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2024-05-19

2019年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2019年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2019年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范文汇编

每位党员都积极主动地立家规、正家风、传家训,争做一名廉政为民、家风清正的合格党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1: 总书记对家庭建设问题作了生动论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他主持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又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近平对家庭建设问题的生动论述,既亲切温暖又发人深省。

中华家风各有不同,但基本认同是重视知识、文化教育和道德培养,讲究俭朴、谦逊、敬老、善良、懂礼、和睦、诚实、与人为善等。

家风是家庭的性格,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对党员干部家庭来说,家风涵养作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影响民风。建设、传承、弘扬好家风,以纯正家风涵养良好作风,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

好家风才有好家道。家道亦治家之道,是家庭赖以发展与维系的规则和道理,“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所表达的就是人们慎终追远、敬祖承德、家风永续、润泽后世的观念。好家风才能出好子弟。“父慈子更孝,夫唱妇亦随,老少皆同乐,家和万事兴”。虎父无犬子,曾国藩、左宗堂、张之洞、梁启超后人往往是一时俊彦,没成为“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好家风是文明道德的涵养池,一张永不失效的文明通行证。蔓藤没有枝干支撑,永远匍匐在地上;林木无主杆,不能成为参天大树。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精神枝干,支撑起文明脊梁。

好家风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血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家风沉淀了优秀的民风民俗,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家教故事;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都已成为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比如,毛泽东《祭母文》说母亲传承的家风是“首推博爱”,还有“不作诳言,不存欺心”,“但呼儿辈,各务为良”。这些例子表明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同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来的我们的民族品格,其精神血脉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好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平安”,好家风为权力增设防线。严是爱,宽是害。良好的家风是传家宝,让家人终身受益。毛泽东要求子女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周恩来针对亲友“进京做事”的要求,定下了“十条家规”,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焦裕禄“书记的女儿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规,成为子女一生的骄傲。无论是一代伟人,还是党的优秀干部,他们良好的家风带出家庭廉洁作风,家庭廉洁作风又涵养着良好家风。

家风不正则政风难平,很多贪官腐败分子的堕落起点,正是始于家风这道“防火墙”失去效力,家风淡然、家规失范、家庭不睦,是导致干部腐败或全家“一锅端”的一大原因。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坑夫”“坑爹”“坑子”“夫妻沆瀣一气”“情人反目”“小三杀手”的例子历历在目,警钟长鸣。廉洁治家、从严治家是廉洁从政的重要环节,绝对不可小视。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曲有声的赞歌。家风好不好,家长、“掌门人”起主导作用。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榜样,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严以修身是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内容。做到严以修身,除了党纪国法的刚性约束,还要靠家规家风的潜移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家风是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必修课。维护好家风是干部一生研究的课题。

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2: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促进党员干部家庭建设、培育良好家风。最近,各个党支部都在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主题活动。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正则作风正、律己严,家风正则坐得稳、行得正。总书记一向注重家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习家有着从严教子、勤俭持家的家风。

那么,该怎样把这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呢?如何真正抓准抓实抓出成效呢?

我们党支部一是组织集中学习。利用星期日休息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提升家风建设活动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通过寻找身边优秀的家规祖训,总结提炼自己家庭的家教心得、家训家规等,使“好家风好家训”得到了传承和学习。要求每个党员围绕“立家规、正家凤”说出自己的座右铭,促进党员家庭建设、培育良好家风。

三是要求每个具体书写能力的党员通过此次的活动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在每月的党员统一活动日上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讨论交流等方式大力营造“立家规、正家凤”的良好氛围,组织引导广大党员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做合格党员的要求融入家庭建设,主动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家风连着党风,家事连着国事。所有党员及党员干部务必时时牢记使命,让共产主义理想、精神、道德在家风中闪闪发光,让爱国、爱民、爱党之情高于爱家、爱妻、爱子之情。

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3: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促进党员干部加强家庭建设、培养良好家风,推动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4月27日,黎平县统计局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主题活动。该局每位党员都积极主动地立家规、正家风、传家训,争做一名廉政为民、家风清正的合格党员。

切实立家规

家规好则家风正,家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借鉴古今圣贤家规家训,由古昔今,深刻领会立家规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思考家规的本质所在。例如,学习周恩来的家风家规,在学深悟透、深查细照、笃行实做上下功夫,对照周恩来的家风家规思考如何定立自家家规。

党员干部立家规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和党的优良传统,对照“两学一做”要求和好干部标准,采取召开家庭讨论会等方式,与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深入交流、反复商议、形成共识,严肃认真地制定有约束力、有自身特点的家规。

