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Road 在路上》观后感

2024-05-04

《Open Road 在路上》观后感(精选6篇)

篇1:《Open Road 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利剑高悬 反

腐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利剑高悬

反腐永远在路上

最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央视联合制作的八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央视热播,迅速掀起了全民观看的热潮。在茶余饭后无不在谈论在朋友圈的竞相转发,无不表明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关注和期盼。作风建设是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绝不能输的新时代长征。

反腐之路悠久而又漫长。我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伴随着历史发展历朝历代都有反腐工作者的身影。腐败基本上是每个朝代没落的根本原因。每一个王朝的覆灭无不伴随着腐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可以说反腐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客观地讲,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具有了还算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也很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对官员的监督,但是历朝历代还是没能走出从王朝初年的狠抓反腐,到王朝中叶反腐的有名无实,再到王朝末年的贪腐成风直至王朝灭亡的历史轮回,这也深刻说明了古代的反腐败并不成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些经验,还有更多的是教训。

所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尽管古代的反腐败本质上是一种以皇权为核心,实行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自上而下开展的反腐败,有的朝代反腐力度之大,惩治贪污官吏用刑之重皆比我国现在更为严厉,但是一直没有获得成功。都没有彻底解决腐败问题。与我们当前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是具有本质上差别的。

首先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紧密团结在习总书记周围,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零容忍”态度彻底反腐败,不断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其次要切实加强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着力解决执法办案不文明、不规范问题,严肃查处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执纪执法权依法规范行使,违纪必惩、违法必究,权益得到保护,正义得到伸张。

增强惩治腐败的必然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管什么人,“出笼”必受惩,“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增强惩治腐败的及时性,对“出笼”行为露头就打,快速处理,及时纠正。

片中多个案例,如谷春立、万庆良之类口口声声为了协调工作、沟通感情,暗地里却贪图享受,结交不洁干着钱权勾当,最终由不注重小节酿成大错,身陷牢狱。个人以为,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必须坚持以上率下,树立标杆意识,并着重在“率”字上下功夫。总书记就是这么做的。从参观考察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倡导短实新文风新会风,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彰显出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同时我们也要利剑高悬,让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准备偷腥的猫要感觉到脖子上有把利剑始终在悬着,悬而不斩,即是一种威慑,更是一种保护,让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挑战高压线。有所为有所不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生活态度和工作需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努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标杆。在不断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篇2:《Open Road 在路上》观后感

梦新长征

近日,通过观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礼。该片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

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反腐惩恶、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从而赢得党心民心的高压态势和坚

定决心。

看完纪录片后我有两方面的感受,一方面,节目还原了40多个典型案例,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多个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在镜头前现身说法,更多腐败细节随之曝光,思想

滑坡的忏悔发人深省。“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个政权的繁荣昌盛来自于执政者的清正廉明;清廉政治的最好榜样,来自于执政者的表率作用。“政者,正也”,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不仅仅代表着

个人的形象,而且关系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甚至是党和国家的形象。“上行下效,上为之、下效之”,“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我想一个官员,应该时刻反思静思,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念、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保护自己的最好的武器便是刚正不阿的内心,对于黑暗对于贪婪的拒绝。若你说了不,整个国家都会帮助你,若你点了头,那么无论你有多么聪明狡诈,法网恢恢疏而不

漏,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让你接受应有的制裁。我想这就是第一集中习近平用“人心向背”这四个字,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这个大问题的最好答案。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习近平同志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一句话。意思是说治理天下,最危险的就是表

面上看起来平静无忧,实际上却深藏隐患,如果不赶紧加以治理,将会无法收拾。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

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现在有很多的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公务员,做大官,耀门楣,衣食无忧。可是却忘记了为官者最应该做的事情——政府官员为人民的公仆,就算没有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至少也应该做得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有些人没有这个意识,试图把自己这一辈子都和政府挂在一起,吃一辈子软饭不以为耻反

以为荣。我想这部纪录片也给人一个警示,若是没有一腔报国热血,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觉悟,就不要走上这条道路。这条道路上布满了太多的诱惑,这条道路很容易误入歧途,你若是没有坚定的决心,等待你的未来绝对不会是光明灿烂的。对于已经身居高位者如何才能持身公正?也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善禁

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为官者人在走上坡路时应该时刻谨记弯下身子,放低姿态,不要只体会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万丈,忘记了登高易跌落的重重危机。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越要看清楚自己的方向。“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这是古训;不忘初心,不改本性,为官者才能滋润官场,畅快人生。“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我们都

应该在不断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另一方面,这部纪录片还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国家的信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从加强作风建设着手,轻车简从外出视察、不搞节日迎来送往、厉行勤俭节约等系列举措,环

环相扣、态度坚决、效果突显。“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抓落实。带动了绝大部分党员干部都能坚持对照“八项规定”,查找问题,真抓实改,让群众看到了实效。国家 的机器运转从来都是高效的,国家的力量从来都是强大的。一旦有人做出损害中国公民利益的事情,国家的力量会毫不犹豫的向他亮剑,利刃出鞘,没有人能逃过国家武装的力量。这让我一个普通的中

国百姓感到非常有安全感,我们的国家始终在用尽全力的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上缴给国家的每一分税款国家都尽其可能的返还到我们身上,为了国家稳定,为了百姓安康,为了经

济发展,为了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的国家在尽自己一切努力从各个方面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尽管反腐只是一个小小的一角,但我却通过这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力量。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 的党始终维护人民最基本的利益这一点都没错。在反腐行动中,我们党所表现出的果断、坚决、高效、有勇有谋都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气魄。

人民才是执政的根本。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提高对腐败危害的警觉,时刻不放松信念坚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始终保以典型案例为鉴,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坚守理想和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

篇3:永远在路上

专栏小编:今天邀请三位专家做客本栏目,我看咱们聊聊这本杂志吧。去年此时我们也是请诸位对《中国储运》品头论足,今年我们把话题依然放在《中国储运》身上,我觉得,你们“只缘不在此山中”,所以能够客观评价杂志。

把酒临风:说心里话,我们还得感谢编辑部呐,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开放自由的港湾,让我们仨人在这儿为物流业呐喊助威,尽些绵薄之力,我们感觉即荣幸又备感压力啊。

