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2024-04-11

深切缅怀革命英烈(共14篇)

篇1: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袁连学

值清明节来临之际,为深切缅怀革命英烈,继承革命前辈光荣遗志,激励我乡干部群众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增强党性观念,提振爱国主义精神,切实转变全乡工作作风,激励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全身心投入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工作中去。4月3日上午,我乡主要领导带领在家副科级以上领导及其他干部职工(值班人员除外),与党工委、管委会及其他单位共同到红军广场(黄家坝狙击战烈士纪念碑)开展烈士纪念活动。

纪念活动开始后,参加活动的全体干部职工向革命烈士默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百里杜鹃党工委书记黄家耀,百里杜鹃管委会主任熊灿平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随后,参加活动的各单位领导干部职工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并瞻仰烈士纪念碑。

此次纪念活动深切表达了全乡乃至全区领导干部职工对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的敬仰,也充分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普底乡将继续坚持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坚持把全乡各族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加快全乡经济发展步伐,努力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篇2: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班会主持人:

一、活动主题:最深切的缅怀革命先烈,知感恩。

二、活动目标: 通过在班级里组织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全班学生了解革命精神的丰富内容,扎实开展革命精神的德育体验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了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韧不拔、团结勇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革命精神的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活动形式:以班会为载体,围绕“最深切的缅怀革命先烈,知感恩”的主题,结合我们班的特色,通过演讲故事、诗歌朗诵、演讲、自由发言,歌曲等形式,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

四、活动人数:××班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角色:(甲)(乙)

五、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带着浓浓的敬意在这里,缅怀新中国的英烈!

乙: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清明时节祭英雄。甲: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乙: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甲: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为那些烈士们哀悼!

乙:各位同学,“最深切的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

合:现在开始!

(二)国旗的启迪

甲:同学们,每当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五星红旗为什么这样鲜红,旗帜上的五颗星星为什么这样闪亮?国旗在你心中是什么含义?

(学生谈看法„„.)

乙:国旗鲜红,因为染上了先烈的热血;五星闪亮,因为凝结着英雄的精神!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这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我们在追思我们的先人的同时,也别忘了为我们的祖国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三)诗朗诵

甲:革命先烈的勇于献身的精神时时感召着我们,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为革命而献身,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下面请听诗朗诵《三月,我们缅怀烈士》

(四)革命事迹

乙: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呢?

(学生自由发言„„)

(五)电影《飞夺泸定桥》

甲:同学们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英雄业绩。

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下面请欣赏影片《飞夺泸定桥》片断

(六)讨论烈士精神

乙:先烈们不朽的英灵,让我们深受启迪,也更意识到身上肩负的重担,那

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讲讲你知道的革命先烈以及你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精神。(同学们自己的看法„„„.)

甲: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学好各门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科学技术,完善自

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灵。

乙:先烈们的精神要靠我们来传承与发扬光大。国家的明天掌握在我们自己

手里。

(七)诗抄大比拼

甲: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烈士诗句,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小组烈士诗抄大比拼看看哪一小组的同学对革命烈士的精神最为了解。

(同学自由发言„„)

(八)小品

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点亮了中国的天,我们套永远记

得这种精神,下面请欣赏小品《祖国,在我们心中》

(九)集体诗朗诵:《缅怀先烈,迈向新的历程》

甲: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烈士无限的憧憬

乙: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英灵已逝,精神永存

甲:我们胸怀祖国,壮志凌云,学习英雄无私无畏的志气,甲: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告慰烈士忠魂!共同朗诵:《缅怀先烈,迈向新的历程》

(十)《感恩的心》

甲:革命先烈让我们有了安定和平的环境,妈妈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乙: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甘露。党和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甲:其实,我们应该感激的人太多太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乙:让我们一起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十一)班主任发言

因为无数革命先烈们的流血牺牲,使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

感谢伟大的祖国给了我们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免遭流离失所的痛苦。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我们拥有富足的生活,接触着最新的信息资源,网络和游戏成了我们的热门话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生活?!也许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太多的享乐和自在的生活,我们不屑于谈革命、论精神,我们甚至忘记了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请记住: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兴趣。要在责任中寻找兴趣,而不是以兴趣替代责任;要先做你该做的事,再做你感兴趣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们,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无愧于我们的父母和老师。

××班班委会

篇3:深切缅怀庭栋同志

王庭栋同志是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三、四、五届副理事长, 第六、七、八届顾问。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开始研究农业经济有关问题, 并参加相关活动。30多年来, 始终如一, 认真工作, 坚持不懈, 潜心研究, 取得丰硕成果。

1980年3月15日, 王庭栋同志亲自创办、成立了山西省农业经济学会, 并担任名誉理事长, 领导山西农经学界同仁, 开展农村调查, 进行理论研究。1983年又创办了学会会刊《山西农经》, 作为学术交流、培养农经理论人才的平台, 发挥了很好作用。山西省农业经济学会是全国的典型学会。

