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读后感

2024-05-10

乔布斯读后感(精选12篇)

篇1:乔布斯读后感

乔布斯演讲观后感 乔布斯经典演讲感悟

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这个改变世界的天才,这个身上充满了传奇故事的天才,于20xx年10月5日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离去对这个世界来说可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生前为这个世界所创造的一切价值,而他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演讲正是他对自己传奇般的人生所进行的总结,这一著名演讲让我们深深地被他的精神魅力所吸引,所感染。

之前对于乔布斯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通过阅读他在斯坦福大学所做的演讲,我对他才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联想到自己在即将毕业的这一个学期里整个状态和心理变化过程,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悟,让我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乔布斯讲了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每一个都是很值得去慢慢体味的。他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发生在乔布斯身上的一切巧合,其实不是巧合,而是生命中的点滴串连出来的结果。这个故事让我最近一直在烦恼的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在大学期间兼修了一门会计双专业,很多人都说我这样很有优势,至少还多了一个选择,但是我内心真实的声音告诉我:我并不想从事会计方面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并不支持我,他们说我白白糟蹋了这四年所学的会计知识。父母的反对,让我觉得很困扰,甚至有时连我自己都怀疑自己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不过乔布斯的第一个故事告诉我,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早晚会被串连在一起的,虽然在前进的过程中我还不能预知过往的一切将给我未来的生活带来什么,但是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再回头看看之前走过的路时,就会发现当时的一切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不再让这个烦恼反复地纠缠自己了,我要坚持我想要的,但是我不放弃过往所赋予我的一切,会计学赋予我对数字的敏感性或许能让我以更快的速度去适应和完成人力资源绩效与薪酬两个板块的工作,并成为这两大板块的专业人士。至于会计学还能给我未来的生活带来的其他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乔布斯富有戏剧性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由许多不同时期的片断拼凑而成的。

乔布斯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和损失的。这是让我深有感触的一个故事,在没有阅读乔布斯的这篇演讲之前,我的情绪一直处在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焦虑的情绪包裹着我,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就业前的综合症吧。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让我一直都有种优越感,开学前期对于找工作我还自信满满,满以为找到一家比较好的公司并不困难,但是后来事实的结果表明要进一家知名企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这样结果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心理落差,我一直认为那些好的工作岗位应该属于我的,优越感、自信心一下子被打击得所剩无几。与乔布斯在面对被自己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炒鱿鱼时的豁达胸怀相比,我在深感惭愧的同时也豁然开朗了。乔布斯即使失去自己一直拥有的东西,甚至是被视为全部支柱的东西,都能保持如此淡定和坦然的态度,而我竟然纠结于一些本就不属于我的东西。我明白了那些东西只有自己努力争取才能得到,即使没有争取到也无怨无悔了,至少我尽力了,我相信这个争取的过程会使我成长,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感激上天赋予我这么美妙的一段经历。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要轻易放弃,即使这个过程很艰难,也要正确看待这个过程中的得与失,因为它们只是暂时的,不必为一时的失意而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乔布斯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的。“记住你即将死去”,看到这句话不禁会让我思考,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最想做什么?我发现我想做的事情好多,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还没跟爸妈说声我爱他们,我还没跟最好的朋友通宵达旦的聊天,我还没跟很多人说对不起,我还没从事过我一直向往的工作……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事情没做,亏欠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么多事情,甚至都不能给自己一个交代。当乔布斯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时候,或许对他来说他的人生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遗憾了,但是他还是觉得时间可能不够,因为他要把未来十年对小孩说的话在几个月里面说完,要把所有的事情搞定,让家人过的轻松。对于这样一个历尽人间沧桑的人物是如此,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呢?

生命的奇迹把乔布斯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让他得以重生,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事情,包括荣誉、骄傲、难堪、对失败的恐惧,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在死亡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了。乔布斯让我清醒地看到,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可怕的吗?答案是没有。放下所有的心里负担,才能更好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乔布斯最后说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提醒我要坚持学习、不断学习,才能加快达到我最想要到的地方的速度,才能做好我最想做的事。我想学习对于任何人的意义都是重大的,我会继续坚持我一直以来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终身学习。

乔布斯的精彩演讲,让我明白:我该趁着年轻,拿出所有的勇气,把所有的包袱和负担放下,本来就一无所有,已经失无所失了,还害怕失去什么。学着不断去尝试、去冒险,坚持学习和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该完成的、最想做的做到最好,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的遗憾。

篇2:乔布斯读后感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于2011年美国太平洋时间10月5号下午3点(北京时间10月6号早6点)去世的那一天或那一刻,无数人疯狂转载这一消息并表示心痛,人们又一遍地去探索研究他的生平,一个偶像或者称为改变世界的巨人就那样去世了。在全球最大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宣布的年度最畅销书籍排名中,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荣登榜首。人们似乎想从这本传记中去了解乔布斯的点点滴滴,想知道这位商业传奇式如何改变世界的,无论是出于纪念、好奇或崇拜。