专栏小编:这些年来你们对杂志倾注了关心和热情,以独立客观的视角,把物流业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紧紧联系在一起,评论可谓激情澎湃、长袖善舞, 使专家视点这个栏目办得有声有色,在这里我真诚地表示感谢。

夜雨观澜:振兴物流业不光需要十大工程,需要人民币,还需要文化软实力,需要更广泛地传播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上,现在是争夺话语权的竞争时代,中国正在日益强大,要想得到世界更广泛的认同,除了我们的国力因素外,还需要中国的声音,透过这个声音让世界看到改革开放的中国,有着一种开放、包容和智慧。在国内也是如此,媒体就是国家的软实力,它宣传的理念会影响读者,进而会影响社会。

金玉其中:在物流业界中,我看这个重任就落在《中国储运》等媒体身上了,尤其是《中国储运》,你们不仅在国内发行,而且还发行到了欧美亚很多国家,像美国国会、法国国防部、剑桥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是你们的订户,可见《中国储运》是一份有影响的刊物了。

把酒临风:要说《中国储运》志在打造成为物流业中最具影响的杂志,我看确实如此。翻看2009年一至十二期杂志,首先看到的是“高端访谈”,这里你们采写的有政府高官、物流业界翘楚,可以说触摸到了物流的最前沿,既让我感受到你们具有新闻敏锐性,也让我认识了杂志社熟络的人脉关系。我手头上还有一些物流杂志,有访谈类栏目的不多见,能够坚持期期办下来的更少见。在我看来,“高端访谈”期期精彩。

金玉其中:我赞同你的看法,因为你们采写的这些人都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年初第一期的专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让人们看到了国家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蓝图。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专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黎明、戴定一,以大视野眼光来看两业联动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业内很有启发。在专访物流企业家方面,通过诚通集团总裁洪水坤、南方物流董事长官金仙等人,向读者展示了企业风采。这些文章收到了很好效果,作为一名读者,我读完文章后,了解了国家大政方针,了解了我们物流骨干企业情况,也可以说触摸到了物流业的前沿。

2009年第1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

2009年第2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总经理、中储股份董事长韩铁林。

2009年第3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洪水坤。

2009年第4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

了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真林。

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

2009年第7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邯郸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庆发。

2009 8, “”了南方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官金仙。

夜雨观澜:《中国储运》访谈类栏目是杂志保持权威性的重要栏目,受访者包括部长等政要,以及物流业的领军人物、专家学者。访谈内容涉及物流业的许多方面,特别是突出了对物流业面临问题的探讨。通过这些栏目,《中国储运》把大家对物流业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思路观点呈现出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同时也提高了杂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专栏小编:现在媒体都在讲高度决定影响力,其实这个高度就是对新闻的敏锐把握,比如在“关注”、“观察”等栏目,我们就着力突出这一点,这些栏目里有对物流业内焦点问题的揭示,更有对物流业界热点话题的深入体察。当然,我们做的还不够,但我们理想不灭,拥有激情,向着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做事。

金玉其中:刊物的灵魂是什么?是办刊宗旨。回头审视2009年,显然你们的步调也正契合着你们的理想。看到“关注”、“观察”等栏目的文章,我觉得《中国储运》正肩负着这样的责任,一步一步走近自己的理想。

夜雨观澜:什么是好刊物?那就要看他有没有公信力;说真话,谈问题,才能建立起公信力。看到有几期以特别策划栏目的形式组织专题文章,探讨减税、物流园区等等,我感觉说真话了。这些年来物流业不是莺歌燕舞,赋税压得企业腰都快折了,所以减税呼声不断。看到你们以大块版面来谈减税我很高兴,因为我赞同供给学派观点,赞同通过减税刺激经济,而中国是个高赋税国家,需要把税率降下来,需要有人讲真话,需要媒体担当呼吁的重任。

把酒临风:我国是个物流大国,却不是物流强国,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振兴物流业需要有一批古道热肠的人来呼号奔走,当然包括媒体,所以谈问题比谈成绩重要,况且像我们这些人头上没有“乌纱帽”,也用不着莺歌燕舞说政绩,多谈些问题,为企业说真话、实话才是我们的本份。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专栏小编:追求办刊品质是我们恒定的追求,那么品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杂志的品质源于责任,所以我们每个采编人员在采写中唯实求真,力求体现出杂志的社会责任,正是在理念层面的高度一致,在采编中才能步调一致,多次完成策划的重要专题采写任务。其实,我们所搞的几期特别策划专栏也是一个尝试,一个创新。对此你们是怎样看待的?

金玉其中:杂志是社会公器,是一个体现采编人员价值观的媒介,与搞社会新闻的报纸不同,报纸只要客观报道新闻事件就可以了,剩下的由读者来评判这个事件,杂志就不同了,尤其是像《中国储运》这类专业经济类刊物,你必须得有深度,不然业内读者看你话说说不到点上,以后谁还看你的杂志?我觉得特别策划这个形式很好,这个创新把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主题突出,多角度的深化论述主题,可以让读者印象更深,对认识问题也可以更清晰、更透彻了。

把酒临风:细数特别策划专栏所报道过的专题,有物流专业化、物流园区、快递物流、物流信息化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再加上之前的减税、两业联动等专题,涵盖了物流业的多个方面,效果很好,集中火力对准一个问题,可以多角度深化下去。这种创新之举,我希望你们继续下去并再有突破。

专栏小编:创新是我们杂志的永恒主题,也是办好刊物的动力,你们看,在新的一年里杂志就是以新貌展示在读者面前了,从形式上讲,改为全彩印刷,一些栏目也有变化,比如,为了更宽泛地采写业界人物,高端访谈改为访谈;我们邀请物流专家王之泰先生撰写杂谈,杂谈栏目将改为名家专栏。为了更贴近企业,我们开辟一个新栏目,让企业物流总监这样的行家里手通过回答案例来解答问题,大约在第二期这个新栏目就与读者见面了。

夜雨观澜:杂志要想年年有新貌、有进步,就得创新,你们的杂谈栏目就是一个创新栏目嘛,而且是个很不错的栏目,图文并茂,在众多物流杂志中,你们创新了这么一个栏目,确实引人注目。杂文是匕首、投枪,讽刺性强,再配上漫画名家梅逢春的漫画,针砭时弊,让人看了心里痛快。