1986年12月15日, 王庭栋同志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副理事长。他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分科学会创建和学术研讨会举办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 他支持和帮助中国农业经济效果研究会在山西的创建和活动:开展这个学科的学科建设和协作攻关, 培养人才, 创办编辑《农业经济效果》学术期刊, 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92年初, 我会计划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 他得知学会财力有限, 为了解决学会的困难, 主动邀请我会在山西酒乡杏花村酒店召开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接待上乘, 他不仅亲临指导, 而且住会两天, 直到会议结束才与出席会议的代表一道离开。在他细心安排下, 这次会议以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农业改革与开放步伐、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为主题, 进行了热烈讨论, 取得了圆满成功。

王庭栋同志生于农村, 心系农村, 情系农民, 毕生关注“三农”问题, 调研“三农”问题, 对“三农”问题有丰富经验、独到见解。他在《感受最深的是要正确对待农民—60年往事随想》一文里写道:“回想参加革命60多年的经历, 感受最深的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既是经济问题, 又是政治问题,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1994年5月, 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文集《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杜润生在给该书的序言中写道:“我和王庭栋同志相逢于太行抗日根据地。他从青年时期起, 就投身于农村工作, 和农民同呼吸共命运, 为改善农民地位, 转换农村面貌, 几十年如一日, 执著追求, 奋斗不息。历经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 几次制度变迁!在工作中, 既有正面经验, 也有反面经验。这种经验具有切身感受的直接性, 不论个人成长, 还是党的成长, 都有赖于从这种经验中吸取营养和教益。”2004年3月, 山西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论文集《调查研究与解放思想—“三农”问题的实践与思考》。编辑者在《编后记》中写道:“本书不同于其他著作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上, 既有理论研究与探索, 又有史料、文献的集纳和汇整, 是以史为凭、以史为据的兼及理论、实践、探索、创新的一部文集。在理论探索方面, 作者倾注浓墨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生产力、农业科技等诸多与三农相关的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 且这种研究是基于实践的基础之上, 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 有指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意义, 体现了政策的高度、思想的高度、时间的宽度和语言的纯度。作为史料、文献的集纳与汇整, 本书跨越了两个世纪、60余年的时间, 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时期党的农村方针、路线、政策的发展变化历程以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情况。”两本书共56万字。他为我国“三农”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借鉴。

王庭栋同志热爱农经事业, 多次参加、出席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和学术研讨会。他曾对刘志澄同志说:“我是自愿加入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作为会员应是人人平等, 没有职位高低之分, 请不要有顾虑, 我一定遵守学会的章程, 接受学会分配的任务, 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会学术交流活动, 结识朋友, 开阔思路, 共同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宏观决策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为振兴我国农业和破解三农问题服务。”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他多次积极参会, 亲自撰写论文, 每次都向大会提交论文。1994年12月13日至16日,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顺义县召开。王庭栋同志因事不能参加, 就向大会请假。但是让省里参加会议的同志将亲自写的论文《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带上, 仍然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会后被收入刘志澄、张伯端主编的大会论文集《农村市场经济研究》, 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他每次参加研讨会, 都是亲自撰写论文, 论文都被收入大会论文集, 比如《农业进入新阶段是走向“第二个飞跃”的新起点》被收入杨雍哲主编的大会论文集《WTO与中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新时期保护农民利益问题》被收入段应碧主编的大会论文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他每次参会, 都是亲自记笔记, 认真听会, 踊跃发言, 为我国“三农”决策建言献策。尤其在“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8年年会上的发言, 引起大会共鸣, 受到一致好评, 展现了他在农经理论研究上具有较高的造诣。他提交的论文《感受农村改革30周年》被作为大会《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论文集》的首篇。王庭栋同志这种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庭栋同志走了, 庭栋同志那种热爱“三农”、奉献“三农”的精神尤在。让我们向庭栋同志学习, 奋发努力, 开拓进取, 潜心研究农经理论和政策, 大力推进农经理论发展创新, 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篇4:深切缅怀彭冲老会长

彭冲同志戎马生涯十余年,政坛高层经历几十年,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对人民革命事业无限执著。他盛名贯耳,功高传世。他的英雄业绩、传奇人生和实事求是、儒雅豁达、宽厚博大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永远值得我们深切缅怀和学习。

1933年面临着中国工农红军连续遭到国民党军第四次、第五次围剿,白色恐怖遍及全国,形势极端恶劣之际,时为福建漳州龙溪高等师范学生的彭冲(时名许铁如)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地下党支部书记。不久党组织遭到破坏后,他勇敢地参与恢复中共漳州工作委员会,并担任组织部部长,显示了他勇于追求真理、不畏强暴、敢于拼搏的顽强性格。

他在做地下工作中,发现漳州有个进步团体叫“虹桥文艺研究社”,遂派遣一批共产党员和团员加入该团体,不久便把它改造成为一个合法身份进行公开活动的革命文艺团体。为避“虹”与“红”谐音之嫌,改名“芗潮剧社”。其“芗”字是取芗城第一字,“潮”字是取新潮第二字。有了这个“护身符”,他们便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走街串巷、深入农村和工厂,登台演出,还到国民党部队去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方针。足见彭冲胸怀全局、足智多谋、斗争艺术之巧妙。