当你看到乔布斯的个人简介时,你或许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被苹果迷称为“苹果教”的“乔教主”,被人们崇拜。1997年1月,成立苹果公司;1984年,第一台可以提着走的Mac机面世;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技术勋章;1986年乔布斯收购了皮克斯,一个日后创作出《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等不断刷新票房收入记录,获得奥斯卡提名奖、动画长片奖等许多奖项,媲美迪斯尼,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制作公司;2001年,苹果公司把它成立以来研发最成功的产品——ipod推向市场,这是一个改变人们听歌方式,能将所有歌曲装进口袋边走边听的产品;2007年推出iphone,电脑、电话和音乐播放器融合的新产品,使智能手机市场的原有格局完全瓦解,引发触摸屏效仿风潮,突破人们对手机想象的又一个极限的产品;2010年推出ipad,开创了平板电脑产品的新门类。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就像一个奇迹创造者,现在,ipod掀起了音乐播放器革命,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概念,ipad则让平板电脑成为一种潮流。

《财富》特约编辑拉中斯这样形容乔布斯“激进并成功地”将音乐、电影及手提电话三大市场重新洗牌,同时专注计算机产品的本业。能够同时改变四大现有市场,乔布斯是史无前例第一人。正如iphone4的广告语所说:“再一次,改变一切”。这样的偶像难道不值得我们去了解吗?

而实际上,我在一开始并不喜欢他。最开始的想法是,乔布斯不过是一个公司与媒介联合的产物,公司给他定义,媒介帮忙宣传,忽略了苹果公司里面无数天才般地人物地才似的努力。当我试图去了解他时,也不怎么欣赏他。

这个矛盾的男人在离开苹果公司曾经说:“苹果公司就像我的初恋一样,就像所有男人都会想念他们的第一个深爱过的女人一样,我也会想念‘我’的苹果公司的。”而他对自己的初恋却实在不怎么样,抛弃女友,不承认孩子是他的,我不明白如此不负责任的男人好在哪里?另一方面,在工作上渴望权力且独裁,管理公司时强权、刻薄又专横,还总是辱骂员工是“蠢蛋”,不顾一切地赶走胆敢挡他道的人,就算是吉尔·阿米里奥这样对他有恩,让他得以重回苹果的人,他也能痛下狠手——因为他要掌握一切。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狂妄自大,无计可施时往往还会哭!而且他特别抠门,不肯给自己未婚而生的孩子一分钱直到法院判决,对自己的员工也不大方。好高骛远,能看见一百阶梯以上的事物却不肯一步一步走上去。这样的人,简直是难以接触又不想接触的那类人。即使他后来有很多改变,还是让最初的我难以接受。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2012年是一个偶像破灭的时代”,天后王菲唱歌跑调了,80后代表天才文学神童被质疑代笔,张艺谋10年冲奥(冲击奥斯卡奖)完败,赵本山病退春晚,多少偶像破碎在2012年门口。偶像被崇拜同时也受质疑,时代需要进步需要想象也需要质疑,但质疑的背后不得不思考,我们似乎要去用一颗包容的心去认识一个完整的偶像,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去否定全部的他的全部,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全球的偶像。那么我们重新审慎正直地进一步去了解乔布斯。

美国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库利提出了“镜中自我”的重要概念,意思就是我们通过想象他人的感觉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即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犹如一面镜子,我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环境。因此,常常有这样的话,“你改变不了环境你就改变自己”,“得不到的梦换一个就得了”。自我改变也是十分不易的,中国对于自我改变有这么几个词,“蜕变”“焰炼”“涅槃”,可见想往美好的方向改变自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被烈火烤抑或是蜕一层皮。而这仅仅是改变自己,那么改变世界的乔布斯呢?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被大火炼成火眼金睛、钢筋铁骨需七七四十九天,但助唐僧取得真经普度众生却需九九八十一难,由此可知改变世界的难度。

于是我开始想乔布斯的优点,什么成就了他,他如何成就自己,有事如何改变世界的呢?古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为什么在网络电脑的时代,他成为了乔布斯,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连比尔盖茨都称“他不过是乔布斯第二”。他确实有他独特的魅力,例如说明确的目标,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计前嫌,他就像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企业艺术家。

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第二个苹果砸到了牛顿,而第三个就是乔布斯带领的苹果。从改变世界这个角度,我不得不说他令我敬佩,一个拥有改变世界的理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一个改变世界的人是值得崇拜的,背后的辛酸与努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曾号召他的员工“每个星期艰苦奋斗90个小时”。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是这样评说乔布斯的,“他用一款iphone超越了诺基亚,之前用ipod超越索尼,再回过身来用ipad撼动微软和英特尔。“而在前面还有一句话,”乔布斯从1975年出道到今天,干了35年。最近这3年仿佛是把35年的功力一掌击出。”这正是厚积薄发,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你没有努力工作他将毫无犹豫地踹掉你,如果你对他说这不可能他也会立刻踹掉你转而去找能与他一同创造奇迹的人。这就是努力工作又战胜不可能的乔布斯。

我突然想到我为什么要读《乔布斯传》?为什么要读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的前沿如是说道:“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人和我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所以我想读人物传记会给我们努力生活的力量,即是向书本学习,又是向成功方法学习,我们能用更高的角度立身处世,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但当我看完《乔布斯传》才发现,这些都学不到,他的成功是艺术品,难以复制,他傲慢、孤僻,而他对未来的预见性、对“美”的理解能力几乎与生俱来,他是一个传奇。我想我能学到的是面对人生的态度。

乔布斯有些方面感动也改变着我。“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是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尽管他创业经历一波三折,乔布斯的创新脚步却从未停下。我们是否

