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朗诵范文

2024-05-10

国学知识朗诵范文(精选12篇)

篇1:国学知识朗诵范文

诗文朗诵比赛趣味知识问答题

1.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最多的是哪一部? 提示:中国四大名著

《红楼梦》

2.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 屈原

3.诗句“飘飘何所似”的下一句是?:天地一沙鸥(杜甫)

4.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杜甫

5.“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下句是: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名句?王安石

7.“三年不喝酒”的下半句是:吃穿啥都有

8.“长相思,在长安”出自于谁的笔下?李白

9.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静夜思

1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代人物是:陶渊明

1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谁写的?曹操

13.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的下一句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14.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的是什么地方?剑桥

大学

15.“秋风萧瑟星汉灿烂”出自于那位诗人之口?曹操

16.“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哪种乐器的演奏?琵琶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谁的词? 苏东坡

1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句诗写的是谁?杨玉环

(杨贵妃)

19.“信天游”是哪个地方的民歌的主要形式?陕北

20.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被称为“五柳先生”是因为:他家门前有5株

柳树

2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出自于哪位大诗人的手笔?

柳宗

篇2:国学知识朗诵范文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纳芳尽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赵以夫《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事当时林下香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兰竹菊·蒙汉良书[2]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杜牧《题新竹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菊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陈毅《幽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

花》.著名画家张大林教授全国政协礼堂作品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 卜算子 咏梅》.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广群芳谱 清 刘灏(最初是《种兰》苏辙写的)《中华,中华》柯岩这一片土地叫中华,这一片碧波叫中华,这一片彩云叫中华,中华,中华,我们慈祥的母亲,我们可爱的家,我们胸中沸腾的热血,我们心中璀璨的宝石花。喊一声中华啊,情如

泉涌;喊一声中华啊,泪如雨洒。我们曾遭凌辱、奴役、践踏,战斗的旗帜在硝烟中高挂;

我们曾被封锁、禁运、制裁,高昂的头颅从不低下。爱中华,是血脉相连的爱,从来掺不得

半分虚假。爱你的三山五岳、江海湖泽,爱你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爱你的诗词歌赋、诸

子百家,爱你的宫殿城阙、石窟宝塔,爱你的松柏杨柳、梅兰竹菊,爱你的江南春雨、塞北

雪花。爱中华啊是梦魂萦绕的爱,请看亿万儿女彩笔绘新画:工人迎涛涛洪峰挺身筑大堤,炉前拼搏高温不知有冬夏,农民抗旱抗涝汗水化金谷,扬尽晒干一片忠心交国家;战士海南

高脚屋里日夜伴波涛,雪山上餐风露宿守边卡;知识分子千山万水寻宝藏,课桌前熬白了多

少黑发!真正爱中华,把血肉之躯铸长城,化做人民英雄纪念碑,朝阳下一朵胜利花。真正

爱中华,默默奉献甘当砖和瓦,筑起人民共和国,我们共同的千秋大厦!灿烂的蓝图已铺开,让我们用忠诚与爱装点它,让我们用汗水与热血,描绘它,绘一幅万里锦绣黄土地,绘一幅

篇3:国学知识朗诵范文

一、深刻领会将国学知识融入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一方面为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科学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价值观念的输出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工作,主动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侵蚀。当前,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活动屡禁不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部分人群中滋长蔓延,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迫切需要从国学中汲取“正能量”,确保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思潮前不迷失方向。学校作为国学传播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在文化教育、传承和传播方面比社会、家庭更具有集中性和高效性的优势。尽管近年来学校在国学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例如:在教育模式方面,传统的文化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全面培养逐渐被“才”的专业训练所替代;在教育内容方面,政治性的内容所占比例过重,道德性、文化性的内容偏少,国学教育没有占到一席之地;在教育的方式方法方面,学校学生思想工作与国学教育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实效性不突出等问题,迫切需要从国学中吸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提供借鉴。

二、科学把握国学与学生思想工作的内在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和人类文明深层积淀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思想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二者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等深层次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不但为将优秀国学融入学校学生思想工作提供了可能,而且为从整体上提高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奠定了基础。

国学与学生思想工作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文化”一词古已有之,其原意为“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西方,“文化”一词发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慧。一般来说,文化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即人化,它反映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思想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教人“学会做人”为目的的文化教育活动。文化在“化人”的过程中,与思想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是一致的,它隐性地执行着思想工作的功能,思想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产物,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思想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无一能离开对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创新,思想工作目标实质上是把一个人塑造成属于特定文化群体和文化环境的“文化人”。可见,思想工作具有内在的文化属性,只有把思想工作放到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才能实现文化先进性和思想工作实效性的双重建构。

