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信、严

2024-04-09

爱、信、严(精选6篇)

篇1:爱、信、严

爱 信 严

——班主任工作的三字经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心里应牢记三个字“爱”“信”“严”。并把它奉为班主任工作的三字经。

一、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韦唯在《爱的奉献》里也唱道:“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园,死神也望而却步„„”可见,“爱”是人们心里的呼喊,“爱”更是生命的源泉。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如何与自己的学生沟通,建立一个团结、和谐、健康的班集体。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树立以生为本思想。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作为班主任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该随时随地的了解关心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不能歧视和排斥,更不能恶意的批评打击。要在学习生活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离开了学生,教育就是一句空话,班主任工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2.爱生如子,给学生以“妈妈”似的爱。

我曾经在贵州省万名骨干班主任培训论坛中写过这句话“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一项‘妈妈’工作”。这个“妈妈”不仅要协调好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对班级进行常规管理,这个“妈妈”工作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像“妈妈”一样关爱学生。这种爱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对学生吃、穿、住、行的关心;特别是留守生和问题学生,班主任更应有妈妈一样的细心和耐心,做学生的心理顾问和精神依靠。

二、信任学生

诚信是做人之本,信心是创造的源泉。作为班主任就应该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要相信他们能行,他们最优秀。这不仅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一种最基本的信任,如果班主任什么事都要揽来自己干,那可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实话说,我在班级管理中是比较轻松的,比如:班级日常事务是班长的;卫生是劳动委员的;纪律是班长和纪律委员的;班团活动是团支书记和文体委员的;了解各科学习和教学动态是学习委员的。将工作细化,责任到人,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行使权力。这样,班级日常工作就能井然有序了。班主任只充当统帅的作用,对班级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必要的保障与监督。就拿“红歌会”和“特殊素能擂台赛”而言,我并没有组织他们训练多少,他们同样完成得非常好。在“红歌会”中荣获第一;在“特殊素能擂台赛”中获得“最佳班集体”荣誉称号。我

只风趣地对学生说:“聪明的学生一不小心就拿了第一。”由此看来,信任学生就会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就会力求事事做好,时时做好,从而使班风正,学风浓,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加强。

三、严格要求学生

我们所面临的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必须严格,这主要体现在:

1.与学生共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没有制度的约束学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严格的管理制度就会让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也进行了必要的约束,让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比如:中学生思想大都很依赖,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不良行为,我与学生通过班会的形式讨论,与学生共同制定了作息时间计划,即每天早上必须在6:40就进教室进行早读,公共卫生和寝室卫生也必须在早读前完成。晚自习学生提前半小时进教室学习,他们还制定相应制度对违纪学生进行惩罚。这样,学生的自律性得到了有效加强,学习风气也大有改观。

2.严格考勤

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是监督学生的出勤,如果监督不得力,学生就会由迟到发展到旷课、逃课。产生厌学和违规违纪行为。因而,严格学生考勤,严格学生请假制度。对学生出勤进行量化,量化分低于规定标准的,班主任就要与其谈话或通知家长。由于考勤严格,措施得力,本期来,我班学生迟到仅有3人次,而无其他违规违纪现象。另外,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对事不对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是班干部还是其他学生,都应一视同仁。这样,其他学生才会服从班干部的管理,也才会自觉遵守班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3.家校合作,双管齐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联、密不可分。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 “三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对话)。每一学期在开学和半期考试后我要分别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并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另外,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老师亲密接触,发挥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听课活动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安排,听完后由家长填写《家长观摩教学反馈表》,教科处收集整理后反馈给相关教师。此外,适时进行家访。家访,在家校联系工作中是一项传统但又极为有效的举措。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做到六个必访:学生生病必访、学生行为不良必访、学生学习有困难必访、学生家庭有变故必访、家校联系有障碍必访、贫困家庭必访。家访工作的有序推进,化解了许多矛盾,解决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需要我们沟通、服务和引领。只有时刻把学生放心上,爱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做到腿勤、眼勤、嘴勤,善发现、多付出、抓落实,才能真正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

篇2:爱、信、严

目前,现行普通中学的班级配置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分层次的现象。那么,面对“平行班”与“重点班”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与管理呢?“重点班”往往能点拨成功,而“平行班”..