该去尝试一下突破,敢想敢做敢改变呢,把我们的生活带向更科技更美好的方向呢?创新已改变了时代,时代的创新需要我们!不要等到有了沐浴露才去想原来肥皂是可以被代替的。另一方面史蒂夫·乔布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变得成熟,他能够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世界,而不是停留在他喜欢的世界里。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只能成为过去的奴隶。史蒂夫一直在努力不当过去的奴隶。

篇3:“苹果教父”乔布斯

乔布斯病逝的消息令全世界感到震惊, 而不仅仅是高科技行业。因为乔布斯几乎是单枪匹马地重塑了多个行业:音乐、电影、电视、软件、手机、平板电脑……而他带领团队创造的产品麦金塔计算机、ipod、iphone和ipad都可以被列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发明。在每个行业里, 他几乎都是迟到者, 但却又无一例外地重新树立标杆。

在短暂的56年生涯中, 乔布斯留下了现代商业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开发了11款经典产品, 使苹果公司的股价上涨100倍, 售出1千万台ipad、1亿部iphone、2.7亿台ipod, 100亿首音乐下载来自iTunes, 带动全球超过万亿产值。

乔布斯的成就被世界所认可:1985年, 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 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2007年, 乔布斯被《财富》杂志评为年度最伟大商人。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 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

“苹果帝国”的缔造者

时势造英雄, 似乎英雄的诞生一定要像电影大片里那样几经起伏。乔布斯的前半生可以说充满了英雄般的传奇色彩。

1976年, 两个狂喜的年轻人乔布斯和斯蒂夫·沃兹带着6502芯片回到乔布斯的车库, 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仅仅几个星期, 一台苹果电脑就装好了。没有人会意识到, 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但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

为了筹集批量生产的资金, 乔布斯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 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于是, 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 300美元。随后, 苹果公司成立, 到1977年, 小型个人计算机“Apple II”的推出, 乔布斯让原本嵌入键盘和电源的电脑概念实际化, 让原本只设在车房的苹果公司变成了上市企业。

“苹果”就这样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 改变了一个时代。虽然在此之前个人电脑就已问世, 但相对而言, 苹果公司在使PC实现商用上做出了最大贡献, 乔布斯更是功不可没。

1983年, 年仅28岁的乔布斯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他被看成“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

随着苹果的不断扩张, 乔布斯将百事可乐高管约翰·斯卡利招至麾下。但由于二人意见分歧, 最终导致乔布斯被驱逐。但在挖来斯卡利的过程中, 乔布斯说出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具说服力的话, “你想一辈子卖糖水, 还是改变整个世界?”

离开苹果之后, 乔布斯创建了一家新公司NeXT计算机, 主要开发工作站, 并打造了皮克斯电影公司, 制作了《玩具总动员》、《寻找尼莫》等一系列卖座动画片。而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 也无法停止地陷入沉沦。

登上神坛的管理者

1997年, 乔布斯临危受命, 负责拯救频临破产的苹果公司。先后在笔记本电脑、数码播放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四个不同的领域推出了全新的产品, 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苹果浪潮, 让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这几乎是一个只能在书本上出现的神话, 乔布斯却把它实实在在地演绎出来。

同年, 乔布斯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认同了此观点。甚至连当初将乔布斯挤出苹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苹果的逆转不是骗局, 乔布斯干得绝对出色。苹果又开始回到原来的轨道。”

在苹果的成长过程中, 留下了乔布斯太多太多的烙印, 以至于他的健康状况可以生生操控苹果的股价:2009年1月初, 乔布斯表示将在当年6月之前休病假, 该消息导致苹果股票当日下跌10%。而今年1月, 当乔布斯告诉员工说自己准备休病假时, 苹果股价应声下跌9.7%。在他宣布辞职时, 苹果公司的股价随即下跌5.3%。

乔布斯是幸运的, 他的理想主义总能找到合适的欣赏者。但在其成功的背后, 隐藏着一种让人自愿改变与跟从的领导力。

美学至上的设计者

在计算机市场站稳脚跟之后, 从2001年起, 乔布斯带领苹果公司相继推出iPod、iPhone等系列产品, 令苹果从单一的计算机生产制造商积极地向多媒体伸出触角。

同时, 乔布斯推崇美学至上的理念, 将艺术与工业设计进行完美结合。苹果推出的颜色亮丽的iMac电脑很快就打破了PC之前沿用了二十多年的灰棕色传统。在各种多媒体产品中去, 乔布斯也将苹果一贯的时尚、前卫、个性的设计理念注入iPod、iTunes、iPhone中。

“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 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乔布斯从不为自己偷学伟大的创意而惭愧。苹果的产品之所以伟大, 正是因为它的创意来源于一群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和历史学家。他常常带领员工去参观博物馆和看展览, 希望他们能从设计或建筑方面获得启发。即便是在穿着打扮上, 乔布斯也更像是一位艺术家而不是企业高管。在公众场合, 乔布斯几乎一直穿着李维斯牛仔裤、黑色羊绒圆领衫和New Balance跑鞋。

