国际法律体制的发展趋势 26.论国际组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7.论战俘的待遇

28.论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29.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与国际法的发展 30.论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

31.论国际人道主义法对平民的保护 32.从国际法看中日钓鱼岛争端 33.论国际不当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

四、国际经济法论文选题

1.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违约救济 2.论反倾销调查中对损害的认定标准

3.论信用证的审单标准 4.论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 5.论海运提单的法律性质

6.论外资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

7.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补救 8.论特许协议的法律问题

9.论投资准入与国民待遇

10.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 11.论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的解决机制

12.论国有化及其补偿标准

13.论《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对投资措施的规制与约束 14.《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投资的规制与约束 1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制度研究 16.论国际证券欺诈的法律管制 17.论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 18.《华沙公约》的适用范围及其责任制度研究 19.论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 20.论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措施

21.论东道国对跨国银行分行准入条件的管制 22.论保障措施的适用条件

23.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的权利担保

24.论WTO国民待遇的法律规则 25.论国际税收管辖权的行使

26.论国际项目贷款中的风险及其防范

27.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研究 28.论记名提单下无单放货纠纷的法律适用 29.网上国际商事仲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30.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31.论国际融资的物权担保

32.论双边投资保护条约对国际私人直接投资的保护 33.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的“仓至仓”责任条款 34.论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法律管制

35.WTO的司法审查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36.国际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应对 37.论对跨国银行法律管制的新发展 38.论对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法律管制

39.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专利的法律保护

40.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41.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未披露信息的法律保护

五、国际私法论文选题 1.论准据法的选择方法 2.论遗嘱准据法的确定

3.论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4.论涉外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

5.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6.论区际司法协助

7.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 8.论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

9.论国际商事交往中法律选择方法的新发展 10.论涉外扶养的法律适用 11.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

12.论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机制 13.论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的监督与干预 14.论我国有关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与实践

15.论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

16.论TRIPs协定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的继承与发展 17.论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18.论国际私法中法院地法的适用 19.论连接点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 20.论反致的发展趋势

21.论国际私法中弱方当事人保护原则

22.论我国有关国际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

23.论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原则 24.论海上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25.论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

26.论《纽约公约》视野下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27.论外资国有化及其补偿标准的法律问题 28.论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原则

29.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与实践中的运用 30.论BOT项目的法律适用 31.论国际私法的组成规范及其相互关系 32.论国际私法中的反致制度

33.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原因分析 34.论域名商标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35.论国际贷款协议的法律适用

36.论涉外专利的法律适用

37.论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38.论国籍冲突及其解决方式

39.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 40.论海难救助的法律适用 41.论住所冲突及其解决法则

42.论解决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的方法 43.论涉网民事案件管辖权的确定

44.论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与程序 45.论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

六、民法、知识产权法论文选题 1.论网络侵权责任 2.遗失物制度研究

3.论有限合伙的法律问题

4.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5.法人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6.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法律思考 7.论表见代理的适用 8.论取得时效制度 9.论校园事故责任

10.论物权公示公信制度 11.论不动产物权的登记制度 12.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13.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14.论特殊侵权行为 15.论物权的效力

16.论不真正连带责任

17.论用人单位的责任 18.论民法的权利法性质

19.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 20.论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21.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22.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23.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24.域名抢注的法律思考

25.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26.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27.论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 28.论格式条款 29.论善意取得制度

30.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 31.论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 32.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主体资格 33.论房屋按揭法律问题 34.论合同法的附随义务 35.论预期违约制度 36.论可撤销民事行为 37.论共同侵权行为 38.论权利质押 39.论过错责任原则 40.论共同危险行为 41.论名誉权的民法保护

七、刑法学论文选题

1.论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2.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 3.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4.犯罪概念中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辨析 5.论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辩证关系 6.犯罪客体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7.论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8.论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以某案为例 9.论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 10.论犯罪未遂的特征 11.论犯罪既遂

12.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

13.论我国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 14.论我国刑法中的罚金刑 15.论我国刑法中的死缓制度 16.论一般累犯

17.论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制度 18.论危险犯

19.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0.论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界分 21.试论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22.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23.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24.论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25.论刑法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6.论疏忽大意过失的认定 27.论正当防卫中的逆防卫 28.论犯罪集团 29.论非法经营罪

