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观后感800字

2024-05-07

《岁月神偷》观后感800字(精选12篇)

篇1:《岁月神偷》观后感800字

“把你最心爱的东西全部扔进苦海,把苦海填满,就能与亲人重逢……”——题记

弟弟有一个梦想,做太空人,所以他最珍爱那个玻璃鱼缸,在朦胧而扭曲的玻璃背后看这个世界的苦难离殇;弟弟有很多心愿,希望长大可以娶冯宝宝,希望自己可以吃光半盒双黄白莲蓉,希望奶奶可以回来;弟弟有一个虽然贫困但却温暖的家庭,巷子头有经常找他去做试验的,却爱他的大伯,巷子尾有沧桑而威严的爸爸,什么都合适的妈妈,貌似无所不能的哥哥和一巷子相亲相爱的人们。如果没有岁月这个可恶的小偷……

哥哥在一次台风过后的收拾中倒下了,被确诊为白血病。在**的年代里,一家人在用自己的汗和血,努力地维系着家的“顶”。

罗爸爸说:“鞋字半边难!”而罗妈妈说“鞋字还半边佳呢!”她还为新鞋子去取了名字,一只“难”一只“佳”,就这样一步难一步佳地走下去。在警察乱收保护费,医生护士打针递水要收钱的黑暗中,一步一步地走着,坚韧地走着,盼望着前方的光明。可以为供月饼会拿回来的月饼而高兴,可以为进一的有为而欣慰,可以千里迢迢地带着进一看病而无怨无悔的妈妈。千金难换母之恩。

臭脾气的罗爸爸总有一句挂着嘴边的话“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保住‘顶’”。当罗爸爸两两张一百元小心地,轻轻地放在护士桌面的时候,手指上那深深的血痕,满手的因造鞋子而落下的伤疤,无不是一把锤子,狠狠地敲在我的心上。在为一分钱一个的芝麻包犹豫不决的罗爸爸,即使卖掉结婚戒指也要给进一输新鲜的血液。父爱无声,罗爸爸在儿子的葬礼上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儿子写的歌”,为了给进一的墓一个“顶”,不惜把自己弄得满手鲜血,父爱无声啊。

不想长大的进二,为了能与哥哥重逢,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全扔进苦海。小飞侠最终长大,他没有哥哥优秀的功课,没有哥哥夺金的速度,也没有哥哥人见人爱的魅力。他只是把哥哥的每一个句都记下来,作为深藏的回忆。“有时天上会出现两条彩虹……”

电影没有过分的煽情和滥情,罗启锐和张婉婷一直在收敛收敛再收敛,但那种淡淡的愁绪,却在一点一点地渗透,细水长流般,让人不自觉地陷进去而无法自拔。

在世上,爱人会丢弃,朋友也会遗忘,唯独亲人,是永远不会背叛。最无法遗忘,最无以为报的情,是亲情。

篇2:《岁月神偷》观后感800字

前段时间看了《岁月神偷》,吴君如在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做人,总要信!在片中,无论他们一家遭遇了多大的不幸,他们都能很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和人生。回到现实,暑假的时候在广州火车站见到了一个残疾人在乞讨,当时我二话不说直接把身上所有的银币都给他了,要知道他是没有四肢的残疾人,但是他依然坚强的活着。我很佩服,佩服那些遭遇很大不幸却坚强活着的人。回头看看自己,看看过去。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选择逃避,每当困难无法逃避我便会埋怨,一旦埋怨无果便是长期的忧郁烦愁。从前我认为自己时运不济和遭遇了种种不顺,我很懦弱,总是会找很多很多的借口来为自己解脱。但是换个角度来想想,我有手有脚,有思想有头脑,有挚爱的亲人和朋友,其实我比很多人都幸福和幸运。这个暑假我回到了童年生活的“香港街”,看看那些破旧的瓦房,看看那些生活如贫民窟的旧街坊,真的万分感慨,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不幸的人。但是在他们看来,或许生活得比有钱人快乐呢。佛家有这样一句禅语: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心迷就会苦,心悟就自在。心善即天堂,心恶即地狱。人的观念不正,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会错误。人要学习经得起周围人事的磨练而心不动摇,并学习在动中保持心的宁静。这真是一段经典的禅语,里面包含了很多道理。这个暑假在从广州回家的火车上,有一个信耶稣的中年妇女。她很自信很快乐,她始终坚信耶稣是存在的并且时刻在守护着她。因为有了信念,所以她学会了爱生活,爱身边的一花一草。也许她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但她活得比多数人要幸福和快乐。做人,总要信!

