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4-05-05

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共6篇)

篇1: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 电子商务行业的相关概述

第一章电子商务综述1

第一节电子商务行业概述1

第二节当今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2

第二章电子商务相关概述4

第一节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及内容4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分类4

二、电子商务涉及的内容6

三、电子商务的其他模式9

第二节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及发展条件12

一、电子商务主要应用系统12

二、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环境14

第二部分 2014年电子商务行业运行状况

第三章2014年国内电子商务行业运行状况20

第一节电子商务行业总体规模分析20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20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22

第二节电子商务行业产销分析26

第三节电子商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电子商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节电子商务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六节电子商务行业重点企业简析27 28 29 30

第七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1

一、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31

二、在GDP中的地位32

第四章世界电子商务概况36

第一节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状况36

一、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36

二、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支撑和经济环境38

三、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分析41

四、世界主要地区电子商务市场发展43

五、国际上进入B2B电子商务市场的企业类型44

第二节世界电子商务立法47

一、国际电子商务立法基本情况47

二、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特征48

三、电子签名技术的法律认证问题及各国解决方案50

四、世界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管理的方式53

第三节欧盟56

一、欧盟电子商务市场的特点56

二、欧盟规范电子商务遭遇的困难58

三、罗马尼亚网上交易市场分析61

四、2014年英国电子网上购物市场规模及趋势预测63 第四节美国65

一、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6

5二、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呈增长态势67

三、美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预测68 第五节其他国家71

一、韩国电子商务市场取得重大突破7

1二、新加坡政府力促电子商务发展7

2三、阿根廷网上交易发展势头迅速74第五章2014年国内各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运行状况79第一节2014年华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情况79

一、华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产销分析79

二、华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80

三、华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8

2四、华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营运能力分析85第二节2014年华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情况88

一、华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产销分析88

二、华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90

三、华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9

3四、华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营运能力分析95第三节2014年华中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情况97

一、华中地区电子商务行业产销分析97

二、华中地区电子商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99

三、华中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00

四、华中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02第四节2014年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情况106

一、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产销分析106

二、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09

三、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1

1四、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12第五节2014年西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情况11

5一、西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产销分析11

5二、西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16

三、西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18

四、西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21第六节2014年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情况12

4一、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产销分析12

4二、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26

三、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29

四、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31第六章中国电子商务概况134

第一节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分析134

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134

二、“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137

三、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概述139

第二节2012-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分析1

41一、2012年电子商务市场进入成长阶段1

41二、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在创新中前进1

43三、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发展14

4四、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运行情况146 第三节电子商务竞争状况150

一、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激烈150

二、中国网进军电子商务市场153

三、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电子商务领域155 第四节中国主要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简况157

一、浙江电子商务持续高速发展157

二、上海电子商务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59

三、广东电子商务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工作重点160

四、山东电子商务取得的成绩及发展策略162 第五节电子商务的盈利分析166

一、中国电子商务的基本盈利模式166

二、电子商务通过改变传统沟通方式寻找盈利点169

三、电子商务企业赢利的三大原则171 第六节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分析173

一、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173

二、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主要竞争点分析17

5三、国内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176

四、中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具体实施策略178 第七节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现状182

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进入生态时代18

2二、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收益185

三、电子商务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87

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方向188

第八节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19

1一、中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19

1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192第七章2014年国际电子商务行业运行状况196第一节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轨迹综述196

一、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历程196

二、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98

三、国际电子商务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201第二节主要国家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借鉴20

4第八章B2B电子商务模式206

第一节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概况206

一、B2B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分类206

二、B2B的发展阶段分析209

三、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概况211

四、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1

2五、中国B2B市场主要企业发展状况214第二节B2B电子商务竞争分析218

一、B2B行业主要竞争手段分析218

二、B2B电子商务渠道竞争分析221

第三节B2B电子商务的问题及解决策略22

4一、综合类B2B企业所存在的问题224

二、B2B电子商务网站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三、B2B企业成功运营的准则229第九章电子商务行业运行环境分析233第一节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33第二节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分析234第三节国内电子商务行业政策分析23

5一、行业具体政策23

5二、政策特点与影响236

第四节上、下游行业影响分析239

一、上游行业影响分析239

二、下游行业影响分析240第三部分电子商务行业运行数据分析第十章电子商务行业前十强省市比较分析245第一节前十强省市的人均指标比较245第二节前十强省市的经济指标比较246

一、前十强省市的盈利能力比较246

二、前十强省市的营运能力比较249

三、前十强省市的偿债能力比较251第十一章电子商务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254

第一节行业规模实力分析254第二节行业损益情况分析255第三节营运能力对比分析256

第四节盈利能力对比分析257第五节偿债能力对比分析258

第十二章电子商务行业规模结构分析260第一节行业规模实力分析260第二节行业损益情况分析261第三节营运能力对比分析262第四节盈利能力对比分析263第五节偿债能力对比分析264

第四部分电子商务行业进出口现状与预测

226

第十三章中国电子商务进出口现状与预测第一节电子商务历史出口总体分析

一、电子商务出口总量历史汇总

二、电子商务出口价格历史汇总第二节电子商务历史出口月度分析

一、电子商务出口总量月度走势

二、电子商务出口价格月度走势第三节我国电子商务出口量预测

一、我国电子商务出口总量预测

二、我国电子商务出口金额预测

267 267 267 268 271 271

272 275275276

第四节我国电子商务出口价格预测279第五部分电子商务行业相关运行风险预测第十四章市场环境风险预测282第一节国内同业竞争风险282第二节国际同业竞争风险283第三节金融市场风险284第四节技术市场风险28

5一、安全技术285

二、效率技术287第五节人力资源风险289

第十五章电子商务行业环境风险预测291第一节宏观经济周期风险291

一、产业增长弹性分析29

1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292

三、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特点294

第二节国家产业政策现状及变动影响298第三节行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299第十六章电子商务行业财务风险预测301第一节行业债务风险分析301第二节行业营运风险分析302第三节经营风险分析303第四节管理风险分析304

第六部分电子商务行业竞争状况分析第十七章国内电子商务竞争状况307第一节竞争格局分析307第二节竞争模式分析308第三节企业竞争力分析309第四节行业结构性分析310

一、行业省分布历年概况310

二、行业销售集中度分析31

3三、行业利润集中度分析31

5四、行业规模集中度分析316第十八章国内电子商务重点企业分析320

第一节电子商务企业

(一)320

一、公司基本情况320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2

2三、公司投资情况32

5四、公司前景展望327

第二节电子商务企业

(二)329

一、公司基本情况329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

31三、公司投资情况3

32四、公司前景展望334第三节电子商务企业

(三)一、公司基本情况338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三、公司投资情况3

43四、公司前景展望344第四节电子商务企业

(四)一、公司基本情况347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338 341

347 348

三、公司投资情况350

四、公司前景展望353

第十九章2015-2019年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预测及建议357第一节2015-2019年国际电子商务市场预测357第二节2015-2019年国内电子商务市场预测358