30.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1.论生产销售假药罪

32.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33.论刑法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34.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初探

35.试论我国刑法中的“特殊防卫权” 36.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初探

37.我国死刑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以“郑筱萸”案为视角

38.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自由刑改革初探

39.论管制刑在我国的适用现状及其完善意见

40.论罚金刑制度及其改革完善

41.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非刑罚处罚探析

42.自首制度的特征及其司法实践认定中注意的问题 43.立功制度的特征及其司法实践认定中注意的问题 44.论累犯制度的理论根据及实践认定 45.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缓刑适用若干问题 46.论假释适用中的若干问题

47.单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48.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观要件探讨 49.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探讨

5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理论与实践

51.新型贿赂犯罪探析--以两高最新司法解释为例

52.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界定 53.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要件探讨 54.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若干问题探析 55.重大责任事故罪若干问题探析

56.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探究

57.劫持航空器罪若干问题探析

58.洗钱罪的若干问题探析

59.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理论与实践

60.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界限探析

61.保险民事纠纷与保险诈骗刑事犯罪的界限实证分析

62.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亲告罪名价值解读

63.强奸罪若干基本问题探析

64.论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65.新型盗窃犯罪探析(网络虚拟财产、使用盗窃等)

66.“携带凶器抢夺”探析

67.转化型抢劫若干问题研究

68.“诉讼诈骗”行为定性探讨

69.侵占罪的若干问题

70.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法背景与实践问题

71.重婚罪的若干问题

72.行使权利行为与敲诈勒索界限探讨 73.赌博犯罪防治对策的刑法思考――以“六合彩”的泛滥为例

74.妨害公务罪若干问题探析

75.新型网络色情犯罪对刑法学的冲击与挑战

76.毒品犯罪若干问题探析

77.论卖淫相关行为的非罪化 78.论非法占有的目的 79.论对事实认识的错误 80.论对法律认识的错误 81.论身份犯

82.论交通肇事犯罪中的逃逸 83.论侵犯商业秘密罪

84.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85.论骗购外汇罪

86.论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87.论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88.论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 89.论恐怖组织的认定 90.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91.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92.论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93.论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94.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95.论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96.论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97.论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98.论不报、谎报安全事故作业罪 99.论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100.论虚假破产罪

101.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102.论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103.论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104.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108.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八、刑事诉讼法论文选题 1.论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2.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3.论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义务 4.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5.论刑事诉讼法的价值选择 6.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 7.论直接言词原则 8.论口供

9.论司法权对侦查权的控制 10.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11.论沉默权

12.论无罪推定原则 13.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4.论控审分离原则 15.论辩护制度 16.论司法鉴定制度

17.论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 18.论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

19.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健全与完善 20.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21.刑事庭审制度研究

22.陪审制与参审制的比较研究 23.论诉讼及时原则

24.证人不出庭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5.论证人证言 26.论物证 27.论书证

28.论刑事回避制度 29.论刑事再审制度 30.论监听制度 31.论逮捕

32.论保释制度

33.当事人诉讼模式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比较研究 34.举证时限制度探微

35.刑事诉讼及时原则解读

36.判例法的借鉴与本土化研究 37.法律监督原则探析 38.计算机证据研究

39.现场勘查与正当程序问题研究 40.参与原则解读

41.程序法定原则探微 42.司法独立原则解析 43.无罪推定原则研究 44.控审分离原则探微

45.恢复性司法的程序化研究 46.控辩平衡原则解读 47.刑事证明对象研究 48.“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 49.直接言词原则解析 50.刑事回避原则研究 51.刑事期间制度研究 52.论附带民事诉讼

53.刑事被害人的地位权利及保障分析 54.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研究

55.刑事诉讼中检察权的合理配置 56.对取保候审制度的审视

57.两大法系保释制度比较研究

58.两大法系对侦查权的监督比较研究 59.论诱惑侦查

60.刑事简易程序研究 61.优势证据规则研究

6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解读 63.沉默权制度的理性分析

64.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地位与作用 65.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66.论刑事诉讼中的交叉询问 67.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68.刑事诉讼中检察权的合理配置 69.强制侦查的法律控制与司法审查 70.死刑复核程序研究

