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学会分担

2024-05-06

懂得感恩,学会分担(精选6篇)

篇1:懂得感恩,学会分担

懂得感恩

学会分担

江 琪

奶奶常说:“一个人要学会感恩,你呀,都这么大了,也该分担家里的一些小事,不要没事就看电视玩,你看看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好好学学别人。”奶奶每次这么说,我都不以为然,终于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对奶奶说:“奶奶,我要让你知道我也行。”奶奶笑了笑,便去忙她的去了,我想奶奶一定不相信我才笑的。我要让奶奶看得起我。

放假了,有一天,奶奶正好不在家,我想,我一定要帮奶奶做点事。可是做什么呢?正好我看见地上很脏,就想:“可以做家务啊!”说做就做,于是我拿起扫把就开始扫,扫了一会儿,但没变干净,反而更脏了。“唉呀,怎么这么难扫,不扫了。”我生气着说。可又想起自己对奶奶说过的话——我也能行,就又重新开始扫,这次可不像上次那样。耐心地扫干净每一个角落。扫完了,我打算把地再拖一遍,拖把真重,吸了水就更重了,不过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拖干净为止。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把地拖完了,我已是满头大汗,唉,真累。看着能照出人影的地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原来做好一件事情,心情是这么的愉快。我想:“奶奶一定会表扬我的。”

想着想着,奶奶回来了,看到干净的屋子和精疲力竭的我,奶奶一把抱住我,流着眼泪。说:“琪琪,奶奶已经感觉到你对奶奶的感恩了,奶奶知道你已经长大了,想帮奶奶。”我却问:“奶奶,既然我做到了,你还哭什么呀?”奶奶对我说:“奶奶这是高兴呀!”

奶奶,是你用你的爱哺育了我的灵魂和躯体,你的眼睛里常系着我生命的希冀。所以,感恩你是应该的,分担你的负担也是应该的。我以后要替你分担更多的事情,因为爸爸、妈妈经常都不在身边,你为我和弟弟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今天,我终于懂得“感恩”这两个字了。以后,我还要用行动去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分担家里的每一件事。

篇2:懂得感恩,学会分担

——读《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有感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这本书针对“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一核心理念进行比较完美的诠释,并分别从驱除抱怨心态、感恩失败、感恩公司、感恩领导、感恩同事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当我读罢此书,感觉到精神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的古训家喻户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思想老少皆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落叶对根的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儿子对母亲的感恩。感恩,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同样更需要感恩的是我们的企业,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挥洒青春热血、谱写壮美诗篇的舞台!

懂得感恩是一个员工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这样的人方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因为他知道感恩,知道如何去感谢一个组织,知道如何去感谢帮助过他的人,这是其做好工作的一个起码的基础。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两个人一起出游,由于某个原因两个人吵架了,一人被另外一人打了一下,被打的人就气呼呼的把这事写在了沙子上——某天某某打了我。有一天,因为失足,这个人差点掉下去,另一个人就拉住了他。这个人马上在石头上刻着——某天某某拉了我一把。结果另一个人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我打了你,你写在沙子上,而我拉了你,你却给它刻在石头上?这个人就解释说,过去的不愉快

就应该像沙子上的字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又被沙子填上,心里的不愉快慢慢地被抹平。而那些帮助自己的事,就像那刻在石头上的字,无论天长日久,都不会被冲刷去,永远牢记在心。

这就是所谓的感恩。常常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就不会老记着生活中的黑暗面,感觉生活中到处都是烦心的事情。只要让人感觉身边的人和事都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令人愉悦,那么就会有着一个好的心情。感恩,唤醒了内心的驱动力,孕育了敬业精神,工作中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对待每个人,你就能够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智能。感恩,让人拥有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谨慎的态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他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在生活实践中,生活又会适时地给予回报——感恩本身便是一种良性循环。

也许我们的每一份工作或每一种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热情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等。心怀感恩的人,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善于化不利为有利,他为人处世时总是那么的乐观向上、敬业乐群,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做公司需要的事,并最终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

感恩的精神是可以传递的:员工对企业心怀感恩,所以自动自发

地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服务客户。领导对员工心怀感恩,所以主动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问题。客户对企业心怀感恩,所以更好地宣传其品牌,订购其产品„„就这样。关爱和感恩也随着工作流传开来。

篇3:懂得感恩,学会分担

前几日我就亲眼目睹了一场父与子的故事。由于父亲没有答应孩子买玩具, 孩子拒绝吃饭, 躲在门外生闷气。母亲过来责怪父亲:孩子非得父亲亲自去“请”才肯进门, 父亲为什么就无动于衷。父亲没辙, 只得过去“请”。

我们的家长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后, 叹息、伤心。孩子自私、冷漠, 不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究竟是谁的错?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疏漏?

