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600字红星照耀中国

2024-05-26

读后感600字红星照耀中国(精选6篇)

篇1:读后感600字红星照耀中国

我会用英勇,顽强,勤劳这三个词来形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的资料。

英勇的意思是英勇:勇敢出众;勇敢出众的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英勇善战。比如在第八篇同红军在一齐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英勇、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这就是他们英勇的一个方面)。

顽强的意思是顽强:强硬;坚强。勇敢出众,强硬不屈。比如在第五篇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长征这么的不易,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且还活得很好,说明了中国解放军的顽强。

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人民解放军都十分的勤劳、能干。这也是人民解放军对战国民党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所以我认为用英勇、顽强、勤劳来概括红星照耀这本书是十分完整的。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彭德怀很多,怀他小时候的经历并不是很好,可是他却没有对这个世界没有信心。他17岁带领饥民去攻打粮仓。说明了他是一个十分有正义感的人。

我从红星照耀中国的一段中,“在表演途中我突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是我才看到他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边的一个小号手身上。”说明了他很喜欢小孩子,也没有官架子。

我从“长征途中自我的马让部下们骑。”说明了他是一个很有兄弟情的人,也体现了他没有官架子,身为一个长官却把自我的马给部下骑。也说明了人民解放军与人民之间没有距离。

因为这些种种原因,所以我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彭德怀先生。

篇2:读后感600字红星照耀中国

当时红军刚完成长征不久,红军三个方面军加起来才5万余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也不到10万人,遭受着国民党蒋介石的围剿封锁,在外人看来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中国红色政权能否生存下去都是问题。但斯诺先生却能预见到红星照耀中国,是因为他通过亲身经历,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红军,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这颗红星的力量。虽然当时这颗红星的力量还很小,但是却充满了理想信念、坚贞不屈,也因此而必将光芒万丈,照耀中国。

红星的力量是伟大的,正是靠这股力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正是红星的力量,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纠正各种错误,始终依靠人民并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从“东亚病夫”走到世界GDP第二的今天,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红星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党的力量,它来源于哪里?我认为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紧密的军民鱼水关系,来源于上下同欲的官兵一致。在革命的历程中,许多先烈牺牲了,仅红军长征牺牲官兵达10万人之多,但他们无怨无悔,为了抗日救国、为了解放劳苦大众、为了民族复兴,多少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战。

该书通过许多小故事,反映出这种精神、这种力量。例如:书中写道“我看见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走”。

从这些事例能看到,红星力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紧密联系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所想,为人民谋利。

八十年过去了,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新的长征。党就是带领我们新长征的红星,力量是巨大、不可战胜的。以来,习近平主席打虎拍蝇,肃风正气,党风、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好转;克服经济下滑,转方式、调结构,增加新动能,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打好脱贫攻坚战,注重民生福利福祉有口皆碑,核工业二二一局离退休职工收入、待遇就得到了明显提升改善。抓好谋篇布局,四个全面、五个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观,做好顶层设计;一带一路面向世界、国际地位作用、还有改革、南海斗争胜利都在逐步彰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让我们深深感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国为民的情怀,驾驭全局的能力,敢于担当的勇气,这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篇3:闪闪红星照耀中国(组诗)

看,他们出发了

这是一支神圣的队伍

这是一支坚强的队伍

这是一支坚韧的队伍

这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

他们出发了

离开江西瑞金,悲壮的离开

他们头也不回

他们用信仰坚定着脚下的路

他们的前方是甘肃会宁

他们用头上的五角星

照耀着脚下的路

中国工农红军

我在历史的课本上仰慕着他们的背影

在金秋的十月

我知道他们当时的心情是

多么的不舍

但,在党中央的号召下

他们胸怀着热火和信念,胸怀着共产党人

救国救民的情怀,他们要用脚

丈量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一步,就这样,从容地迈开了

1934年10月10日

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出发!背着枪,背着包袱

稚嫩的脸庞写满了自信与自强

出发!一曲人间的浩荡旋律在中华大地唱响

出发!一曲浩荡的长征组歌开始呐喊出第一个音符

出发!一支肩负着民族的希望的队伍

在脚步声中,向着阳光,前进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在低谷中,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党

