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胀冷缩实验作文

2024-04-19

热胀冷缩实验作文(精选13篇)

篇1:热胀冷缩实验作文

星期天,我和妈妈打乒乓球,正玩得起兴,我因为接妈妈一个强劲球时,脚一滑,把新买的乒乓球踩扁了,我伤心极了。

妈妈说:“没事,看我的。”妈妈让我拿来热水、冷水和一个杯子。妈妈先拿过一个杯子,然后倒入热水。“妈妈,我不喝水。”“这不是给你喝的。”说着把乒乓球放进水里。“过一会儿再拿出来就好了。”妈妈说。等了一会儿,一分钟、两分钟……又等了好久,乒乓球没有什么变化。我说:“妈妈,你吹牛吧。”妈妈说:“应该是水不够热。”我又端来一杯刚烧到100℃的开水,立刻倒进去。没过一会儿,奇迹真的出现了,乒乓球又恢复原样了,真神奇!妈妈又立刻把热水倒出,把冷水倒进去,又把乒乓球放进去,乒乓球很快缩了起来。

我头脑里出现了许多的问号。我问了妈妈什么原因,但是妈妈不告诉我,让我自己去查。这难不到我,我跑进屋,找到我的小助手《百科全书》。啊!原来如此!我高兴地叫了起来,一蹦三尺高,大喊:“妈妈,我知道什么原因了!”

书上说: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乒乓球里有气,遇到热水,这种气就要跑出来,就会膨胀。如果遇到冷水就会缩起来。

这次实验我收获很大,不但知道了热胀冷缩的道理,还知道了:遇到事情不要着急,要沉着冷静,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篇2:热胀冷缩实验作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课上,老师说,“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那么它们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实验告诉我们吧。我们先看液体。”说罢,老师拿出一只烧瓶。烧瓶是密封的,里面全是红墨水,瓶口穿着一根玻瑞管。老师把烧瓶往装了沸水的烧僧甩一放,同学们顿时都瞪大了眼睛。1秒,2秒,3秒……1分,2分……玻璃管里的液面纹丝不动。刚才说没热胀冷缩性质的同学可高兴啦,他们得意地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上升了!”离烧瓶最近的同学突然大叫起来。大家的目光“刷”地集中到烧瓶上。液面先是缓缓地上升,接着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过了好一会儿,同学们才反应过来,发出“啊”的惊叹声。

老师从烧槽里拿出烧瓶,把烧槽里的热水换成冷水.再将烧瓶放进去。这时前排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把头凑过去,后排的`同学也站了起来。过了两分钟,液面开始慢慢地下降。过了3分钟,液面回到原来的位置。

啊,真奇妙!原来液体确实有热胀冷缩性质。可固体、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吗?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老师又拿出一只带链子的铜球、一只铁环、一盏酒精灯。他像提灯笼一样提起铜球,向铁环中心放去,嘴里问道:“能通过吗?”“能——”同学们话音刚落,铜球已经穿过铁环。老师又点燃酒精灯,把铜球放在火焰上烧起来。同学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分钟后,老师问:“现在铜球能通过铁环吗?”同学们小声议论起来,不少同学认为能够通过。老师把铜球再次向铁环中心放去,可铜球发起了“脾气”,任老师左拨右弄.铜球就是不肯穿过铁环。可是,等到老师把铜球往冷水里一饱,“哩”的一声,铜球的“脾气”顿时变成轻烟飞走了。老师手一举,它“乖乖地”穿过了铁环。

老师又拿出一只空烧瓶和一只没有充气的堆气球。他把气球套在烧瓶口上,把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槽中,气球慢慢地鼓起来。他拿出烧瓶后,气球又慢慢地瘪了下去。神了,真神了!

篇3:热胀冷缩实验探究与仪器研制

[关键词]热胀冷缩 钢球 铝合金圈 探究分析

用金属环和金属球演示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典型实验,即加热一个可以刚好穿过铁圈的铁球后,观察到铁球受热膨胀后不能穿过铁圈了。利用逆向思维技法,如果加热一个不能被金属球穿过的金属圈,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

通常情况下对金属圈加热时,可观察到其内径增大,会不会有内径变小的可能呢?