人们渐渐发现, 总会有那么一群人, 紧紧跟随在苹果新产品的身后。这个世界因乔布斯和苹果公司而生成一个部落, 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群人被称为“果粉”。没有哪款产品能够让“粉丝”们彻夜不眠地疯狂排队购买, 没有哪款产品问世以后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都处于缺货、涨价以及需要预订排队才能买到的状态。而这些, 乔布斯都做到了, 苹果都做到了。

从产品研制到Macworld大会, 从刺激消费购买产品的电视广告到展示商店, 甚至包括从包装箱取出产品的过程, 影响消费者体验的每一个环节, 苹果都有着完美的体验设计。乔布斯强调的是, 苹果出售的并非是产品, 而是数字体验。

时至今天, 其产品像汉堡和可乐一样在全世界各地出售, 在PC制造业面临危机时, 乔布斯将苹果公司变成了最受人赞赏的公司。苹果的模式——“硬件+软件+内容”, 成为IT制造公司公认的未来之路。

注重亲情的慈爱者

对于乔布斯的成功, 我们不能忽略一位优雅的女人劳伦。她就是“苹果夫人”——乔布斯的“至爱”。在一次访谈中, 乔布斯坦言他曾经扪心自问, “当生命行将结束之际, 我会选择在那些商业会晤中度过, 还是更愿意陪伴在这个女人身边?”他的心之所选便是和劳伦在一起。

一直以来, 乔布斯有着火爆的管理风格, 苹果职员多半不敢和他同乘电梯, 唯恐电梯未坐完即被炒鱿鱼。但在年届中年时, 他的性情已圆融了许多。乔布斯甚至告诉人们一个能够改变看问题的方法, 那就是一旦有了孩子, 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 应该有人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他们。所以对他而言, 解雇苹果公司的员工要比以前痛苦得多。因为他会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们回到家中告诉妻子儿女自己被解雇的情景。家庭美满是乔布斯事业成功的另一个原因。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 乔布斯坚持与妻儿相伴。即使在身体状况还允许他前往苹果总部的那段日子, 他下班后最想做的就是赶紧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乔布斯的一名挚友说, “我曾经问他, 是否为拥有子女而高兴。他说, ‘这比任何事情都让我高兴一万倍。’”

在人生的最后几周, 乔布斯最担心的就是那些依赖他的人:苹果员工、他的四个孩子和他的妻子, 他为即将离亲人而去感到痛苦。乔布斯也食人间烟火, 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一个时代的终结者

以乔布斯在科技行业的影响来说, 称他为一个有远见的发明家和企业家绝不为过。乔布斯创造的, 不止是一种品牌, 更是一种理念, 一种创新思维, 乃至潮流。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其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正是这样一位被业界评价为“创造天才”的人物, 在与癌症抗争数年后, 于美国当地时间10月5日辞世, 年仅56岁。

面对这位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 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企业家, 把任何溢美之词放到他的身上, 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从奥巴马到比尔·盖茨, 人们对乔布斯的追思与缅怀之情, 犹胜谢世的国家元首。用乔布斯在今年8月份辞职公开信中的句子, 或许最能表达人们心中此时的感受——“不幸的是这一天已经到来。”

乔布斯的病逝, 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作为天生的领袖, 乔布斯的地位无可取代, 他的个人魅力无人企及。但是, 当“苹果教父”放开手中心爱的苹果时, 在企业发展最巅峰的时期失去了自己的创始人时, 苹果又会走向一个何样的时代?这些我们无法想象。“别因为已经结束伤感, 要因为曾经存在微笑”, 这是乔布斯留给世人的最好礼物。

篇4:乔布斯读后感

乔布斯,曾经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捣蛋鬼、超级’恶作剧专家,一个大学辍学生,

乔布斯,凭借着火热的激情、绝妙的灵感、磐石般坚定的决心,创建了世界知名企业——苹果。

他的身份应该被怎样描述?

麻烦制造者、专横的人、追梦者、设计师、创造者、产业领航人、先驱?

不论他扮演怎样的角色,毫无疑问,乔布斯因为其天才的创造力,包括他的想象力、毅力、激情和勇气都为世人所尊敬、所永记。

你会不会好奇,如此桀骜不驯的乔布斯,他的眼里有好老师吗?

在山景城的蒙塔·洛马小学,史蒂夫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虽然那时他已经学会阅读,还会制造东西,但仍然感到上学是一件难事。教四年级提高班的“泰迪”伊莫金·希尔夫人自告奋勇成为了史蒂夫的老师。她肯定已经在心里对这个特别的男孩做了一番思量,并想出了接近他、打动他的办法。

刚开学的几个星期里,她向史蒂夫发出了一个挑战:如果史蒂夫把数学作业本带回家,独立地完成作业,并且做对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题目,她就会给史蒂夫一只巨大的棒棒糖再加上5美元。史蒂夫接受了这个挑战,成功地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得到了大棒棒糖和5美元。史蒂夫说:“她用一个月就摸清了我所有的情况,并且点燃了我对学习的热情。”乔布斯回想起这位老师的时候说:“她送给我制造相机的工具,我造出了自己的镜头,并组装了一架照相机……我觉得,那一年是我这一辈子在学校里最用功的一年。”

有希尔夫人当老师的四年级成为了史蒂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史蒂夫成绩优异,在考试中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学校建议这位昔日的捣蛋大王直接升入高中。

