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父亲节的词语

2024-04-14

形容父亲节的词语(通用14篇)

篇1:形容父亲节的词语

1、阿姑阿翁: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2、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3、正直无私:足智多谋

4、任劳任怨:风度翩翩:老气横秋:大摇大摆

5、阿家阿翁:阿:助词,用在称呼的前头;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公公婆婆

6、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么样的父亲务必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7、声色俱厉循规蹈矩雷厉风行

8、纪群之交: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9、勤劳朴实:父爱如山起早贪黑

10、肯堂肯构: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11、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悲哀。

12、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13、孤儿寡妇: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14、任劳任怨深明大义见义勇为

15、精明能干:拙嘴笨舌:墨守成规:和蔼可亲

16、拾带重还: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17、深明大义见义勇为:正直无私

18、大杖则走: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19、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20、父析子荷: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21、重生父母: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22、谷父蚕母: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

23、知子莫若父: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24、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25、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26、鸡不及凤: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27、任劳任怨:多才多艺:克勤克俭

28、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29、言出必行有错必纠义正严辞

30、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31、若丧考妣:〖解释〗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悲哀。

32、干父之蛊: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33、子为父隐: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34、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谦和有礼

35、平易近人温和大方足智多谋精打细算

36、言出必行有错必纠义正严辞

篇2:形容父亲节的词语

2、父母恩勤: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3、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4、衣食父母:踏入社会都靠父母提供。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5、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6、寸草春晖:“寸草”,指小草,比喻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7、恩同父母: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篇3:形容父亲节的词语

关键词:日语形容词,日语形容动词,活用形,历史变迁

日语中既有形容词, 又有形容动词, 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家讨论的话题。以往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功能和形态等方面的考察, 本文从活用形的历史变迁来考察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关系。

一、形容词活用的历史变迁

从历史来看, 形容词有两种活用, 一种是「ク」活用, 用于口语;一种是「シク」活用, 用于书面语。

(1) 上代的形容词的活用就有这两种, 如表1所示。

シク活用的终止形, 其单词不用变化, 就可以当作形容词。

(2) 中古的形容词

中古的形容词有了一些变化, 如下表所示上代的像「無け」「恋しけ」之类的未然形、已然形, 「無み」「恋しみ」之类的连用形, 「無けく」「恋しけく」之类的名词形, 特别是在口语中有些形式已经不用了 (但在和歌等一些古典文集里它们还有出现) 。但是在这个时代产生了音变形, 由于音变连用形产生了「~う」的形式, 连体形已经变成了「~い」的形式, 和现代的用法已经一样了, 如表2所示。

(3) 室町時代の形容詞

室町时代形容词的活用形进一步发展, 「ク」活用和「シク」活用的区别已经没有了, 二者完全合二为一。如表3所示。

(4) 近世の形容詞

在近世前期, 新增加的像「多し」「美しし」之类的连用形出现了, 和以前的形式并列使用。

到了江户后期, 未然形「~く」的形式已经消失, 连用形使用如「多く」「涼しい」之类的形式, 像音形「多う」「涼しう」的形式也只是在特殊的场合使用, 如表4所示。

三、形容动词活用的历史变迁

从历史来看, 形容动词有两种活用, 分别是「カリ」活用、「ナリ」活用、「タリ」活用。

(1) 形容動詞の「カリ」活用

关于「カリ」活用, 桥本进吉在『制改新文典口语篇』 (P83) 中如下所述。

第一種は、形容詞の語幹に「から」「かつ」の付いたもので、期限からいふと、形容詞の連用形、たとへば「暑く」「嬉しく」に動詞「ある」がついて、その「く」と「あ」とが合体して「か」となったものです。一体動詞には「有らう」「有った」のように「う」「た」が付いて、推量.過去等の意を表はし得るのであすが、形容詞には、それが出来ないのです。形容動詞はその缺を補ふ為に用いられるものです。これに終止形.連体形.仮定形の無いのは、それ等は形容詞自身の活用形で事足りる為と思はれます。

