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一斑的意思

2024-04-29

可见一斑的意思(精选11篇)

篇1:可见一斑的意思

基本释义

[ kě jiàn yī bān ]

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出 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就略见一斑了。”

例 句

韬奋《萍踪忆语》:“他们不但开会的地方经常更动,住的地方经常更动,就是通信的地方也要常常更动的,他们在工作上的技术上的细密,于此~。”

篇2:可见一斑的意思

附录成语(可见一斑)的相关知识:

可见一斑的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就略见一斑了。”

可见一斑的读音:见;不能读作“xiàn”。

可见一斑的.书写:斑;不能写作“班”。

可见一斑的近义词: 管窥一斑 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的用法:一般作谓语。

可见一斑的组成:动宾式。

篇3:可见一斑的意思

【例1】若不等式|ax3- lnx |≥1对任意x∈ (0, 1]都成立,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ax3- lnx |≥1对任意x∈ (0, 1]都成立, 可等价转化为ax3- lnx≥1或ax3- lnx≤ - 1. 然后分别求出使得不等式ax3- lnx≥1在x∈ (0, 1]恒成立的参数a的取值范围M和不等式ax3- lnx≤ - 1在x∈ (0, 1]恒成立的参数a的取值范围N. 最后对M和N取并集就能得到所求. 恒成立问题最终转化为含参数函数的最值的求解问题.

解法一:∵|ax3- lnx |≥1对任意x∈ (0, 1]都成立,

∴ax3- lnx≥1或者ax3- lnx≤ - 1对任意x∈ (0, 1]都恒成立.

(1) 令 f1 (x) =ax3- lnx - 1 (x∈ (0, 1]) , f1 (x) ≥0,

1当 a =0 时, f1' (x) = -1/x< 0,

∴f1 (x) =ax3- lnx - 1在区间 (0, 1]上单调递减,

∴f1 (x) min= f1 (1) = -1≥0, 不合题意;

∴ a≠0.

2当 a≠0 时, 令 f1' (x) = 0, 得

当 a <0 时,

∴f1 (x) =ax3- lnx - 1在区间 (0, 1]上单调递减

, ∴f1 (x) min= f1 (1) =a -1≥0,

∴a≥1 (这与a < 0矛盾) ,

∴a < 0不符合题意, 舍去.

当 a >0 时,

(ⅰ) 当

若x∈ (0, x0) , f'1 (x) <0, 得f1 (x) = ax3- lnx - 1在区间 (0, x0) 上单调递减,

若x∈ (x0, 1], f'1 (x) <0, 得f1 (x) = ax3- lnx - 1在区间 (x0, 1]上单调递增,

∴f1 (x) min= f1 (x0) ≥0, 解得

(ⅱ) 当, 即0 <a <1/3时,

若x∈ (0, 1], f'1 (x) <0, 得f1 (x) = ax3- lnx - 1在区间 (0, 1]上单调递减,

∴ f1 (x) min= f1 (1) =a -1≥0, 得 a≥1.

又∵0 <a <1/3, ∴a≥1不符合题意, 舍去.

(2) 令 f2 (x) =ax3- lnx + 1 ( x > 0) , f2 (x) ≤0, 得

1当a = 0时, f2 (x) = - lnx + 1, x∈ (0, 1]时, f2 (x) ≥1, 此时不符合题意. ∴a≠0.

2当 a < 0 时, 令 f'2 (x) = 0, 得, x∈ (0, 1]时, 有

∴f2 (x) =ax3- lnx + 1在区间 (0, 1]上单调递减,

∴f2 (x) max趋于无穷大, 这显然不符合题意.

3当a >0时f2 (x) =ax3- lnx + 1, x∈ (0, 1].

∵ax3> 0, - lnx≥0, ∴f2 (x) =ax3- lnx + 1 >1

这与f2 (x) =ax3- lnx + 1≤0恒成立矛盾.

∴综上所述, 可得符合条件的a的范围为[e2/3, + ∞].

点评:解法一属于一般常规的解法. 该题对参数分类讨论的范围是a∈R, 对求解过程中的思考、运算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具有一定的难度.

解法二:∵|ax3- lnx |≥1对任意x∈ (0, 1]都成立,

∴取x = 1, ∴| a |≥1, 即a≥1或a≤ - 1;

1当a≤ - 1时, 对任意x∈ (0, 1], 有

∴g (x) 在区间 (0, 1]上单调递减, ∴g (x) min= g (1) =a≤ - 1, 此时g (x) 的取值范围为[a, + ∞ ) .

又因为|g (x) |的最小值为0, 与|ax3- lnx |≥1矛盾,

∴a≤ - 1不符合题意.

2当a≥1时, 对任意x∈ (0, 1], 有

∴| g (x) |的最小值为

综上所述, 可得a的取值范围是

点评:解法二的过程很明显比解法一要简单, 而这种解法首先从条件出发, 通过一般性质中的特定值, 体现对参数的要求, 从而限定或缩小参数的范围再进行分类求解, 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 降低难度.

【例2】设函数f (x) = a2lnx - x2+ ax, a > 0.

(Ⅰ) 求f (x) 的单调区间;

(Ⅱ) 求所有实数a, 使e -1≤f (x) ≤e2对x∈[1, e]恒成立.

