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复生-髀肉复生的故事-髀肉复生的寓意-髀肉复生的意思

2024-04-26

髀肉复生-髀肉复生的故事-髀肉复生的寓意-髀肉复生的意思(精选11篇)

篇1:髀肉复生-髀肉复生的故事-髀肉复生的寓意-髀肉复生的意思

【成语】死而复生

【拼音】sǐ ér fù shēng

【简拼】sefs

【近义词】起死回生、死去活来

【反义词】与世长辞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解释】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失而复得

【例子】碧野《山高水长》:“经过死而复生的挣扎,他才在风雪中摸下了祁连山。”

【英文翻译】wake up from death

【成语正音】复,不能读作“fú”。

【成语辩形】复,不能写作“覆”。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髀肉复生-髀肉复生的故事-髀肉复生的寓意-髀肉复生的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后汉末年,刘备初起兵时,有一次,在汝南吃了曹操一场败仗,所剩士兵,不满一千人了,一时无路可走。部将孙乾建议,不如暂且投靠刘表。刘表是刘备的同宗,当时官为“荆州刺史”。刘备同意了。

刘备投奔刘表后,刘表待他很好,分拨宅院,妥善安顿。刘备就在拥州闲住了一个时期。一天,刘表和刘备饮酒谈天,谈得正高兴时,刘备忽然暗自伤心起来。刘表发现他面有泪容,惊问何故。刘备长叹一声,说道:“我往常身子不离马鞍,髀肉皆散;现在很久都不骑马了,髀里肉生。日月嗟蛇,我也快老了,可还没有建立任何功业,所以很悲伤!”

刘备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说:我往常天天骑马作战,大腿的`肉都消瘦了,但是觉得生活很有意义;现在闲居无事,大腿的肉重新长起来了,想想光阴空过,转眼年老,而事业毫无成就,因此感到悲伤!

根据《三国志》记载,后来刘表就让刘备到博望这个地方去抵抗曹操的大将夏侯惇去了。

篇3:《品德的死亡》与复生

亨特对美国社会品德的衰落充满哀伤,他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当代美国人的道德理想,得出“品德已经死亡”的结论,尽管他并不否认品德在人们身上常有体现,但认为对于美国社会来说,恢复一种普遍的品德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瞬间完成的事,因为使品德可能普遍重现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不会再度出现,任何政治论辩,法律约束和教育政策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这种品德的死亡始于信仰丧失,在一个再也不把什么东西奉为神灵的世界里,人们已经不再有可以为之献身的信念。而与之相应的却是“价值观”的攀升,然而,即便价值观是真理,也已经被剥夺了自身对于品德支配的力量,它们是已经成为各种启示和命令的替代物。“价值观”一词业已把真理变为有用,把禁忌削弱为时髦,把信念看成纯粹的嗜好,让一切的一切都成为暂时的和变动不居的。

其次,品德的死亡也由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空间的扩展。放弃了神圣力量之后的美国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随之而来地也具有了一种放松自我约束和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藉口。亨特认为,这种模糊性是现时代不可逃避的特性,也是自由解放带来的烦恼。

再次,品德的死亡也由于文化的颠覆。不管变动的、暂时的道德普遍性能够提供什么利益,都无法缓解人们目睹暴力时的那份麻木和沮丧。而且,一切罪恶似乎都成为了可能——每一种暴力,每一种信念的破坏,对公正的每一种轻蔑,每一个冷漠的行为——因为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阻止它们的真理,那种长期维持真理的道德体制已经脆弱了,更有甚者,它已经不能修复了,也正是在这种深切的、持久性的文化颠覆中,人们目睹了品德的死亡。

亨特也更深刻地看到,这些困境的原因并不在于个人道德上的失败,事实上,有一种更大的历史力量在发生作用。各国的资本主义需求已经形成了一个根本不可能把历史、社会和主体都整合起来的自我。多元化和社会的流动已经摧毁了个人的信念,以及提供一种稳定意识的根基。当代的传媒和大众文化也已经摧毁了人们感觉什么是真实的基础。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者的使命是为孩子和社会带来更好的品德,通过道德训导使世界变得更好,然而,当代的道德教育刚好正在做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它正在摧毁一种能力——以信念来造就品德的能力。

那么,人们是否能让逝去的品德复生呢?亨特认为这太难,因为当代的美国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想具有品德但却不想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向往强有力的道德但却不想有任何犯罪感和羞愧感的负担;我们欲拥有德性但却不想有永远不能违背的道德证明;我们欲从善但却认为没有必要去命名恶;我们想更高尚,但却不想服从任何权威。我们追求一个对个人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的道德社会,一句话,我们想要一个按照自己的期望所根本不可能拥有的社会。”(James D.Hunter2000,XV)