我有个朋友时常为生活在担忧,担忧住房担忧工作。我觉得他是在自寻烦恼,活着好好的为什么要担忧那么多。有人算命说自己将来一定会发财,我想问:就算你发财了。那又怎样,你的烦恼能消除吗?你会幸福吗?如果只有金钱和虚荣心,那么你依然是贫穷的。或许生活是因为我们贪念得太多奢求得太多,所以才会有烦恼。如今我觉得情感和快乐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能够把心态放好,好好地充实和快乐过每一天,是最真实的。

话又说回来,生活真的有很多烦恼和不顺,这需要用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之前在我空间里到处都是忧郁伤感的日志,那时很多事情都看不开,因为我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苛求太多,结果是事事不顺意。所以忧郁和烦恼占据了生活的每个角落。现在想起真是很无谓,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不够努力和积极,我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解脱。是的,那个是过去的我了,现在我不会再去埋怨,不会再去忧愁,就算我失去所有,心依然会海阔天空。一生何求?我们都只是宇宙中渺小的一个,没有什么放不开的。记住:做人,总要信!我们活着便精彩!

篇3:《岁月神偷》观后感800字

从一开始爸爸就很明白,所以他像所有的家长一样,盼着自己儿子能跟上,自己做最好的后盾,遮风避雨,不再重复从前的路。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一个人的身上,要他强,然后要他好。进一也一直承受着,做的很好,他是最大的骄傲,成了街区的榜样,好像街区刚刚建立,所有的人都充满憧憬,自己也很努力,因为明天不远,明天都要到来,做人总要信的。

有人活的卑微,有人活的乐观,有人默默无闻,有人鸡毛蒜皮。看到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也只会觉得美丽,却又与自己无关,随他怎么闪烁,也只是一晚一晚又一晚,用的同样的灯管,只是数量少了点,花样少了点,颜色少了点,总归少了不止一点点,人家能照了整个海湾,自己的也只能灯光微弱却又忽闪忽闪。

感情最初只凭感觉去进行的时候无畏而纯真,没有卑微,没有等级,没有好坏,所有的衡量介于两人之间,因为平起平坐所以天枰也一直平衡。但一旦算上物质,天枰就开始偏,失去平衡的感情,又如何维持。有的人贫贱夫妻不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过着普普通通的小日子,但仍会浪漫的想用,你帮我捏脚,我帮你捶背,你在我眼里是最美,你在我眼里是最累,日日夜夜,维持着一直的平衡。而有的人的天枰一开始就偏了,望着自己望尘莫及的东西,还有多少东西是能坚持的,就算我可以努力做到这样,但也是过了多少年我才能跟你坐在这里喝咖啡,而你那个时候也是半老徐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成为亲属的感情永远比其他感情来的坚固纯粹。有时候真想要自由,你自由,我自由,我们都是自由的,那样真的是无拘无束的,可感情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没准一下没抓住就天崩地裂。我希望给你的美好你已经拥有,我还能给你什么呢?丝丝入扣的感情,伴着收音机里的歌曲,发酵,沉醉,然后跌碎,有些顶是一定要护住的,但房檐太高,踮着脚尖都够不着的时候,又有什么能力去护住这个房顶呢。

房子总有倒塌的一天,不倒塌也会被强拆。岁月催人老,也让房子老了,存在这个世界,看的清楚的东西有多少,还不都像带着个玻璃罩,看的到又摸不到么。时间沉淀下去之后,也都是两鬓斑白染发剂染的回容貌,染不掉沧桑。就因为这世间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挽留又护不住,人才知道缺了一点运气。无力反抗永远是最叫人悲伤,尤其是命运不是握在自己手里,可以做最舒适的皮鞋,让一张普通的皮变成最耀眼的鞋子,但人的命运真的是不可改变。正如我现在腰疼的坐在电脑之前写这些,真恨不得立即就好起来,可无能为力。但做人总要信的,努力做了,遗憾就会少很多,因为岁月不饶人。

