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沟村整改材料

2024-05-03

北沟村整改材料(共7篇)

篇1:北沟村整改材料

北沟村班子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

剖析材料

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开展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的各项工作中,广泛征求了干部群众和驻镇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对照,深刻剖析,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今后的整改意见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抓干部学习存在时紧时松现象,有待进一步坚持与提高。当前,知识以迅猛的速度更新,一日不学,就会跟不上形势需要。回顾我镇的干部学习情况,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待学习的认识和对待学习的态度,没有完全到位。镇上虽然制定有学习制度,但由于日常工作多,事情繁杂,平时确实比较忙,有的时候确实难以做到使学习、工作两不误,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总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为理由,没有把学习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干部中也存在着学习是为工作服务的思想,只要把工作搞好了,什么时候学都可以,缺乏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于是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从思想上、认识上和态度上,便出现了不到位的的情况。(2)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上级的文件多,系统地学习理论较少;学习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政策的内容多,学习科技知识较少;理论学习多,技术技能学习较少。虽然经过学习,也学了一些东西,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3)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不十分突出。平时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读报、读文章的形式,没有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后的回头望。同时,通过学习来指导工作实践不够;把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深度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并用所学理论来指导、研究、解决问题不够;有时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把握起来有难度,时常在抓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显得不够,抓问题的实质和根本也显得不十分有力有理。

(4)目前,干部思想还没有完全统一到全镇的工作部署上来。由于在干部学习与教育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够,把干部的思想没能完全统一起来,表现在干部对待工作的行动上仍存在等、靠、拖、推的现象,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上仍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少数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缺少应有的激情。

2、在推进各项工作中,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扎实。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一是靠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二靠党政干群扎实的工作作风。思考我镇领导班子,还存在如下不足:

(1)求真务实精神不够。对贯彻落实上级各项精神,满足于会议开过了,文件传达了,但在结合堰口实际、把上级精神具体化上,还做得不够。

(2)工作不够深入,抓落实还不十分到位。主要表现在:与村干部接触多,与群众接触少;检查工作有走马观花的倾向,深入实际较少。虽然也经常下基层到村上去,但对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却没能及时发现,没有深入下去进行扎实有效的工作,只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上,工作不够深入、细致、扎实。

3、与干部开展思想交流活动较少。近年来,班子成员因工作忙等客观原因与干部思想交流较少,对干部的思想动态了解不够。由于经费长期紧张,对在干部中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对于干部的培养与成长、拓宽干部视野、促进干部素质提高有所影响。

4、班子创新力度不够,对干部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多越高,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不断创新。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因循守旧思想,整个班子在创新工作力度上不够。近年来,总结多,抓落实抓部署多,创新少,有一定的维持现状的思想倾向。同时,考虑到干部平时工作十分辛苦,在管理上不够严格,认为只要能够把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做好,就是好干部,造

成对干部表扬多、批评少,一般要求多、有针对性的督促检查少。对干部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很多的批评,但批评教育不是十分到位,导致部分干部觉得奖罚不明,做多做少一个样。久而久之,造成少数干部身上出现了作风粗糙、纪律松弛、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和工作效率。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深层次的理论学习欠缺,造成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够开阔。这几年班子成员静下心来,集中起来进行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研究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机会不多,运用党的理论和政策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水平不够高,造成了日常工作中常规性动作多,创新思维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对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不够,没有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班子整体素质的重要任务,摆在重要日程上。学习也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上,整个班子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缺乏创新,工作中新办法新思路不多,老办法用不上或按部就班的情况多,方法比较简单,导致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创新不够。

2、认识问题与思考问题的高度不够。作为基层党政班子,应当有强烈的执政意识、较高的执政能力和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有忧患意识,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研究新问题,解决新情况,而领导班子在想问题、干事情时站得起点比较低,就事论事的时候多,对一些问题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认识问题时缺乏深度与高度。

3、具体工作多,深入基层不够。在日常工作中,班子成员的工作担子都很重。具体事务性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较少。每一年,班子成员虽然各自都联系着一些村和基层单位,也拿出了不少精力和时间深入到村组、深入到基层单位进行了扎实的工作,但在一些具体问题、具体情况的处理上听汇报较多,没有真正沉下去,工作浮在上面的时候不少。

三、整改方向与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干部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hjt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武装干部,努力做到把传统教育与时代要求和刻苦求知结合起来,把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与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同解决作风飘浮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干部思想作风的根本转变,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结合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探讨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以制度促事的局面,在干部中营造爱学习、勤工作、求上进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努力形成“大事共同决策,小事相互通气,解决问题齐心协力”的党政领导机制,集思广益,提高民主科学的决策能力。

3、加强创新工作,全面提升驾驭全局的能力。要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本领,解决突出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理清头绪,分出轻重,找出主次,抓住关键,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抓好主导产业、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城郊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4、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从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抓起,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起,从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做起,尽可能地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在工作的实践与锻炼中不断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

5、切实转变领导班子作风,坚持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转变领导班子作风,强化创新