亨特站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十字路口上哭泣。面对当代美国社会深刻的道德和价值危机,他试图为道德寻求一个稳定不变的、共同的、普遍的和神圣的信仰基础,以为只有如此,品德才能得以培养。面对流动的社会和多元的自我,以及被资本和利益腐蚀得不再有神圣信仰的当代美国人,他似乎有理由哭泣。

然而,黄昏给人的不仅仅是伤感,也有对黎明的期待。旧的品德去了,新的品德还会再来,比宣布“品德的死亡”更艰难的是价值和品德的重建,甚至宣布品德死亡本身的目的也不是要摧毁人们的道德精神,而是要让它重振,今天的美国人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和品德呢?这些品德的信仰根基又是什么呢?品德应当如何复生呢?亨特似乎难以给出答案,但他仍旧在努力寻找。

从哈佛教育研究院楼道挂着的照片中,我分明看出许多人都在同亨特一样努力着,对善良品德充满期待。他们都是曾为这里捐款助学的人,其中有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教育研究院前任和现任院长以及其他人士。“大学必须使自身迅速地适应人们品德方面有意义的变化。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永远是一面忠诚的镜子,鲜明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品德。”这是1869~1909年在哈佛任了40年校长的查尔斯·埃利奥特对于高等教育的看法。他十分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们品德的意义。现任的哈佛教育研究院院长杰罗姆·墨菲这样教导学生:“我一直都认为,想获得财富的年轻人应当成为教育家。真正的财富并非来自于金钱,而是来自为他人服务。”一刘老夫妻也这样写道:“我们最喜欢的一句话出自一块墓碑:‘我以往花费的,我曾经拥有的;我已经保留住的,我已经失去的;我所给予的,我现在拥有的。’当我们为教育作出贡献时——这是对这个国家最伟大的推动力——我们拥有的是对未来的希望。” 玛丽教授的课也让人意识到道德教育在品德复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我想,她向自己的学生——美国社会未来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推荐亨特的这本书用心良苦,饱含着她对这些莘莘学子和重建美国人品德的殷殷期待。

篇4:管理故事:武甲死而复生

人死之后果真有灵魂。武甲曾经肺咳久治不愈而死,魂一出体,他仿佛一团云雾覆盖家宅三日不去,但只见世人抬出一杆大称称量他的名字,刻度倒有两个:名声、财富。武甲一生奔名奔利不曾消停,自然压弯了秤杆,周围艳羡惋惜者不计其数。燃纸烧香,咏经啼哭好不气派。

三日过去,马理凯天仙引武甲的灵魂至天界,这里还有一杆大称,到了大称跟前,发现此称不同凡界,分两个台盘分放善、恶。此处,对你前世行为不做细分只论善恶,作恶大于行善直送地狱,反之入住天堂。生时积累的善行当为天界的财富,恶行必有还报。而俗世财名不被理论,于是被拖入火狱者甚众,并哭喊悔恨不及。武甲一生虽苦心积财,但并无多少恶行,而且生孝父母,或有助人乡邻, 因此得以接近次级天堂。近天堂者可获得上帝的召见。

那日来到上帝近前,横在面前的又是一杆大称!这是武甲死后见到的第三杆大称。武甲甚诧异,问上帝该如何,上帝不语只是摇头并叹息。良久,上帝终于对诸天仙开口,又似对武甲这些人,“你们叫做生命的实乃我赐你等的容器,他的容量你们叫做时间。我叹你们有负于我的不是你们的恶行,而是你们的空虚。本来名、利也为我所造化,专为在人间对你等良善修行的补偿,然而你们丧心失智,倒持本末,奔名驱利,扑风捉影,以虚做实至死不悟。”众人哑然,面面相觑。

稍许,马理凯天仙看众人困惑,便指着大称的盘子说到“那只鸿毛就是你等所谓人生。”听到这话,武甲等人才注意到,原来秤盘并非空着,其中确有一物状似鸿毛。武甲问道“我一生勤俭,谨守孝道,修桥补路,广播名声,虽逐名利却也不曾害理,如何只值鸿毛之重?”上帝和众天仙全都笑了,马理凯继续说道“临来时你是否看到家中的那杆俗称?那是上帝对你的启示。你为那个份量奔波越重,你的灵魂越轻,世俗乃灵魂的溶剂。”众人仍是不解。

又过良久,上帝开口了。“我赐你等生命是给你们机会,去用快乐装满这个容器。你们当让时间充实,于是逝去的才是你们所得的。你们以为临死时握在手中的才是财富,你们并以这个财富为目的。我给了你们头脑,你们却用欲望思考;我给了你们心灵,你们却用他人的心灵体验自己。欲望和虚荣交媾生出的是霸道、盲目和浮躁,而唯独没有感动。你们用他人的眼睛评价、监督自己,而不是自己的心,你们于是失去了自己的心,

我希望你们快乐,指的是要让你们体验每一秒钟,你们应当识美,应当从德中体验并记忆这一切,用记忆去装满容器。”“我给了你们每一个人智慧,而你们却用欲望把它弄坏;我给了你们心灵,而你们却混厄、麻木、盲从或用他人的心灵体验人生!你们一生忙碌却无善忆,所以价值空空。”

