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书来

2024-04-12

一卷书来(共6篇)

篇1:一卷书来

一卷书来,十年萍散,人间事本匆匆。桃李媚春风,几许少年俦侣。而今看,斜阳归路,芳陌又飞红。

流年似水,佳期如梦。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舟,甘苦与共。这一路走来,鲜花与掌声同在,失望与泪水共存。有成功的喜极而泣,也有失败的黯然神伤,有把酒言欢,放舟江湖、笑傲风月的洒脱,也有马失前蹄,折戟沉沙、铩羽而归的失落。往事一幕幕,欢欣一幕幕。我们曾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如今都只随一缕青烟飘向白云深处。

岁月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容颜,还有我们那颗曾经年轻的心。每每想到此情此景,心中难免惆怅,可能成长的代价就是我们失去纯真的微笑,而多了一份伤感。或许无可奈何的顺其自然,才是我们现在的真实。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当岁月的风尘侵袭我们纯洁心灵的时候,才从我们心底发出光阴倏尔,福祸无常的感叹。曾经,我们相信真正的友情是淡淡的茗香,越品越醇,无论在热烈的炎夏,还是在宁静的暮秋,它都在友人的心田,如云蒸霞蔚、香山红叶处的清风来的恬静而舒缓。无情的现实却使我们互相成为过客,互相成为喧嚣一时而又漠然而去的过客。我们付出着,索取着,热闹了一场终究还是一无所有,只是青春挥霍一空,友情日渐荒芜……

魂断梦牵的岁月,留在记忆里永不褪色,多少甜蜜和苦涩,变成多少悲欢离合……那一段简单而快乐的学生生活,那一段如梦的日子,想到毕业后各奔东西,或许一生都无法再见的同学们……青春似火,岁月如歌。无论我们有多少眷恋,有多少不舍,都唤不回逝

去的时光。

这十年来,我们改变了多少,又有多少一直没有改变。

这十年,喝的酒比前十年喝的水多,但是真正能喝醉,敢喝醉的时候却越来越少。这十年,成家立业,扬名立万,该照顾的人越来越多,能照顾的时候却越来越少。这十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正该说话的时候,却又累得不想说话了。

这十年,日子过的比前十年快,值得纪念的却比前十年少。

这十年,认识的人是越来越多,真正有交情的却是越来越少。

篇2:一卷书来

我不是一个爱旅游的人,当然就更谈不上旅行了。

小时候周围的同学朋友,有不少已经随父母走出自己居住的城市甚至是国家,而我最远的出行,就是坐火车回老家农村奶奶家几次,还有小学时跟妈妈单位组织的旅游团出去玩了几天。小小年纪已经晕车的我,除了记得一点路途中的劳顿和不适,几乎没有在记忆里留下任何美景和趣味。

等到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看到了电视和照片里的天安门,已经是我大学毕业那年了。

或许是因为成长的年月里没有太多机会去看外面的世界,没有经历过离开和远方的美好与新奇,又或许天性中就是一个更喜欢安顿简单和当下温暖的人,所以,很多年来,旅游这件事,对我更像是一种被书籍和照片所说服的,人生中不得不经历的美好,却总带着那么一点被动或不得已的气息。

这些年来,虽然不能算是一个哪里也没有去过的人,虽然最远的飞行已经是跨越了几万公里的异国,但是安静下来想想,却好像是没有真的去过哪里。

没有真的去过哪里的意思就是,在那时那地的那个我,没有读出(更不要说读懂)当时的山水当时的春色,当时的别人当时的自己,除眼目所见耳朵所听之外,蕴藏在更深之处的意义。

关于旅行的意义,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阿兰·波尔顿写的《旅行的艺术》,很惭愧,不爱旅行的我没有读过此书,只是时不时地在某些关于旅行的意义的文章里,看到过只言片语,我承认有些语言和思考很深刻动人,也肯定这样的.文字和意识对于未信主之前的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但是现在我明白,这样看上去充满艺术气息又不乏哲思的文字,最终还是将人们引向了一个更高更危险的欲望悬崖,那个悬崖的名字叫做:自己。