1937年10月,彭冲同志率领“芗潮剧社”加入新四军,先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副队长、政治部秘书长、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主任、中共当(涂)芜(湖)县委书记、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等职。20岁刚出头的他,头脑灵活,性格随和,善于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受到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的欣赏。一天,张鼎丞安排彭冲到国民党的模范区大官圩去开辟抗日根据地,当面交代说:“大官圩的老百姓对我党我军缺乏了解,到那儿去可是白手起家了。”彭冲毫不畏难地说:“白手起家,工作起来才更有劲呢。群众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只要我们拿真心待人,不信老百姓不和我们一心去打鬼子。”他带领工作组在庄村湾住了下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渐渐地,老百姓由躲着工作组到主动亲近,由不欢迎到结朋友,青年小伙子们还唱着顺口溜:“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流亡当地的复旦大学学生朱昌鲁闻风,率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参加了新四军。不久,彭冲成为当涂县各界抗战总动员委员会秘书长,一期接一期举办抗日骨干培训班,发展共产党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中共当芜县委员会成立后,他任县委书记。由此,一块新的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了。

彭冲同志的出色工作成绩引起日伪军的忌恨。10月的一天,驻宣城、新乡、芜湖的日伪军600余人,突然袭击中共当芜县委驻地桃园荡。由于多个群众通风报信并提供小划子渡河,彭冲及县委全体人员得以安全转移。张鼎丞司令员赞扬说:“这次你们成功转移,是新四军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团结一致的典型事例。”在以后漫长岁月里,彭冲每念及这段经历,总是无限感慨地说:“群众是我们的根本啊!没有群众的支持和支援,我们什么事都难做成,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过去是这样做的,现在是这样做的,将来必须这样做下去,坚持下去。”

1940年8月1日,国民党顽固派煽动横山一带大刀会组织暴乱,围攻中共江(宁)当(涂)溧(水)县委,此时驻小丹阳和博望一带的日伪军也出动拦堵退路。时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新三团团党委书记兼政治处主任的彭冲,与团长巫衡通、参谋长傅狂波临危决断,率领主力连前往营救。在横山一带与暴徒相遇,彭冲和傅狂波分别指挥战士占领三个山头,先是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共产党新四军是真正抗日的队伍!”“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稍见成效之时,反共顽固派县长再次出面煽动,致使数千暴众冲将上来,威胁着彭冲等人安全,连长王伟率部奋勇抵抗,打退了暴众进攻。彭冲见县委人员已冲出包围圈,目的已经达到,遂令部队乘夜渡过秦淮河返回郭庄庙根据地。战后,人们议论说,彭冲在危难之际英勇无畏,指挥果断,是经受住血与火考验的革命知识分子的榜样。

抗日战争后期,彭冲同志从县委书记调任苏中军区特务五团政治委员,跟部队见面时,他自谦缺乏野战部队工作经验。他说:“我们要无愧于一支名副其实的野战部队,担当起艰巨的战斗任务,在思想观念上要立足华中,想到全囯,以解放全囯为己任。”在以他为核心的团党委领导下,这个只有五六百人的小团,很快发展到3000多人,成了大团,武器装备换上了缴获来的自动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和火箭筒。在苏中战役中,他和团长率部攻破泰兴城,立下首功;海安东伏击战,歼灭敌新七旅旅部及一个团;丁堰林梓战斗,追歼敌交警获胜;分界遭遇战,首当其冲,堵截敌人,歼灭敌第九十九旅。在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反击敌王牌第七十四师,夺回了西门外大堤。莱芜战役获大捷,率团俘敌6000余人,保证了整个战役首长意图的实现。在孟良崮战役中,他和团长身先士卒,圆满完成攻击战斗任务,当抬出张灵甫的尸体时,全团指战员欢欣鼓舞。在沙土集战役中,他倡导学习兄弟部队使用炸药包搞爆破的经验,既减少了自身伤亡,又显示了攻击威力。在豫东战役中,率部生俘敌第九兵团司令区寿年,这是我军当时活捉的囯民党军军衔最高的将领之一。战争年代,彭冲任政委的这个团,打硬仗、恶仗、胜仗之多,担负任务之重,不仅居全师之冠,而且在全纵队也是首屈一指的。

彭冲同志善于总结战斗经验,领导部队打一仗进一步。每次部队战评会议,他都仔细听取大家发言,尔后把作战实践上升到理论。有一次战评会上,他说:“肯向兄弟部队学习,肯向敌人学习,才是聪明人,才能多打胜仗,不打败仗。”又说:“打胜仗,既要靠军事才能,又要靠政治勇气。才能和勇气来源于信心,信心来源于决策,决策来源于对敌情的明了。所以说,情况明了才会产生正确决策,有了决策才会产生信心,有了信心才会产生无畏的勇气,有了勇气指挥员才会身先士卒,战斗员才会拼命杀敌。”

nlc202309051550

在火热的军旅生涯中,彭冲同志一身正气清风,善于做好内部的团结工作。他曾经同四位团长和三个旅师级党委班子共过事,个个都团结得很好。他多次重申:“政治工作者不能争指挥员的指挥权,而且应当千方百计保证指挥员实现决心。要打好仗,指挥员唱主角,这是不能含糊的。只是在指挥员伤亡情况下,政治工作者应勇敢担当起指挥员的指挥权。”他又说:“军政干部都要着眼完成作战任务,夺取战斗的胜利,别的都要服从这一点。”

