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错字题

2024-04-10

改错字题(精选6篇)

篇1:改错字题

“独字题”考场作文的写作思路

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要求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100字左右的文章。考后,此题得到了普遍的好评,认为这个剧目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中比较出彩的—个。它既有一定的导向性,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为每一位考生提供了一定的想氰空间,同时为写作优秀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余地。

文章的标题只有一个字,我们把它叫做“独字题”。这类题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不少,如朱自清的《春》、《绿》,巴金的《灯》,吴伯箫的《早》,鲁迅的《药》,叶圣陶的《夜》,蒲松龄的《狼》,法布尔的《蝉》和郑振锋的《猫》,等等,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和检测中也经常可见。独字题一般词义明白清楚,看起来很简单,但由于没有修饰和限制,题目本身在文体、立意、选材以及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导向,写起来往往要比多字题困难,尤其茌审题和选材上难度更大,如何写好独字题作文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辨别词性确定文体

独字题的词性,以名词和动词居多,个别形容词、代词和副词也可,词性对文体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写前可以根据不同的词性来确定文体。一般来说,是动词的适宜于写记叙性文章,如(悟)、(悔)。(醒)、(求)、盼),(恋》,《追》,《诱》,《考》等,像《悟》这个题目,就可以通过一个具体事件的叙写,并领悟其包含的道理:是名8的,大多数是跨类题,即可以写成记叙类的,也可以写成说明类或议论类的,如(路)、《虹》《窗》、桥、(锁)、(镜)、(药)、(蚀)、(雾)、(煤)等,对这类的独字题,究竟选择什么文体来写,、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抖、理解的深度,文体的特点和要求等方面决定。

如以(山)为题倘若选择写说明文,就要求作者对“山”这个实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诸如形状、数量、种类、分布、矿藏以及有关它的一切客观属性;倘选择写记叙类文章,则要求作者能从山与事、物、人、景联系起采,并作些恰当的艺术处理,或把它作为地点,成把它作为线索,或把它作为契机;倘若选择写议论类文章,则要求作者能从人们给“山”附着的抽象意义上来考虑,或赞扬它的雄伟壮丽,或崇尚它的坚定不移,或肯定它的深沉凝重,等等。(杂)是个形容词,它也是一个跨类属,各种文体都可以写,但对一般读者来说,比较适合写议沦文。

了解特性把掘内涵

一个可以作为题目的字,它的内涵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它本质特性方面的意义,又大都有它比喻,象征方面的意义。例如“窗”,它的客观特性是;设在房屋,车船等顶上或壁上通气或透光的口子。这是把它作为具体事物来理解的。除此之外,“窗”还带有主观色彩的抽象意义,即从一个细小的局部的观点来了望全局,譬如人们常把农贸市场作为窥视经济生产形势的窗口,人们可以通过“农贸市场”这一窗口,了解整个经济形势的走向。

又如“桥”,它的客观特性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它的抽象意义则是:沟通思想、感情及某种关系的行为和方法。我们不是常常把现实称为此岸,把理想称为彼岸,把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作为桥吗?同样,对于“杂”,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的,它既可以指具体事物的杂乱无章,也可以指情感的复杂多变,也可以指形势或矛盾的纷纭繁杂。

在审题时,不但要了解其本来的特性,而且还要把握它在比喻、象征方法的抽象意义,尽可能了解得广一点,使自己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了解其特性,可以从定义出发,可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把握其抽象意义,则要充分展开联想,仔细搜寻有关这个字的所有比喻、象征等方面的附着意义。了解特性,全面把握内涵,实际上就是深人仔细地审题,它对于材料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

延伸扩展确定立意

独字题本身不直接表示立意和观点,但这并不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可以没有主题和中心,任何文章都应该主题鲜明、观点明确、内容集中,写独字陋作文当然也不能例外。有些同学以为只要围绕这个字来写就可以,不需要表达明确的观点或中心,这是错误的:围绕这个字来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只是不离题,不离题考场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好作文必须观点鲜明、主题突出。

