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原文及赏析

2024-04-23

羌村原文及赏析(共9篇)

篇1:羌村原文及赏析

羌村三首之三翻译及赏析

这是羌村组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其原文如下:

羌村·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shǔ)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羌村三首之三翻译: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 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羌村三首之三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的“安史之乱”,不仅使一度空前繁荣的大唐王朝元气大伤,更给天下百姓带来难以言喻的深重苦难。次年,长安陷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与平民百姓一样,不幸被战争的狂潮所吞噬,开始了辗转流离的生活,亲身体验了战祸的危害。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旧历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差点没砍掉脑袋,但从此肃宗便很讨厌他,闰八月,便命他离开凤翔。诗人此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这倒给诗人一个深入民间的机会。杜甫回羌村前已有十多个月没和家里通音信了,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杜甫当时的心情十分焦虑。乱离中的诗人历尽艰险,终于平安与家小相聚,此事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羌村》三首。

羌村三首之三字词解释:

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

“问”是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莫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莫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莫辞,一作“苦辞”。黍(shǔ)

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

这句就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哪得不叹?哪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呢?

羌村三首之三赏析:

这首诗,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通过父老们的话,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群鸡的争斗乱叫也是暗喻时世的动荡纷乱,同时,这样的画面也是乡村特有的。正是鸡叫声招来了诗人出门驱赶群鸡、迎接邻里的举动,“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起首四句,用语简朴质实,将乡村特有的景致描绘了出来,而这种质朴,与下文父老乡邻的真挚淳厚的情谊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于是又出现“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乡亲们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连年战祸,年轻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短短四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全貌,这首诗也由此表现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写诗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父老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结局两句将诗情推向极至,“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百虑”化作长歌咏叹,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听者与歌者所悲感者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乱引发。诗人的情感思绪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它能代表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爱国志士的心声。杜甫的诗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经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纵横”之泪是感时局伤乱世之泪,是悲国破悼家亡之泪,组诗潜藏着的情感暗流在结尾处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怆之情推倒了最高点,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篇2:羌村原文及赏析

出自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释

⑴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云峰。赤云西,即赤云之西,因为太阳在云的西边。古人不知地转,以为太阳在走,故有“日脚”的说法。这两句是未到时的远望。

⑵因有人来,故宿鸟惊喧。杜甫是走回来的,所谓“白头拾遗徒步归”,他曾向一个官员借马,没借到。“千里至”三字,辛酸中包含着喜悦。

⑶妻孥(nú):妻子和儿女。杜甫的妻子这时以前虽已接到杜甫的信,明知未死,但对于他的突然出现,仍不免惊疑,只是发愣,所以说“怪我在”。下句说,惊魂既定,心情复常,方信是真,一时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这两句写得极深刻、生动,是一个绝妙的镜头。

⑷遂,是如愿以偿。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说明,下四句的引子。“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杜甫陷叛军数月,可以死;脱离叛军亡归,可以死;疏救房琯,触怒肃宗,可以死;即如此次回鄜,一路之上,风霜疾病、盗贼虎豹,也无不可以死。现在竟得生还,岂不是太偶然了吗?妻子之怪,又何足怪呢。

⑸歔(xū)欷(xī),悲泣之声。这些感叹悲泣声表现了父老们(邻人)对于这位民族诗人的赞叹。

⑹夜阑,深夜。“更”读去声,夜深当去睡,今反高烧蜡烛,所以说“更”。这是因为万死一生,久别初逢,过于兴奋,不忍去睡,也不能入睡。因事太偶然,故虽在灯前,面面相对,仍疑心是在梦中。

参考译文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

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啊!