桥本的这句话指出来了「カリ」活用的构成及来源, 即形容词的词干与「から」「かつ」结合而构成, 以及「カリ」活用的形容动词可以弥补形容词不能表达的推量形等方面的不足。「カリ」活用如表5所示。

如果追溯其「カリ」活用的历史, 奈良时代出现了和「カリ」活用较相似的「多くありけり」「ながくあるべし」之类的形式, 平安时代「カリ」活用非常兴盛。其未然形、连用形、连体形、已然形等所有的活用形都已经出现。室町时代, 其连用形后面附「た」, 因变形后面附「た」的形式已经出现了。关于「カリ」活用的连用形、音变形其后附「た」的例子在室町时代已经出现了。另外, 当时其后附「て」的例子虽然很少, 但是已经出现了。到了近世的前期, 「カリ」活用出现了以下的变化。

推量形是在其后加推量的助动词「う」, 连用形的促音变后加「た」, 未然形后加否定的「ぬ」之外, 「カリ」活用已经不太使用。但是到了江户后期, 后续的表示否定的助动词「ぬ」的形式也不太使用, 但是以前的推量形和连用形的形式依然被使用。而且这种形式被维持, 直到今天仍然被使用。因此此时的「カリ」活用已经非常的简单了。所以今天的「カリ」活用, 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种词语存在的资格, 其残留的活用形已经归入到了形容词的范围里, 其用法如表6所示。

总而言之, 来源于形容词, 又回归于形容词, 这是「カリ」活用的一个历史特点。

(2) 形容动词的「ナリ」活用

像「静かに」之类的词, 在其后接上ラ变的动词「あり」就成为「静かにあり」, 而其「静かにあり」就可以变成「静かなり」, 因其终止形的活用语尾是「なり」, 所以这被称为「ナリ」活用。

「ナリ」活用は以下のように活用する。

奈良时代, 「ナリ」活用的最初的形式是「かたくなにあり」「いかにあらむ」, 而且将其后附着的「二ア」当作「な」的形式使用的形容动词已经出现了。但是这种形式发展得并不充分。从中世院政、鎌倉時代开始, ナリ活用的各活用形是逐渐变化的, 到了室町时代其变化如表8所示。

到了近世, 「ナリ」活用的已然形、假定形是在后附「ば」来表示的。到了近世的后期, 在江户语中, ナリ活用已经和今天的东京语完全一致。其活用如表9所示。

(3) 形容動詞の「タリ」活用

「タリ活用」是指在活用词尾出现「タ」行的音, 而且终止形以「タリ」结束的活用。

「タリ」活用其变化如表10:

「たり」活用要比「なり」活用晚很多, 在奈良时代还看不到, 在平安时代的初期在汉文训读资料里出现了。「たり」活用正是在汉文训读中发展起来的。在古典文中除了汉文训读之外, 在日汉混杂的文章中也大量出现。在平安中期以后, 「タリ」活用到达了兴盛时期, 除了汉文训读资料不断被大量使用外, 军纪物语等受汉文训读影响的资料中也被使用。

「タリ」活用的衰落也很早, 在室町时代末期, 除了口语中如「何たる」之类的固定的说法之外, 已经很少被使用。在今天, 仅仅是如「堂々と、洋々と」之类的「.......と」的形式和如「堂々たる、洋々たる」之类的「.......たる」的这两种形式被残留在了现代语中, 又因为这个原因, 「タリ」活用在现代语中又被称为「タルト」型活用形容动词。

三、结语

从活用形的历史变迁来看, 形容动词和形容词都有着自身的独立发展历史, 而且形容动词的发展历史并不比形容词慢。

其中作为形容动词的历史活用之一的「カリ」活用, 其来源于形容词又回归于形容词, 这体现了二者在历史上的融合。这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把二者等同视之的道理。

「ナリ」活用和「タリ」活用的二者的发展在历史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丰富和补充了形容词的不足。即便是在当代, 形容动词与大量的新的汉语、外来语相结合, 不断为现代日语添光溢彩。

因此那些将形容动词和形容词等而视之的理论, 以及认为形容动词是形容词的一部分的理论都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形容动词和形容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二者是一种补充与被补充、丰富与被丰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橋本進吉.制改新文典口語篇.富山房.