一、2015-2019年电子商务产能预测358

二、2015-2019年电子商务产量预测36

1三、2015-2019年市场需求前景36

3四、2015-2019年市场价格预测36

4五、2015-2019年行业集中度预测366第三节相关行业建议370第二十章专家观点与研究结论372第一节报告主要研究结论372第二节博研咨询行业专家建议373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篇2: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第一章 水泥行业相关概述 1.1 水泥定义及分类 1.1.1 水泥的定义 1.1.2 水泥的分类 1.1.3 水泥命名的原则

1.1.4 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 1.2 水泥性能及用途

1.2.1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 1.2.2 彩色水泥的特点及用途 1.2.3 快硬高强水泥的种类及用途 1.2.4 膨胀水泥的种类及用途 1.3 水泥生产工艺 1.3.1 湿法生产 1.3.2 干法生产 1.3.3 半干法生产 1.3.4 立窑生产

1.4 水泥的质量标准

1.4.1 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及标准 1.4.2 不同等级水泥的质量鉴别 1.4.3 不同质量水泥的感观鉴别 1.4.4 中国水泥标准制新修订的内容 第二章 2016-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概况 2.1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综述

2.1.1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成就综述 2.1.2 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2.1.3 中国水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 2.1.4 水泥产业的标准化现状及未来任务 2.2 2016-2018年中国水泥业运行分析 2.2.1 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回顾 2.2.2 中国水泥行业运行状况 2.2.3 中国水泥行业热点分析

2.3 2016-2018年中国水泥业兼并重组分析 2.3.1 兼并重组促进水泥业健康发展

2.3.2 兼并重组是延伸水泥产业链的最佳途径 2.3.3 中国水泥工业兼并重组现状分析 2.3.4 中国水泥重组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2.3.5 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将加快 2.4 中国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 2.4.1 水泥行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4.2 我国水泥行业面临三大困扰 2.4.3 我国水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2.5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对策

2.5.1 保障我国水泥工业有序发展的措施 2.5.2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建议

2.5.3 中国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探析 2.5.4 抑制水泥产能过剩的措施

2.5.5 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排的政策措施 第三章 2016-2018年水泥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3.1 政策环境

3.1.1 节能减排政策加速水泥行业整合 3.1.2 新政提出措施化解水泥产能过剩 3.1.3 政策推动水泥行业企业兼并重组 3.1.4 水泥业投资核准下放至省级政府 3.2 经济环境

3.2.1 2016年安徽省经济运行分析 3.2.2 2017年安徽省经济运行分析 3.2.3 2018年安徽省经济运行分析 3.3 社会环境

3.3.1 人口环境分析 3.3.2 自然环境分析 3.3.3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3.4 节能环保环境分析 3.4 其他环境

3.4.1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3.4.2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4.3 水泥企业的行业环境分析 3.4.4 水泥行业的营销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6-2018年安徽省水泥行业发展分析 4.1 2016-2018年安徽省水泥行业发展分析 4.1.1 安徽省水泥行业发展现状综述 4.1.2 安徽水泥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4.1.3 安徽发展水泥行业发展的自身优势 4.2 2016-2018年安徽省水泥产量分析 4.2.1 2016年安徽省水泥产量分析 4.2.2 2017年安徽省水泥产量分析 4.2.3 2018年安徽省水泥产量分析

4.3 2016-2018年安徽巢湖市水泥行业发展分析 4.3.1 巢湖水泥产业发展概况 4.3.2 巢湖水泥工业实现大跨越

4.3.3 巢湖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获得突破性进展 4.3.4 巢湖市含山县水泥产业发展浅析 4.4 安徽省水泥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1 安徽水泥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4.2 安徽水泥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五章 2016-2018年安徽省散装水泥发展概况 5.1 2016-2018年中国散装水泥发展分析 5.1.1 散装水泥的优越性

5.1.2 我国散装水泥发展总体状况 5.1.3 中国散装水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1.4 加快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战略措施 5.2 2016-2018年安徽省散装水泥发展总况 5.2.1 安徽省散装水泥发展综述 5.2.2 安徽散装水泥的发展状况 5.2.3 安徽散装水泥的发展现状

5.3 2016-2018年安徽省主要地区散装水泥发展分析 5.3.1 巢湖市 5.3.2 芜湖市 5.3.3 淮北市

5.4 2016-2018年散装水泥与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5.4.1 散装水泥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5.4.2 发展散装水泥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明显 5.4.3 散装水泥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5.4.4 发展散装水泥循环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5.5 安徽省散装水泥发展规划 5.5.1 安徽散装水泥未来发展形势 5.5.2 安徽散装水泥发展目标

5.5.3 未来安徽散装水泥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2016-2018年重点企业分析 6.1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6.1.1 企业发展概况 6.1.2 经营效益分析 6.1.3 业务经营分析 6.1.4 财务状况分析 6.1.5 未来前景展望

6.2 安徽铜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6.2.1 公司简介 6.2.2 企业发展综述 6.2.3 企业经营状况

6.2.4 企业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第七章

安徽水泥行业投资及前景分析 7.1 投资机会

7.1.1 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为水泥行业带来机遇 7.1.2近万亿贷款松绑利好水泥等产业并购 7.1.3 安徽省水泥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7.1.4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带动水泥需求 7.2 投资风险及策略

7.2.1 政策执行力度及进度的不确定性 7.2.2 投资水泥行业需关注的两个方面 7.2.3 要冷静看待水泥市场的冷与热 7.3 水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7.3.1 未来几年水泥产业将保持平稳增长 7.3.2 我国水泥产业成本控制与变动趋势 7.3.3 中国水泥工业的四个技术趋势

7.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行业前景预测 7.4.1 未来安徽水泥工业发展重点与生产布局 7.4.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行业收入预测 7.4.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行业利润预测 7.4.4

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行业产值预测 7.4.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行业产量预测 附录

附录一: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2013年)图表目录

图表 通用水泥的实物质量要求

图表 2006-2017年中国水泥熟料产能分地区比重变化情况 图表 2006-2017年中国水泥产能分地区比重变化情况

图表 2010-2017年我国水泥产业景气指数走势(剔除随机因素)图表 2016年安徽省水泥产量数据 图表 2017年安徽省水泥产量数据 图表 2018年安徽省水泥产量数据

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 2017年海螺水泥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资产负债率水平图表 2015-2018年海螺水泥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

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制造业收入预测 图表

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制造业利润预测 图表

2018-2022年安徽省水泥制造业产值预测 图表

篇3: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茶叶,市场投资,前景预测

全世界的茶叶有80%生产在亚洲, 世界五大茶叶产出国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以及印度尼西亚。我国在2000 年出产的茶叶为67.6 万t, 到2005 年已经增至93.4 万t, 增长率近40%。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 亿元发展到2005 年的155 亿元, 增长率达到70%, 发展速度较快。2005 年茶叶的产出量超过印度, 成为世界第一茶叶产出国家。

1 促进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的因素

1.1 相关政策支持

随着近年来茶叶的发展, 我国政府给予了很多支持。例如加大企业投资力度, 对市场进行全方位开发, 调整市场结构等, 促进了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设立现代茶业发展专项基金, 有效提高了我国各地的茶园建设, 并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 淘汰了一些生产较落后、效率较低的茶园。2000 年我国茶园面积为108.9 万公顷, 到2005 年, 增长了20%, 面积达到130 万公顷。茶园建设大多都遵照相应的规范, 随着茶园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 使我国的茶叶产量持续增长。

