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桥

2024-04-12

象鼻桥(精选7篇)

篇1:象鼻桥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和平相处,生活得非常好。

可是,有一天,洪水把桥冲垮了,小动物们看不到对岸的朋友,更无法过河嬉戏玩耍,可就是谁也不修桥。

第二天,岸边出现了一只大象,大象对动物们说:“我用我的鼻子来帮你们过河。”大家都非常感谢。于是,大象用鼻子来帮大家过河,可好玩了,像坐飞机一样。

第三天早上起来,大象觉得鼻子有点疼。于是,大象就去了动物医院,医生说:“没关系,是太累了,好好休息一阵就会好的。”大象看完病,也顾不上休息,又到岸边去帮小动物们过河了。

小动物们知道大象病后,又感动又后悔,就一起修了一座桥。为了感谢大象,小老鼠在上面啃啊啃,啃成了一座象鼻桥。

【象鼻桥作文14篇】

篇2:象鼻桥

在密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小河哗哗地流着。

小河的上面有一座木桥,今天森林里要举行狂欢节,松鼠、猴子、狐狸、小兔、小刺猬、小猫。都来参加狂欢节。他们约到小河边举行,可是,木桥断了,怎么办呢?

这时,小猴说:“我们找乌龟叔叔吧!”动物们都同意小猴的意见。于是他们找到了乌龟叔叔。一看,乌龟叔叔正在睡觉呢!小兔说:“我们去找大象伯伯吧!”大家都赞成小兔的意见。他们找到大象伯伯,可是只有一头大象伯伯。这时,大象伯伯说:“别着急,我正在跟我的一个朋友散步呢!我们正好可以搭一座桥。”于是他们反搭成了一座桥,让小动物们上去,过了桥,小动物们都说:“谢谢你们!”大象说:“不用谢!”

篇3:象鼻桥

1 矿体特征

1.1 矿体地质特征

区内锡矿 (化) 体大多数产于新岐岩体与高黎贡山群接触带附近, 以内接触带的钾、钠化花岗岩中为主, 少量产于外接触带的云母长英质角岩中。矿化蚀变带总体呈北东-南西展布, 锡矿体沿带内呈细脉带状或脉状产出, 与之相伴有白 (锂) 云母化、云英岩化、硅化等蚀变带。并显示由上到下 (由围岩到花岗岩) , 由角岩带-硅化-白 (锂) 云母带 (云英岩带) -石英细脉带-石英大脉带的分带现象。石英大脉可插入岩体中, 其延深可达50米以上。

1.2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

本次工作主要根据近几年来2个探矿坑道, 和当地群众施工的15个探、采坑道的调查, 锡矿 (化) 体沿矿化蚀变带上成群分布, 矿化带长>800米, 宽数10米至200余米, 向下延深>80米。矿 (化) 体规模大小不等, 矿体一般长40~70米, 小者10米以下, 大者可达100~200余米, 厚度一般为0.3~2.0米, 大者可达3米以上。矿体向深部延伸一般在100米以内, 由于目前深部工程控制有限, 矿体最大延深不清。矿体产状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 走向多为20°~40°, 倾向北西, 倾角在60°~80°之间。其中规模较大者有Ⅰ、Ⅲ、Ⅵ三个个矿体。

Ⅰ号矿体:有PD16、PD17、PD18及PD20这4个工程控制, 呈北东向延伸, 倾向北西, 倾角70°。长150余米, 斜深>50米, 厚3.18~4.98米, 平均4.07米。厚度变化系数22.70%, 属厚度稳定矿体。矿石品位Sn0.44-0.66%, 平均0.52%;WO30.04-0.06%, 平均0.05%。品位变化系数Sn19.50%, WO317.52%, 属组份分布均匀型。Ⅲ号矿体:有PD1、PD11、PD14、PD15号等4个工程控制, 呈北东向延伸, 倾向北西, 倾角65°~80°。长>160米, 斜深>80米, 厚2.42~2.86米, 平均2.57米。厚度变化系数8.57%, 属厚度稳定矿体。矿石品位:Sn0.48~0.60%, 平均0.53%;WO30.05%。品位变化系数Sn10.32%, WO34.71%, 属组份分布均匀型。