[2]中田祝夫.考究古典文法.新塔社, 46年初版, 昭和60年重版.

[3]益岡隆盛.田窪行則.基礎日本語文法.くろしお出版, 1992.

[4]人民教育出版社 (日本) .光村図書出版株式会社合作編『標準日本語』 (旧版) の初級の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5]松村明主編.日本語文法辞典.明治書院, 昭和16年.

[6]日本語文法講座3文法史.明治書院, 昭和32年初版, 昭和44年第4版.

[7]森田武.土井中生.新訂国語史要説, 昭和35年初版.

[8]牛野博雄.松隈義勇.新国文法文語.口語併語, 日榮社昭和41年初版, 昭和55年第32版.

篇4:形容父亲节的词语

关键词: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情感;属性;用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27-01

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从词义上分析,有的表示主观上的情感、感觉,如“うれしい、なつかしい、悲しい、まぶしい、いやだ”等,成为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可译为“令人感到……”;有的表示客观上的性质状态,如“おおきい、あおい、かたい、やわらかい、しんせつだ”等,称为属性形容词、属性形容动词。当然,也有所表示的概念是出于感情与属性两者之间的。如“強い、さびしい、おかしい、面白い”等。由于词义的不同,在用法上也有些不同。

一、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做谓语是,要用具有情感的“人”做主语。译为“令人感到……”、“令我……”

举例来说,1)わたしはとてもうれしい。/我非常高兴。(令我非常高兴)2)春は眠い。/(人)春困,或春天令人发困。(并不是春天睡觉了的意思)

属性形容词、属性形容动词如“あかい”做谓语时,它的主语一般不用人称代词。但我们可以说“この花はあかい”,也说“わたしはあかい”。当然,后一种说法有时也可能出现,但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当两个人议论这朵花是红的还是紫的时候,可能其中一个人说出“わたしはあかい”这样的话。其实这句话按一般的情况应该说成“わたしはあかいと感じる。”

二、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做谓语是,主语应该是第一人称,如果使用第二、第三人称,句子就不自然

举例来说,1)○わたしはうれしい。/我高兴。╳あの人はうれしいね。/他高兴。2)○わたしはお酒がいやだ。/我讨厌酒。╳きみはお酒がいやだね。你讨厌酒。如果使用第二或第三人称做句子主语时,就要采取以下办法。

1、把形容词、形容动词所表示的内心感情、感觉变为在外表上可以观察到的态度、行为,即在形容词、形容动词词干后加接尾词“がる”或助动词“そうだ”。あなたはうれしそうだね。/你看来很高兴呀。あのひとはうれしがっているね。/他看来很满意呀。きみはお酒がいやそうだね。/你看来讨厌酒。きみはお酒をいやがってるね。/你看来讨厌酒。

2、使用意义相同的动词或其他形容词、形容动词。あなたはよろこんでいるね。 /你在高兴呀。あのひとは喜んでいるね。/他在高兴呢。きみはお酒がすきじゃないね。/你不爱喝酒。きみはお酒がきらいね。/你讨厌酒。

上面所说的形容词、形容动词做谓语时,对主语人称的限制只适用于现在时叙述的句子,其他形式的句子(如过去时获推量句等)就没有这种限制。あなたはうれしいでしょう。/您高兴了吧。