则往往需要雕着才能成功的。因此,对于平行班的班主任的要求更加高,学校的德育评价也......应该有所区别,“点拨”与“雕着”显然不是一回事。....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平行班的班主任工作呢?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班主任应怎样把握“爱”

首先,要正确把握概念。“爱”他是一种情感。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伦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其次,“爱”应该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再次,“爱”要有度。我们许多班主任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吧。目前,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方式不当大至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专制型。这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因为仍有一些班主任主人“服从便是美德”,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

2、溺爱型。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对于这种爱,不同年龄、见识的学生看法就有别。年龄稍小的学生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而见识稍多、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想,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是对他能力的剥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甚至会产生逆反情绪。

3、大班主任主义。就是班主任的意志决定一切。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变是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

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4、“嫌贫爱富”型。一些班主任对优秀生与差与的爱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对于优秀生,爱意常常溢于言表,而对差生,则完全忽视或冷处理。班主任喜欢优秀生本属正常,但这种爱变为“嫌贫爱富”,则有损教育公平的主旨,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良好班级的形成。德育的歧视也是一种腐败。

二、班主任应该怎样把握“严”

“严师出高徒”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然而,作得不好会事与愿违。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有度。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格”的基本内容就是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同时,“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不顾客观情况,乱语批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千万不可,随心所欲,情绪化德育。

三、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爱就难以成为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表面融洽,就像普通朋友一样,打打闹闹,嘻嘻笑笑,伤失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管理的制度就难以执行,面对集体活动就会一盘散沙,工作不得要领。

“教不严,师之惰”。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与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做人成功做事业才容易成功。在以后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去体味中学时代的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实践来证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班级管理要严而有爱

苏联教育家马莲柯说:“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认为他的这句话概括了严与爱的关系,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是“严”,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爱”。在班级管理中,既要看到学生的长处,又容不得学生的缺点,以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违规学生的处理要讲究方式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努力做到提高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触及其灵魂不

能照搬制度生硬处罚。面对错误的行为,教师要由一味的“堵”改为诚挚的“导”。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进行心平气和的对话,允许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体会到班主任是尊重他们,爱护他们的,道理讲清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苏堆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是啊,一味严厉斥责,往往会使犯错误学生走上对立面,会使师生关系紧张,所以让我们给他们多一丝微笑少一分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点指责吧。

严格要求也不是班主任独揽大权,搞一言堂。当代的学生,渴望表现,渴望得到承认和尊重,因此,班主任要肯于放手,敢于给他们更多自主权,因为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民主地参 与到日常管理上来。如自习课的纪律、卫生的检查与保持、文体活动的开展等,都应交给学生自行管理。班主任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班主任在工作中,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爱,才能有效地实施我们的教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严爱统一

时下,很多人慨叹现在的学生难管、难教。这是一个现实,对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责任和挑战。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学出色,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是否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否有着积极向上、健康的的学习氛围,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

良好的班风形成,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下面就从我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严的教育。学生毕竟还未成年,来校学习接受教育,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1、严而有理。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然后发散思维,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接着幻想一一实施,最后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譬如,有一次以两位值周班长为首的六位学生逃课到操场打篮球。知情后,我初步拟出几种处理方案:第一,批评几句,写一份书面检讨;第二,罚站反省,再接受批评;第三,请家长来校;第四,心平气和地让他们认识到这次行为给自己、给班级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公开的检讨和保证。为了让这几位逃课的学生既深刻地认识错误,又能在班级内消除影响,以理服人。我便选择了第四种方案,且效果很好。

2、严而透情。人性和时代的特点证明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上文中的例子,那几位逃课的学生犯了错误,肯定害怕、担心,甚至有学生会想看你能把我怎样。此时,如果你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这样,那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3、严而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学年初我刚接班时,刚进教室,只见地面一片狼藉,学生熟视无睹,靠“骂”肯定无济于事。于是,我便弯下身去捡,当捡到一学生的脚下时,那学生便红起了脸,并说:“老师,我来捡。”我只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捡起来扔进桶里。自此以后,卫生保持情况好多了,每当