71.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法理分析 72.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73.强制采样与人权保障的冲突与平衡 74.论审前羁押的法律控制 75.辩诉交易制度解析

76.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探析 77.刑事再审程序研究 78.补强证据规则释义 79.集中审理原则解析 80.当庭宣判制度研究 81.保释制度研究

82.论刑事辩护人权利的保障 83.论辩护人的会见权

84.论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

85.完善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构想 86.论公开审判

87.对两审终审制度的反思 88.论上诉不加刑 89.审级制度研究

90.刑事审判模式探析

91.论“普通程序简化审” 92.公诉转自诉制度研究 93.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 94.陪审制度研究

95.两大法系法官制度比较研究 96.论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97.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 98.公诉权的滥用及其制约研究 99.论补充侦查

100.刑事侦查程序与人权保障

101.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探析 102.刑事侦查监督问题研究 103.侦查讯问制度研究

104.建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 105.自白任意规则 106.品格证据规则 107.论拘留

108.论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109.论辩护律师的阅卷权 110.刑事辩护制度的价值分析

111.审判中心主义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 112.论测谎证据 113.被害人陈述释义

114.论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现状及其完善 115.刑事鉴定结论研究 116.论视听资料 117.证明标准探微

118.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研究 119.证明责任研究

120.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121.论刑事庭审的举证、质证与认证 122.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123.论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拒绝作证权 124.论辩护律师的在场权 125.羁押的理性控制研究 126.翻供问题研究

127.论原始证据优先规则 128.品格证据的法律分析

129.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不足原因分析

九、律师制度与实务、公证律师学论文选题

1.中西方律师制度比较(可加小标题,如中美、中法„律师制度比较)2.论律师协会的地位和作用 3.论律师事务所的性质和地位

4.论律师的社会责任

5.论律师在非诉讼法律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6.我国律师职业的风险分析 7.律师执业纪律初探

8.析律师执业的诚信要求 9.论律师的法律援助义务 10.论公证的证据效力 11.论提存公存的应用

12.浅析婚前财产公证的应用 13.论公证书的域外效力

14.论公证特定管辖的应用和作用

十、婚姻法、继承法论文选题

1.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缺陷及其立法完善 2.我国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缺陷及其立法完善 3.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调控 4.论我国亲属制度的立法完善 5.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

6.我国协议离婚制度的缺陷及其立法完善 7.我国判决离婚制度的缺陷及其立法完善 8.论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完善 9.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探析 10.论夫妻约定财产制

11.我国的扶养制度的缺陷及其立法完善 12.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加小标题)13.论代位继承制度 14.论遗赠扶养协议 15.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 16.夫妻家事代理权研究

十一、民事诉讼法论文选题 1.论民事诉权的法律保护 2.论民事审判公开制度 3.论民事诉讼和解制度 4.论民事诉讼保全制度 5.论民事司法鉴定制度

6.论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 7.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8.论民事诉讼中的推定 9.论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 10.论民事诉讼质证制度 11.论民事诉讼认证制度

12.论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 13.论民事执行异议制度

14.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完善 15.论我国民事小额诉讼程序的完善 16.论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17.论民事诉讼回避制度 18.论民事诉讼证据调查 19.论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 20.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21.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二、法律史学论文选题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及其现代化 2.晚清法律变化原因及成就 3.陪审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4.违宪审查制度比较与评析 5.近代西方民主的产生与发展 6.沈家本“中西会通”的法律观 7.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8.论清末法制的转型

9.明清经济立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10.中国古代清官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11.西方自然法思想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12.中国古代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13.中国古代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14.孟德斯鸠的宪政思想及其启示 15.萨维尼的私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16.洛克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17.埃利希的“活法”思想对中国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18.庞德的社会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19.日本法制改革及其启示

20.海瑞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1.中国古代基层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2.中国古代株连制度的历史评价

23.美国司法独立对中国司法制度建设的启示 24.中国古代婚姻法的特点

25.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6.中国古代“重刑轻民的法律观”探析 27.清代少数民族立法及其启示

28.清末“礼法之争”的原因及其本质 29.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30.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婚姻法研究 31.卢梭的法律思想及其启示