解法一: ( 1 )

由于a >0, 所以f (x) 的增区间为 (0, a) , 减区间为[a, +∞) .

(2) 当0 <a≤1时, f' (x) ≤0在x∈[1, e]恒成立,

∴f (x) 在[1, e]上单调递减,

∴ f (e) ≤f (x) ≤f (1) . 即 a2- e2+ ae≤f (x) ≤a -1.

若要满足e -1≤f (x) ≤e2,

则有a2- e2+ ae≥e - 1且a - 1≤e2, 解得a∈Φ.

当1 <a <e 时, x∈ (1, a) 时, 有 f' (x) >0, x∈ (a, e) 时, 有 f' (x) <0,

∴f (x) 在 (1, a) 上单调递增, f (x) 在 (a, e) 上单调递减,

由a2lna≤e2, 解得a∈Φ.

当a≥e时, 在区间[1, e]上, 有f' (x) >0,

∴f (x) 在区间[1, e]上单调递增,

若满足使e -1≤f (x) ≤e2, 则有a2- e2+ ae≤e2且e - 1≤a - 1, 解得a = e.

点评:解法一是此类问题的常见解法, 按部就班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得出函数的值域情况, 对参数进行分类求解. 但如果对恒成立的条件进行分析, 则可以先从[1, e]中取一个特殊值, 比如取x =1, 不等式e -1≤f (x) ≤e2一定成立, 必然可以先对参数a的范围进行限定, 从而简化解题步骤. 故第二问的解法如下.

解法二:由题意得, f (1) = a -1≥e -1, 即a≥e, 由 (Ⅰ) 知f (x) 在区间[1, e]上单调递增, 要使对x∈[1, e]恒成立, 只要

解得a =e.

以上两道题均为解答题, 在高考的填空题中也有这样恒成立的, 最后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题型, 如果能从题目条件所给的一般情况中取特殊值, 再对参数范围限定后求解, 可能带来更简便的解法, 在考试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例3】f (x) = ax3- 3x + 1对于x∈[- 1, 1]总有f (x) ≥0成立, 则a =___ .

解析:本小题考查函数单调性的综合运用. 恒成立问题常采用分离变量, 构造函数求最值来实现, 所以有如下解法一.

解法一:若x =0, 则不论a取何值, f (x) ≥0显然成立;

当x >0, 即x∈[0, 1]时, f (x) =ax3- 3x + 1≥0可化为

所以g (x) 在区间 (0, 1/2]上单调递增, 在区间[1/2, 1]上单调递减,

, 从而a≥4;

当x <0, 即x∈[-1, 0) 时, f (x) =ax3- 3x + 1≥0 可化为

∴g (x) 在区间[- 1, 0) 上单调递增, 因此g ( x) min=g ( - 1) = 4, 从而a≤4,

综上可得, a =4.

点评:本题是一道填空题, 而且最后求的不是参数的范围, 而是一个具体的值, 从而最后的结果限定在一个具体的数值上, 若能够从中找两个特殊的值进行研究, 说不定就可以顺利地缩小范围, 甚至是一个具体的值上. 因此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思路, 如解法二.

解法二:∵f (x) =ax3-3x +1在[-1, 1]上恒成立,

当x =1和x = -1时, 一定满足f (x) ≥0,

取x = -1, 代入f (x) 可得a≤4;取x =1, 代入f (x) 可得a≥2;

进一步选择, 比如取特殊值x =1/2, 代入f (x) 可得a≥4;故综上可得, a = 4.

篇4:让不可见的东西可见

"我们的任务是让不可见的东西可见" -- 这是我刚进柏林艺术大学,教授迎接新生时说的一句话。 而对于不可见的找寻, 不论是时间、焦虑、希望、神话、数字流、形而上或是无聊,我们在感知中行进, 在现世倒腾中, 探索这些不可见,让它诱使自己尽其所能的实验,通过某种媒介创造、表现出来,让它可以被感知是艺术家最纯粹的任务。

对于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柏林是个天堂。历史与当代、严谨与混乱、全球与本土在这里充分的混搭,太多的体验可以成为创作的资源,在柏林艺术大学里, 自由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以及音乐……几乎涵盖所有门类, 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选课程。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成为全才, 而是让你有机会有全方位的满足感,好奇持续不断的将不可见变为可见。“贫穷而性感”是柏林的城市宣言,她吸引和滋养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让我们在一切都快速全球化的情境中变得纯粹、独立和拥有实现自我的可能。柏林每年九月都有盛大的Art Week. 包含三个主题展会分别给最年轻的艺术家学生Berliner list,给青年艺术家的Position,给成功艺术家和画廊的Abc Contemporary。同样每年的六月也有Design Mai国际设计展会给全球青年设计师展示的机会。

武汉会有这种可能么?403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场域,并且让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这里发酵。以自由、独立的个性吸引青年艺术家,让设计师们在这里享受纯粹的创作和创造出新的时代精神。让原初的、探索的、仍未出现的可能性呈现。

篇5:可见一斑的意思

秋日不可见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秋日不可见,林端但余黄,杖藜思平野,a仰畏无光。