我躬身捡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包干区”无事。

二、爱的教育。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

1、爱要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在一次自习课上,我发现逃课的学生中有班级的两位班长,我不敢轻易处理。假如因为有两位班长在列就轻描淡写地处理,姑且不说班级同学有意见,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就这两位班长会认为犯了错误就可以享受特权,连老师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对他们本人今后是相当不利的。这不是爱,是宠是害!当然有时优生犯错,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或场合来教育引导,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2、爱不失衡。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上文中逃课的还有四名学生,他们可以说是班级后进生的代表。他们见两位班长首先在班级作了检讨,还会有什么意见呢,并且在他们本人还有其他的后进生的心中,都会觉得教师公正、不偏心。

3、爱要可感。学生毕竟还不够成熟,虽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4、爱要适当。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能涌出教育的力量。”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譬如,一天,我刚走近教室,班长吴东亮就站起来抱起一个大大的礼品盒神气的说:“老师这是我送您的节日礼物,”,而其他同学则将厚厚的一沓“节日礼物”——亲手制作的卡片,送到我面前,并且收到了10几个学生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我心里喜忧参半,于是,我拿着大家送给我的礼物,诚恳的对大家说:“老师真的很高兴收到你们的礼物,谢谢你们大家。不过你们猜猜这两种礼物,老师喜欢哪种礼物呢?”“吴东亮的”。一个声音从学生们中间传出来。“那为什么呢?”“因为很贵”“因为很漂亮”„„学生们猜测着。吴东亮一脸的自豪,等待我的夸奖。我却摇了摇头说:“你们猜错了,我最喜欢这些画,但我要感谢吴东亮对老师的祝贺。你们制作的贺卡虽然没花钱,但是那代表你们一片心意,吴东亮的礼物虽然贵重,但那是花爸爸、妈妈的钱买来的,所以老师不会喜欢。”我走到吴东亮面前,说:“谢谢你,但你的礼物老师不能收,请你带回去,老师想收一件你自己送的礼物,就是你自己制作的贺卡,你愿意吗?”吴东亮看着我笑了,大声说:“我愿意!”第二天早晨我就收到了吴东亮的那份迟到的“节日礼物”。我经历的这件事,都是在工作时无意中遇到的,故事发生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但是我巧妙地运用了适当的方法,使学生受到了教育,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篇3:“严”与“爱”

刚参加工作时接一个英师班, 全班六十五人只有七个男生, 凭着年轻与干劲我在迷茫中不断摸索前进, 使我对我的格言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年学校又让我接了机电专业班, 与原来班级情况正好相反, 六十多个男学生却只有十位女生, 而且英语基础都很差, 这对我的不仅是教学的考验, 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挑战。刚接班时, 面对这么一群充满活力、富有朝气又意气用事的大孩子, 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管好他们, 不知道是否能够真的带好这个班。我也曾犹豫过是否放弃, 但我的性格使我坚决地接下这个班, 我自己要相信自己。在近半年的磨合中, 我用我的“严”管理着每一个学生, 用“爱”去感化他们。

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 那就不可能有教育。”严格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严而有格, 才能让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分班之后, 我便制订了班级制度, 并在平日的工作中严格执行, 尤其是针对上课迟到、乱扔垃圾等一些不良习惯。让学生逐步明白, 什么事该做, 什么事不该做, 即使是一些小事, 小细节也蕴含着做人的基本原则, 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 一些刚开始满不在乎的学生, 被抓过几次之后, 也开始注重起来, 学生的不良习惯得到慢慢的纠正。

一、在“严”字上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1. 严而不厉

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 严厉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 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 而不是严厉。

2. 严而有格

仅有严字是不够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青春期的孩子, 如果只是一味地高要求, 严、要求, 极易让学生在高压下产生反抗甚至厌恶情绪, 因此, 还要做到爱而有度。教师的爱是最神圣的, 其神圣之处在于它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崇高的使命感。

教育不能没有爱, 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 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 为他操心时, 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 还是严肃的批语, 甚至是必要的斥责, 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 信其道”, 相反, 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 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 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 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 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 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 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 怎能教育好学生?

