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1年建党以来

2024-04-14

自1921年建党以来(通用9篇)

篇1:自1921年建党以来

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方巨龙。

我之所以想要加入共产党,与我爷爷对我的言传身教紧密相关。他作为一个开垦北大荒的转业官兵一直教导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他的影响下,我的叔父,姑母都是党员,他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勤恳恳为党工作,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上学以后,从书本上,报刊上学到了许多党的知识,对党的认识更深了,我为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感到自豪和欣慰。在读初中的时候经常从报纸和电视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虽身处平凡的岗位,但却做出青史留名世人称颂的事迹来。中国共产党,不仅仅象征着崇高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年轻人指明今后正确的奋斗道路方向,使我们在党的摇篮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进入高中,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教育下,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刚入大学,我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2012 年11月我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进一步靠拢。2013年5月我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对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学习党的理论和历史,通过耳濡目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我强烈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她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共产党员总是在一切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她才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她才能带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国富民安和统一强大。作为一个渴望上进,渴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一名大学生,我更加坚信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来,我时时刻刻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思想进步的同时,我时刻记得自己还是一名学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只有精通自身的业务,才能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此我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从不怠慢,同时抓紧课外的每一分每一秒阅读课外书籍,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方面,我一直也是尽心尽力尽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班级担任文体委员,在学生会担任文艺部部长,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本着为同学们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力求做好每一件事,办好每一项活动。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我还经常作自我批评,发现自己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学习上在部分学科还有欠缺,成绩还有待努力提高;工作中有些情绪化,不过我会尽我所能予以改正的,同时还请组织给与指导和帮助。

如果组织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将以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榜样,继续努力,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如果党组织没有批准我的请求,我也不会气馁,我将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及时充实、提高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同志自提出入党申请后,积极靠拢党组织,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能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对党的认识,并能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曾两次获得奖学金。思想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对组织忠诚,有无私奉献精神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希望××同志积极改进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求更大进步。

×××同学能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认识明确,入党动机端正。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承担班级、社会工作,积极参加班团组织的多项活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担任学生干部,工作以身作则,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能够大胆管理,并能关心贫困同学

篇2:自1921年建党以来

一、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如何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战略方针,争取迅速直接对日作战的问题。而团结奋斗。10月,薄一波、杨献珍等受中共北方局的委派到达山西,同阎锡山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接办了阎锡山创办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他们把牺盟会变成抗日进步团体,并利用这一合法的组织形式,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办多种训练班、教导团,培养了一大批领导抗日救亡工作的骨干。

1937年9月中下旬,沿平绥铁路推进的日军进入山西北部,占领天镇、广灵、大同。阎锡山指挥的晋绥军纷纷向雁门关方向撤退。进驻五台的八路军总部指示第一二○师从西面驰援雁门关;第一一五师从东面配合友军作战,对从灵丘增援平型关之敌实施攻击。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一部首先从灵丘向平型关方向进犯,23日和24日在平型关正面及团城口与中国守军发生激战。9月24日,第一一五师主力冒雨由冉庄向平型关东北的白崖台前进,在小寨村至老爷庙公路附近山地设伏。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山西五台县金岗库村。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总部离开南茹村,开赴太行山。聂荣臻留下,于11月在五台县城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随后移驻金岗库村。晋察冀军区是插入敌人后背的一把尖刀,在聂荣臻司令员的指挥下,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7年11月时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的聂荣臻同志受命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咀普济寺成立,聂荣臻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1938年3月8日聂荣臻司令员率军区指挥机关进住金岗库,司令部就设在这所院子里,从这里起始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和组织了当时的抗日战争和地方革命。晋察冀军区是我党、我军抗战初期深入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最前线的军事指挥机关,它在整个抗日战争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写下了光挥的篇章。

1939年11月11日,八路军总司令部从砖壁进驻王家峪,当时朱总司令住在五家峪张昌绪家院 内;朱总司令住东屋,左权将军住南屋;彭副总司令居东院张富生西房。中共中央北方局驻王家峪(前庄),八路军总政治部驻下合,总供给部驻西堡,抗大总校驻蟠龙、北方局党校驻上北漳,总部特务团驻西营镇,鲁迅艺术学校驻下北漳,总部直属队驻枣林村。