“思想工作为先”是国学与学生思想工作的共同特征。坚持“思想工作为先”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根本要求,同样也是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首要特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思想工作为先,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而国学自始以来就是一种崇德重德型的文化,道德文化是国学的显著特征,道德教育是一切教育之首。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重伦理、倡道德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德教为先,育人重德。从孔孟荀一直到宋明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都始终把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中心,在中国的国学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思想中,并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中的爱国、正义、礼貌、诚信、孝敬、奉公、天下为公等精髓,不但与学校思想工作教育要求相一致,也与学校道德价值体系相契合。

国学与学生思想工作共同统一于人才培养。国学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国学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思想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化人”与思想工作的“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指向“人”,也就是学生。从广义上讲,一切精神文化活动都会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因而一切精神文化活动都可以称为“思想工作”。“文化”是对人的熏陶和教化,“化人”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同时,思想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育人”的过程是有目的地、自觉地以特定的文化“化人”的过程。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与思想工作的育人功能本来就具有共同的相通之处。因此,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探索将国学融入学生思想工作的途径

思想工作为先,全面融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将优秀国学融入学校学生思想工作,要始终围绕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既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又要将优秀国学的文化因子以实践活动融入学校学生思想工作中,同时还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用优秀国学的内容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价值取向方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在教育过程方面,要将优秀国学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财富融入学生思想工作,在引领学校学生思想工作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谨、意蕴深厚的有机整体,进一步充实到新时期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内容体系之中;在工作途径方面,要将优秀国学融入贯穿到课程教材、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贯穿到教学、管理、服务、氛围营造等各个环节,不断拓展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从整体上提高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承精华,批判融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会有相应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与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相对应。国学有着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也是与传统农耕经济相适应的。受历史的局限,国学既有其精华的内涵,也有其糟粕的部分,例如:忠君思想、鬼神思想、宿命论等。因此,将国学中精华的部分融入学校学生思想工作中去,不是笼统地、囊括性地融入,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批判性地继承与融入,将国学中精华的部分融入学校学生思想工作中。在目标的设定方面,要将学生的道德素质、品质的教育摆在首位,培养学生温文尔雅、德才兼备、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合理选取国学中的核心内核。

以文化人,渐进融入。从本质上来说,文化即“化人”的过程,即通过系统的培养、教育、教化,使一个自然人变成具有一定素质、能力和规范的社会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国学,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表现出极大的生存智慧和民族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学是一种以“化人”为主要功能的文化系统。在将国学融入学校学生思想工作中,要紧紧把握“化人”这一重要功能,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工作体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思想工作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思想工作课程,积极开展思想工作活动,努力拓展思想工作途径,使学校学生思想工作更具科学性。例如,在国学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小学阶段可考虑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学阶段要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大学阶段要加强国学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开展国学科学研究等。使国学在融入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在目标、内容、活动等方面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层次递进、螺旋上升,切实做到与时代发展要求、与教育和学生思想成长规律、与学校学生思想工作实践有机统一,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篇4:论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

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联系

国学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沉淀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结,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影响

至今为止,对国学的定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学在《英汉词典》中被翻译为汉学,当然此处的“汉”是指中华民族。通常认为,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诸子百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把国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国学是指经、史、子、集;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总和。国学教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道德的操守、知识的学习、语言表达及综合表达的能力。其中,国学的教育以道德为基础和中心。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底蕴的积累。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对新闻知识的理解把握。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有着对新闻知识通透的理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是深受国学思想影响的。国学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其博大精深经历了千百年的时代熏陶和检验,而新闻是为历史作准备的。新闻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到每家每户,大到国家之间。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也成为了未来时代发展的一个向导,也为国学增添了内容,丰富了国学体系,使得国学更有活力。

(二)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补充

国学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为研究的对象,它还有两个称呼:“古学”、“旧学”。而新闻知识突出在一个“新”字上。新闻知识的广泛性也涉及了对他国新闻知识的把握,这是国学内容里面欠缺的地方。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通晓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等新闻知识,还要对新闻业发达的西方新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闻知识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学内容的不足,也扩展了国学的教育体系。