以前我总觉得这世界上不该说有什么运气,是因为我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他做了什么,我们互相影响,所以让我做什么,让你做什么,让他做什么,碰到必须有原因。就好像走在路上猜到香蕉皮跌倒,如果不是有个人吃了香蕉乱扔皮,如果不是有个人种了香蕉,如果不是有个人卖了香蕉的种子,等等等等,都可以串联出一个原因,但总归是因为别人行动带出来。后来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踩到香蕉皮的人是自己,偏偏就是自己,不是别人。这可能就是运气,运气是谁操纵的,就不知道了。好运气,坏运气,遇到了这些运气,人的生活变的不可测,岁月一直向前走。

电影里埋下了许多的伏笔,整体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整个故事的发展是很流畅,虽然直到最后也没有让人觉得突兀,甚至觉得有些顺其自然的发展,在悲情之下有个很好的酝酿,让时代落寞,也让人人群消失,店铺关门,以为能跳出这个时代,但最后沦为了岁月的玩笑,本来希望能过的更好,逢二进一,只是命运并没有这样的好。多舛的命运总归落到了他们的头像,一下子打乱了所有的美好和步骤,患难之中,可以倾尽所有,有多少都还不回来一去不复返的时光。真的会怨恨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说的难听点为什么没有发生在那些贪官污吏城管疯狗的身上,善恶有报到底又是什么,人怎么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为什么六合彩中不到他们的身上,却要用跟六合彩奖金一样的钱去治病。最后还不是岁月把人逼成了大话精,汹涌的落幕。

经历了那么多风雨,要有多大的勇气再说出那句,做人总要信。写到这里,想起吴君如拿着油漆刷招牌的画面,又不禁鼻子酸了起来。看电影时,当吴君如去摸任达华的手的时候,泪闸就被打开了,一直就这么哭到了电影的落幕。两个让岁月历练的人,对这一个年少无知的小护士的时候,一个笑着,一个哭着,当北京的专家已经确诊没有希望之后,但一直还要信着,这已经不是相信自己,更应该说是相信奇迹了。能付出多少就要把百分之百都给予,这才是最坚固的屋顶,这才是一直都会保住的东西。

电影进行到结束的时候,芳菲回来的戏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因为那场戏有点不太合理,但如果去掉就又会让人特别的残忍。人都会有怜悯之心,也就让命运也怜悯一下,然后才能安安心心的结束。回忆慢慢的出现,人生从一开始就是倒计时,就算自己不直到多少的时间,但也明白过了多少的春夏秋冬,没法秒秒的计算,也有秒秒过的人生。

篇4:《岁月神偷》观后感800字

《岁月神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电影中一个虽贫穷但都过的十分幸福,简朴的家庭,这个家中有两个兄弟,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比弟弟整整大了八岁,哥哥十分优秀,凭着自我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自我梦想的大学。在学院里面哥哥认识了一个女孩,并且十分喜爱她。但直到有一天,哥哥明白了女孩的家庭十分的富有,或许是深知自我配不上她,于是从那以后便和女孩少了联系。而弟弟则与哥哥相反,他十分调皮捣蛋,并且很喜爱偷东西,他所偷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他自我所喜爱的,他的学习也很差。他们的爸妈呢对他们兄弟俩也很是疼爱。

可是好景不长,他们一家所待得小街镇来了台风,台风过后,家里已所剩无几,但坏事却接二连三,他们发现了哥哥有病,因白血癌过多的——血癌。父母卖了许多贵重的东西,才好不容易有了为哥哥治疗的费用,他们期望给他最好的治疗,最终却还是无力挽回哥哥的生命。在那之后,弟弟把自我以前偷来的所有东西统统都扔进了苦海,正因奶奶说过:把自我最心爱的东西都扔进苦海,就能与自我想见的人见面。过了几年后,爸爸也去世了,只剩弟弟和妈妈两人在世上相依为命,弟弟经过发奋也考试了以前哥哥考上的那所学校。之后他和妈妈一齐去看了爸爸和哥哥,那天天空出现了彩虹,而彩虹下方是那对母子的身影。

这部电影看得骟人泪下,世间所有情都可贵,有感情、友情,而亲情却无价。没有哪一个父母愿意放下自我的孩子,哪怕仅有一丝期望也不愿放下。失去孩子的痛是无法测量的,更无法想象的,既然这样,我们更加就应在他们有生之年,好好学习孝敬父母,自我所有的优秀和好都是父母所骄傲的,仅有愿意,不会有做不到的!