1939年12月初,阎锡山发动了十二月事变(又称晋西事变),命令第六集团军总司令陈长捷指挥第六十一军、十九军等部,围攻驻守在晋西南地区的决死队第二纵队和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破坏永和、石楼、洪洞、蒲县、大宁等抗日民主政权和群众组织;杀害干部及晋西独立支队后方医院伤病员数十人。

194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发言中说,对山西新旧军的磨擦问题,我们采取强硬方针是对的。当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驻二战区办事处主任王世英,指出:“国共分裂之谣不可信,这是汉奸放的空气,你应对外表示八路拥护阎长官抗日建国一如往昔,但希望旧军停止进攻新军,双方和解以利抗日。”11日,毛泽东在复彭德怀的电报中,对目前国内形势指出:“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在全国任务还是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退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未丧失。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阎锡山的反动。他就是目前大资产阶级中最反动的部分。他的阴谋十分恶毒。他已封锁了吕梁山与中条山。我们对策,以贺、关力量首先夺取晋西北的全部,至少是大部,以晋东南力量巩固晋东南未失阵地,争回已失阵地之一部,打开一条通洛阳的路,十分要紧。然后由贺关与晋东南各出一部,向吕梁山攻击,至少恢复原有陈支队阵地及一条交通线,打通延水关。如果此时阎锡山愿意讲和(还未丧失此种可能),则让他占领吕梁山的大部,我只占一小部及一条交通线,就此罢手,否则战事难免扩大。”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址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1940年2月,这里成立了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暨120师师部移驻此院,同时成立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从此,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周士弟、李井泉、牛荫冠等同志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移居这里。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就在这里的“晋绥军区礼堂召开”,当年毛主席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后被收入《毛选》第四卷),并亲笔题写了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为了粉碎日本侵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出动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华北战场的主要交通线上,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战,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指挥部旧址,坐落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包括百团大战纪念碑和百团大战纪念馆两个部分。纪念碑是由主碑、副碑、圆雕、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等组成的建筑群。主碑与3个副碑组成一个巨大的箭头,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破击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东西两侧的4个烽火台与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纪念馆分上、下两个展厅,展览分“惊世壮举,辉煌战果”、“英雄史诗,宏伟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和纪念百团大战的书画四大部分,以100多幅珍贵照片、图片生动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英雄业绩。

1946 年6 月,新四军第五师随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从豫鄂边突围到豫陕边,建立了豫鄂陕根据地,坚持斗争达半年多,后奉中共中央命令北渡黄河转到山西晋城休整。

1947年5月2日,在解放战争的炮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晋东重镇阳泉。为了夺取和巩固全华北,动用阳泉的煤铁资源支援解放战争,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将阳泉镇从平定县划出设市。5月4日,中共冀晋区党委和行署、冀晋二地委和专署即遵照这一决策,组建了首届中共阳泉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从而,使阳泉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简称中共第一城(之前,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也收复过诸多城市,但均属接管性质而非创建)。

1948年4月1日,毛泽东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总结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经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东17公里的云周西村,距太原市区85公里。1956年--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1956年改称刘胡兰纪念馆。1959年--1979年曾两度调整布局,重新整修扩建。现占地面积63000余平方米,位居全国个人烈士纪念馆首位。主要建筑物由毛泽东题词纪念碑、刘胡兰事迹陈列室、七烈士纪念厅、刘胡兰雕像、陵墓和观音庙等组成。整体建筑以纪念碑与陵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凝重典雅。

为纪念刘胡兰英勇就义50周年,1996年又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工程,增设了刘胡兰事迹影视室,纪念刘胡兰就义50周年书画室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碑。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献身的英烈中,刘胡兰是惟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烈士。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启迪后人,褒扬攻打东山四个要塞争夺战牺牲的烈士,1959年,中共太原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牛驼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园。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的报道,同时发表《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社论,介绍了当时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在贫脊的山梁上,艰苦奋斗,发展生产的事迹。此后,全国农村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学大寨运动,对促进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业生产起过积极作用。但到后来,学大寨成为推行“左”倾政策的政治运动,大寨也从先进典型演变成为“左”倾政治运动的工具,使学大寨的消极作用超过了它的积极作用。