意识,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具体的实践行为,实现上情和下达的统一,力求解决好农村各种实际问题。同时,要从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起,从思想上、体制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抓好工作落实。

6、积极开展健康有益活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班子成员要与干部多交流,推心置腹,交心谈心,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加强改进与提高。同时,要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多帮助干部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机关中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篇2:北沟村整改材料

北沟村党支部

北沟村全村总面积9.3平方公里,辖9个组,235户,935口人。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956元。村两委班子6人,交叉任职1人,我是书记主任一人兼。支部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7人,平均年龄56岁。

自去年杨书记到我村来以后,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做了重要的指示,我们信心倍增,县刘书记、路县长、韩主席、陈部长又多次到我村调研,一方面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安排各部门对我们进行帮扶,使我们村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具体工作: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强化村级党建工作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村情实际,重新理顺并确定了“开展创先争优,提升党建水平,抓班子带队伍,富民强村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加强班子建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镇委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发展型班子的要求,党支部先后组织学习7次,并带领两委成员就相关产业发展外出到辽宁凌源等先进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3次,学习5次,开阔了班子成员视野,提高了整体素质。二是发挥作用增强党员示范效果。依托“紫塞先锋”工程和“三定一考”管理机制,集中开展了亮牌示范、服务群众、岗位奉献等活动。新建大枣园党员示范基地1处,确立了党员示范岗8处,支部为其制做了示范牌,既亮明了身份和示范项目,同时也提高了优秀党员的知名度。在岗位奉献活动中,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两委成员和上岗党员的带动下,广大党员群众出义务工,拆猪舍13个,不合理台阶21个,清理乱堆乱放50 1

余吨,使村内卫生有了很大改善。在“践诺服务月”活动中,村支部参加活动的上岗党员分别结合村域经济发展和岗位责任,将为群众所办实事通过公开栏的形式向群众公开承诺,使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现已培树党员示范先锋3名,培树优秀上岗党员3名。如今年培树的优秀上岗党员高孟科,成功引进张谷一号谷种,亩产510公斤,带领大家实现了科技致富。三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在去年转后的基础上,今年在镇里的帮助下,又投入资金17万余元对“两室”进行了附属设施的整修,极大的提高了“两室”软硬件建设水平。

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党支部抓住市委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实施“百村千户万床”农家游工程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北沟村位于承围旅游公路沿线和山场资源丰富的有利优势,结合镇委出台的关于实施人财物向无矿村倾斜和“工业反哺农业”的优惠政策,重新制定了以生态园为主导,培育发展做大做强农家游、休闲游产业的发展路子一是扩大产业规模。新栽植苗木12万株,预计5年后仅此一项年产值可达7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可达到7000元,村集体收入有望达到10万元。二是打造“枣园人家”品牌。去年杨书记来提出了:用大枣产业带富全体村民的思路,使我们明确了发展思路,就组织相关农户以土地和荒山入股形式,成立了“老北沟大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老北沟”商标,现已入社农户达81户。今年,依托这个项目聘请市旅游学院专家以“枣园人家”为主题进行了农家游的总体规划设计。同时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整修采摘园上山路2公里,新建“枣园人家”山门一座,新修承接大枣园和承围公路的桥梁一座,现正在建标 2

准农家院1处。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投资16万元,建农民休闲广场一处(占地666平米),安装健身器材10余件,极大的活跃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新建公厕1处、垃圾池4处,打通了北沟村至隆化镇下甸子村3公里的沙石路,改善人居环境,为发展农家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扎实做好下一步工作

篇3:北沟村整改材料

2003年从福建省开始, 一些省市开始对林地进行改革, 明晰林地的产权和使用权, 减少税费负担, 鼓励农民投资建设林业。许多地方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探索, 如承包到户、联户经营、租赁拍卖等。2004年, 国家林业局特别将南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国家林业四大重要改革之一, 明确指出林权制度改革是所有林业改革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与南方的集体林不同, 陕西省66.86%以上的集体林地是生态林, 大部分生态林都由农村集体统一管理, 在20世纪末所进行的承包经营中, 除一部分生态林承包给了个人经营, 大部分还都保留了集体经营。2007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进一步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放活经营权, 落实处置权, 确保收益权,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力量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 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 发展林区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森林资源增长、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林区和谐社会建设。其中, 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是改革的主要内容。陕西省的林改采取了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做法。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包括太白县在内的10个县 (市、区) 作为林改试点。试点工作从2007年7月开始至2008年9月结束, 其中2007年7~8月是组织准备阶段, 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是勘界确权阶段, 2008年3~7月是建档发证阶段, 2008年8~9月是总结验收阶段。为了及时掌握陕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 笔者于2007年10月选择县级试点村太白县北沟村, 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2 林改面临的问题分析