稍顿,上帝似乎料定武甲仍有余惑,便示意武甲向下观看,“看看你留给后人的财富吧。”登时脚下一片迷离,旋即出现了俗世场景,武甲家人已然为分割家财大打出手。“财宝可以传承,而快乐与心智则不然。没有心灵关照,财宝与快乐就会分离。”没有理会武甲等人,上帝继续他刚才的话语, “这个世界让我失望,我本来是用快乐造化了善根,快乐就是体验,就是记忆,就是你每一刻身后的容器中物。装了仇怨,于是生恶;装了快乐,于是生善。你等虽无大恶,却也实在乏善可称。我能不叹息?”

听到这里武甲似经霹雷炸开顿悟。“这便是上帝的大称!我虽有阳财却心态愁苦;尽管阳寿五十,确实在没有太多体验。财帛虽厚,闻识甚寡。”想到这里,武甲跪下拿出参悟:“仁者,觉也。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心灵。心灵可以置于他人的成就,可以置于他人的认可羡慕,可以置于他人的批评,也可以置于自己良知之下,凡此诸般乃为心态者也。一旦心灵离体,人便失去了主动行动的自由,也失去了头脑,终日惶惶然麻木不仁。”上帝与诸仙相视不语。

七日后,武甲苏醒,似曾惊梦。从此,武甲神迹晓镇一方。

这就是《武甲生训》的来历。后来八国联军入京此书失传,其大意据长者回忆大抵有以下经文,容我转述:

(一)

奋斗勤勉乃为初德,以不失心灵为限,失心即失德;

识善恶乃为中德,以本心为限,沽名钓誉之善行无果;

觉力与镜智,德之厚也。

(二)

德重体验,善忆丰者多仁厚。

(三)

拥觉智者有天下!有,非占,融也。

(四)

敬事者爱几,敬事爱几必达仁。

(五)

财不可以福传承,后代之乐必以己力心达。(张肇麟)

篇5:死而复生的乒乓球作文

参加乒乓球培训班时,有一次我不小心踩扁了一个乒乓球。我正要把它扔掉,老师喊道:“别扔!”拿过乒乓球看了看,见还没破,于是把它放进热水中,过了一段时间,乒乓球竟鼓起来了!

扁了的乒乓球怎会“死而复生”呢?回到家,我见开水壶里还有些热水,便开始了实验,我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碗里,再向碗中倒满热水,我忽然感觉那个乒乓球就像一个小星球,星球上有一道又大又深的“大峡谷。”过了几秒,我感觉那条“峡谷”好像变小了些,变浅了些,又好像没有,我恨不得把头伸进水中,仔细观察乒乓球的`变化。我想:如果把球整个都按在水中,会不会更快呢?于是,我用手把球捏住,连手带球整个泡在热水中。我摸着球,感觉到那条“峡谷”变小变浅了许多,倒像一条小溪流。可它好像还在不停地膨胀、膨胀……

突然,乒乓球凹陷的地方一下子突了起来,我被吓了一跳,把球拿出来一看,只见乒乓球又恢复得像以前那样圆滚滚了!

我想:铁盒中的水不高,如果温度升高,会不会膨胀得更快呢?我重新烧了一壶开水,把球又一次压扁,我把球放进开水中,几乎是刚放进去,球就膨胀起来了!

后来查阅资料,我才明白:热胀冷缩,被压扁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自身吸收了大量的热量,球内的空气膨胀,所以自然而然地鼓起来了。

篇6:血复生片说明书

血复生片简述:益气养血,滋阴凉血,化瘀解毒。用于气血两虚、阴虚津亏、自汗盗汗、烦燥失眼,出血紫斑等恶性贫血,癌症放、化疗后的血象异常;尤其是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高或调整血象作用。

方 解:恶性贫血、癌症等大病过后,使精气耗伤,由虚致损,逐渐发展成为虚劳,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损。治疗应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方中采用黄芪、山药补气;熟地、当归、白芍补血;女贞子、旱莲草补阴;同时采用川芎行气活血;丹皮活血散瘀;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川牛膝引瘀血下行;化瘀解毒以治根本。同奏益气养血,滋阴凉血,化瘀解毒之功。

篇7:蒋长明的复生之路

在汶川县映秀镇中滩堡村庙子坪板房社区,蒋长明开着一家不大的旅馆。记者一到映秀,就有当地人介绍,蒋长明是地震之后第一个在映秀开旅馆的,可以到她家里去,有吃有住,很方便。没想到记者找到蒋长明后,却被告知客满。

那天晚上,记者来到蒋长明家,一边吃饭,一边和她聊天。蒋长明说,自己开旅馆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想闲着,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更没想到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噩梦难忘