“四八”烈士纪念馆又称王若飞纪念馆、“四八”烈士祠,原址在山西省兴县城东南的东会乡寨上村。当时祠中仅有王若飞等五位烈士及其随行人员的石刻灵位13块,另有石碑两通,分别记载了烈士遇难的经过和简历。1976年,“四八”烈士遇难30周年之时,吕梁地区在烈士遇难的庄儿上村北黑茶山下新建“四八”烈士纪念馆,将烈士祠搬迁至此。

麻田,位于晋中市左权县城南45公里处,为晋冀两省要隘之一。东出邯鄣,西达太原,北上阳泉,南下长治,皆当其冲。曾有太行山上“小延安”之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麻田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及八路军总部驻扎最久的太行山老革命根据地。镇南端的“总部大院”曾是当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旧址,有房20余间,分设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彭德怀将军及左权军纪念陈列馆,陈列有关图片,实物、专题资料千余件。镇内还有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及当时党政军各首长住地多处。镇东北方向的十字岭是我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与日寇作战的殉难处,1987年5月25日,在此处建成“左权将军殉难处纪念亭”。亭用钢筋混凝土,仿明、清古建筑结构,造型典雅别致,古色古香。建筑面积295平方米,亭正中竖有4.5米高的汉白玉纪念碑,正面刻着:“左权同志永垂不朽”。左面、右面分别刻着邓小平、朱德的题词,后面刻着彭德怀撰写的左权同志碑志。主碑四周还竖有八块石碑,显得庄严肃穆。

1986年8月五台县石咀普济寺旧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

1988年决定在牛驼寨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太原解放纪念馆。这项工程于1988年3月24日破土动工198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四十周年之际竣工落成。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作为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平遥古城是依据中国汉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

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首次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逃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2005年7月29至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山西省考察,瞻仰抗战旧址,缅怀英雄业绩。胡锦涛强调,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今天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发愤图强,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3:自1921年建党以来

1921年建党以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早在1943年6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科学地论述了群众路线所包含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毛泽东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方法问题看作过河的桥或船,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正是在中国革命这样的汪洋大海中,我们党找到了“群众路线”这个“桥”,为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所设想的宏伟蓝图转为现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2]这个表述概括了党的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体现了我们党当时作为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党与人民群众应当保持的关系。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政治”。[4]从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政治问题是与“群众路线”理论紧密联系的,要践行好群众路线,就必须关注和实现群众在政治方面的不同期许。

当前,我党准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来潜伏在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诸如房价飙升,药价虚高,食品安全,社会公平等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诸多民生问题,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越发自觉,注入了更多的民生因素。胡锦涛针对经济发展中重物而轻人,社会上损害百姓利益的事件不断增多的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观,指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七大政治报告专门用一章节来论述民生问题,这些都证明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同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就是民生第一,也体现出新一代的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精神,展现出关心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信心和决心。2011年两会内容中人民幸福成为了热议话题,可见党把如何使人们获得幸福作为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是建党90年以来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同样也是今后我党在改革发展中克服种种困难,推动国家在各个领域获得新突破的根本依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125页.

[2]《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第440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第P1004页.

篇4:自1921年建党以来

聚焦KBA 4.0布局印刷全领域

印刷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本届德鲁巴上,高宝集团针对众多印刷市场提供了范围广泛的独特产品组合。“Add more KBA to your day”这一口号很好地诠释了高宝印刷和生活息息相关,无所不在,同时也体现了高宝出众全能的产品线可以承载各个承印材料的印刷要求,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要。今年,在3000平方米的展台上,高宝可谓胶印、数码、柔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有9种产品和服务首次参展。并且,以在KBA 4.0品牌下的离线印后加工和印品整饰的自行开发产品以及新增服务和工作流程解决方案阐述许多行业的发展趋势。