党员干部立家规要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的家规、家训。党员干部的家规应该体现三个字,即“公、忠、能”。公,一个家庭有了“公”的风尚,则能拒诱、无私。忠,既指心态中正、立正纠错,又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也指应尽的道德义务。这是家庭传承的基本,是敬老爱幼的源泉。能,便是能力、才干、本事。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家庭成员能保证一个家庭得以长盛不衰的根。党员干部家规的内容要做到见党性、知底线,立得住、可传承。带头正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良好家风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夯实道德根基、涵养清廉之风。家风正,则政风清、子孙兴。

关于家风,习近平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的话对我们是一种教育,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深情期盼。党员干部务必时时牢记使命,让共产主义理想、精神、道德在家风中闪闪发光,让爱国、爱民、爱党之情等同于爱家、爱妻、爱子之情。良好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家风、营造良好社风、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之代代相传、永不停息,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子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正家风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自觉“立家规”,带头“行家规”,为身边人树立榜样。党员干部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有没有按照自己定立的家规为人、做事、当官;道德品德是否得到党员群众的认可;是否做到为人公道正派、勇于担当;是否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是否有作风飘浮不实事求是的现象;是否做到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家人;是否做到生活朴实,不奢靡不浪费。

党员干部正家风要以身作则。坚持立言立行,带头行家规、严家教,带动家庭成员守家规、正家风。党员干部应该认真践行“四讲四有”,在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子女教育、勤俭持家、邻里和谐等方面作表率,带动家庭成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严格传家训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党员干部传家训要严格,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党员干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强对家属子女的教育管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这也是一种幸福。

党员干部传家训要广泛,党员干部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延续乡村传统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党员干部常写勤廉征文、常议勤廉家风、常说勤廉家事、常绣勤廉美图,共同营造清正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篇2:2019年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沟潡实验小学

陈加华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世代传承的家教格言,学习革命先辈和时代先进的家规家训,围绕家风建设积极开展讨论,自觉制定有时代特点、积极向上的家规。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规矩意识,推动其自觉立好家规、正好家风、处好家事、管好家人,淮安市淮安区平桥镇结合“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召开专题党课,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学习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规,并通过剖析反面典型案例从中汲取教训,切实增强家庭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会上党委班子成员逐一交流家规制定和践行情况,成员之间相互点评,做到坦诚以待,肺腑相言,通过点评他人鞭策自己。在此基础上,镇党委书记周飞做了方向性、指导性总评,要求一要把家规家风建设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二要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把家风家规建设持续深化,三要了解掌握领导干部践行家规情况,把领导干部立家规的做法向普通党员推开。党员领导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沟潡实验小学

赵才广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全公司党员干部加强家规、家风、家庭建设,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严在经常,结合上级文件要求,中煤五建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主题活动。

领导干部“立家规”

深思细悟学家规。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中华民族关于家风家教的优良传统,学习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规。

充分讨论立家规。对照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和党的优良传统,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和好干部标准,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司要求,采取召开家庭讨论会等方式,与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深入交流、反复商议、形成共识,严肃认真地制定有约束力、有自身特点的家规。

交流互动亮家规。结合党委会议、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专题研讨、支部学习讨论等,主动亮出家规,交流立家规的过程和体会,承诺践行家规,相互学习借鉴,自觉接受监督。

以身作则行家规。坚持立言立行,带头行家规、严家教,带动家庭成员守家规、正家风。在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把行家规情况作为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全体党员“正家风”

弘扬好家规。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世代传承的家教格言,学习革命先辈和时代先进的家规家训,围绕家风建设积极开展讨论,自觉制定有时代特点、积极向上的家规。

培育好家风。认真践行“四讲四有”,在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子女教育、勤俭持家、邻里和谐等方面作表率,带动家庭成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篇3:2019年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不得默许他们利 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圆。领导干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强对家属子女的教育管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这也是一种幸福。

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立家规、正己身、懂真爱。立家规,就是发挥祖训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都非 常重视立家规。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树立美好的家风家规,传承悠久的国风国规,中国这只文明善良勇敢的东方古国最终将让世人钦佩!

我的正家风立家规感悟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有立家规、正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习总书记也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风是家庭精神的内核,更是社会风气的基础。重视和强调家风建设,是我们党党性宗旨和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优良的家风。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每一位国家栋梁,无不都是经过家庭这个“炼钢炉”洗礼的,家风是融化在炎黄子孙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党员干部的家风更是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家风好坏,是检验自身作风过硬与否的“试金石”,也是群众了解党风政风状况的窗口。

篇4:2019年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家风好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根基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1】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就道出了一个道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西汉大将霍去病说过: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国、家、个人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强的国,才能有富的家。家是人生开始的地方。因此,一定要注重家庭教育,家风是道德的自觉和传承。古往今来,前贤先烈那种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情怀,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无不是因为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梁启超先生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旁观云者,放弃责任之谓也。”共产党人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引领人,更应该时刻不忘责任和担当。不管是对共产党还是对各级共产党员,也无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人的成长来讲,责任和担当都是精髓所在。老百姓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庭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沃土。有个成语:言传身教,意思是言语来教导,又要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因此说明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正家风,齐涵养,传承优良的家风,以此来筑牢责任和担当。而且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自觉。