像所有经历过“5·12”地震的映秀人一样,蒋长明永远也忘不了一年前那个噩梦般的日子。

蒋长明告诉记者,地震前,她是漩口中学男生宿舍的管理员,每天负责宿舍区的保洁和按时叫醒住在宿舍的孩子们,

地震那天,正好是漩口中学调整学生午休时间的第一天,学生起床时间由两点二十提前到两点整,“如果时间没有调整,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孩子遇难。”蒋长明说。

学生们离开宿舍去教室上课后,蒋长明便和几个管理员坐到一起摆龙门阵、织毛衣,刚坐下没多久,房子就剧烈摇晃起来。“那天也真是幸运,宿舍楼的大门没有锁,平时我们在学生走后都会把门锁上,我们在房间里休息或者干活。那天要是锁上了,肯定来不及跑出来。”

蒋长明跑到外面,四周已是一片惊叫声和哭喊声。她赶回家看房子,可除了一片瓦砾,哪里还有房子的影子!

地还在晃动,岷江已经断流,人们担心随时会发生水灾,就往地势较高的渔子溪村跑,蒋长明也跟着人流跑,那天晚上,又下起了大雨,蒋长明和几个学生捡了块塑料布,在雨地里一直坐到天亮,“那时又冷又饿又害怕,除了哭,什么办法都没有。”

蒋长明是土生土长的映秀人,曾有过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日子虽然不算很富裕,但她觉得很幸福很快乐。后来,丈夫突然去世,她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

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蒋长明出门打工,在都江堰,成都等许多地方的餐馆都干过活。可几年下来,还是欠了七八万元的债。好在大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在成都找到了工作。二女儿也考上了马尔康的一所学校。“劳累虽劳累,但总算看到了希望,我本想等小女儿毕业了,就可以给人家还钱了。一年挣一万块钱,用不了几年就能把债还清。”

谁知,这场地震又让蒋长明顷刻之间变得一无所有。

重回家园

地震前,蒋长明家有一个小院子,几间瓦房,那是她和丈夫辛辛苦苦营造起来的家。“突然一下子就消失了,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找不到。”蒋长明说,“那些天我流了好多好多泪,真的以为这下完了,绝望了。”

后来救援的部队进来了,蒋长明和一些乡亲被接到了都江堰。接着,她与在成都工作的大女儿联系上了,就到成都和女儿一起住。很快,也有了小女儿的消息。蒋长明这才稍稍安下了心。

在成都住了一个多月后,蒋长明又回到了映秀。“大女儿刚刚参加工作,一个月才挣1000多块钱的工资,我们娘儿俩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尽管女儿一再劝她留在成都,可蒋长明不想就这么闲待着,总想回去看看,找点事情做。“那时,搜救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路也修通了,逃到外面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

蒋长明回到映秀时,政府修建的板房还没有建好,她便来到渔子溪村,住进了妹妹家临时搭建的草棚里。板房建成后,蒋长明分到了三间。

虽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蒋长明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没有从家里抢救出任何东西,板房里空荡荡的,连一张床都没有。住进板房的第一天,她躺在地板上哭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蒋长明就想,总不能一辈子住板房吧?总得要生活下去,应该干点什么,可到底干什么好,蒋长明自己也不知道。

2008年8月,灾区援建工作拉开序幕,映秀每天都有外面的人进进出出。蒋长明发现,到了吃饭时间,许多人都在吃方便面,啃冷馒头,蒋长明就想,自家的板房空着,闲着,能不能利用起来,开个小饭馆?每天多煮一些米饭,多炒几个菜,既方便外面来的客人,自己也有了收入。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亲戚朋友们,大家都很支持,有的还给她送来了锅碗瓢盆。很快,蒋长明的饭馆开张了。

自救之路

蒋长明是中滩堡村板房区第一个开饭馆的人。

饭馆没有什么名号,也没有醒目的招牌。蒋长明有时候就在板房放一块小木板,写上“家常菜”、“欢迎光临”等字样。由于蒋长明做的饭菜很可口,价钱也公道,大家口口相传,到她这里吃饭的人渐渐多起来,有时一天会来几十个人。蒋长明说,她在外面打工时主要是在餐馆里干活,一般家常菜还是做得来的,“打工那阵儿,下班后老板经常让我给员工们做菜,没想到今天还能派上用场。”

后来,蒋长明又把另外两间板房腾出来,办成了旅馆,而她自己就在用作餐厅的房间里支了个活动床,只在晚上睡觉时用,白天就收起来。就这样,她一个人既开饭馆又开旅馆,买菜、做饭,招呼客人,整天忙忙碌碌,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在蒋长明的带动下,中滩堡村的许多人都开起了饭馆和旅馆。蒋长明说,最初只是悄悄地干,有人问起就说是自家的亲戚来吃饭。“这是政府分给我们居住的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做生意。”而且,这些板房旅馆和板房饭馆都没有办任何手续。

一位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只能是一种临时的自然经济,不会长久,新的永久性住房建起来以后,活动板房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这些板房旅馆和板房饭馆呢?

