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有感

2024-05-22

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有感(精选6篇)

篇1: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有感

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有感

看完影片,那咚咚的板凳敲击地面的声音仍然在耳边回响,心灵的市侩被纷纷震落,坐在西南大学某间教室,有谁会发现我滴落在桌角泪水。我是一个不容易被感动的人,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浮浮沉沉、生离死别,但在思修课上看到许月华的事迹时,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做就是37个春秋;抚养一个小孩不难,有谁有勇气承担130个生命的责任?作为一个湖南人,许月华,我为你喝彩,作为一个懂得世事维艰在外奔波多年重返学校的人,许月华,我愿意把自己灵魂放在你板凳下杵捣。

记得视频里面看到是你的“女儿”推着你上台领奖,我只想说这奖牌这轮椅来得太晚太晚,就像三毛在周庄撕心裂肺的哭喊。可你需要这奖牌这轮椅么?人生的艰辛、生命的痛楚,在这个消费时代也许只是茶余饭后的些许谈资,高贵的灵魂,很难占领当下潮流杂志的封面。

我不知道假如我没了双腿,我是否能有勇气象你那么洒脱地活着,为别人活着,我不知道我面临百余张面孔,我是否有毅力将生命之地深耕。我的家乡同样是偏远农村,我身边也出现过各种残疾人,他们日夜守在街头编织着不同的悲惨境遇,等待着路人的施舍。而你用40多条板凳,划出生命之谱,用铿锵敲击,奏响生命华美乐章。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当你接近那些小孩时,他们竟然没有任何畏惧和躲闪,当同样一个高度残缺的肢体出现在我面前时候,我可能会本能地畏惧,当视频播放完后,我知道了,是爱改变了这一切。当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残疾人出现在眼前,人们总有种怜悯和畏避,而当那人与自己血肉相连生死与共时,我们才会放下心灵的防备。而你,对于那些流离的孩子们来说,就是生命的依托。

早年失去亲人的经历让你懂得爱的稀缺,所以当你面对福利院幼儿园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时候,你毫不吝啬地把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默默地付出,用你消瘦的身躯,背负着超越常人所能承担的重量。缝补浆洗、纳鞋底、喂食端尿,这种被都市人遗忘的古老方式,在你的生活中延续着。

在我准备期末考试面对繁杂日常活动的今天,我又想起了你。这篇文章中我对你的称呼全部是“你”而不是“您”,是因为我不用一个尊称把你和我隔开,你不是一个新闻材料甚至是我完成思修论文的百度结果,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你让我懂得了把自己的苦痛隐忍而倔强地活着,而不用用浅显的微笑模糊对自己的审视。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描述你,我想那应该是:大爱无疆。

篇2: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有感

第一篇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人物一】郭明义:把幸福给你:“雷锋传人”郭明义30年的爱心之旅

【人物二】王文珍:没有硝烟战场上的“提灯女神” 废墟中救出“芭蕾女孩” 【人物三】阿尼帕:阿尼帕妈妈的幸福生活:一口“团圆锅”4个民族19个娃

【人物四】毛陈冰:“80后”女孩千里走单骑 救人不留名

【人物五】刘 丽:“最美”洗脚妹10年间资助百余贫困生 饱受非议从未放弃

【人物六】许月华:从无腿少女到“板凳妈妈”—苦难里的向日葵

【人物七】厉 莉:三年两捐干细胞的“最美女法官”

【人物八】王文忠:亿万富翁“跳槽”当上村支书

【人物九】“交警爸爸”王振治:给4个残障儿童撑起完整的家

【人物十】董 明:用双腿举起奥运火炬——打动总理的残疾女孩

【人物十一】阿里木江・哈力克—肉串慈善家:烤卖30万串羊肉串 攒10余万助贫困生

第二篇 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人物一】英雄战士邰忠利:最后一跃铸就了壮美的永恒