也许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出发,喜欢上了别处,因为可以远离此处索然无味甚至令人心生恨意的环境、工作、人群。不光是通过旅行,也包括阅读,网络,恋情,所有那些能带给人新鲜感受和心灵呼吸的经验。

信主之前的许多年,我也经历过许多这样的出发,这样的心灵放逐,但是几乎每一次过程当中和回归之后,我都发现那些看到和经历过的一切,对于治愈我心灵深隐的残缺和洗濯我灵魂暗藏的污浊,几乎没有任何益处。

原本,那就不是旅行或任何试图寻找新鲜体验的经历,可以承担的使命。

所以,我绝对不会相信阿兰·波尔顿在《旅行的艺术》中所说的:“时常走访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罪恶的必要良方。”我也未曾见过任何一个人通过旅行真正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残缺的依旧残缺,污浊的仍然污浊。

当然,也许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只是没有被闭关自守孤陋寡闻的我遇到过。如果你遇到过,请你告诉我。

今天的我,只单纯并坚定地相信:无论你是在路上还是在家中,无论你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离开了上帝,离开了基督,你的内心就是颠沛和纷乱的,你就无法承载那些灵魂深处深重的忧伤和罪恶。

因为你站在天地间却不认识天地,停留在内心里却不认识自己。

《圣经》罗马书1章20节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上帝给了人类两本书,向人启示k自己,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自然”。我觉得蛮有道理。

篇3:退到一卷书里

恍然又觉得,我也曾抱一本书,从春天的第一章里,走进一条草径,遇到一扇柴门。清风叩门,花香奉茶,在那里遇到读书的人。

感谢这个世界上的爱书人,让我的灵魂闻到香,让我的灵魂更接近一朵莲。

清代袁枚笔下记载过一个叫黄子云的平民百姓,此人酷爱读书,善作诗。他曾于城外建一草屋,与其父终夜读书。有客人来赞叹其父子好学,黄子云说:“其实不然,我们父子只有一被,客来,便给客用,我们夜里没法睡,只好整夜读书。”

品味一下黄子云所言,觉得他非常可爱。或许他是不想过于张扬,才退一步借无奈来掩饰。不过想想,能如此“终夜读书”的人,在今天恐怕很难找到几个。所以我觉得他是能安隐于书中的人,或者说,他能从俗世中抽身而退,于一卷书里,得清凉世界。

有事例为证:有某中丞欲见,黄子云不愿意,便题了一联:“空谷衣冠非易觏,野人门巷不轻开。”虽有清高之嫌,但也有隐士之范。我坚持认为,他的确是一位隐士,退到书中的隐士。

我们好像都在忙着赶路,忙着你争我抢,却少有人能停下来,更难有人能退一步,退到一卷书里。

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被多少人追捧,那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又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真正能做到的人,必是懂得“退”的精髓。从前在哪儿?不仅仅在回不去的过去,从前就在往后退一步的地方,并不遥远。

看过一个题为《读书的人》的摄影作品展。展出的一百多幅作品中,那些读书的人,不论是在图书馆、候车厅,还是在草地、林间,无不目光柔和。摄影师说过,这些美丽的人,能让人慢下来,让人退到自己的胜地里。

想起那天看到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出逃者。他们或住在过去研磨旧时光,或先知先觉与当下格格不入。”

原本是羡慕古人能隐退于自在世界里,一卷书里,为当下少了一个又一个读书人而心痛。却原来,确确实实,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时代的隐退者。有些退,是美妙的出逃啊。退掉“纷扰”派“熙熙攘攘”送来的门票;退掉“争吵”派“计较”送来的宣战书;退掉“功名”派“利禄”送来的邀请函……

就那样心安地逃走,退到一卷书里。退到一卷书里,才能悠然地看云听雨赏雪,才能见到小桥下的流水,青瓦上的明月,都似故知;才能领会到一庭一院、一花一月、一茗一香的安稳与从容,才能与一个人温良相见,看得到“迎面而来的微风像你说话的样子”。