栗栗涧谷风,吹我衣与裳。

篇6:用可见一斑造句

2、他们不但开会的地方经常更动,住的地方经常更动,就是通信的地方也要常常更动的,他们在工作上的技术上的细密,于此可见一斑。

3、近两年,“又有哪个高官落马了”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高官如此频繁的被查处,党反腐的力度可见一斑。

4、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负责的精神可见一斑。

5、我不希望听到谁还给我提出这种可见一斑的看法与见解。

篇7: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发音】 guǎn zhōng kuī bào

【释义】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篇8:可见一斑的意思

关键词:中考数学,试卷命题,特点分析,启发

一、试卷特点分析

1. 回归课本,考查考生的双基水平。

例如,(试卷第9题)分解因式2a(b+c)-3(b+c)的结果是______。

评析: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应用提公因式法即可解题。

2. 关注生活,让数学有教育意义。

例如,(试卷第1题)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提倡低碳交通,近几年南京市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根据规划,全市公共自行车总量明年将达70 000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70000是

评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70000=7×104。故选B。此题题目虽简单,但它取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提倡“低碳交通”,具有教育意义。

3. 注重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试卷第20题)我们在学完“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图形的变化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请根据示例图形,完成下表: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对平移、轴对称、旋转这三种图形变化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

4. 稳扎稳打,注重对考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评析:本题题目比较新颖,将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设置应用性,信息性,实践操作性的试题,既让学生获取了数学信息,又很好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由中考试卷命题特点得到的教学启发

1. 以教材为中心,夯实的数学基础。

对于认真研究近年的南京中考数学试卷的老师来说,教材中定理证明、例题、习题就是中考试题的“根”,有些试题在教材中能找到原型,有些试题则是对教材例题、习题基础上加工改编、改变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换句话来说,教材中的定理证明、例题、习题为编制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我们数学老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和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决不能眼高手低。

2. 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因此我们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作业设计以及试卷编制时要有意识地呈现一些能够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作为背景的数学例题或者试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增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3. 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

苏科版教材中有“数学实验室”这一环节,经常需要我们老师与学生一起经历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有的时候因为缺少数学活动的道具,有的时候因为要赶教学进度,不如多讲几个课外题的侥幸心理等原因,让我们忽视了学习过程。这次中考第21题,如果我们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积累,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得分率会很低。以此题为载体,我们今后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做题时不能就题论题,要学会举一反三,变换试题条件,重视一题多解的能力,研究与其他题目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本质。

4. 教会思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曾经听过一个讲座,给我们做讲座的学者问过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些什么?知识、方法还是能力?通过学习与思考,我觉得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教会学生数学思考。那么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点:(1)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2)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也就是要让学生如何思考,能灵活恰当的找到思考的依据;(3)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在课堂上因过分炫耀而失去思考的机会,也不能因为问题难而放弃思考。

参考文献

[1]徐骏.注重基础,稳中求新,凸显能力[J].中学数学,2011.6

篇9:爱和艺术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关键词:亲和力;真实内涵;实在内涵;可见性;不可见性

中图分类号:I51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4-0020-08

希腊文化中蕴含着两种精神: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太阳神阿波罗,代表纯粹智性与冷静理性的思维;酒神狄奥尼索斯,代表生命的活力和情感。这两种精神的冲突与融合,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作为德国古典时期文学的奠基人,歌德无法消除这种两极性的分裂。

歌德是一个情感极为丰富的人。除了小说和戏剧创作外,他喜欢写诗,特别是为女士写诗。他一次次陷入情网,又一次次挣扎着逃走。在歌德亲历的十多个爱情故事中,年轻时至少三次爱上比他年长的女士,年长时又三次爱上比他年轻至少三十岁的“少女”。按照杨武能的看法,歌德在《亲和力》这部小说中阐述了诗人对爱的理解:“爱情是由个人身上存在的所谓亲和力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爱就是命运。”如果爱是命运,那么爱情的行动,就不是“自由个体”所能自主决定的,个人对爱情就不应负有任何的责任。

1809年,歌德在60岁时完成了小说《亲和力》的创作。今年是《亲和力》出版200周年。歌德认为《亲和力》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在《亲和力》中,人物一开始就受到亲和力的控制。亲和力作为欲望的魔力,主宰着人的命运。歌德写作《亲和力》,就是为了反抗这种魔力,尝试从“性的欲望”中寻求一种“无性的圣洁”。

一、作品《亲和力》产生的背景

《亲和力》的创作灵感源自诗人一段短暂而无望的爱情。1807年12月歌德在出版商弗洛曼家作客,结识了他的养女米娜·赫尔茨丽卜(Wilhelmine Herzlieb,1789—1865)。米娜年方16岁,她忧郁、智慧和思幻的眼神吸引了歌德。在两个星期的交往中,歌德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米娜。歌德当时58岁,与同居十六年的女友克里斯蒂娜(Christiane Vulpius,1765—1816)新婚不久。米娜带给歌德强烈的爱欲和内心的激动,但是这无望的爱情,最终给与他的只能是痛苦。歌德再次选择了逃走,未经告别离开了弗洛曼的家。在爱情的煎熬下,他用七周时间,完成了《亲和力》的创作。