金玉其中:看来杂谈很对你的口味,咱们做客这个栏目,你的发言就是杂谈,每每对民生发表感悟,尤其是咱俩看法不一致时,你那些与我相左的话就是“杂谈”,可能这也是咱这个栏目的一个亮点吧。

夜雨观澜:说成亮点未免有些不自谦了吧,其实咱俩只不过偶尔看法不一致而已。另外,我是心里想说的话,必吐之而后快,说出来心里痛快嘛。杂志社的编辑就曾问过我,谈物流,你怎么总是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联系起来,而且说到激昂之处必定痛批中国经济的“搅局者”。我说,物流业发展离不开全球经济复苏,离不开国内经济回暖,只有内需消费刺激起来了,各个产业都发展起来了,物流业才能有发展,而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不正常,泡沫很大啊。美国房贷危机让全世界遭了殃,我们不吸取教训,迪拜泡沫的破灭,我们还不警醒吗?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对利益的追求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再加上热钱炒房,媒体造势托市,中国的经济已经被他们绑架了,全国人民已被他们绑架了,国家治理的手段忒软了。

2009年第9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

2009年第10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安博置业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康斌。

2009年第11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北京星辰急便速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

2009年第12期, 本刊“高端访谈”栏目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

2009年第1期, 本刊“话题”栏目策划了“中国物流:风云激荡三十年”。

2009年第2期, 本刊“话题”栏目策划了“在‘严冬’行走的中国物流业”。

2009年第3期, 本刊“话题”栏目策划了“中国物流:2008回顾2009回望”。

2009年第4期, 本刊“话题”栏目策划了“振兴物流业税收管理改革要跟上”。

金玉其中:中国楼市一路狂飙是市场行为,根源是制造业萧条,老板们投资无出路,拿手里的钱炒楼来保值。制造业不从危机中解脱出来,经济不转型,产业链不整合重新构建,楼市还得升温。

专栏小编:每期专家视点里你们纵论经济已成为看点,希望今后保持下去,观点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我认为,观点也是信息,观点可以创造财富,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一些观点就是透出了经济趋势的信息,有的观点可以对经营、投资有所帮助。那么在刊物中,独特的观点也是创新的产物,我们在政治经济周刊中,常常发现有些观点独特的刊物,而在专业类杂志中就比较少见了。在这点上,你们是怎样看待《中国储运》的?

把酒临风:创新也是有限度的,美国那些毒债券不就是创新产物吗?所以不能无限创新。刊物创新,无非一是在形式上,二是在内容上,尤其是内容的创新最为重要,那就需要观点鲜明、独特。我已看到了《中国储运》不断尝试创新,几年来你们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又改成月刊,现在又改为全彩印刷,从形式上讲年年有改变,内容上年年有提高。说实话,在内容上创新难度比较大些,因为采编人员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后,突破窠臼再往前走一步也是很难的。

专栏小编:所以我们采编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想创新也得有自我积淀呀,不然谈何创新。

金玉其中:创新需要耐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成的,也可能你说是创新,读者还不认可呢。但是,只要百折不挠走自己的路,就可以赢得未来。

关注业内读者的关注

专栏小编:《中国储运》作为一份物流业界的刊物,能否赢得业内读者的关注,重要的是看我们能否关注他们关注的问题,我们杂志所设的栏目有“关注”“观察”和“话题”,并对业内关读者关注的问题多次进行深度报道,其效果如何请你们评判一下。

夜雨观澜:有首歌挺感动人的,记得歌词是“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苦着你的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后面记得不大清楚了。我想,办杂志亦是如此,首先要了解物流企业的困苦,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他们急需解决的难题是什么?在你们杂志中,我看到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报道,比如,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信息化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银行嫌贫爱富嘛,再说谁来给这些企业担保?一旦贷款出现风险,像物流企业可抵押财产不多,岂不叫银行出现呆账、死账?现在有政策可以给中小企业贷款,但即使给你贷款,额度也不会大,这是我们信贷政策问题,再说银行也没有向中小企业放贷这个积极性。你们重点报道这些问题,我看是摸透了企业的疾苦,这样的文章才有深度。

把酒临风:我记得编辑部组织咱们做了一期节目,题目是“中小企业:明月何时照我还?”专门讲中小企业的难事。金融危机的重压使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不少中小企业破产退出了物流业,此时关注中小企业,就是为他们呼吁扶持政策。梅先生配的那幅漫画我记忆犹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像遭受火灾的人从楼上往下跳,消防人员在下救生,四人抻开的救生垫是“扶持政策”,很形象的描绘出中小企业的所需、所想。发展经济,其实就是发展企业,尤其是要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建设和谐社会,人们就得安居乐业,若是企业都垮了,失业率大幅上升,社会必然不安定。

金玉其中:在同期的话题栏目也是对中小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探究,里面有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官员,有大学的教授,有中小企业人士,讲困难,摆问题,更多的是寻出路。企业牵挂的是市场和成本、融资;学者与官员给企业支招谈出路,比如讲,做专才是中小企业的出路,这话很有道理,所以我觉得效果很好,读者会欢迎这种文章的。

专栏小编:金融危机对物流业冲击极大,物流业的上游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直接影响到下游的物流企业,对此我们也给予了关注,你们认为我们的报道对企业帮助效果大吗?

夜雨观澜: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影响甚大,我们出口骤减,原来与制造业联动的物流企业自然处境艰难,于是“抱团过冬”、开源节流、精简瘦身等等招数都出来了。我看到你们杂志这方面的一些文章了,我以为,刊登这些文章对企业只是一个借鉴和启发,因为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照搬套用,但作为案例刊登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效果嘛,我看不是很大的。

金玉其中:企业自救的事例很有必要刊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说到效果,你不是企业的人,怎会知道这类报道对企业用处大小?效果如何?我看很好。

把酒临风:你俩再这样说下去岂不成庄子、惠子濠上观鱼了?重要的是我们采编人员要把民生装进心中,物流企业处境窘迫,对他们关注是《中国储运》的社会职责,编辑你看是否如此?