退到一卷书里,让人生拥有那么一段段小光阴,是暖的,是温柔的;让生活于琐碎中依然多情而美好,不忘留一分真,守一分闲;让生命散发幽香,长出兰,长出莲。

[怦然心动]

读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有言道:“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目可憎。”同时,读书又是一件需要慢做的事情,需要读书人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凉。而这一点显然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略有不合,因此,鲜有人再愿意退到一种“慢生活”里,退到浸润在一本书里的光阴。退到一本书里,让自己追求一种高雅的生活姿态;退到一本书里,让自己奔波的脚步等一下灵魂;退到一本书里,让自己拥有一段宁谧温暖的小时光。

【文题延伸】沉浸在 的世界;慢生活;用 温暖时光……(小引)

篇4:年年岁岁一卷书

说起智慧,就使人想起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古希腊。一提到古希腊,就会引出神话、史诗、寓言、哲学、艺术、……。凡是丰富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大都是从古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

古希腊智慧散布在浩若烟海的典籍中,十年来,含辛茹苦,才收集到两千多条。这些条目,思想深刻,文辞典雅,处处都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现整理出千余条,每则配以短小精悍相得益彰的阐释文字和内容逼真形式优美的插图,加上精编精印,设计考究,堪称图文并茂。它是了解西方人的智慧的一个很好的窗口,更是我们真正跨进“成年人之门”的一把宝贵的钥匙,可读性强,更值得收藏。

一卷智慧的书应是假丑恶的坟墓,真善美的摇篮。因此在收集资料时,重点放在了哲理上,尤其是劝人求真,劝人行善,劝人爱美的言行。真、善、美,可以说是这卷书的主题,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篇章。

为了准确而全面地收集到有关的资料,图书馆成了我精神的家园。我在那里一再羁留,直到精疲力尽。在那里,我集中精力营造的精神作坊像一座废墟,随处可见一本本东倒西歪的书,一张张写饱了的纸。我喜欢就这样在灰尘中隐逸。在匮乏与焦虑时期,图书馆资料库是我充实的落脚点。痛饮一壶鸩酒的平静流转到二十世纪末叶的我手上,低缓为一页一页翻书的声响。就这样,摘录、译述的素材不经意已有一人多高。

在整理这些资料时,基本上是以人为单元进行的,每个单元前有引言,后有结语。引言阐述此人的生平,结语总结此人的思想,中间则是此人生平和思想的具体展现。为了使这些展现尽可能凝练,我删去了一切无关紧要的上下文,留下来的,从形式上看,要么是单句,要么是对话,要么是段落,从内容上看,它们分别是反映某一哲理的格言、妙对和故事。

古希腊智慧博大精深,为了尽量做到雅俗共赏,做了两种阐释,一是文字的,一是图画的。文字阐释既没有采用“我注六经”,也没有采用“六经注我”,而是“经中有我,我中有经”。这种互补注释法,致力于使原文与阐释相互补充,相映成辉。

阐释最忌画蛇添足、简单重复和断章取义,一个好的阐释应该是透过有字文,看到无字理,并将无字理释成(与原文互补的)有字文,起到画龙点睛、举一反三和相得益彰的效果。

文字有了雏形后,我意识到该找一位合适的插图画家了。什么样的文字,搭配什么样的画面,是十分重要的。而文字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应该像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一样,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这要求画家必须心灵手巧,既熟悉古希腊文化,又熟谙绘画语言。换句话说,必须手上的“活儿”与脑子里的“活儿”都棒,方能心溯手追,触毫而出,自臻化境。

我开始四处寻找,从群英荟萃的楚江流域,到人才济济的大江南北,先后有不少人试着画过。但是我总觉缺了什么。是的,缺了古典艺术的那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这恰恰是古希腊哲理漫画的灵魂。

我去了北京,寄希望于北京的艺术家朋友。他们摇头弗如。我很失望,决定第二天打道回府。下午,我去刘彦那儿告别。刘彦看了一眼我递上的纸片,说,有个人能画。“此人何在?”“他在哈尔滨救死扶伤。”鉴于过去的教训,我这次特别谨慎,因为曾经多少内行人都败下阵来,何况这位远在天边的门外汉。