【人物二】王茂华、谭良才:“英雄翁婿”火海中勇救六名儿童

【人物三】甘占恩:见义勇为少年郎

【人物四】冯思广:80后飞哥生死五秒惊天一坠

【人物五】丹增尼玛和仁青达瓦:“90后”大英雄

【人物六】胡文传:从“大义父亲”到“光明使者”

【人物七】刘 薇 曾庆香:瞬间诠释生命的永恒

【人物八】纪长秋:为护公家17万元 以残疾身躯勇闯“枪林弹雨” 【人物九】刘兴元、刘贺龙:父子联手救人感动三省

【人物十】吴菊萍:最是那一接的爱与美

第三篇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人物一】刘延宝:一家四代守烈士墓【人物二】王文彬:【人物三】孙东林、孙水林:信义好兄弟【人物四】孙 影:中国最美“包工头”扎根山区撵也撵不走【人物五】唐中和:【人物八】马国林:好男儿变卖家产【人物七】丁新民:敢为人先的筑路硬汉【人物八】李郁林:普通教师替妻还债

63年

85岁老汉63年守护烈士墓

48年的孤独坚守!“麻风村”的守护者!

3年替兄还债60万 亏厂转盈后归让寡嫂

第四篇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人物一】杨善洲: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 一座不朽丰碑

【人物二】何祥美:中国枪王,三栖精兵

【人物三】沈 浩:永远留在小岗的“第一书记”

【人物四】马军武、张正梅:国境线上的守边夫妻:巡边29万公里【人物五】庄仕华:丹心映边陲 大爱动天山

【人物六】孔祥瑞:时代蓝领

【人物七】李文祥:“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人物八】王争艳:80元“小处方”医生

【人物九】“唯民书记”文建明

【人物十】张雅琴:10个男书记管不好的村子 她管好了

【人物十一】“溜索医生”邓前堆:溜索行医28年

【人物十二】邵春亮:600位少数民族学生爱上76岁邵“老爹”

【人物十三】常德盛:蒋巷好支书45年“让财”上亿,村官楷模

【人物十四】李 影:80后女孩管公厕:施“魔法”成文明窗口

年 23

第五篇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人物一】孟佩杰:8岁起侍奉养母12年 90后少女背瘫母上大学

【人物二】王冬梅:重恩情 尽孝道 这就是爱的脊梁

【人物三】张 蕾:80后女大学生带盲父求学

【人物四】王 欣、顾金钟:坚强妻子坚守18年 残疾丈夫成警界“保尔”

【人物五】曹阳飞宇:爸爸 让我为你扛起一片天

【人物六】陈 九:最坚强母亲:90岁老太成3个男人顶梁柱

【人物七】杨德碧:19年如一日孝顺前夫的岳父母

【人物八】李建珍:用大爱维系3个幸福家庭

【人物九】王现伟:一名普通军人与死神抢妻的争夺战

【人物十】陈礼国:“两半生命”:一半守导弹 一半守爱情

篇3: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有感

道德人格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自觉地去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 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 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魏英敏认为, 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道德人格是衡量一个人人性和价值的标志。笔者采访的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刘洪安, 其道德人格的形成也体现了这一过程。他大专毕业后自谋职业卖早点, 当他了解到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 他冒着赔钱的风险决定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 而且每天一换, 自此卖上了“良心油条”。在获得诸多荣誉之后, 他更加感受到自身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并引导更多的人去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

一、通过传统文化提升个体的内在修养是现代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

中国传统文化, 无论是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 还是佛教的禅宗思想, 都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都是以陶冶人的“内在德性”为特征的文化。殷商甲骨文有“徝”字, 徐中舒认为这是“德”字的初文。西周晚期, 德字又省略“彳”而写作“惪”。“德”字从“心”为意符, 表明古人的修德在于内心的修养。《说文·心部》云:“惪, 外得于人, 内得于己也。从直心。”段玉裁注:“内得于己, 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 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俗字假‘德’为之。”所以“德”就是指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