KT4号矿体:有PD2、PD4号2个工程控制, 北东向延伸, 倾向北西, 倾角75°。长>60余米, 斜深>70米, 厚2.04~2.88米, 平均2.46米。厚度变化系数24.00%, 属厚度稳定矿体。矿石品位Sn0.46~0.51%, 平均0.49%;WO30.06%。品位变化系数Sn13.03%, WO32.71%, 属组份分布均匀型。

Ⅵ号矿体:矿体有PD1、PD 2、PD3、PD4、PD5、PD7、PD8、PD9、PD10、PD11、PD13号等11个工程控制, 呈北北东向延伸, 倾向北西, 倾角70°~75°。长>200米, 斜深>70米, 厚3.06~6.76米, 平均4.99米。厚度变化系数14.54%, 属厚度稳定矿体。矿石平均品位:Sn0.34~0.50%, 平均0.45%;WO30.03~0.06%, 平均0.05%。品位变化系数Sn7.73%, WO317.21%, 属组份分布均匀型。

1.3矿体在走向及倾向上的变化规律

从现有资料统计情况分析, 区内Ⅰ、Ⅲ、Ⅵ号三个规模较大的矿体, 其产状及其矿石品位在走向和倾向上延伸较为稳定。矿体厚度2.57~4.99米, 变化系数在1.3~23%;有用组分Sn单工程平均品位0.2~0.6%, 变化系数7.7~19.4%, 个别54.26%;WO3单工程平均品位0.02~0.04%, 变化系数2.71~23.57%。厚度、品位变化区间一般较小, 属厚度稳定、品位分布较均匀矿体。

2 矿石质量

2.1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 它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也较为常见, 构造以极不均匀的稀疏-稠密浸染状为主, 少量为细脉状、“砂包”状, 受晚期挤压构造作用, 前期矿石破碎被晚期云英岩交代形成角砾状构造。

2.1.1 矿石结构。

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中黄铁矿、锡石 (黑钨矿) 一般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板柱状, 部分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

它形结构:矿石中黄铁矿、锡石 (黑钨矿) 等矿物结晶程度低, 呈它形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分布。

2.1.2 矿石构造。

稀疏-稠密浸染状:锡石、黑钨钨等矿物呈稀疏-稠密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

细脉状构造:锡石、黑钨钨等矿物呈细脉状分布于矿石中。

角砾状构造:构造破碎的矿石被晚期云英岩交代, 形成的角砾被石英及硫化物充填交代。

2.2 矿石物质成分

2.2.1 矿石矿物。

组成矿石的矿物以锡石为主, 伴有少量黑钨矿、白钨矿, 局部地方可见细脉浸染的黄铁矿、辉钼矿、铁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及磁黄铁矿等。主要矿物特征如下:

锡石:褐色, 粒度一般为0.10~0.35毫米, 少部分为粗粒级, 可达1毫米以上。半自形至自形粒状, 常呈尘点状、斑点状、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

黑钨矿:黑色, 粒度以0.2~0.4毫米为主, 少量可达0.5毫米以上。半自形至自形板柱状结构, 片状集合体结构。多为星散状、浸染状聚合块状, 少数呈细脉状。

黄铁矿:多为自形立方体晶粒, 呈星点状嵌布于矿石中。

铌钽铁矿:粒度多为0.1~0.05毫米, 极少达0.2毫米。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 (包于长石、石英、云母中) , 呈星点状分布矿石中。

2.2.2 脉石矿物。

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母、锂云母、绢云母为主, 少量石榴石、黑云母、绿泥石及锆石等, 由于含量的不同, 可形成富锂云母云英岩、富石英云英岩等含矿岩石。

石英:粒度0.2~0.8mm, 少部分大于1毫米。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及少量蠕英结构。块状、斑状、聚斑状、脉状构造。

长石:粒度0.2~0.8mm, 少部分大于1毫米。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及少量蠕英结构。块状、斑状、聚斑状构造。