国学教育的现状

(一)国学教育的发展在衰退

在某一时间段里,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致使国内兴起了崇洋媚外和全盘西化的高潮,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在国内传播所做的努力,而导致国学教育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今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二)国人对国学教育的渴求程度在上升

2005年,新浪网关于国学教育渴求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调查对象希望他们的孩子接受国学教育。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3%的家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国学教育中受到了不少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近90%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表明国学教育对孩子人格修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由于西方文化,在今天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国人渐渐意识到重振本国文化迫在眉睫。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素质、提高文化底蕴和陶冶情操。国人对国学教育的渴求程度提升还跟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有关。

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言论和舆论,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中国有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它并不是仅供炫耀的资本,而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其次,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千百年來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国学作为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国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不仅体现在它的历史性、民族性,还体现在综合性、全球性。一个国家有没有自己的学术文化特征,与这个国家有没有自己强劲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不再只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多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当然,文化实力的竞争也被列入了竞争的范围。

最后,进行国学教育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前,我国的新闻界沿存诸多问题,有偿新闻、假新闻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业的健康发展。国学教育的熏陶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素质起着很好的提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理性地对待国学教育

(一)新闻工作者需要系统地学习国学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学习新闻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马克思主义知识来分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扬长避短,立足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予以取舍。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现阶段一些文化快餐所带来的问题,如:没有深度思维,没有文化内涵,知识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较为空洞。虽然,现在国学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传播国学思想的书籍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接受国学教育的途径主要还是靠媒体的传播,媒体渠道大大加快了传播速度。若因为新闻工作者相关的新闻知识缺乏,对国学的教育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国学教育扭曲化或让民众长期停留在文化快餐上是不利于人们精神文化健康发展的。所以,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化自身对国学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对历史文化的解释才能经得住民众的考验,同时有利于对国学教育的接受程度。

(二)对国学教育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树立民族意识又要对外来文化进行正确取舍,善于学习和引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先进的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本国文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新途径,有利于对新闻知识的全面把握,又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三)要时时刻刻维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宣传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新闻工作者对于弘扬先进的优秀文化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兴起的“国学热”,新闻工作者不能陷入热炒的泥潭,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和产生的舆论效应不能仅仅是一场无意义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炒作。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骄傲和自豪。现阶段,国学教育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安邦定国了,在社会生活中,国学教育体现的作用更多体现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生活伦理方面。国学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是一场深厚的民族文化运动,它不同于当前的电脑热、明星热,进行国学教育需要理性的心态,它的发展、弘扬和创新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体力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

| 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王 姣

篇5:我爱国学朗诵稿

国学是什么?国学,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灿烂的瑰宝,是我们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精神食粮。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同回味祖国灿烂的文化,一起赞美伟大的国学!记不清,从何时起,在父母的影响下,诵读国学,已成为我每日必修的课程。一首首名诗佳词,带领我体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领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感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峥峥傲骨;品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拳拳爱国之心。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苏轼那首大气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岳飞那首浸满血泪的《满江红》: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就这样,悄悄地与国学牵手,捧一代书卷,同圣贤神交。孔子教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子教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庄子教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孟子教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润物细无声,国学经典,教会了我很多很多••••••不知不觉中,它已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的思想,约束着我的行为。一句句看似深奥的经

典论语,却闪烁着这样非凡的魅力;一首首看似平凡的古诗句中,竟蕴藏着如此深刻的道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有人终日无怨无悔地照顾生病在床、双目失明的老奶奶,而我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也以各种方式,努力成为奶奶的“开心果”和精神支柱,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我早已深深地懂得: 大孝无言,大爱无声!

我能体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情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一种豪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气节!我正是从一部部国学经典中读懂了“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浩然正气,读懂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在学习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将积极向上、乐于进取、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当成是我的责任,这不也是爱国吗?这一分骨气,这一番成绩,正是因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已重重地刻下了一句话: 少年智则国治,少年强则国强!