高宝中国表现强劲

去年,高宝fit@all重组全部结束,并大获全胜,高宝重新回到盈利的状态。在今年的展会上,高宝全新的形象、精巧的布局,还有高宝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全面展示了高宝在革新后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市场,尽管印刷行业竞争剧烈,行业低迷,但在高宝举办的中国日上,众多客户倾听高宝的最新技术,寻求未来的发展方向。高宝大中华区CEO岑寒先生惊喜地说道:“中国客户的支持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以及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我们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继续为中国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高宝在中国区的市场表现强劲,连续7年都是高宝最大的市场。此次展会高宝推出的新技术、新趋势,更是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和认可,中国市场也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傲人业绩带出良好经济展望

KBA总裁兼CEO和2016年德鲁巴展会主席Claus Bolza-Schünemann先生总结道:“印刷经过过去8年的结构转换后,在所有产品的多样性上都取得了强劲的回归。你可以感觉到大多数公司都已做足了功课,并适应新的市场现实。我们对本界展会参观者的数量、质量和国际性都倍感惊喜。投资的气氛和意愿在KBA展位异常高涨,许多参观者都称赞我们公开且实用的产品和服务展示。在单张纸胶印机领域,我们超过了既定目标订单,完成了过亿欧元的傲人业绩。我们的新型数字卷筒纸印刷机和柔性版印刷机也非常受青睐,我们期望可以持续后drupa业务。我同意一些业内同仁所说的,这是自2000年以来最好的德鲁巴展会。”

精彩掠影

高宝在drupa 2016上同时展出了数码、柔印和胶印,并覆盖不同承印材料的多种技术及解决方案,并重点展示了在KBA 4.0概念下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印刷企业提供的数字化转型和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

高宝展出了采用环保水性油墨的软包装印刷解决方案,这在本届德鲁巴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台NEO XD LR CI八色轮转柔版印刷机采用低迁移水性油墨进行薄膜印刷,最多可十二色印刷,适合于软包装印刷领域的众多应用

高宝重新设计的RotaJET L系列采用了独特的灵活模块设计和新型的自有1200dpi Piezo喷墨技术,是唯一可在将来实现现场升级的喷墨轮转印刷机

高宝最大的单张纸胶印机演示,每一场都人气爆棚

高宝举办的中国日,众多客户倾听高宝的最新技术,寻求未来的发展方向

虎彩在drupa 2016上订购2台Rapida 75 PRO,虎彩及高宝高管在该设备前合影

雅图仕采购Rapida 164-6+L,雅图仕及高宝高管在该设备上合影

篇5:自1921年建党以来

记得小时候总爱在爷爷的奶奶的怀里,听那些令人激动澎湃的革命故事:二万五千里长征,董存瑞勇炸碉堡等等。而那些革命烈士也在脑海中永远的留了下来:刘胡兰,董存瑞,赵一曼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永远永远的。当然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烈士,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现在我们可以大声的告诉他们,你们的坚持是对的,你们是伟大的英雄,现在的中国是强大的,这一切都要谢谢你们!

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是关于刘胡兰的故事,也许是觉得她和我一样都是女孩子,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也曾不明白为什么,她能忍受那么大的痛苦。当坏人企图让刘胡兰供出共产党,并用金钱来引诱时。刘胡兰丝毫不动摇并说:“给我也个金人,我也不自白”她的话激怒了了鬼子,面对死亡她只说了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终于刘胡兰英勇牺牲了,她一个人的性命保住了整个村民,更保住了幕后的共产党。

我曾经想过是什么支持着像刘胡兰这样,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共产党。后来我明白了,是信念,是相信共产党一定会胜利,相信人民会因为它而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信念。他们愿意为了我们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思想。烈士的赞美,因为这一切告诉了他们,我们得到幸福了,他们能够安心了。

篇6:自1921年建党以来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正是中国吸取了蒋介石反动派“四 一二”__政变的教训,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了自己的武装,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让中国人民不再将希望寄托于他人,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武装。

谁能够想象,在被反动派重兵围追堵截的恶境下,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竟然被中国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路踩过。在举世瞩目、举世震惊中,不断撒播革命火种。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那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伟大的党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在民族危亡之时,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和平处理“西安事变”,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带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终于赢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在光明与黑暗,先进与落后,民主与愚昧的搏斗中,中国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三年

奋战,终于埋葬了蒋家王朝,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半封建半殖民地,受外国列强欺压凌辱的历史。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瞬间,标志着一个伟大民族重新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