1.2 企业多元化的发展

我国的茶产业从开放经营后, 企业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原本的茶企中有大量的国有加工和流通企业, 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 都逐渐转变为股份化和民营化的模式。随着企业运营机制的改变, 促进了更多企业开始进入茶叶领域。目前我国很多茶企的经营模式都是从小家小户的分散式生产模式开始, 进行规模化生产。除此之外, 我国个体茶企也有着迅猛的发展, 各个地区的个体私营企业越来越多。

1.3 新的资本注入

随着我国茶叶行业的不断发展, 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都在引入资金, 扩张市场以保证自身的生存空间。很多茶企由于资金不足, 难以成功的向外扩张。企业必须要通过新的资本注入来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 并加快企业的开店速度。我国多个大型企业都是在新的资本注入后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因此可以得出新的资本注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1]。

1.4 产业变化

茶叶的加工手段也从原来的手工逐渐转向机械自动化。我国很多名茶的生产加工目前都是通过半自动化的形式进行生产, 尤其是一些名茶的制作设备, 发展较为迅速, 普及率较高, 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统一的标准, 为名茶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对加工工艺的不断优化, 使市场上的茶叶能够符合人们的需求, 平衡了市场供求度。例如在乌龙茶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空调设备完善做青工艺, 使得在夏季也能产出大量的优质乌龙茶。另一方面, 加工工艺的不断优化, 也为茶叶的清洁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 大多数企业都对自身的厂房和设备进行了一定的完善, 各类加工企业通过全自动化封闭生产, 有效保证了茶叶的质量。

茶叶的消费热点转变较快, 消费者逐渐开始认可有机茶的生产。随着绿茶和乌龙茶的普及后, 普洱茶迅速在我国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有效带动了整个茶叶市场的消费。另一方面, 为了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我国的茶叶批发市场网络也已经较为完善。在当前市场下, 我国大多数茶叶的销售途径都是批发市场,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规范, 在对产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定价已经较为成熟。并且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 各类服务信息、仓储、运输功能都在不断的优化。

1.5 文化宣传

茶叶市场想要得到迅猛发展, 必须要建立在良好的文化背景下。在近年的发展中, 在全国各地都举办了不同形式的茶文化活动, 为茶文化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效拉动了消费市场的增长。以安溪县为例, 乌龙茶的销售已经涵盖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国内各个地区都有安溪县茶叶企业的营销渠道, 并且内销价格也远远超出外销价格。其茶叶销售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重茶叶文化的培养, 并对文化进行普及宣传。在上世纪90 年代初开始, 安溪县政府就开始相继组织当地的茶叶企业, 开始茶文化的宣传, 通过赛茶等多种活动方式, 在北京、香港、澳门、广东、上海等多个大城市举办茶王比赛, 并根据当地乌龙茶的特点进行创新提升, 寻找出了一套乌龙茶的茶艺表演体系, 让人们更深入了解乌龙茶的文化和饮用方式。随着安溪茶叶宣传的成功之后, 还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部门进行合作, 在当地举办多次大型宣传活动, 并建立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 使安溪县从重点产茶县转变为全国乌龙茶的贸易中心。茶文化的宣传力量可见一斑[2]。

2 我国茶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2.1 茶叶生产效率低

我国茶叶的生产效率仍旧处在较低水平。我国的茶园面积在世界面积中占到近50%, 但其产量仅有25%。印度的茶园面积为52 万公顷, 还不到我国的50%, 但是其茶叶产量和我国却相差无几。由此可见, 我国茶叶的生产效率较低, 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茶叶生产中投入成本不足, 导致良种茶园面积较少;另一方面, 企业在管理上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导致茶园管理混乱, 降低了茶园的生产效率。

2.2 劳动效率低

茶叶行业在生产时, 无论是开始的种植, 还是之后的采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 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现有茶农8000 万人, 还有5000 多万人从事有关茶叶销售、茶庄服务等相关工作。反映出我国茶叶行业的劳动效率较低, 2004 年, 我国的人均产茶仅有10.4kg, 而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分别高达546kg、402kg和649kg。尤其是我国南方产茶区, 很多茶农并不是专门从事茶叶的种植工作, 而是同时种植多种农副产品, 在茶叶的专业技能上有所不足, 导致茶叶种植时存在很多问题。和国外的产茶国家相比, 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这些国家的茶农为农场主工作, 大多农场仅进行茶叶种植, 并且都会对茶农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保证茶农种植茶叶的质量。

2.3 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的茶叶行业自开放经营后, 大多数茶园都是承包给农户进行生产, 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其他产茶国, 大多是通过大型农场进行茶叶种植, 对茶叶进行企业化的管理。日本和台湾的茶叶种植和目前我国的情况差不多, 但其社会服务的相关组织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通过合作社的途径, 将个体之间相互关联, 实现茶叶的集中化生产。而我国将茶园承包给农户后, 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组织, 茶农的生产仅以家庭为单位, 难以和其他茶农间进行交流。

2.4 茶叶标准化程度较低

随着茶叶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在茶叶的质量、标准化水平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衡量的标准主要是茶叶的机械自动化程度。目前, 我国大多数名茶还难以实行全过程的机械化加工, 还是要通过人工来操作加工过程。其他茶叶的生产也是半机械化加工, 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2.5 市场混乱

目前我国的茶叶市场还较为混乱, 大多都是中小型企业, 没有品牌企业为市场起到引领作用。企业难以进行规模化发展, 茶叶品种多、品牌杂、资源分散, 建立品牌效应比较困难。

3 茶叶市场发展前景

3.1 把握市场热点

当下, 我国的茶叶产量有明显的上升, 但是市场热点不明显, 各种茶类的发展较为均衡, 是我国目前茶叶市场的主要特点。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的特征, 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茶叶兴起, 如绿茶、铁观音、普洱茶等。相比之下, 绿茶的兴起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是在非典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是铁观音和普洱茶的兴起则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良好的宣传创造出了一定的市场效应。我国的茶叶种类众多, 每种茶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如何判断市场中的需求, 并对自身进行改进, 是茶类宣传的重点。

3.2 内质为主, 外形为辅, 大宗为主, 名茶为辅

目前我国的名茶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多数企业过于追求名茶的外形, 增加了采摘和加工工艺的难度, 这也是名茶难以进行全机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 已经从最初的外形判断转变为如今的内质判断, 认为安全、好喝才是最重要的标准。因此, 未来茶叶市场的发展必然也会以茶叶品质为主, 从泡饮方式和包装促进茶叶销售的转变。

3.3 品牌效应

茶叶品牌有两个种类:产品品牌和通路品牌。根据目前我国的市场情况看, 产品品牌的发展不够成熟, 而通路品牌则较为成功。根据我国的市场形式看, 在未来的茶叶销售中, 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发展:传统的发展渠道和网络营销。企业不仅要扩大经营规模, 还要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 发展企业文化, 形成个性化的品牌, 以品牌开拓市场。

3.4 提高服务质量

茶叶的销售与其他商品不同, 更具有文化品位。除了诚信经营, 老少无欺外, 还要做好茶文化宣传, 先品后买的接待工作以及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体验、物流服务工作。改善服务质量, 以服务好吸引顾客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江用文, 陈霄雄, 朱建淼, 杨双旭.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J].茶叶科学, 2011, 03:273-282.