史蒂夫很幸运,他的父母没有同意这件事。他们认为让一个11岁的孩子提前进入高中并不是个好主意,他们只同意让他跳一级,也就是跳过五年级。于是,在1966年的秋天,史蒂夫成为了山景城克里滕登中学六年级的学生。

在里德学院和波特兰市,史蒂夫爱好广泛,涉及很多方面。节食、佛教禅宗还有去印度旅行并没有占据他头脑里的全部空间:“(里德学院)校园里的每一张海报、每个抽屉上的标签都是用漂亮的手写体书法写成的。因为我已经退学了,不用去上那些必修课,我就决定去旁听一门书法课,学学这个。”

“calligraphy”(书法)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由“美丽”和“书写”两个词语组成。它是一种艺术形式,指借助笔或刷子之类的工具,手写而成的有独特风格的漂亮文字。

里德学院的书法课始于1949年,创始人是一位思想自由、崇尚哲学的教授——劳埃德·雷诺兹。他自学成才,深受学生欢迎。在他的书法课堂上,雷诺兹经常将优美的书法艺术和像米开朗基罗这样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联系在一起。他也会从书法讲到佛教禅宗的思想。

史蒂夫旁听这门课的时候,雷诺兹已经离开了里德学院。但是,他精心挑选了他的继任者:一位才华横溢,并与他志趣相投的书法老师——罗伯特·帕拉迪诺修士。这位曾经18年没有开口说话的前僧侣成为了史蒂夫的老师。帕拉迪诺是这样描述他的教学风格的:“每次我讲授一种风格的书法时,不光会讲到这种书写的方式,还将涉及到这种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所有这一切都非常重要。”帕拉迪诺还给自己钟爱的艺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书法就是一种穿过周围静谧空间的、有形的音乐律动。”

在课堂上,史蒂夫“学到了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怎样调整不同字母组合间的间距,怎样设计出完美的版式。这其中蕴涵的美以及在历史和艺术上的精妙之处是科学无法企及的,着实令人着迷”。

毫无疑问,这位富有灵感的老师,以及他所强调的生命与文字之间的精神纽带,深深影响了史蒂夫。这个造型精美、有形音乐的概念对史蒂夫而言,就是一种打破陈规或者称之为“跳出框架”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想完全占据了他的头脑。

篇5:《乔布斯》读后感

“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改变世界。”这是苹果公司的广告,这句话正是为乔布斯说的,他为世界的贡献非常巨大,达到改变世界。

他追求完美,每当要完成一件产品时,都要重新改一遍,直到他认为完美为止,不仅如此,乔布斯很早就懂得,要是不喜欢生活中或世界里的某样东西,就改变它们,要么通过行动,要么通过纯粹的意志力量。

乔布斯的点滴都是财富,从他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酸甜苦辣是人生道路的点缀,没有它们可能活下来就没有意义。最低谷、最高峰都是人要经历的,而有想法的人则会重整目标,调整脚步,整装出发;平庸的人就会停下脚步,满足于现状。乔布斯“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个机会改变世界?”没错,取决于你。

篇6:乔布斯读后感

1企业为什么有内耗?2如何解决内耗?3怎样做好资本运营?4如何驾驭独裁权利?

5如何让团队有自己的灵魂?6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7如何做企业好前景预判?8如何给公司造势?

篇7:《乔布斯传》读后感

要做好一件事,光是从养家糊口的角度,从物质的角度,很难做的特别的有完美,如同乔布斯一样,能够胸怀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是其成为伟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不一定要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工作的目的至少应该改变你所从事的那一块,做行政的要把行政做好,做总经理的要把公司管理好,这至少也是应该有的目的。

创新。创新是一种个性,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创新就是要完美,要与众不同,是一种生活态度,做事的态度。

简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现在国内有些企业请了很多专门搞流程、搞制度的顾问,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真实的效果,能够几分钟说清楚的事情不要用一个小时。

篇8:乔布斯之“简”

乔布斯曾说:“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 分辨主次, 抓住要害, 以求一“简”。但最终这是值得的, 因为一旦你做到了, 便可以创造奇迹。乔布斯的天才也在于将结构复杂而设计精良的产品简单化, 能够将商业、设计和创新中多余的东西去掉, 只留下简约优雅的作品。

不断简化, 是乔布斯和他的设计师们的拿手好戏。作为苹果的CEO, 乔布斯是苹果产品的最终仲裁者, 据说, 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面对设计师递送的方案, 指着多余的“部分”, 一次又一次地喊:减掉!减掉!特别是他长期执著于将机型上的所有按钮、按键尽力去掉, 包括开关按钮。

20世纪80年代初, 在人们眼里, 电脑是用于商务的实用工具, 操作电脑的人应该是IT技术人员和系统工程师。乔布斯却不这样想, 他坚持认为, 科技力量是用于改善人类生活的, 电脑应该是一款简洁并且可以轻松方便地用来了解世界的时尚产品———普通消费者希望电脑买来就能上手使用。

苹果的简化, 不单是技术的、成本的需要, 不是为简化而简化;苹果的简化是为了用户“开箱即用”的轻松自在的向往。乔布斯追求这样的用户体验:消费者从包装箱中拿出第一块包装泡沫后, 他就能看到产品的把手;看到把手后, 消费者自然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在发布Macintosh时, 乔布斯曾经嘲弄说:“IBM PC的字处理程序WordStar的说明书足足有400页那么厚。也就是说, 你要写一本小说, 就得先读一本小说———而且这对于多数人而言, 就像在读天书。而Macintosh给你的感觉则完全不同, 就像可以对着电话唱歌一样。”

