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的故事

2024-04-08

先发制人的故事(精选8篇)

篇1:先发制人的故事

成语先发制人的故事

先发制人为三十六计中的一个计策,“发”发动;“制”控制。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后来泛指先下手采取主动。

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人共商大事。

项梁和项羽在当地广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俩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敬仰。项梁对殷通说:“现在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所以现在正是消灭秦国的最好机会,当然先起义发动的人旧可以得到先机,我们应该早点起义才是。”项梁看出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于是就叫项羽把他杀死,并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征集人马,壮大军队,并且打出灭秦的旗号。而项羽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篇2:先发制人的故事

先机并不决定一切,敢为人后,静观时机,往往能后发制人,一招制胜。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后发制人,一招制胜的哲理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电视节目中,正上演一场精彩的无规则拳击擂台挑战比赛。擂主年过半百,却依然风度翩翩。裁判宣布开始后,一名拳击新秀迫不及待地冲上擂台,使出全副本领,大叫着向擂主展开疯狂进攻。

面对对手的强势攻击,擂主只得避其锋芒,连连后退。眼看被逼得没有退路,众人都以为拳击新秀胜利在望之时,擂主忽地眼睛一亮,瞅准时机飞快出拳,只一招,对手便败下阵来。事后,面对媒体的采访,擂主说:“退让一步看似给对手机会,实际上是让自己以退为进,瞅准破绽,一招制胜。”

苹果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但在前后,智能手机市场一直被黑莓所主导。直到苹果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黑莓才从第一的位置掉下来。在前二季度,苹果公司创造了1.4亿部手机的`惊人销量。其实,一直以来,苹果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只能算是一个市场跟随者,在很多方面都做了第二:没有造出第一款鼠标、没有造出第一款MP3播放器、没有生产出第一款智

能手机。但苹果公司却都能后来居上,成为行业的胜利者。一位营销学专家总结苹果公司的成功秘诀是:不做第一,后发制人。

北京田径世锦赛1500米半决赛上,埃塞俄比亚选手根泽贝迪巴巴在开赛后一直采取跟跑战术。但在最后时刻,她突然加速,瞬间冲到第一。在决赛时,她采用同样的战术,在前400米结束后甚至只排在第10位。跑完800米之后她开始冲刺,很快,成功占据榜首,夺得冠军。

篇3:先发制人的故事

1.国际分工的两个不同维度

国际分工有纵向和横向之分, 纵向代表着技术等级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是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横向则代表着技术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工中, 贸易双方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市场地位、相互的供求关系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情况等均有所不同, 前一种分工具有经济不平等和依附性的特征, 后一种分工则体现着平等互利的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属于第一种类型, 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则是后一种类型的。

所谓综合技术实力是指在人的因素以及物质因素两个方面体现出的技术能力, 它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志。仅从经济因素上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实力的差异上, 而不是比较优势理论所说的人均资本的数量的差距。

在全球市场上, 贸易商品按其制造的技术水平和技术难易程度可以区分为技术复杂的高端商品和技术相对简单的低端商品。技术等级越高的商品, 价格以及增加价值和要素收入越高, 而高收入又会使国家的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 因此, 任何国家都企望选择尽可能高端的商品去生产。但是, 一个国家能够达到何种等级, 这是由它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决定的, 这是每个国家在分工选择上硬的约束条件。因此, 在商品等级和价格水平给定的情况下, 每个国家在生产上选择的范围、主导产业和出口构成便由其技术实力决定。技术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当然会以高价格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商品作为主导商品向全球市场供货, 而发展中国家只能够生产和出口发达国家不愿意生产或不愿意充分生产的低端商品。

2.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先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涵是, 在全球人口的需求偏好趋于相同的基础上, 将商品价格由国内供求关系决定, 扩展至由全球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从加工制造业方面看, 全球市场一体化实际上主要是生产高端商品的发达国家获得全球市场。因为低端商品许多国家都能生产, 原本属于自给自足, 并不存在全球性的市场。高端商品则不同, 它具有全球性的市场需求, 但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 所以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只是为发达国家的高端商品带来全球性的市场。