造就完美的道德人格, 个体内在修养的提升成为关键。先秦时期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指出“为仁由己而不由人”, “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实现仁依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 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儒家的集大成者孟子认为, “仁义礼智, 非由外烁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大学》中讲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也基本上是侧重于内求, 发挥个体内在的能动性。明代大儒王阳明也极注重道德人格修养的内在“工夫”。认为有效地促进个体对道德的内化, 必须从开启自觉、条理性情、顺其意志、导之以礼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劝导, 进而达到其主张的理想道德人格。

刘洪安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其内在修养的提升与领悟与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论语》一书, 他在不同的年龄反复阅读, 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他指出, 《论语》本身就是一部讲如何做人, 人如何到达君子的教科书。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字“仁”, 仁人合一, 就是君子人格的实现。要实现君子人格, 必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这也成为其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也正因如此, 他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句话刻在了店名的下边, 这句话也成为这位有大专学历的油条哥的“营销理念”。

二、通过传统家风塑造良好家庭环境是现代道德人格形成的保障

中国传统家风非常注重道德教化, 所以中国古代的家庭道德规范资源丰富。它既包括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家规、家约、家训等系统的道德规范, 也包括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方法。中国古代家庭强调慈善与宽容,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认为这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慈善与宽容是人的一种品格, 其一言一行的外在体现都源于日常家庭生活之中。恒久的善与心底的“宽”蕴藏着道德的无穷力量, 为理想道德人格之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古代家庭强调谨信与诚意, 这是人际交往的德性基础。《论语·颜渊》篇载:“于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其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其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民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可以看出孔子对确立社会交往标准“信”的极端重视。人们可以饿死, 因为人总有一死, 但只要作为人, 就必须讲究“信用”, 因为没有社会交往的原则、标准, 人类就不能生存,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视, 其何以行之哉?”在这种社会性的交往中, 发于内心的诚意、谨信道德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向度、力度与高度。

刘洪安是河北唐县人, 在三面环水的西大洋村长大, 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父母的朴实与勤劳深深影响着他, 这种长辈的品德性格、言传身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道德教育本身具有潜在隐秘性与长期性的特点,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 是之谓矣。”人的操守德行往往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受到熏渍陶染, 后来自然而然相似。另外, 个体道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依赖于家庭环境文化的长期渗透以及家庭长期的文化积淀。刘洪安闲暇时喜欢读《曾国藩家书》, 父亲刘胜豪对自己的教导铭记于心:长大了要走出大山, 凭借自己的努力落在城里, 找一个稳定的职业, 勤恳工作;与人交要诚实守信, 凡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勤勤恳恳的父母、朴实无华的语言无疑为刘洪安道德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通过传统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是现代道德人格形成的助力

现代社会面临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要面对价值多元化的现实, 现代人价值分裂、心灵迷失、人格匮乏、急功近利、行为浮躁, 丧失了深层自我, 与传统的价值文化割裂, 在多元的现代社会中狂烈地追求物质利益, 因而成为文化沙漠中的漂泊者。我们要通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去尽量避免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弊端。以“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担当精神去激发我们的责任意识;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激励我们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以“义利合一”、“富贵取之有道”的思想去培育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些传统智慧, 在现代人道德人格形成中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普遍价值。

刘洪安在经商初期, 面对利益与道义冲突时, 他毅然选择了道义, 不管能否盈利, 但是一定要保证百姓的健康。孟子也认为, 当一个人首先做到了“义”, 结果却是不曰利而“利”自然滚滚而来。当刘洪安的生意稳步发展、取得成就的时候, 他依然心态平和, 专注于他的兴趣与职业。在他成为模范人物之后, 每天有很多人排两三个小时来买他的油条, 在他看来, 这是不能理解的, 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商人像他一样, 希望百姓随时随地都能吃上良心油条。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引领更多的商人, 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现代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端需要通过人文素质的培育来避免各种各样道德人格的变异, 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它强调个体内在修养的提升, 强调人的自重与自省;它强调人与人、国与国、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它强调道德教化以及个体内在的道德认同;它强调人有不可逃脱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显著特点与丰富资源都为现代道德人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要:通过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刘洪安的事例, 从提升个体内在修养、塑造良好家庭环境和净化社会风气三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道德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以期深入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人格,道德模范人物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 (3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5.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 1983.