更有趣的是, 苹果产品的说明书也十分简化, 甚至“拒绝”说明书。

有一则故事:迈克尔·内尔, 他在哥伦比亚的一个农村奶牛场, 用自己的i Pad读小说, 一个打扫马厩的六岁小男孩走了过来。小男孩很好奇, 于是内尔把i Pad递给了他。没有人指导他, 更谈不上先读读“说明书”。这个小男孩仅凭直觉, 居然开始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 启动了应用程序, 玩起了弹球游戏。太神奇了!乔布斯的强大的电脑, 使一个六龄小顽童轻易地进入了“状态”。

我们大家恐怕都有如下的体验:买了件新的高智能的家用电器, 伴随喜悦而来的是使用前的“拜读”说明书的困惑。很多这类说明书的印刷很精美、文字很专业, 非“高学历”的消费者不能“领教”其玄奥。随之而来, 还要按图索骥, 一一对照多少键、多少钮……

不仅如此, 你我再看看天天碰到的一张张小小的“食品标签”, 上面会出现多少密密麻麻的中文、英文和汉语拼音。冒昧地说, 这玩意儿, 印上去的越多, 反而觉得越不全, 越不真, 越靠不住。繁不繁, 烦不烦?!

苹果的“简化”奇迹, 让世人对乔布斯的简约风格感到强烈的震撼。

“简约主义”这一名词来源于西方, 是密斯·凡德罗 (1886-1969德国建筑大师) “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 设计思想在当代的体现。但是, 可以自信地认为, 简约主义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

“大道至简”, 本是我们的古训, 把事物的本质加以概括与提炼,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捕捉其“至真至美”。简捷、简要、简明、简洁、简易, 都把一个“简”字安放在前面。

俗话讲, 少而精。“少”必须要和“精”在一起!乔布斯的简约主义又正和他的“近乎变态”的完美主义紧紧连在一起。

少而精, 乔布斯几近实现了。他曾在一个周末给谷歌工程高级副总裁维克·冈多特拉打电话, 告诉自己正在研究在i Phone中显示的谷歌图标, 而且对他们设计的这个图标颇不满意, 因为“Google”中的第二个“O”倾斜度不当。乔布斯提醒对方:要在第二天解决这个问题。

简约不是粗略的草率, 而是“细节”的精致。

郑板桥的一副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他表达的是艺术境界的追求, 这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史蒂文·乔布斯的简约风格的写照?

篇9:乔布斯读后感

作者:【美】彼得·桑德

译者:郭书彩 闫屹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乔布斯去世后,仿佛一夜之间书店里的各个角落都摆满了各种有关乔布斯的书。无论这些书是在歌颂乔布斯强大的领导力,还是在回顾乔布斯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这种类型的书总是会让人有种“审美疲劳”的感觉,直到这本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在乔布斯逝世一周年之际隆重推出的《世界因你而改变:写给乔布斯的追随者》出现在我眼前。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在众多有关乔布斯的图书中脱颖而出,就在于作者彼得·桑德在分析乔布斯的伟大之处时的有着一种独特的视角。他以“乔布斯会怎么做”为主线,站在乔布斯的角度,挖掘出了乔布斯之所以能够缔造出苹果帝国的精神精髓,以及乔布斯对于世界的价值所在。

桑德本人有着非常丰富的从业背景,他不仅是一位经常活跃于NBC、CNN财经频道和福克斯新闻台等多家媒体上的作家,还曾在美国硅谷各大高科技公司担任过研究员和顾问等工作。在他笔下,乔布斯领导模式既不是“童子军手册”式的教条,也不是让人感到无法捉摸的深奥理论。相反,桑德只是根据自己在高科技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经验,将乔布斯领导模式分解成了六个彼此高度相关的步骤而已。不过有趣的是,桑德虽然明确了这六个步骤,即“客户、产品、文化、信息、愿景和个人品牌”,却提醒读者这本书不是“工作手册”式的正经读本,而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无论读到这本书的企业领导者经营的是一家全球500强的大型企业,还是只是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作坊,都可以效仿的生存状态。

就拿“愿景”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为例。苹果公司能够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个人技术市场中独占鳌头,足以证明愿景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模仿苹果公司,赶时髦,讲“愿景”,但是没有多少人和企业能明白愿景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怎么才能有自己的愿景,如何用愿景推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桑德却在本书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愿景首先应该是清晰、独特而具体的,表述不过10个字并以改变世界为目标。诸如我们平时总会听到的“实现世界和平”这类口号就不足以成为愿景,因为这类口号没有提出这个世界应该如何改变才能解决问题。但是苹果公司“非同凡想”这句广告语却“让我们了解到了该公司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可以参照这一标准来检验自己的愿景是否实际。其次,桑德又言简意赅地将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愿景的步骤逐一列了出来,与乔布斯领导模式的特点遥相呼应,使人感到无须再去埋头研究其他相关书籍中的理论,就能够找到建立愿景的方式,甚至感到一旦遇到问题,乔布斯式的思维也能够“信手拈来”。