一、父母关注度的偏差, 让孩子情感发展滞缓

曾经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大家, 她几乎很少接到家长关于和孩子相处问题的咨询。“全部都是问和学习有关的事情, 考试成绩多少, 孩子做作业怎么样、是否守纪律等等。”每个家长都在关注着自己的孩子,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 然而一些父母往往只注重了物质、生理、知识、学习方面的培养, 对孩子的精神成长、情感发展却关注甚少, 在情感、意志、个性、人格方面的培养就更显得缺乏。

二、家庭教育的失衡, 让孩子性格扭曲

有心理专家做过研究:专制、拒绝、放任的父母教育方式中成长出来的孩子, 多是心智扭曲、没有爱与被爱能力、不负责任的人。有些父母一旦孩子做错了事, 他就开始诉说自己如何辛苦, 表面上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强化父母为孩子的付出, 其实恰恰相反, 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 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 你要偿还”。久而久之, “感恩”在孩子头脑中就仅是一种任务, 毫无真情可言。还有些家长有打骂孩子的习惯, 尽管出于爱意, 但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仇恨的种子, 仇恨产生了, 自然谈不上感恩。而享受过度宠爱和溺爱的孩子同样有可能养成掠夺式的生活态度, 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让感恩意识淡化

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 人们容易把别人的施恩看作另有所图, 或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老师被认为是为了饭碗而教学生, 所以不必感恩;父母被认为是为了养老而养育子女, 所以不必感恩……商品经济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 缺乏关爱和沟通。甚至家长、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表达、宣泄了对生活、对社会及对他人太多的不满和埋怨, 以至于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缺乏了解, 更别说是感恩了。

学会“感恩”,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 往往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 那就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 如何创造机会, 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呢?

1. 参加“爱心”活动, 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要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首先要让孩子处于感恩的人文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耳濡目染之后将影响他们自身品质的形成。我们可以经常带领孩子去参加各类爱心活动, 如“希望工程”的捐助、志愿者服务……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2. 抓住生活细节, 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当孩子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 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 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 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 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比如, 一支笔掉到了桌子底下, 聪明的母亲会告诉孩子:“妈妈今天腰很疼, 不能弯腰, 你能帮妈妈捡一下吗?”再如, 父母生病了, 你可以明确地对孩子说:“今天妈妈生病了, 不能做饭了。你能不能帮帮妈妈?”请求孩子帮助自己, 孩子才会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儿子在很小的时候, 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帮助大人的习惯。双休在家打扫卫生, 我们总会说:“小文, 帮爸爸妈妈做件事。”哪怕只是让他擦一张桌子, 都一定要他做。儿子在反复几次后已经很习惯这样的劳动了。每当儿子帮我完成了一项任务, 我总是很高兴地对他说“谢谢”。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

3. 融洽家庭关系, 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融洽的家庭关系和父母以身作则, 也是培养孩子感恩之情的必要条件。如果家中有老人, 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 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 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 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

感谢父母, 他们给予你生命, 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 他们教给你知识, 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 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 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更是一种美德。对于青少年来说, 感恩还不局限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愿我们的父母、教师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孩子, 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成为“冷漠的一代”。

摘要: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然而, 无数家长却在叹息:现在的孩子像小皇帝一样。别说帮助大人做事, 连自己穿衣、吃饭的小事也要父母帮助。他们认为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对长辈、对社会只知索取, 却不知感恩。这种现状究竟是什么造成的?笔者从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分析了孩子缺乏感恩的原因, 并从生活细节入手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愿与家长、教师共同探讨。

篇4: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这是我在最近学校开展的一次“孝敬父母,体验亲情”主题活动中受到的启发。

在活动中,我只是做了一件最简单但又是我从来没有想到去做的事情。

那天晚上吃过饭后,爸爸疲惫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还在厨房里收拾。我打了一盆温水,端到爸爸面前,在爸爸一阵发呆中,我给他洗了脚。接着我又为爸爸揉了揉肩,捶了捶腿。爸爸终于从惊诧中回过神来,惬意地享受儿子的服侍,连声对妈妈嚷:“嘿,快来看哪,咱儿子懂得孝敬咱啦!”他舒展开身体,兴奋地对我说:“儿子啊,知道爸爸一天忙到晚的不容易啦!嗯,行,没白养你……”爸爸呵呵地笑了,笑得那么畅快,显出年轻的样子。我好久没有看到爸爸这样高兴过了。

等妈妈忙完了坐到电视机前时,我也让妈妈“享受”了跟爸爸一样的“待遇”。妈妈和爸爸直夸我“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了”。

那天晚上,我听到爸爸和妈妈说了很多关于我的话,直到我朦胧睡去。

其实,听了父母的称赞,我的心里是酸溜溜的,没有太多的高兴。我为父母只是做了这么简单的事情,可谓是举手之劳,可是他们呢?竟然如此兴奋。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为什么从来就没有想到呢?