在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和人口规模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数量和人口规模的情况下, 全球市场的一体化极大地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需求关系, 使发达国家从规模经济和相对价格的上升两个方面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高端商品相对价格大幅度上升的状况, 既会强化先进国家的优势地位, 又会强化后进国家的劣势地位。所谓先发优势惯性是指, 先进国家凭借其技术和经济实力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 并因此获得高价格和高收入。而高价格和高收入又使其能够承担高投入和高成本以吸引各种优质的经济和人力资源, 并因此进一步巩固着他们优势和先进的地位。后发劣势的惯性则是指一种相反的循环状况: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低下而处于不利的市场地位。不利的市场地位使其只能够得到低价格和低收入。低价格和低收入又使其无力承担高投入和高成本, 并进一步处于不利的状况。因此, 先进和后进的状况都会通过国际贸易关系维持和强化。当然, 这种机制是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发生作用的, 国际分工和贸易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二、发展中国家的赶超问题

1.赶超战略的思想来源

赶超战略思想的形成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是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但赶超战略思想并不是直接来自竞争优势理论, 而是来自对竞争优势理论错误的理解。竞争优势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技术实力大致相同的发达国家之间市场竞争的问题, 但却被我国学术界中的一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为是一套发展中国家产业和贸易等级提升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赶超的理论。

虽然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外贸的发展有完全不同的思路, 但赶超战略思想的另一个来源则是比较优势理论乃至整个现代经济学, 确切地说, 是来自于比较优势理论和现代经济学中所包含的共同的错误。甚至我国长期以来效率低下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等都与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这种错误密切相关。事实上, 正是以分析市场运行原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造成了诸多国家的发展政策违背了市场规律和“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错误影响是从两个方面产生的, 一是由于该理论本身存在错误。二是由于理论被用歪了地方。从第二点上看, 即便理论本身并不存在错误, 但当它被用在并不适用的地方时, 依然出现错误的结果。赶超战略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已为众人所熟知。但比较优势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对赶超战略思想的影响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笔者将指出后一种情况。

2.现代经济学和比较优势理论错误的运用

现代经济学的结论严格依赖它的前提条件, 这就决定了这套理论根本不能够直接的用于现实。然而, 虽然现代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十分的严密, 但它在运用上则完全不顾逻辑。由于其主流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也由于决策部门对专业理论的较为严重的无知, 这使得人们在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结论时往往并不认真考虑它的前提条件, 甚至完全不考虑它的前提条件, 以至于在理论的运用上出现了普遍的“分析x问题得出的结论被用在了y问题上”的情况以及“简单的理论被运用在极为复杂问题上”的情况。

现代经济学理论被错误运用的情况见下图:

图中有三个大小不等的圆圈。最里边的小圈代表理论产生的条件集合以及理论能够准确适用的范围。小圈之外、中圈之内的地方代表理论的运用可以扩展、尚有参考价值的范围。中圈之外的部分则代表理论完全不能适用的地方。现代经济学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之所以产生误导, 是因为它们不仅被运用到小圈之外, 而且被用到了中圈之外, 被运用到完全不适用的地方。

经济理论被错误运用的典型的例子是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模型是在技术相同的假设条件下来分析两类国家的分工和贸易关系。虽然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量少于发达国家, 从而其生产所谓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但发展中国家也有技术能力生产由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正因为如此, 才决定了两国的市场地位和相互需求强度相等, 因而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也是平等的。然而现实情况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技术实力相差悬殊, 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能力生产由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因此决定了两类国家在市场地位、相互需求关系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均不对等和平等。显然, 将比较优势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关系是典型的F理论用在了E问题的解释上。虽然比较优势理论在运用上的错误显而易见, 但这却是理论界多年来的共同认识。

3.发展中国家赶超的正确途径

虽然比较优势理论本身是错误的, 但从政策主张上, 比较优势理论的倡导者们主张我国的经济和外贸发展的路径应该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条件, 这实际上是说我国的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应该实事求是, 并遵循市场规律,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为资本和劳动比例的差异, 进而在政策主张上认为发展中国家提升产业等级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手段主要是资本的简单的积累, 这显然又是错误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是技术实力的差异, 因此, 从最直接的因素上看, 发展中国家加速产业等级提升和经济有效增长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提高自己的技术实力。

然而, 技术实力的提升并非简单之事, 它涉及到教育体系根本性的变革以及教育的大的发展,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等级的提升, 进而出现的国民整体上精神素质的提高。而这些变化又必须首先有国家发展政策重大的调整以及相应的财政的支持等等。这显然又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我国庞大的行政系统的精简等等。