白云母:粒度0.2~0.8mm, 半自形-它形片状结构, 团块状、斑状构造。

锂云母:粒度0.2~0.8mm, 半自形-它形片状结构, 团块状、斑状构造。

2.3 矿石化学成分

2.3.1 矿石化学成份。

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锡石、黑钨矿, 少量白钨矿、黄铁矿等。

从化学分析结果 (表1) 来看, 矿石主要有用组分是Sn、WO3, 其中锡一般在0.51%左右, 钨一般在0.03%左右。从组合 (多项) 分析结果来看, 矿床伴生有益元素中Cu、Pb、Zn、Bi个别局部较高, 但达不到综合评价指标, Nb2O5和Ta2O5较低。矿石氧化物含量 (表2) 中, Si O2、Al2O3、K2O、Na2O等与围岩氧化物成份相近或略低, 显示硅铝过饱和花岗岩石特征。

2.3.2 锡石、黑钨矿化学成份。

据“云南省腾冲县新岐钨 (锡) 矿及含锡稀有金属初步普查” (1983)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资料, 区内黑钨矿含WO371.89%、Mn 11.87%、TFe 6.57%、Pb 0.05%、Sr0.29%、Si 0.5%。主要含锡矿物为锡石, 化学成份:Sn O294.41%、Nb2O54.17%, Ta2O50.75%, Fe O 0.52%、Mn O 0.15%。表明锡石含锡成份较高, 部份锡石尚含有铌钽铁矿的包体。矿石物相分析结果 (表3) :锡石中多为锡石, 少量水锡石、硫化锡和硅酸锡;钨矿物以三氧化钨黑钨矿为主, 少量钨华及白钨矿。

3 矿石类型

3.1 自然类型

按矿石组构特征, 锡钨矿矿石可分为细脉状矿石、稀疏-稠密状矿石和斑点状矿石。

按脉石矿物的不同, 矿石可分为锡石石英脉型矿石、锡石云英岩型矿石。

锡石云英岩型矿石: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母、锂云母、绢云母为主, 尚有少量的石榴石、黑云母、绿泥石及锆石等, 随着含量的变化, 可形成富锂云母云英岩、富石英云英岩等;金属矿物以锡石、黑钨矿为主, 并有少量的白钨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铁闪锌矿及方铅矿等。

锡石石英脉型矿石:该类矿石矿物组合比较简单, 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 含量占95%以上, 其余尚有少量白云母、绢云母、黑云母-铁锂云母、绿泥石及绿帘石;金属矿物以锡石 (浅褐色-浅棕色) 、黑钨矿为主, 伴有少量白钨矿、黄铁矿等。

此外, 在部分地段 (钾、钠化花岗岩中) 尚有少量锡石硫化物型矿石分布。硫化物矿物有辉钼矿、黄铁矿、铁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等。

3.2 工业类型

根据区内锡钨矿体产出特征和矿石矿物组合特征及矿石自然类型分析, 现在探明的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锡石云英岩型-锡石石英脉型, 易于选矿。

4 围岩蚀变与找矿标志

区内矿体大部产于喜马拉雅期新岐花岗岩岩体与高黎贡山群接触带附近, 矿体围岩以内接触带钾长、钠长花岗岩为主, 为黑云二长花岗岩后期钾化、钠化的产物;少量为外接触带的黑云斜长变粒岩夹片岩。矿体近矿围岩蚀变明显, 以硅化、云英岩化为主, 与围岩界线常常不明显, 常呈渐变关系, 表现为矿化强弱不同的差异, 围岩蚀变强弱与矿石品位贫富有直接关系, 围岩蚀变强则矿石品位高, 含锡品位较高时即成为矿体。

矿化岩石 (围岩) 在花岗岩中首先以钠长石化特征, 宏观上易于识别, 尤其与硅化、云英岩化及绢云母化同时出现时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锡多金属矿化作用, 形成锡多金属矿体。在这类蚀变地段内人工重砂样中, 可见微量的电气石、锡石、黑钨矿、白钨矿及硫化物。是良好的找矿标志。在外接触带的黑云斜长变粒岩夹片岩中, 硅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出现与锡钨矿化极为密切, 亦为较好的找矿标志。