在板房里还能住多久,蒋长明不知道,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这段住板房的日子将成为她人生的一个转折。

篇8:吊兰复生记作文300字

前些年,我们家来了一位新成员:一盆吊兰,它在我们家差不多2年了呢!它也算是我家的老常客了。

可在去年,几场陆陆续续的大雪接踵而来,与它同行的大蒜、仙人掌傲霜斗雪,没有丝毫灰心的现象,而吊兰却一片叶子接一片地冻死,一片片从翠绿到绿夹黄,加黄,直到全黄,此时爸爸也来伤害它,不但抽烟伤害自己,还将烟头放入花盆,也将吊兰熏了个半死,害得它全身发黄,连茎都超脆。我赶紧“紧急救治”用夹子将一个个烟头放入烟缸,又将脆茎拔掉,但我并未拔掉根,接着我又天天浇水,并查看那些长过的`小洞。

一次,我发现那灰黑的土地好像被人用调色板一点,一小点绿在黑色的泥土中映入我的眼帘,我一看,原来冒出了一小截小绿芽,那绿芽只有一个小拇指的指甲那么大,随后我每天给它浇两次,它越长越大,现在长得跟手掌一样大,一片片叶子上都有一滴小小的水珠,让那又宽又长又绿的叶子显得更加绿了,随后几天,嫩芽一个个都从那孤寂的土地里冒出来,探出头来看新的世界,望着他们,我心中回荡着一股暖流。

篇9:清代文学家沈复生平简介

沈复(1763年—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杰出的文学家。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后到苏州从事酒业。

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六卷(后佚两卷),影响甚大,1936年林语堂曾将这部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沈复简介

沈复(1763年—1825年以后),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作家、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记载。

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沈复生平

少年随父游宦读书,奉父命习幕,曾在安徽绩溪,上海青浦,江苏扬州,湖北荆州,山东莱阳等地做幕僚。中年经商。沈复平时好游山水,工诗善画,长于散文。除《浮生六记》外,诗稿散佚,仅存《望海》《雨中游山》及题画诗数首。

《浮生六记》简介

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系沈复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意,源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的感慨。

《浮生六记》原有六记,现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失传.以朴实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篇10:“死而复生”的奥秘

1.苏珊是一位美丽可人的华裔混血少妇,她差点死于分娩时的大出血。然而在可怕的回忆中,那却是苦难中的一段愉快与幸福的时间:

当时我的预产期已过一个星期了,家人都劝我去做剖宫产,可不知怎么了,也许是因为没有经验,我怀着盲目的自信,总认为一定能顺利分娩。但是一天中午,我突然觉得腹中一阵剧烈钻心的疼痛,母亲赶忙叫车把我送到了医院。分娩异常困难,出现了大出血现象。

当时我的心脏一度停止了跳动,以致医生不得不放弃最后的尝试,告诉母亲和我的丈夫,说我已经没救了。但是我的意识却如此清晰,这一切都能感知到,我还能听见母亲的痛哭和丈夫的啜泣声。

但我觉得(可见她还没有死)自己还活着,只是不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似乎另有一个明亮、温暖的世界,就在现实世界之上。

已故的那些亲朋成群地盘旋在屋顶上,我的亲人,还有最好的朋友——和我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威廉·龙(他的小名叫“小拖鞋”,后来在一次车祸中死去了)。我看到我的祖父、祖母慈祥地向我张开双臂;我的父亲带着一股浓重的烟草味儿,威严中透着亲切,我再次把头埋进他宽阔的胸膛;还有自小教我读书的莎莉姨妈,还像当年那样美貌和睿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与愉悦,向我表示欢迎。“小拖鞋”的鼻子上依然拖着长长的鼻涕,奇怪!和他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又是当年的小女孩了……这一切那么温馨,我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天真、幸福与无忧无虑……

这样的时刻如此美妙,尤其当“小拖鞋”向我跑过来,手里甩着一顶红色的圣诞帽时,我突然发觉自己完完全全地回到了童年。那年圣诞节,“小拖鞋”就是这样疯疯癫癫地跑进大厅,在我面前站住,“呼”地一下提住圣诞帽的顶部,两个木头小人从帽子里滚落到我前面的桌子上。它们多好看呀!两个用木头雕刻的印第安人,蜡黄的脸孔,漂亮的额头。“小拖鞋”指着它们说:“我们……”我高兴地勾住他的脖子,在他脸颊上留下一个红红的唇印。“小拖鞋”被我搞得不好意思了,小脸泛红……我又看到莎莉姨妈悠闲地坐在农场的护栏上。弹着曼陀林为我们唱好多好听的民歌。而我已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坐在一边浮想联翩,把辫子解开又编上,编出各式的花样。我有一头漂亮的金发,是晚会上小伙子们目光的焦点……这一切,都在极短的时间内闪现,带给我极度的喜悦之情,我几乎要飘起来,和亲人们一同盘旋而上……