彭冲同志也善于调解同志之间的矛盾。一次,团长看到一位营长的发言记录,上写“团长怕死”,便大发雷霆。彭冲觉得这位营长一向实事求是,从不随意给任何同志乱扣帽子,这里肯定有原因。经过调查,原来营长发言说“团长不怕死”,是记录人漏了一个“不”字,造成一场误会。情况挑明后,团长向营长当面赔理道歉,言归于好。后来,彭冲先后担任旅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等职,众人称赞他是好首长、好兄长、好老师,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每个岗位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

1999年4月18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叶飞同志不幸逝世。彭冲同志被推举为第二任会长,他时年84岁。在任会长五年间,他凡事注重调查研究,着眼大局,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彭冲同志继任会长之初,正遇上研究会编写《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一书,他认为这是研究会的重头戏,要下大力气研究好、编写好、营造精品。他在听取汇报后说:“写书一定要谨慎,不要误人子弟。第一位是准确,要以史实为依据,决不能戏说历史。”他又说:“研究会就是要搞研究,只有研究好才能把书写好。新四军历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特别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回归,对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决不能拘泥于历次政治运动中形成的某些结论,决不能受一时社会思潮所左右,决不能以过废功,也不能因功掩过,而是要把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到当时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把以往搞错的或搞不清的历史问题逐步澄清,准确地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白,这是研究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一书于2001年3月编成,他亲自作序,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受新四军老同志及广大读者热烈欢迎的一部学术专著。

彭冲同志出于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深厚感情,在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上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抗日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他说:“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一样,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在民主政治建设、廉政制度建设、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军事建设、法制建设、财政制度和工商税务制度建设、文化工作制度和教育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十分可贵的经验,无论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都为新中国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

”在他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一书于2003年5月编成,他又亲自作序,由当代中国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继《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一书之后的又一部学术研究成果,实现了第一任会长叶飞同志的多年夙愿,均成为研究会的镇会之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彭冲同志十分关心研究会办好《铁军》杂志。《铁军》杂志1997年6月出版试刊号,内部发行三年。彭冲说:“《铁军》杂志是研究会对外的窗口,要办成读者喜闻乐见的精品。”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0年12月28日批准《铁军》杂志公开出版发行。后历经十余年的努力,越办越好,由双月刊到月刊,至今月发行量达6万余份。

彭冲同志十分重视研究会的自身建设。在讲到研究会《章程》修改时,他说:“章程是研究会的行动准则,要规范化,要简明扼要。我们研究会的名称既然是国家民政部规定的,就应遵循国家民政部制订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精神,在此基础上体现本会的特点。”在他主持下,增补了多位较年轻的副会长和常务理事,拟聘请多位新四军老领导担任顾问,还拟聘请若干热心新四军历史研究的学者为特邀研究员。

彭冲同志十分重视继任会长的推荐工作。他鉴于自身年高和身体状况,很早就准备辞职,但要找一位合适的人来继任会长,他是费了心思的。他亲自出面与新四军老领导张铚秀、万海峰、傅奎清、韩培信、梁灵光诸同志沟通,由他提议、五同志一致赞成,推荐新四军老战士、年龄较轻、在社会上有很好影响的总政原常务副主任、总后原政委周克玉为继任会长,得到14个省、市、自治区新四军研究会的一致拥护。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周克玉为第三任会长后,研究会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大家都说,彭冲同志和其他五位老同志推荐周克玉出任新一届研究会会长,是对新四军研究会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对研究会未来充满期望的表现。

彭冲同志辞去研究会会长后,依然对研究会的工作十分关心和支持。2007年9月20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铁的新四军大型图片暨书画展”,时年92岁、身体欠佳的彭冲同志,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参观指导。他郑重地说:“过去宣传新四军太少,很多人对新四军不太了解,今天你们举办图片展览,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是件好事,但宣传要把握一个度,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们还要记住,八路军是老大哥,在宣传新四军时,不要忘记宣传八路军的太行精神,不要忘记八路军对新四军的支援啊!”他的教诲,令工作人员和观众感动不已。

尊敬的彭冲老会长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责任编辑 徐君华)

篇5:2012缅怀革命英烈

为加强我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爱国精神,引导我校学生牢记中华民族历史,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在2011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开展以“缅怀革命英烈”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要求

相关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本次活动,认真组织班级内比赛,为学生讲故事的材料内容把关,做好学生的培训工作。

二、比赛内容

故事内容以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生活故事为主。故事取材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具体内容可自定,可以尝试有创意的表演形式。