浅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2】 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陆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被采访者大致有这些回答:“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招风惹事”“要孝顺”“做人诚实厚道”“讲诚信”“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话题不仅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好家风内涵的热议。笔者认为,社会进步,思想意识、道德标准、文化认知中的一些核心价值并没有根本变化,家风不仅调节家庭成员内部关系,规范家庭成员日常品行,也能影响民风社风,促进社会环境良性发展。中国逐渐进入小家庭时代的今天,重拾良好家风很有必要,正逢其时。

作为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正家风。《大学》云:“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礼记》亦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些“上”说的都是领导干部,他们对社会影响很大。行政首长负责制必然导致“一把手”的“家风”会在身边造成巨大影响。春秋时,齐景公宴请文武百官,席散后一起射箭娱乐。齐景公每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告诉臣子弦章。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不能全怪他们,古人有句话叫:“上行而后下效”。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您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王上奉承了”。还有楚灵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从中皆可见领导干部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力。

领导干部正家风首先“修己身”。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己做正确的事,以身作则,是营造好家风的前提。更何况“欲治国者,先正其家”。如果领导干部连自己和家庭都管不好,如何治理一个单位,服务一方百姓。前不久看到一则故事:有一户人家请了风水先生看风水。主人带着风水先生出村往南,主人突然停住脚步说:“先生,咱们先到村西地里看看”。先生问:“为什么?”主人说:“我家村南地里有几棵杏树,树上有一窝斑鸠,你看南边林上斑鸠乱飞,怕是有小孩在偷杏儿。小孩们见到我过去必受惊吓,掉下来摔坏了咋办?”风水先生顿时将罗盘收起,放入包里,向主人抱拳说道:“东家,不用看了,你家先人安葬到哪里,哪里就是风水宝地,家族必兴,子孙必贤。”故事涉及迷信,却是劝人为善,如果掌握话语权的一家之主或家庭主要成员人品好,那么家风就好,自然家族和睦,事业兴旺,子孙贤达,无论风水。

浅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3】 我们都知道,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小家庭”,称得上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梦想。然而,家既可以是让人忘却烦恼忧愁的温馨港湾,也有可能成为滋生祸患的温床。现实中的一桩桩贪腐案件早已表明,军功章可以共同分享,手铐也同样可以共同铸成。家庭的“催化”和“蛊惑”,正成为加速一些党员干部堕落的“温床”。

以报道为例。近年来,“家庭式腐败”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受贿3558万余元,除亲自收受4万元和100余万元装修房子款项外,其余均与其子刘德成有关;广东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危金峰多次收受贿赂,家庭财产高达7000余万元,他的妻子、岳母、兄弟、妻妹等近亲属全部涉案……纵览落马官员的受贿历程,妻子、儿子、兄弟姐妹等家人的身影时常闪现其中。

故此,来自妇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张静说,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我们也要关注到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家庭”这一层面。“一个贪官被查处,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摧毁性的。”多年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副巡视员林志梅指出,家庭是反腐败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重视家庭建设,筑牢反腐败的“家庭防线”,意义尤其重大而深远。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前副主席李宏塔则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反腐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仍然需要注意政策和策略,认真分析产生腐败的气候和土壤,相当一部分腐败案件涉及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应该对干部家庭成员提出更严要求,减少腐败现象发生。

在笔者看来,代表委员谈“家庭防线”,既令人感慨,也给人启迪。月之皎洁,离不开周围群星的映衬;人之正气,离不开背后家人的支持。正所谓“一人廉,全家圆”,由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亲情和血缘而构筑的家庭廉洁防线,不仅可以成就一个党员干部、幸福一个美满家庭,也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廉洁文化的建设,形成浓厚的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

这正像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的:“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一分真诚的关心,一声善意的提醒,一句平淡的问询,都会“随风潜入夜”化作无形的力量,对党员干部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所以,面对腐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拒腐防变,共同携起手来构筑起坚固的防线。这既是对亲人和家庭的幸福负责,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兴旺负责。

篇5:立家规、正家风故事

立家规,就是发挥祖训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总书记曾告诫,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我看来,要澄清政风,必须严立家规。只有切实当好家庭的“掌门人”,才能治理好国家。