本文针对上述疑问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对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一)金属圈热胀冷缩物理变化过程分析

金属圈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小圆代表金属原子。从微观的物理变化过程分析上来看,当加热金属圈时,金属原子受热要向四周膨胀。若不考虑相邻金属原子的相互作用,各向金属原子膨胀的幅度都相等。从A-A1方向与B-B1方向的膨胀来看: A-A1方向的膨胀使金属丝变粗(即D增大),因而使金属圈直径d减小,设减小量为△d1;B-B1方向的膨胀使金属圈的内圈周长变大,因而使金属圈的直径d增大,设增大量为△d2,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

1.如图1所示,当金属圈的直径D>πd时,则A- A1方向分布的金属原子比B-B1方向分布的多。加热时,金属原子向A方向膨胀累积使内径减少为△d1,B-B1方向的膨胀使内径增大累积为△d2。则△d1>△d2。即金属圈内径的减少量大于其内径的增大量。故加热这种金属圈会使它的内径减小。

2.如图2所示,当金属圈的直径D<πd时,则B-B1方向分布的金属原子比A- A1方向分布的多,则加热时,△d1>△d2,即金属圈内径的减少量小于金属圈内径的增大量。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观察加热金属圈之后,金属圈的内径增大。

3.当金属圈的直径D≈πd时,加热后会使得△d1≈△d2,即金属圈内径的减少量约等于金属圈内径的增大量,故加热这种金属圈时,金属圈的内径d几乎不变。

(二)实验探究

本实验采用膨胀系数较高的铝合金材料做金属圈,钢球作为金属球。

1.对于金属圈的直径D<πd的情况,设计了以下三种内径不同的铝合金圈做对比实验:

(1)铝合金圈内径略小于钢球的直径,使加热前钢球刚好不能穿过铝合金圈;

(2)铝合金圈内径等于钢球的直径,使加热前钢球刚好能穿过铝合金圈;

(3)铝合金圈内径略大于钢球的直径,使加热前铝合金圈刚好能让钢球穿过。

2.对于金属圈的直径D>πd的情况,设计成铝合金圈内径略大于钢球的直径,使加热前铝合金圈刚好能让钢球穿过,加热后钢球不能通过。

(三)仪器研制

根据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过程分析和实验探究研制仪器,如图3所示,①细铜丝;②钢球;③铝合金圈;④酒精灯;⑤铁架台;⑥铝合金圈固定夹;⑦绕线轮,制作中注意钢球吊线要用耐火材料。

钢球的直径为r,对于金属圈的直径D<πd的情况,制作出三种不同内径的铝合金圈,其内径分别为R1、R2、R3。R1略小于r , R2=r,R3略大于r;对于金属圈的直径D>πd的情况,铝合金圈内径制作成略大于钢球的直径,即R4等于或略大于r。

(四)演示仪的操作

1.在台架上装上1号铝合金圈。用绕线轮将钢球放下,可观察到钢球不能穿过圈,将球吊起。点燃酒精灯,加热铝合金圈1~2分钟后再立即放下钢球,可观察到钢球能自由穿过铝合金圈。更有趣的是,待铝合金圈冷却后,可观察到钢球无法穿过铝合金圈返回。

2.换上2号铝合金圈,放下钢球,恰能穿过铝合金圈。略给钢球加热后,可观察到钢球无法穿过铝合金圈返回到圈上面了。别着急待钢球冷却之后,球就能穿过圈返回了。

3.换上3号铝合金圈。放下钢球,能穿过铝合金圈。加热钢球1~2分钟后,发生现象基本与(2)中情况相似。

4.换上4号铝合金圈。放下钢球,能穿过铝合金圈。加热铝合金圈1~2分钟后,钢球又不能穿过了,铝圈冷却后钢球又能穿过,与理论分析一致,可得到与实验操作(1)中完全相反的实验现象。

此实验仪是用不同规格规格的金属环和金属球用,采用对比、举一反三和逆向思维等技法设计研制而成,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演示。与此同时,从微观上对金属圈热胀冷缩物理变化过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验研制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襄樊学院教研项目[JY0624]的研究成果,指导老师:胡安正)

篇4:《金属热胀冷缩吗》实验说课稿

尊敬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金属热胀冷缩吗》。下面我将从实验内容、教学目标、实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实验内容:

《金属热胀冷缩吗》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第五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液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自然就会联想到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材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归纳,让学生对金属热胀冷缩的性质上升到理性的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的学习,学生虽有很高的探究热情,但观察到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后,容易片面地得出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出现归纳总结不够严谨的现象。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是: 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的体积变化。教学难点是:如何设计实验,放大金属热胀冷缩现象,提高实验效率。

二、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PPT展示)

三、实验设计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是运用比较法观察铜球受热前后是否能通过铁环来证明铜球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个探究活动,我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并自制出了指针偏转式金属热胀冷缩指示器的教具,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播放第6张PPT,课本原型实验是加热钢条挤歪大头针,经过实践发现,实验有以下缺点: 我从材料和方法两方面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自制出了金属热胀冷缩指示器,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以下优点: 对照讲解。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由情境激疑、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拓展应用四个环节组成。(播放第7张PPT)。