三、参赛人员

三至六年级全员参与,班级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班级初赛,小班选拔1名优秀学生代表大班选拔2名优秀学生代表参加决赛。

四、比赛时间、地点

4月7日(周四)第五、六节,学校操场

五、参赛要求

1.参赛选手衣着整洁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必须在3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

六、评分细则

⒈故事内容:切合主题,精彩具体,情节完整(30%); ⒉表演技能:表演生动,富于吸引力,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配有适当的动作手势,且得体到位(35%);

⒊表达能力:语言准确流畅,条理清楚,语音、语调规范、正准、吐字清晰,(25%);

⒋仪表形象:表情自然,体态得体大方(10%)。

七、评分办法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

八、评委名单

刘乖田、韩兴丽、马玉清、魏二梅、李瑞锡、付飞、赵二光(负责最后点评)。

九、评奖方法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十、观摩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十一、工作人员 1.记分员 高爱荣、王晶

2、主持人 张嘉乐、史浩然

3、.照相 段小平

篇6: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2014年4月5日,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与发扬革命烈士的优良传统,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团委、各二级学院分别组织人员到烈士公墓前进行祭扫活动。

据悉,校团委组织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团学干部代表、团支部代表、楼栋干部代表、志愿者代表、社团干部代表及首届精英学生干部培训班学员代表共近100人到永川桂山烈士纪念陵园祭奠先烈;与此同时,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二级学院也纷纷组织各分院的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代表到双石烈士墓进行清明节扫墓活动。

篇7: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队员们:

4月5日是清明节。“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作为春日里的节气,清明孕育着未来和希望;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还承载着人们对故人的缅怀追思。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缅怀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保卫了我们的家乡;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浇灌了中华沃土;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染红了五星红旗;是他们用不朽的灵魂,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是他们用自己的臂膀,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每每谈起国家英雄、民族先烈,我们的习近平爷爷总是满怀真情。祖国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他缅怀先烈的足迹。山东临沂、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山西吕梁……,每到一处革命老区,习爷爷都要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看望英烈后人,讲述英烈故事。

习爷爷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着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习爷爷的讲话催人奋进。他说“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I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缅怀这些革命先烈呢?习爷爷对广大少先队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在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的学生回信中他说道:“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队员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搜集并讲好建国70年来的感人故事,改革开放的先锋故事,家乡英模的故事……,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宣传先锋模范的伟大品质和崇高的信仰。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听党的话跟党走。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做孝敬父母、关怀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创新进取的好队员;在社区做讲究文明、保护环境的好公民。努力成为优秀的新时代红色传承人,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让我们铭记这些革命英雄,沿着红色道路不断前行。就像我们的队歌中唱的那样:“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

篇8:深切缅怀著名教育学家汪永铨先生

汪永铨先生,1929年8月5日生于湖北鄂州,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院系调整期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汪永铨先生先后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创系主任、电化教学中心主任、研究生处处长、教务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教育学院顾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创刊主编,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组副组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教育研究》首届编委、《比较教育研究》编委、Higher Education Policy杂志编委、联校论文奖计划主要发起人等职。

汪永铨先生学识渊博,文理兼修,以其严谨治学精神和原创性成果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在6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潜心育人,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的爱戴。他在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政策、比较高等教育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政策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1年,教育部授予汪永铨先生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终身成就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汪永铨先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贡献奖。汪永铨先生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学家之一,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传记研究所等编纂出版的多种名人传记收录。

篇9:深切缅怀于若木同志

于若木1919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被派送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同年3月与陈云同志结为革命伴侣。曾先后在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资料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1981年,时年61岁的于若木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顾问。她与科技组的同志经过调研撰写的《食用菌生产大有可为》一文.在业内引起反响。此后,她又撰写发表了论文《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

于若木步入营养学领域那年已是64岁,营养学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但她坚持学习,对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我国营养保健事业的开拓者,在营养学、食品学研究领域建树颇多。晚年的于若木忙碌而充实,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她手头的工作和所接待的客人大都同营养事业和全民健康有关。

于老始终关心老区人民的生活,曾先后5次去过吉林省临江市,对老区临江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篇10: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动的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巩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成果,按照中、省、市要求,在今年清明节期间,要突出“少年强、中国梦”这一主题,继续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网下系列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运用重要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帮助同学们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和辉煌业绩,增强了心向党的意识,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进一步懂得了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自觉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讨论,同学们深深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理念是一种文化的深层性内容,相应的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作为一种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熏染、浸润,溶解人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在必要时刻把民族的千千万万民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从而捍卫民族集体的尊严与利益,从而使一个民族历以艰难曲折但却能自我岿然屹立。

篇11: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缅怀祭奠革命先烈活动的通知

局机关、各二层单位:

清明节是我国悼念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为更好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关于在清明节期间开展“缅怀英烈、爱党爱国”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通知》(柳宣发„2011‟17号)要求,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激励和鼓舞我局广大干部群众以更昂扬的斗志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现就清明节期间开展缅怀祭奠革命先烈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4月8日10:30-12:00,在单位统一乘车前往。