在《亲和力》中,歌德探讨的不是婚姻问题,也不是婚姻道德的问题,而是婚姻的实在内涵。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婚姻应由自然生物的本能来规范,由个体的爱情来规范,由社会道德来规范,还是由国家的法律来规范?对于这些问题,歌德在《亲和力》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阐释。他只是借书中人物牧师米特勒之口说出婚姻是什么,但是诗人对米特勒有关婚姻本质问题的讨论,没有表明任何态度。米特勒的婚姻观,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看法。我们只能把它作为歌德在小说中的一种提示。

米特勒说:“谁破坏婚姻,谁在口头上,甚至在行动上破坏整个道德社会的这一基础,我就跟谁过不去;……婚姻是一切文明的起点和顶峰。它使野蛮人变得文明起来;没有什么能比婚姻更好地使最有教养的人证明自己是文明的。婚姻必须牢不可破,因为它带来那么多幸福;一切细小的不幸与之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人的生活里免不了总有痛苦与欢乐,谁能算得清夫妻间互相亏欠了对方多少?”

在《评歌德的亲和力》一文中,本雅明特别指出,对于这个曾经当过牧师、过着独身生活的男人的话,歌德没有做出任何批评。亲和力讲的是恋人之间的爱慕和忠贞。在婚姻这一机制中,夫妻之间的忠贞比夫妻之间的爱慕更为重要。婚姻仅仅是爱慕持续的状态,爱的真谛只能在死亡中,而不是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爱的双方为了能够互相占有对方,永远在一起,因而瓦解一切由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机制。男女间爱慕与忠诚的感觉,由此获得其“存在”的最强烈的表达,也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纯粹的“爱情美学”和“爱欲圣洁”。

二、《亲和力》与婚姻的本质

在《亲和力》这部小说中,歌德使用了两个概念:自然的亲属关系(Naturverwandtschaften)和“选择”的亲属关系(Wahiverwandtschaften)。血缘亲属(B[utsverwartdte)属于自然亲属关系,例如父母子女之间或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关系。选择的亲属关系包括物质亲属关系和精神一心灵亲属(Geistes—und Seelenverwandte)关系,如姻亲关系。歌德认为,化学上的亲和力接近于心灵的亲和力,类似精神的亲属关系。姻亲关系建立在性别、爱情或物质的基础之上。物质和精神的亲属关系可以破坏重组,血缘的亲属关系却无法改变。婚姻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的亲属关系,可以割裂获得重组的机会。

化学的亲和力和精神的亲属关系一样,都具有破坏重组的可能性;化学的亲和力与自然的亲属关系(血缘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二者都是基于自然衍生和化学的“吸引力”,不存在主观性的选择。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化学或物理性的亲和力就会发生作用,这种存在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姻亲(选择的亲属关系)承载了主体的情感与好恶,心灵的“亲和力”是一种“在的自我规范”,是自我的一种选择。存在物的“在场”规范了自己的存在,是作为“自为”和“自由”的一种存在。

《亲和力》讲述的是感情,不是爱情和道德。

故事的主人公爱德华(Eduard)和夏洛特(Charlotte)年轻时真心相爱。由于父亲贪得无厌,爱德华被迫与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结婚。这位女士为爱德华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失望的夏洛特嫁给了一位富有的男士,生了一个女儿,同时收养了女友的女儿奥蒂莉(Ottilie)。爱德华的夫人去世后,夏洛特本想把养女奥蒂莉介绍给爱德华,可是夏洛特的先生也去世了,爱德华和夏洛特终于走到了一起。

爱德华的第一次婚姻是遵从父亲的意愿,不是纯粹的个人选择。夏洛特的第一次婚姻虽然是个人选择,但并非基于爱情。两个婚姻的解体,是基于自然的力量,依然不是个人的选择。爱德华和夏洛特终成眷属,基于个人的意愿,是爱的选择,没有掺杂其它因素。但是爱情的选择是否是婚姻的最终本质,爱情又能否保证婚姻的永久性?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歌德试图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

在与少女奥蒂莉的相处中,爱德华萌生了爱意;夏洛特也对丈夫的好友上尉奥托(Otto)产生了好感。由于新的爱情因素的出现,爱德华和夏洛特的婚姻面临解体,这是两个人都不愿看到的。歌德最后用死亡解除了这段婚姻,让逝者爱德华和奥蒂莉得以在更高一层的生命中结合,也为生者夏洛特和

奥托创造了今世在一起生活的机会。

在小说的第四章中,歌德借“奥蒂莉日记摘录”为爱德华和奥蒂莉之死埋下了伏笔。奥蒂莉写道:“我们的感情是真正的凤凰,老的自焚了,新的立即从灰烬中诞生。”只有通过死亡,爱德华和奥蒂莉才有可能从爱情与道德的冲突中解脱出来,并创建和规范更高层次的存在和更强烈的“爱情生活”。因为爱,所以“我”才存在。

歌德为两个相恋的人创造了爱情的神话:“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并肩长眠。在他们安息的地方笼罩着一片宁静,与他们相似的快乐的天使从穹顶俯瞰着他们。倘若有朝一日他们又一起醒来,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啊。”恋人在尘世中毁灭,在更高层次的存在中获得胜利,如同凤凰涅槃,在毁灭中获得永生。在这部小说中,歌德使神话成为整部作品最深刻的内涵。