心中生疑,是学生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动力。我用英国铺设第一条铁路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金属能热胀冷缩吗?激发学生探究金属热胀冷缩的兴趣。

接下来进入实验探究环节,第一个探究实验是观察铜球热胀冷缩现象,(播放第6张PPT)

我出示铜球,让它穿过铁环环,再出示酒精灯,火柴,冷水,提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铜球能热胀冷缩吗?目的是出示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有效的实验探究需要做到“动手之前,思维先行”。学生在汇报实验方法时会提到用酒精灯加热铜球,这时,我会引导学生掌握酒精灯使用方法,提醒学生加热铜球时严禁用手触摸,以免烫伤皮肤。

当学生通过实验看到铜球热胀冷缩的现象,我提问:其他的金属也会像铜球一样也会热胀冷缩吗?播放第9张PPT,出示自制教具-金属热胀冷缩指示器,分组观察铝条的热胀冷缩的现象。我截取了一段学生做实验的视频,我们一起看一看。播放第10张PPT.学生发现金属铝条也会热胀冷缩,我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否得出结论,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肯定地认为有,另一种认为不一定都有。这时我学生请阅读课本38页资料,通过同学们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多数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也有金属比较特殊,它们就要热缩冷涨的性质。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气体、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师生共同小结:许多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应用,请学生根据刚学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本课设计旨在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并有以下两点感悟: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主动经历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科学知识,收获成功的喜悦。

2、自制的教具,降低了实验难度、放大了金属热胀冷缩的现象、提高了实验效果,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

篇5:热胀冷缩作文

有一次,我被着沉重的书包累得抬不起头,索性之下,我幼稚的数着学校到家中总共有多少条裂缝儿,一、二、三、四、五、六……数着数着我的脑海中蹦出了一个个奇怪的想法:这些裂缝儿从哪来,难道是因为时间的漫长而导致出现了这些裂缝儿?不不不,不会是这样的。看这些裂缝儿排序的整整有齐,不可能是天然“建造”的。会不会是建筑工人为了美观儿故意设计上去的?NoNoNo,就算是花纹也不可能设计这么简单的图案;再说了在使用的物品上设计没用东西,正是浪费资源。

就这样,我带着“成千上万”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思考了几天。上网查资料、翻阅书籍,还是一无所获。

在一节科学课是,胡老师给我们上了“热胀冷缩”这篇课文,轻松地解开了我心中的锁。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所有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比如温度计、金属、空气还有路面。马路在冬天的时候,会裂缝。这是因为路面温度降低,‘冷缩’造成的。夏天路面又会鼓大包,这又是因为,路面温度升高,受热,‘热涨’造成的。

篇6:热胀冷缩作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小事,只要用一点科学的办法,就能解决。

记得在暑假的时候,因为没有球桌,我和几个邻居小朋友在对着墙上打乒乓球。“唉,你怎么踩到了呀!”我不满地抱怨道,只见那圆圆的乒乓球竟被小朋友踩的扁扁的了。我拿起乒乓球坐在花坛旁,两手拖住下巴,正苦恼着球被踩扁了,以后就永远不能玩了。心想,有什么方法能把这扁扁的乒乓球变得鼓鼓的呢?我正思索着,忽然灵机一动,一拍脑袋说道:“有了,不是可以用热胀冷缩的方法使乒乓球变得圆圆的吗?乒乓球内全是空气,用热水浸泡乒乓球,使乒乓球膨胀起来。”想到这里,我拿起乒乓球,马上跑回家,烧了一壶滚滚烫的水,倒进一个脸盆里面,再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只见乒乓球表面上凹进去的地方慢慢地鼓了起来,忽然听见“嗵”的一声,凹进去的地方全鼓起来了,我拿起球高高兴兴继续和伙伴们一起打乒乓球了。

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过。只有我们好好学习,就能用科学来解决身边的难题。

篇7:热胀冷缩作文

放暑假时,我和妈妈去打乒乓球。到了乒乓球台,我和妈妈就开始打了。妈妈发一个重球,我没接到,我就去捡球,可我一不小心脚踩在乒乓球上了,我立刻把脚一抬,可乒乓球还是被我踩扁了。看着那已经瘪了的乒乓球,我立刻沮丧起来。心里想着:唉!,没可玩的了。