二、活动地点

柳州市柳太路西山公墓。

三、参加人员

局机关、二层单位全体干部职工。

四、活动内容

1.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2.瞻仰烈士墓并献花;

3.烈士事迹介绍。

五、其他事项

请各二层单位于4月7日前把参加人员人数报至局办。

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

E-mail:XXX@163.com

柳州市XXXX

年4月6日

篇12: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陕柴中学

2017年 4月1日

缅怀革命英雄 讲述英烈故事

又是一年清明节,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使学生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4月1日下午,陕柴中学高一五班特举行“讲英烈故事,做爱国学生”故事会活动。

篇13:深切缅怀革命英烈

一、教学理论研究

张正东教授的外语教学理论观游走于中西之间, 是继承中华文化并借鉴国外成果的融合体。张教授一贯主张“中国的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实际, 外国的东西可以学习、借鉴, 但不可照搬。”如, 最先开展课堂教学调查 (1953) ;第一个到藏区教课、调研并呼吁要重视少数民族的外语教学 (1983) ;第一个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目标提出建言 (2005) ……张教授发掘了很多“中国特色”的教研成果, 如, 在英语课堂上“用功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如果一节课不能记点什么, 就会感到空, 似无所获。他们总觉得记住了东西才是自己的, 这为运用积累了‘本钱’。”这对我们现今的外语教学很有启发意义。在继承中华文化方面, 张教授从中华教育经验中概括出四条原则:⒈教师推动原则;⒉温故知新原则;⒊导而弗牵;⒋教、学交错原则;⒌活化事件原则。张教授对上述原则既有继承, 又有创新, 如, 中华文化向来主张“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张教授认为“严师并不只是指对学生严厉, 而是指对学生、对教师都要严格要求, 教师必须以‘一桶水’传‘一瓢水’, 不断地重新备课, 切实做到‘师高’从而使‘弟子强’。从外语教学来看, 体现对师、生双方严格要求的严师精神应该是值得保存和发扬的。”对于外语教学法研究, 张教授建议外语教师要清晰了解外语教学法的属性和类别, 这是教学法学科建设的起点。很多人把学校外语课的教学和人类学习外语等同了。人类学习外语只有工具性目的, 而学校外语课是完成特定教育目的的手段。研究人类外语学习的应用语言学不能等同于研究学校外语课教学的外语教学法。

二、教育政策研究

我国是居世界首位的外语教育大国。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 其中制约全局的大问题便是缺乏成体系的外语教育政策, 更缺乏有关外语政策的研究。有鉴于此, 张教授耄耋之年还不忘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写了《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漫议》系列文章。立足国情, 张教授提出制约外语政策六因素:1.自上而下中华大统一文化;2.发展不平衡的多样并存与无目的语环境;3.严格计划导致人文素质的边缘化;4.英/外语价值观的矛盾;5.外语教学及其研究中的西方中心;6.方法论的三大失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张教授指出“我们既没有抓住外语教育教学都属于文化传承活动这个共性, 又没有抓住外语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也不同于母语、二语、通用语教育的特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英语课程标准》, 张教授亦从实际出发提出制约我国英语课程目标的因素:1.忽略了中国国情特点;2.脱离经济实际搞“齐步走”;3.学制的诉求。张教授据此提出了以下建言:1.整合教育目标;2.突出语言目标的外语特点;3.语言目标的多元化。就英语课程目标, 张教授一直强调“基教阶段要着重培养广大学生离校后一遇到需要而继续学习英/外语的能力和方法。”这些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是打基础的教学, 教师应教会学生“工具性”知识。此外, 张教授对西部大开发外语教育政策的制订、小学英语的教育政策、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对我国英语教育政策有效运行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三、教学流派研究

张教授主持的《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研究》是我国第一个外语教育的国家社科资助金项目课题。《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既继承了中华文化, 又吸收借鉴了西方理论, 对立足本土的英语教学理论与流派总结全面且富有特色和代表性。以英语大师林语堂为例, 林氏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 他对外语教育的贡献非常大。自20世纪30乃至40年代初期, 许多学人都因读过《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而在英语学习上受益终生。林氏的英语著作因政治原因在建国后一段时间被禁止引用, 直至1982年, 外研社出版《开明英文文法》, 逐渐打开林氏作品的“禁区”, 呈现外语教育与研究的新纪元。张教授多次提及林氏对外语教育的贡献, 如在《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自序”忆恩师时写道, 那以后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读林语堂的《开明英文文法》, 虽然苦涩难懂, 却令我了解到英语这东西“不过如此”。有此认识, 学习起来就不再那么朦胧了。张教授在其“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道路”中提出, 我国英语教育应拟定分层目标, 并把林语堂作为精通英语语文、令英美人敬佩的英语高级专家的代表人物。张教授在其《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的第二篇“中国外语教育家的思想与理论”及第三篇“中国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以26页的篇幅分别对“外语教育家林语堂”以及“林语堂教学法”进行专题论述。这是对张教授在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理念”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对民国时期的积极教育经验缺乏总结”的最好诠释。与民国时期英语教育研究史料非常缺乏相比, 《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对我国英语教育流派全面总结的水准可见一斑。