回南京后,我又试着跟一些挺不错的画家合作,结果仍不理想。于是我又一次去了北京。刘彦说,你把东西搁这儿,过两天有朋友回哈尔滨,捎去给尔乔。

没多久,一封特快专递敲响了我沉寂的办公室。在八大页洋洋洒洒的信纸后面出现了三十多幅有关希腊贤哲阿里斯提卜的插图。这是连续在一张张纸上的眺望:奥林匹斯山浑穆屹立。苏格拉底与日月同辉,身带快乐之书,手采自然之果的阿里斯提卜飘然出现。不远处,就是一把椅子,他随时准备坐下来,跟你畅谈快乐之道,湛蓝的天空,望无边。这是尔乔提供的视线,在一张张纸上,一条条哲理,幻化叠印,成为我们歆羡的经典。它的氛围,性情,生气,灵魂,甚至繁复花哨的外文字母,不由分说地告诉我,这就是古希腊。

尔乔采用了他所擅长的独幅漫画,而不是连环画,在每一段原文与注释下面配了一幅极具概括力的插图。这些插图,通过绰约的线,含蕴了丰富的内容,加之古雅的构图,于方寸之间曲尽风致,而这都来自于一夜挥洒。我的大哪,太绝了,咚咚咚……

这种经邮票符号呈现的仪式充满寓意,我们的名字就这样排在了一起。真不可思议,大自然一高兴,把我俩的脑子像两根弦一样调得如此和谐,我们始终将为交换灵魂而生活在对方的存在里。我更加相信命中得与同性朋友缘一说了。

面对一幅插图,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人的眼睛、面孔、手指、破颓圆柱、橄榄树、陶罐乃至整个画面,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灌注哲理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那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蕴。因为一种可以指引到某一意蕴的现象并不只是代表它自己,不只是代表那外在形状,而是代表另一种东西,就像符号那样。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只是用了点、线、面、文字乃至于其它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这意味着,一幅哲理插图画得好坏,首先要看它的意蕴是否与原文所反映的哲理相符,换句话说,它是否达到了内容上的真。

要达到内容上的真,画家所用的画笔应当预先浸润着悟性,换句话说,画家首先必须吃透文字所蕴含的哲理,因为绝妙的技巧拯救不了平庸的悟性。尔乔的生活,可以说是在与别人思想的神交中度过的。人文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不陌生。他总是在文学,电影,历史,音乐,服饰,建筑,宗教,美食,爱情等玄机里翻掘觅食,以致他那满身的书卷气,闻来直令人口鼻生香。随时的顿悟状态说明他拥有过人的理解力和惊人的知识储备。当他说他是在画修养时,至少说对了一半。当我读到尔乔那具有深度精神内涵的精致文化时,我得由衷感谢未名时代的斗方名士的那些日子。

确实,你不理解的东西就无法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解了的东西你就能画出来,还得有创意才行。比如说,用总是低垂着眼睛象征“谦虚”;用一直合掌于胸前象征“虔诚”;用利爪般的手指紧紧抓着鼓鼓囊囊的钱包象征“贪婪”;用捧着一只硕大无朋的盘子象征“饕餮”等等。尔乔在这方面可谓才华横溢,看看信手拈来的这幅插图,当你咂摸到那画中的真味时,就会明白,灌注给艺术形象以意蕴的不只是寻常的灵魂,这不仅要求画家思路敏捷,想象丰富,全神贯注,关键要有召唤灵感,使它活跃起来,长大起来的本领。

我们知道,哲理就是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就含在它自己的特殊事例里,这些事例原则上有无穷多,要凭极大的想象力才能找到其中最典型的事例。所谓最典型的事例,即最简单的事例。简者简于象,非简于意,简之至者,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插图艺术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典型事例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成为思想的外化。换句话说,插图艺术的任务在于用典型的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以供直接观照。因此,艺术表现所达到的高度,首先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一体的程度。