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够活着回来,确实有些偶然。

邻居闻讯而来,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无不感慨叹息。

夜很深了,夫妻相对而坐,仿佛在梦中,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赏析

写诗人刚到家时合家欢聚惊喜的情景,以及人物在战乱时期出现的特有心理。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人千里跋涉,终于在薄暮时分风尘仆仆地回到了羌村。天边的夕阳也急于躲到地平线下休息,柴门前的树梢上有几只鸟儿鸣叫不停,这喧宾夺主的声浪反衬出那个特殊岁月乡村生活的萧索荒凉。即便如此,鸟雀的鸣叫声,也增添了“归客千里至”的喜悦气氛,带有喜迎归者之意。诗人的归来连鸟雀都为之欢欣,更何况诗人的妻子和儿女。这首诗开篇四句措词平实,但蕴意深厚,为下文的叙事抒情渲染了气氛。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此二句诗人逼真地将战乱时期亲人突然相逢时产生的复杂情感传达了出来。诗人多年来只身一人在外颠沛流离,又加上兵连祸结,战乱不休,其生死安危家人无从知晓,常年不归,加之音讯全无,家人早已抱着凶多吉少的心理,未敢奢望诗人平安归来。今日亲人杜甫骤然而归,实出家人意料,所以会产生“怪我在”的心理。“惊定还拭泪”,妻子在惊讶、惊奇、惊喜之后,眼中蓄满了泪水,泪水中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因素:辛酸、惊喜、埋怨、感伤等等。这次重逢来得太珍贵了,它是用长久别离和九死一生的痛苦换来的,在那个烽火不息,哀鸿遍野,白骨随处可见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像杜甫一样幸运地生还。于是,诗人发出深沉悲切的感慨:“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从诗人幸存的“偶然”,读者可以体会到悲哀的“必然”。杜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能使读者在读后惊心动魄,其秘密就在于它绝不只是反映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

篇3:羌村原文及赏析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 国外对中国优秀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我国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散文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想。由此可见, 散文的英译不仅仅是对散文本身的翻译, 她更重要的是一个载体和媒介, 通过对散文英译本的研读, 国外友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对《匆匆》朱纯深先生译本的分析, 本文试图从语言、修辞、意境三个层次探讨朱纯深先生译本是如何更好地再现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匆匆》的语言美、修辞美、意境美, 从而对读者就散文翻译有所启发。

二、语言措词精炼

1、精心选词

原文: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原文重复出现了三个“过去”, 译文中并没有简单的复制, 而是分别译为“flow away”、“wear off”和“pass away”。这样的处理既避免了单调的重复, 又丰富了时间的形象, 同时也很好地遵循了英语中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意义。这种不断变化的表达方法会带给外国人一种纯正、地道的英语的感觉。

2、潜心酌句

汉语和英语的句型结构有很大差别:汉语中主动句多, 而英语中被动句不少;汉语句子习惯以人作主语, 而英语句子常以物或抽象概念作主语。 (陈宏薇, 1998) 译者在这一点上充分发挥了英语的优势, 不仅令译文地道、自然, 而且巧妙掩盖了原文中的不足。

原文: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文:I do no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 but I do feel my hands are getting empty.

正是由于朱纯深先生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 根据译入语的语义结构, 对词句仔细推敲, 充分发挥了译入语的优势, 遵从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才使得译文畅达自如。但是译文吸引读者的地方, 远不止此。文中形象生动的修辞更令读者如痴如醉。

三、生动形象的修辞

修辞手段被看成是“语言的装饰”、“思想的装饰”, 其实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修辞手段的确“修饰”我们的文字, 使它具有“特色”……它还是使我们的思想“清晰”和“生动”的一种方法。 (胡曙中, 2004)

1、排比的运用

运用排比, 能表达丰富的内容, 能够起到加深语义, 加重语气, 增强语势的效果。

原文: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作者借助排比不仅表达了时光消逝的匆匆以及消逝的不知不觉, 而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叹息。译者也很好地把握了原文的这一结构, 这不仅在形式上再现了原文, 而且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风格。

2、比喻的使用

原文: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译文:Those bygone days have been disappeared as smoke by a light wind, or evaporated as mist by the morning sun.

译文采用明喻的手法, 从形式上忠实于原文。在内容上, 由于原文比喻的本体是“过去的日子”, 译文采用现在完成时更能表现出时光一去不复返的主题。因此译文更加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

3、拟人的使用

为了精摹细描时光来去匆匆的踪迹, 使用了拟人这种形象化的修辞。所以译文全文的单数代词全部用“he”, 而没有使用常用的“it”。

原文: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的挪移了……

译文:The sun has feet, look, he is treading on, lightly and furtively..