四、教育内容研究

有关外语教什么的问题, 张教授高瞻远瞩, 强调我国英语教学应是立足语言知识教学兼顾人文教育的渗透。语言知识的落脚点又是什么呢?张教授认为“FL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应侧重其语言的规范性和高频率的使用面, 帮助学生学一些‘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学一当十’具有生成力的‘种子性’语言材料”。张教授的研究结论并非闭门造车, 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整个人类社会在开展外语教学进程中的得与失、优与劣的深刻总结与概括。立足国情并从语言学习、运用及教学的角度, 张教授从源头上分析L2及FL教学的本质属性, “FL是为了与外国交流沟通而使用和学习的非本族语言, L2则是在异国之内学习和使用的非本族语语言”。从学习动力来看, “L2学习者在异国的环境中主要为了生存而学, 他们要通过目的语的学习而融入当地社会, 有一种‘背水一战’的压力;FL学习者主要是工具性动力, 即把目的语作为图谋良好发展的工具, 如升学、升职的工具, 国际交流的工具等。”张教授关于外语教学内容研究的前瞻性还体现在寓人文教育于外语教育之中。外语和其他科目具有同样的教育任务并必须包含人文教育的内容。2003年教育部研制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其前两项是语言内容, 后三项是人文教育内容。从人文教育内容的范围来看, 情感态度在教学中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有在学习中通过外显或内隐的方式从情感态度方面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 张教授所著“外语教学的情感因素”一文初刊于《西南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1985年第2期, 比新课程提前了18年。张教授据情感因素提倡四种教学法:⒈学生主体;⒉教师导而弗牵;⒊具体教法多样化;⒋掌握教学活动的情感目标。

五、教法改革研究

张教授是教学探索不折不扣的“改革派”。在他看来, “教改探索是一切教学研究、改革、创造的源头, 是发现问题、验证问题以至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 张教授还倡导教学探索的个性化, 应依据外语教学所在国家、地区和个性 (特殊情况) , 否则易陷入外语教改探索的三个误区:西方中心, 忽视教学环境, 围绕新异的语言学说打转。张教授从实践层次着手研究, 提出“外语立体化教学法”, 该法的哲学思想是从教学实际出发, 因环境制宜, 扬长避短。就结构讲, 该法将教学主体 (学生) 、教学客体 (外语) 和教学环境三者组合成以跨国文化为顶、经济发展为底的立体。国外各流派大多只注意立体的五面之一, 或只注意学生和语言, 那是片面的。关于教学主体, 此法从我国文化和学习传统出发, 认为学校外语课的学习主要是认知学习, 不是习得;在教学客体方面, 认为学生的思维水平远远超过其外语言语能力, 学习语言结构是训练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教学环境方面, 此法重视学生的母语特点和所在班、校的教学条件, 如师资水平、教学设备, 尤其注意外语与第二语言以及学校外语和职业培训外语在教学上的差别, 反对食洋不化。就跨国文化, 此法主张除了目的语国家文化, 还要注意本国文化;还要视需要定英语教学的目的及要求。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追求广泛的适用性, 即不论什么学校、班级都可以应用, 应用之道是遵守6句24字原则 (即总模式) :自学为主, 听读先行;精泛倒置, 知集技循;整体多变, 用中渐准。张教授创立的“立体化教学法”与当今教学改革主流理念不谋而合。1991年在英国召开的第25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 (IATE-FL) 年会上公认20世纪90年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从语言 (language) 到教育 (pedagogy) , 2007年召开的TESOL和IATEFL国际学术年会中均有专家、学者提出了英语教学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及相关理念的重视等许多观点与此法不谋而合。该研究成果于1996年、1997年受到四川省政府和教育部表彰, 同时被《中国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收录并作详细介绍。

六、教师教育研究

作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的顾问和学术组长, 张教授没有停止过对职前英语师范生教育及职后教师教育工作的思考并提出建言。针对当前师范外语院系所面临的追赶非师范外语院系、受非师范外语院系排挤以及师范外语院系的功能错位等现象, 张教授深入剖析其成因并从政策层面、院系建设和应对策略给政府、师范外语院系以及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针对师范外语院系建设, 张教授提出“研究生扩招后, 一般高校外语院系也招英语教学方向的研究生, 难免有人对语言/英/外语教学研究必然以中小学初学者为对象这种基本概念还欠清楚。”这致使我国师范外语院系长期忽视研究自己的经验, 即忽视了立足实践层次的研究。关于教改实践, 教师如果仅仅是立足三尺讲台保住自己的“升学率”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研究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事物才能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张教授提出“寻找问题—认识问题—形成假说—验证假说—表述成果”的五环节科研模式。对于整个科研的宏观态度, 张教授倡导胡适所提出的“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的观点。张教授还从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强调“中小学外语教学科研所研究的问题侧重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 如果对研究的结果不抱着小心求证的态度, 一旦将不符合实际的结果传播出去, 就会误人子弟, 危害下一代。”张教授这些建言对规范目前的外语师范教育及教师教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篇14:深切缅怀!广告教父孙大伟