一幅插图仅仅具备内容上的真还不够,还得进一步达到艺术上的美,给艺术作品通体灌注生气,使画面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灵魂的眼睛。这要求画家必须具备熟练的绘画语言。在这里,尔乔的独到,在于用了独特的人体语言。这种变幻莫测的人体语言,包容了人心,渗透了不见痕迹的技巧,从多样中求统一,从变化中求效果,处处都活泼泼地表现着哲理。另外,为了使画面既带一种古风的韵致而又不失轻松活泼,尔乔多少借鉴了古希腊瓶画中先贤的造型,并在画面上加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外文”——拉丁文里杂些希腊字母,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服从构图的需要,二来也是为了融书法与插图为一体,使画面更加美观。

总之,插图艺术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是美。艺术只有在它和哲学处在同一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

记得我跟尔乔初次见面时,由于在一群熟识朋友中并坐不语,被大家称之为“一卷打开的书”。当我写完哲理,尔乔配完漫画时,我俩竟真的合成了一卷打开的书(《西方哲理漫画》)供大家参阅。这卷关于智慧的书,经过一群热爱智慧的人的手,终于流转到亟需智慧的生活空间。至于她能否经得起沧桑,“妙极了”最后是否来到了“累极了”的门前,就去问岁月的书签吧!

一九九七年三月

篇5:一碗茶一卷书 一方清凉境界

真的,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不过,在这里,香茗换成了滚烫的、浓浓的酥油茶。在这里还听得到暮鼓晨钟,梵唱氤氲,还看得见藏民纯朴的如雪山般纯净笑脸和大草原的壮美与辽阔。在这里,您的心,也一定会伴着雪山草地,伴着混合了青草味、酥油味、藏香味而浓郁起来的书香安静下来,清净下来。

这里是一方圣洁的雪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生活着一群质朴的民族,书写着一幅绚丽的画卷。

若尔盖,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东部,群山连绵,宜农宜牧。若尔盖草原——热尔草原,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仅次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第二大草原。

其中的景点甚多,最值得一提的有“九曲黄河第一弯”。当您登高临远,但见黄白二河争流,蜿蜒而去。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九曲第一弯。归巢的黄鸭、溪鸥破空而去,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妙景致。簇簇账篷,缕缕炊烟,骏马奔驰,民歌声声,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这里还有摄影家的天堂——花湖。6月的花湖,繁花似锦,五彩缤纷,还能看到美丽的黑颈鹤。因为湿地可以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是水草丰美的一种生存状态的保证,使花湖成为水禽的最佳冬日度假圣地之一。当你在花湖上远眺的时候,看见远处有水鸟起落,你可以专业地说“哦,那是黑颈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不是说“快看,野鸭子”。呵呵!

看见这样的湖水,你才明白李白为什么会入水中捉月而死,美少年那喀索斯何以会爱上自己水中的倒影。而只有当您走进草原深处的达扎书院,您才明白时间在这里为什么会成为虚无,历史为何在这沉淀下来,世界真的可以只有一元的存在。有人说若尔盖草原像初恋的滋味,虽然早有准备,但当它闯入眼帘时还是像一记重拳击中内心,头晕目眩,一片空白。因为这里有酥油茶、有草原、有一方清凉的书的境界……

“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让我安静下来,远离浮躁,到经典里去寻找生命的智慧,在书海里寻求人生的真谛。

时间的花朵一点点地绽开,我们在经典的引领下,走得远些,再远些……

这是位于川西北若尔盖大草原上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达扎寺初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由第一世达扎活佛曲吉·毛郎伦珠主持创造,距今已有338年的历史。300多年来,这座名叫达扎寺的古老寺庙以其僧侣众多、善缘广布、佛法兴盛而成为信教群众精神依怙的福田妙地。