这里补充的“look”恰到好处, 读者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太阳的移动。当然, 除上文提到的修辞之外, 译文中还有许多平行结构以及重复。这些修辞的恰当运用, 令译文表意更加确切, 表达更加新颖、生动, 与原文相得益彰。

四、意境优美

朱自清说, 好的散文作品“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 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 (朱自清, 1983) 这“浓密的滋味”就是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美的境界。所以成功的译作就要再现原文所蕴含的意境美。

原文:……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译文:…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原文由汉语写成, 没有时态的限制;而作为译入语的英语, 对时态的要求却很高。这篇散文诗中, 没有叙事部分, 所以过去时几乎没有, 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但是为了刻画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 故译者使用了许多现在进行时。

五、总结

对于向来“带着镣铐跳舞” (谭载喜, 2000) 的翻译工作者而言, 要达到“化境”, 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一边是原语与原语文化, 另一边是译语与译语文化, 一位译者只有对这两边了如指掌, 才有可能理解时环环相扣, 表达时得心应手;才有可能既忠实于作者, 又满足读者;才有可能游刃有余, 出神入“化”。

参考文献

[1]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3]薛功平.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J].科教文汇, 2008, (7) .

[4]杨昌江, 朱自清.朱自清的散文艺术[M].北京出版社, 1983.

篇4:杜甫《羌村三首(其一)》赏析

关键词感时 恨别 沉郁 蕴藉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还洋溢着热爱国家、热爱和平、抗议战争等崇高精神。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的一生和这个时代特别是和安史之乱息息相关。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仅造成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从而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组诗《羌村三首》,就是这些历史图画的一个代表。

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破潼关,杜甫携带妻小,寄居羌村。不久,听说流亡中的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就离家北上,企图为平叛效力。然而事与愿违,刚启程就被叛军捉住。公元757年,他几经周折,逃离叛军,投奔肃宗,拜左拾遗。但好景不长,又被贬放还。诗人四年离乱生活,一会儿官运亨通,喜从天降;一会儿沦为囚徒,悲从中来。面对事态变迁和人情冷暖,感慨良多。诗人在返回羌村不久,便写下《羌村三首》组诗,尤以第一首抒写更淋漓,揭露更深刻。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诗开篇从夕阳景物入手,写游子千里迢迢返家的情景。“峥嵘”,原指地势高峻,这里运用象征手法,一写“赤云”之状,摹写“彩霞满天,夕阳西下”的壮丽画面,交代返家的时间。二写岁月不平,影射大唐王朝“兵戈四举,日渐败落”的社会现实。“日脚”指太阳从云缝射下的光线,一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经过一天奔劳,急于跨入地下休息。二是托物起兴,以太阳落山,引出游子返家。三则融情于景,描写返家时的复杂心情。古典诗歌的念乡之作,往往以月夜、黄昏作为摹写对象。不难想象在那“烽火苦叫乡音断”的特殊岁月,杜甫不知有多少个月夜渴盼还家,不知有多少个月夜望月思人。然而就在今天,“夕阳西下正当断肠时,游子归来已无断肠意。”“柴门鸟雀噪”,“噪”字描写鸟叫音色,言其不悦耳。鸟雀屋头欢唱,当以“鸣”“唱”摹之,为何着一“噪”字呢?一方面鸟叫并非与主人关系特别好,早早地迎接屋主归来,而是久已不见人,被惊扰而乱叫。另一方面,“噪”是作者主观感觉的特殊反映。不难想象,作者未返之前曾多次想象家中景况,今返家门,接人者非人,怎不令人担忧?一个“噪”字既写出了诗人返家时的特殊景况,又表达了他欣喜之余的担忧。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以人物情感变化为轴线,写亲人乍见。“我在”,是妻孥整天为之祈祷、朝思暮想的结果,今天游子生还,妻孥当喜不当怪。但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人命危浅,朝不保夕,亲人突然出现,真叫人不敢信,不敢认,乃至发愣,故“怪我在”。“怪”之后,确确实实看到亲人就在眼前时,情感的闸门再也无法关闭,怎能不“喜心翻极倒,呜咽泪沾巾”呢?特殊的时代必然造就特殊的人的心态。现实主义诗人以独有的敏锐,通过“怪”、“惊定”、“拭泪”等词语捕捉并描绘了特殊人物的特殊心态。“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正是造成这种特殊心态的最佳注本。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诗人远道而归,消息不胫而走,偌多邻人赶来看望。有客光顾,按常理主人应该马上请进屋里以问寒暖;有乡亲远道归来,邻人也该立即进屋以询问在外景况。但这里诗人对邻人的来访似乎无动于衷,邻人也只是凭墙而望,原因何在?一方面,这些邻人只能是旁观者,不忍搅乱这一家子既幸福又辛酸的时刻,只能识趣地一旁观看。另一方面,作为诗人千里归来,亲人乍见,泪眼对着泪眼,已无暇顾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以致出现“邻人凭墙”的特殊画面。再看那凭墙的旁观者是否无动于衷呢?而是人人都进入了角色。“感叹亦歔欷”,是对之羡慕,是为之辛酸,还是勾起了各自痛苦的回忆?“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们的嘘唏也许有为别人的,但更多的是为自己而感叹。也许他们的家人还在边关未归,也许他们的孩子早已是血染沙场,也许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黄昏他们苦苦等待的亲人至今未归。怎不“感叹”,能不“嘘唏”?表面看来,写“邻人凭墙”似乎与“白首拾遗徒步归”关系不很重大,但绝非闲来之笔,而是故意插入,“借风生浪”,推己及人,表述更深更远的主题意蕴,真是“看似闲来总不闲,一句生发值千金”。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夜深人静,邻人已去,夫妇双方相对,千言万语总也说不尽,故而秉烛而坐。悲喜交加,话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相对无言。久而久之,一会儿看似真切,一会儿仍恍若梦中,对眼前景仍旧不敢信,对未来事依旧不敢想。这种特殊的心理和景况不正是对那兵荒马乱年月的人物心态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对那样一个动荡社会的血泪控诉吗?真所谓“易睡复坐情最切,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虽不是画家,但在写诗过程中也不自觉地融入绘画艺术,亦可谓诗中有画了。通观全诗共有四幅画面,即游子晚归——家人乍见——邻人凭墙——夫妻夜话。