孔融让梨是告诉我要谦让友爱;“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警示我要勤俭节约;“恃人不如自恃也。”是教育我要独立自强。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国学承载

篇6:国学经典朗诵稿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芼[ mào ]:有选择之意。 荇菜:水草名。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

葛:植物名。 覃:借作藤。 濩[ hùo ]:煮。

綌[ xì ]:粗葛布。 斁[ yì ]:厌。

絺[ chī ]:细葛布。

卷 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

卷耳:野菜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寘[ zhì ]:放置。 陟:登高。

痡[ pǔ ]:义同瘏。

隤[ túi ]:隤=颓;虺隤[ hūi tūi ]:疲惫。

罍[lěi]:酒尊。 兕觥:犀牛角制的大酒杯。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瘏[ tú ]:疲病。 砠[ jū ]:有土有石的山丘。

樛 木

南有樛木,葛藟系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注:

樛[ jīu ]:乔木的树枝下垂。

藟[ lěi ]:葛类。 福履:福禄也。

螽 斯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

螽[ zhōng ]:蝈蝈。 诜诜:音申,多也。

薨薨:音轰,形容螽的齐鸣。

蛰:音知,和集也。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夭夭:木少盛貌。 于归:指姑娘出嫁。

篇7:国学经典朗诵比赛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国学”博大精深,国学所蕴涵的关于人本的关怀、人性的向善,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凝聚和责任,关于坚忍、刻苦、拼搏和进取等文化精神实质。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二、国学教育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

三、经典诵读内容

诵读《三字经》及《小学生必背古诗》前20首

四、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为了使活动能更好的展开,提出如下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阅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

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3.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4.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五、活动流程

1.班主任致辞

2.诵读展示

3.投票评奖

4.班主任对本次活动做总结

篇8:5人国学朗诵稿

礼毕

五人合:诗篇深植爱国心,长歌浩叹赤子情

5:三2班国学展示

1:中国有一条千古长流、万世不竭的文化长河。这条河,从远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向文明,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辛酸和遗恨。

2:今天我们疏理这条河道,披沙捡金,拾取光照华夏,情动古今的爱国诗篇。

3:听,不灭的诗魂正在召唤着后来人;看!文天祥来了,陆游来了,王昌龄来了……一代代的爱国诗人们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纷至沓来。

4: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尤以边塞诗最著。

5:《出塞》王昌龄

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3: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爱国主旨,气势宏大,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2:诗人陆游在临终时也不忘叮嘱儿子,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5:《示儿》陆游

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诗人致死仍是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失地、统一祖国,这是多么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啊。

2: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文天祥,兵败被俘,仍誓死不屈,就义前写下著名诗句

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诗词表达了其宁死不屈的决心。

3:纵横中华大地,长歌浩叹多少英雄豪杰。

4:历览千载辉煌,静听唐朝烟尘宋朝风雨。

3:今天我们在这里抒发对祖国的爱,便是一份忠诚的爱国誓言。中国心不老,爱国情不变。1、2、3、4: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俱往矣,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三2班国学展示完毕

敬礼

篇9: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

开场白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乙: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丙: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丁:国学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甲: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乙: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甲: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乙: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丙: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丁:诵读国学经典,展示自我风采。甲: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华容一中,乙:我们要用用雅言传承文明,丙:我们将用用经典浸润人生,丁: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合:华容县进修附中“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结束语:

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读书吧,在书香中,我们坐看云卷云舒 乙:读书吧,在书香中,年轻的心灵将更加澄澈 丙:在诗文的海洋里,我们的胸怀变得更加壮阔 丁:在诗文的山巅上,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高远 甲乙:我们在回味中享受诗情画意 丙丁:我们在诵读中感受美文经典

合: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愿华夏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乐章。

华容县进修附中“经典诵读比赛”到此结束。再见!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敬爱的刘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

(校长讲话)

男:这是先贤用文字雕刻的灯盏,那亘古不息的光芒穿越历史的烟尘,无声的照亮了我们内心的黑暗;让我们一起聆听圣贤的真言。请听《增广贤文》节选朗诵:闫安。

女:汉乐府指由汉代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汉乐府中,很多诗歌广为流传。请听《长歌行》朗诵:李想。

男:苔痕绿,草色青,调素琴,阅金经。好一个雅趣陋室,好一个陋室主人。请听《陋室铭》朗诵:张洪涛。

女:看!雨中飞舞的长枪,梦回千年的宋朝,将军凭栏而吊,满腔的愤怒与豪情,化作这绵绵细雨。听!那是将军无法释怀的万千愁肠……念!那是英雄壮阔的无限思量。请听《满江红》朗诵:董宗泽。

女:这是先哲用思想编织的风帆,那摆渡灵魂的桨橹划过岁月的风霜,无言地把我们载向美好的彼岸,让我们一起接受先哲的教诲。请听《增广贤文》朗诵:高子恒。

男:这是先贤们精选的立身箴言,拥有它,就能使我们找到生命之舟的司南,践行它,将会谱出完美的人生诗篇。请听《弟子规》之入则孝

朗诵:蔡欣如聂强。

女: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了多少英雄。羽扇纶巾不在,雄姿英发犹存,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请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杨文靖。