二、爱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 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 他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 决不能一味地训斥或是尖刻地挖苦,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在教育那些有缺点错误的学生之前, 心里即便有再大的火气, 也要压住, 记住一条原则, 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我们班有一个男生, 自由散漫, 经常迟到, 自习课说话, 上课时有其他老师听课还在说话。我找到他谈话时, 列举了这些错误, 我问他:“你的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呀?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他低下头说:“老师, 是我的品质不好。”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 但我感觉到这个学生很真实, 不遮掩自己的错误。我对他说:“你又错了, 老师从来就没认为你品质不好, 你的品质也不是不好, 你的品质没问题, 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 也太不懂事了。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 不知道给任课老师面子。”我的话没说完, 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 我一定会改。”通过此番谈话, 从此以后, 他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每次我在看他时, 也是用鼓励的目光, 或者时常小表扬他。现在他在纪律上表现很好, 成绩进步了不少。

2. 信任学生, 帮助学生

对学生来说, 老师越是信任他, 他学习就越勤奋, 自信心就越强, 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再辅之以帮助, 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对后进生的教育更应注意。在我们班的后进生中, 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 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 一视同仁。而且对于后进生, 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 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 就说:“老师觉得你行, 你还有潜力, 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学生和老师很容易沟通。

总之, 严父与慈母的爱,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混合催化剂。因此, 要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班主任对学生不但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 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 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严加管教, 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 严爱统一, 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爱必严, 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篇4:爱、慈、严、导

沈丹萍曾在公众视野中消失过一段时间。前不久,“相夫教女”的沈丹萍又重回国内演艺圈。“妇唱夫随”,她的洋丈夫乌伟亦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他们的爱情结晶——十五岁的大女儿丹丹与四岁的小女儿姗姗,现在也跟着父母来到北京,一个在中学念书,一个在幼儿园入托。作为两个女儿的母亲,又经常以“好女人”形象出现在荧屏上的沈丹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会有什么独特的“配方”呢?

孩子别推给老人

别看现在沈丹萍与女儿们“打成一片”,跟朋友似的,当初差点没把大女儿丹丹给送到外地去。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孩子的出世,使沈丹萍感受到了初为人母的快乐。所不同的是,这样的喜悦总是被催她去片场拍戏的电话所“打断”。当时正是沈丹萍在事业上最忙碌的关口,经常要去外地拍片,而乌伟虽在北京,但他作为一个来中国留学的德国青年,学业上也很紧张。以致于丹丹这个漂亮的洋娃娃一度让沈丹萍夫妇“头疼”不已。后来,沈丹萍狠了狠心,想把孩子放到外婆外公(远在江苏)那儿去。没想到,乌伟对这个很多中国家庭都用过的“传统做法”很不理解,他认为,孩子就应该是爸爸妈妈带,把孩子推给老人是最不负责的事,时间长了也容易和父母产生隔阂。最后,沈丹萍拗不过乌伟,还是把丹丹留在了身边。而遇到沈丹萍“前方”拍片紧张时,乌伟就在“后方”挑起了“孩子她妈”的重担。一段时间下来,乌伟这个“老外”,带孩子的经验一点都不“老外”呢。直到现在,念初三的丹丹,也从没在学校寄宿过一天。良好的家庭氛围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沈丹萍从夫君身上感受到的为人父母的责任。

父母是阳光与旗帜

沈丹萍一直认为,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是阳光和雨露,所以她对孩子的态度从来都是“和风细雨”。沈丹萍说,她的大女儿丹丹从1岁到10岁,基本都是在亲吻和拥抱中长大的。而现在面对小女儿姗姗,沈丹萍更有调理的经验了。讲故事、玩玩具,和女儿一起洗澡(沈丹萍觉得母亲和孩子身体上的接触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大的亲近感和安全感)。不过小女儿姗姗的调皮也是“前所未有”的。譬如姗姗有段时间对家中的电源插孔来了兴趣,左看右看不过瘾,还直用小指头往里捣。有次,正巧姗姗这一“越轨”举动被沈丹萍看见,她“吓”出一身冷汗,但她没有惊呼,而是轻轻哼着儿歌靠近女儿,慢慢把孩子抱到旁边。女儿还跟没事似的格格直笑,而沈丹萍为了让孩子明白“电老虎”的厉害,就指着插头对姗姗说,“手伸进去会被它咬住的,咬住了,宝宝就没有手了,没有手,宝宝就不能画画了。”姗姗还对爸爸的电脑有“研究”,只是她的“研究”就是对电脑乱敲一气。沈丹萍这时就会对姗姗“开导”说,姗姗,爸爸用它挣钱,你弄坏了,爸爸就不能挣钱了。姗姗就问,什么是钱呀?沈丹萍说,钱能买巧克力,没有钱,爸爸就不能给宝宝买巧克力了。由于事关自己的“肚子”,姗姗很快就放了电脑一马。有时沈丹萍还有意引导姗姗跟小动物“交朋友”。说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所以沈丹萍给姗姗买的布娃娃,不是叫“兔兔”就是叫“狗狗”。受这种影响,姗姗格外关心小动物。沈丹萍在孩子面前,从来都注意语言“卫生”的。但有一次沈丹萍拍片回家却给大女儿丹丹抓住了“把柄”。那次是因为片酬的事给某剧组“涮”了一把,本来说好的报酬,离开时却不兑现。在吃饭时,沈丹萍跟乌伟谈起这事,气愤难平,就顺口说了一句“国骂”。哪想她大女儿丹丹立马对她“严肃”地说:妈妈,您怎么能说脏话呢?每当自己“马失前蹄”时,沈丹萍绝不会去找理由搪塞,而是认认真真地向女儿道歉。她说,自己不但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她的好朋友,没必要摆家长的架子。