篇5:岁月神偷观后感作文700字

当换台到CCTV6时,我看到了岁月神偷这个名字,以前也有听过这部电影的获奖情况,因为没看过,便不知道它的存在意义,但正如这部电影的名字所起的那样,岁月是神偷,偷走了青春~生命,我也被电影打动了,电影也是神偷,偷走了观众的心!电影的画面感很好,淡淡的晕黄,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也带些怀旧的色彩,背景是60年代的香港,罗家四口人在街尾以做鞋为生,罗爸是任达华演的,罗妈是吴君如演的,说实话,以前看他们俩的电影都会觉得,前者非常硬汉,后者非常活泼,但这次导演罗启锐真的很会看演员不一样的一面,这次的.角色反差很大,罗爸是一个很沧桑的人,服装、神态、动作,这些都透露出了罗爸是一个生活穷苦,饱经磨难的鞋匠,而罗妈是一个温柔又懂生活的女人,我觉得这两个人物都很贴近生活,这也是这部港片带给我们的惊喜!大儿子罗进一是永利街的骄傲,运动冠军,品学兼优;小儿子顽皮整蛊。可是电影正是以这个8岁儿童的视角,诠释“岁月神偷”这个概念,不做作,留在观众心间的是思考和感动!

还记得这个画面,兄弟俩在小阁楼上写作业,哥哥打开收音机,《I Wanna Be Free》的旋律柔和轻缓,他的侧脸是唯美的,一切都显得那样平静安好,而弟弟露出甜甜的笑容,尽显孩子的天真,哥哥总喜欢听这首歌,或许这首歌带给人的感觉就如哥哥那样,美好又略带一丝忧伤……哥哥却因一场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他身子倒下,涂满鲜血的水杯忽地掉落,破碎的那刻,一切仿佛都冻结在空气里,所有关于这个男孩的点点滴滴都随之在观众的脑海里呈现,哥哥去世了,罗爸罗妈的心也如那个沾满血的杯子,碎了……但是,影片并没有狗血的对白和做作的嚎啕大哭,而是用一种深沉的感觉,去诠释什么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岁月无情,偷走了哥哥和爸爸的生命,只剩下这个善良温柔的母亲和弟弟,记得片中的奶奶曾对弟弟说,只要用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填满苦海,就可以与自己心爱的亲人重逢,哥哥去世后,弟弟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统统投入海中……

哥哥以前说天上有两条彩虹,妈说我没见过,不过你哥哥说过,我就信了……

篇6:《岁月神偷》观后感800字

《岁月神偷》让我也觉得感动,新秀男主角因此获得最佳新人,也不为过。剧情很温馨,里面的好几首插曲都特别好听,比如《dancingonthemoon》,还有《IWANTTOBEFREE>,乡村音乐的曲调,或许那就是适合年少轻狂的心情,梦想很远,思想很纯,眼神总是闪烁着热情,胸怀自由的远方,似乡野的雏菊,不华丽,却尽情绽放。那样的青春年少,你我都曾有过。昨夜多梦,梦见许多故人,那些故人恰巧而今都在很远很远的大洋彼岸。醒来,很落寞,似乎也很吻合今日的阴天,云压得很低很低,终于在午后倾盆而下。觉得那些远去的故友,今生或许都难再聚,而曾经却有那么多美好回忆,他们见证了我生命中或最单纯喜悦,或最热烈青春的岁月。如今,这些岁月也随着他们,离我渐渐远去,一一远去。梦里,我们一同坐在校园的旧书桌,我们一同跳跃在校园的青草丛中.....当我们手牵着手,浅浅地笑着,梦醒了.....