如何确定独字题的主题和中心呢?——是采用延伸法。把表示题目的这个字,延伸成词或者句子,然后再选择、归纳、提炼。例如写(水),可以把它延伸成下列词句:水滴石穿、水中捞月、水到渠成、细水长流、逆水行舟、背水一战、一潭死水、源头活水,流水不腐户枢不瘴、水火不相容,水至清则无鱼等,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作为题目,也可综合几个词句来提炼,或取“水滴石穿”,用其坚持不懈总能成功为立意,或取“逆水行舟”,用其不进则退为立意,或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其生命在于运动为立意。二是采用联想法。把表示题目的这个字与有关联的词联系起来分析比较,然后确定立意。如“水”,与它相关的事物有:波、涛、江、河、湖、泊、海、溪、川、旱、涝、雨、雾、霜、冰、雪、酒、汤等。通过比较综合,我们或可以从湖的平静和海的澎湃中提炼主题,说明同一事物的多变性,或可以从溪流与江河中提炼主题,说明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或者从旱与涝中提炼主题,说明适度的重要性。总之,只要展开联想,每一个独字题都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立意。

或如以“水”为话题,可以把“水”扩展成下列词句,从而确立不同的主题:

⑴水往低处流(尊重客观规律)

⑵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在于积累)

⑶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民心得失至关重要)

⑷死水永远流不进海洋(安于现状,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⑸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

⑹水流在落差大的地方形成动人的风景(勇敢面对生活的坎坷)

⑺一滴水汇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个人不能离开集体)

⑻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细微之处见精神)

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

⑽水盛于不同的容器就呈不同的形状(适应环境,随遇而安)

⑾水至清则无鱼(宽以待人)

⑿水滴石穿(以柔克刚;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⒀水中捞月一场空(不要被假象所蒙骗)

⒁没有堤坝的约束,就会泛滥成灾(不能放任自流)

⒂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此外,还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

在独字题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文体不明,特别是名词作题目的,往往分不清属于说明文还是记叙文或议论文,弄得不伦不类;二是漫无边际,没有一个明确而集中的主题,把与题目有关的材料毫无选择地都写上去,像大杂烩,这些都是要竭力避免的。

篇2:改错字题

1. 语境的含义

语境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在语境中言语的交际才有可释性。随着英语语言学和功能教学法的发展,语言的实际运用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语言形式表示的意义常和语境有关,语言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际交流活动中,只要有语言的交流,特定的语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语境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它在语言的研究及使用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语义学和语用学等新学科的兴起和对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意识到了语境的重要性。本文旨在探讨语境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理解能力起到的重要作用。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在研究语言时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大类,也可以分为“语言性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非语言性语境(non-linguistic context)”。语言性语境不仅对语言的组织(上下句的衔接,段落语篇的构成)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且对修辞的作用也是直接、明显的。语言性语境要求表达和理解应注意语境对修辞的作用。非语境性语境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距离,其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以最深刻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对句子的意义的影响极大。王建平从语用学的角度把语境定义为:“语境是人们在语言较集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以来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总之,对语境的理解和掌握既有利于语言交际者,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单句改错和全文改错

单句改错,顾名思义就是给出一句话,没有大篇幅的语言环境,然后找出此句话里面的错误,然后改正过来。错误的位置和正确形式要学生自己去判断和更改。

全文改错:就是给出一篇10句以上的短文,有错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表明此句有错误,须在短文中标出而后在横线上写出正确形式。通常这样的短文有一定的故事性或者说明性,整篇文章的含义比较明确,上下文有紧密的联系性,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需要学生在明白文章大意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准确地找出错误并改正。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语境教学为主要理论框架,研究对象为某高中高二某两个班,A班、B班各自抽出30名学生:15名成绩很好的学生和15名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准备两份难度相近的两种类型的改错题,对比两种改错形式的学生成绩,在语境理论的影响下,分析单句改错和全文改错的优缺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在难度相近的两种不同的题型下,学生的成绩各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是这种情况?产生这种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哪种形势的改错更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地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