严父慈母乐陶陶

照现在的行情和风气,大家都会认为,像沈丹萍这样的明星家庭,他们的孩子肯定会在贵族学校就读。尤其乌伟又是德国人,孩子在高档次的国际学校读书也实在不为过。沈丹萍开始也有这种想法,但乌伟却认为,孩子上学关键不是在于她选取的学校“贵不贵族”,而是在于离家近不近、自己勤奋不勤奋。其实,在考虑大女儿丹丹上学的问题上,沈丹萍和乌伟当初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首先女儿入了德国籍,母语应该是德文,但她们大部分时间又是待在中国,融入中国社会,必需要说中国话。后来他们决定,丹丹还是和中国其他学生一样,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好在,丹丹在上小学前,每一年都有三四个月待在德国,加上家里和父亲对话,还是有一定的德语基础的;至于英文,更没有问题,学校里学,父亲在家里也用,耳濡目染,所以丹丹现在是中文、德文和英文全能对付。但是即将升入高中的丹丹在学习上还是有“痛苦”的。他们家住在北京圆明园附近,丹丹就在离家不远的一所学校就读(妹妹姗姗在附近的幼儿园入托)。说是“附近”,还是要走一段路的。开始的时候,沈丹萍夫妇也没用车接送,后来看到上中学的丹丹功课越来越多,起床越来越早,为安全起见,沈丹萍夫妻就和同一住宅区的另一户人家合租了一辆小车,来回接送孩子们上学。乌伟说,他最头疼的就是见到大女儿丹丹背着厚厚的书包上、下学了。而且每天晚上丹丹都要在案头忙乎到半夜。乌伟弄不明白,中国的学校怎么会有这么多家庭作业。沈丹萍就笑着跟丈夫解释,这就是“中国特色”。更要命的是,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喊到学校。而丹丹又怕老师说到自己在学习上的缺点,引来父亲不高兴。其实乌伟在这方面比较开通,他认为,孩子从学校回来,最重要的是获得精神上的愉快和身体上的健康。沈丹萍开始还和乌伟有些意见不统一,总是被“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看法所左右,但后来受夫君的影响,就逐步改变了这种认识。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导师

呵护女儿并不等于一味溺爱。沈丹萍说,女儿调皮、撒娇,甚至拿她当“姐姐”在床上“疯”都没问题。但如果真的犯了错误,她和乌伟就都不会客气了。只是这两口子“处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乌伟的做法是,只要发现女儿做错了什么,就立马把她叫到身边,先问她为什么那样做?然后讲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女儿错在哪儿,最重要的是让女儿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说她。而沈丹萍做法就很“中国”:把孩子关进房间,让她自己反省。“不过,孩子没超过10岁,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会引起孩子心理的惧怕。”沈丹萍还说,“我跟女儿再闹别扭,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和解。因为不能让孩子带着恶梦去睡觉。”而在所有孩子常犯的错误中,沈丹萍和乌伟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孩子对自己撒谎。在这一点上,两口子意见“惊人的一致”,孩子功课差点今后可以补上,而撒谎不及时纠正,一旦形成习惯,就事关她们今后的道德品质问题了。即便孩子成人后有聪明的大脑,但如果她用歪了,也是害人害己的事。大女儿丹丹有一次就把沈丹萍“气”得够呛。那次她说自己在学校给A同学欺负了,而且这位A同学还是丹丹的好朋友。沈丹萍见丹丹头发散乱,就有点相信。结果一打听是丹丹和别的同学玩在了一起,这位A同学有点不高兴,就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从此,丹丹和她有了过结。这天,两人也不知怎么就“揪”在了一起。其实是丹丹请别的同学往A同学家中打了个匿名电话,“警告”她小心点,才引发的“战争”。丹丹只顾诉说自己的委屈,却“省略”了打电话这事。沈丹萍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非常气愤,先是把女儿关进房间,然后对她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知道的事儿,你小时候那么可爱,现在怎么这么可恶呢?”说着说着,沈丹萍自己就哭了。女儿丹丹这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哭得更是“一塌湖涂”。乌伟知道后,也没给丹丹好脸色。从此,丹丹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绝对不能撒谎,否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