2.即便是在今天,越战仍然给很多美国人造成无法治愈的伤痛。麦克斯·罗宾森在战争中失去了左手,身上残留着四块弹片。在那场噩梦中,他也曾在死亡线上走了一遭。

那年的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丛林中的我们简直成了敌军的活靶子,很多战友就在行进中被无声无息地消灭了。在一次小规模战斗中,高地上的敌军先后打退了我们三次冲锋。第四次,我和战友又冲了上去,我们不断跃起扑倒。向高地前进。在接近高地的一刻,我方的一阵迫击炮打压了敌人的机枪,我们抓紧这个机会再次跃起冲锋,刚迈出没几步,一阵“嗒嗒嗒”的声音把我放倒了,我“死”了。

我的意识飘离了肉体,先是一片漆黑与寂静。在每日听惯了枪炮呼啸之后,突然处于万籁俱寂之中,对我是莫大的安慰。而后,我看到我的肉体上有七个鲜血淋淋的枪眼(后来有四个弹片一直没能取出),但这并没有使我不安。在战场上,每一天心都悬在嗓子眼上,此刻的安宁最能令我放松下来。

接下来是不由自主地对往事的回顾,就像在放电影,老式放映机旋转的声响带动着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往事如同再次发生,把我带回到不记事的婴幼儿时期,有些是我也无从回顾的事情:学习走路、说话,不再尿床,而后是童年的池塘、蝴蝶和青蛙王子,牧场的蒿草没过了我的头顶,热风晃着麦子……山崖上印第安人的马匹,在长途跋涉中疲惫不堪的黄皮肤女人长长的辫子……

我还看到了少年时我在严厉的父亲的督促下晨跑的经历。我的新婚,我的入伍,这些场景在太平洋灰暗的波涛上方渐渐消失……这一切发生在极短的时间里,我只有静静地去品味,没能也来不及评判和停留。往事匆匆闪过,就如在生命中老去,这一刻有如一生。我心情平静,感谢上帝带给我这美好的一瞬,感谢我的“死而复生”,这是主赐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3.一位在车祸中差点丧生的卡车司机在被抢救过来后,对他的家人说了他去“天堂”的经过。

那天晚上从费城装货出来前,在酒吧小,坐了一会儿,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一高兴就多喝了点儿。上路后不久,就觉得酒意有点儿上头,我有点担心,努力集中精力,希望能坚持到下一个出口处。但是不行,我的头有点发沉,眼皮也在打架。在一个急转弯路口,我竟没有减速。车子滑倒在路的左侧,我眼前一片刺眼的光——一辆车向我撞来……

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觉得自己像根羽毛在飘动。这时候,我看到我的肉体就在下方,看上去血淋淋的,正被人从车厢里拖出来。血从我头上滴下来,碎玻璃划伤了我身体的多处地方,人们议论着。有一个好心人主动提出用他的车送我去最近的医院。我的行动极为自由,只要意识所往,我就飘向其处,所以我就像风筝一样随着那辆车到了医院。

在医院抢救室里,大夫和护士们为我做了检查。我的头破了,又失血过多,需要缝几针,然后输血,看来问题不至于太大。这时,我看到在我身旁出现一条通道,在通道的另一头隐现着光芒。于是我进入通道,并一直向前飘去。我的速度很快,感觉像飞机一般疾驰在死亡的天空,转眼就来到另一头的出口处。那儿是一座长长的虹桥,很高,伸到外面明亮的天空中。在虹桥前面站着三个人:一个是个瘦高个儿,面容清癯,但很和蔼,洋溢着爱的关怀;另外两个是矮个子,也像瘦高个一样和善,他们在欢迎我。但我还是很害怕,像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人一样,有不自觉的担忧。

这时,我忽然开始后退,比来时要快数倍,而那三个人却一直在眼前,直到我跌回身体里再看时,他们不在了。我又看到了人间的灯光和医生的脸。

有部分学者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幻觉,而超心理学专家和部分科学研究者以及哲学家则认为,这些现象证明了死后生命续存的可能。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濒死体验案例的不断出现以及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章、书籍和报告的刊登和出版发行,使得濒死体验现象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注意力,也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例如:1972年的著作《通廊》;1972年,美国精神研究会的卡里斯·奥西斯与冰岛心理学家厄兰德·哈拉德桑合作出版了《死亡时刻》;1975年,雷蒙德-穆迪博士的著作《死后的生命》;1984年,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出版了《走向奥秘迦——探索濒死体验的意义》;2012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埃本·亚历山大三世将他的濒死经历与见解汇编成书《天堂的证据》出版。