让激情伴随着杂志成长

专栏小编:《中国储运》还处在成长期,栏目、运营模式都在不断探索中,希望你们对杂志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2009年第5期, 本刊“话题”栏目策划了“关

年第期本刊话题栏目策划了决

2009年第7期, 本刊"话题"栏目策划了"莫

2009年第8期, 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策划

2009年第9期, 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策划了“信息化”。

2009年第10期, 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策划了“物流园区”。

2009年第11期, 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策划了“快递物流”。

2009年第12期, 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策划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夜雨观澜:坚持杂志的办刊宗旨,把那已形成的独特视野和鲜明观点坚持下去。坚持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把酒临风:发挥杂志的作用,需要对物流症结焦点的敏锐把握,从国内外经济趋势体察这些症结,利用《中国储运》的影响力,为物流业办实事。

金玉其中:专业类经济刊物只不过报道业内情况,《中国储运》属于专业类经济刊物,要想在物流业内发挥影响力,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看到你俩的鼓励话,连我都感觉到压力了。看来不把杂志办好,你俩都不答应呀。

专栏小编:办好《中国储运》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理想和为之苦心经营的目标,这本杂志已经走了二十年历程,在业内也具有了一定影响力,现在我们改为全彩印刷,那么就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在栏目设计、报道手法、封面版面安排等方面形成特色风格,提高刊物的影响力。

把酒临风:我说办好《中国储运》这本刊物因素很多,最关键的是要靠人,没有高质量的编辑、记者不行,作为专业经济类杂志,必须培养专家型的记者,专家型的编辑,这是办好杂志的关键所在。

夜雨观澜:人是关键因素,人的激情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正如在百期特辑栏目中那篇“风雨二十年,激情一百期”文章所说,二十年来,你们让激情伴随着成长,一路走来理想不灭,激情满怀,于是才能再创新高。我希望改版后,简约、大气、优雅、时尚成为杂志的版式风格;在内容上以言论立刊,不仅要有高度、深度,还要坚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格。

金玉其中:让激情伴随着成长,一路走来《中国储运》这本杂志已发展成品牌,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果让要我提些建议嘛,我想,在媒体纷繁涌动的今天,要把《中国储运》杂志办成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读物,那么风格应是严肃易懂,品质应是专业权威,设计应是朴素时尚。在内容上要想吸引读者,必须在可读性上下工夫,在选题策划上下功夫。从众多物流期刊的特点看,定位不同,选题策划的着眼点也不一样,《中国储运》的特点是主动性和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用这种思路来设计选题,可以紧紧围绕物流业的焦点、热点问题,让不同层次、不同观点的文章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从而使读者从多个角度、不同观点来了解把握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断。

篇4:潮东:在路上,在正确的路上

一名工程师的人生巨变

潮东,1968年生人,大名高潮东,起名的时候是“朝东”,即一心向着毛泽东。但后来因为登记的失误,身份证上就成了“潮东”——这个更有意境的名字。或许这样的失误,为他误打误撞却柳暗花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在北京农村长大的潮东,自小调皮,却在玩闹之间体会到了百姓生活中的乐趣与艰辛。长大后,潮东考上了位于西安的西北纺织学院,因为普通话京味儿重、不标准,被学校广播站拒之门外。1990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正赶上厂里人员下岗,大学生分配到那里,一律到生产第一线当工人。潮东成了一名活儿最脏最累的刮车工。每天干完活儿,脸色跟矿工一样,而他一千就是三年。还好,雪莲羊绒厂的广播站向他敞开了大门。牛刀小试后,大家都喜欢上了他朴素而亲切的风格,也让他有了日后到北京交通广播应聘的勇气。

1995年,随着“雪莲”的衰颓,心有不甘的潮东开始寻找出路。国际羊毛局、中央电视台……可谓屡战屡败。四处碰壁之际,潮东的妻子无意间看到《北京广播电视报》刊登有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招聘启事,便鼓励他试试。“酒壮(尸从)人胆”,应聘那天正逢小姨子的婚礼,喜宴上潮东故意多喝了几杯,然后就去了交通台。结果潮东超水平发挥,在乌压压的应聘者中获得了唯一的录取名额。

北京交通广播电台录取他的这一天,他拿到了工程师证书。只是,曾经的工厂生涯被命运的大手永远地翻过去了。

广播:永不消逝的电波

用他去意已决,而听众恋恋不舍来总结潮东的广播时代可谓再恰当不过了。北京交通广播台建台的第二年,潮东即加入其中,一干就是10年。“绿色旋律”“成名金曲”“金曲派送”“1039交通服务热线”等节目涵盖了足球、音乐、汽车等领域。每次转型,他都能做得得心应手,收听率居高不下。每次他离开一个节目,都会让一批老听众伤心。2006年底,潮东正式离开北京交通广播台,伤心的听众更是把挽留的帖子发到了所有与他有关的BBS里。

作为一名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主持人,潮东认为自己的优势就是什么都不懂。敢想敢干,敢闯敢撞。同时,他也承认,在说话的方式上,台湾歌星、主持人黄安曾经给他开过窍。

当时,潮东还在交通台做音乐节目,正处于瓶颈期,苦干没有自己的风格,还时常词不达意。有一次采访了黄安,突然就知道该怎么说话了。黄安是一位很有争议的明星,但是他的过人之处在于敢说真话、心里话,话语的状态和用词都是自己的。“就如一个破锣嗓子的人是摇滚明星一样,这不是把短处用成长处了么?”潮东猛地找到了感觉。

紧接着,北京遭遇了“非典”,更多的人成为有车族,北京迎来了汽车时代。他和王为的名气随着交通台的收听率节节攀升。在此基础上,两人推出了“1039交通服务热线”,开创先河的“服务节目娱乐化”等种种尝试掀起了收听的热潮。潮东的魅力更是令听众无法抗拒。以至于潮东离去后,有人评价“潮东之去,1039就不再是以前的1039。因为在交通台,甚至整个北京广播电台,潮东的语言、声音和他的气质与抱负都是独一无二的。” 潮东用“来得凑巧,走得愉快”来概括他与交通广播的缘分。实际上,临别时他的心疼得“一抽一抽的”。直到现在,潮东也坚持每天收听广播,在各种网络信号拥挤的空中,寻找那默默地流动着的人类喧响的精华。