篇5:爱、信、严

那是在一次大扫除过程中,一个忙碌的身影吸引了我的视线,之间他在教室的各个桌脚下认真地搜寻着那些细小的、极易被人忽视的垃圾,然后将那些垃圾捡起后,小心地放在掌心中。积攒多了,他就快速地仍进垃圾箱。来来回回几趟后,他又找来拖把在教室的水泥地上使劲地拖了起来。他的表现,在一些“消极怠工”的同学们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

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上,他却是一名令我头疼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不好,每张考卷上的分数总是羞于见人。如果“以成绩论英雄”的话,他是一个被成绩关在门外的失败者。可是今天,透过开启的“这扇窗”,我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

篇6:爱、信、严

寻国兵

近在百度企业管理吧,看到一篇帖子,叫做“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读了之后感觉一头雾水。全文如下:

一、管理者之“智”

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里包含着‚知‛与‚能‛,‚智‛正是让我们正确的把知识运用到管理之中,并把之转化为力量发挥能量。而管理者则恰恰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合理的管理和利用资源,使之发挥能量为企业所用。

二、管理者之“信”

“信”是为人为事之根本所在。“信”虽无形但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众所周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金钱的损失是可以计算挽回的,而一旦失去信誉所造损失却是难以计算、甚至不可挽回的。企业的管理者也是一样,一旦失信于员工,那么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限于人格和威信的下降,更是要坐收在管理中无法得到员工认同和支持的恶果。

三、管理者之“仁”

‚亦如,在管理中惩罚只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决非管理的本质。‚石可破,但不可夺其坚。‛也就是说:在管理中你惩罚员工会很容易,但让他心服口服从此改正错误却决非易事。而管理中的‚仁‛更多的则体现为一种‚双赢‛,管理者赢得管理,而员工则赢得利益。管理中并非为‚管‛而‚管‛,而是为‚理‛而‚管‛。

四、管理中的的“勇”

‚与‘道’和‘智’相辅相承。何为大智大勇?难不畏险,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在管理的是艰险的路程,当遇到困境和非议时需要‘勇’,在这个时候的‘勇’就是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持自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当工作中取得成绩之时同样需要‘勇’,这时的‘勇’就是不居功、贪恋名利;而在工作中遭遇失败之时更加需要‘勇’,这时的‘勇’则是不推脱责任,能够反省自己承担并改正错误。‛

五、管理者之“严”

‚作为管理者就是企业中的‘将’,在管理中也应该有三严:其一,法令严。在管理中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作为标榜和约束,那么企业就没有了规矩,纪律必然松散;其二,赏罚严。在管理中如果没有明确而严格的赏与罚,其法令必然难以贯彻执行;其三,律已严。作为管理者,如果在企业中无法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那么必然会无法服众,无人尊从。‛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颇为吸引人,从分段标题看似乎很专业,很有见地,但是细读之下,感到很多地方不仅没有说明道理,而且有不少错愕之处,这样的文章如果不进行新的解读,肯定会使许多年轻的管理者误入歧途,因此不揣冒昧,发表点个人管见:

一、管理者之“智”

上文对管理者之“智”的说明是“让我们正确的把知识运用到管理之中,并把之转化为力量发挥能量”?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合理的管理和利用资源,使之发挥能量为企业所用”。但是,你说这些话对我们有用吗?我们究竟应当怎么做?说了等于没说。