篇4: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1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资产规模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总资产余额达83.3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7%;负债规模达78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2%。

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继续提升,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6-8%高速增长,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得益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战略。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

1、国内外经营环境分析与展望

2011年世界经济延续弱势复苏的态势,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受欧美债务危机及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也逐季放缓。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欧债危机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美国经济可能趋于好转但明显回暖的可能性不大,日本受灾后重建短期提振经济增速可能稍微加快,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和通胀压力可能继续下行。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

2、货币政策分析与展望

2011年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三次加息和数量型工具的收紧操作引致银行信贷增速下降、净息差扩大,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加大了流动性压力,人民币汇率及其预期变化对外汇存贷款业务影响显著。

2012年,预计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不变。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下调1-3次,每次0.5个百分点。存贷款基准利率稳中趋降,信贷增量适度扩大,人民币升值放缓,并呈现双向波动的运行格局。

3、银行业监管政策分析与展望

2011年,监管机构推动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服务实体经济,搭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银行监管新框架,规范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也对银行业的监管达标和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2年,在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以后,预计将对推动现有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同时监管政策将会适度灵活 。监管部门将推动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做好风险防范,并统筹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完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2012年,银行业将不断加强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并继续通过战略转型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转型

1、银行业机构概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均呈现可喜变化。

2012年,银行业将继续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宗旨,严格遵循监管指引,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规范有序开展竞争,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力争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格局。

2、战略转型综述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稳步推进。信贷结构更趋合理,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综合化稳步发展,经营布局不断优化。国际综合竞争力增强,品牌声誉继续提升。未来不同类型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和趋势也有所差异。一是政策性银行将继续探索、深化专业化或商业化改革。二是大型商业银行将深入优化调整经营结构,积极审慎推进综合化、国际化发展。三是中小商业银行将加强在专业市场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或区域优势。

3、综合经营发展概况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试点持续稳步推进。在综合经营平台功能不断健全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探索和完善集团管理体制机制,与非银行控股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日益提升,并对国际化战略推进及整体战略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积极审慎地探索综合经营新领域、不断完善综合经营机制。监管机构也将持续加强监管,审慎稳妥推进综合化经营。

4、国际化发展概况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服务网络向纵深拓展,本地化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未来中国银行业将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全球金融服务能力,继续坚持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举原则选择国际化目标市场,以物理网点、电子渠道、业务拓展的有机结合来拓展服务网络,通过股权并购和战略合作探索国际化发展新思路。

5、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化发展

在监管机构的规划和指引下,中国银行业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正在谋求从“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转变,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逐步从业务生产向经营分析、风险控制、战略决策、深入的客户信息挖掘等管理环节渗透。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业务

2011年,资产业务平稳增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资产同比增长18.90%,增速继续回归常态,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继续稳步上升,贷款增速继续回落,不良贷款保持“双降”态势。从结构看,公司贷款比重略有回升,贷款长期化趋势有所减弱,行业投放有所分化,区域投放日渐均衡。个人贷款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消费贷款短期化明显,经营性贷款期限延长。

2012年资产业务增速可能继续有所放缓,结构调整压力相应有所加大。中国银行业将紧随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优化资产业务结构、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拓展优质特色业务、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确保资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

2011年中国银行业负债同比增长18.6%,比2010年下降1.8个百分点。定期存款比重有所提高,负债成本明显上升,外币存款总额快速增长。为破解存款增长难题,银行业积极探索主动负债业务,同业存放大幅增加,发行次级债规模创新高,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明显增加。

2012年,预计银行业负债业务和存款规模仍将适度增长,增速继续呈回落趋势。储蓄存款占比保持稳定,增长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定期存款占比趋于上升,但增速可能回落。主动负债业务将稳中有升,同业存款、拆入资金占比进一步提高,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业务的规模将明显扩大。

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

2011年除了与股市相关的代理类中间业务增速相对较慢外,银行业其他各类中间业务快速发展,增速均在3成以上。中间业务还呈现出发展策略差异化、产品创新高频化、经营发展国际化等特征,发展水平及层次持续提升。

2012年,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推进、直接融资市场加快发展、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等将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银行转型发展积极性的持续提高也将为中间业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中间业务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趋严等等。预计2012年银行中间业务整体上仍将呈平稳发展态势,但收入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并将更加注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业务竞争将更加依靠服务、创新和管理驱动。

中国银行业的服务改进与履行社会责任

1、金融服务改进情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分别从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服务、展示服务亮点、组织专题活动、正视差距问题等七个方面持续推进服务改进工作。

2、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加快推动社会责任管理:一是发挥金融核心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引导信贷资源配置,深入推进金融普惠;三是践行绿色金融,全面促进环保建设;四是提升专业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金融需求;五是强化人本管理,推动行业幸福成长;六是致力和谐社会发展,积极增加公众福祉。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与资本管理

1、信用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信贷资产结构持续优化,组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银行业将积极应对经济增速趋缓、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上升带来的挑战,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持续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

2、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环境下,中国银行业持续优化、提升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风险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仍面临一定挑战。

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努力提高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市场风险管理工具、技术和流程,强化市场风险量化管理能力,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增强流动性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

3、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不断加强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操作风险计量工具和方法不断完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但在合规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仍有待加强。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持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树立全面合规理念,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深入推进操作风险高级法实施和应用,通过持续加强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整体案件防控能力。

4、新资本协议实施与资本管理

2011年,新资本协议分类、分层实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监管标准,全面加强资本管理,不断拓展经济资本管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水平不断提高。但银行业仍面临着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数据基础不够扎实、资本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依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工作,持续夯实数据基础,以内部评级系统为核心,积极提升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和水平,并结合银行发展战略,动态制定中长期资本规划,积极推进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建设。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

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生息资产增速有所下降,净息差持续反弹,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手续费收入增速提升,部分银行的信用成本小幅提高,拨备力度微幅上升。从驱动盈利增长的各个因素来看,2011年的情况与2010年基本类似:第一,生息资产增速虽然继续有所下降,但仍是驱动银行净利润增长的最稳定、最主要因素;第二,受贷款供求关系和上一轮加息的影响,净息差持续反弹,对银行利润的贡献作用继续回升,是驱动2011年盈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三,银行业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对净利润的正向贡献有所提升;第四,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和信贷投放额度被有效管控等因素客观上推升了手续费收入的增速,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第五,为了逐步达到“拨贷比”(拨备率)的监管规定,一些银行的信用成本小幅提高,拨备力度微幅上升,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也由正转负。

预计2012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明显下滑。各驱动因素的具体影响是:第一,受银行信贷总体需求放缓、贷款新规继续深入实施、境外资金流入放缓、存款增长形势依然严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银行业生息资产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仍是拉动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第二,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信贷需求有所放缓,稳健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微调预调,信贷供给的绝对规模可能略有扩大,信贷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有所下降,净息差逐步见顶回落,对银行盈利增长的贡献度有所降低。但我们判断,由于2011年净息差呈现单边上行走势,翘尾因素仍然会使得2012年净息差产生正贡献。第三,由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和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回落,以及信贷供求环境和中间业务收费环境的变化,传统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增速可能平稳回落,信贷替代型等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可能显著放缓,手续费收入对银行业盈利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第四,由于银行业收入增长放缓而管理费用增长稳定,前期持续下降的成本收入比已经达到历史新低,未来一个时期将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对银行业盈利增长产生明显贡献。第五,不良贷款的绝对额可能出现反弹,“拨贷比”的监管要求为信用成本率设置了“底限”(即当期拨备至少应达到增量贷款的2.5%),银行进一步降低信用成本率来释放盈利的空间将受到一定限制。