潮东特意为(《北京纪事》的读者推荐了几档广播节目:

90.5MHz,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的整点时政新闻。有实力,有责任心。

88.7MHz,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北京的音乐频道,音乐比较前卫时尚。

87.6MHz,北京广播电台的娱乐调频,下午5点的“开心茶馆”有不错的相声。

103.9MHz,北京交通台的交通新闻。

107.3MHz,北京城市广播早晨7~8点的“城市零距离”,是沟通市民与政府的桥梁。

电视:从陌生到热爱

最初,潮东的电视征程并不平坦。进入广播界之前,潮东曾经和黄健翔一起报考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结果要了黄健翔。1997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生活”栏目由于主持人文清调到文艺部,面临改版。他们便找到了潮东和李咏,同赵琳搭档。当时,潮东刚到交通台两年,广播还没玩得特别转呢,遑论电视。30分钟的节目,硬是录了4个小时。所有人都被他打败了,摄像师更是烦不胜烦。潮东感觉挺伤自尊也挺歉疚的。一星期后,就哪儿来哪儿去了。2002年,潮东在一家节目公司主持了一档专访体育名人的节目“体育星风暴”。虽然对电视不熟,但是他了解体育,访谈能力好,两强遮一丑,迎来了事业新的转机。

电视节目主持是一份让人无暇慵懒的职业。目前,潮东在北京电视台拥有5档节目。其中,以5套财经频道“首都经济报道”和“城市”为重,还有部分“上班这点事儿”“北京议事厅”,和7套生活频道的“我爱我车”。加上,担任各种节目的嘉宾,出席各种活动,潮东春节前近两个月没有一天休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量也表明了潮东的人气和能力。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首都经济报道”的节目主持中,2005、2006年,潮东先后离开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财富故事会”和北京交通广播电台。毕竟,潮东对“首都经济报道”有着特殊的感情,可以说他们是彼此成全,相辅相依。 2004年,改版前的“首都经济报道”收视率只有0.5%。节目组抱着死驴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开始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潮东。

直播脱稿、男男搭档、幽默主持、“麻辣京腔”、短信平台、热点话题、丰厚奖品,聪明而有判断力的节目组把潮东在广播台的成功经验与电视的强项结合在一起,令观众耳目一新。“首都经济报道”定位于真正有品味的财经节目,在主持人方面更是实现了理念上的突破。长达50分钟的新闻节目,却并不流于主播式照本宣科的表面的流畅,直播脱稿且没有提示器,有一些脱口秀的因素,还有些娱乐的因素,很亲民,很有个人色彩和风范,这些对电视发展方向而言都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潮东和长盛棋逢对手的绝佳搭档,往往能超出同事们的常态

预期。他们机敏、睿智,有人文气质,幽默中还带点泼辣;不矫情、不逢迎、不说教,敢担当;贴近生活,替百姓说话,也能替职能部门喊冤,为政府献言献策。同时,他们有着过硬的业务水平,杰出的控场技巧,你变幻多端地抛出问题,我游刃有余地跟上题锋,你抖一个机灵,我甩一个包袱,即兴发挥至酣畅淋漓,观众看得是不亦乐乎。但凡有别的嘉宾主持,观众都觉得不得劲’儿。或许,有这样台面上智力交锋、私底下惺惺相惜的搭档,彼此都感觉“幸甚之至”吧。

他俩耍起嘴皮子来,听着就像邻居大妈家的儿子,令人忍俊不禁——

长盛:可是在金融

街这样的没地停车或停

车太贵怎么办啊!

潮东:请几个国家

举重队的,把车给您举

起来,就不算违章停车

了。您办事快着点,要不

就撑不住了。

他俩损起来,听着可乐,却很解气——

长盛根据检验,国

内90%的新车的内饰都

含有过量的对人体有害

的化学成分。

潮东:还有10%的

车是合格的,他们就是

敞篷车!

可是观众也很有才——

长盛:有热心观众

给我们发短信说,潮东

的儿子吃饭,常剩;长盛

的儿子罚站,朝东。

潮东:……

更让观众感动的是,2006年底席卷全国的打狗风潮中,“首都经济报道”是唯一站在人性角度上做节目的媒体。当时,他俩出示了几张打狗的照片,沉重地说:

“本来不想再说什么了,可是忍不住还想说点什么,狗是我们的朋友。我也不说这是哪儿的照片了,看上去那么血腥、残忍。…‘毕竟这个世界不是我们人类独有的。”

观众反响热烈,很长一段时间,节目收视率飙升,短信和博客留言纷至沓来,拥护者众。也有反对养狗的人士给潮东取了个“狗潮东”的诨名,但是潮东觉得他并没有懂得自己的语意,也不屑向他解释。

如今,“首都经济报道”单周的收视率能到4%。对50分钟的节目而言,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令潮东自豪的是,2008年,节目播出时间调整为每晚7点,几乎所有的强势栏目、王牌节目都在这时播,但是“首都经济报道”的收视率不降反升。调查证明,“首都经济报道”的固定观众为25~50岁之间的男性人群,他们的文化层次较高,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拥有话语权,消费能力也是最强的,对广告商而言,节目的含金量非常高,为最有意义的绿色收视。

信心满满的潮东爱上了电视,他希望将这可爱的事业进行到60岁。

真我的风采

十几年前,潮东月入600的理想被岳母认为很有出息。如今,现实竟将理想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职业声誉带来了社会地位和报酬大的提升。而潮东却没有为名利所累,他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他明白怎样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很简单,继续做真实的自己、本色的潮东。

潮东回想当初,不由得连连感慨,正逢广播改革、电视改版的紧要时分,媒体的大门向他这个门外汉奇迹般地敞开了。他总结道:只有在弱项上才能获得重大的机会,实现重大的突破。而无论境遇顺逆与否,他都埋头将自己武装成一个在工作所需的各领域有深度有厚度的人,直到有了非常适合自己的“1039交通服务热线”和“首都经济报道”。而在广播界历练过的主持人,都有很好的直播功底和应变能力,往往能在电视界有所作为,潮东之外,柴静、赵川也是代表。当然,“看问题很准,而且能代表多数人的利益,才是主持人最必要的素质。”潮东正是发挥着这样的特质,在众多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中脱颖而出。