杜甫在《羌村三首(其一)》中,通过四幅画面,刻画了三类人物,即游子、家人和邻人。刻画这三类人物重点不在形,而在神,是通过特殊时代、人的心态变化来表达深刻厚重的主题意蕴。游子归来的喜忧参半,亲人乍见的“惊”“怪”,邻人光顾的凭墙观望,嘘唏长叹,夫妻久坐的若梦似幻,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有人说,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诗歌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切实的生活体验,而最为可贵的是他善于把这些生活的体验作典型的基本概括。在《羌村三首(其一)》中,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战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全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现实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

其次,杜甫写诗很少直抒胸臆,直接揭露现实的句子也不多,而是把情语含蕴在叙语和景语之中,无处言情,处处言情,“无一讽刺语,描摹处语语讽刺,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寓主观于客观,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所写的对象虽呼天抢地,而杜甫自己却头脑冷静,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化在所描写的对象中,让形象本身直接感染读者,寓情感于叙事之中,更让人觉真挚哀痛。《羌村三首(其一)》中,杜甫通过游子、家人、邻人的非常心态和反常举动,让事实去说话,去感染读者,从而也无情地鞭挞了日渐败落的大唐王朝。

再次,杜甫写诗不比李白云游海天,涉足仙界,而是脚踏实地,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寻求灵感,在求实的叙述和描写中寄托深情,看似平常,

却又空谷传音之妙。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特征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在《羌村三首(其一)》中,“妻孥”的表现、“邻人”的表现,这些独特的细节描写,极为有力的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羌村三首(其一)》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艺术手法上,都应列为杜甫“沉郁顿挫”诗歌风格的代表。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精深,以及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都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

杜甫曾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来评价李白,但笔者以为杜甫的这句话也正是对于《羌村三首(其一)》的最恰当的评价。

附:《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2)《杜甫传》(冯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篇5:羌村晚岁迫偷生翻译赏析

《羌村·晚岁迫偷生》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前言】

《羌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这组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诗人的“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

【注释】

⑺晚岁,即老年。迫偷生,指这次奉诏回家。杜甫心在国家,故直以诏许回家为偷生苟活。少欢趣,正因为杜甫认为当此万方多难的时候却待在家里是一种可耻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欢趣”。“少”字有分寸,不是没有。