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 但产生这种差距的根源并不是在物质生产领域, 而是在精神层面, 在人的大脑之内。因为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精神因素支配着物质要素运作的系统, 其运行状况和运行水平取决于它的精神条件。经济社会中的精神条件包括:

一个国家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它的精神条件的等级, 而精神条件的等级是有优劣之分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只是精神条件不同而已。发展中国家若仅在物质生产领域内, 在发展的策略和技巧上寻找赶超之道, 这注定是徒劳的。后进国家的赶超没有任何的捷径, 只能从基础条件入手,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国民的智力水平以及有价值的“精神要素”的水平。当它的精神条件达到与先进国家相同的水平时, 物质生产等级的提升则是水到渠成的。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中译本) .华夏出版社, 2002.

篇4:故事·后发制人·守望

《启迪》以“有智慧的故事”來满足读者的精神本能。本期的好故事很多,比如,《IBM创始人:曾经“一事无成”的父子》。这个故事不仅在于沃森父子的成功,而是让我体会到,每个人身上都有奇迹,一个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创造奇迹。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自己的发动机,一切动力来源于自身。一辆汽车,无论外观多么破损,只要发动机很好,它就可以有千万里的期待;一个人,无论当下的境遇如何,或者遭遇过什么挫折,只要他内在的发动机很好,那么,他只是需要觉醒或者行动。这也是一个“后发制人”的故事。就像每个人当众发言的开场白不同一样,每一种人生也以不同的风格开始、继续以及结束。一些“后发制人”者,因为不被期待,甚至遭遇过藐视,其意料之外的作为,无论对于他本人还是这个世界都是很好的审美贡献。感谢撰写这种人生故事的人,比如沃森父子,比如任何一个回头的浪子,或者平地而起的常人,他们贡献给世界的惊讶胜过一开始就被期待的宠儿。

让我们期待更多“后发制人”的故事吧,但更令人觉得幸福的情感应该是感动。本期感动我的故事之一是《捡玻璃瓶碎片的老人》。喔,这个世界有了奇异的琉璃,当然也有了玻璃瓶碎片。血气方刚者偏偏喜欢光着脚率性奔跑。幸好,这个世界总有“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故事里的老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是其中一位。有人说:“活着就很好,而年轻则是天堂。”在天堂里生活的年轻者,光着脚奔跑,却不知道危险的玻璃瓶碎片刚刚被穿着破烂衣服的老人清理过了。

《启迪》也渴望为年轻的你守望。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会扎伤人脚的东西太多,被时间和未来宠爱的你,也请为自己好好守望,好好生长吧,长到足够高大,不需要祈求梯子,你站在自己脚下的位置就能摘取美美的人生果实。这,也就是我和《启迪》给你的新年祝福,请随这本杂志收下吧,请为生养你的亲人、所有爱你的人收下这样的祝福吧。此外,还有一些被时间宠爱忘了年龄,从没有放弃成长,不断在内心寻求生命完善的人,也请好好守望你那颗青葱碧绿的心。《启迪》也为你守望你对这个世界真善美的固执,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喜欢光脚乱跑的家伙们守望吧。

赵婕

2008新年

《启迪》改错

《启迪》10月号《水有水的味道》一文中“夏丐尊”应为“夏丏尊”,对于给读者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并衷心感谢给我们纠错的读者们,特此致歉。

《启迪》声音

看到《启迪》这本书时,我没在意;购买《启迪》这本书时,我很随意;

看了《启迪》这本书时,我很受益,它给了我自信、执著、关怀与睿智。

安徽读者 赵静

怎么说《启迪》与我的缘分呢?我本是个性格开朗的男孩,但由于高三刚转校,对周围有些陌生,自己内心也有些寂寞,而就在此时,我有了《启迪》,它陪我度过了那段寂寞的时光,而我也从中受益匪浅。我刚来到新的环境,你们也刚创刊不久,我们都需要不断努力,这样路才会走得更远。

山东读者 王成海

启迪性的哲理混着通俗易懂的故事,如一捧甘澈的清泉,沁人心脾。是你教会了我宽容、忍耐和善良,是你让我学会了去表达内心的感动。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内心的迷惘,在漫漫成长之路上幸运地遇到了你。

浙江读者 许为佳

篇5:成语先发制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一回:“赧王已闻秦王欲通三川,意在伐周,今日伐秦,正合著《兵法》‘先发制人’之语,如何不从?”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二十三回:“彼既伐我,我不如先伐之。先发制人,此其时矣。”