第六世活佛达扎?格桑吉美丹贝嘉措,因修持极高,慎思明辩,通达显密各种经典,于一九五六年被西藏哲蚌寺封为“夏尔哇曲吉”佛位,名扬藏区。七世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具备很多宗教知识,解释壁画时汉藏皆通,一些我认为很难懂的汉文佛像名字他也知道,可见非一日之功。在他的书房内摆放着大量书籍,不仅仅有经文还有现代高僧的著作,也有汉藏文藏学杂志。对藏学研究的现状知之甚广。书房里摆放着一台电脑,他是若尔盖第一个上网的人。藏区的确需要头脑开放懂得现代文明的活佛。

寺院开设了闻思学院、密宗院、时轮学院,成功创办当时第一个由藏传佛教寺院主办的佛教专刊《善法乐园》。两位达扎活佛以仁慈博爱的胸怀、开放前瞻的眼光,摒弃出家人为扩大规模和影响、热衷于修建经堂庙宇的传统观念,于2002年开始筹资修建集藏、汉佛学文献、图书及其它多类别社科图籍收藏利用中心、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及藏文化交流、研讨、展览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书院——达扎书院。这是藏传佛教建寺史上的第一座书院,书院的诞生,结束了中国藏传佛教寺庙没有书院的历史,成为藏传佛教寺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杰出典范。吉祥的颂歌应和着和平的鸽

音穿越时空,响彻寰宇,寺院里的书院祥云飘渺,瑞气环绕,静静地向众生播撒着智慧的甘霖。

“求知明慧,开智富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我国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亲笔题写的馆名“达扎书院” 匾牌旁,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揭示了书院的办院宗旨。

一楼为藏、汉佛学文献、图书及其它多类别社科图籍收藏利用中心。现馆藏大量与藏文化相关的珍贵书籍和藏文、汉文、梵文书籍。这些书籍内容以藏学和佛学为主,包括宗教、医药、声明、工巧、建筑、天文、历算、修辞、辞藻、语言文字、文法正字、传记、显密经典和学者文集,兼藏中国和世界名著及文化普及类书籍。其中,最为珍贵的书籍有:金汁手写的《贤劫经》、《解脱经》、《金刚经》、《般若八千经》等;银汁手写的《大班若全套十六函》、《般若八千诵》等;白海螺汁手写的《大般若十二函》、《莲花生经》、《吉祥经》等各类经书十多函和贝壳粉手写的《嘛呢遗教》等。

二楼为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收藏及展览中心。现收藏有如佛像、唐卡、堆绣、印版、擦擦等具有显著特色和代表艺术形式的珍贵文物和作品。这里还珍藏着一幅清末民初的著名的爱国实业家都锦生专门为九世班禅大师织造的肖像织锦唐卡,之后由十世班禅大师赠送给达扎活佛的。这幅唐卡还见证了一段藏汉民族团结互助、兴我中华的感人故事。

书院还开辟专柜、专区为高僧大德及与藏文化相关的学者、作家、画家、摄影家、收藏家等提供展示宣传,举办专门的展览、保存其资料档案等,致力弘扬藏族文化精神,推动藏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楼为纪念堂。供奉着一百多名对藏文化和佛教传播有极大贡献的高僧大德的塑像。一方面纪念他们的贡献和恩德,另一方面勉励后人弘扬藏文化和佛教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

这座集浓郁藏传佛教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气息为一体的书院,将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典籍和珍贵文物兼收并蓄,并广泛运用现代图书管理、教学、阅览、参观等多种方法,为读者阅览、学者研究及教学提供服务,这在藏传佛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的建院宗旨和书院功能已远远超越了宗教、超越了教派、超越了地域局限。

“读书如品茶,醇香芳自知。”古往今来,流传着多少有关读书的佳话、诗句和典故。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灿烂不朽,民族精神之所以砥砺如新,就在于书籍的存在和传承。是它引导人们与古今中外最高尚、最优秀的人对话,教会人们如何做一个思想高尚、行为正直的人,一个胸襟坦荡、纯洁无私的人。在这里,一声鼓响,梵音响起。草原辽阔,寺庙宁静,时而铃声响,时而钟声鸣,其美妙是可以想见的。真是“一音皆已成佛道”也。一阵阵清馨的梵音飘然而来,也许是“唵嘛呢叭咪吽”吧?我虽听不清是什么,但是,每每听到这清新典雅,婉转动听的梵呗音乐,尤其是那宁静、脱俗,幽远深长的韵味,常常会使烦躁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达到俗念净化,物我两忘之境界。真是“法音通三界,梵韵满婆娑”……