太白县是全省的林业大县, 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林地总面积23.33万公顷, 其中集体林地8.07万公顷, 占林地总面积的35%, 农民户均林地达到5.40hm2。1998年禁伐之前的几年, 乱砍滥伐十分猖獗, 严重地破坏了全县的森林资源, 为此, 太白县在1998~1999年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管好、护好该县现有森林资源, 使该县的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998年4月, 太白县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太白县集体山林实行联户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县境内的集体山林 (有林权争议的林地除外) 均可划分到户,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村、组可将现有林地, 按照1997年底的在册人数、劳力、经营能力承包到户;承包经营期限为50年, 而且承包农户要根据林相缴纳承包抵押金。随即, 太白县首先在全县的10个乡镇、15个村进行试点 (包括北沟村) 工作。1998年8月, 太白县县委、县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太白县集体山林实行落户酬报经营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 林改在全县范围内铺开, 1999年6~7月进行了总结验收。太白县1998年的林改被概括为“抵押承包”模式, 即每个林地承包农户必须上交一定数量的金钱作为承包林地的保证金, 保证金的多少由县里给出指导价, 村里再根据指导价确定最终的数额。这种模式得到陕西省林业部门的肯定。

北沟村位于太白县的东北方向, 距离县城6.5km。北沟村由4个村民组构成, 现有人口560多人、141户。现阶段, 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蔬菜, 户年均收入在4万元左右。该村既是太白县的“扶贫开发重点村”, 也是陕西省的“百村典型示范工程 (名优特北沟种植) ”的示范村。从北沟村的林权现状登记表来看, 该村拥有荒山693.07hm2、有林地619.27hm2, 共计1 312.34hm2。另外, 北沟村范围内还有镇有林 (当地人也称之为社有林) 约200hm2, 主要分布在东沟;省有林 (当地人也称之为国有林) 约133.33hm2, 主要分布在北草林和西沟。

1998年的林改, 北沟村的全部林地1 312.34hm2 (包括有林地和荒山) 分别被131户承包, 只有1户人家没有承包, 但承包发证面积只有288hm2。北沟村的村集体林地主要分布在砖头沟、仙马沟和北沟3条大沟。其中砖头沟约133.33hm2, 目前主要由第3组的37户农户承包;仙马沟约133.33hm2, 目前主要由第1组的38户承包;北沟约266.67hm2, 目前主要由第4组的24户承包;第2组共有农户42户, 他们承包了仙马沟的小部分林地和小组附近的疏林地。概括地说, 村民管护林地的情况可以分为: (1) 放任型。根本就不管, 这种类型在北沟村是少数, 主要分布在第1、2组, 因为距离林地较远, 无法管护。 (2) 应急型。有盗伐之类的事情发生时, 当亲戚或邻里告知后赶过去处理。这种类型在北沟村占多数。 (3) 季节型或常规型。将林地管护纳入自己的生活范围, 对林地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管护。

北沟村村民在1998年林改中的积极性很高, 而且满意度也比较高。基于这一事实, 北沟村2007年林改的主要任务是落实面积, 增加抵押金。2007年林改的精神是“均山、均权、均利” (所谓“均山、均权”是指“群众决定不再实行集体统一经营的, 要采取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 均山到人到户”, 而且每人每户享有平等的承包经营权;所谓“均利”是指“群众要求仍由集体经营的, 要转换经营机制, 实行股份合作, 均股均利到人到户”) ;但是也强调“尊重历史, 不打乱重来, 只是做些微调, 让没有林地的有点, 给小户补一点”。而2007年林改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2.1 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老百姓对政策表示怀疑甚至恐慌, 对政府和干部则表现出相当的不信任, 以至于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开会的时候讲省市精神, 村民不相信。其主要原因:一是1998年林改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期限是50年, 但事隔不到9年 (具体为8.5年) , 老百姓又被要求重新签订承包合同。不少村民指出“说是50年不变, 现在8年多就变了, 国家出尔反尔”。二是1998年林改时, 村里承诺承包抵押金5年退一半, 10年之后连本带利退给承包户, 但是目前只退了本钱而没退利息, 利息还留在村里, 村民认为“这次的承包抵押金要合同期满 (70年) 才退还, 儿子辈也不一定用得着”。三是林改的某些相关政策是不确定的, 如公益林补贴政策等。四是政府和干部的许诺没有兑现, 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 林地只是砍柴的地方, 老百姓也没有从林地承包中获得多少经济效益, 村民抱怨自己是花钱买了个义务管护员, 除了担负护林员的责任之外, 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2.2 承包抵押金的收缴成为难点

在政府官员、工作人员看来, 承包抵押金制度是不能取消的, 因为一旦取消, 农民就会失去 (至少减弱) 看护林地的责任心。太白县2007年林改给出的指导价为承包抵押金750元/hm2, 但传到村里后也没有被村民接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林相不好, 过了3~5年, 收益没法兑现。二是1998年林改时北沟村是以小包大, 这次重新勘定之后, 不但要根据实际面积缴纳承包抵押金, 而且承包抵押金标准也由原来的120元/hm2、75元/hm2、45元/hm2提高到150元/hm2、105元/hm2、75元/hm2, 承包费用因此大幅度增加。三是大多数北沟村的村民认为他们不应该缴纳承包抵押金, 相反, 他们为国家护林应该获得一笔补贴或奖励。