3、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做谓语的句子,原则上应该具有对象语。这种句子,多采取条件状语或用“が”表示的对象语的形式。举例来说:ぼくはあなたお目にかかれて、ほんとうにうれしかった。/我能见到你十分高兴。彼はお医者さんのまじめな態度がうれしかった。/他很喜欢医生那种认真的态度。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的各个单词需要对象的程度并不一样,有的词必须要有对象语(有形或无形的),若没有,句子就不能成立。如“すきだ、きらいだ、ほしい、うらやましい、にくい、なつかしい”等。有的词对于对象语可有可无。如“たのしい、さびしい、ゆううつだ、たいくつだ”等。也有的词不需要对象语,如“ねむい、ねむたい、だるい、ひもじい、ひだるい”等。

4、还有一些情感形容词、形容动词如“ほこらしい、よろこばしい”与上述“うれしい”等稍有不同,用它做谓语时,一般不使用第一人称。╳わたしはほこらしい。如果要使用第一人称,就要说成:わたしはほこらしい気持ちだ。/我感到自豪。

表示谈话这以外的人的感情是,常使用“词干+そうに”获“词干+げに”的形式。彼はよろこばしそうに手をふってやってきた。/他高兴地挥着手走过来。山田さんはいつもよろこばしそうな顔をしています。/山田总是很高兴的样子。弟は誇らしげに日本語で書い作文を見せてくれた。/弟弟很得意地让我看他那用日语写的作文。与“ほこたしい”用法相类似的感情形容词,还有“はらだたしい、にがにがしい”等。

三、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的词干可与接尾词“がる”构成动词

“がる”是把人们内心的情绪、感情,表示为外露的态度、言行的接尾词,所以它能接在情感形容词、情感形容动词,如“うれしい、なつかしい”等词的词干后面,二不能接在属性形容词、属性形容动词,如“大きい、かたい”等词的后面。举例来说,○うれしがる なつかしがる ╳大きがる かたがる。但也有例外,像“強い”从意义上看是属性形容词,但能接“がる”构成动词“強がる”;像“すきだ、きらいだ”从意义上来说属于情感形容动词,但不能接“がる”构成动词“すきがる、きらがる”。

参考文献:

[1] 江湖山恒明·松村明 《日本文法辞典》 明治书院 1962年

[2] 森田良行 《基础日本语》

篇5:形容父亲的词语

父爱情深 父爱 如此父爱 父爱 父爱如山 感悟父爱 父爱如山 父爱浓浓 父爱无边 父爱地久 父爱 父爱 父爱无价,真 情永存 父爱作顶,母 爱作墙

父爱在深处 父爱的伟大 尊严,父爱 父爱 父爱 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父爱 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 父爱的感动 我最不在乎父 爱 不要低估父爱 感悟父爱 父爱如山,母 爱如水 深深的父爱 感悟父爱 沉默的父爱 试问卷帘人, 父爱无价 父爱如水 父爱如茶 享受父爱 父爱 父爱 父爱情深 父爱 父爱无言 父爱 父爱 父爱对孩子 的影响 父爱无言知 否? 领悟父爱 隐形的父爱 父爱无言 父爱

试问父爱今 多“变”的 何在 父爱 沉默的父爱 父爱 悲伤之父爱 父爱无言 父爱如糖 伟大的父爱 父爱如山 父爱 我眼中的父 爱 父爱

沉默的父爱 感悟父爱

比较稳重型的民歌风格的`:刘和刚《父亲》、阎维文《父亲》、《感谢老爸》 比较轻快的流行风格的:王蓉《爸爸妈妈》、潘安邦《爸爸的草鞋》 儿歌型:《好爸爸坏爸爸》

父亲,不再是从前那个身强力壮的父亲了,也不再是那个退休之年仍目光炯炯, 精神矍烁的父亲了。父亲老了,他是完完全全的老了,生活将他彻底变成了一个 老头子。 ——梁晓声