男: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水曲曲弯弯,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请欣赏《春江花月夜》,朗诵:唐俊鹏

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中华古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很多流传佳作成为了我们的吟诵首选。请听《古诗三首》,朗诵:冯文静婷。

男:秦汉圣贤,飘逸洒脱,洞察深邃,真知卓见。诵读其佳作,修身清净,自足自信。请听《淮南子》节选,朗诵:杨欣雨

女: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羽扇轻摇,御敌于千里之外。这就是传奇军师诸葛亮。公元228年冬,诸葛亮获悉魏军攻吴兵败,关中虚弱,于是上《后出师表》决心再次北伐。此表对仗工整;音节铿锵,感情真挚,酣畅平易。请欣赏由李丹彤朗诵的《后出师表》。

男: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请听《水调歌头》,朗诵:王雪。

女:礼貌风流美,文明大雅存,恭听父母言,谨行子女道。请听《弟子规》节选,朗诵:一年级全体同学。

男: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变白雪。悲而能壮,哀而不伤。请欣赏李白的《将进酒》,朗诵:五年级全体同学。

女:我是雏鹰,展翅高飞在蓝天;我是雪莲,装点巍峨的玉龙雪山,我是中华少年,心系壮大祖国的信念。请听《中华少年》,朗诵:六年级全体同学。

男:这是一轴五彩缤纷的画卷,让人读出无穷的惊叹;这是一座美伦美奂的宫殿,让人心生无限的留恋。它有为人处事的忠告,有修养品行的妙言。请听《格言联壁》,朗诵:二年级全体同学

女:嬉戏见本心,承欢显真情。泰山曾做砺,沧海几扬尘。典雅的诗句,唯美的音律,展现着汉语的神奇。请听《笠翁对韵》,朗诵:三年级全体同学。

男: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

女:面对这个承前启后、日新月异、继往开来的时代,合: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男:请听《少年中国说》,朗诵:四年级全体同学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今天,畅游在诗文的海洋,我们的胸怀变得更加壮阔;

女:今天,站立在诗文的山巅,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高远

男:我们在回味中享受诗情画意!

女:我们在诵读中感受美文经典!

合: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愿华夏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乐章。

男:南关小学国学经典朗诵比赛到此结束。

合: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主持词·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女: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女:刘河中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主持词·结束语

男: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女: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

男: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女: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合:读书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篇10: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

数声鶗鳺,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

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

篇11: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

醉垂鞭 张 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篇12:国学经典朗诵演讲稿

篇一: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照进心灵的一缕阳光》。

走进我们xx小学,你抬头看一看,就会看到十七根柱子上镌刻着鎏金的大字,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我们惠小的校园变得熠熠生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道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如一缕缕阳光把我们稚嫩的童心照亮。

侧耳听一听,你会听到每班琅琅的诵读国学经典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三字经》,让我们学会了用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够;“圣人训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读《弟子规》,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孝”文化对人性深处的撞击与激发;“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增广贤文》,让我们学会了取舍得当,人格光亮。正如我们可敬的朱校长在国学经典这套校本课程里所写的那样:“国学经典让我们热爱春花秋月,热爱人间喜悦,能唤醒我们生活中的优美与飞扬,享受人生中的快乐与柔软!”这一席话,如一缕阳光让我们孩童的心变得温暖无比。

升入五年级后我们每周都要诵读《增广贤文》,它就像我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又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沐浴在经典的芬芳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千经万典,孝弟为先”让我牢记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亲。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为了让我健康幸福地成长,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也要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饭;要懂得感恩,记住他们的生日;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这些不都是《增广贤文》带给我的启示吗?它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