4. 结果与讨论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A班和B班分别进行了单句改错和全文改错的测试,单句改错和全文改错均为10题,每题1分,两种题型的总分均为10分。经过调查、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了以下结果。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 A班的单句改错平均分数是4.17, B班的单句改错平均分数是4.5;A班的全文改错平均分数是5.47, B班的全文改错平均分数是5.93。由这两组平均分数我们可以看出, 单句改错的平均分低于全文改错的平均分, A班单句改错的高于等于5分的有13人, 其中最高成绩为7分;B班单句改错的高于等于5分的有16人, 其中最高成绩为7分。A班全文改错的平均分高于等于5分的有21人, 其中最高分数为8分;B班全文改错的平均分高于等于5分的有25人, 其中最高分数为9分。由这些分数和人数可以看出全文改错的平均分是单句改错的1.3倍左右, 这就表明了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改错使学生有完整的思维, 上下文的联系和判断使学生的语感增强, 自然而然容易找出错误, 所以高分的学生相对比较多;而单句改错只凭一句话进行判断, 没有一定的语境, 如Heaton在语法单元中提到的, 如果单单给出一句话进行填空, 则多数时候有好多种填法, 这就取决于怎么翻译, 不同的翻译可以配合不同的答案,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 Heaton给出三条规则对答案进行限制: (1) by providing a context; (2) by providing data; (3) by using multiple-choice technique。 (Heaton, 2009:44) 通过这三条规则我们不难看出, 提供一定的语境或者资料是比较好的一种出题方式, 这样既可以防止歧义的形式出现, 又可以明确地考某一知识点, 不会出现很多种答案都对的情况, 这是对知识点的保护, 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对于学生来说,不论是成绩比较优异的还有中等的,都喜欢在一定的情景和语境中进行英语学习,全面掌握知识点,更好地理解文章和知识点的应用,这是语境教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可以让学生融入一定的情节中学习,而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让知识整体结合起来,让知识的范围扩大,让学生的学习领域更宽阔,这是练习或考查的基本目标。所以语境教学在学生英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上下文和知识的联系性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能让学生把知识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Heaton在《英语测试》一书中提出:There are two major advantages in using a passage of continuous prose rather than separate sentences when giving a completion type test.Firstly, the use of context often avoids the kinds of ambiguity referred to the previous paragraphs.Secondly,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use of grammar in context, being required to use all the context clues available in order to guess many of the missing words.As a conse-quence, they are generally advised to read or glance at the whole passage before starting to fill in any of the blanks. (Heaton, 2009:44) 根据Heaton的观点, 整篇的文章比独立的句子更可以避免一些奇异的理解,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和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篇3:全线出击改错

时态的误用

解题时,同学们应注意借助于特定语境、时间状语或时态的提示,正确调整谓语动词的时态。常见错误有以下三种情况:

1) 未考虑时态环境

【例句】I had always wanted to return to the village after moving away. And it is really great to see most of my old friends again.

【解析】在这种类型的错误中,尤其要注意谓语动词时态的前后一致。此处时态环境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is 应改为was,与前面一句的时态一致。

2) 未考虑时间状语

【例句】 Today it is much easier to be healthy than it is in the past.

【解析】阅读句子时,不能忽略句中的时间状语。"in the past" 表明该句应用一般过去时,所以后面的is 应改为was。

3) 未考虑句意及上下文逻辑关系

【例句】Dear Bob,

Hello! I learn about you from my English teacher Miss Fang.

【解析】检查这类错误时,理解句意是重点。阅读完句子可以得知,“知道你”的动作为过去的行为,learn应该改为learned。

主谓不一致

在阅读短文改错的句子时,还要注意检查句中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是否与主语保持一致。

【例句1】But not all information are good to society.

【解析】主语information是不可数名词,所以句子的谓语动词应用单数,应将are改为is。

【例句2】Now my picture and the prize is hanging in the library.