剧中,还有一首中文插曲《岁月轻狂》,是男主角自弹自唱,录于卡带,那是他为他心仪的女生所作,她确实也听到了,只是在他的葬礼上。年轻的生命,如歌的生命,优秀的生命,短暂得如花开一季,等不到更久的春夏秋冬,就凋零了。特别喜欢他的弟弟,进一的弟弟,进二,对哥哥亦是崇拜亦是不舍,傻傻地相信祖母的祖母的祖母的听说,将自己最爱的东西丢进苦海,将海填平就能见到亲人了。于是他将他顽皮而谨慎偷来的所有战利品依依不舍却又义无反顾丢进大海,却依然无法见到曾经在赛场上像刘翔一样奔跑,跨越,肆意挥洒青春的汗水,自信健康的哥哥。

自从上周,和龙岩的三个老同学相聚,听说了林志月的事情,心情一直很沉重,好几次想提笔写些关于他的什么,却一直整理不出思绪,无从下笔。这个名字在阿希提起时,我一直想不起来,记得有次我问阿素和阿钗,我们都始终想不起来。他似乎被我们遗忘了,即使曾经在我们的班级一同学习生活一年,应该是一年,我很惭愧,我真的记不清了。他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只是觉得他很瘦小,也很安静,几乎不和我们主动说话。我原本还想主动跟他交流,但后来听说他有精神抑郁,休学一年才来我们班的。特别是听说他先前似乎还爱慕班上一个女生后,我就再也不敢多和他亲近,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吧,除了必须的工作交待,也主动远离他。如今想起这些,真的觉得太不起了,请他原谅我的自私无情与懦弱胆小。似乎如同他来的时候无声地不被人正视,毕业后也消失得无息,不被人重视。即使有时老同学相聚,想了解他的近况,我们都纷纷记不起他的名字。他真的太默默无闻了,即使一年的同窗生涯,他也一直游离在集体之外,我作为当时的班长,我做得失职,做得不好。听说,他的忧郁症是遗传的,母亲很早去世,他的两个哥哥也都是由于这样疾病先后自杀,而他依然没有摆脱这样的宿命,他毅然追随了兄长的选择。我不知道他是勇敢的,还是怯弱的,也许选择这样方式对待自己无比珍贵的生命的人,也是怯弱万分同时也勇敢无比。因为我想起前些时候刚刚跳楼自杀的陈琳,她的母亲在她葬礼上,曾问她:我亲爱的女儿,那么高,你不怕疼吗?在这里,希望志月同学,一路走好。今年国庆我们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缺了你,真的不完整。

篇7:《岁月神偷》观后感

莫名其妙又觉得难过,电影讲的故事我老是把它当纪录片看。

是几十年代的香港呢?巷头巷尾的木头小楼和巷内泥瓦的平房,罗家两兄弟一个剃头一个做鞋,罗奶奶是这条巷两个看巷人骄傲的母亲。

做鞋的老二有一个妻子,两个儿子。大儿子罗进一十六岁,优秀又讨人喜欢。小儿子七八岁,罗进二是个捣蛋鬼。放学回家时爸爸在做鞋,妈妈在烧晚饭,吱嘎吱嘎爬上楼去,兄弟两大开着木头框玻璃窗听广播。怪怪的粤语夹了发音奇特的英文单词在楼下的巷里穿行,阁楼上猴子乐队的I wanna be free悬浮在小巷上空,等夕阳下山。

去电影院要买几张票,月饼一个人可以分到几分之几,哥哥跑步有没有又拿第一,有些事妈妈可以搞定,有些事哥哥可以搞定,但罗进二能搞定的一般都是做了要挨骂的事。

铁皮的水壶咕嘟咕嘟冒泡,鱼缸里的金鱼也咕嘟咕嘟地吐泡。泡泡外面是水,里面是温暖的空气。

罗进一有个喜欢的女生,长头发,大眼睛,名字叫芳菲。这一段等同于任何一本初恋小电影,我喜欢的部分是跟在旁边的罗进二,他事不关己最逍遥了。以前听说外公的小妹谈恋爱,要带四五个小孩去。反正跟在一旁,有的吃有的玩。

后来的部分属于煽情戏,哥哥患了白血病,家里的鞋铺被台风吹兰又生意惨淡。罗进二眼看着哥哥死亡,眼看着几年后爸爸过世。那年哭成一张猫脸往“苦海”里扔东西的罗进二长成了同哥哥一样的少年。