究竟是“亲和的力量”还是“主体性的选择”,使“亲近者”得以走在一起,这就是“在”的自然命运与“在”的自我规范相互冲突和斗争所赋予人的存在的一种状态。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无法结合,是来自外力的阻碍;爱德华与奥蒂莉难成眷属,缘自爱者的内在情感,这是一种被自己规范的失败。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自然的亲和力量是一种“性爱”(Eros)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力比多”(Libi—do,性欲)。人的“性欲”是先天的,是人类繁衍所必须的条件。没有性欲的世界,是一个没有“生生”的世界,人类也就无法继续“延存”下去。

“爱欲”之外,“人心”还蕴涵着另外一种先天的力量,这就是“情爱”。情爱之有别于爱欲,在于两种力量动机的差异。爱欲源自性的冲动,情爱则来自人的侧隐之心。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两种力量均有一定的作用。它们都源自本能,被原始本能(Es)所规范。

个人的理念和逻辑的素养,是选择过程的第三种力量。人在选择时,哪一种力量起着规范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看在选择时,哪一种力量处于最有利的地位。

人的感情受到不同力量的规范,且规范人之情感的力量并不等同,力量的不同强度组合形成不同的在场形式。在场的现象以不同“时断”显示或出现。在不同“时断”中显示的情感,并不是情感的具体本质,而是作为“整体性情感”的一种抽象。抽象的情感在不同环节中显示出不同的形态。“整体性情感”的出现,只有在人死亡后才能获得终结和具体的形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盖棺定论”。情感的最高形态,只能在死亡到来后才会给予“定论”。而这种定论,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爱的空间”(由爱产生的空间)——继续存在。

在《亲和力》这部小说中,歌德通过三个环节为爱德华和奥蒂莉营建爱的空间和死亡的空间:房屋的奠基、房屋的封顶和新屋的入住。建造新居,就是歌德为爱德华和奥蒂莉营造坟墓的开始。爱德华和夏洛特的孩子出生后,歌德安排了老牧师之死,暗示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必然伴随着另一个生命的流逝,让人们“看到想到生与死、棺材与摇篮就这样直接地并列在一起”。

本雅明认为,作为书名,使用“亲和力”(wahlverwandtschaft)这一概念,不如“亲属关系”(Ver—wandtschaft)更为清晰明了。“亲和力”这一概念的内涵,缺乏主观道德的规范。这一化学概念给人的印象,是一种纯自然的作用力。去掉“选择”(wahl),保留“亲属关系”(Verwandtschaft),可以淡化“自然选择”,强化感情的自我规范。本雅明认为,亲属关系的精神因素,并非以选择为基础,而是来自人对爱情的决心。它是个体决心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一种规范性的抉择,同时受到社会力量的规范。“亲属关系”的选择,是一种道德和爱情的选择,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而爱情则是一种决心。单单以选择为基础的关系,是“无情”的关系。爱情的决心与选择,本身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选择本身是一种自由,感情或理性的自由。人逃避选择,就是逃避自由。为了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决心,爱德华和奥蒂莉逃避了选择,让死亡为他们作出最终的选择。

“亲和力”是一种由“他人”规范的选择,不是自我或自由规范的选择。不管是自然的还是心灵(精神)的“亲和力”,都拥有特定的目标,是由选择来规范的,而不是由爱情的决心来规范的。歌德使用“亲和力”这一化学名词,如果是有意为之,必然忽略了客观性和主观性在亲和力中的不同作用。如果这种忽略是有意的,那么他同时也忽略了爱情决心的涵义。

三、美的可见性与本雅明的艺术批评

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有两种内涵:真实内涵(wahrheitsgehalt)与实在内涵(Sachgehalt)。“wahrheitsgehalt”也可以译为“真理内涵”,在此我倾向于把这个概念译为“真实内涵”。艺术家所要表达的理念和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理念,并不一定是所谓的“真理”,而是众多理念中的一种。“正确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就是作品的“真实内涵”。艺术作品所能表达的理念内涵,以及艺术家为了表达其理念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布局、人物(作为理念的载体)、故事、情节等,就是所谓的事实性内涵,即“实在内涵”。认识到这两种概念的区分,也就掌握了艺术批评的重要“工具”。

艺术家用理念来规范艺术作品的“事实性内涵”,使艺术作品要表达的“理念内涵”和“载体的形式”融为一体,理念被“事实性的载体”掩盖了,造成艺术批评的困难。

本雅明把探讨艺术作品的方式划分为两个环节:艺术评论与艺术批评。寻求艺术的真实内涵是艺术批评的任务,寻求艺术的实在内涵是艺术评论的任务。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真实内涵和实在内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部作品蕴涵的真实内涵越有“意义”,越不会“显示”出来,与实在内涵的结合就越紧密。本雅明在此指出了艺术作品中真实内涵的“不可见性”。艺术作品面世时,真实内涵和实在内涵融为一体,即真实内涵隐藏在实在内涵之中,不易察觉。随着时光的流逝,能够持久存在的作品,其真实内涵和实在内涵就会逐渐分离。但是真实内容并不会因为这种分离显示出来,真实的内容深藏在作品中,保留了其“不可见”的特性。