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说茶中有禅机。而当氤氲香茗换成了热情好客的藏民奉上的醇厚的酥油茶,坐在百年古刹中,安住在数千年的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满眼热尔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与无垠,我们被水泥森林淤塞得太久的心灵簌簌然清明起来。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讲的是“正、清、和、雅”,而达扎书院里伴着酥油茶的书卷香所传递的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也是达扎书院的两位活佛广开方便之门,建立书院的初衷,也正是大乘佛法讲求出世修行入世渡人的精神真谛!

醉了吗?醉了,醉在醇厚的酥油茶香里,醉在数千年汉藏文明的典籍中,陶醉在草原的一望无际,耳畔传来黑颈鹤的声声啼鸣,焦躁的心仿佛醍醐灌顶般清凉起来。在这里,书是心灵安顿的栖所,书是梦里的故乡。在这里,一本一本充满炯智的好书,如谆善的长者,又如热挚的朋友,滋养了我们生命,使我们忘记生活中的痛苦和忧烦,抛开世俗的困扰和牵绊;那醉人的酥油茶香,永远牵着我们岁月的衣袖,放飞快乐的希望,真诚的抚慰我们的心灵世界!

篇6:父与子一部电影一卷书

父子是各自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父亲节时看父子题材电影,“不在此山中”:或许能把自己的父子关系梳理得更清晰。《三国演义》归纳三国只有八个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父子电影要表达的父子关系,归纳起来更简单,仅“起、承、转、合”四个字而已。起承转合,是古代文人写文言文时的四部曲,父子关系是一卷书,比文言还古老,比古文还耐人寻味。

起:舔犊情深深

“起”是父子情的初级阶段。孩子刚降生,父子情就开始演绎。这类电影中的父子情,主要表现的是中年男人对“小屁孩”的“一厢情愿”。

“媳妇熬成婆”和“守得云开见月明”是同义词,“儿子升成爹”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也可以等量代换。从“子”到“父”的角色转变,意味着受到的关爱从“顺差”到“逆差”的转换。

很多父子情深的场景都出现在单亲家庭中,而且父亲大都穷困潦倒。妻子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和丈夫共患难,而子女却始终对其“不抛弃、不放弃”。《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威尔·史密斯父子无家可归时睡在公厕还能乐得其所;《长江七号》中星爷爷儿俩在炎炎夏日能吹上电风扇就知足常乐;《阿郎的故事》中大小发哥一起在工地上痛并快乐着……

妻子不能与自己共患难而拂袖离去,这抹去了他们作为男人的自信,而孩子对他的全身心依赖,让他重拾自信,原来自己依然被需要着:《当幸福来敲门》中威尔·史密斯绞尽脑汁考证券交易员,只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睡厕所;《阿郎的故事》中发哥再度出山做赏金车手,只是为了捍卫孩子的抚养权。这些男人,都因为孩子而再度“老夫聊发少年狂”。

这类型的电影,全少得看两遍才能看出内核:第一遍看老父们舔犊情深的煽情;第二遍看老男人们舔自己伤口的悲情 为孩子而奋斗,是出于责任,但更是为了应对自己的中年危机。

承:上阵父子兵

“承”是父子情的进阶期。当孩子慢慢长大,父子关系从父亲在感情上的单向输出到父子双向互动。

为人父母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吾家有儿初长成”。孩子长大成人,虽然不意味着“舔犊”的结束,也不一定是“反哺”的开始,但却给“上阵父子兵”提供了可能。“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鼓舞人心的,何况上阵的他还“以父之名”。