2.3 林地调整牵涉到管护费问题

2007年林改政策规定, 如果1998年承包小户在2007年林改中要求增加承包面积的话, 需要向原承包户支付一定的林地管护费 (国家给太白县的生态林补贴平均每年为22.2元/hm2, 按照50%支付管护费, 8.5年的总费用为94.35元/hm2, 即管护费的支付标准是94.35元/hm2) 。想承包的农户认为, 给国家护林这部分费用应由国家支付, 不应转嫁给农户;而管护费不落实或太低的话, 大户又不愿意让出他们的林地。在笔者调研期间, 管护费政策还在讨论当中, 如果该政策得到实施, 不但会增加部分村民的承包成本, 还会影响“均山”精神的贯彻。管护费问题与承包抵押金问题掺杂在一起, 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2.4 林改之后盗伐木材的情况依然严重

林改对于解决盗伐木材问题的作用并不明显, 盗伐现象屡禁不止还另有原因。一是政策之间相冲, 北沟村属于天保工程和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范围, 但太白县有关部门鼓励农民养牛养羊和种植香菇, 利润的诱惑促使不少农民在行动层面挑战了全面禁伐禁牧政策。二是非法木材交易市场的存在, 通过非法木材市场交易可减少许多成本, 刺激盗伐现象大发生。三是村民的管护意识差, 习惯于管好自己的, 砍伐别人的, 尤其是砍伐国有林。距离承包地较远的农户, 他们认为管不好, 就干脆砍完自己的林子。

2.5 预期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是收益不可预测, 而且在需要支付抵押金的条件下, 林改变成了村民对未来收益的赌博。富裕农户可以支付更高的成本, 承担更高的风险;而一般的农户, 特别是那些在禁伐以后趋于贫困的农户, 他们的策略只能是减少风险, 减少承包山林的面积, 以能够打柴维持生活即可。另一方面是政策的不确定性, 目前的林改尚处在试点阶段, 一些政策还需要完善, 一些配套政策还未出台。

3 结论

(1) “一刀切”的政策运用到复杂的实践当中势必遭到失败。既要尊重历史, 又要体现“均山、均权、均利”的集体林权安排原则;否则, 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在一个以公益林为主的地区无法真正、全面地得到落实, 也无法解决该类型地区的相关问题。针对像北沟村这样的以公益林为主的地区, 政府部门要有不同的改革方案。

(2) 收益权的问题, 特别是公益林补偿是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这个问题可以从2个方面来讨论:一方面, 讨论公益林补偿到底是否直接发放到林地承包户手里;另一方面, 讨论如果直接发放给林地承包户, 如何发放的问题。如果坚持以在确保生态效益的条件下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林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益林补偿必须直接发放给承包林地的农民;而发放补偿应该遵循在保证绝大多数老百姓受益的情况下, 贯彻多劳多得、多包多得的精神。

(3) 政策的配套和完善是林改成功的关键。具体而言, 就是要求通过改革, 使林地和山林的产权在法律上得到明晰。但如果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只停留在纸面上, 收益权的问题无法确保, 而林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其他非政策因素干扰或破坏的话, 林改会成为激化各种矛盾的因素而使得组织内部更加复杂, 林改就更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参与, 林改倡导者和设计者所期望的深刻变化和良好局面也就更不会出现。

(4) 林农增收与林改不成正比。北沟村在1995年之前还是“扶贫开发重点村”, 但现在该村户均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 系陕西省的“百村典型示范工程 (名优特北沟种植) ”的示范村。然而, 北沟村由贫变富与林改之后实施的林地承包到户政策关系不大, 而主要与产业选择和资源利用相关。因此, 在以公益林为主的地区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当地政府还应拓宽渠道, 千方百计帮助林农增收。

参考文献

[1]王晓毅, 胡崇德.禁伐条件下的集体林改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 :65-71.

篇4:北沟村的变迁

北沟村位于渤海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怀柔城区20公里。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发展历程,北沟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一跃成为京郊颇有名气的秀美山村。

跟随时代步伐 科技带领经济

初秋时节的北沟村,树木葱绿,果实累累。走进村子,不时看到村民们正在用手机与外界沟通。有谁能够想象到,四十多年前的北沟村却只有一部手摇式电话。光阴荏苒,这个小山村发生的一个个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故事,无不见证着北沟村60年来通讯事业发生的巨变。

曹文亮今年75岁,曾在北沟村当过大队书记和村主任。说起北沟村过去的通讯设施,老人仍记忆犹新。

1962年以前,北沟村没有电话,村民们遇事都是靠相互之间捎口信。

1962年秋,北沟村终于安装了一部黑色的摇把子电话。当时村里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所以摇把子电话只好放在了村民曹进岭家。电话装上的第一天,大家都跑去瞧新鲜。崭新的黑塑料机身,铁把子外面套着黑色的塑料套,跟过去战斗片里看到的没什么两样。