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富兰克林 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所罗门 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罗素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爱默生 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 并努力奋发以期成 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贝多芬 想到一个人毕生的一切努力可能会淹没在一代人默默无闻的冲积层中, 岂不难 受?对一个父亲来说,希望他的孩子至少记起他,难道不是合理的吗?哪怕是作 为例子来引用? ------杜伽尔 当我们在一些难关面前停顿下来的时候,他总是说:“你会把它弄好的!凭你 的聪明,这点小事是难不倒你的!”而我们往往就因为父亲这句话,奇迹似的把 本来弄不好的东西弄好,对本来视为畏途的工作发生兴趣。 -----罗兰

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 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 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 部分。 -----【德】恩格斯

篇6:形容人多的词语_词语

众口纷纭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众说纷纭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粥少僧多 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众擎易举 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众人广坐 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张袂成帷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张袂成阴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踵接肩摩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逐队成群 形容人多。

众钠山 模捍灯。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钠山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钠山”。

众纳蕉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钠山”。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一手一足 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阅人多矣 形容人阅历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坏以至于他的前程。

以一奉百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羽毛丰满 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亚肩迭背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以众暴寡 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袁安高卧 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熙来攘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拓展阅读:人多的句子

1、渐渐的,人越聚越多,摩肩接踵的不断从入口涌来。花坛边上坐满了人,喷泉周围站满了人。

2、这场街头表演吸引了人山人海的观众。

3、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象下锅的饺子一样多!

4、由于班主任积极听取学生们的意见,他的办公室门前门庭若市。

5、这一家子真是人丁兴旺。

6、大街上的人真多,十分拥挤,大家举起衣服袖子就像一片五彩的云。

7、大街上的人真多,大家走来走去,十分拥挤,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

8、天色渐渐暗下来,广场上的五彩缤纷的灯都亮了起来,人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带着愉悦的心情。渐渐的,人越聚越多,摩肩接踵的不断从入口涌来。花坛边上坐满了人,喷泉周围站满了人,广场上有好多人啊!

9、原来他落魄的时候,他家可谓门可罗雀。现在他考上了状元,他家可真是门庭若市了。

10、自从他飞黄腾达了之后,他家就门庭若市。

篇7:形容气势大的词语_词语

1、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2、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3、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4、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5、钢筋铁骨: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6、豪言壮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7、翻江倒海: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8、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9、壮气R云: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10、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11、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12、龙腾虎啸:声势壮盛的样子。

13、波澜老成: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14、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15、波路壮阔: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

16、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17、江翻海倒: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18、百万雄兵: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同“百万雄师”。

19、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20、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篇8:形容女性的词语

2、当然是变漂亮了,简直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好一左家娇女。

3、鱼沉雁落远山芙蓉章台杨柳朱唇皓齿左家娇女。

4、良子长得很秀气,整个人也有种左家娇女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良子的那双圆润修长的美腿很是养眼。

5. 洛阳牡丹之所以能出名中外,是由于它们形大鲜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冠绝群芳、国色天香,并且俱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6. 那极具个性特质的优雅气质依然,那仪态万方的翩翩风度依然,只是一张端庄秀气的脸上多了些深沉、淡定。

7. 投手处,婀娜多姿,举步间,仪态万方。

8. 幽深险怪,诡奇百出,晴岚烟雨,仪态万方。

9. 她只觉得青钗,美若天仙,仪态万方,霞裙月帔,楚腰卫鬓,四时芳华。

10. 天一回眸一笑百媚生,仪态万方,好比那月中嫦娥,嫣然一笑,颠倒众生。

11. 下了车,那几个警察瞧着又羞又恼的牟思晴,仪态万方,美丽惊人,禁不住都呆望着,之前那一份“警惕”。

12. 正当三爷发愣的时候,一位衣着华丽,仪态万方的少女缓步走来,面带微笑,对着三爷微微欠身行礼,“南岛商会长老乔木,商誉拜帖呈上!”。

13. 皇后需要母仪天下,仪态万方,这蒙娜言行无忌,实在不是良伴。

14. 月样容仪俏,体似燕藏柳,凸凹有致,娉婷袅娜。

15. 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真可谓娉婷袅娜,让人望之不禁神怡。

篇9:形容团队的词语

2、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3、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4、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5、群策群力:群:大家,团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团体地作用,大家一齐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6、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地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7、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8、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9、通力协作:通力:一齐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10、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研究私事,为了团体利益而不研究个人得失。