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在史册中

永放光芒

就像一个破折号

在历史的拐弯处,让我们的党看见了希望

让我们的军队,有了主心骨

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

遵义会议,一次伟大的会议

热烈的掌声,至今回响在历史深处

仿佛能听见

一个嘹亮的声音宣告一段历史的新生

仿佛能看见

一个伟岸的背影,把中国的方向

画出一个圆满的句号

历史选择了遵义

一次伟大的会议

诠释了一个政党的光明和前途

1935年6月,爬雪山

皑皑白雪,壮美

夹金山,用雪山的纯洁辉映着

中国工农红军

单薄的背影

爬,一支年轻的队伍

用顽强的意志和单薄的身躯

翻越着极度寒冷的雪山

有的人倒下了

就是一座挺立的丰碑

更多的人

翻越了皑皑白雪塑造的光辉大道

长征,爬雪山

一支团结的队伍在风雪中意志如钢

一支伟大的队伍在风雪中展翅翱翔

一支铁的纪律打造的队伍

成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支战胜自然困苦战胜风雪雨寒的队伍

就是一种精神在传承

——长征精神,是一曲时代底色里的辉煌赞歌

1935年8月,过草地

我总是会被一些故事

感动的热泪盈眶

我总是会被“跟着走”三个字

背后诠释的含义所震撼

许多烈士把生命留在了草地

留在了西北若尔盖地区

他们挑战着生存的极限

没有吃,吃树皮,吃皮带……

他们面对极寒

单薄的单衣,冻得哆哆嗦嗦

是前面的曙光在召唤

是前面的阳光在指引着胜利者的脚步

跟着走

跟着走

就这样,茫茫草地,也没有挡住

一支队伍战胜困难的决心

1936年10月,胜利会师

就像一把钢刀

经过了烈火的锻造和淬取

就像一把利刃

经过了万千次的打造

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

一支被载入史册的队伍

用双脚完成了一部史诗的写作

冰天雪地里

他们战胜了严寒

枪林弹雨中

他们迎着子弹向前冲锋

在敌人惊讶的目光中

他们完成了壮举

见到战友

紧紧拥抱,我们胜利了

长征精神——

是民族的自强不息中书写的精神

是用信念和信仰用双脚丈量的精神

是用勇气和决心,用毅力和恒心完成的诗篇

我们胜利了

是的

一段宝贵的财富

从此,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篇4: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第一,人民的愿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通老百姓或受军阀混战之累,或受富人压迫之苦,使得他们希望有人可以带他们站起来、将他们武装起来。斯诺了解到,中国工农不是懦弱的——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纪律的整体——而这个整体是有能力,也是有实力的!在斯诺看来,那些可怜的、困苦的老百姓认为“无论来了什么政权都比上一个好”。不仅如此,斯诺还发现:人们愿意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当红军——送去为革命事业的发展献出一分力量!原来,人民的愿望其实很小也很少。不过是求不交重税吃上足够的粮食、好好活着。有时奢望读书写字。然而,不论是希望还是奢望,红军都为他们实现了。

于是,投身革命的人愈发多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哪里有社会底层人民,哪里就有红色革命”的形式。红色革命的种子撒遍全中国。

第二,宣传。这一点和上文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读《彭德怀形象》该篇时,我和母亲就彭1930年积聚兄弟成立军队与后文彭的自述展开讨论。很快,我们谈到了他研究共产主义的原因。母亲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我认为,他的经历使他产生了某种愿景和信仰——令他关注。同时,或许还存在宣传的成分。就比如布哈林的《共产主义入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现实的、“学术的”宣传。包括书中“用一种政治学说来激励他部下的士气”,亦可以被称为一种宣传。

除此之外,还有红军战士对不了解他们的农民的宣传,还有红军对俘虏的宣传,还有红军剧团以及红军所制作的招贴画关于帝国主义的危害对大众的宣传……甚至红军政治课上的讨论也或多或少有宣传的成分。

这其实和独木不成林的道理一样,——革命不是个人的——革命是在社会各层人民的联合中展开的!同时,它也不是静止的——它是运动的!

篇5:《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作者常年跟随于红军共同生活,甚至于许多中共领导面对面交流,也正是因为这样本书的内容大到红军领袖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论形态。他站在非常可观的角度,从小人物的小事,不仅反映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心理状况,更是从侧面的角度表现出红军以及那些遥不可及领袖们的精神状态。

在书中“苏维埃社会”一节中的一部分,令我影响深刻。“中国农民通常最讨厌她自己家庭之外的组织纪律和任何社会活动,当提到这一点时,一些党员大笑起来,他们说中国农民如果是为自己而不是为民族,---地主或是税务工作,他们没有不喜欢组织和社会活动的。”我不得不承认与我谈话的大部分农民看上去都支持苏维埃和红军。他们中许多都是很自由的进行批评和抱怨,但是当问到他们是否喜欢现在这样儿不喜欢过去的日子时,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带着强调的语气。是的!

篇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通过描写各种人物,突出当时中国挺身而出的英雄之多。如果没有那些英雄的挺身而出,我们现在的生活该是多么痛苦啊,每天心惊胆战的生活,一刻不得安宁。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五章长征,过大草地,过大渡河,举国大迁移,被第五次围剿。那些英雄们是挺过了多少的痛苦,而蒋介石在日本侵略时围剿自己的同胞,这是多么不明智的举动。

毛主席对老百姓的平易近人令我十分震惊。毛主席的思想是你我难以触及的领域。再次向毛主席致敬。斯诺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各种人物的插图,他们其实并不是多么不平凡,他们也只是平常的人,但这种意志与思想是平常人难以企及的。

我们虽然拥有不同的脸与不同的眼,但我们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我们没有太大的区别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红军的大学有许多独一无二的地方,他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想想我们现在的教室,是多么的先进,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们成功让日本无条件投降。

上一篇:励志教育励志教学的名言名句下一篇:班级广告创意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