曲波《林海雪原》三:“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

篇6:先发制人造句

1、想不到对方一出手,就先发制人将他的军。

2、我们就来个先发制人,放出风声,看他的回应。

3、在战场上对决,要先发制人,抢得先机。

4、我们在这儿等着,一有状况,就先发制人发动进攻。

5、今天谈判的胜负,就看哪方能先发制人,抢得先机。

6、这场球赛我队要先发制人,若让对方抢得先机,要胜就难了。

7、你可以在他开口前,就先发制人跟他提出要求。

8、想不到他来个先发制人,未等我坐定,就向我兴师问罪起来。

9、对付这种人,就是要先发制人,让他措手不及。

篇7:面试前如何“先发制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招聘与应聘可谓“知人的智”与“自知的明”的较量,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应届生或在职业生涯中阶段性寻找工作的职场朋友,在找工作前,首先要做到能明确的给自己的能力一个定位――“自知”。

正确认识自己很不容易,正确地给自己一个目前的职场定位更不容易。我们来看下如何在面试前,简单地认识自己。

首先我们从最低层的应聘者说起。

很多人在找工作前很盲目,看这个职位好,那个职位也不错,结果到处去投简历,基本石沉大海。归结原因,这个层次的应聘者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甚至不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很多时候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投递简历,然后揣着明天就被录取的美梦入睡。相信不仅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包括很多进入职场不久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心态。

如果你恰好不幸属于这个行列,请不要悲观,因为大多数人都走过这条盲路,有一部分朋友在职场生涯还会再走几次。还好我们可以按以下的办法认识自己,如果有心灵被打击的朋友,请准备好速效救心丸。

首先把适合你的工作或感兴趣的工作的招聘职位找出10~30个,然后把所有不重复的任职条件罗列出来,记得把工作经验要求去掉。然后看着你手里这份长长的任职条件汇总表,拿起笔,划掉重复的,你不满足、干不了、甚至不了解的任职条件(友情提示:笔芯的油一定要够用)。然后把剩余的条件摘录出来,你就知道在你所适合并有兴趣的公司中,你能做些什么了。也许你能摘录出的条件少到让你的心灵备受打击,但认识自己就是一个受打击的过程。40年职业生涯成长中的阵痛会很多,这只是开始,只是开始而已。

千万不要告诉我,你一条也没有剩,全部划掉了。如果你是工业产品,那么请回炉一下。

在这里强调一下,社会给现在的年轻人定义了一个“眼高手低”的词语,是有一定道理的。看过上文后,真正去选择几个招聘职位划掉任职条件的朋友我相信少之又少。还好本人曾经这样做过。

第二个层次的应聘者,他们有专业能力,也有几年或多年的工作经验,是职场的主力军。他们选择去面试,去应聘新的公司,很多时候是为了提高报酬或在新的公司使自己的职位得到提升。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听到身边的朋友跳槽后待遇或职位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事例。

当自己有能力在新公司胜任的时候,我们鼓励朋友们去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认清自己目前的能力现状。尤其是认识到自己的差距。

不在其位,不知其难。无论我们从员工或助手或副职提升到一个部门或更高层领导职位时,还是因为拿到更多报酬而提升能力时,总或多或少有一些未曾经历过的问题,很可能这些问题才最终决定你是否能胜任较高的职位或拿到更多的报酬。

第二个层次的应聘者的短板很好找,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定位已经相对很清楚了,基本知道自己在所属行业的方向,直接看心仪的工作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即可。

如果在若干条任职条件里有你不满足的条件,请注意分析此条件是主要条件还是次要条件。如果是主要条件没满足,请认真记录下来,在今后努力让自己达到这个条件,相信不久后你将会获得与此岗位待遇相当的公司职位。

我们把高层、高专(高等专业人才)人士统归为第三层次的应聘者,这些人可谓职场界的“老鸟”。老鸟所选择的职位,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高端职位。他们通常已经十分熟悉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在所属行业的定位,一般情况下老鸟不会轻易跳槽,一旦跳槽一定有此坑非我这个萝卜莫属的把握。

我们在第一、第二层次的时候,不断找出自己的缺陷然后不断加班、学习、培训,以便胜任更高的职位,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到了老鸟的级别,认识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做减法:我PPT不会用,有人会替我做,减去;我OFFICE不太熟,减去;我不会英文,减去;我可能专业能力有点跟不上年轻人,减去……最后,老鸟剩下的只有丰厚的行业经验和多年的高层管理经验。明白这个就足够了。