5 控矿因素与矿床成因

从区内锡多金属矿体地质特征 (结合1:5万腾冲幅区调、腾冲县新岐钨 (锡) 矿初步普查等资料) 分析, 区内锡钨矿的形成与喜马拉雅早期形成的新岐二长花岗岩的物质成份及其演化密切相关。

新岐花岗岩为钾-钠-钾质的反复交代演化作用的产物, 在喜马拉雅早期, 元古代地层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混合岩化作用而形成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岩性较为单一, 仅有钾质 (及较弱的钠质) 交代而形成钾长石变斑晶的出现, 有零星的硅化、云英岩化及钠长石化, 相伴有微量锡石、黑钨矿及褐钇铌矿的出现, 局部并有W、Sn、Nb、Ta等元素初步富集, 表明其花岗岩与锡、钨矿化具有亲缘关系。

喜马拉雅中后期, 区域南北向较大规模的F2等断裂强烈活动, 沿断裂带有富含钾质及钠质的热液上升, 使岩石中Na2O>K2O, Si O2含量进一步提高, 在F、OH参与作用, 岩石中W、Sn、Nb、Ta等元素溶解成矿液, 与早期二长花岗岩及花岗质岩石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 发育硅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 并伴有黑钨矿、锡石及铌、钽等多金属矿物矿化, 锡、钨矿体产于正接触带内以及围岩断裂带中。即一部份富集在钠长石花岗岩 (或钾化岩石之顶部) 中成矿;一部份迁移至更上的部位成矿, 形成云英岩型、石英脉型锡、钨矿床。

从锡石云英岩型矿石中锡石矿物分析, 该矿物颜色为浅棕色-黑褐色, 色差区间较大, 经爆裂法测定, 形成温度为370°~560℃, 属于高温-气成热液的范畴。与其锡多金属矿所赋存地质特征极为吻合, 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床形成于高温-气成热液阶段, 为岩浆晚期高温-气成热液成因类型。

6 结论

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变质岩内接触带, 呈透镜状、脉状、细脉条带状产出, 围岩蚀变以钾、钠长石化、黄铁矿化、云英岩化为主, 属高温-气成热液型矿床成因类型。矿体未见出露于地表, 探矿工程以坑道为主。因此, 通过分析矿体地质特征, 寻找找矿标志, 指导深部找矿, 是该区较有成效的做法。

摘要:象鼻岭锡矿地处冈底斯弧盆系腾冲岩浆弧带之龙川江岩浆弧, 出露地层主要为高黎贡山群 (Ptgl) 中深变质岩系, 广泛分布燕山-喜马拉雅期花岗岩, 断裂较为发育, 有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四组。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变质岩内接触带, 呈透镜状、脉状、细脉条带状产出, 围岩蚀变以钾、钠长石化、黄铁矿化、云英岩化为主, 属高温-气成热液型矿床成因类型。矿体未见出露于地表, 探矿工程以坑道为主。因此, 分析矿体地质特征, 寻找找矿标志, 指导深部找矿, 是该区较有成效的做法。

关键词:象鼻山锡矿,地质特征,矿体成因,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王宏, 林方成, 施美凤, 石洪召, 王疆丽.滇缅腾冲-毛淡棉构造岩浆岩带钨锡成矿系统与典型矿床研究[J].地质与勘探, 2013 (1) .

[2]王宏, 林方成, 李兴振, 施美凤, 刘朝基, 石洪召.缅甸中北部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新特提斯构造演化[J].中国地质, 2012 (4) .

[3]夏志亮.腾冲大松坡云英岩型锡矿矿床地质[J].云南地质, 2003 (3) .

篇4:奇妙的象鼻子

灵巧、敏感、强壮和适于抓握,这些都是大象长长的鼻子最突出的特点。那么,大象的祖先——长鼻类动物是如何进化出长长的鼻子的呢?