笔者认为,前一句话纯粹是废话。第二句话才是关键。但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合理的管理和利用资源,使之发挥能量为企业所用”?不知道,没有答案。那就变成了空话。就像我们天天要求小孩要“好好学习”一样,你不告诉他怎样好好学习,天天说好好学习都是废话。

针对本文中的领导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合理的管理和利用资源”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认识企业的资源究竟有哪些?人、财、物、环境、市场、技术都是资源,我们应当怎样“运用自己的智慧合理的”管理好他们?实际上提纲挈领,抓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财、物、环境、市场、技术”等资源,都是有人来操作的,因此管好、利用好人力资源是核心,抓好这个问题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那么,笔者认为,管理好人我们首先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绝不是套用别人的,而是针对自己企业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次是要有一套激励机制,要让每个人(至少是骨干队伍)有在企业发展自己的规划和目标。第三是要有一定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认同企业的愿景、战略目标和礼仪规范、行为习惯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个人潜能。

二、管理者之“信”

在管理者之“信”中,上文只讲“信”(信誉)的重要性,既没有讲什么叫“信”(信誉),又没有讲怎样坚守、保护我们的“信誉”。

其实我们应当讲的是“诚信”,而不是“信誉”,信誉的重点在“誉”,如果不讲“诚”,有人为了保住“信誉”,是会不择手段的。管理者取信于员工,同样需要以诚相待。这里的“诚”,首先就是遵守合同的约定,这是最大的“诚信”。不论是劳动合同,还是内部工作承包合同,都需要严格遵守;决不能以领导者的权威随意改变协议、合同;第二个“诚”,要讲究合作,就是用合作者的心态来对待管理工作,大家都是合作关系;而不要时时摆架子、训部下;只有工作上的指导、指挥、协调、帮助,尽量少些居高临下的威严;第三个诚,要讲究公平待

人,管理者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下进行管理,要公平对待,不能有偏向和特殊。第四个“诚”,就是要说话算数,不能对部下有承诺不兑现;第五个“诚”,是要帮助下属不断成长。可以说有了诚,才会有真正的“信”。

三、管理者之“仁”

在管理者之“仁”中,上文 没有讲到点子上、中心上。“仁”与惩罚员工有什么关系?不能说“惩罚”员工就是不仁,不惩罚就是“仁”;实际上,在我们员工目前这种普遍素质还没有达到管理者要求的情况下,处罚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笔者认为,管理者的“仁”,主要应当体现在管理者对员工的“爱”,管理者要“爱”你的每一位下属,只要是你从爱的前提下作出的、无论是奖励还是处罚,都属于“仁”的范畴。否则,即使是你给予员工大把奖金,你的心里如果只是因为暂时需要利用他,才采取奖励措施,那也是不仁!当然,如果是处罚的话,还要讲究实事求是,要通过调查,罚当其责,不能有明显的偏差。并且要求过错者总结经验教训,把错误当做进步的阶梯,这样也是管理者的“仁”,受罚者也会心服口服。

四、管理中的的“勇”

对于管理中的的“勇”,上文中除了最后“在工作中遭遇失败之时更加需要‘勇’,这时的‘勇’则是不推脱责任,能够反省自己承担并改正错误。”这点还能够基本让人明白之外,前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大话、空话、病句子。“难不畏险,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引用古人的话,让人一头雾水;还有,“当遇到困境和非议时”,“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持自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遇到困难和非议,你怎样证明自己就是正确的方向呢?

实际上,管理者的“勇”,主要就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检讨自己管理中的失误,勇于总结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勇于维护公司的大局利益;同时也要勇于维护下属的合法权益;至于把“当工作中取得成绩之时同样需要‘勇’,这时的‘勇’就是不居功、贪恋名利;”归到“勇”字中来,显然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这明明是“智”的问题,怎么可以扯到“勇”字中来呢?

五、管理者之“严”

关于管理者之“严”,这里首先纠正原文中的“作为管理者就是企业中的‘将’,”这样一种表述,为什么是“将”?“帅”难道不属于管理者吗?也许

本文作者所站的角度,就是企业中层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题目应当叫“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中层(管理者)”才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爱、信、严】相关文章:

上一篇:小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范文下一篇: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获奖名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