考验总是接踵而来。面对重重困难、种.种压力,中国在国力并不强盛的情况下,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三次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没丢过一寸土地,坚决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完整和尊严;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峻情况下,又是中国经受住了考验,社会主义中国不但屹立不倒,反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的勃勃生机在于她勇于和善于纠正自身的错误。每当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党总是挺身而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了左的干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使国家的发展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础上,中国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使党的执政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而今,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国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全体人民早日分享“普惠”的阳光。

篇7:自1921年建党以来

不会忘记,七十年前的那段历史,那一抹红色流淌在全国四处的战场上,无数战士的生命,多少爱国的人们,都随着那一抹红色不复存在。那个时候的红色,面目变得狰狞,是那样的惨不忍睹,令人心痛,令人绝望尽管,那红色的血液让生命丧失的越来越多,但仍然又有无数战士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的冲进那一片红色的血海中,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民翘首以盼着黎明的到来!

英勇的中华民族,不容许豺狼来侵犯。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众爱国人士又将那一抹红色赋予了新的含义。正是那一抹红色带领英勇的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侵略的伟大战争。伟大的中国人民,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仇敌忾的中国人民,一腔热血,用血肉之躯,铸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硝烟散尽,明媚的阳光普照中华大地;日寇鼠窜,幸福的生活重回中国人民。天空像被洗过一般,一尘不染,白云正悠闲的飘荡在天空中。而那一抹红色就在蔚蓝的天空中,迎风飘扬,全中国人民都为那一抹红色心潮澎湃,望着那一抹红色,怎么看都看不够。人民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人民过上了和平的生活。中国,也将在和平的基础上持续发展。

再后来,那一抹红色开始在世界上展现它的卓越风姿——成功入世,世人侧目;08奥运,惊艳全球;上海世博,大国风范;神舟上天,世人仰目;蛟龙探海,举世震惊。没错,沉睡了几百年的雄狮,又重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那一抹红色,开始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为那一抹红色而骄傲自豪,昂首挺胸!

那一抹红色飘过了秦陵兵马俑,跨过了北京故宫。越过了万里长城,登上了布达拉宫。在祖国神奇的版图上,那一抹红色在青藏高原和江南水乡到处可见。从黄土高坡,到林海雪原,那一抹红色依然存在。五十六个民族更是被那一抹红色紧紧的拴在了一起,纵然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却始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国人!

篇8:自1921年建党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达到64%左右, 而投资需求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只有31%和5%左右, 因为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扩大的需求, 而我国净出口每年都保持一个相当的水平, 虽然近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净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看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于消费需求还是低得多。最终消费需求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和根本保障, 可以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个组成部分, 其中居民消费又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进入上世纪90年代, 随着食品的极大丰富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 居民在生存需要满足程度显著提高的基础上, 逐渐注重有益于身体健康、美化生活、提高素质的享受和发展资料的消费, 消费偏好呈现多样化特征。尽管从绝对水平来看我国的最终消费呈上升趋势, 但作为消费需求另外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却是很低的。

一、我国消费率水平的分析

将改革开放以来分为两个时期来分析各消费率的变化, 第一个时期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90年代以来的阶段。通过与我国第一个时期的各个消费率比较, 分析第二个时期消费率的变化。

1. 与我国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的最终消费率的比较。

(1) 1978—1991年间, 虽然最终消费率1有升有降, 但都在64%左右, 最高为67.5%, 最低为61.8%。由表1可以看到, 从1992年开始, 最终消费率下降到60%以下, 1993年为58.5%, 1995年我国最终消费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水平, 为58.1%。从1996年开始, 最终消费率呈小幅上升趋势, 由59.2%上升到2000年的62.3%, 之后2001年和2002年又开始下降, 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下降幅度加快, 到2006年最终消费率仅为49.9%。

尽管这段期间最终消费率有小幅上升, 但与1992年以前相比平均低5~7个百分点, 这一阶段仍然呈现较低的水平。因此可以说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这一阶段相比,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最终消费率水平较低, 平均比前一阶段低6个百分点左右, 处于下降的趋势, 并且下降速度快。