有一个故事说:鳄鱼拽住大象短短的鼻子使劲拉,很快将它的鼻子拉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鼻子。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过,长鼻类动物的进化历史的确非常有意思。

现代大象最早的祖先及其亲属生活在5500万年前,只有小猪那么大,那时可能还没长出长鼻子,但某些种类生有能灵活弯曲的上嘴唇,与今天的貘非常相似。在接下来的地质时期内,长鼻类动物越长越大,越长越高,脑袋离地面越来越远。自然选择过程垂青于这些早期的长鼻类动物,它们的头颅进化得更加硕大,身体更加特化,下颚骨逐渐拉长以便够到地面上的食物。某些大象的祖先的下颚骨既长又宽,还长出了一对粗大的獠牙。

长鼻类动物的下颚骨越来越长,这一过程持续了数百万年,直到其长度和重量影响了它们行动的灵活性。修长的头颅、长长的獠牙,加上较短的鼻子,大象的重心前移。为了让头颅保持垂直状态,它们要消耗大量能量。而要想摆脱这一限制,它们必须让自己的头变短,尤其是下巴变短,但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身材高大的大象既够不到高大树木上的叶子,也无法取食地上的青草。于是,自然选择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许多代的进化,大象的头和下巴变得越来越短,与上唇连在一起的鼻子则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灵活。长鼻类动物的系谱图清楚地显示,这种动物的早期种类长着相对短的鼻子,而后来的代表种类则展现出更加修长、发达的鼻子。

长鼻类动物的化石头盖骨表明,大约在700万年前,大象祖先的鼻子在长度和结构上与现代大象的鼻子已非常接近了。

鼻子的作用

大象的鼻子在子宫内就开始发育了。大象的妊娠期为18—22个月,在怀孕的早期,大象的鼻子就与上唇缘分开了。随着发育的继续,鼻子与嘴唇结合在一起,并开始变长。与成年象相比,幼象在出生后的头一年,与身体相比,鼻子还比较短,而且幼象也不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复杂器官。有时,你可以看到幼象不小心地踩到自己的鼻子,然后将鼻子举向空中,痛苦地扭动着。象鼻子有许多用途,但要灵活地使用还需在实践中锻炼。

象鼻子可以用来够取头顶上的物体,甚至是大象看不见的东西,它的伸缩能力和灵活性让大象能轻易地够取到各种植物,其取食范围远在其他动物之上。大象能直立起后腿,伸长鼻子,够取离地面20英尺(1英尺=30.48厘米)的嫩叶。不过,象鼻子的用途远不只是够取食物。

象鼻子是上唇与鼻子的结合体,一对鼻孔像两个平行的蛇管从鼻根部向下一直延伸到鼻尖处。嘴在吃东西时.鼻孔就承担起大部分呼吸工作。象鼻子还是一个灵敏的嗅觉器官。鼻腔内有七片鼻甲骨(狗只有五片鼻甲骨),鼻甲骨上生有极其灵敏、专用于嗅闻的感觉组织。鼻甲骨的作用之一,是用来探测荷尔蒙。当雌象进入发情期,或雄象进入狂暴状态时(血清睾丸激素呈上升状态),大象能探测到其伙伴的性激素,从尿液、粪便散发出的化学分子,以及来自象鼻子、象嘴和雄象发情腺的分泌物等化学信号。当通过空气传播的化学信号载有危险信息时,机警的大象就会扬起并旋转它的鼻子,看上去就像一架潜望镜。

象鼻子的一个基本作用是用来吸水。当大象想要饮水时,它就用鼻子将水吸到鼻管里,然后输送到嘴里。象鼻子还可用作伸缩式淋浴头,大象利用它将水喷洒到自己的后背上。有时大象还用鼻子将灰尘或草屑喷洒到身体上,用来阻止蚊虫叮咬和紫外线辐射。

象鼻子里能盛多少水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挑选了三头大象作为实验对象。“汤米”是一头37岁的亚洲雄象,体重有9800磅(1磅=0.454千克),已有12个小时没有喝水了。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它饮了56加仑水(1加仑=4.546升),每次鼻子最大吸水量是2.7加仑。另一头名叫“左拉”的亚洲雌象在83秒内喝了16加仑水,每次1加仑左右。第三个实验对象名叫“邱吉尔”,是一头非洲小母象,它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喝了8.5加仑水,每次不到l加仑。