记得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七点半,我们照例举行升旗仪式。我看到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云,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着,我听到了校领导说:“今天我们要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颁奖仪式,请获奖的同学上来领奖……”“我会获奖吗?那次诵读,我背得应该是100分吧,为了能够诵读好,我一回家就拿出《增广贤文》这本书,开始给妈妈读,给弟弟读。听妈妈说,我晚上睡觉做梦时,还背着”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简直是走火入魔了。我好想听到我的名字,心嘣嘣直跳,忐忑不安,终于念到我们五年级的名单了,当我听到”刘新萌“时,我悬着的心才放下了,我真是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我高兴地跑到升旗台前,从陈丽芳老师的手里接过奖品,此时我的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脑海里想到了那句”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名言,读书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而读国学经典更是如一缕阳光一样,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若云霞,辉耀千秋。愿我们的校园从此书声琅琅,翰墨飘香;愿我们的同学从此文思泉涌,谈吐高雅;愿我们都以经典为伴,将国学精粹继承和发扬光大,让国学这一经典成为照亮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一缕阳光!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辅延的国学经典,坚持走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怎样创新,怎样有所突破。去年圣诞节我们请全国新经典课题组的专家领导来给我们指点迷津,他们给我们出了很多金点子,让我们豁然开朗。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学校成立了”时尚经典“开发小组,把国学经典和现代时尚生活结合起来,开辟了国学启蒙的新天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经典时尚短信研究。二是经典与儿童剧创作研究,三是、经典主题阅读研究,四是经典与学生文言写作研究等。

一、经典时尚短信研究,旨在让学生学习经典,品味经典,运用经典,创编并传播文明高雅的短信,以传播文化,丰富生活。我们已做了以下的工作:

做调查,了解短信;

听讲座,感知方法;

选时机,练习创编;

后援团,修改发送;

家长团,相互转发。

学校大队部成立了经典时尚短信研究院,定期开展活动。

二、经典与儿童剧创作研究:是把国学经典的内容创编成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在舞台上表演,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如去年我们把描写儿童的九首古诗以孩子一天的活动为线索,排成了一个融朗诵、音乐、舞蹈、歌唱为一体的节目,在无锡市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表演,获得了特等奖,并在颁奖典礼上再次演出。再如,我们把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故事也编成了剧本,以说书的方式开头,融话剧、歌舞、音乐为一体,表现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高尚而又平实的美好形象,让观看节目和表演节目的学生都受到了思想品德的陶冶。

三、经典主题阅读研究:这是我们准备开辟的综合实践可复制课程研究,主要研究方式是每个学期围绕一个国学经典主题,搜集各方面相关的阅读资料,展开阅读活动。有植物专题研究,如”柳“文化主题阅读,”荷“文化主题阅读等;动物专题研究:如”蝶“文化主题阅读;自然风物专题研究:如”水“主题阅读,”山“主题阅读,”月“主题阅读等;节日文化专题研究,如”清明节“主题阅读、”端午节“主题阅读等;历史人物专题研究:如辛弃疾主题阅读,陶渊明主题阅读等等,让学生在主题阅读中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祖国的历史人物民族精神。

四、经典与学生文言文写作研究。这个主题主要在高年级进行,学生诵读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经典,形成了初步的文言文语感。我们在合适的文言文教学后经常设计相关联系,让学生运用文中文言文说一段话;或者学习一个文言文故事后,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续编故事或模仿创作故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学生兴趣都很高,因为文言文简短,再也不要像平时现代文写作要求的那样要四五百字以上了。再如我校贡振亚老师,她本人喜欢古典诗词,对古诗词创作也很有研究。她便在班里教学生创作古诗词。她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小蘑菇论坛,邀请社会上古典诗词的专家给学生的作品评点修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是的,当国学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时空,与学生当代生活结合,它会有更富有魅力,更具有生命力。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传世经典,在千年的岁月中长歌浩叹,既有欢歌,也有呐喊。昨天是历史的今天,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历史的文化中漫步采撷,相信,传统会在这里升华,文化会由此更生。祝愿辅延,也祝愿全国新经典课题组的所有实验学校,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让我们的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奠定文化的底蕴,生命的底蕴。读圣贤书,做有德人!

最后纪伯伦的一句话作为我今天讲话的结尾:我知道我所说的一半都是废话,但是,我说出来,为的是你能领悟另一半。——纪伯伦《沙与沫》。

篇三: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

我很荣幸有机会去xx中观看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看着孩子们背诵着不同的经典诗文,表演着各种有特色的节目,不知不觉我已陶醉在那琅琅的朗读声中。

对孩子来说,举行这样的诵读大赛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孝经》、《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大大增加。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同时学生的记忆力也会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无形中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品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是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于是自己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学知识朗诵范文】相关文章:

高考国学知识04-30

国学知识考试05-05

国学弟子规朗诵范文06-10

国学知识题库答案07-02

国学知识题库免费05-09

国学经典知识集05-16

国学知识200题05-30

国学基本知识试题07-02

国学知识竞赛及答案08-12

国学知识经典200题09-23

上一篇:连锁超市店长述职报告下一篇:新课程投稿最少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