永远的孙大哥

“孙大哥”,我们一直这样称呼孙大伟。因为在我们四个龙玺发起人中,他是最年长的,所以我们这样称呼他,实在没有错。而且,他也是在我们心中最敬重的一位广告创意人,虽然我们认识是在八十年代末期,但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在九十年代这个广告黄金年代,无论是时报金像奖或是4A广告创意奖,还是亚太广告奖等活动,我们都常跟大伟有碰面的机会。那个年代,无论是台湾的广告、香港的广告,还是偶尔难得一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文广告,各广告公司都可以在这些评奖活动中有交手的机会。最难得的反而是这几个地区的华人评委有机会互相切磋、交流、讨论甚至是PK。

还记得第一届亚太广告节ADFEST在泰国的清迈举办,大伟也是评委之一。之后在北京的图书馆大楼举办了该广告节的一次巡回展,机缘巧合,主持这次巡回展的四名华人创意人孙大伟、林俊明、莫康孙、苏秋萍被邀请一起点评当年的亚太广告节获奖作品。在这次的巡回展之后,我们一拍即合地成就了一个为华人特别设计的广告创意奖——龙玺环球华文广告奖。

大伟一直是华文广告的铁哥们,记得他不会因为是4A奥美出身的创意人而满口外语。反而,他是一直以华文为傲,以华文为沟通的中心语言,就算他跟老外交流,他还是坚持自己用母语沟通,让翻译把他的思想与信息传达给对方。事实上我们都猜测他也许听得懂外语,但他从不向外语妥协。

他喜欢跟年轻人沟通,他说自己跟年轻人在一起,觉得自己也充满活力。他了解年轻人,也经常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尽量跟他们分享。他从不说教,跟年轻人谈话时就好像朋友,顶多像学长一样,非常亲切。但在他风趣的谈话中,总能体会到那字里行间反映出的做人道理。他喜欢讲笑话,你听得越乐,他越是面无表情,这反而让你更觉得好笑。他演讲从来不准备草稿,一切他要与你分享的都尽在脑袋里。他的PPT事实上就是他讲演的图例示范,也许是图片,也许广告创意,但从来都没出现过一个字,有时候他演讲甚至连PPT都不需要。所有演讲都是他临场发挥,想到说什么就说什么,但从不离题。我们有时候为了演讲这回事互相交换意见,因为我们四个人的演讲风格各有千秋,但无可否认,我们都一致认为他的演讲是最精彩的,永远都有那么多粉丝,永远都那么动听。最近一次上海之旅,他从南京坐火车来,一到站就坐上早已安排好的车子,立即去了一个特别安排的茶室里,跟上海的广告人见面,一说就是两个小时。最为难得的就是演讲后他还跟年轻人交流了半个小时——这就是经典的孙大哥。

他每次谈到参加铁人三项运动比赛的时候,就会连带心脏手术的故事。然而,他都会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虽然他经历过那么惊险的意外与手术,但他依然鼓励我们努力运动和工作。在他手术后的几年,他依然坚持运动,甚至参加了骑脚踏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活动。他永远是那么的热爱广告、热爱生命、热爱运动、热爱家庭、热爱同事、热爱朋友。

孙大哥永远是那么的风趣、那么的乐观。在九月三号的下午,我们还在确认他的行程,为他准备来山西参加龙玺平遥行的活动而兴奋,因为他终于说:“我可以来参加活动,我需要在南京转机到太原”。没想到,就在我们确认他行程之后的几个小时,他就出了事,这个意外让我们震惊!

在他入院的几天里,我们每天都替孙大哥祈祷,希望上天给予他康复的机会,让这位华文广告界的大师得以继续他还没完成的梦。虽然事与愿违,但我们相信,孙大哥的精神与教诲会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只有我们热爱生命、热爱工作、热爱家庭、热爱同事、热爱朋友、热爱广告、热爱行业,做更有意义、更有创意的广告,我们才对得起孙大哥。

2005杭州行:大伟对鼓励年轻广告人永远是那么的热心。他不只是喜欢讲话,他也非常耐心聆听别人的发言。大伟的女粉丝是四大恐龙中最多的。

2006龙玺新疆行、2008龙玺厦门行、2008龙玺香港行、2009龙玺南京之旅:每次龙玺在举办活动,四大恐龙总是希望来一个合家欢大团圆。大伟在每次的龙玺活动中都趁这机会跟广告界各相关专业人士见面聊天。

2009南京之旅:大伟体格最好,爬楼梯第一个到顶的往往是他。

2009三天门:大伟的眼光独到,别以为他只是一名文案高手,他的摄影比许多专业摄影师更胜一筹。每次出外旅游他必备照相机抓拍独到的瞬间。

2009南京之旅:左面的大伟背影,照相机永不离手。

上一篇:读《于丹论语心得》后感下一篇:如意娘,如意娘武则天,如意娘的意思,如意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