【解析】"my picture and the prize" 为复数,所以is 应改为are.

对称性原则中的错误

And、or、but、while等并列连词以及not only...but (also)...、as well as、either(neither)...or(nor)...等连词性短语所连接的前后两个部分具有某种对称性,其前后成分要对称。

【例句】 He not only came to see me but also tell me the news.

【解析】根据not only...but also...的对称性原则,应将tell 改为told,与前面的came在时态上一致。

语态错误

主语和动作之间“执行”与“承受”(即“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用错,这类错误主要集中在该用被动语态时却用了主动语态。

【例句】Books may be keep for four weeks.

【解析】与其主语books相对应,此处应为被动语态, 故keep应改为kept。

固定搭配的误用

解题时同学们应认真分析句子结构,注意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上的错误。

【例句】When I was on the stage the next day, I felt so nervous as I shook like a leaf.

【解析】根据该句句意及逻辑性,后半句应理解为“我感到如此紧张,以至于抖得像树叶一样”,因此as应改为that,构成"so... that..."句型。

文意及逻辑错误

解题时,同学们一定要通读全文,分析各句群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作者要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例句】 My class will be over by then or I will pick you up there.

【解析】根据句子的含意,前后应为并列关系而不是选择关系,所以应将or改为and。

注意:最近几年,短文改错题更加注重借助语境及行文逻辑加以判断,这是由单纯考查语法知识向考查综合运用和理解的过渡。同学们应认真分析文意及逻辑关系,使文章前后呼应。

篇4:变“改错”为“说错”

一、允许学生出错

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新知识和发现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教师对错题的处理是解题教学的正常内容。怎样处理?处理的质量又如何?这正是教师所头疼的。如果是改而不纠,那只是从表面上完成了任务而已,对自己的解题方法和对解题过程从来不加反思和总结,错过了归纳数学思想方法,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机会,不能真正地解决学生的“错”。所以必须从内在原因上下功夫——进行错题的自我剖析,在知识的“生长点”和“结合点”上找出问题的症结,让学生从错中作自我剖析,明白这一道题所用的知识点,理清这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如此循环、积累,那么学生会根本上解决“错”源。同时自我剖析错题具有正例示范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构成完整的解题教学。

二、反思出错的原因,引发认知冲突

作业中如果发生了错误,不要急于让学生去改,而是鼓励学生从题目中去发现错误的原因,并劝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因为学生在错题中能发现知识的新增长点,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首先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以通过对错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在错题探因的过程中,离不开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同时也促进了自我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错误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说错法”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也培养他们掌握了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方法中学到各种不同的教学思路,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

三、自主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文化,鼓励学生个性理解和个性化学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要求学生在错题面前先必须看书(或查找资料),寻找答案。这就是最初的学生自主学习,长期坚持下去直到学生能自己设疑、自己解决,这样就起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了。牢牢地抓住学生的“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巩固的。“说错”教学法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现实存在的数学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

除了自主探索外,还需成立数学学习小组。“说错”法学习也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它不仅要求反思者有一个开放的、负责的、执著的心态,同时也有合作、协调、信任的环境要求,它是一种合作互动的交流活动。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如果得到提示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就会加深理解。正如格瑞斯认为:“孩子们不了解自己都知道什么,当我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或者别人从我们这里获取信息的时候,对于听者和说者而言,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因此,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说错这一环节,可以创造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营造探求反思的交流氛围。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数学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进步状况,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反思,使交流得以升值。

五、“说错”让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学生通过以上的环节,明白了自己错误的原因,探索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结论,便可以对师进行“说错”,“说”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们把所反思的知识在“小老师”般的自改自评中得到巩固、升华;经过“说错”后的学生,对本题的解决方案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但通常还是零乱、分散、彼此独立的,或许也还有一些错误的解法,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点拔,使学生對本题目中的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串得起,拎得出,用得上。这样,让学生在一点一滴中积累,把“死”的东西重新串起来,变“死”为“活”, 变“学会”为“会学”。