拥有极好的人缘,潮东的亲和力有目共睹。流传的一个段子是,2006年9月,潮东在朝阳公园作现场直播。有一位现场的观众想让他把帽子摘下来拍张照片,潮东表示等插播广告的时候就摘下来让他拍。结果播广告的时候,导播忘记把潮东的话筒切断了,就听见潮东说:“哎,那哥们儿呢,来拍吧。我摘了啊,摘了啊,3,2,1,走……”

“下面是2分20秒的广告,有点长……”,“这次节目是录播,请千万别发短信”。这些小细节,更显露了潮东的职业素质和纯朴实在。这也是北京观众格外待见他的重要原因。但潮东对所谓“实在”有自己的见解:实在是一个人的本质。但是说话做事还是要有技巧的。圆滑不是贬义词,实在的人也有圆滑的一面,遇到不同的事要会处理,要讲究。

潮东甚至直言不讳地畅谈了一番他对“朋友”的理解:“朋友分很多种,有些朋友是可以互相利用的。什么叫生产力?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社会上如果没有人替你办事,或你没有替别人办事,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说明你能力不够……还有一种是没有任何利益来往的,只是脾气相投的酒肉朋友。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喝酒的时候高兴着呢,彼此都是那样地放松。这是一种快乐啊!”

不装,是潮东人前人后的一贯作风。“自己就是老百姓,装什么呀?”

正是以老百姓的立场来看问题,代表着公众的基本情感和价值观,潮东曾因一起事主有交强险却在车祸后得不到赔付的案例,怒斥过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建立不到位;放言“现在国内没有一款性价比好的车。不过,不出三五年,情况就会改观。毕竟市场是梳理一切的梳子”;他很佩服的经济学家是茅于轼,因为他有社会责任感,有知识分子的良心,他将道德和哲学结合在了经济学中。“以一般经济学家的眼光,适度的通货膨胀对国家是好事。但他认为这种‘不入户的抢劫’,会造成百姓生活窘迫,进而仇恨社会,丧失道德,非常可怕。而且,他强调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我觉得他很勇敢,也很真实。”

从工程师到主持人,节目从足球、音乐、汽车跨到财经,潮东的人生足够精彩。而潮东最终迷上了财经类节目,因为它最高端、最有提升空间,因为它很好玩,更因为经济能教会人做人。

对“粉丝”说不

潮东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在养花和手工方面都是行家里手。潮东经常开着心爱的切诺基越野车把美丽的花儿们搬回家,交给妻子养护,然后在一旁怡然自得地欣赏。妻子最近刚从日本参观拼布展归来,他俩对拼布工艺品在北京的市场前景相当看好。儿子12岁,有着自信不羁的名字——高胜寒,和潮东一样痴迷于体育和汽车。此外,家里还养了两只流浪猫和一只宠物狗,“六口之家”可谓其乐融融。

潮东在感情方面很传统,他热爱自己的家庭,珍惜自己的形象,有意识地做“绯闻绝缘体”。

占据荧屏的人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会被放大许多倍,作为电视名嘴,没有一点负面消息的潮东,自然有着令很多观众难以抵挡的魅力。面对追捧与崇拜,潮东很清醒:“我是不愿意跟‘粉丝’接触的人,除非出席什么活动,签名、合影,我都可以坚持到最后。但平时跟粉丝怎么能保持密切关系呢?我觉得这没有任何必要。”说这话时,潮东的神色格外冷峻。

因为,在潮东的理解中,和观众应该是平等交流的朋友关系,彼此有自己的空间。很多观众一直以来都是很好的朋友,但很难被定义为“粉丝”。被借主持人作为偶像来寄寓自己的情趣、向往和愿望的“粉丝”追逐,则是一件再难受不过的事儿了,尤其来自异性更容易节外生枝、招惹麻烦,因为“我不喜欢有人追着我”,“我是一个有家室的人”。

他也不乐意包装自己,不屑干炒作自己,他甚至不希望大红大紫,他只想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说点有用的话,做点有用的事儿,对自己好、对大家好就行了。”

不过,即便潮东对待“粉丝”的态度毫不含糊,还是有顽固的女“粉丝”梦想着嫁给潮东这样的男人。更有语出惊人者,开始“琢磨”着要嫁给潮东的儿子了。 可见,防“粉丝”之路,潮东还任重而道远呢。

篇5:《Open Road 在路上》观后感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了总攻的最新号令:“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之心、必赢之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鼓作气,迎难而上,以更大的决心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扶贫开发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脚步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贫困群众始终惦记在心,他深情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前几年去,沿途山路颠颠簸簸,进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贫困群众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确实很沉重。这几年,我再去一些贫困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新房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成问题。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兴。”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一切伟大成就的背后,倾注了习近平总书记巨大心血和精力,感受到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强烈使命担当和真挚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亲民爱民的领袖风范,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让人备受鼓舞,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3月底,省委省政府发动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利用4,5,6三个月时间,奋力冲刺,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凝聚思想共识,树立必胜信心。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脱贫攻坚履职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化任务为责任、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要充分利用院坝会、大走访、宣讲培训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传递真情、理顺民心,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坚定脱贫摘帽信心。

坚持尽锐出战,确保打法精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冲刺的关键阶段,必须调精兵遣强将,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歼灭战,让一批好干部、好党员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排头兵。兵法讲究“以谋为上,先谋而后动”,面对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更要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因病、因灾、因学等问题支出骤增的农户进行动态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源头上抑制新的贫困的产生。

强化责任担当,锤炼过硬作风。“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受疫情影响,有些扶贫项目开工推迟、有些地区种养殖产品滞销、有些贫困群众务工收入减少...面对重重困难,更需要党员干部扛起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向身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亮剑”,积极破解脱贫攻坚战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抢时间、补损失,如期交上一份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答卷。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仅要扶贫,更要“频”扶,要在民生谋事、精准扶贫、创新取经三方面持续“频”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民生谋事”上要“频”俯身。“俯身问民需,事事总关情。”为民谋事不是一时之事,要形成“频”谋事、多做事、解难事的为民准则,把扶贫工作中的民需作为“频”谋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贫困群众的“大事小情”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点任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事,不应怕繁琐、反复,只有“频”俯下身子“不耐其烦”地为其解决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其燃眉之急,除其后顾之忧,不惧“频烦”,真正用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的心头上“温暖如春”,努力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真挚感情打动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群众基础。