⑻这句当在“畏”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这里的“却”字,作“即”字讲。“却去”犹“即去”或“便去”。是说孩子们怕爸爸回家不几天就又要走了,因为他们已发觉爸爸的“少欢趣”。金圣叹云:“娇儿心孔千灵,眼光百利,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

⑼忆昔,指上一年六七月间。追凉,追逐凉爽的地方,即指下句。

⑽杜甫回来在闰八月,西北早寒,故有此景象。萧萧,兼写落叶。抚,抚念。抚念家事则满目凄凉,抚念国事则胡骑猖獗,因而忧心如焚。

⑾赖,有全亏它的意思,要是再没酒,简直就得愁死。糟床,即酒醡。注,流也,指酒。

⑿这两句预计的话,因为酒还没酿出。“足斟酌”是说有够喝的酒。“且用慰迟暮”,姑且用它(酒)来麻醉自己一下吧。这只是一句话,并不是真心话。

【翻译】

人到晚年了,还感觉是在苟且偷生,但又迫于无奈,终日郁郁寡欢。儿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闲来绕数漫步,往昔追随皇帝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事过境迁,只留下遗憾和叹息。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幸好知道已经秋收了,新酿的家酒虽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从糟床汩汩渗出。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麻醉一下自己吧。

【赏析】

第二首,写诗人得还家以后的苦闷和矛盾心情,表达出作者身处乱世有心报国而不甘心苟且偷生的心态。

对于一个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来说,相逢时的喜悦是短暂的。“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居定之后,诗人的报国壮志重新高涨,对大唐江山的忧患渐渐冲淡了相逢的喜悦。正值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之际,诗人却守着一方小家庭,诗人意识到这种现状无异于苟且偷生。作者曾经豪情满志地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在金戈铁马、烽火狼烟中淹没,壮志未酬的苦闷使诗人的脸庞上不再有笑容,日子久了,连孩子也察觉父亲的变化。“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看着父亲日渐愁苦的脸,懂事的孩子知道父亲又在操虑国事了,担心父亲为了理想再度离家而去,于是,孩子们每日守护在父亲左右,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时每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诗人用今昔对比来寄托胸中苦闷,叙事中穿插写景。“萧萧北风”大大添加了悲苦的氛围,也强化了“百虑”的深沉,其中一个“煎”字,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篇6:国殇原文及赏析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译文

手执吴戈锐呵身披犀甲坚,在车毂交错中与敌人开战。

旌旗蔽日呵敌寇蜂拥如云,箭雨纷坠呵将士奋勇向前。

敌寇凌犯我军阵呵践踏队列,左骖倒毙呵右骖伤于刀剑。

埋定车轮呵拉住战马,拿过玉槌呵擂动鼓点。

战气萧杀呵苍天含怒,被残杀的将士呵散弃荒原。

既已出征呵就没想过要回返,家山邈远呵去路漫漫。

带上长剑呵操起秦弓,即使尸首分离也不悔恨。

真是英勇无畏呵武艺超凡,你永远刚强呵不可凌犯。

既已身死呵将成神显灵,你是鬼中的英雄呵魂魄毅然。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注释

⑴国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死于国事叫做国殇。殇:原指未成年而死,后泛指死难的人。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⑵操吴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通“披”,穿着。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⑶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错:交错。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⑷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

⑸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⑹凌:侵犯。躐(liè):践踏。行:行列。

⑺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

⑻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

⑼援玉枹(fú)兮击鸣鼓: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枹: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

⑽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天地一片昏暗,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天怨神怒。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怼:怨恨。威灵:威严的神灵。

⑾严杀尽兮弃原野:在严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都丢弃在旷野上。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残杀”,士兵被杀。一说严壮,指士兵。尽:皆,全都。野:古读“暑”,和“怒”字押韵。

⑿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

⒀忽:渺茫,不分明。超远:遥远无尽头。

⒁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

⒂首身离:身首异处。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惩:悔恨。

⒃诚:诚然,确实。以:且,连词。武:威武。

⒄终:始终。凌:侵犯。

⒅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

⒆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赏析

篇7:《新春》原文及赏析

酒压浊清鸣社瓮,菜分红绿簇春盘。

良辰节物元如昨,病客情怀自鲜欢。

却羡村邻机上女,隔篱相唤祭蚕官。

陆游《新春》的注释:

①社瓮,社祭之酒瓮.