2. 与我国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消费率 (2) 的比较。

这一阶段我国的居民消费呈现以下特征:消费倾向下降, 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放慢, 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和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等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 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 使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程度非常敏感, 加大了人们对未来消费的风险意识, 不得不调整支出结构, 尽可能地减少现期消费, 扩大储蓄的比例, 以增强未来消费的保险系数。这一时期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放慢, 消费倾向明显降低。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 (2006年) 计算得出

1978年到1991年间, 居民消费率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 围绕52%上下浮动, 最高为1981年, 达到53.1%, 最低为1978年的47.8%, 其他各年基本保持在52%左右。1992年以后, 居民消费率呈现先下降, 再出现小幅上升, 最后下降的趋势。1995—2000年, 从46.1%平稳上升到47%, 再上升到47.5%, 最后上升到2000年的48.2%。2001—2004年问, 居民消费率又开始下降, 从46.6%下降到43.1%, 四年间下降了3.5个百分比, 2004年的居民消费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为43.1%.与1992年以前相比, 这段期间居民消费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左右。

由此可见, 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的居民消费率相比, 90年代以后的居民消费率要低的多, 并且呈下降的趋势。

3. 与我国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的政府消费率的比较。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以前, 我国的政府消费率除1979年达到这一阶段的最高水平15%, 1988年达到最低水平11.8%以外, 其余各年基本保持在12%~14.5%的范围之内, 政府消费率相当稳定。1992年以后政府消费率有所下降, 但下降幅度非常小。其中只有1995年、1996年和1997年低于12%, 其余各年均维持在12%~13.5%以内, 1992年最高为13.5%。

因此, 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相比,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消费率虽然有所下降, 但下降幅度很小, 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水平, 基本可视为恒定。

二、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分析

1. 居民收入的变化。

从1992年起,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由0.581下降到1994年的0.555, 而后一直持续上升, 到1999年已达到0.63512, 虽然近年有所下降, 但幅度都很小, 较之1992年仍呈上升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处于上升趋势, 并没有下降, 因而不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而拉大, 到1994年差距达到最大为2.86倍, 此后收入差距过大的格局基本处于这一水平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到1999年扩大到2.65倍。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然而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农村居民更加倾向于储蓄, 即使城镇居民收入的上升会带来总体消费水平的上升, 但由于其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因此带来的作用是非常小的。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大主要原因。

2.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

由表2可以看出, 自1992年以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 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都有明显下降, 如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2年的87.76%急剧下降到1999年的79.9%, 经过2000年到2002年的小幅上升后又迅速下降到77.76%。而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缓慢、平稳地由1992年的82.15%下降到2005年的75.7%。因此, 我国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 居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这一原因引起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6) 得出

居民收入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是影响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两大主要原因。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原本较低水平的农村消费继续下降。由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因此,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失为一个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制度变迁的影响下, 居民所受的消费约束、预算约束等发生变化, 为了实现跨时期消费最大化和子女教育等的需要, 居民用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的方法来保证未来的需要。提高居民收入也是有效提高居民消费率的重要手段。

3. 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低收入预期和高支出预期的影响。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决定消费倾向, 即收入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分配。若预期未来收入会增加, 支出会减少, 人们就可能增加当前消费;反之, 若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 支出会增加, 人们就可能减少当前消费。

199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比改革开放初期到1998年以前的平均9.6%的增长幅度低。这就导致了人们对未来收入的低预期。同时,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状况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债务加重, 严重地造成居民的低心理预期。原来稳定递增的持久收入因为失业、下岗等因素而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这也是造成居民低收入预期的因素。

制度变迁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和劳保等制度的相应变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居民不存在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的风险, 因此在储蓄和消费的选择中更看重现期消费。而转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 居民逐步增强了为将来的子女教育、养老防病等方面的意识, 在储蓄和消费的选择, 亦即未来消费和现期消费的选择中更注意现期储蓄, 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 这也正是凯恩斯所讲的预防动机需求。

4. 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我国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机制不是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组成部分, 而是在个人收入分配已经实现之后对收入分配结果进行再调节的机制。 (3) 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向低收入者及丧失了收入能力的人群提供收入支持, 实际上是对市场化收入分配机制的调节.在一般情况下, 消费者收入水平越低, 越是低于或接近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所需水平。社会保障虽然不能消除收入差距, 但是它向上调节了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机制的存在,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疾病、意外伤残、失业等对消费者预期收入和支出的影响, 从而起到减少未来生活中的变量的作用, 使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趋于稳定。