艺术作品中可见的实在内涵,是艺术批评的重要一环。探讨可见的艺术作品的实在内涵,即对艺术作品的评论,是艺术批评的必经之路。本雅明认为,艺术批评必须从艺术评论开始。艺术批评并不是为了揭开事物的外壳,使不可见的内涵显示出来,而是要通过对事物外壳的观察,达到对外壳最确切的认识,来把握“美的真实外观”(zur wahren Anschauung des Sehoenen),即“美的真实内涵”。本雅明指出,美的生命(Schoenes Leben)、本质的美(Wesentlich-Schoenes)和表象的美(scheinha{te Schoen-一heit),三者是同一的。美的生命力,是从人的身体发散出来的,通过身体的形式表达活力,活力就是美的本质。通过对美的形体的爱,人增进对特定的美的形体的理解,进而贯通一切美的形体:即从个别形体展现出的美的形式,来探求美的普遍形式,即美的本质。

对于柏拉图来说,少女生命传达的美,远胜于少年。海伦这个名字使荷马史诗流传千古,达芬奇因

蒙娜丽莎而不朽,“奥蒂莉美的塑造”使歌德驻足于“小说的世界”中。掩盖物(外壳)和被掩盖物(物自体)在“美”中合为一体。在自然中,赤裸的美未被掩盖时,美不具有两元的性质。在未加掩盖的赤裸中,“意欲”让位给“本质的美”。身体处于赤裸状态时显示的美,是超出一切的存在。在这个至上的“被创造物”中,她的美超越了一切造型艺术作品的美。美所揭示的不是生活的“意念”,而是生活意念的秘密的赤裸显示:存在于赤裸中的“物自体”的美的秘密。在上帝面前,美如果不能为爱情牺牲自己,必会走向死亡。为了赋予美永恒的形象,歌德牺牲了奥蒂莉的爱情,以赋予其完整的生命,使小说中“不可见”的“理念性内涵”得以展示。

四、对艺术作品的探求与美的“不可见性”

本雅明认为,艺术家不是创造者(der Sehoepfer),是塑造者(der Bildner);不是元因(Urgrund),是起源(Ursprung)。其作品也不是创造物(Geschoepf),而是塑造物(Gebilde)。塑造物同样拥有生命。创造物和塑造物的差别在于,创造物负有特殊的使命,必须参与拯救这个世界的工作,它的生命是救世的生命。塑造物的生命属于自己,如同艺术家一样,没有明确的使命,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艺术家规范自己的作品,自己塑造“物的存在”。塑造物是艺术活动展示的一部分,艺术家在生活中,用不同的规范赋予艺术作品存在的生命。

在神话领域中,本质、作品和生命是三位一体的。在神话中,本质就是魔神,生命就是命运的作品,是英雄生活(本质和命运)形象的化身。神话作品蕴含着本质的基础和生命的内容,神话生命规范了英雄的生命。英雄生命中的实用性因素只是象征性的,他是超人,与真正的人是有区别的。英雄是责任和道德的代表。在社会、国家或上帝面前是献身者,甚至是拯救者。

诗人和艺术家不是英雄或圣者。英雄或圣者属于上帝,诗人和艺术家属于群众。艺术家和诗人没有从上帝那里获得任何使命,他们在上帝面前没有特别的价值。“伟大的使命”对于艺术家和诗人来说,无异于一种禁锢,只有摆脱这一禁锢,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作品不是从上帝那里降临到人世间,而是源自艺术家或诗人的灵魂深处,是人“深层次”自我的一部分。艺术家的本质取决于个体与民族共同体(V01ksgemeinschaft)的关系;英雄和圣者的本质,取决于人与上帝的关系。

人作为“创造物”被置于救赎的行列。但是艺术作品本身并不承担救赎的任务。艺术作品表现的是艺术家自身的“本真”(天真)。把艺术家或诗人的作品视为“创造物”,并给与其救赎生命的道德内涵,是把艺术家和诗人神化,把艺术作品英雄化和神圣化了。创作活动不可能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只能在“创造物”(人类)中才能展示其救赎的力量。艺术作品不是救赎品,也不是道德的工具,它显示的是艺术家生活和生命中的“真实”。这种真实,使艺术作品脱离救赎的规范,让艺术家可以自主地规范他的“作品”。

简而言之,艺术作品是通过建构产生的。我们通常认为艺术作品是被创作出来的。严格地说,创作是从无到有的一种过程,与“创造”同义,是从“虚无”中产生“有”的一种过程,在西方最初作为宗教专用的概念,后来引申并应用于艺术作品的生产。创造无需任何现存的材料,就可以产生出“事物”来。建构如同建造房子,是利用现有的材料和知识,把房子建起来。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建”的环节多于“造”的环节。在房子的造型上,建筑师可以凭空创造出一个模式,但是这个模式,始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如果不按照美学、技术和科学所获得的知识来构建房子,建筑物是无法竣工的。