鼻尖是大象最敏感的部位,就像大象的“手”,能从事最复杂、最精巧的工作,其灵敏程度丝毫不亚于人的手指。在一家动物园里,一头名叫“斯瑞”的大象能捡起比一根针粗不了多少的麦杆,甚至还能从水泥地上抓起一枚硬币。

当两头大象相遇时,一头会用它的鼻子触摸另一头的脸颊,或者相互将鼻子缠绕在一起。这种“握鼻”行为相当于人类的握手礼节,而且与人类握手行为具有相同的作用,用来问候和让对方放心。握鼻行为还可能是大象相互之间测试对方力量的一种方法。

有时,大象会用鼻子的下半段击打坚硬的地面、树干,或者自己的身体、牙齿,产生各种不同的敲击声。科学家猜测,大象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用鼻子叩击坚硬物体产生的声音要比呼气产生的声音所耗费的能量小得多,可以起到节省能量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大象的生存。大象甚至还能用鼻子模仿人类的敲击声。在美国波特兰市一家动物园里有一头叫“比尔”的雌象,它能用鼻子敲击自己的身体或混凝土墙壁,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人们敲门的声音。它经常用这种办法愚弄新来的动物管理员。动物管理员识破它的诡计后,以后每当它再这样做时,就用水果犒赏它,结果它将这一鬼把戏磨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以后又发明出多种模仿声。

大象的鼻子还可用来自卫和攻击。人们经常在野外看到大象用鼻子追逐其他动物。雄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与其他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而雌象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它的幼崽。

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象鼻子的力量和灵巧来从事战争和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自印度文明出现后,亚洲象就被用作负重的工具,直到今天,它们仍然被人们用于木材采伐活动。成年雄象的象鼻子和象牙可运载约6000磅重的物体,能在交通工具无法进入的地区从事拖运木料的工作。如果给它们安上拖运工具,一头成年亚洲象能拖拉重达9000磅的木料。非洲象也能从事类似的工作,尽管它们不像亚洲象那样被广泛使用。

不同寻常的生理特点

象鼻子里没有骨头,是由毛发、皮肤、连接组织、脂肪、血液、淋巴管以及肌肉网和神经组织组成,这些组织加起来有300多磅重。源于脑部的三叉神经分成三个分支:眼部分支、颚部分支和上颌骨分支。上颌骨分支穿过眶下管进入象鼻子,在这里与面部神经分支连在一起。鼻尖部位的神经组织最丰富,因此这个部位也最敏感。

可以把象鼻子想象成一个长长的圆锥体,中间是一直延伸到鼻尖的鼻孔。象鼻子主要由外肌肉组和内肌肉组两大块肌肉组织组成。外肌肉组主要由四块肌肉组织组成:一块覆盖在象鼻子的上面和两边,一块包裹在象鼻子的下

面,另两块分别位于象鼻子根部的两边。内肌肉组是一个由辐射肌束和横向肌束组成的复杂肌肉网。从横截面看,每个鼻腔都可以被想象成装有辐条的半个自行车轮。“辐条”相当于辐射肌束,某些辐射肌束与外部肌肉组织吻合在一起。数千条肌束与外部肌肉一起帮助大象调整鼻子的运动,使得大象能执行许多精细的工作,如捡起一粒花生,压裂它,吹去外壳,最后将果仁送入嘴中。

大象的颅骨由头盖骨、下巴、獠牙和其他牙齿组成,与其他部分骨骼相比显得要小,但是如果横向比较,大象的颅骨在现在陆地哺乳动物中绝对是最大的。头盖骨由骨质蜂巢格构成,这种结构可保护大象脑组织不受极端气候和身体损伤的影响,同时又为象鼻肌肉的连接提供了一个既轻又广的表层,尤其是在鼻子长出的孔口周围。即便如此,大象的头,加上鼻子、獠牙和其他软组织,其重量仍超过了500磅。由于重量偏前,为了保持平衡,大象的脖子生得较短,其腱组织像人类的前臂一样厚,其作用就像吊桥的缆索,将头与脊柱上面凸出来的骨骼突出部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独特的感觉器官