当时,摇把子电话要经过人民公社的分机进行人工转接才可通话。公社的电话机房设有专人24小时值班,机房的通话设备上有很多个插孔,每一个插孔分别对应着一个有电话的村或单位。电话的打出和打进都要通过公社话务员的插转来接通。自从有了摇把子电话,北沟村人的生活就跟它分不开了。

遇到家中有急事,村民首先就想到摇把子电话,但常常遇到接不通的情况。所以,一部摇把子电话既给北沟人希望,也让他们深感无奈。直到1993年,摇把子电话才退出了北沟村的历史舞台,换成了程控电话。

1993年春,村民王全花了3600多元在全村第一个装上了程控电话。从此,街坊四邻一遇急事便到王全家借用电话。

那时,乡亲们一般是把王全家的电话号码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王全夫妇就担当起了义务传话的任务。今儿谁得病了,明儿个谁结婚了,要不就是买药、捎东西。总之,甭管大事小事,王全两口子都得帮着传话,不知为此搭了多少工夫,但他们却从没抱怨过。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手机等信息传递手段的迅速普及,又何尝不能改变人们的命运呢?

今年51岁的王义是北沟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曾在三渡河乡铝制品厂搞销售。1995年秋季的一天夜里,一个电话打到厂里,原来是河北白沟批发市场急需4000个铝盆。因为是急活儿,每个铝盆可以多加5角钱。可惜当天厂里没人值班,王义又没有手机,白沟那边儿没法和他联系,直到第二天早上上班王义才得知此事。结果王义因此少挣了2000元。

这件事给王义触动很大。他想,自己经常出去跑业务,没有手机真是耽误事。不久,王义就花3700多元买了一部爱立信手机,虽说只有通话功能,但王义已经很知足了。

工厂倒闭之后,王义就自己买了一辆金杯小客车跑客运。为了多拉回头客,方便与他们的联系,王义又花1700多元购买了一部诺机亚手机。

2005年,王义又换手机了,这已经是他的第四部手机。正是由于这部手机王义的财源可谓是滚滚而来。

原来,王义在山西大同的一个哥们儿是做布鞋生意的,这些布鞋要定期运到北京的木樨园批发市场销售。他和王义取得联系后,让其每天用车给他拉50箱货,一个月干20天,这样王义一次就能净赚500元,20天就是一万多元。这次买卖,王义一直做到2007年,赚了少说也有30多万元。

王义说,他现在如果一天忘了带手机,就跟丢了魂儿似的。

其实,何止王义有这样的想法。如今,手机已成为北沟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全村140余户中每户至少有一部手机。手机俨然已经成了北沟村人从贫瘠到富裕的生活标志。

2008年有关部门计划在京郊搞无线上网入户的试点。村支部书记王全立刻想到这对北沟村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有好处,就积极响应。由于只需每个农户拿出2000元,剩余款项由村里补齐,所以全村100多户都抢着报名装电脑,最后有90多户如愿以偿。就这样,北沟村成为京郊无线上网第一村。

环境改善,和谐山村扬美名

前些年,北沟村环境卫生极差,乱堆乱放现象十分严重,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90年代中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里才有了进村的油路。但村内的街道依然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说起村里环境的大变化,主要得益于最近两年的发展。2007年,国家在这里实施了农业生态村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00万元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村里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打405米的深水井1眼,修建容量为100立方米的储水池1个,让村民喝上了卫生达标的饮用水;在公路两旁和村内花坛栽种各种花草20000余株,进行了公路绿化美化;兴建村级公路8公里,硬化街道3万平方米水,打护村、护地坝4万立方米;在村中心建造了带洗浴功能的市级二类公厕一座,完成全村农户改厕100套;新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楼1座,安装村级路灯17盏。治安防范探头9个,全村基本上实现了“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环境卫生的各种问题,村里采取发放通知书限期清理垃圾的办法,增强环境保护力度。一旦发现乱堆乱放现象,村干部就立即向堆放人发放限期清理通知书。另外,对于占用街道、违章搭建的柴篷、柴屋,也将限期拆除。2006年,全村共计发出各种清理、拆除通知20余份,清理各种乱堆乱放的砂石、柴草及其他废旧的生产生活材料30余吨,拆除违章搭建的柴篷、柴屋10余个。2007年采取同样的办法,实现农户柴草进院100余吨、砂石料进院80余吨,彻底改变了村里以前那种杂乱无章的状况,使整个街道变得井然有序、干净整洁。

此外,村里还十分注重加强日常的管理与保洁工作。由集体出资聘用专职保洁人员2名,每天打扫街道和清运垃圾。聘用公厕管理人员1名,负责维护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的卫生;并制定了村级环境卫生制度,使全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了党员卫生义务保洁队,定期打扫街道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成立党员卫生监督队,监督破坏环境卫生的各种不文明行为,从而保证了各项卫生制度的有效落实。