11、出以公心:指研究事情以国家和团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12、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13、百足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团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14、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15、同甘共苦: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16、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7、风俗习惯:个人或团体地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18、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齐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19、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团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20、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21、同力协契: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22、多吃多占: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团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23、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篇10:形容自信的词语

【解释】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出处】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信心十足

【解释】非常有信心,充满了自信心。比喻对所要做的事充满干劲,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去做好,完成。

【例句】她对这次比赛取得第一名显得信心十足。

信心百倍

【解释】有很大的自信心。

【例句】在比赛前,我们信心百倍,一心要打败对手。

胸有成竹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了。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十拿九稳

【解释】比喻很有把握。

【出处】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信心倍增

【解释】倍增:就是加倍增长。信心得以成倍增加,形容更有信心。

【例句】老板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对工作信心倍增。

志在必得

【解释】指立志要得到或完成某种愿望。

【出处】刘玉民《骚动之秋》第六章:“他志在必得,志在必成。”

稳操胜券

【解释】比喻有充分的把握取得胜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延伸阅读:形容自信的句子

1、我自信的学,自信的做,自信的笑。我胜不骄败不馁,都源自我的自信。让我们都拥有一颗自信的心,只有自信才能走向成功。

2、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股激情,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

3、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勇于求胜。自信是成功的阶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有自信的人才最可爱!

4、人的一生不一定要真正拥有金钱,才算拥有财富。如:挫折也是一笔财富;磨难也是一种财富;自信也是一笔财富,一种精神上的财富。

5、自信是成功之基,时刻告诉自己“我能行”,充满自信,充满斗志,不断前进,不断创造奇迹,不断创造辉煌。

6、自信是什么?自信是罗盘,帮我们导引方向;自信是什么?自信是风帆,在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7、人生需要目标,有目标才有奋斗,有奋斗才有充实感。要充实必定要自信。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永无波浪物,它是一条充满艰辛坎坷、曲折,充满挑战,充满挫折的旅途。

8、人生需要自信。自信者,可望获得成功;不自信者,与成功无缘。

9、我的坚强乐观来自我自信;我的活泼洒脱来自我自信;我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来自我自信。我认为自信就是人生中一种宝贵的财富。

10、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大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11、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如何更换上刘汉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如何能踏上多瑙的土地。

12、自信要克服自卑,自信不是自负。有了自信,我们才有可能同向成功的彼岸。

13、人们常说:“自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这句话很有道理,只要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天底下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14、路是靠自己走完的,一路上的选择也是由自己决定的。固然,要想看到黎明的曙光,首要选择是自信。

篇11:形容春天的词语

2、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形容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色。

3、百花争妍: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色。

4、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5、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形容狎妓。

6、草丰林茂:丰,茂都是茂盛,意思是生机勃勃,草和树林长的都很茂盛。形容春天草木生长的非常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7、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8、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鲜艳。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形容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9、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风:春季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形容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10、春风雨露:像春季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形容恩泽。

11、春光漏泄:原形容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形容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12、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季的景物鲜明可爱。

13、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形容人的文采和德行。也形容事物的因果关系。

14、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15、春兰秋菊:春季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形容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6、春暖花开:本形容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形容大好时机。

17、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18、春色满园:春日的景色充满家园。形容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气象。

