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2024-05-14

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听后感(精选6篇)

篇1: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是谁把我们培育成参天大树?是谁让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们是谁?他们是我们最亲爱的老师。当今天我看了“感动xx的人民教师”后,我非常感动,原来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就像知识的雨露甘霖,不断的哺育着我们这一棵棵茁壮的幼苗。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用双拐撑起美丽人生的杜国香老师,她能坚强地面对所有困难,她那张脸中我看出了她美丽人生中感动到了每一个人。还有一位脸上常挂着严肃表情的体育教练,他所教出的学生差不多都得过市、省等地区的荣誉,正因为他的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感动了全校师生,虽然这位教练常带着严肃的表情上课,但他还是爱着学校这个大家庭,现在每个学生都是把这位体育教练当成自己的亲人,也一样爱着他。

生命不息,感动永在。感动着我们的老师还在延绵不断的产生,热爱着我们的老师还将继续诞生,不管我们走多远,走多久,我们亲爱的老师仍然不会忘记我们,永远都会爱着我们,关心我们。就算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有多么深,有多么好。咱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永远都要保留这份爱……

生命不息,感动永在!

篇2: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臧燕

今天下午听完王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后,我深受感动,他以自己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文化知识,不仅证明了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伟大,同时也为我们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如何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教师”的进修课。我将以王老师为楷模,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对得起“园丁”这个称呼。

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但我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虽然在教学中我没有优美生动的语言,但我愿意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真正践行“言传身教”。

听过王老师的报告,不仅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交给我一些教学方法,可谓是受益匪浅。课前的备课很重要,不单单要备教材,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备学生。只有把教材了解清楚,才能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从而确定教学思路,是学生收获最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条件,才能逐步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老师要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使之成为今后社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并把它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国外教育界提 1 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可见重视学生的后天学习、后天发展,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随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鼓励为主,使学生找到自信,不断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首先要以工作为乐,才能让自己一直都能充满热情、激情。做到以工作为快乐,我认为老师必须有爱心,有进取心。有爱心,才能爱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事业,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像父母一样,从而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今,面对知识的快速更新,教师拥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拥有广阔的大海,这样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真正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这样才能驾驭着我们的教育之舟在课改的浪潮中行动自如,而不会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给自己及时“充电”,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可供教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读书、看报、看教育教学专著,可以上网学习,也可以通过云空间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充实自己,才对得起孩子们那张张灿烂的笑脸和家长那期待信任的眼神。

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科书几乎处处蕴含着文学的因素。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除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外,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根本保 2 证。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着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古今中外,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各科联系紧密,如历史政治等。欲达此目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语文教师务必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语文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才情睿智,见识广博,学问精深的语文教师才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才能真正“教”出高质量,“研”出高水平,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能行。

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鼓舞人,他的事迹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虽然我们逝去了青春的年华,但我们培养了祖国的接班人,收获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我们是精神上的富翁!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就要用我的激情、我的爱心和我的执着去实现自己曾经庄重的誓言,用我的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祖国未来的花朵。

篇3: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一、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美, 感受幸福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让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做一个有用的人。陶老师就是坚持这样的教育目的, 用智慧的双眼不断地寻求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 在发现、提升、实践的基础上, 不仅让自己感受到幸福, 也帮助他人实现了理想, 所谓“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即是如此。教与学是一个互相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 引导学生成长, 学生的美好又在不断丰富着教师的心灵, 看着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不断成熟、不断进步, 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教师, 与我爱的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发现并记录教育过程中的美, 我感到十分地幸福。

二、在教育过程中唤醒潜能, 品味幸福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只是很多时候处于沉睡状态, 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唤醒人的潜能, 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因此, 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潜能, 相信学生具有“一飞冲天”的潜力, 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是一张白纸”的观点,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尽力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教师的灌输。陶老师通过多个案例来证明人的潜能无限, 而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 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倾听学生的心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的点拨唤醒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人师者, 引导学生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打造一片新天地, 方能会心一笑, 细细品味这独到的幸福。

三、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性, 创造幸福

陶老师的讲座中围绕人性列举了很多事例, 主要说明一个问题:唤醒学生的潜能要遵循“人性高于一切”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 要贯彻这个原则, 就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知识和能力并重。应试教育的误区之一就是注重知识的获取, 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导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学会学习, 形成自身的学习能力并终身受益。二是注重人品和个性教育。教育过程中, 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教育才是重中之重。一时的分数高、一时的事业成功不能代表教育的成功, 如果道德败坏、性格恶劣, 人的能力越大, 给社会造成的隐忧越大。所以说, 人性高于一切, 要注重人品和个性教育, 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言传身教。教育是身体力行,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不管是知识层面还是道德层面, 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上几点, 尊重并引导了学生的人性发展, 就能够创造幸福, 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人生。

四、在教育过程中师法自然, 享受幸福

教育方法是我们教师要一直研究并探索的重要课题。陶老师提出:取法乎上, 即师法自然, 真法不落实像。简单说来, 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适合自己, 符合实际。要知道, 教育方法是教育理念的体现, 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技巧, 更不是别人经验的复制, 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师情况而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所谓的“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才能让师生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篇4:董明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人家说她人如其名,董明董明,最懂光明。

因为她用奉献感受幸福的人生,感受生活的美好。虽然已经忘了走路的感觉,但她用奉献的心走了十年的路程。在一片掌声后不禁感叹,她的黑夜我不懂,但是,我看到了她的坚持。她懂光明,是因为她在经历了黑暗之后仍有一颗充满光明、渴望被爱的心。在看不到希望在哪,路在何方的情况下,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创造了医学的奇迹,成就了这位在轮椅上的志愿者。