篇10:《乔布斯传》读后感

王石拍的中国移动通信广告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生就像一座山,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自己,有时哪怕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我认为乔布斯很好地去诠释了这句话,他的一生确实就是的这样的,总是有新的高峰。

乔布斯的执着、乔布斯的创新精神与他的完美主义和他那永不服输的精神正是我被他所感染的地方。“我们不应为别人而活,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我很欣赏的他的一句话。也正如他所言,他在他的有生之年里确实改变了世界,他改变的不仅仅是科技,更改变了人们对科技的认识、需求与渴望。

人们常说有三个“苹果”曾改变了世界,他便是那掌握那改变世界的三个苹果中最后一个苹果的人,但他毕竟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一个不完美的人,他是一个标准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者,一个被父母抛弃的的孩子,一个只能忍受六个月大学生活就退了学的叛逆者,一个曾吸食过上瘾的东西的“瘾君子”,一个私吞朋友的钱的“小人”,还是一个在课堂上戏弄过老师的调皮蛋,但他更是一个“不创新就等于死亡”理念的成功践行者,读后感《高一《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800字》。他承认并担当自己的错误的那份坦荡也是难能可贵,可以让我们为之折服的。

说到他,我们也许会羡慕他所拥有的财富,也许也会惊叹他的事业,同时我们也可能会喜欢他的IPhone和IPad,但如果我们有时间,我们也应该去好好地研究研究他走过的路,思索思索他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有一天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正确的。”在他眼里,生命就是一场战斗,这个略显偏执的观念,激励着他在创新的道路上永进不止,更是推动着他的公司稳步向前。

篇11:乔布斯传读后感

读《乔布斯传》,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和我们的教育完全不同的体制,可以选校,可以择业,可以辍学,这也许是造就创造天才乔布斯的沃土。想起他在车库研究世界最早的计算机的年龄,我们都在向高考的独木桥进军。虽说时代不同,但至今我的孩子依然在我走过的道路上继续挤压前行。帕斯曾说,世界上有两个民族最可怜,尤太人没有身体,中国人没有灵魂。两民族,一个至多1400万人,一个至少13亿人。至多1400万人的民族,几乎每年都有人得诺奖,上市的新兴企业数量惊人,这是奇迹;至少13亿人的民族,与现代世界最重要的思想、科技、艺术等创造几乎无缘,这更是奇迹。我想这样的结果和我们的教育不无关系,可惜现在似乎连高考的独木桥都可以越过,直接进入了。我可怜的孩子,不能享受童年自由的嬉戏,还有可怜的我,从昨天起已经放弃锻炼,说是陪读,用孩子的话叫监视,我告诉他,这是老师的一再叮嘱。我实在无法想象我的孩子怎么会去车库研究电器,更不用说发明创造。

父母对子女承担的责任,也让我感到惊讶。乔布斯是被认领的孩子,但在他被认领时,他的继父母明确要承担他的教育,承诺让他上大学,随后他的父母才把他寄养,推算下,那是五十年代啊,寄养制度健全,比我们现在仍存在父母只是把孩子遗弃在医院门口系个牌牌不知道要怎样对比,我只能说无言。

他独自到印度去追求宗教式的朝拜,让我对印度有了另一种想法,我们的宣传是印度是生产落后,但军事发展的国家,这让我们忘了印度还是个宗教大国,人们有信仰,有追求,总比我们无神论的除了金钱无所追求要好的多。他还要经常去日本,去体验那里的工业和生产,为什么从不到中国,我们的国家和日本和印度相比较,一定有缺少吸引他魅力的地方,我们要爱国,无言以对。信仰,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东西,可我们的信仰在哪里,我的信仰在哪里?我无言。

从本书中还有非常让我吃惊的一部分是他们对商业专利的保护,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公司参与到其研究专利后,再到其他公司如果还敢用他知道的东西去为另一公司研发,那要上法庭,乔布斯一生非常恼火的出卖的事情中也许很多就是专利权上的事情,突然想到,90年代,我们国家经常遭到国外的惩罚,有些就是盗版问题,看来国外对专利是非常在意,而我们都看似无所谓,无语。

另一大吃惊是介绍乔布斯病情恶化,需要器官移植时,却要和大家一样排队等待捐助器官手术,漫长的两个月等待,需要到各地排队。介绍说在美国,病人没有合法途径在排队过程中插队,即使是乔布斯也不行,他也没有那么做。这让我大大的吃惊,我们给领导让路,领导先飞,随处可见,给领导搞特权,可以堂而皇之的说这是领导,然后所有的人都会理解和默许,而乔布斯,应该是全世界计算机及其他很多领域的领导,可他没有权力去加赛。我看到了生命的平等,更无语。

还有,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更能创造奇迹,这是人类进步的一条路,是社会进步之路,是发明创造之路。无语。

关于乔布斯,他应该是上帝送到人间的一份礼物,上帝让他来和生命赛跑,和科技赛跑。他在高中时代就开始同居,在23岁走了和父辈一样的路,其实,仔细回味我们走过的路,不是有许多和我们的父辈一样吗,生命就是一个轮回。在他的世界是二元的,非好即坏,上帝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让他徘徊在左右之间,让他更多的去尽父亲的职责,让他为自己的疾病去奔波,他可以忘记刚说过的话,可以熟视无睹家庭孩子的存在,可以忽略自己的疾病,他要去奔跑,他要去创造,他无暇顾及其他。在高速运转的生命中,二元思维不错,只有我等可以大把挥霍生命的人才有悠悠哀愁,才可以无限徘徊和遐思。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我不可判定那种生活更好更坏。但乔布斯,如奥巴马的评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因斯坦!