敬爱的父母呀,你们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语,一丝自然亲切的笑容,让儿子深深地感动。你们为这个家,为了儿子,终日操劳,从来没有要求儿子分担什么,要求的只是儿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张欢乐的笑脸、一份满意的成绩。

当儿子捧回成绩单时,你们会欣慰地笑,笑得那么甜蜜,那么满足。你们总会重复一个字——“值!”这个字眼曾经让我莫名其妙,而现在却让我振聋发聩,原来父母向他们的儿女所乞求的只有这些!

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和为了爱而付出的辛酸,是何等的高昂。而我们的回报竟然那么简单,竟然那么容易让他们满足。可就是这样简单,我们中的许多人却没有想到!

我曾经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户人家,他们家里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她的儿子不让她吃饱、睡好,甚至还经常打骂她,有一次竟然将她赶出家门。而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没有去告他,只是躲在墙角里暗自流泪。

可怜天下父母心!常言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连羊羔都懂得跪乳知恩,那个当儿子的还算个人吗?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事和人。我们的老师,是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是他们的领导让我们生活安宁、衣食无忧。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应该学会感恩,用我们的所学,来报答老师,报答祖国。

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因为只有尽孝于父母,才能尽忠于祖国,才能为祖国、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5: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有话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尤其崇尚感恩。“饮水思源”的古训家喻户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思想老少皆知。千古绝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儿女对母亲的恩惠报答不尽的感情,让感恩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小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感恩呢?

一、启蒙学生培养感恩意识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培养其感恩意识。利用多种形式讲亲情的理论知识,最起码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优越生活,给我们创造了受教育的条件,在我们的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要使他们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自己的关爱,王红兵文档 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使学生知道,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能对他人、社会感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尊敬父母的名人事迹:如岳飞、朱德等。让学生学有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以身作则进行感恩教育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从书本中获得,必须从师长处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到以学生为本,既教育引导学生,又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教师的感恩行为,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其实“ 生活处处皆学问”,处处可以给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记得在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气寒冷还下着冻雨,我下班途经街道口时,见一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的妇女蜷缩在路边哆嗦着,看样子又冷又饿。当时见有一群学生在围观,还指指点点的,也许街边流浪汉他们见得多了,似乎有些麻木。我见这情形,真想训学生一顿。但职业使然,唯有润物无声。便立即停下车来,将身上仅有的一件雨衣给这位妇女披上,还买来几个热乎乎的馒头递给了她。不求她的回报,只求这个社会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只想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这种品德形成的起点。

“投桃报李”,“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等这些典故;电视里给妈妈洗脚的那一段公益广告,难道不都是很好的写照吗?心存感恩与向人道谢是两个让人通往成功的习惯。学习感谢是迈向自我王红兵文档 实现重要的一大步,也是我们教育孩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三、积极引领参与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以班级为主体召开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如感恩诗歌朗诵会、观看有关感恩的影视作品、邀请家长召开“亲子会”等。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去。在生活中,教师可教育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小事,如帮忙父母干点家务活;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父母生日时,送上祝福语等等,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每每听到这首歌,我都会热血沸腾。让我们在教给孩子所有技能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教会他们唱这首歌;让他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没有感恩的校园是不和谐的,让感恩文化的温馨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让感恩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时尚。

王红兵文档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认恩知恩。祖国,为我们提供了安居乐业的环境,在我们遇到灾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自然,给了人类耐以生存的环境;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送我们去学习,陪伴我们走过一生;亲人,如父母般关心、帮助我们;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朋友,带给我们欢笑,给予我们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他们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从而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其次,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感恩报恩。我们

要指导学生认识:父母“养育”了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我们对他们的回报有多少?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切记:报恩。“施恩勿念,受恩勿忘”,这将永远是我们的处世情怀。通过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