总之,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长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且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也是良好外部环境下银行积极参与竞争、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结果,不存在所谓“暴利”之说。前瞻地看,受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发展、金融改革加速、监管更趋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银行业可能出现资产增速适度下降、息差逐步收窄、不良资产有所反弹的态势,利润增长将明显减速、较为温和。

中国银行业的现今问题

1、影子银行和社会融资规模

2011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银行表外融资波动剧烈,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发展较快。部分“影子银行”机构出现非规范经营行为,民间借贷在局部地区迅猛发展并出现风潮。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的显著变化、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问题的出现,是金融结构、法律环境、信用体系等制度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走势等周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2年,受经济金融走势变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改革深化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表外融资占比下降。非银行融资仍将维持较快增速。影子银行问题将逐步得以规范,民间借贷增速放缓。

2、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

利率市场化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诸多重大挑战,但也将提供一些业务机遇。银行需要提高定价能力,资产需要重新配置,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问题将更加突出,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利差收窄,短期内银行业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有利于银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将更加活跃,有利于增加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债券市场发展壮大给银行开展相关中间业务带来机遇。中国银行业将从提升定价能力、强化金融创新、推动业务转型、改进风险管理和加强同业协调等方面入手,确保在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的环境下持续健康发展。

3、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2011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爆发性增长的态势,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引发了少数银行违规高息揽存、资金池类理财产品黑箱运作、表外资金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变化,既有来自市场需求和银行供给层面的因素,也有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等因素。

篇5: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商机分析报告

第一章 电子政务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概念阐释

一、电子政务的特点

二、电子政务内涵

三、电子政务意义

第二节 电子政务类型划分及特点分析

一、政府内电子政务(G2G)

二、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G2B)

三、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G2C)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作用及发展

一、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

二、电子政务的作用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2010-2011年国外电子政务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理念阐述

一、政府职能变迁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二、电子政务是各国政府改革的新思潮

三、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内在关系

四、政府网站在电子政府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2010-2011年世界电子政务运行状况综述

一、全球电子政务整体发展水平

二、国外电子政务推进实施与部门协调机构

三、世界各国将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

四、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综述

五、欧美电子政务法规环境建设分析

第三节 2010-2011年世界各国电子政务运行分析

一、加拿大

二、新加坡

三、美国

四、韩国

第四节 英国、瑞典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一、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二、制定统一的指导标准

三、提供便捷的“政府入口”服务

四、发展广泛的电子民主

五、建立领先的知识管理系统

六、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运行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中国工业发展形势

三、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四、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七、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性探析

一、发展电子政务是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电子政务是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电子政务是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龙头

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推动力分析

一、政府推动

二、市场推动

三、法治推动

四、社会推动

五、竞争推动

第四节 2010-2011年3G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3G将扩大电子政务的用户规模

二、3G将降低电子政务的用户门槛

三、3G将减少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

第四章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

三、中国电子政务的五大基本特征

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

第二节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一、电子政务业务应用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二、政府网站内容及服务不断丰富和增加

三、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电子政务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节 2010-2011年“信息孤岛”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信息孤岛”的概念和成因

二、“信息孤岛”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

三、消除“信息孤岛”的基本做法

四、针对中国国情解决“信息孤岛”的建议

第四节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发展分析

一、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二、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优势

三、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模式

四、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不足

五、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加快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第五节 2010-2011年信息化中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探析

一、发展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

二、信息化社会电子政务的基本形式及实施

三、中国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功能分析

四、中国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六节 2010-2011年电子政务提升公共服务的基本经验和趋势探析

一、政府公共服务及其信息化

二、我国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新进展

三、公共服务信息化的经验总结

四、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技术应用研究

第一节 电子政务发展与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一、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电子政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三、电子政务发展的管理模式

第二节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

一、电子政务促使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发展

二、弹性化政府管理模式的内涵

三、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提供了必要性

四、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模式弹性化提供了可行性 第三节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一、电子政务发展具有自身特殊性

二、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情况

三、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需进一步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中国医药电子政务业务模式研究

一、医药电子政务的概念

二、网上监管

三、在线业务开展

四、综合信息服务

第五节 电子政务的融合之路及ICT新技术的应用

一、中国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二、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三、ICT新技术在未来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四、融合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案例

第六节 CRM在基层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浅析

一、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二、CRM体系结构

三、电子政务中引入CRM的可行性

四、基层电子政务应用CRM的设想

第六章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策略及构想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发展滞后

三、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误区

四、重要机构的缺位是电子政务领导体制的大问题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二、中国电子政务进一步深化应用的建议

三、3G时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

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方向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构想

一、统一领导及统筹规划

二、构建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三、构建全国统一的网上办公系统

四、整合全国政府网站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五、打破界限建立国家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六、分类整合全国各类IC卡应用系统

七、降低电子政务装备配置标准节约投资

第七章 2011-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的投资分析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投资的前景及机会

一、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投资前景看好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投资机遇

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资方向将发生变化

四、电信移动业务带来电子政务发展新机遇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风险

一、启动阶段的风险

二、实施阶段的风险

三、移交阶段的风险

四、运营阶段的风险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阶段性风险的规避

一、启动阶段

二、设计招标阶段

三、项目实施阶段

四、项目移交阶段

五、项目运行阶段

第四节 2011-2015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

一、做实规划及聚焦重点

二、电子政务推广需高层重视

三、制度为本和科技为辅

四、合理的商业模式

第八章 2010-2011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律环境发展现状

一、中国电子政务政策法规体系初具规模

二、中国电子政务法规建设的主要成绩

三、中国电子政务政策法律环境凸显四大特点

四、中国电子政务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的建设进程

一、《电子政务法》专家建议稿发布

二、电子政务立法课题研究的解读

三、我国制定电子政务法的时机已成熟

四、立法滞后严重阻碍国内电子政务发展

五、标准化的信息公开与共享是立法基础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问题

二、网上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问题

三、电子政务的技术标准化问题

四、政务信息公开问题

五、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

六、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

七、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

第四节 中国电子政务法规体系建设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电子政务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阶段性和电子政务立法阶段性相协调的问题

三、应当考虑电子政务立法的法律层级问题 第五节 完善中国电子政务法规体系的建议

一、法律类

二、法规类

三、规章类

第九章 2011-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总体趋势

一、中国未来电子政务发展展望

二、2010年底前将基本建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趋势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大部制”改革将引发电子政务发展新进展

一、政务公开方面

二、信息整合方面

三、应用协同方面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3G时代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

一、基于3G的移动电子政务将引领电子政务发展

二、基于3G的电子政务应用创新将大量出现

三、3G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韩国电子政务基础现状

图表:韩国“第一次信息化促进基本规划”和“Cyber Korea 21”的电子政务课题 图表:韩国电子政务11大重点课题

图表:韩国民政业务手续简化情况

图表:世界电子政务指数

图表:2005-2010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

图表:2009-2010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分季度增速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