尽管这一段的意图太过明显,各种桥段太过使劲,尽管这故事好像一下子又走回了老套路,还是哭抽了。一般导演留出来给观众哭的地方再明显我都会照做,可见这观众当得多合格。

这后一段如果再干净一点恐怕会更好,中心句主题句不如不说这么多遍。因为这片子好像不应该被叫做悲剧。悲剧之所以为悲剧是因为到了人死的那一刻灯亮了结束了,于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观众站起身,迷惘着悲痛地回家了。有时候观众难过大概是因为没有了,不是因为他死了。

所以结尾如何决定剧种是什么,电影在生活的某个横截面结束。哪怕那个时刻他名利双收呢,下一秒挨了飞机撞,观众也看不到了。

可是然后呢?然后生活连绵,顺水推舟就走向了下一步。我有时纳闷为什么人在回忆往事时老爱笑,老是云淡风轻。

经历的时候明明死去活来,事后为什么又事不关己?

想来想去,大概是记忆不爱感情。所以场景,事件,语言我们都记得。所以我记得片子里的细节,记得吃饭的时候罗进二去人家那里夹菜吃,所以我对这片子那么亲近。可是当我回想那种叫悲伤的感情时却竟是漠然,所以我只能微笑以饰无表情的尴尬。

篇8:《岁月神偷》观后感

这是一部“笑中有泪”的电影,电影对白轻松幽默,饰演细佬的小孩子非常搞笑。但是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感触。你在这部电影可以看到人生的各种画面情节:纯真的初恋,亲人之间的吵闹与情谊,甚至是生离死别。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令我非常深刻就是:他们一条街的人每当开饭时都会在街上摆上桌子,然后吃饭时,他们都是不分彼此的,可以跟其他家的人一起享用,你可以在吃着饭的时候到其他家的桌上夹上几道菜吃。

电影最令我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吴君如讲的:人活着,总要信的。吴君如(饰演妈咪)的儿子(李治廷饰演阿哥)患上血癌,她对她儿仔说:你可以战胜病魔的,你要有自信,你可以的,不管怎样,人活着总要信的。虽然最后奇迹并没有发生。

篇9:岁月神偷观后感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期初是的。爸妈虽然很凶,却十分的爱他,还有另他骄傲的哥哥。都是他的一切。

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却改变了一切。长子被查出患有血癌。大家都不相信,这么优秀,阳光,帅气的人会患有这种不治之症。

一个单靠信念支撑的年代,在半难半佳中,他们奋力向前

轻轻地将鱼缸盖在头上,想圆太空人的梦想,悄悄地将明星卡片卖掉,想圆蛋黄月饼的美梦。脑子中不时出现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幻想,未曾放弃。可是人终要长大,总免不了亲人的别离,无论是加加林还是冯宝宝,都敌不过岁月如梭,一个幻想的孩子也正儿八经地读上了文学,不再倒背英文字母。幻想还是让位给了现实。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

幻想在岁月的洗礼下,既是如此易碎,现实在岁月的蹉跎之中,亦是难有结局。

电影所传达出的一种现实感,是中国人对家的感情眷顾,在现实中的无尽坎坷。不管风吹雨打,最紧要的就是保住家的那个房顶。在巷子口罗父罗母用心做鞋,积极销售,努力供孩子读书,不望飞黄腾达,旧时的梦想破灭了。往后人生就踏踏实实的过。长子却逃不过病痛的折磨,最终离开人世。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

虽说做人总要信,但岁月不可逆转,他偷走了一切,他是无情之徒,把奋斗一一偷走。

“为什么鱼儿总是那么开心”“因为它们善忘,它们的记忆力只有三秒,当它们从缸这头游到那头,一个转身就会把刚才发生的事都忘记,所以它们不断地游来游去。”

或许,鱼儿才是最快乐的,岁月能偷走它们什么,却不能给他们留下什么。对于现在的我们岁月可能还没能力偷走我们的亲人,或许他已经偷走我们童年时多少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许是邻居从小到大深厚的友谊,也或许是一段不堪可惜的青春期恋情。回首,你的心情是否有点沉重,再回首,你是否不禁生起一种惋惜之情。于其感叹岁月,何不珍惜岁月。明知岁月神偷,就早点珍惜现在,偷走就再也拿不回了。