艺术家规范作品的“实在内涵”,局限于对现有事物与知识的把握。他只能在自己所掌握的事物与知识的基础之上建构自己的作品。艺术作品的“实在内涵”受到历史的制约,因此不可能超出历史给予的“可能性”,来构建艺术的“真实性”。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是历史的可能性赋予的。寻求超越的艺术作品,不是在历史的可能性中探索出路,而是在理念的更新中获得生命力。艺术要超越,是在“元待的自由”中超越。就像列子乘风而飞翔,还是要借助风的力量。艺术的“真实内涵”来自生活,生活给予人创造理念的机会。当生活成为一种无待的生命力量时,人可以无待地规范自己的内涵,规范“自身的存在”,成就“自为的存在”。

艺术作品“可见”的内涵,在于“实在内涵”。“真实内涵”作为“不可见”的内涵深藏于实在内涵之中。因此,对艺术作品的分析,须从“可见的内涵”着手,探求艺术作品“不可见”的一面。本雅明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尝试通过对《亲和力》“实在内涵”的分析,探求其“真实内涵”,即作品中“不可见”的一面。

五、亲和力对纯粹美的破坏

亲和力、性和婚姻破坏了纯粹的美,处女贞洁的美。只有无性繁殖的过程,如圣母玛丽亚之孕育圣婴,才能使处女纯粹的美得以保存,并把这种美提升到圣洁的最高层次。歌德的《亲和力》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一层次的美学。虽然经历了启蒙时代的冲击和理性主义的洗礼,德国的古典时期文学仍无法脱离基督教的基本美学内涵。处女的纯洁,以“性之美”为基础。超越了性的规范,“女性真实的美学内涵”也就不复存在。

本雅明认为,记忆从灵魂中重新发现了爱情,回忆也为歌德挽留住爱情的感觉。记忆与女人的结合,使得美可以超越时间而长存。歌德对施泰因夫人(charlotte von stein)的感觉,就是寄寓于这种情感。他对奥蒂莉的感觉,并不是从记忆中召唤出来的,而是存在于奥蒂莉的本质中。在这里,美是第一位的,印象是从人物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

表象与回忆都是美的本质的一种显示,而不是记忆本质的显示。记忆的美,是恋母情结的主观美学的一种基础;对处女崇拜的美学,是主观美学的另外一种表现。这两种美学的基础,均来自性欲本能。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性欲的第一个对象是母亲。性欲本能造就了恋母情结,恋母情结的美是内因的美。处女美的吸引力,是处女自身激发出来的爱欲,激发人自身“力比多”(Libido)所产生的美感。在此,除了内因,还须加上一个作为驱动力的情欲外因。在西方,这种本能的动力,被宗教和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了。

教会对圣女的崇拜,压制了爱欲的动力,“圣洁”的理念代替了“情欲”的本能。基督教会借助柏拉图的理念,将女性本质的美——“爱欲”,净化为纯粹“圣洁的美学”。圣洁的宗教美学把“恋母情结”与“处女崇拜”结合在一起,排除了古希腊“性爱”(Eros)对美学的干扰,摒弃了爱欲在美学中的作用。奥蒂莉要成为纯粹美的象征和“圣洁美学”的化身,必须与爱欲保持距离。“亲和力”使人结为姻亲,使性欲合法化,这一点虽然得到教会的认同,但是只停留于世俗的层面,而非“圣洁”。只有“无性”修行的男女神职人员和“无性的处女”,才能承载教会的“圣洁美学”。因此,在歌德的《亲和力》中,奥蒂莉必须死亡。虽然歌德对死亡怀有极端恐惧的感情,但是为了保存奥蒂莉本质的美,启蒙时代的精神必须与基

督教文化作出妥协,让奥蒂莉死去,让亵渎“圣洁”的爱德华陪葬。

六、艺术作品如何显示艺术家的思维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存在,是艺术家存在的一部分。它是艺术家的外化。艺术家通过对物的规范,营建了艺术作品的“在”(Sein)。

艺术的存在,是由两种内涵规范和建构而成的:一为理念内涵,一为实质内涵。理念是抽象的内涵,其载体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实际事物,即实质内涵。

理念内涵包括作品的思想、价值、意识、心理、道德、习俗、宗教、美学等内涵。实质内涵指的是作品的历史、故事、情节、结构、形式、人物、实物、材料、语言等内涵。实质内涵大多是一些可见的内涵,对于观众和读者来说,这些内涵的可见性识别度较高。理念内涵是艺术作品抽象的一面,对于观众和读者来说,内涵的可见性比较隐蔽,其“存在”不是人人都可以见得到的。艺术作品存在着理念的内涵,由此产生了艺术作品不可见的一面。本雅明认为,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才能使艺术作品中“不可见的实在”呈现出来。他指出,一般“评论”所触及的并不是艺术作品的“真实内涵”,而是肉眼可以看到的艺术作品的“实在内涵”(形式)。艺术作品“真实内涵”的“不可见性”,是批判理性所要面对的实质性问题,也是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主要美学问题。