②鲜,少。

③机,织机。

篇8:社日原文及赏析

社日

王驾〔唐代〕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西斜的太阳将桑柘树林拉出长长影子,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去。

注释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稻梁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豚栅”句:猪归圈,鸡归巢,家家户户的门还关着,村民们祭社聚宴还没回来。豚栅(tún zhà),小猪猪圈。鸡栖(qī),鸡舍。对,相对。扉,门。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春社散:春设的聚宴已经散了。醉人:喝醉酒的人。

赏析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出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下子,分别叫作春方和秋方。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方下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方下的情景,却写达出了方下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诗的一开始不写“方下”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这地名本身很诱人,湖的名字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方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只字未提作方的事,先就写出了节下的喜庆气氛。

这出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写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写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方下,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出句写“方下”正题。诗人没有就作方写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方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方之处必植树。的谓“故园乔木”,即指方树,它象征乡里,故受人崇拜。其中桑、梓二木即古人常用为方树的树种。此诗的“桑柘”紧扣方下,即此之谓,可见笔无旁鹜。同时,村里植有“桑柘”,说明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

春方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方下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写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方、观方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方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篇9:秋兴原文及赏析

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每当晚上北斗星出现的时候,我就按照它的方向来寻找长安的所在。听到巫峡的猿啼,我真的流下泪来。我也希望乘着浮槎回到自己的故乡,但这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我还记得我从前春宿左省值夜的时候,晚上熬夜写些明朝的封事,点燃书案上的香。可现在我早已不在那里就职。滞留此地,傍晚时分听到城楼上吹起悲笳,心中升起一股隐然的悲痛。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我一夜无眠,一直在怀念长安。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诗题之“秋”字,兼伤年华老大。

注释

几回:言立朝时间之短,只不过几回而已。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点朝班:指上朝时,殿上依班次点名传呼百官朝见天子。此二句慨叹自己晚年远离朝廷,卧病夔州,虚有朝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之名,却久未参加朝列。

瞿塘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黄鹄:鸟名,即天鹅。《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锦缆,彩丝做的船索。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歌舞地:指曲江池苑。此句是说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

秦中:此处借指长安。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

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旌旗:指楼船上的军旗。《汉书·食货志(下)》:“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俗称石婆。《三辅黄图》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附近有一小庙,俗称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0厘米,即汉代的昆明池的织女像。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虚夜月:空对着一天明月。

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三辅黄图》卷四引《三辅故事》曰:“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汉代石鲸今尚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菰(g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此句是说菰米漂浮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过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一样浓密。

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秋季莲蓬成熟,花瓣片片坠落。中二联刻画昆明池晚秋荒凉萧瑟之景。

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惟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

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苦无归宿。渔翁:杜甫自比。

昆吾:汉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汉书·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昆吾。”御宿:即御宿川,又称樊川,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三辅黄图》卷四:“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院,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逶迤:道路曲折的样子。

紫阁峰:终南山峰名,在今陕西户县东南。阴:山之北、水之南,称阴。渼(měi)陂(bēi):水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唐时风景名胜之地。陂,池塘湖泊。紫阁峰在渼陂之南,陂中可以看到紫阁峰秀美的倒影。

香稻啄馀鹦鹉粒: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也是鹦鹉吃剩下的。此句为倒装语序。

碧梧: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同上句一样,是倒装语序。此二句写渼陂物产之美,其中满是珍禽异树。

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相问:赠送礼物,以示情意。《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仙侣:指春游之伴侣,“仙”字形容其美好。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干气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赞赏。

白头:指年老。望:望京华。

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写下这组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羌村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月出原文及赏析04-13

远游原文及赏析04-13

岐阳原文及赏析04-15

日射原文及赏析04-17

绿衣原文及赏析04-22

竹原文及赏析04-22

酌原文及赏析04-24

著原文及赏析04-24

梅雨原文及赏析04-28

社日原文及赏析04-28

上一篇:新学期高中开学典礼的发言稿下一篇:2023企业年度环保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