图表:2010年10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

图表: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图表: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增速走势图

图表:2001-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

图表: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 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1-2009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图表:整体信息量是个体信息的代数堆积

图表:个体通过互通享受整体信息量

图表:联合国公共服务奖

图表:石景山发改委整体信息化过程

图表:新一代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构成

图表:网络部署结构

篇6: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商机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一)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行业利润总额变化趋势

我国医药工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在各项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医药工业的利润总额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资料显示,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达到2,749 亿元,同比增长12.30%。

图:2011-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及变化情况

2、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

2007 年以来,医药工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稳步上升,并于2010 年升至近十年最高点11.7%。近年来,由于国家通过医保控费、药品招标制度改革等手段持续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原料药生产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药品制造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2011年以来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10%以上。

图:2007-2015 年我国国医药工业利润率水平

(二)市场竞争格局及竞争对手情况

(1)抗感染类制剂

抗感染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合作产品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自有产品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头孢克肟胶囊等品种。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冻干粉针剂型,1.25g,复方)2015 年产量为922.83 万瓶,市场占有率为100%。

②头孢克洛缓释片

2015 年我国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总产量为9,694.36 万片,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23.76%。国内共有三家企业生产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除昂利康外,其他两家分别为湖南百草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

③头孢克肟胶囊

2015 年我国头孢克肟胶囊(0.1g)总产量为86,469.74 万粒,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18.29%。头孢克肟胶囊(0.1g)主要生产企业有昂利康、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等。

(2)抗高血压类制剂

抗高血压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两个品种,这二个产品均为自有产品。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 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昂利康生产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包含两个规格,分别为2.5mg 和5mg。2015 年,我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总产量为155,530.03 万片,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4.88%。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的生产厂家较多,主要生产企业为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昂利康等。其中: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作为该品种的原研企业,市场份额最高;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与昂利康市场份额相当;其他生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低。

2015 年,我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总产量为15,690.80 万片,昂利康和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较大。

②硝苯地平缓释片

2015 年我国硝苯地平缓释片(Ⅰ,10mg)总产量635,068.01 万片,昂利康市场份额为1.83%。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厂家较多,市场集中度不高,主要生产企业有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等。

(3)消化系统类制剂

消化系统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多潘立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品种,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多潘立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均为合作产品。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 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

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0.1g)2015 年产量为7,805.70 万片,市场占有率100%。

②多潘立酮片

2015 年,我国多潘立酮片(10mg)总产量398,208.37 万片,昂利康市场份额为15.36%。国内共有十余家企业生产多潘立酮片(10mg),其中,西安杨森制药有限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昂利康为市场占有率前三名。

③胶体果胶铋胶胶囊

昂利康生产的胶体果胶铋胶囊包含两个规格,分别为50mg 和100mg。

2015 年,我国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总产量为31,526.11 万粒,昂利康市场份额为13.20%。国内共六家企业生产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分别为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昂利康、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和黑龙江江世药业有限公司。

2015 年我国胶体果胶铋胶囊(50mg)总产量为65,429.67 万粒,昂利康市场份额为2.53%。胶体果胶铋胶囊(50mg)生产厂家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不高,除昂利康外,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

3、药用空心胶囊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主要竞争对手

根据《2015 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药生物制药分册胶囊剂产品的生产数据测算,2015 年我国药用空心胶囊市场总需求量为2,934.45 亿粒。昂利康2015 年药用空心胶囊销量为27.20 亿粒,市场份额为0.93%。

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数据,截至2017 年5 月31 日,我国正式批准《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空心胶囊生产企业共有164 家。昂利康在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苏州胶囊有限公司、山西广生胶囊有限公司、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益青药用胶囊有限公司等。

(三)行业进入壁垒

1、政策准入壁垒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我国对药品的生产和经营采取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药品前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具体品种、剂型、规格的药品需要取得相应的药品生产批准文件,并通过对应剂型的GMP 认证;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通过GSP 认证。

新办企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质量资质认证、药品生产批件以及进行新药或仿制药的研发都需要较长时间,耗费大量资源,因此,医药行业存在较高的政策准入壁垒。

2、资金壁垒

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药品开发从前期的毒理药理研究、临床试验、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生产,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人力等,投资回收期较长。药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专用设备多,重要仪器依赖进口,或需要特别定制非标准设备,费用昂贵;随着我国医药产业技术水平、工艺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大幅提高,GMP 厂房建设费用昂贵,没有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将无法适应医药产业规范运营的要求;医药制造业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环保设备投入或生产工艺改造;医药企业后期建设销售网络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一种新的药品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占领市场,在市场推广与销售队伍建设过程中投入巨大。

因此,从研发、生产到销售过程,大量的资金需求以及投资的长期性构成了医药行业的资金壁垒。

3、技术壁垒

药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毒理药理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试生产、大规模生产等多个环节,具有多技术融合、跨学科应用等特点。原料药及制剂生产涉及复杂的工艺路线,对生产环境要求严苛;制药企业需不断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形成产品竞争力。

上述因素决定了医药行业对研发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水平、制备技术水平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只有通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和生产实践积累才能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并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缺乏相应积累的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具备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

4、品牌壁垒

医药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因此在选择药品时人们倾向谨慎,一般选择知名度较高、质量较好的产品。行业内现有优秀企业,其主打产品的质量、疗效、副作用等已通过市场的长期检验并获得认可,同时借助多年的专业营销与市场拓展,已建立起较好的品牌形象与知名度,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对于新进入的医药企业而言,其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验证,另一方面还必须持续地进行营销和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新进入者很难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因此药品生产企业的品牌、信誉度、客户基础等构成了进入行业的市场壁垒。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医药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态势

全球经济复苏、人口总量的增长、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疾病谱的变化及大众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在内的各类药品需求不断增长。未来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地区仍将保持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导地位;而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场受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医疗体系健全等因素驱动,药品需求增速将保持高水平,将成为拉动全球药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增长动力。

国际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医药市场需求同样巨大,虽然目前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慢性疾病等发病率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销售市场。

(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

《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通过建成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科学监管水平,鼓励研制创新,全面提升质量,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推动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350 号)中提出,要充分发挥会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中心,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

该规划指南作为“十三五”时期制药医药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指南,将指导医药工业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

综上所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并为药品生产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3)经济结构转型带动需求不断扩大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由投资与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医疗保健作为人类一种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会直接引致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医药需求上升,从而拉动药品需求。

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庞大人口基数、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疾病谱变化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药品消费需求的大幅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药品市场中最值得关注的沃土。

(4)国家加大民生建设和转移支付力度,将促进基层医药市场的扩大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及中医药局于2009 年7 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提出巩固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基本医疗保障性质的新农合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基本医疗保障差距。

随着我国对于民生建设的愈发重视,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转移支付也逐渐加大。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6 年中央财政预算,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数为124.29 亿元,比2015 年执行数增加39.87 亿元,增长47.2%。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基层医药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在未来,广大农村市场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将承担80%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任务,基层医疗的崛起为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未来几年覆盖基层医疗的药品市场规模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农村基层市场覆盖10 万多家医院、诊所或药店,市场规模在500 亿元左右。城市社区市场目前覆盖有2 万多家医院、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场规模在100 亿元左右,随着社区医疗的大力发展,数年内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将达到7 万家左右,年销售规模可达到600-1,000 亿元。