别以为娱乐圈里就陈强、陈佩斯是父子档,在电影里,上阵父子兵是正常现象。最感人的是《金色池塘》,亨利·方达和简·方达把他们的父女关系衍生到电影中。这是个感人全深的故事,但更感人的事情则发生在电影之外:那时亨利·方达年事已高,身为女儿已贵为影后的简·方达策划了这电影,让父亲终于圆了奥斯卡小金人之梦;最默契的是《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和斯贾登·史密斯,在现实中就是父子,他们只把现实中的幸福秀一点出来就成就了世人认为的父子情典范;最匹配的是捷克电影《给我一个爸》,儿子导演杨·斯维拉克请他老爸做主演,虽然他们在电影中出演的并不是父子,老爸只是在为儿子打工,但却为彼此打出了国际名声。

而李连杰主演的《给爸爸的信》,父子背靠背和黑帮PK;《爱国者》中梅尔·吉卜森率领众儿子和英军作战,《那山、那人、那狗》中子承父业做乡村邮递员;《大河恋》中父子三人_同在河中钓鱼;《偷自行车的人》中父子一起在街上寻找被偷的自行车;《武状元苏乞儿》中父子一起乞讨一一他们做的是什么无关紧要,主要的是他们无论做什么都在一起,这便是“父子情”的最高境界。

转:无仇不父子

“转”是父子关系的裂变。儿子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反抗父权的斗争。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和蔼还是威严,父亲都是一座压在心头的大山。因为父亲总是觉得让孩子在自己翅膀下被遮风挡雨无可厚非,而孩子总是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天经地义。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行为上决裂,因此无论是全面还是局部,积极还是消极,每个孩子都注定会向自己的老爸开火。于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子关系也开始变得不稳定。

《父子》的宣传口号“无仇不父子”,只一句话就捅破父子关系这层窗户纸;《大鱼》中,老爸一直在讲述自己曾经的“光辉岁月”,以前他把过去讲得越光鲜儿子就对他越崇敬,但如今只要他一提起当年勇儿子就反感;《燃情岁月》大儿子认为老头子偏爱他弟弟们,因而心生芥蒂,以致父子矛盾不可调和;《回归》中小儿子不能原谅父亲在他成长过程中—直缺席,后来却突然回归的父亲;而《跳出我天地》中的父子爆发冲突,只因为父亲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当拳击手,但儿子却只想当“娘娘腔”的芭蕾舞演员……

父与子,是传与承,国人把这过程比喻成“续香火”。男人可以横眉冷对干夫指,却不能承受后继无人之轻,“前不见古人,后不見来者”是男人们能想到的最悲凉的事情。因此,父与子的冲突是最残酷的,看这类型的电影必须要有强悍的内心。

合:借你一个爸

“合”说的是父子关系中的“围城”心理。有“父子”羁绊的人觉得这样太麻烦,但是没有“父子”的人,却认为“父子情”看上去很美。表现在电影中,就是忘年交开始超越血缘关系。

孩子的成长,需要母亲负责培养柔软的内心,更需要有父亲来为其植入强力骨骼。做老爸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人不敢对号入座,有人却越俎代庖。而这些“为他人做嫁衣”的“替身老爸”更值得尊重:《给我一个爸》中卢卡被假结婚的“妻子”抛弃,但卢卡却没有抛弃“妻子”的儿子柯利亚,—对语言不通相互抵触的“假父子”随着时间推移成为真正的爷儿俩;《天堂电影院》中,年幼失去父亲的多多在潜意识里早已把电影放映员艾费当成了父亲,为此他“处心积虑”地要和艾费在一起;《和你在—起》中刘小春和“老爸”一起生活多年后,才知道他不是亲生父亲,但是“替身老爸”在他心中的地位已不可替代,他毅然作出选择“和你在一起”;《完美世界》中,越狱匪徒挟持了单亲男孩一路逃亡,匪徒逃亡只为找到父亲,开始新生活,于是和从小就没有父亲的男孩“以父之名”而共鸣,两人最终从敌对走向相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一卷书来】相关文章:

上一篇:鹦鹉曲·山亭逸兴原文及赏析下一篇:那纯纯的喜欢美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