根据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在1980年-1981年,美国有近15%的人均有濒死体验现象。一些时事评论员,例如辛普森认为这一数字可能被低估了。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可能并不乐于与他人讨论这些体验,特别是当濒死体验被理解为一种超自然现象时。濒死体验的现象可能包括有生理、心理及超自然因素。超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宗教界均对濒死体验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篇11:“死而复生”的冒牌上校

羊年正月,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法院在看守所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了闫军涉嫌冒充军人诈骗一案,“死”后复生的闫军毫无往日神采,满脸愁容地站在被告席上,接受检察官指控。

退伍兵冒充参谋长骗财骗色

闫军是招远市某偏远农村人,今年33岁,个头不高,长相憨厚,伶牙俐齿。1999年参军,2003年退伍后在烟台打工。没有任何技术的他曾在几家企业做过保安、搬运工,这些脏活累活既不怎么挣钱,又没有发展空间,他一直干得不起劲。不得已,他反复选择跳槽。为了挣钱,他开始琢磨起一些歪门邪道。

去年年初,闫军上网冲浪时,偶然浏览到一些骗子冒充军人骗财骗色的案例,顿时产生了浓厚兴趣。据他落网后交代:“我本来就在部队待过,对部队有些了解,扮成军官肯定有人信,是个来钱的好办法。”闫军经过仔细研究,发现那些上当受骗的女子,大都年龄偏大,条件优越,自视甚高,慢慢成了剩女。由于求偶心切,收入稳定的部队干部,也就成了大龄女优先考虑的对象。

人靠衣装马靠鞍。闫军觉得,冒充部队领导必须拥有全套的装备和过硬的身份,才能打消别人的疑虑。经过打听,他给自己安了一个北京某武警部队司令部上校参谋长的名号。之后,他花費800元钱,在网上购买了全套的假军装、肩章、胸标、姓名牌和军官证……穿上笔挺的军装,戴上闪亮的肩章,闫军顿时昂首挺胸、气质非凡,每次穿军转出门,闫军都感觉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从一名普通老百姓,变成意气风发的部队领导。

网络世界就是虚拟社会,在这虚拟的背后,隐藏了各种污垢。在闫军看来,自己跟真正的军官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网上只能看到一个人的局部,可以隐藏自己很多缺点。闫军先是将自己的QQ空间伪装了一番,看起来就像一个刚从部队归来的军官,随后又从网上抄了一份语言风趣的征婚启事。做好这一切后,闫军开始琢磨着怎么吸引人上钩了。

一天上网聊天时,闫军遇到了在烟台城区工作的薛丽,两人聊得十分投机。闫军不停地炫耀在部队的经历,让薛丽感到心潮澎湃、相见恨晚,没两天便跟闫军见面了,并很快发展成了恋人。

让薛丽没有想到的是,刚认识10天,闫军便开始想办法骗钱了。他先是和薛丽坐公交车外出,很“偶然”地被小偷偷走了钱包,银行卡和身份证都丢了。三天后,他又声称要去新疆执行特殊任务,因为证件和银行卡都丢了,让薛丽给他购买了机票。并以在新疆需要购买返程票为由,又从薛丽处要走了5000元现金。为了假戏真唱,取得薛丽的更大信任,闫军在与薛丽相识期间,还以男女朋友的身份,分别到对方家里见过了双方父母。见过之后,薛丽果然对闫军信任倍增。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闫军却成了缺钱的无底洞,又分别以银行卡正在补办需要生活费、跟人打架要赔偿等理由先后从薛丽这里骗走了1万余元现金。

采访中,薛丽告诉笔者,出于对军人的崇拜和信任,闫军的话他特别信任,但完全没有想到闫军会是骗子。闫军给他看过军官证,还说自己是现役团级干部,每次都把要钱的理由说得很充分,薛丽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每次要钱就给他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闫军与薛丽联系越来越少,并仍以各种理由要钱,薛丽渐渐察觉出不对了,开始要闫军还钱。“我还能骗你呀,等端午节我就带你去部队看看,顺便把钱给你。”每次要钱,闫军却仍然编造各种理由推脱薛丽。

端午节后,薛丽再次来到闫军的出租屋,却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拨打电话,却提示手机已经关机,她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这之后,闫军又以相同的手段,相继骗了青岛、济南、长春等多名女士。但因为某些原因,民警落实案情时,不少人选择了回避,只表示曾交往过,并不愿过多谈及。

以办事为名四处敛财

在骗取财色的手段耍得差不多了以后,闫军觉得来钱太慢,还费心费神,而且这样的行骗已经没有多少人再上当了。于是,闫军又打起了帮人办事敛财的鬼主意。

2014年6月23日,烟台开发区的徐东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闫军。闫军谎称爷爷是北京某军区的高官,自己是团级干部,认识很多人,能量很大,帮别人办过不少事,很快博得了徐东伟的信任。

徐东伟一直想调动工作,苦于求人无门。认识闫军后,他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不停地约他吃饭见面。几次接触后,徐东伟终于将自己想调到国土资源局工作的想法提了出来。让他没想到的是,闫军当即拍胸脯保证:“这小事好办,我姑父就是局长,交给我就行了!”徐东伟喜出望外。