最后,要让学生知道感恩不必等到“以后”。现在很多父母习惯的表达是:“你还小,不挣钱,等你以后有本事了再买礼物也不晚。”话听起来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想法:礼物是什么?它是表达情感的一个载体,只要这个东西能表达出你的爱,一张卡片,一句感谢,就是一份好礼物。不要等到以后,从现在到以后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足够让你的孩子失去对你的感恩之心,到那时候再幡然醒悟很可能已经晚了。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以班级为主体召开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如感恩诗歌朗诵会、观看有关感恩的影视作品、邀请家长召开“亲子会”等。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去。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的有效途径。

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古人永远报答不了父母的爱。在生活中,教师可教育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小事,如帮忙父母干点家务活;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父母生日时,送上祝福语等等,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营造感恩氛围,家长与老师做好感恩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方面,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自己爱长辈的行为影响孩子。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都别忘了抽空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过年过节,老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等等,我们对父母的关爱言行会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心灵。孩子虽小但模仿力极强,让孩子接触到“孝敬”“感恩”的榜样,有助于孩子作出相应的“感恩”行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庭的影子。另一方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使教师很自然的成为学生的心中偶像。因此,教师是否躬行感恩,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意义重大。例如:当学生帮助教师完成了某项任务时,教师要主动向学生表示感谢。这样,教师就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感恩的榜样,学生就会更加敬佩教师。

当爱成为一种鞭策,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心怀感激之心,真诚地感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好!没有感恩的社会是可怕的,没有感恩的校园是不和谐的!让感恩文化的温馨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让感恩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时尚!

篇6: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精选)

——— 《读胡锦涛给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的信有感》

古邳镇中心小学

周艳

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少年时就读的学校。在大浦中心小学建校10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10月21日给母校发来贺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今天,我们学习了总书记的贺信,让所有教师在感到巨大幸福和鼓舞的同时,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用心学习、深刻领悟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希望”精神,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好好工作,做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民满意教师。

我从这封贺信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浓浓的家乡情、师生情、同学情,更重要的是总书记的感恩之情。

胡锦涛在贺信中说,光阴荏苒,当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至今记忆犹新,母校的培育之恩,我永远难忘!

是呀,“母校的培育之恩,我永远难忘!”这是总书记以身试教,向我们发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的热切呼唤。

感恩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在自然界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许多传统美德,如“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处世信条。《史记》中写的荆轲、曹沫等,其实都为报恩而甘愿献身的豪杰,这是一种公认的社会美德。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了,物质文明了,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多元化了,但不知感恩,这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新课程也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因此,开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感恩拥有,这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的要求,学生个性健康人格健全发展的必要。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在当下一代独身子女,因生长环境的特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能力缺陷和情感缺陷。究其因一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的太娇惯和一味的溺爱,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而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二学校应试教育,重知识传授,轻道德、情感、个性的养成教育;三社会文化环境、影视书刊、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健康因素。这就是我们必须进行不懈的感恩教育的原因所在。不要让“哎呀,不养儿不知道报娘恩!”成为迟来的感慨。因此,从教育的层面,必须切实地开展感恩教育。

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如:通过班会课、主题班会课、阅读课等途径向学生传输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使学生知道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知恩与图报是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使学生懂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活、对亲人、师友、社会、祖国、人类、自然心存感激。学会如何用正当的方式给予报答。

其次,创建感恩文化、激发感恩情感,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感恩教育。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积极创建感恩文化氛围。如:借助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一些节日,组织学生们以手抄报,作文比赛等形式来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祖国。让学生接受感恩的熏陶,让学生处处体会到感恩的情感,感受到感恩就在我们的和谐生活之中,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当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师的模范榜样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共识,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心得体会,感谢学生 的配合和帮忙、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邻里的互助和照顾„„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中,最能够学会知恩和感恩。

最好还要利用媒体,网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呼吁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开学第一课》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今年的主题是“幸福”。节目现场,国际巨星成龙、航天英雄杨利伟、世界冠军邓亚萍、著名学者于丹、钢琴家郎朗、法网冠军李娜等社会知名人士分别就“如何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发表了自己的演讲,并教给了我们拥有幸福的一些方法。这些幸福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我想,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是这些幸福的源泉。10岁盲童钢琴国际获奖者——刘浩,感谢他有一位日益操劳的妈妈。带着养母上学的“最美女孩”孟佩杰的故事,温馨感人,震撼人心,让现场所有观众为之动容。正是因为她满怀一颗感恩之心。这些一个个鲜明的事例,更能教育和呼吁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

上一篇:职工健康知识测试题下一篇:帮扶春节慰问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