六、建立反思记录本

让学生建立错题反思记录本,是学生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有效途径。反思记录本就是记录学生反思的错误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中失败的教训等。有的学生自控力不强,需要他人的督促才能做作业;有的学生太过自信,思想上不够重视,他人的好方法不愿意接受或听一听而没有思考等,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记录在反思记录本上,并总结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或疑问点。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强,缺乏自我评价意思和能力,他们做完作业往往不检查,不善于寻找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易出错,所以教师应督促学生记录下来,找出自己的原因,这样就会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篇5:如何做好英语改错

【关键词】英语改错 综合知识 改错技巧

在高考中,短文改错是全国题目第二卷中的一种试题,短文改错这种题型属于综合性的语言测试题目,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短文改错这个题型的起点比较高,要求和难度都比较高,覆盖面也比较大,学生在做这种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很难得分。笔者主要分析了做好短文改错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帮助。

一、学生需要具备整体阅读的理念

学生需要通过全文的阅读来理解文章大概的意思,找到句子之间的逻辑,确定整篇文章时态,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一次读完完整的句子和逻辑比较密切的句群,从而对全文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能够断章取义,出现上下文逻辑不通顺的情况,导致文章意思理解错误。

二、学会审查文章

首先,应该对单句进行审查,看单句和全篇的意思是不是相通,通过进行全文的阅读可以从整体出发来进行思考和分析,看每一句的意思是不是和整篇的语意一致。

三、对文章中的习语用法和固定搭配进行查看

学生在做短文改错题目时,需要从整體出发查看文章中的习语用法以及固定搭配是不是正确,比如形容词和动词和副词以及介词的搭配是否正确、了解固定词组结构和其在特定情境中的习语使用,主要包含了下面几点:

1.缺词。容易被漏掉的往往是介词、冠词以及连词等虚词。这种情况存在和前后词搭配有着直接关系。在看到动词时,需要注意后面是不是没有和其搭配的介词或者其它词,在看到一些固定搭配,比如as soon as,in front of等,需要考虑这个固定搭配是不是完整的。

2.多词。在英语短文中,多余的词一般都是结构词,比如介词、代词以及冠词等,其中一种便是根据句子中涉及到的名词或者动词的特点、含义以及搭配来判断是不是存在多副词、冠词以及介词的情况,比如,in front of,in the front of 意思完全不一样;另一种情况则是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和结构来判断是不是多其他词或者连词,比如,用了although就不能再用but,等等。

3.错词。在英语短文改错中,错词的类型比较复杂,种类繁多,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语法方面的错误和搭配方面的错误。最典型的比如to这个词,学生往往记不住它是介词还是动词不定式符号,后面该接动词原形还有动名词。

(1)名词。错用名词主要包含下面几点:首先是错误使用可数名词,什么时候该加es或s;其次是不可数名词和可数名词的混用;再次是将名词作为定语;第四是将抽象名词具体化,比如,surprise吃惊,惊奇为不可数,a surprise就是可数名词,令人吃惊的人或事;最后是错用名词所有格。面对这些情况,学生必须全面的掌握名词的用法,这样才能够找到其中存在的错误。

(2)代词。短文改错时,文章中出现的每一个代词,都应该详细检查其在文章中指代的相关内容和在句子中的作用,看其数、格以及词性是不是正确,前后是不是一致。

(3)冠词。在英语中,仅仅有三个冠词,但是冠词实用却比较复杂,在短文改错时,冠词实用错误包含了该使用冠词时没有使用、不该使用时却用了以及使用混乱。

(4)连词。在短文改错时,若是出现了连词,but,and,not only...but also等等,需要分析这个连词的使用是不是正确,和句子的意思是不是相符,其连接的是句子还是词语,逻辑关系是不是符合。若是结构平行,那么需要注意前后的语态、时态以及词性是不是一致。