19、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季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20、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2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形容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形容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2、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形容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23、春宵苦短:为春季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24、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季的意味正浓。

25、春雨如油: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26、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季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形容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27、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28、含苞欲放:形容花骨朵将开而未开,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意思是:花未开的时候包着的花骨朵的小叶片。

29、花红柳绿:像花一样的红,像柳一样的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30、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色。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31、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色。

32、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33、腊尽春回:腊:形容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34、落花流水:①落下的花随流水漂去。形容暮春景色衰败。②后常用来形容被打得大败。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35、绿暗红稀: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色。

36、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象似地上铺的褥子。常形容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37、绿肥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瘦:花渐凋谢。形容暮春时节花稀而叶盛的景色。

38、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形容将快死的人救活。形容医生医术高明。

39、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季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40、鸟语花香:鸟鸣叫,花喷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季的美好景色。

41、秋月春花:春季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形容春秋美景。

42、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形容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43、韶光淑气: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季的美好景色。

44、桃红柳绿:字面意思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绚烂的春景。

45、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出处: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二折:“春花艳艳,看红白桃李争妍。”

46、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形容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47、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色;更新,新的替代旧的。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色变得焕然一新。

48、文如春华:华:同“花”。文章词藻像春天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形容文章词汇丰富华丽。

49、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50、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51、燕语莺呼: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色。也形容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52、阳和启蛰: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形容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篇12:形容大海的词语

1、蠡测管窥:蠡:瓢;管:竹管;窥:人小孔缝隙里观看。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2、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3、跨山压海:跨过高山,接近大海。喻势力扩展。第三者的爱情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海沸江翻: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6、愁海无涯:愁海:愁深似海。忧愁的尽情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形容精神上忧郁惆怅。

7、骇浪惊涛: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读书后感

8、大海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9、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0、东海捞针: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十分难到达目的。

11、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12、众川赴海: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齐。

13、移山拔海: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14、填海移山: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15、渤澥桑田: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6、摧山搅海:摧:毁坏;搅:搅动。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神通极大,声势吓人。

篇13:形容老人的词语

关于形容老人的词语

1、白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2、黄发骀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3、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4、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5、白发苍苍: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6、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7、老当益壮: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8、皓首苍颜: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9、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10、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11、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12、棺材瓤子:亦作“棺材穰子”。死尸。常用以称快死的人。

13、风前残烛: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14、慈眉善目:1.形容人的容貌非常善良。2.慈祥和善的样子。3.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15、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16、精神矍铄:矍:惊视的样子。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17、返老还童: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18、年逾花甲:花甲,指人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意为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

19、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20、仙风道骨: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21、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22、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23、风烛残年:风烛:风中飘摇的灯烛,极易吹灭;残年:余剩的年岁,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24、鹤发童颜:颜:面色。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25、老来俏:指年老而爱打扮的人。多含贬义。

26、老眼昏花:指老年人视力模糊。

27、风中之烛: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28、朱颜鹤发: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篇14:形容下雪的词语

漫天飞舞、漫天风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洋洋洒洒、碎琼乱玉、雪花舒盈、漫天雪花、铺天盖地、雪花飞扬、飞雪迎春、洁白一片、洁白无暇、玉树琼枝、银装世界、玉琢银装、皑皑大雪、风消雪停、夜雪弥天、洁白素装、鹅毛大雪、狂风暴雪、大雪封门、

大雪盈尺、晶莹剔透、天寒地冻、喜降春雪、积雪成冰、雪花飞溅、雪满长空、玲珑剔透、银装素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形容父亲节的词语】相关文章:

形容父亲的诗句05-23

形容想念父亲的句子04-29

形容夜景的词语05-22

形容优秀的词语05-24

形容的词语范文05-22

形容男人的词语04-09

形容女人的词语04-13

形容夏天的词语04-16

形容花草的词语05-02

形容色泽的词语05-07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三八节总结下一篇:第41个世界环境日电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