妈妈看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立刻走过来安慰我说:“别担心,我有办法把它变回原来的样子。”我有点惊奇,妈妈立刻把我带回家,把盆子里装点热水。然后,把乒乓球放进水里,过了一会,乒乓球立刻鼓了起来。真神奇啊!我非常惊讶,就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说:“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就膨胀,水是热的,空气会热胀冷缩的,所以就会鼓起来。”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篇8:热胀冷缩五年级作文

有一次,我吃完饭,来到冰箱前,拿出最后一瓶酸奶,插上吸管,正准备要喝的时候。“雯雯,别……”话音未落,姥姥连忙把酸奶拿了过去。我一惊,便说道:“姥姥,怎么了?我不是就要喝酸奶吗?难道……”姥姥说道:“这样喝酸奶多浪费呀,几口就没了,我教你一个方法。”姥姥把吸管小心翼翼地抽出来,盯着那正要流下来的一滴酸奶,马上伸出了舌头,然后舔了两三下。接着又把酸奶盒上面的包装纸揭开,并把上面粘着的酸奶的包装纸伸着头舔了几下,把它舔得一尘不染。我真不知道姥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问:“姥姥您这是干什么呀?”

姥姥回答:“你个小孩子懂什么呀,没听说过热胀冷缩吗,酸奶难道不行?”

“可是,这不是一回事呀,酸奶好像不能加热的。”

“前面几瓶,都没这样,我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热胀冷缩不会让液体质量变多的,可见姥姥铁了心要是一次,我便没有再说。

酸奶热好了,可拿出来一看,很怪。我喝了一口,“呸、呸、呸,真难喝,叫你不听我的,都变质了。快扔了吧。”姥姥惊讶的对我说“什么?这么好喝的东西就把它扔了?”姥姥拿出勺子舀了一勺放入嘴中。姥姥的脸突然布满微笑,可过了一会儿,这种笑容凝固了,嘴里还说:“不……错。”她把眉头一皱,闭着眼,咽了下去。就这样,姥姥硬是要把那变了味的酸奶喝了下去。

篇9:描写热胀冷缩的优秀科学作文

可是,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手中的乒乓球滑落到地上,一不小心,我踩到了乒乓球上,乒乓球踩瘪了。我沮丧极了,怎样才可以使它鼓起来呢?我忙跑去问爸爸:“爸爸,怎样才可以让被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呢?”“你学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吗?”爸爸反问道。“学过呀!这跟乒乓球有什么关系?”“你根据热胀冷缩这个原理做一下实验就明白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半信半疑,也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便做起实验来。我先找来一个杯子,把乒乓球放入杯中,预备加水了。“该用什么水加呢?”我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点眉目:要使乒乓球鼓起来,也就是要让乒乓球“胀”起来,“胀”就需要“热”,所以要用热水加。于是,我把热水慢慢地倒入杯中,奇迹出现了,刚才还瘪着的乒乓球竟然慢慢地鼓了起来,太不可思议了!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这倒底是为什么呢?

我翻开自然书,查阅了有关热胀冷缩的资料,才知道,乒乓球会鼓起来的原因是乒乓球内的空气被热水一烫,体积一加热,就变得膨胀了起来,乒乓球的外皮自然就鼓了起来了。“噢,原来如此!我终于发现了!”我欢呼雀跃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不仅发现了乒乓球的秘密,还进一步理解了热胀冷缩这一科学道理。

篇10:热胀冷缩教案

课题: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多数物体受热都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只是不同的物体伸缩系数有所差别。

2、了解在生产生活中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

3、能够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完成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学难点:准确实验操作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准备:朗威®DISLab、计算机、朗威®DISLab热胀冷缩试验器、打手机(火柴)、铜丝。实验过程:

1、先将力传感器固定在一端。

2、将铜丝的一端与力传感器的测勾相连(不要超过传感器量程)。

3、另一端用螺栓将铜丝涨紧。

4、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5、打开“组合图线”,点击“添加”图线,设定X轴为“时间”,Y轴为“力”。

6、用打火机給铜丝加热,约5秒后停止加热,待铜丝冷却到室温后停止记录,得到“F-t”图线。

思考:

1、为什么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尝试用热分子运动论解释热胀冷缩的奥秘,是否所有物体都遵循热胀冷缩规律?