大象的声音通过喉咙发出,但是当空气穿过鼻孔时,大象通过调整鼻孔的大小可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大象甚至有自己独特的发声方法。研究发现,非洲象的发声(以赫兹或声波频率为测量单位)是由5~28赫兹的低频声和357~570赫兹的高频声组成的。

1984年,生物学家凯瑟琳·佩恩发现,大象能用人类听不见的次声波相互进行通讯联系。佩恩最初是通过研究一种名叫植物跳虫的小昆虫受到启发的,这种小昆虫通过振动其腹腔能唱出悠扬、美妙的歌声,导致地面树叶产生震动,进而引起附近所有植物跳虫纷纷加入合唱。她发现,当其他植物跳虫在歌唱时,栖息于花生地里的植物跳虫会抬起一条或两条腿来。于是她猜测,这样做可能是为了能听得更清楚些,因为没有抬起来的腿会承担更多的身体重量,从而能更灵敏地感觉到来自地面的震动。几年后,佩恩在纳米比亚的象群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她发现一个正在吃草的象群突然停了下来,许多大象将一只后腿抬起来,一只前腿前伸,并将脚趾翘起,仿佛它们在期待着什么,果然,几分钟后另一个象群出现了。她认为这与植物跳虫的行为是一样的。

1984年,佩恩到一家动物园参观。当她走到大象围栏边上时,她突然感到一阵犹如雷电一样的震颤波从她脚下隆隆穿过。她注意到,一头大象两眼之间的前额区域在搏动。后来,她用电子设备探测了野生和圈养大象的次声脉冲波,最终证实了她的假设:大象的确能用人耳听不到的低频声进行通讯联络。大象发出的次声波最低频率为5~24赫兹。一般来说,人耳只能听到50赫兹以上的声音。

佩恩认为,作为一种通讯媒介,大象的次声波信号具有许多其他通讯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这种信号比通过空气传播的信号持续的时间更长;其次,这种信号不会受到天气和温度的干扰;再次,这种信号不会被密林中的树叶淹没掉。

大象是通过脚掌和鼻尖来接受次声波信号的。大象的掌心异常灵敏,当次声波信号传到大象的脚下时,它的掌心首先感觉到地面的震动,然后震波信号通过它的骨骼传到它的内耳,这一传导过程被称做“骨骼传导”。大象身体结构上的其他器官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比如大象脸颊上厚厚的脂肪层就起到了扩音器的作用,能将接受到的震波信号放大。海洋哺乳动物的脂肪层也具有同样的功能,被科学家称做“听觉脂肪”。

篇5:象鼻桥作文

象鼻桥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篇6:鹿脖象鼻桥

鹿脖象鼻桥

一天早晨,小兔兴高采烈地出去散步。它来到清澈见底的河水,心想:怎么办呢,我还要到河对岸呀!这时,一只小刺猬看着一座座高大的山,想:我怎么才能更接近的看到高大的的山呢?于是,大象和长颈鹿,大象用鼻子接着左半部,长颈鹿用自己的脖子接上了右半部,搭成了一座桥。小兔踩着大象的鼻子,开开心心地过了桥,小刺猬踩着长颈鹿的脖子,把高大的山看得一清二楚,四只动物高高兴兴地笑了。

篇7:象鼻桥作文

可是他们都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一条河,有一个桥聪明的小猴子嘟嘟拿了一块大大的石子重重的扔去,结果桥砰一声桥陷入了水中。这可怎么办呀,眼看着就要到奶奶家的小蜗牛豆豆很伤心,所有的动物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正当他们伤心的时候,两只大象正要来这里喝水,一个是大象爸爸马力两一个是大象妈妈玛莎。小灰兔灰灰两忙问道:“请问玛莎阿姨和马力叔叔,您能帮我们过河去么?”可是大象妈妈玛莎和大象爸爸马力却说“|我不知道怎么帮你的忙呀?”狐狸先生拍了拍脑袋,然后对着两只大象的耳朵说了几句话。两只大象立马,搭起了一个大象鼻子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象鼻桥】相关文章:

上一篇:劲霸开业庆典策划方案下一篇:高三英语零基础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