四、对句子结构进行检查

在短语改错过程中,需要检查整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是不是正确,比如主语和谓语是不是一致,动词的语态、时态以及语气使用是不是恰当,名词和代词的数量、性质是不是存在错用的情况。

五、通过二次阅读,解决存在问题

在短文改错时,短文中的行文逻辑以及语篇结构方面的错误比较隐蔽,对于这种事情不能太着急。可以用个上下文的语境来揣摩,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通过全文复核来进行答案验证

在题目解答完毕后,需要将改正后的答案套到原文中去,并进行全文通读,对上下文的语气进行检查,看语意是不是连贯,整篇文章是不是通顺,语法结构和时态呼应方面能不能做到浑然一体。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称谓是不是正确。词语的搭配是不是正确,然后再将答案和使用的相关符号进行查看和对照,看是不是和题目的相关要求吻合,确保短文改错不会出现技术性的失分。

在短文改错时,需要注意的方面还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创新手段。改错题的难度比较大,不但考察了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英语基础能力,还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将学生的知识潜能、归纳思维、分析判断以及应考能力调动起来,这样才可能做好英语短文改错题目。

当前的短文改错难度比较小,其考察的语言知识和学生的水平是一致的,并且每一行中仅仅允许出现一个错误。所以学生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出色,并具备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注意思考和解题的步骤,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英语改错能力便会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篇6:“犯错与改错”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杨绛在《走在人生边上》说:“我们的一生是个犯错误与改错误的过程,在人生路上,向后看看,再向前看看,才能走得更远。”

读了以上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观点型的材料作文,所供材料只一句话,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犯错,或者走错路,这不要紧,关键在于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从人的一生来看,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而事实上,错误往往是正确之路的先导,所以,不要惧怕错误,也不要拒绝错误。我们应该懂得给自己犯错的机会,这样,就能够让错误为未来开出正确之路。所以,立意时可写自己在人生路上“犯错”和“改错”的过程,也可写对“犯错”和“改错”的认识;可写新的路在错的经验的积淀中被开拓,也可从正面阐述“走对路”和“走错路”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倡导积极进取、勇于面对失败的心态,鼓励自我反思等。如果写记叙文,要写出明确的人物事件和真实的情感世界;如果写议论文,则要写出对“犯错与改错”的深刻认识,充分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

[作文示例]

听取蛙声一片

王振

这是一张灿烂的笑脸,摄于田间,背景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可就是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着我一段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满心欢喜地和爸爸一同回乡下老家玩。

时令已经过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候,虽无缘见到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掀起的一排排金浪,不过,看到新插的秧苗在微风中摇摆,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无限喜悦。我喜欢这样的乡间美景。

那时闲着无聊,我便买了把玩具枪来玩。装满子弹后,没有靶子,就找现成的靶子,打打电线杆之类的。这样几天下来后,倒也玩得不亦乐乎。可是,不久后,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合适的新靶子。我在田间看到了一种个头较大的蝌蚪,它们的身体呈淡黄色,透明的外皮下可以直接观察到它们的五脏六腑。它们在疏疏落落的秧苗之间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地嬉戏。于是我萌生了一个主意,拿蝌蚪当靶子。我把枪上了膛之后,瞄准目标,扣动了扳机。“砰”,子弹穿过水面正中目标,打在泥土上,击起一阵泥雾。我隐约看见那个玲珑剔透的身躯被子弹穿透。我为自己的“战果”洋洋得意。于是,我又开始瞄准下一个目标。又是“砰”的一声,又是同样的惨状。在我的一通扫射之后,稻田间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身影已无影无踪,只留下了千疮百孔——那样刺眼。

家乡之行很“愉快”。临走的前一天,我有几分不舍,便叫爸爸在田间为我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笑得很灿烂。

我持续了将近三天,“大屠杀”才总算结束。但在那时的我看来,这仅仅是一个游戏罢了,玩腻了就不再玩了。直到有一天,当我真正认识并理解了“生命”这个词时,我的脸一阵滚烫,内心充满了愧疚。生命是平等的,而我却以玩弄蝌蚪的生命为乐。虽然它只是小小的一只蝌蚪,但也是一个宝贵的生命呀!