(5)人均医疗支出的快速增长

经济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居民城镇化、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等因素均将促进我国人均医疗支出的增长。我国目前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将带动药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从人口变化因素来看,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均寿命的增长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推动药品市场刚性增长;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的原因,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医药保健需求均高于农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将增加药品消费需求;此外,随着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更为关注,相应的医疗健康支出将增加。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 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到40,587.7 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010年的1,490.1 元增长至2015 年的2,952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65%,卫生总费用占我国GDP 的比重也由2010 年的4.98%增长至2015 年的6.0%。但是,目前我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6)专项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的医药行业整顿,从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对行业经营行为进行空前的严格监管。

严格的监管措施引导企业采用规范、透明的经营模式,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严格的监管措施使行业内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依靠暗箱操作生存的小企业难以适应,无法转型则将退出市场,为规范经营的企业拓展了生存空间;严格的监管措施有利于改变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不利行业形象,提高医药企业的整体品牌美誉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我国药品质量的信心,从而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不利因素

(1)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较低

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关键问题。

由于新药研发资金需求多、时间周期长、研发人才素质要求高、研发项目风险大,国内许多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较低,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产品技术水平低,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占销售总额的15%-20%,而国内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约为2%-3%,处于较低水平。

在产品结构方面,国内企业主要以低技术附加值的简单仿制药为主,高技术附加值的药品占比很低,且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新产品研制、改进产品功效、优化工艺路线等方面的再创新能力。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2)同质化竞争严重及行业集中度较低

2003 年以来,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强制实行GMP 及GSP 等认证制度,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但我国医药产业依旧存在集中度低,各类药品生产企业多而散的问题。截至2017 年3 月,行业内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到8700 余家,但形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市场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低,因而仍多以生产一些比较成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品或传统医疗器械产品为主,导致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因市场同质化带来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提高医药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强与大型跨国公司抗衡的实力,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3)药品整体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我国从2015 年6 月1 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预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药品市场整体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将对医药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五)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1、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同时拥有化学制剂产品和化学原料药产品。化学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化学制剂药品的原料药物,是制剂的有效成分,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术制备。原料药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工成为药物制剂才能成为可供临床用的药物,医药中间体是化工原料至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工产品。

化学制药行业的产业链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化学制药行业的产业链

2、上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化学原料药的上游行业为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行业。石油、粮食等成本因素会间接影响到原料药行业,上游行业的技术水平、供给能力等因素也会对化学原料药行业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化学药制剂的上游行业为化学原料药行业,化学原料药的质量将影响到化学药制剂产品的品质,原料药价格的波动也直接影响化药制剂行业的生产成本。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在产品价格平稳下降的同时其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化药制剂行业的发展。

3、下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化学原料药下游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下游药品的产销量直接影响到原料药的市场需求。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下游为医院和医药商业终端,其中医院是处方药最主要销售场所。医院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来保证患者享有安全有效的医药产品,国家医保体系则是医院最大的付费主体。

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医疗体制改革措施,逐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有效的促进了整个医药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推动了医药产品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同时在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平均寿命的提高、全球老龄化趋势延续、医保体系不断健全,政府医药卫生支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市场对药物的需求大幅增加,化学制剂行业发展迅速,也相应带来原料药需求的提升。

观研天下(Insight&InfoConsultingLtd)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行业特性 第一节 医药行业的定义及门类 第二节 制药业的行业特征

一、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

二、高技术性

三、高投入性

四、高风险性

五、高收益性

六、市场进入壁垒高

七、集中程度高

第二章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药三十年发展回顾

一、质量与国际接轨

二、行业立法“预”与“立”

三、OTC和处方药大不同

四、SFDA的“前世今生”

五、基本药物进社区

六、医疗器械大整顿

七、新药申报趋于合理

八、体制与法制

九、政策措施

十、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医药行业投资情况

二、医药行业生产情况

三、医药行业销售情况

四、医药行业进出口情况

五、医药行业价格情况

第三节 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医药行业遭遇三大政策困境

三、定价机制困扰民族医药工业

四、知识产权成中国药企之痛

五、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三章 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15-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5-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5-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四章 医药进出口市场调研

第一节 加入WTO对中国医药的影响

一、中国加入WTO医药产品领域承诺

二、加入WTO对医药行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三、建议与对策

第二节 2016-2017年我国医药进出口分析

一、2017年我国生物医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二、2017年出口退税调整涉及三类医药产品

三、2017年医药外贸趋势分析

四、2017年我国医药进出口情况

第五章 全球及主要出口市场调研 第一节 全球医药市场调研

一、2016年全球药品市场调研

二、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调研

三、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将重新布局

四、2017年世界抗癌药市场将迎来高增长

五、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率预测 第二节 欧洲市场调研

一、欧洲医药市场概况

二、医疗管理制度美欧的差异性分析

三、欧洲医药市场并非是一体化的单一市场

四、2016年中德医药贸易增长迅速

五、2017年欧洲药企欲借汇率火一把 第三节 非洲医药市场调研

一、非洲医药业趋势预测看好

二、非洲医药市场大有潜力 第四节 美国市场调研

一、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回顾

二、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处方量增长状况

三、2017年中美医药贸易情况分析

四、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调研

五、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趋势分析 第五节 日本市场调研

一、日本医药市场发展概况

二、日本医药保健品市场规模庞大

三、2017年日本医药品将开始试行“数据挖掘”

四、2017年新《药事法》冲击日本中药业

五、中国医药保健品打入日本市场的四个障碍 第六节 俄罗斯市场调研

一、2017年中俄医药贸易快速增长

二、俄罗斯医药市场本土企业逐渐壮大

三、2017年我国医药产品对俄罗斯出口下滑 第七节 印度市场调研

一、2017年中印医药贸易顺差增长

二、2017年印度药品市场概况

三、印度医药市场维生素C供应不足

四、印度医药行业危机中稳升 第八节 其他地区和国家市场调研

一、我国与东盟国家医药经贸合作渐入佳境

二、建议中国中小生物药企掘金新加坡

第六章 化学制药业

第一节 化学制药业现状分析

一、2017年化学制药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呈现高速发展状态

三、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发展重点

四、我化学药国内发明专利年增速高于国外

五、我国化学制药开始从仿制朝自主创新过渡 第二节 化学原料药市场调研

一、2017年我国原料药产业发展概况

二、2017年原料药进出口分析

三、2017年原料药行业发展情况

四、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情况

五、2017年化学原料药持续回暖

六、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预测

第三节 2016-2017年化学原料药产量统计数据

一、2017年全国化学原料药产量数据分析

二、2017年化学原料药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四节 我国的仿制药业分析

一、我国化学仿制药研发现状的分析

二、我国仿制药注册申请数量大幅下降

三、医改新政下品牌仿制药大有可为

四、仿制药品质控待破局 第五节 化学制药业主要产品分析

一、心血管药物市场调研及未来预测

二、抗感染类药物市场调研

三、我国胃肠道疾病用药市场调研

四、我国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调研

五、抗肿瘤药市场调研

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发展现状与预测

七、消化系统用药状况分析 第六节 我国化学原料药发展趋势

一、原料药行业发展趋势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原料药行业发展趋

三、环保新规将促使原料药新一轮产业升级 第七节 我国化学试剂工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第七章 中药业