我们现在总结如下:第一层次的应聘者,从一堆任职条件里挑出的结果来认识自己;第二层次的应聘者,从最适合并心仪的职位的任职条件里挑出的结果来认识自己;第三层次的应聘者,在任职条件里做减法就能认识自己。

文外话:有朋友说,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做加减法吧。领悟很深哦。我们出生的时候,加了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亲戚……成长过程中加了朋友、敌人、情人、爱人、孩子,以及生活的酸、甜、苦、辣……当我们的生命随着岁月不断延续的时候,减法开始出现了,我们的生活中减去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年长的亲人,减去了父母、朋友、敌人、情人,对生活的辛酸、甜蜜不再有似当年更多的触动……希望所有朋友都可以在加法的时候做乘法,在减法的时候(……)网友们填空吧。

HR不能说的秘密:80%的招聘启事都有诡异的目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当我们通过任职条件简单地了解自己后,我们还需要初步了解另一方――“知彼”。

知彼,依然是通过了解任职条件来达到。

初步了解一个人,从三个方面来评判:先天的素质,后天的教育,步入社会(工作)的环境。专业并有经验的HR就是从你的简历中读取这些内容。其他的花招在简历中最好收起,毕竟我们不是小孩子了,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商。

可能有不少职场朋友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遍览智联、英才等网站发现自己本专业的职位多如牛毛,但适合自己投递的职位相对少之又少。

其实,80%发布招聘职位的企业并不急需要人。不要吃惊,这就是现在各大招聘网站的真实情况。不招人发招聘职位,做招聘广告干什么?

第一,从侧面给内部一些员工压力;

第二,储备你们的免费简历,成为公司或个人的人才库(本人手里有大约7000人的资料,包括个别一些见过的,并推荐给其他公司或HR,具体细节在后文的猎头公司一章中会详细阐述);

第三,企业的形象展示(再外者:我们做的不是招聘广告,而是企业广告);

第四,偶然发现有非常合适(主要是工资合适)的人才会通过面试招进公司来做替换;

第五,涉及资深HR与招聘渠道的一些内容,与各位职场朋友无关就不赘述了,好奇心大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第六,通过面试的问答来解决公司某工作中的问题,

解释了招聘职位多后,我们就不用解释为什么适合自己投递的职位少了。无非是过多的职位都是虚的,以及有一些四体不勤、不学无术、半瓶子晃荡的职场极品。不过通常这些人都会有事做,不用我们担心他们的工作问题。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在此请牢记以下四条即可:

浏览招聘的任职条件,满足,投简历。

浏览招聘的任职条件,略有不满足,请投简历。

浏览招聘的任职条件,不是太满足,请继续投简历。

浏览招聘的任职条件,十分不满足,那你还看它干吗?

略有不满足的情况下投简历还能理解,为什么在不是很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还要投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考虑另一个问题:世界上是否有完美的人?通常答案都是:没有。人无完人,唯物主义也教导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包括人在内。但现实的社会告诉我们至少有两种完美的人:一是在火葬场,有兴致的可以去参观下向逝者敬献的挽联;二就是招聘的任职条件所描述的人。

我们经常在任职条件或个人简历中看到这样的几个词汇:了解、懂、熟悉、擅长、精通,代表了用人公司对希望应聘者所具备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我们要明白,了解、懂、熟悉都是次要条件,擅长、精通是必需条件。如果你满足擅长、精通,就不用太在意了解、懂、熟悉。(友情提示:如果你没有刻苦钻研过或不是在正规公司干过几年制表的“表哥表妹”,请不要在简历中写“精通”wordexcelppt等office办公软件,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此外,还有个奇特现象,也许你长相并不出众,学历也一般,能力更一般,还没有太多经验和经历(行里俗称“大众”代言人),但在众多优秀竞争者里偏偏就是你被选中了,甚至你在进入公司一段时间都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录用的是你。在这里你需要知道不是太满足任职条件的情况下,你依然有被录用的几率即可。下文中会解释这个普遍存在于人力资源招聘中的现象――“晕轮效应”。

最后,我们还要明白“彼”(HR)发自内心的呼唤:“我们要的不是最优秀的人,我们要的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