篇10:岁月神偷观后感

电影以一句“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开头,给你种下一个思考的种子,然后镜头以罗进二头套着偷来鱼缸的角度,用变形的画面引出了主要人物。任达华不再是那个打打杀杀的角色或是人模人样的警察,而是饰演一个社会底层的个体户,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吴君如则演他的妻子罗太太,一个贤妻良母。我很喜欢罗进二,机灵聪明,罗进一也不错,一个阳光帅气又聪明上进的中学生,他喜欢听的一首歌是《我渴望自由》,我也喜欢听。

我渴望自由

篇11:岁月神偷观后感

人,总要信,相信未来是美好的。60年代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香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时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但罗先生、罗太太却显得格外从容。纵使前方的道路无比的漆黑,社会人情异常的冷漠,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炽热而真诚的心,满怀希望地面对生活的一切窘境。在社会的残忍与不公面前,他们始终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也正因为如此,罗先生才会在大风暴下,乐观地说:“保住这个顶,一切都会好的。”罗太太才会在得知进一病危时,依旧坚定着“做人,总要信”这一信念,才会有“难一步,佳一步”的豁达。

人,总要信,相信幸福是永恒的。罗进一说:“金鱼是快乐的,因为它的记忆只有三秒……但有些事情,一辈子都记得。”即使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是最大的小偷,偷走了纯真的童年,亲人的生命,以及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最宝贵的东西。但有些人,有些事已深深印刻在我们脑海里,任凭时光的擦洗也无法抹去。就像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剧中,罗进一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是带着甜蜜离开的,因为他相信幸福是永恒,美好的初恋时光即使金鱼都会一辈子记得。

人,总要信,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人生在世,价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或许有人会抱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自己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或许有人会斥责上天的不公,为什么有人过早的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或许……看看罗进一一家吧,在贫困面前,他们活得有滋有味,夫妻间恩爱和睦,兄弟间友爱融洽,简陋的屋子里洋溢着满满的爱;在死神面前,他们顽强搏斗,纵使倾家荡产,也决不服输!他们没有任何的抱怨。如果要问他们幸福是什么,他们定会告诉你:幸福就是,尽情地享受每一天。

篇12:岁月神偷观后感

这又是一部催泪电影,虽然片中没有大哭大闹的场面,但它也触发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感动落泪。任达华演戏我一向都很喜欢,近两年他似乎转变了风格,不再是风流的汉子,也不见他大佬的模样,在《叶问》,《霍元甲》等片中都是饰演斯文,朴实的人。在《岁》这部片中他演的一个鞋匠,含辛茹苦地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他的生意越来越差,他不知道他的牛脾气会赶走客人,会断了财路,他不清楚我们现在所推崇的顾客至上的从商之道。由于工作的忙碌,他缺乏对儿子的关怀和理解,以致于误会了大儿子考试不努力,也挫伤了小儿子的愿望。尽管如此,罗爸爸努力地工作为了望子成龙,但艰辛的生活让他无法安静,英国人紧紧相逼使他愤怒无比。他其实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花尽心思做一双特制的鞋给妻子,内心对儿子的疼爱也能让我们感受深刻。

吴君如饰演的罗妈妈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她很坚强,她一直坚信能度过难关,这个信念一直未变。她还经常“骗”自己的儿子,挺有意思的。

大儿子罗进一很优秀,因为疾病使他在跨栏比赛中输了,他有句话很好:第三名不是赢,第二名也不是赢,只有第一名才算赢。贫穷让他不敢直面富家女芳菲,他压制着自己的情感,但他没有放弃追求胜利的渴望,他答应要再赢金牌,但疾病无情地扼杀了他的理想。

小儿子罗进二调皮掏蛋,可爱至极,他有太空的梦想,喜欢夜光杯,还努力模仿明星签名为了卖多一点明星相片赚钱来买自己的双黄莲蓉月饼,他虽然去偷了东西,但他不是惯偷,这种“偷”更多的是一种追求愿望的本能。

邻居的互相帮助,大家融洽相处,而我们现在更多地是关上自家的门,大家自我陶醉。私立医院冷漠的护士也让我们看到金钱所映衬的人性的险恶。

上一篇:乡镇卫生院防灾减灾日的活动总结下一篇:中班舞蹈活动设计——快乐糖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