我国近年来出现大多数消费者收入预期急剧下降和支出预期急剧上升的现象, 根本原因在于, 在就业、医疗、退休养老制度等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长期滞后, 消费者不能确定未来的社会保障机制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补偿自己可能的收入和支出损失, 预期趋于悲观。

5. 消费文化的影响。

传统的消费观念是我国消费倾向低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崇尚节约、偏重储蓄的消费观念使居民把大量的新增收入用于储蓄, 因此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很多国家要低, 从而使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近十年来,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0%以上, 远远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我国的高储蓄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传统消费观念不仅使储蓄率高, 更阻碍了消费信贷的顺利开展。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下, 消费信贷对提高消费率有积极的意义。而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则严重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富于节俭传统的国度, 节俭朴素、克勤克俭历来被我国人民奉为基本的伦理原则。崇尚节俭虽然不失为一种美德, 但节俭的同一面就是少消费。在这样的文化思想影响下, 人们的消费倾向偏低, 而储蓄倾向偏高。

摘要: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各个国家经验表明, 消费需求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远远超过了投资需求增长和出口需求增长。在大多数年份里, 主要是消费需求在支撑着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在50%以上。最终消费需求对GDP的作用显而易见, 因此, 将最终消费需求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对我国1992年以来的GDP与消费率的数据比较, 分析我国消费水平, 并对造成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增长,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尹世杰.消费需求论.湖南出版社, 1993

[3].曾令华.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4].范剑平.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分析与开拓城镇市场的对策选择.宏观经济研究, 1999 (6)

[5].齐平茹.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战线, 2007 (1)

[6].李秣.我国消费率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财经问题研究, 2002 (4)

[7].尹世杰.关于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几个问题.财贸经济, 2001 (12)

[8].刘玲.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9].曾国安, 胡晶晶.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税务与经济, 2006 (1)

篇9:建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勇于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建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1、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

2、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考察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思想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在许多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数十年的革命实践证明,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早在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就说过,“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它来作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导。同年6月9日,他重申了这一点,并明确指出它是为了回答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同年10月11日,他又指出要把“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2001年的“七一”讲话,把我们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以及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为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今年5月15日在纪念共青团建团八十周年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5·31”讲话进而作了完整的表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并且强调,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以上这些,都是从第二重含义上讲“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反映了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这是指明“三个代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造精神。“三个代表”对于老祖宗不光是坚持、继承,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次作出“三个代表”的高度概括,把“三个代表”作为完整的整体而提出。“三个代表”的有关思想,虽然早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努力实践的目标,但是,把它们提炼、概括为“三个代表”,深刻透彻地阐明其内在辩证关系,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并把它确定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创。这类似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有关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我们党早已有之,并见诸于实践。但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把它提炼、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提出,并被确立为立国之本,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四项基本原则虽然都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

从“一个代表”推进到“三个代表”,扩展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共产党代表什么?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党的性质和先进性。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此说法不一,但基本精神一致,都是在党与阶级和人民的关系上,在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上,认识、界定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宣布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是“一个代表”。这个基本精神没有错。但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一个代表”的认识和界定需要深化,提法和表述需要完善,于是就有了“三个代表”。从“一个代表”到“三个代表”,不仅是提法和表述上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拓宽了研究党的先进性的思路,提高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标准。

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升华了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关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都曾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提出过不少深刻的观点。“三个代表”则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问题提到坚持党的性质的高度,把它们作为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和衡量、检验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准,这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提升。

深化了党的宗旨的内涵,指明了新时期实践党的宗旨的途径。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一切为了人民和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教导。但是,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出发,从一般的原则的角度论述党的宗旨的,还未涉及宗旨所应当包含的其他内容。“三个代表”则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把党的宗旨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联系起来,指出这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基础条件,也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使党的宗旨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得到深化和具体化,并且更加科学化和理论化了。

“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对于推动新世纪的理论创新,进而引导实现新的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胡锦涛同志的深刻论述,既是对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历史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方向和指南。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有责任心的好员工下一篇: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普通话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