在“精准帮扶”上,要“频”动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形势逼人、时间紧迫,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要压榨推进,保证时间,“频”动脑想对策,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首先,精准帮扶要把转变群众思想作为基础,在精准识别、实时掌握贫困户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掌握贫困群众第一手资料后,还要做到精确式指导、精准式帮扶,对哪个贫困村、哪个贫困户,该走什么样的脱贫路,做到“私人订制”“对号入座”,还要“频”动脑结合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新举措,用“最强大脑”“频”发力,做到把脉诊断、循因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高帮扶实效。

在“创新取经”上,要“频”抬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在脱贫攻坚中,要把创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依托,“频”抬眼、望八方,不断地向各地的好经验、新做法取经,并依靠资源禀赋,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积极探索创新“旅游+扶贫”“农家乐+扶贫”“电商+扶贫”等脱贫新模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真正让困难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近来,县长直播卖农产品、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各地纷纷“频”抬眼,借鉴成功好经验,大力推进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不断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盘活已有的产业资源,又给后续脱贫带来更多的支撑和力量,更有利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双赢目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让所有中华儿女兴奋的重要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为了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这一历史性伟大目标,我们必定在民生谋事、精准帮扶、创新取经三方面“频”俯身、“频”动脑、“频”抬眼,久久为功、“频频”发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综合大考”中,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4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时刻,如何跑稳跑实跑快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神、全力以赴,以“等不得”的态度、“急不得”的作风、“松不得”的意识,攻克最后堡垒,成功“撞线”。

只争朝夕,“等不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距离年底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还剩200余天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同时还要脱贫摘帽和疫情防控“双线作战”,各级各部门“等不得”,贫困群众更“等不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员干部不容再有“等一等”“拖一拖”的观望心态,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如果还只在坐而论道,工作缓慢推进,这是典型的不作为、慢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必须有紧迫感,保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将各项扶贫政策抓实抓细抓落地,扎扎实实真扶贫、扶真贫,夺取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

稳扎稳打,“急不得”。攻克贫中之贫同样也急不得,“急不得”并不是“不着急”,而是指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如果只追求脱贫摘帽的“速度”,大搞层层加码,就可能出现“注水扶贫”“数字扶贫”等现象,导致质量无法保证,脱贫成果也必然禁不起检验。“欲速则不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地尤其是还未脱贫的地区,要保持“蹄疾步稳”状态冲刺起来,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走好每一步。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群众的致贫根源都不尽相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党员干部要沉下心来深入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和脱贫面临的困难,因人、因地、因时精准施策,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摘帽自然水到渠成。

慎终如始,“松不得”。脱贫攻坚进行到当前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果,但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有松口气、歇一歇的思想,要始终绷紧弦,再加把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提到:“脱贫攻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全面彻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需做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文章。”各地各部门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深化扶志扶智,提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的自身造血能力;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5

当前,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防控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因疫情导致的脱贫再返贫等问题对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性的讲话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下达了“总攻令”、吹响了“冲锋号”。

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体现在履职尽责中,加大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帮扶力度。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要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心中,不断提升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让群众能够感觉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感到劳动有干头、生活有盼头、前程有奔头,真正享受到美好生活。党组织书记必须亲自抓脱贫攻坚工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把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让脱贫攻坚的成果真正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党员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任务中的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积极与村民搭建交流平台,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其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帮扶党员干部深入到联系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帮助完成微心愿,共商脱贫之策、共谋致富之路,落实好“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措施。促进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精准扶贫,发挥扶贫工作队的作用。扶贫工作队代表的是派出单位的形象,要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派驻村扶贫攻坚工作队员。扶贫工作队要指导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着力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增强服务本领。严格落实好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坚持好常态化入户走访,认真落实“一户一策”工作措施,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大调研,督促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无返贫情况的发生和新贫困户的产生。积极谋划村级产业发展,深挖资源,结合村情实际,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努力促进村集体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努力提升农村工作能力,要认真总结经验,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农村工作、农民群众具体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严格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工作中做到率先垂范、勇于担当,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农村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工作队”,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服务队”。

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夺取全面胜利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打赢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战。

篇6:《Open Road 在路上》观后感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在农村成长的干部,近年来振兴乡村,使得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历在目

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农村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抓好农村党建工作要集中在“聚民心、促发展、管长远”上下功夫因此,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新政策、新思想的宣传力度,想方设法解放群众思想,同时,一定努力让村集体有经济收入,以增强凝聚力利于推进工作。

一方面让新型职业农民留得住。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通过后期努力获得丰富的种养知识;也可以是高学历人才,从事着与农业有关的职业,在农业实战中掌握一技之长,得到公众认可,使得他们受人尊重并愿意留下来为农村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让跳出农门的人才回得来。不仅要落实好关于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等政策,而且要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从而促使以前跳出农门的村民、大学生等知晓农民将可以进行职称评定,职业农民将成为有前途的职业,带着技术、资金返乡创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全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共建美丽乡村,决胜脱贫攻坚。树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纯正党风、敦化民风、注重家风、培育新风,把文明乡风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村庄资源禀赋打好“组合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同时,要发展好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人,不仅将文化作为产业项目,如我县已将广灵剪纸打造成为一流品牌,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更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就优良的广灵民风进一步发扬广大,动员全体农民共建美丽乡村。

三、借助“互联网+”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决胜脱贫攻坚。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农村有丰富的小杂粮等优质农副产品资源,在促进、挖掘和扩大这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同时,必须广开销路,促进优质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从特色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电商人才培训、物流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努力发掘本地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运用现代互联网思维,培育创建品牌,严把产品质量关,实现诚信经营。同时要加快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2