读此书,让我看到了信仰、追求、完美、创造、规则、崇拜、掌控、斗争、非此即彼,竭尽全力、随心所欲、个人魅力。

乔布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奇迹的创造,有他特有的完美主义,但也一定有他生长的沃土。不论书中描述的和真实有多远,我仰望书中描述的他,和他的世界,那是我从未见过的星空,灿烂无比!

有人说,我们能和乔布斯、和他的世界同步的,也许就是这本全球同时发行,乔布斯授权的官方传记《乔布斯传》,在此,我们也应该感谢作者,原《时代周刊》主编、CN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是他让我们和世界同行,让我看到了天才乔布斯的生命历程和另一个让我神往的世界。

篇12:《乔布斯传》读后感

《乔布斯传》是我一直很想看的一本书,但是直到最近我才真正看完,可能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每次翻书总有一种沉重的感觉,我总是每天只看几页,仿佛觉得每页都有值得我去思考与回忆的地方。

说到乔布斯,我想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都是通过ipone才知道它的父亲。去年的十月初,苹果发布了他们公司的第五代iPhone,而就在发布会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在腾讯新闻上看到了乔布斯逝世的噩耗。在我还无法靠自己赚钱买一部iPhone的如今,乔布斯的死的确让我有些许遗憾。了解苹果的人都知道,每一件苹果发布的产品或者系统软件,都包含着乔布斯的心血,也只有乔布斯才让苹果的产品如此地完美无缺。

每当我看到《乔布斯传》封面上那个戴着无框圆镜片眼镜,满脸胡渣分明的乔布斯时,就能真切地感觉到他一切尽在掌控的自信,当年的意气风发,如今却是瘦骨嶙峋。这都是由于他所患的癌症。《乔布斯传》通过乔布斯本人及家人、朋友甚至是竞争对手提供的资料完成了这本书,一个人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可以获得对手的尊重,《乔布斯传》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一味的唱赞歌,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各个角度呈现给我们各个时期,各种事件亲历者的叙述及看法,力图还原真实,有赞有骂,可以看到其天才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其不受欢迎的一面,讲述了乔布斯光芒四射而又短暂的一生,并且客观的评价了乔布斯,呈献给读者一个真正的乔布斯。

乔布斯从小被收养,亲生父母因为生父是叙利亚的穆斯林,生母的父亲不同意其生母与生父结婚不得不让他被收养。我想也许这也是促使他对宗教的研究的因素之一吧。也许他一直在想他的外祖父为什么不容许他的生母嫁给异教徒,即使要付出外孙要被收养的代价也不改变。

乔布斯从小就表现的桀骜不驯,十三岁就十分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宣布再也不去崇敬上帝,再也不去教堂,这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叛逆和不可理喻,虽然有着异于常人的宗教观念,但他却花好几年的时间研究并尝试实践佛教禅宗的教义。十九岁的他去了印度进行一次精神之旅,呆了七个月,回来后通过各种途径追求精神启蒙,早上和晚上他会冥想及禅修,其余时间去斯坦福大学旁听物理学及工程学的课程。

多年后,他回想起印度之行对他自己的深远影响:

我回到美国后感受到文化冲击,比我去印度时感受到的还要强烈,印度乡间的人与我们不同,我们运用思维,他们运用直觉,他们的直觉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要发达许多,直觉是十分强大的,在我看来比思维更加强大。直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的思维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它是西方文明的一项伟大成就。而在印度的村子里,人们从未学习过理性思维,他们学习的是其他东西,在某些方面与理性思维同样有价值,那就是直觉和经验智慧的力量。

在印度村庄呆了七个月后再回到美国,我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疯狂以及理性思维的局限,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是时间久了总会平静下来,心灵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这时候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会更加透彻,也更加能感受现实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觉会极大的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

我想不仅是乔布斯,我们也能从这些话中获得启示,现在生活中的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少,人们仿佛没有一点时间去思考生活或者工作的意思,为了工作去工作,为了生活去生活,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我想我们做每件事情之后都应该去思考它的得与失。

纵观全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乔布斯的性格以及他评价事物的方式。他的性格中对简约和完美近乎偏执的追求成就了他,他的住宅由于他的挑剔而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配齐家具;他标志性的黑色高领毛衣是三宅一生为其特别定做的;他信奉“少就是多”的理念,所以iPod简单的甚至没有设计开关键,只有他才能设计出独一无二的iPhone。他对事物评价就像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一样,只有“0”和“1”,一个人不是天才就是白痴,一个产品不是极品就是废品,这也使得他参与所有产品,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文化产业,生产的无一不是精品。他的房子从来是朴实低调,摆设简单,出行不会浩浩荡荡的随行人员,也没有个人助理,从未雇佣过保镖,买下一辆豪华汽车,但从来不自己开。喜欢那些设计优雅,工艺精湛的物品。他从来不容许对利润的追求凌驾于他对制造伟大产品的狂热之上。

上一篇:大学期间推荐书目下一篇:哈佛大学社交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