文外话:当你在网上投递简历的时候,大约每150~200个投递的职位会有2~5个面试约见电话或邮件。所以对于第一、二层次的朋友来说,投简历后没有得到回应请不要气馁,这并不说明你多么的糟糕,你只需浏览几个心仪的职位后,其他的几百个群发即可。广撒网,才能捞大鱼。

记住:HR找的人永远不是最优秀的人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什么是“适合”的呢?我们现在来了解下HR在公司选拔应聘者的依据,就知道HR眼中最适合的员工是什么样的,顺便看看是否和你“长”的一样。^_^

首先,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相信你一定同意这个观点,我们继续演化下,HR认为员工和员工也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表现在每个员工素质的差异,素质的差异表现在完成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上。好比十个秘书做同一个会议记录,一定没有相同的,而且优劣会有明显差别。

HR把这种差异称为个体差异。造成员工素质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性格、习惯因素,也有后天的学习、环境因素。不同公司的不同职位,需要不同素质的员工,因为大多数应聘者的专业能力都会达标,所以HR考虑更多的会是每个人的素质是否适合目前的岗位要求。(友情提示:千万不要把“素质”单纯地理解成有礼貌、不随地吐痰,这方面小学生做的会比你要好得多)

其次,如果你曾对某行业招聘条件细心观察和总结过,可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同一职业的相同职位,但是工作内容却相差甚远。比如同为总经理助理,房地产公司的总助和软件公司的总助的工作内容会天差地别;甚至同为HR总监,工作的内容和重点都会有很大差别。

这种因素是内因,称为工作差异,正好与员工的个体差异形成对比。HR对于应聘者最高的要求就是:应聘者的个体差异极为适合需要招聘的岗位的工作差异。所以应聘前一定要仔细琢磨下任职条件中的特殊地方,并仔细了解下这家公司,分析下自己是否有某些素质正好适合这家公司此岗位的需要。

最后,当个体差异的素质=工作差异的要求后,HR还会考虑一个方面,就是报酬。理论上讲,员工的贡献要等于给予员工的报酬,现实中我们尽量无限接近这个平衡。比如HR还会考虑岗位要求需要价值这么多钱的人,你能力也达到给予这么多钱的报酬,理论上应该给你这么多钱,保证了人岗匹配。

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是要低一些(或高一些,但这种情况少)。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考虑的是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但HR还会关注员工与员工之间是否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是否匹配。每当涉及报酬的时候,每个员工都只会与自己的贡献挂钩,而HR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包括市场行情、薪酬体系、其他同职员工、其他同岗或有联系的岗位的因素等等(更多关于报酬的内容会在薪酬一章中详细讲解)。

对于招聘时候谈及的报酬,应聘者往往会与前公司的薪水挂钩,这样是不正确的。应聘者的薪水应该是你所在地域和所属行业的市场工资加上你自己能力而估定的,与前公司给予你的薪水无关,相信在职场打拼多年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很多人因此错失过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位,HR也因此错失不少合适的人选。

所以当老总突然说,招个某某人的时候,HR脑子里就开始围着“合适”绕圈圈了。甚至会根据此岗位的要求、特点,提前量身打造出一个“合适”的应聘者的样本,面试的时候看哪个应聘者与样本最接近……记得看过一本书,描写古代皇帝选美女的时候,先叫人画一张美女画像,然后仿照这个画像来海选美女……(画外音:还是做皇帝好啊,梦中情人都可以这样来挑选,我们平民阶级的梦中情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皇帝一般不出宫,虽然“遇”不到,但是往往比较容易“求”到)

篇8:先发制人的故事

一、绍兴市培育中心镇的基本做法

2007年初,根据绍兴市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选择越城区皋埠镇,绍兴县钱清镇、杨汛桥镇、平水镇,诸暨市店口镇、大唐镇,上虞市崧厦镇、丰惠镇、章镇镇,嵊州市甘霖镇、长乐镇,新昌县儒岙镇等12个镇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并经省政府同意,列入“十一五”中心镇培育工程的省级中心镇。据初步统计,至2007年底,12个省级中心镇占全市乡镇街道和各类园区数的9.2%;总人口达88.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0.3%;总面积达2091.9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5.3%;生产总值432.6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1.95%;财政收入30.5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5.0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115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85元。纵观绍兴的做法,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注重政府主导,努力形成中心镇发展的合力