本人家规可以总体概括为“慎独、敬事、习劳,心有戒而不愈矩”,引申到工作中,即严格自律,自觉控制自己的言行,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敬事敬业、敬畏制度、严以用权、不逾规矩,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不专权、不贪权、不滥权,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教育子女也是如此,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为他立下规矩: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不可依赖父母,更不可无故拖延;要守规矩,吃有吃相,坐有坐相,尊敬长辈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要感激一切曾经关心过爱护过帮助过的人;团结同学,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同学。因此,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独立习惯,自己穿衣洗脸、洗脚到后来自己洗头、整理自己的房间;讲礼貌、懂规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成绩也很优秀。总体来说,我很欣慰、也很满意。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好的家规是祖辈遗留下来的“金玉良言”,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让每位家庭成员的行动自觉传承良好家风,真正做到受教于心、外化于行。不能忽视“小事”,更不能放任自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人只有在“小事”上做到严格自律,才能在“大事”上守得住底线。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脑子里时刻牢记纪律和规矩,时时刻刻用纪律和规矩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因而,在家庭生活中,我也这样教育自己家人,时刻提醒他们要守规矩,一定要做一个懂规矩的人。

正家风故事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正则作风正、律己严,家风正则坐得稳、行得正。家风不仅可以调节家庭成员内部关系,规范家庭成员日常品行,也能影响民风社风,促进社会环境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家风是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必修课,重拾良好家风很有必要,正逢其时。

我们是一个3口之家,儿子是独生子女,长辈过于宠爱。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正家风,让其明白做人的道理。记得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的路上买了水果。回家后,我便把水果洗好放在果盘里。恰好这时儿子放学回来,他毫不客气地拿了一个便吃了起来。当时,有几个亲戚朋友在我家。我便和蔼地对儿子说:“宝贝,你觉得刚才你的做法对吗?长辈都在家,你吃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给长辈呢?”当时儿子有点不好意思,感觉行为有点不妥,立即给每个亲戚朋友一个水果。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情,我要告诉孩子,尊长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家要尊重长辈、父母,在社会上要遵守公共道德,要从小事做起,养成一个好习惯。还有一次,我在单位加班很迟才回家,儿子很不理解,他说:“爸爸,别人都下班了,您为什么还不回家?”我对儿子说:“爸爸不能把工作做到一半就放弃吧?就跟你做作业一样,不能做到一半就结束吧,一定要全部做完才可以。”儿子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现在,儿子非常懂事,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我还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篇6:立家规严家训正家风征文

——“家规、家训、家风”系列活动有感

组家伊始

你我便成了围城里的自由者 随心驰骋吗 是享乐 或追梦 再抉择

“规”为我们画了一个大大的圆 背上阳光,继续前行

孕育

是一首关于十月的诗歌 眺望 踌躇

训子须从胎教始 训,母之重任

呱呱坠地

一声啼哭甜醉了我 放在手心 宠爱 溺爱吗 训,宽而不溺

我的小家 你、我、他 斩风劈浪吧 任尔东南西北风逢山开路吧 千磨万击后 便是晴天

篇7:立家规树家风活动心得

近日学校党委发文,要求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立家规、树家风”活动,我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特别是关于总书记对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本人的家庭、家风、家规,对照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我想说出自己正家风、行家规的体会和感悟。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成语辞典中也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词条,这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当官为人更要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领导满意、百姓拥戴的好官。

中国传统社会提出的治国与修身、齐家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当今时代也有充分体现,不能齐家就不可能很好治国,要想齐家就必须修身。习近平同志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这几个层面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家庭有优良的家风家教,这个家庭就会和睦兴旺;无数家庭传承优良的家风家教,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友爱;好的家风家教涵育无数扶危济困、廉洁奉公、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我们这个国家就会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国家发展就会蒸蒸日上。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家风对全社会所起的教化和熏陶作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家风正、家教严,才能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才能保证“后院”不起火。领导干部的家风正了,不但可以防止家属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而且对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也是一种激励和保障。

篇8:正家风、家规心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教、家风,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下面我就和大家谈一谈我家的家规家训。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立好家规特别重要。而家规应该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入手。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培养好的习惯会使他终生受益。我家的家风是: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我家吃饭的时候家里的餐桌的座位安排,老人在中间,依次排开一个简简单单的座位安排中却包含着长幼尊卑和浓浓的孝义,体现了我们对老人的尊重。吃饭时先给长辈盛饭,先动第一筷的也是老人,接着我们才捧起饭碗在浓浓的家和的氛围中吃饭,更表现出了我们对老人的孝顺与恭敬。我从小就教导孩子应该讲礼貌,对待他人要有礼貌,不说脏话不辱骂他人,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人。

家规,有一个家规是净,拿完衣服必须要摆放整齐,起床之后把被子叠起来,在家里制造的垃圾不能随便扔,必须要扔在垃圾桶里,每天一次必须去倒,要维持自己房间的卫生,自己房间的地面要拖干净。脏衣服自己要清洗,不能堆了很多之后再去洗,即使在外面也会是一样。一个“净”字真的是可以形容我家的规矩。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上一篇:经典悲伤唯美句子下一篇:成都·重庆【商业计划书】制作排名前30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