徐东伟高兴没多久,便开始接到闫军索钱的电话。每次,闫军的名目都不一样,办工作送礼、看望姑父、上班培训……就这样,闫军忽悠来忽悠去,先后从徐东伟那里拿走4万多元。

钱是要到了,事却一点没有办。面对徐东伟的追问,闫军每次都找各种理由搪塞。

随着在烟台行骗的人数增多,闫军暴露得越来越多,向他追债的人整天找他。为了躲债,他便索性回到老家招远县城,在那里租上房子继续行骗。

在家乡招“女士官”被抓获

回到老家后,闫军没有一点收敛,还在做着冒充“部队军官”行骗敛财的梦。

一次,闫军在一家烧烤店吃完饭后,到附近的理发店里理发。闫军和女老板王华林一直聊着天。看见王华林的女儿在一旁帮忙,闫军就问有没有工作,说有战友在四川的部队,可以把他的女儿办成士官。

因为女儿正好闲在家中没事,王华林便动了心。猎物上钩,闫军自然不会放过。随后,闫军以部队下来带兵的人需要提供住宿等为名要走了3000元钱,之后,又以给当地派出所、武装部打点、请吃饭等理由,先后从王华林处要走了2000余元钱和一些烟酒。自从认识了闫军,王华林一天没有安生过。

nlc202309041730

时间一长,王华林心里开始有些忐忑,怎么老要钱也不见办事?便让女儿上网查询搜索一下闫军的名字。没想到,刚在百度上打上闫军的名字,便出现了“警惕骗子闫军”的帖子。这个帖子让王华林心里咯噔一下,吃惊不小。王华林赶紧与女儿一起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2014年8月14日上午,闫军又一次穿着崭新的军装出门,他来到招远市北关西某商店,只见周围几个住户正围在一起聊天。尽管不认识住户,但闫军一点也不打怵,立刻迎上前去,跟他们开始侃侃而谈,说着一些部队上的事情,和自己不菲的背景。让闫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名身着警服的男子突然出现,动作迅速地给他戴上手铐……

“死”过一次的假军官

抓捕闫军的是招远市公安局罗峰派出所民警。將闫军抓获归案后,民警立刻展开调查,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闫军不仅冒充假军官为人办事骗钱,竟然还“死”过一次。

8月15日,民警带着闫军到其户口所在地某村调查,到了村口,闫军脸色却突然变了,死活不下车不进村,并当场在车上打滚撒泼起来。民警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先到村内调查,然而到了一户村民家中,刚一提起闫军的名字,对方便说了让民警震惊的话语:“他啊,早死了,都出殡了!”

“欠太多的账了,我这也是没办法了。”8月16日,闫军的父亲在派出所向民警说出了实情。原来,闫军在外冒充武警上校军官进行行骗时,为了避免别人起疑,每次行骗都用真实姓名,连家庭情况也如实相告。加之,他还将有些交往的人带到家里,让别人知道了家庭地址。被骗的人发现上当后,找不到闫军,便会来找闫军的父亲要求还钱。闫军的父亲本来就没有经济来源,将自己省吃俭用的几万元给儿子还了一些债后,不堪重负。无奈之下,2014年6月,他从外面抱了一个骨灰盒回家,谎称闫军已经病死了,并在村内举办了葬礼,以此逃避追债的人。

“他骗了太多人了,都来找我,实在扛不住了。”采访中,闫军的父亲不停地感叹说。他说,好不容易把闫军带大,本想让他好好发展,没想到却落到今天的下场。

庭审中,面对招远市检察院两名检察官的指控,闫军如实交代了自己曾在烟台、青岛等地多次冒充部队团级干部骗人的事实。面对即将受到的法律制裁,不懂法律的他内心悔恨不已。

闫军落网了,他为自己行骗几万元的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同时也留给社会很多思考。采访中,闫军向笔者提到,自己冒充武警上校军官只是贪慕虚荣、一心求财,自己从没有当过部队干部,对部队的司令部职能一窍不通,对参谋长一职的职责更是不了解,在他长期行骗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受害人向他详细打听部队的情况和具体工作,完全都是听之任之。即便有人询问,也是三言两语。如果有人详细打听,或者上网查询一下,都不会吃亏上当的。在此,笔者也提醒广大群众,面对陌生的“部队干部”,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向当地的武装部、驻军打听,擦亮自己的慧眼,这样就不至于上当吃亏。利益面前多思考,不要冲昏了头脑。

(摘自《检察风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髀肉复生-髀肉复生的故事-髀肉复生的寓意-髀肉复生的意思】相关文章:

复生会口号04-10

死而复生的战士五年级作文04-17

上一篇:2022年天津农学院高职升本科专业课参考教材下一篇:《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学习心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