几年之后,我重回老家。辗转田间,昔日里那一个弹孔已被时间湮没,唯一留下的只有记忆。了耳边传来了蛙声片片,那声音雄浑清脆,但在我听来却分明透着几分凄凉!

我已无法回首去计算那泥地里弹孔的个数了,而当我每每面对心灵深处的拷问时,总是默默无语。我不应该再用“童真”、“不懂事”这样的字眼来为自己开脱错误,我必须默默地向那些无辜的小生命致以深深的歉意。

是的,我根本无法弥补自己的错误,唯有在心中真诚地希冀:来年“稻花香里说丰年”之际,家乡人还能够听取蛙声一片!

[评点]

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记叙文“内容充实”的要求,从整体来看,文章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开头由一张照片展开联想回忆,引出下文,设置悬念。接着交代背景,为下文的“犯错误”作铺垫。文章主体记叙自己“犯错误”的整个过程,叙述具体而生动。然后写“几年以后”的情景,与前面场景形成对比,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反思。作者关注自身,从自己身边取材,写出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体验与感受,读来真实可感,同时,文章材料丰富,利用联想和想象充实文章内容,具体化的细节描写更让文章形象生动,内容越显充实。比如“杀害小蝌蚪”这一情节,就从多角度、多侧面写出了自己的“错误”,细节真实,生活气息浓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文的反思议论部分,贯注真情,充分表达了自己痛改前非的決心和信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贵在知错能改

杨勇

《淮南子·礼记》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衡阳王刘义季好春猎,常常在春天纵马踏坏田间禾苗,追逐射杀猎物。一天,一老农见他又来打猎,便用太康失国的故事规劝他。太康由于好猎,丢开国事不管,结果被后羿趁机夺取了政权,失掉了国家。老人说:“您不应只图一时快乐影响庄稼的收成。”从此以后,刘义季再也不春猎了。他处处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办事,深受百姓爱戴。

这种知错必改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如果知错不改,那他以后将会遭到万民唾弃,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商纣有时也认识到自己的横征暴敛是不对的,但由于他那种高高在上的傲气使他知错不改,并将错就错,杀了忠心耿耿、德高望重、敢于进谏的大臣比干。为此其他官吏和天下英雄都寒了心,起来反抗,结果商纣亡了国,落了个自己烧死自己的悲惨下场。

三国时的一代虎将吕布也因知错不改、骄傲轻敌而送了命。

前人所经历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犯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知错不改。犯错误是难免的,贵在知错必改。一发现错误就立即改正,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所谓的尊严也多少可挽回一些,又增长了才干,这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事情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错误本身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但错误却往往让人从另一角度走向成功。杨绛在《走在人生边上》说:“我们的一生是个犯错误与改错误的过程,在人生路上,向后看看,再向前看看,才能走得更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的存在说明了生活的真实,它是我们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一个天真的少年为了试验新收到的礼物——一把小斧头是否锋利,砍倒了花园里父亲最喜爱的樱桃树。面对大发雷霆的父亲,他想掩饰,想狡辩,但他最终还是战胜怯懦,承认了错误,赢得了父亲的原谅和赞赏。少年凭借这种正视错误的勇气和力量,多年后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错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仔细体会你会发现,我们的人生正是依赖一个又一个的错误走向完美的,每一次错误都使我们警醒,每一次错误都使我们长大。人生的旅途怎能消灭错误,怎能离开错误?它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拐杖,依靠它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它是我们求知路上的一把钥匙,依靠它我们打开理想和真知之门。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古人在面对错误时就知道没有谁可以一生都不犯错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平凡之人呢?犯错误在所难免,可贵的是要有知错必改的精神。

[评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改错字题】相关文章:

上一篇:开展“生物探究”系列活动之“植树节”活动方案下一篇:论朗读和背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