第一节 自主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中医药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优势领域之一

二、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基本思路

三、推进自主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

四、推进自主创新是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需求

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扶持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 第二节 2016-2017年中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中药和民族药产业发展综述

二、中药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三、2017年中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2017年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分析

五、2017年中药行业面临大考

六、“十三五”中药行业将更具竞争力 第三节 2016-2017年中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一、2016年中药进出口整体情况分析

二、2017年中药进出口整体情况分析

三、2017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情况

第四节 2016-2017年中药饮片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药饮片市场现状及监管对策

二、2016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分析

三、2017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分析

四、2017年中药饮片跻身国家基本药物 第五节 2016-2017年中成药主要经济指标

一、2015-2017年中成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二、2015年全国及各省市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

三、2016年全国及各省市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

四、2017年全国及各省市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

五、2017年中成药行业或将有新一轮提价

第六节 2016-2017年中药注射液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

二、中药注射剂确认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三、再评价助推中药注射剂产业升级

四、中药注射液将成我国制药业开拓市场优势项目

五、2017年中药注射液市场峰回路转 第七节 2017年中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及预测

一、2017年我国中药贸易延续增长态势

二、2017年传统中药产业迎来新机遇 第八节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三、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第八章 生物制药业

第一节 国际生物医药市场总体情况

一、世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

二、生物医药发展呈现产品集中趋势

三、国外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四、战略性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成功模式

五、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

六、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事件 第二节 全球生物医药竞争总体情况

一、生物医药开始大规模产业化

二、漫长的回报周期带来不确定性

三、生物技术产业三足鼎立

四、2017年生物医药实施并购 制药巨头安进或被收购 第三节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二、中国生物制药业生产技术现状分析

三、2017年我国生物医药进出口增势强劲

四、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蓄势待发

五、生物医药产业整合进一步加快

六、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

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八、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十项建议

九、生物医药产业“中西合璧”是大势所趋

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第九章 医药市场销售网络现状与营销策略

第一节 2016-2017年医药营销环境变化及趋势预测

一、2017年药企终端争夺战已经打响

二、新医改制度对中小医药批发企业影响

三、2017年医改后时代医药营销求变

四、2017年医药市场营销趋势 第二节 医药的销售渠道分析

一、医药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三、医药行业销售渠道管理的业务特点与用户需求 第三节 现代药品零售业的四种竞争手段和发展趋势

一、规模竞争

二、服务竞争

三、价格竞争

四、产品竞争

五、发展趋势

第四节 医药连锁企业分析

一、中国连锁药店百强分析

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三、医药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

四、以信息化提升医药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节 零售药业趋势与策略分析

一、医药零售业六大趋势

二、药品零售市场第三终端的五大趋势

三、构筑渠道网络资源

四、联合重组整合资源优势

五、网上售药分析 六、四要素助力医药企业决胜农村第三终端

七、探索中国式GSL医药营销新模式

八、我国制药企业营销创新策略研究

第六节 小康型中小医药企业营销突破策略和方向 一、五大原则 二、六大法宝

第七节 中国医药营销十大方略

一、产品方略

二、技术方略

三、价格方略

四、服务方略

五、渠道方略

六、终端方略

七、组织方略

八、协同方略

九、国际方略

十、广告方略

第十章 2016-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竞争的总体格局 第一节 我国药企竞争现状分析

一、我国医药业进入“普药化”成本竞争时代

二、2016年医药行业百强企业排名及集中度分析

三、2017年医药行业外资进入情况分析

四、中国医药行业整合之路起步

五、医药行业并购跨越升级

六、医药三资企业竞争加剧

七、医改提升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八、医药市场是资本竞争的市场 第二节 2017年医药业区域格局分析

一、北京市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上海市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山东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山西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五、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六、广东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七、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八、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九、四川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十、内蒙古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十一、吉林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十二、新疆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制药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六节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七节 重庆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八节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九节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节 华北制药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二章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医药产业应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二、医药产业在外部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医药行业机会大于风险

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第三节 2017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影响分析

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事记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三、新医改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四、新医改方案利好八类药企

五、新医改将拉动医药市场增长

第四节 我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一、医药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医药行业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三、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医药行业政策措施

第十三章 我国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 影响药物政策制定的因素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影响因素

三、总结

第二节 中国药品政府监管体制分析

一、医药主要监管部门

二、全国药品监管新体制初步建立 第三节 药品招标政策分析

一、药品招标政策发展回顾

二、我国每年招标采购药品总额

三、网上竞标采购对药价的影响

四、药品招标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

五、药品招标须完善全程监管体系

六、2017年药企静候各省药品招标细则

第四节 2016-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2017年政策环境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

二、2017年医药政策发展与展望

三、2017年医药政策密集出台

四、2017年《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即将出炉

第十四章 2018-2024年新药研发策略 第一节 世界新药研发趋势

一、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二、研发风险不断增加

三、新药上市数量持续减少

四、新药研发的技术动向

五、热点开发药物 第二节 我国新药研发现状分析

一、我国新药研发现状

二、我国新药研发力量分析

三、医药企业将主导未来创新药研发

四、2018-2024年中国新药研发进入黄金期 第三节 中国医药产业药企研发能力与竞争力分析

一、医药产业链,研发才是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新药研发方向的独特性

三、我国新药研发环境优势分析

四、新药研发趋零的后果 第四节 药品研发策略

一、药品研发外包空间大

二、药品研发外包企业需过“三关”

三、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策略

第十五章 2018-2024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一、医药生产总值预测

二、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三、药品市场规模预测

四、医药外包行业的规模预测

第二节 2018-2024年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二、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新趋势

三、新医改下外资医药企业三大发展趋势分析

四、医药行业大规模并购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五、未来十年将成中国医药产业“黄金十年”

六、2018-2024年医药市场增长态势

第十六章 2018-2024年医药行业投资前景 第一节 2018-2024年医药行业投资前景

一、医药企业战略问题透视

二、对我国药企“蓝海”战略的思考

三、后GMP认证时代药企投资策略

四、新形势下医药企业的战略布局

五、新医改环境下我国医药企业应关注的领域

六、普药企业求新求变求生存 第二节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医改拓展普药规模新增市场空间分析

二、国际制药分工给中国药企走出去以新机遇

三、非专利药物市场带来的机遇

四、2017年医药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第三节 医药企业持续赢利的金钥匙

一、医药商业症结

二、医药商业思变

三、医药商业禅悟

四、医药健康赢利新模式

第四节 我国制药业国际化投资前景

一、国家支持药企加大资源整合参与国际竞争

二、医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现状

三、全球仿制药市场形势及竞争对手分析

四、以优质仿制药抢滩国际市场

五、中国药企海外并购策略

第五节 我国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投资前景

一、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

二、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投资前景思考

第六节 我国医药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医药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医药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图表目录: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上一篇:拥抱情人节说说下一篇:模具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