她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用诚挚的言语动情地讲述着她的经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轮椅上的天使志愿者”董明。在不满十岁的时候,她便不知在鬼门关口徘徊了多少回,在每次饱受孤独的吞噬、被绝望淹没时,都会自问,放弃,别人就会可怜你吗?放弃与坚持都是生活,但是她选择了坚强地活下来,生命是自己的,哪怕用尽最后一分一秒,也要让生命没有遗憾。

但坚持并不只是活着,知识改变命运,她迸发出了学习的想法,没有办法读出课文,就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默地念;没有办法拿笔,就一笔一画地在心里默默地写。”十年与病魔斗争的同时她丰富了自身,自学英语、日语,考取最高心理咨询师。也许是因为她的感同身受,因为曾经痛苦过,挣扎过,所以能够理解别人的苦难,以奉献他人为幸福。

“在失望之后仍是失望,但我依然选择坚持,看不到希望,我只能继续努力。”正是凭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她坚持下来了,并做到了回馈社会回馈祖国。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是董明的人生信条,她立志要加入志愿者团队,这是一个被爱包围着的集体。先后拒绝所有捐款,放弃了免费治疗,又将稿费捐出,她成立志愿团队帮助更多人。供销师生代表送上一捧鲜花,寓意着“在有限的生命里,你的奉献与爱是永不凋零的。”

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与痛苦,她都没有为此而拒绝付出与奉献,因为在给别人一个机会的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份快乐。

在每一个需要正能量的角落,在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她总是能以高昂的姿态,谦然的品行,将爱传递万家。她说过:“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太渺小,但在那些需要帮助者面前,我们举手投足的给予便是他们的全世界。”在诠释奉献的时候她说:“仅仅渴望爱是得不到爱的,只有付出爱才能收获爱,爱不应是索取而应该是奉献。”过往的经历让董明对于爱有着超乎常人的渴望,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生活给予的磨难中,她没有被打败,而是以正能量去挑战挫折,在国家领领导人接见之后,能更清晰的认识自己,不因别人的轻视而自卑,不因收到过夸奖而自傲,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她给了我榜样的力量,让我更加懂得感恩,懂得得珍惜。不要抱怨社会湮没了你的渺小,更不要在你觉得自己不行时放弃自己。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要虚度时光。年轻的我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与圆梦。

篇5:《时建美老师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学习了“最美教师---时建美”的感人事迹。时老师是刁镇道口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然而她的事迹却毫不普通。时建美老师今年50岁,从教34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出人意料的是,时老师并没有选择住院接受治疗,而是依然活跃在她的三尺讲台上,坚持把她的六年级学生送上初中。2011年5月底,时建美被医院确诊为子宫癌晚期。两年多来,时老师化疗了整整十次,满头秀发逐渐脱落,不得不戴着帽子为孩子上课,被学生称为“最美女老师”。

她与病魔作斗争期间,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学校领导、同事都劝我回家休息,但我真的放不下孩子们,而且我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病会好得更快一些。”时老师说,她没有什么可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一路走来,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当我看到52个孩子的时候,就有很大的精神头,非常非常愿意来上课。”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时老师把治疗、复查的时间都安排在周末,就这样她坚持了一年的时间。无情的病魔并没有因为时老师的坚持而远离,2013年5月,她的病情再次恶化,必须接受第二次化疗。但看着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时建美和主治医师商量,希望先用药物控制病情。时老师说:“学生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我离不开他们,我会用我有限的生命,多和孩子待在一起!”

时老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投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在传递人间真情中收获幸福和快乐。她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高尚师德,任劳任怨、呕心育人的可敬风范,充分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时老师的事迹,可歌可泣;时老师的言行,感人至深。这种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高尚师德是真正的蜡烛精神和春蚕精神,是真正的师德大爱,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正能量,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和激发这种正能量,用心办教育,倾力促发展。

时老师的事迹使我对“爱与责任”有了更一步的认识。爱事业如爱生命,时

老师鼓舞着大家,我们要像她那样,怀着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热爱教育事业。

最美老师,美在大爱。“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妈妈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最美老师,美在强烈的责任心。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岗位责任心,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作为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清楚的认识,要有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时就意味着要甘守清贫,因为教师的付出和报酬是永远都不可能画上等号的。教师除了完成八小时工作之外,课外还会付出了许多无形的劳动,这些都是不可能用金钱衡量的,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与其老抱怨这些,还不如换种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跳出世俗,守住心灵的那份净土吧。

我们是平凡的,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平凡的,它是由点点滴滴平凡而又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琐事组成。如果缺少了责任心我们的工作将无法想象;如果缺少了爱,我们的学生将无法想象;如果缺少了诚心我们的世界将无法想象。是责任心,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极其平凡的工作。是爱,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快乐,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篇6:三好一满意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三好一满意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12月7日下午2点,在医院综合楼听取了由卫生局组织的“三好一满意”报告团的演讲,演讲团分别有市立医院的内科大夫xxxx,市保健医院的xxxx,市中医院结石病科xxx大夫(xx重点专科,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疾病预防接种中心xxx;结核病防治所的xxx,开发区医院精神科大夫xxx,市人民医院妇科xxx主任共7人组成。他们的事迹报告看似平凡琐事没有惊人之举,但感人之深,倍受感动鼓舞。

在报告过程中,当听到xxx大夫援坦桑尼亚期间条件的艰苦,开发区精神病科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危,结核病防治所工作职业处境时候对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敬业精神所感动。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环境是何等的优越,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上一篇:班主任转型培训简报下一篇:安全用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