32.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启示 33.汉高祖的“选贤”思想及其启示

3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管制及其启示 35.清朝厉行海禁政策的得失 36.中国古代调解制度研究

37.古代官箴的流变及其现代价值 38.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路径 39.中国古代立法思想的流变

40.孔子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1.韩非的法律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42.朱熹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43.秦朝“以法治国”的成败分析

十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文选题 1.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2.论行政权的异化及其法律规制 3.论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4.论行政法的比例原则

5.论行政法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6.论行政公开原则 7.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8.行政主体理论的反思 9.我国行政授权组织研究 10.我国行政委托制度研究 11.我国公务员权利制度研究 12.《公务员法》的创新与反思 13.论公务员行政惩戒制度 14.中西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15.论公务员职务行为的界定标准 16.论公务员的回避制度

17.学校法人地位的法律分析 18.论村委会与居委会的法律地位 19.消费者协会的法律问题研究 20.论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 21.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22.准行政行为研究

23.行政征收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4.行政确认的法律属性研究 25.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研究

26.从行政许可的撤销看公共利益的界定 27.试论我国行政指导之法治化之路 28.试析行政调解制度之变革

29.试析禁止单方接触相关制度建设 30.行政参与原则

31.论正当法律程序与听证制度 32.行政诉权及其保障问题研究 33.可诉性行政行为研究

34.公共设施损害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35.交通事故鉴定行为的可诉性问题研究 36.学校处分行为的法律救济问题研究 37.行政指导行为的可诉性问题研究 38.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39.比较民诉与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制度 40.论行政诉讼停止执行的判断标准 41.论确认判决的选择和适用 42.论行政赔偿范围的扩大

十四、经济法、商法论文选题

1.论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的理念

2.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法思考

3.论经济法的可诉性

4.论经济法实施中行政执法制度的完善

5.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6.论一人公司经营风险的法律调控制度 7.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8.论公司资本制度

9.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10.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分析

11.论公司中小股东保护的立法完善 12.论股东与非股东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13.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问题

14.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法律责任

15.论公司董事义务规定的立法完善

16.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聘制度的法律构建 17.论股权的性质

18.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19.论公司股份的回购

20.论公司职工持股的法律问题 21.公司相互持股法律问题研究

22.论对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调整 23.公司僵局救济途径的法律思考 24.论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 25.论合伙企业财产的性质

26.合伙人滥用有限责任的防范

27.我国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条件的立法思考 28.论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29.专利权与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衔接 30.论商业贿赂及其法律责任 31.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制 32.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33.完善“消费者”定义的立法思考 34.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

35.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 36.论医患关系的法律调整

37.我国产品质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38.论我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39.论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40.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 41.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42.论广告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43.价格欺诈及其法律规制

44.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及其监督机制的完善 45.论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46.银行卡挂失法律问题初探

47.中国财政收支管理中的法制问题研究 48.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 49.完善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探讨 50.论我国税务代理制度的完善 51.反避税的法律对策研究

52.论市场经济下我国商事主体的重构 53.票据权利救济的选择 54.试论票据抗辩

55.试论票据的善意取得 56.空白票据法律制度探究

57.论中介服务机构在证券法中的地位及责任 58.证券交易中的欺诈及其法律规制 59.证券内幕交易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60.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61.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中股东利益平衡法律问题研究 6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63.论我国保险制度的完善

64.保险费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 65.论保险法中的自杀条款

66.论保险合同中的“不利解释”原则 67.保险合同如实告知义务辨析 68.论破产债权的范围 69.论自然人破产制度 70.论商号权的转让

71.连锁经营的法律问题探讨 72.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 73.论排污收费制度

74.试论环境污染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75.试论环境污染纠纷中的无过失责任 76.试论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77.论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素

78.试论环境诉讼案件中的诉讼资格限制问题 79.浅析环境诉讼中的集团诉讼 80.论环境公益民事诉讼

8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立法思考

82.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83.劳动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适用 84.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法律思考 85.未成年工维权问题探析

86.最低生活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87.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88.就业歧视及其法律规制 89.论不定期劳动合同

90.劳务派遣中受遣员工权利保护的法律问题 91.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上一篇:设计大赛主持词下一篇:浙江工商大学题库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