一是认为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积极向脱贫攻坚先进组织和个人学习。实现全区全面脱贫、销号、摘帽是是黔江区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黔江区进一步开拓向前的关键战、攻坚战,也是背水一战。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正仰赖于千万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同志。正是他们的辛劳和奉献,让我们各个领域的脱贫工作进展显著,他们的贡献我们必须学习和铭记。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平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向为扶贫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学习。用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经验武装自己,推动黔江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

二是认为要进一步总结先进扶贫典型的经验,将他们的经验落实,将我们的工作抓实。当前黔江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形势复杂,不但要深入学习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更要不断反思,不断梳理,定期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将先进经验应用于黔江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将脱贫攻坚工作和黔江区三大发展战略、功能区定位紧密结合起来。将经验细化到乡镇、到村组,将工作落实到每一项建设、每一种产业、每一项到户措施。落实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坚决打赢今年脱贫攻坚战。

三是认为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戒骄戒躁,学习先进,强化担当,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氛围。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工作是党的历史责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义不容辞担当起脱贫攻坚“冲锋队”的角色,要学习先进典型的牺牲精神和担当精神,强化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团结带动全体干部群众,实现黔江区今年“脱贫、摘帽、销号”的总体目标。同时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结合实际,提高脱贫攻坚的聚合力和精准度,保证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真脱贫,脱贫成果真实为广大群众共享。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3

2月28日,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对2020年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部署。此次会议,明确了全省接下来一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方向与重点,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了方向指引。

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干部使命感。随着最后一批17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山西的5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实现了整体脱贫。但是我们看到,有的基层干部产生了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面对脱贫出列后的工作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有激情了,针对乡村治理的薄弱环节也没有了预防性措施,究其根本,还是在思想认识上对脱贫摘帽后的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缺乏了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为脱贫摘帽后可以“一走了之”。深化思想认识是关键,从长远看,脱贫攻坚结束后需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既巩固脱贫成果,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就需要广大扶贫干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扶贫干部对基层更加熟悉,对农村现状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乡村振兴的途中,扶贫干部将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对乡村振兴发展至关重要。

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政策稳落地。此次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为接下来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坚持防疫生产两不误。在农村基层,防疫任务艰巨,基层群众对新冠疫情认识不足,这就需要广大驻村干部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在疫情得到缓解时,还需要引导群众做好春耕事宜,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二是巩固拓展两促进。广大驻村干部要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找出脱贫攻坚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进一步深化细化就业、产业,社会、政策帮扶,做好巩固跟踪工作;同时对目前取得的成果进行拓展,扩大成果受益面。

挖掘特色产业,提高农村自生力。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提高农村脱贫致富的自生力,就必须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须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抓手。挖掘特色产业需要综合推进,发挥好区域优势,把当地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推进乡风的转变,推进农村的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的完胜不仅仅体现在脱贫摘帽,更体现在政策帮扶的延续性,体现在农村产业的兴旺发展,体现在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为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正确指引,让我们运用好“三大举措”,完胜脱贫攻坚!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仅要扶贫,更要“频”扶,要在民生谋事、精准扶贫、创新取经三方面持续“频”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民生谋事”上要“频”俯身。“俯身问民需,事事总关情。”为民谋事不是一时之事,要形成“频”谋事、多做事、解难事的为民准则,把扶贫工作中的民需作为“频”谋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贫困群众的“大事小情”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点任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事,不应怕繁琐、反复,只有“频”俯下身子“不耐其烦”地为其解决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其燃眉之急,除其后顾之忧,不惧“频烦”,真正用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的心头上“温暖如春”,努力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真挚感情打动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群众基础。

在“精准帮扶”上,要“频”动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形势逼人、时间紧迫,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要压榨推进,保证时间,“频”动脑想对策,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首先,精准帮扶要把转变群众思想作为基础,在精准识别、实时掌握贫困户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掌握贫困群众第一手资料后,还要做到精确式指导、精准式帮扶,对哪个贫困村、哪个贫困户,该走什么样的脱贫路,做到“私人订制”“对号入座”,还要“频”动脑结合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新举措,用“最强大脑”“频”发力,做到把脉诊断、循因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高帮扶实效。

在“创新取经”上,要“频”抬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在脱贫攻坚中,要把创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依托,“频”抬眼、望八方,不断地向各地的好经验、新做法取经,并依靠资源禀赋,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积极探索创新“旅游+扶贫”“农家乐+扶贫”“电商+扶贫”等脱贫新模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真正让困难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近来,县长直播卖农产品、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各地纷纷“频”抬眼,借鉴成功好经验,大力推进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不断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盘活已有的产业资源,又给后续脱贫带来更多的支撑和力量,更有利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双赢目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让所有中华儿女兴奋的重要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为了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这一历史性伟大目标,我们必定在民生谋事、精准帮扶、创新取经三方面“频”俯身、“频”动脑、“频”抬眼,久久为功、“频频”发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综合大考”中,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2020《中国扶贫在路上》观后感心得5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督查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利剑之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要督在实处,察在要害,使脱贫路上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实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盯紧“时间表”,严督脱贫“进度条”,防止脱贫路上“慢作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清零战”任务艰巨、压力重大、时间紧迫,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倒计时”,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后,各级党委政府根据脱贫目标任务要求,排出了攻坚“时间表”,挂图作战。各督查部门要严格对照预期目标,对标时间节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推诿拖沓的“慢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立说立行,紧锣密鼓推进脱贫攻坚“进度条”。

瞄准“任务书”,深督脱贫“责任链”,杜绝脱贫路上“乱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的脱贫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前,部分未脱贫地区和未脱贫人口面临着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出行难等不少急需解决的难题,部分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人口存在着就业不稳定、产业不持续、返贫风险高等问题。“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党员干部越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各督查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对照责任清单,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弄虚作假的“乱作为”,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务实笃行,苦干实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扣紧脱贫攻坚“责任链”。

聚焦“硬杠杠”,实督脱贫“成果表”,整治脱贫路上“不作为”。“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脱贫攻坚的底线目标任务,也是评判脱贫攻坚战是否全面打赢的硬指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指标,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清除最后的“拦路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各督查部门要全面对标脱贫底线标准,紧盯核心指标,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路上摒弃敷衍塞责的“不作为”,以“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责任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Open Road 在路上》观后感】相关文章:

上一篇:7一分钟教案表格式下一篇:双沟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措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