如今,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干净村”,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文明生态村、怀柔区卫生先进村、京郊环境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9年前8个月,北沟村先后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7千多人次,其中不乏香港、湖北、山西等远道而来的人士。

产业调整 劳动就业渠道增

北沟村多为山地,坡度大,果树光照充分,口感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大面积种植苹果、糖梨、大杏等鲜果树,一时间整条沟里果味飘香,其中尤以冷糖梨最为出名。当时,东四村(慕田峪、辛营、北沟、田仙峪)均有冷糖梨,但北沟冷糖梨口感最好。收获季节,许多妇女一起挑选糖梨,因此有了“北沟的姑奶奶,刷利(梨)”一说,以此来赞美北沟的妇女干活麻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沟村的鲜果种植达到了顶峰,全村近4000亩的山场几乎全是鲜果树。为保证果品质量,当时的生产大队组织果树管理员和林业员统一、集中为果农修剪、管理果树,这一措施使得北沟的鲜果产量逐年增长,1988年人均果品产量位居北京市第一。

为储藏收获的果品,北沟村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利用村内坡度大的特点,家家户户修建了地窖,窖内冬暖夏凉,秋季收获的鲜果在地窖内存放一冬天仍然口味如初。现在的北沟村仍然保留了“一家一窖”的特点,也称得上是北沟村的一大景观。

进入90年代,鲜果价格持续下跌,果农收益大不如前。于是有人开始栽种栗树,板栗良好的经济效益逐渐吸引了大多数果农的注意。由此,山场的鲜果树大面积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板栗树。到2000年,除去个别人家留下几颗鲜果树自家食用外,村里几乎看不到鲜果树了。

现在,板栗种植已经成为北沟村的支柱产业,全村经济收入的90%依赖于板栗销售,全村板栗总产量最高可达30万斤。尽管如此,北沟人依然认为:仅仅依靠板栗的单一生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009年,北沟村集体出资注册成立了“北旮旯乡情驿站餐饮有限公司”,投资60万元修建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餐厅,同时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在村内建成了“传统文化一条街”,形成了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通过餐厅的客源,拉动全村民俗接待、住宿发展,并配以板栗、核桃等土特产品销售,形成一条从食宿到土特产品销售的链式发展模式。此外,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又为村民提供了14个就业岗位,消化了村民手中土特产品,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的产业格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艰辛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硕果。如今的北沟村,数字影院、图书室、篮球场等文体活动设施应有尽有。人们在生产、生活之余,可以尽情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无穷乐趣。

篇5:北沟村整改材料

根据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土沟村党支部通过认真组织专题教育学习,开展谈心交心、征求意见、自我剖析等活动,努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素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以“提升党员素质、服务跨越发展”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现将意见和建设汇总如下:

一、民主生活会基本情况

土沟村党支部以“提高素质、服务发展”为专题的民主生活会于2011年12月16日14:30在村委会召开,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红山窑乡陈武宗理事长出席并主持了土沟村党支部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陈理事长要求党支部一班人根据专题教育学习体会,结合谈心交心、自我剖析、征求群众意见情况,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排存在问题不怕揭短,挖思想根源敢吐真言,订整改措施靠实有效。通过开好民主生活会,凝心聚力,把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凝聚力、战斗力集中到推进中心工作中,体现在服务发展呢、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成效中。

二、民主生活会排查出的主要存在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打不开跨越发展的局面

县乡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适应形势、令人鼓 舞、令人奋进,但要把目标变成现实,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具进,放胆实干。但我们平时办事情、想问题仍是老观念、老套话,冲不出旧的思想观念的围城,打不开跨越发展的局面,突不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是:

(1)陈旧思想束缚,不愿解放思想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不放,总觉得老方法省事省力,老套路驾轻就熟,老经验包治百病,虽然口头上喊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具进,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习惯于用僵化的思想应对生动的社会实践,用陈旧的思路应付上级的指示。

(2)民主空气不浓,不便于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民主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时间不断加深,但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民主集中不够有力,重大问题讨论不够充分,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不能最广泛地调动辖区居民参政、议政,无形地给自身思想和群众的解放思想设置了障碍。

(3)素质欠缺,不善于解放思想

主要表现在村委一班人知识结构不系统、不厚实,政策理论水平低,平时虽然能坚持学习,但学习的深度、广度不够,制约了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

2、工作作风不实,走不出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阴影 支部工作的重心是搞好群众服务,造福一方百姓。而我们当前的工作,仅能疲于应付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忙于招架行政工作的伸延,热衷于随大流做好软件资料,应付检查、考核,不能很好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更有甚者在为居民群众办事中推诿扯皮,怕负责任,工作无起色、无建树,争先创优的气氛不浓,措施不实,着子不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无所作为。

3、发展思路不宽,冲不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发展是硬道理,实践证明,小发展必有民怨,不发展必有民愤,大发展才得民心。土沟村的经济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传统的农业的经济,除了通过大田种植获得收益,别无他途。集体经济低效率运转的格局,长期以来难以打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型,农业集体经济面临严峻考验,如何认识将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出困境,如何让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思路不清,措施不实显得束手无策。