篇4: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从1988开始,詹学银一共捡到过三个路边遗弃女婴,那时,尽管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紧张,但看到无辜被弃女孩时,他鼻酸流泪,心如刀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个我自己养了,后两个分别送给了我的两个妹妹,并叮嘱他们要细心抚养。”

詹学银欣慰的告诉记者,他养的女儿目前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20_年9月,詹学银无意中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张淑琴创办中国太阳村救助服刑人员子女的报道,詹学银为张淑琴的行为而感动,思想上也产生共鸣。

在以前工作时,詹学银就很热心公益事业。在看了这篇报道后,詹学银决定在都昌县创办一个这样的太阳村。

于是他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北京,见到中国太阳村的创始人张淑琴,并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张淑琴十分支持詹学银的想法,于是詹学银开始着手解决太阳村的建设用地问题。

为了抓好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的建设,詹学银整天泡在工地上,为了节省每一分善款,他乐当工地的搬运工、值班员。“汽车拉来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人手不够,我和老伴儿也要参加卸货,到了晚上,我还要值班、看管材料。”

詹学银告诉记者,近半年的时间,他从未休息过一天,为的就是太阳村工程尽早竣工。 “一夜春风至,万树梨花开”。

20_年6月1日,太阳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势儿童住进了太阳村,有了家,有了归宿,詹学银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詹学银是太阳村的主任,内部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

100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学习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最让詹学银操心的是这些孩子的管教问题了。“因为孩子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还会因为自己是服刑人员的子女而自卑。”

詹学银告诉记者,他和爱心妈妈们只能一遍遍地教育、开导他们、为他们重建信心。 为了改善太阳村孩子的生活,詹学银在太阳村旁开挖了荒地种上了蔬菜,还利用原鱼塘养上了鱼,把自己家里几亩水田给了太阳村种水稻,山上种上了水果,圈拦养上了生猪,在山上养了鸡。

詹学银一有空闲就去劳动,身上晒脱了几层皮。 在太阳村,孩子们都亲切地叫詹学银为詹爷爷,詹学银像关心自己的儿孙一样关爱孩子们的成长。

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总要起来为孩子们盖被子。白天,只要他发现哪个孩子情绪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谈心。

篇5: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

尹鲁波,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资源科副科长。尹鲁波同志,20_年从事营造林工作,他坚持工作在一线,技术指导在一线,严把苗木供应关,确保苗木品种优良,树势强健;冬季组织林业站技术人员开展造林实绩验收工作,徒步丈量新建造林近6万亩,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其负责的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涉及全县9个镇街,213个造林小班,4131亩,其管理档案规范齐全,补贴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其成功推荐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乡镇4个;省级森林村庄9个,市级森林乡镇4个,市级森林村庄62个;他对口技术帮扶15户贫困户均有种植蓝莓若干,每亩净收入达到1万元。

篇6: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物事迹

钟光平,吉安市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党支部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一人富,是小富;大家富,那才是大富,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带领全村摆脱贫困!”作为村支书和种植能手,这是他对大家的承诺,也是他一直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多年来,他始终践行诺言,凭借自己丰富的种植经验,通过赠种子、传技术、帮销售、吸收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带领大家种良心菜、走致富路。经过不懈努力,村里新増23家家庭农场,流转土地2200余亩,四成以上村民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业,人均年收入明显增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前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一个曾经“脏乱穷”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一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富裕村。

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2017安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卷下一篇:儿童舞蹈基本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