2、举例说明热胀冷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结论:

1、大部分物体符合热胀冷缩规律,例外比如说水。

2、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热胀冷缩的原理:

篇11:探究气体热胀冷缩

桃源县实验学校

徐生茂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通过亲历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奠定基础。本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带领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并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科学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气体具有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体验和自己动手进行气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对探究实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存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验证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教学准备: 器材:烧瓶、细玻璃U形管、带孔胶塞、红色墨水、滴管、教学视频。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固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同学们想 不想知道气体具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探究气体热胀冷缩。

二、提出问题

视频播放:两个乒乓球,原先是一样好的,其中把一个不小心弄瘪了的放进热水中,让它重新鼓起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猜想

通过这个实验视频,你发现了什么(瘪乒乓球鼓起来了)?你想到了 什么(瘪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 小组讨论并及时记录下来。

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师: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呢?下面就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瘪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的问题。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清楚的看到本来看不见、摸不到、会流动的空气受冷、受热后的变化呢? 生:将空气装在密封的容器里…… 师:怎样才能看到空气的变化?

生:可以借助其它物体,比如:水、橡皮膜…… 师: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气体在受热、受冷时的变化的 实验装置。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设计方案特点。

师:结合学生实验设计方案,讲解自制气体热胀冷缩仪的构造及原理。

五、演示实验

1、介绍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a、玻璃器材轻拿轻放 b、注意液体尽量不外洒 c、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实验: 第一步:展示实验器材:空气热胀冷缩实验装置(烧瓶,细玻璃弯管、带孔胶塞)第二步:实验

在细玻璃管中滴一滴红墨水,双手捧烧瓶观察红色墨水的移动情况(烧瓶受热,里面的空气也受热,空气受热膨胀了,会把红墨水推上来。)

第三步:松开双手,观察:

红墨水又回到原来位置,为什么?(松开双手,烧瓶温度回到原来温度变冷了,里面的空气也变冷,空气遇冷收缩了,所以红墨水又回到原来位置了。

2、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能清楚地知道气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空气(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

受热

体积鼓胀

空气{ 热胀冷缩

遇冷

体积收缩 整理实验器材。创新点:

1、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容易观察清楚

2、实验中使用仪器简单,避免使用常规实验中用到的热水,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篇12:小学科学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水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认识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和对结论的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水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的观察,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难点:换个角度,从水的体积变化推测水的冷热。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小烧瓶、细玻璃管、胶塞、小水槽、滴瓶或小药瓶(中间插细塑料管)、水、酒精、饮料、食油、醋等容易嗅到气味的液体、暖瓶(内装热水)。乒乓球2个(瘪破)、烧杯、热水、液体热胀冷缩装置、气球、软包装饮料盒易拉罐、固体热胀冷缩装置。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液体在冷热变化时体积有什么变化?空气能热胀冷缩吗?固体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否能热胀冷缩。2.讨论。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空气是会流动的,必须把它装在一个容器里,用什么容器呢?怎样保证容器里的空气多少不变?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把容器密封? ·空气是看不见的,怎样才能发现空气的体积是不是有了变化? 3.分组做实验。4.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5.固体热胀冷缩的观察。

篇13:热胀冷缩科技论文

记得有一次,弟弟玩乒乓球时,一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妈妈看见了,便把球放进了一个盛满热水的盆子里。不一会儿,球慢慢的鼓起来了。我把球拿出来一看,球还是那么圆,完好无损。我问妈妈:“为什么球在热水里会鼓起来?”妈妈说:“是热胀冷缩的原理。”“那什么是热胀冷缩呢?”我继续追问道。“这„„”因妈妈的能力有限,所以回答不出来了。我又去问爸爸,爸爸也是如此。

我便去“问”电脑了。从电脑中,我知道了热胀冷缩是物体受热后,温度就会升高,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就会逐渐活跃起来,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就会渐渐拉开。于是,整个物体就会膨胀起来。相反,分子之间的间隔就会慢慢缩小,整个物体就会缩小。

另外,我还知道了固体、液体、气体,受热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膨胀现象。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物体中,气体受热后膨胀最为明显。不过液体和固体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水在4℃以上跟一般的物体一样,遵循热胀冷缩规律。但是在0-4℃之间,水出现反常膨胀现象,即是“热缩冷胀”的。因为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固体中有三种金属也是热缩冷胀现象,它们分别是锑、镓、铋。而且还有很多地方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如:铺铁轨时两段钢材间留缝、夏天给自行车打气时不能打得太足、加热后的玻璃制品不能马上入冷水等等。我还把这些知识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夸奖了我,告诉我以后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问老师、多查找资料。我开心地笑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热胀冷缩实验作文】相关文章:

热胀冷缩教案05-04

热胀冷缩说课稿04-18

金属热胀冷缩吗微教案05-04

冷缩电缆头制作工艺08-19

电缆头热缩和冷缩比较11-02

冷缩电缆头制作工艺图01-15

上一篇:育信息化工作计划201下一篇:访惠聚经验交流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