三、主要整改措施

1、建立制度推动学习,促进素质提高

建立健全各种学习制度,以制度推动学习、引导学习,通过制度加强学习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努力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形成以集体学习为形式,自我学习为主体,急用选学为补充,制度考核为保障的学习体系,培养支部一班人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自觉性,推动一班人坚持通 过学习,提高觉悟,提升素质,充实自我。

2、调整思路,提升目标,力争经济发展有所突破 理清支部经济开展思路,认真研究探索村委经济发展路数,认真调整和完善村委经济发展计划,谋求建立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参与、全方面覆盖的村委服务机制,彻底改变单一经营种植的经济运行格局,使土沟村委的经济发展工作迈上高速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篇6:才沟村支部书记典型材料

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宣化镇蔡沟村党支部 卢占省

卢占省,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出生于宣化镇蔡沟村。199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基层工作至今已有16年,2002年元月至今任宣化镇蔡沟村党支部书记。蔡沟位于宣化镇东约三公里处,现有8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总人口3800多人,69名党员。在14年的村干部任职过程中,卢占省同志为蔡沟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立足本职,履行职责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卢占省同志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党的政治工作的优势,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扎实工作,勤于劳作,确保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他跑遍了全村每一户群众的家里,对于蔡沟村的情况他都是如数家珍,烂熟于心。

二、勤政务实,大公无私

作为一个老村干部,卢占省同志始终受到全村干部群众的拥护和尊敬,这与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分不开。十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是在村支部值班,就是下到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生活情况,调解邻里纠纷,宣传上级下达的各项政策精神。从不因为个人的事情耽误工作,还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为群众办实事。他没有因工作之便多拿公家一分钱,为自己的亲属谋取一点私利,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卢占省有一个弟弟去年得了肝癌,花去手术治疗费近十万元,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其弟媳曾多次找他要求办理低保,可他并没有因此而破坏原则,他委婉地拒绝了弟媳的要求,而是从自己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保障本村教育硬件设施的安全性,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筹集数万元资金,利用暑期,修复学校危房12间。

五、致富带富,发展经济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卢占省同志考虑最多的就是全村经济的发展。他总说,只有群众富了,这个“村官”才能当的踏实。为全面了解本村群众的致富动向,他常常挨家挨户,细细打听,并做下笔录,在当天晚上,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围绕如何致富带富主题展开讨论。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已形成以养殖为主的主导产业,其中,去年该村养鱼户56户,共115箱;养鸡户28户,共存栏2万只;养猪户9户,共存栏800头。群众致富能力不断提高、致富渠道不断拓宽。去年,全村百姓每人年均纯收入已达5600余元。

篇7:庄沟村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2014年8月19日)

根据乡党委安排部署,在第一阶段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村支部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针对征集上来的意见建议进行逐条梳理,并召开专题会议,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意见,认真分析检查支部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产生根源,研究提出改进思路和措施,认真进行了对照检查。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情况 村党支部班子能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对照党章党纪、对照焦裕禄精神、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通过认真的学习查摆,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在遵守政治纪律方面的自觉性、敏锐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对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解的不透,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疲于应付的情况。对于相关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做的不够,不能主动自觉的参与其中,被动的记录活动笔记,从网上摘抄心得体会,得过且过。

(二)执行政治纪律的思想高度和行动自觉性还要进一步提高。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缺乏一定的政治责任和担当,对于一些党员说的风凉话没有去制止,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对于一些网络谣言没有加以抵制,反而把其当做笑话进行讨论,缺乏政治警觉性,认为无所谓。部分党员参加会议自由散漫,不能按时到达会场,会场上不能自觉的把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造成了扰乱会场气氛的不好影响。

(三)对于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对村内一些敏感问题仅限于内部讨论决定,而没有听取大家的意见。在决策一些重大事项时,领导事先给出基调,两委成员存在老好人现象,不想得罪人,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民主集中制走了过场。

(四)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形式化较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会议开的较少,但是各类制度却挂满墙,真正执行了的又是屈指可数的。对待不同的人和事,廉政建设有时松有时紧,不能一视同仁。

(五)村里的干部工作不到位。由于对党的方针政策把握的不到,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干部工作存在一些纰漏,有盲区,团队精神不够,大家各干各的,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六)党的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响应号召,将“八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时时刻刻以此规范约束行为。一是将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了

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充分认识到了“四风”的危害。通过学习使班子成员清醒认识到什么是“三严三实”、什么是总要求、怎样才能“为民、务实、清廉”。二是切实转变会风,提高会议实效。着力压缩规模和会议次数,主要以专题、专项会议的方式开短会,两委班子协调问题时只讲措施和要求,杜绝空乏议论的指示、意见。三是厉行节俭,严格控制办公经费,并将村委的原公务用车顶账处理。但从更好的标准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会议质量有待提高。会议数量虽然已经有所减少,还需进一步压缩会议时间,继续纠正会风、文风,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二是“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程序没有严格执行,在会议召开、会议记录、结果公示等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三是村务、财务公开力度不够,村务监督委员会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反思,村支部在坚持学习“活动”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四风”方面的问题。表现如下:

(共查摆了14个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4个)

1、村内环境整治只注重主村主道的绿化亮化,而不重

视老村街巷道的净化亮化工程。村内主村街道、广场周边绿化情况喜人,而对老村居民区的环境卫生、亮化情况却不重视。

2、只注重民生基础工程,而不注重民生创业工程。对于村道路两旁的居民楼修建工程重视的较多,而对于农民创业增收关注的较少。

3、在党建工作中,会开的不少,学习资料发的不少,笔记抄的也不少,实事干的不多。在活动开展中,只热衷于制版面、挂横幅、造影响,不是想怎样才能取得实效,而是想怎样才能得到领导关注,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造声势上。年终测评党员干部只注重表格化管理,不注重平时考核。

4、财务公开不透明,村务监督小组没有发挥很好作用,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每月的财务审计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二)官僚主义方面(3个)

1、深入农户调查走访的少,通电话沟通的多,了解民情民意靠别人的信息,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

2、没有耐心去给群众详细解释问题,处理问题生硬,办事方式过于陈旧。

3、对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的关心照顾不够,到了年底去看看,平时过问的少,这也是两委班子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4、农民就业难,增收难,出台的措施少,农民技术培训的少,实地上门指导的少。养殖户迫切需要场地、技术等来拓展规模,可是对于场地、农技方面的支持力度小。

(三)享乐主义方面(4个)

1、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安于现状,有等、靠、守的老思想,进取心不足。

2、党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差,只想的支部给自己办了什么事,不想的自己为支部做了什么。

3、遇到困难和问题,不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习惯于等待领导处理,坐享其成。

4、对于分配的工作,能推则推,能少干就少干,拈轻怕重。

(四)奢靡之风方面(3个)

1、村务监督小组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是对财务监督方面有敷衍现象;

2、对水、电、纸张、笔等办公用品的耗材浪费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对空调常开、电脑不关等浪费现象不以为然;打印机耗费纸张、墨盒较大,但使用效率却低,造成了多重浪费。

3、对亲友要求不够严格,廉洁自律标准不够高。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上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修养不深入。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臵,学习存在片面性,学习存在惰性、自觉意识欠缺。二是对理论学习认识不够。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

二是对群众的主体地位认识欠缺,宗旨观念淡化。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认清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中重于完成上级领导布臵任务,为群众想的少,缺乏真功夫。

三是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放松了党性修养升华。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处理村内事务是,考虑人情世故,不敢主动担当,有畏难情绪,在问题矛盾面前退缩,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直接亮剑。在点滴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是政治纪律方面。主要表现在常规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做事按部就班,缺少开拓创新思维,习惯于“上面怎么做,我们怎么做”、“别人怎么做,我们跟着做”、“过去怎么做,现在照样做”,缺少担当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敢改

变,不愿改变,什么事都是犹豫再犹豫,错过最佳时间,没有魄力。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努力方向:积极面对“四风”方面的问题,认真剖析和反思,对照检查,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以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做到热爱学习、精诚团结、信念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为我村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改进措施:

(一)坚持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消除影响因素

通过这次实践教育活动,支部班子深感学习的重要。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强支部班子成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地密切联系群众,持久不懈地将其当作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核心工作来抓。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党员干部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积极开展自学活动,提倡班子成员记读书笔记、写体会文章;二是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坚持身体力行,注重实践,避免形式主义

一是全面的抓好全村工作,不能只注重村内主干道旁的绿化和亮化,合理规划村落发展,注重老村区亮化工程。二是积极引导村民就业创业,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邀请农技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三是每季对于支村委班子成员具体分管工作的表现进行分析和点评,每半年对于党员联户承包户的工作进行考核和点评,作为年终党员争星晋位评比及干部工资考核依据。四是严格规范财务公开程序,做到公正、公开、透明。

(三)经常深入农户,做好服务工作,去掉官僚主义 一是要深入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关心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耐心细致的给农户解释说明情况,根据村民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落实和解决。三是经常到贫困户、低保户家中慰问,了解实际困难,积极认真的解决。四是加大对于村里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增加场地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帮助拓展规模。

(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抵制享乐主义

一是加强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这一周能办的事不拖到下

一周,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

(五)勤俭节约,加强廉政建设,狠扫奢靡之风 一是对照党章、廉政准则、先进典型,通过深入剖析,认真梳理查找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做到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踏踏实实干事,正正派派做人。二是坚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规定,当好表率,规范自身言行,反对奢侈浪费之风,增强自身防腐抗变能力,慎独慎微,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开好民主生活会,查摆四风问题,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检查自身问题所在,进行整改,能改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措施,分步骤整改到底。

上一篇:发扬抗战精神演讲稿下一篇:劳动合同薪酬补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