在《亲和力》中,歌德探求的是“情爱美学”,着重于“无性美学”的理念。他试图从“性欲的美感”中逃脱出来,追求男女之间的“无性”与“圣洁”。情爱和性欲作为决定婚姻选择的亲和力,成为引导命运的一种力量。在作品中,歌德尝试与这一“命运”进行抗争。在现实世界中,歌德的“情爱”无法逃脱“爱欲”(Libido)的支配,注定是失败者。在虚构的世界中,他精心构思爱德华和奥蒂莉的结局,使他们得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无性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情爱表达方式,即所谓“无性美学”和“高层次美学”的爱情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意淫美学”的结合方式。

柏拉图的情爱理念否认肉体结合的圣洁性,这种理念后来被基督教会吸收,并以“无性”繁殖作为最高崇拜的对象,同时也是中世纪情爱的一种楷模。修女对耶稣的“爱”,完全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歌德无法逃脱基督教“意识形态”的压力,又无力摆脱“不道德的思念”,只能借助文学作品,把自己“潜在的意识”(艺术家现实中的不可见性)宣泄出来。

篇10:散文随处可见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怎样才算幸福?怎样才能找到幸福?

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帅哥西装》,里面讲述了人品端正、心地善良、烹调技术一流、长得胖乎乎、没有女人缘的大木琢郎意外发现了一件穿上就会变成帅哥的变身西装,一夜间成为了超受女性欢迎的人气模特与超级大美人宽子和助手本江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而我最喜欢的是里面本江所说的那个游戏两个人比赛,每人走十步停下,把身边发现的幸福照进手机里。

本江所说的幸福只是小小的幸福,在旁边随便走走都可以找到。路过的老人,玩耍的小孩,赶着上班的上班族。这些幸福随处可见的,都是我们平时所忽略的简单的幸福。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今年夏天,外祖父走了,他等到了在外面打工的叔父们都回来看他,这何尝不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而叔父们却都在责怪自已,为什么多陪陪外祖父。年纪越大的人,可能对幸福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年龄越小的人,往往对幸福的理解没有那么深。

人就算没有完美,幸福也没有损一分。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一次拥有那么多,也没有权利要求那么多,这是一种满足。否则,不但苦了自己,也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幸福。

幸福是满足,满足所有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因为已经发生了的`无法改变,可是我们可以让自已满足现状,让自已处于无时无刻的幸福中。幸福是无法形容的,幸福是一种缘分,是一种无形的身影,无时无刻跟着你。你若是感到幸福,那便是幸福的身影在伴随你。幸福不用刻意去寻找,它就在你身边,只是你感觉不到而已。你只要过好你的日子,达到满足,过得开心,幸福会毫不犹豫奔向你。

篇11:随处可见的感动作文900字

大妹子,行行好吧,接我一元钱,让我买个烧饼,填填肚子吧!行行好,可怜可怜我吧初升的太阳照在安静的大街上,这一句句的乞讨声显得分外刺耳。刚出家门的我,无聊地走在这条安静的大街上,我就听到了这乞讨声。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我停下了脚步,向发出乞讨声的地方看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惹人可怜的乞讨声原来是由一个年迈的老奶奶在马路中间发出的。这位老奶奶脸上布满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皱纹。岁月在她脸上摧残出一道道痕迹。眼球深陷在被黑眼圈包围的眼眶里。布满老茧的如枯树皮般的手中提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骨瘦如柴的身体套着一件脏兮兮的衣服。她低下地从她身边走过的为数不多的路人乞讨着,可那些路人一看到她就急忙闪开,脸上全是不耐烦,厌恶甚至恶心的神色,有些甚至还恶狠狠地推开她,老婆婆险些摔倒在地上,似乎丝毫没有听到老奶奶的乞求声。面对没有良心的行为,我不禁一边感慨人世间的冷漠,一边向老婆婆走去。老奶奶看到我,眼神中又燃起了希望。在我的询问下,老奶奶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进城,可在大商场买东西的时候,人太多与亲人走散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已经一天一夜没吃饭了。无奈之下,只好在街上乞讨,我望着她那瘦弱的身子骨,好像风一吹,就会倒下。

如此可怜的老人,而那些路人愤慨之余,我把身上仅剩的几块零钱给了她,她的眼神是吃惊,而更多的是感激,嘴里不停地在说:谢谢啊,谢谢,你真是个大好人我被谢得不好意思,走开了。可没走多远心中还是记挂着,便转过身去,再看几眼。可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年轻人在弯下身子与那位老婆婆交谈着什么,但因距离太远也没听清楚,因为要赶着上补习班,便急急忙忙地走了。

一天一晃就过去了,可心中一直在想着那位老婆婆现在怎么样了。

第二天,爸爸妈妈在和一位从老家来的伯伯在聊天。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村里老婆婆、丢了几个字眼飘入了我的耳朵,不由得想起了昨天的`见闻。待伯伯走后,我便向妈妈询问刚才谈话中的关于老婆婆的事。

原来昨日那个向路人乞讨的老婆婆是我老家的,前几天来与亲人走散了。年迈的老人面对陌生的城市不知如何回家,只有在大街上乞讨。家里人已找了一天一夜,近乎绝望,正准备去报警,可还没走到地方,便遇见了老婆婆。在家人的询问中得知,是疑问年轻人四处打听,几经波折,才把老婆婆安全送回家。而这位年轻人什么信息都没留下就离开了。

上一篇:第二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闭幕词下一篇:贯标知识袁学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