绍兴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加快中心镇培育的相应机构,市委、市政府专门在诸暨召开培育发展中心镇工作现场会。2007年初,绍兴市专门出台扶持政策,特别在财政扶持、建设用地、行政扩权、干部配备等方面有较大政策突破,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实施细则,比如诸暨市专门为店口镇量身定制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店口中心镇的若干意见》。2007年下半年,政府牵头成功举办了“2007首届中国小城镇发展高层论坛暨中国强镇镇长峰会”,通过媒体推动、社会参与、活动提升,进一步提高绍兴市中心镇培育工作知名度。

(二)注重改革创新,着力完善中心镇体制机制

绍兴市积极开展中心镇内设机构完善,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建立权责一致、灵敏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如店口镇将原镇政府内部机构设置的“七办二中心”调整为“三局三办二中心”。积极探索“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实现外扩职权,如绍兴县授予中心镇以开发区管理职能。积极探索适合各镇实际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探索实行乡镇党政正职“一肩挑”和土地出让地方净收益全额留存等措施。

(三)注重产业提升,大力促进中心镇产业集聚

按照“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流的生产与品牌基地,大力提升集聚水平。如诸暨市海亮集团投资9.3亿元,在店口打造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华东汽配水暖城。积极发挥中心镇区位优势,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行业齐全、业态先进的商贸服务体系,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占地少、噪声小、无污染的家庭加工业。如诸暨市大唐镇千家万户拥有家庭织机,为制袜业搞配套服务。

(四)注重城镇建设,用力提高中心镇发展功能

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土地集约的要求,抓好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如越城区政府和绍兴市规划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皋埠中心镇规划工作的通知》强化规划组织管理。扎实推进城镇道路、给排水、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大中心镇污染治理能力,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扎实推进农村违章建筑整治活动和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切实强化城镇功能。充分利用本地自然风貌,挖掘文化底蕴,放大个性,延续文脉,保持乡土建筑的地方特色。

(五)注重社会民生,全力统筹中心镇社会事业发展

实施社会就业工程,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如绍兴县在钱清、杨汛桥、平水等镇建立就业服务点,重点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开展基本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救助活动,以冠名慈善基金、慈善超市等形式推进扶贫济困工作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如诸暨市店口镇由海亮集团出资1000万元,成立“海亮医疗救助基金”。全面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农业保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为重点,推进社保扩面。

二、绍兴市中心镇培育的绩效评估

(一)初步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培育,绍兴市12个省级中心镇各项事业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中心镇的产业特色更趋明显、经济社会更快发展,百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集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明显的助推作用。

1. 发展实力得到提升

2007年12个省级中心镇生产总值达432.64亿元,增长21.3%,比全市平均增幅高7个百分点,经济实力提升迅速。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也明显增强。2007年12个省级中心镇规划建成区人口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达41.61%,比2006年增加了3.39个百分点。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一镇一品”得到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到有效提升。

2. 统筹发展得到推进

社会就业有所增强,12个省级中心镇2007年成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42330人,比2006年增加4485人。社会保障更加全面,2007年12个省级中心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00%,社会及合作医疗保险人数占镇总人口的比例达91.22%。

3. 城镇功能得到强化

城镇道路、给排水、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镇综合承载力有所增强。12个省级中心镇共建市场15个,镇规划建成区供水普及率平均达98.3%,镇规划建成区排水管网覆盖率平均达82.25%,比2006年增加了7.17个百分点;自来水入村率达93%,垃圾处理入村率达94.1%。

4. 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各中心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内设机构完善,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积极探索“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延伸规划、建设、城管、环保、安监等部门的管理职能。

(二)问题审思

尽管绍兴的中心镇培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杭州、宁波和广州等中心镇建设比较好的地区相比,绍兴在市级财政扶持力度、规划实施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见表1),而且这12个省级中心镇之间的经济实力、农民人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资金扶持略显不足

从表1可以看出,宁波市每年安排中心镇建设补助资金1200万元,而绍兴市一级的补助资金为零;广州市财政每年切出专项资金1.5亿元,宁波市拔出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绍兴市为零。这主要是由于绍兴市的财政省管县体制的特殊性,要市财政对各中心镇有补助难度大,此外,部分地方对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政策出台的时间迟,力度不够,在财力、重点公建项目扶持上举棋不定。

2. 规划管理相对滞后

杭州市比较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各中心镇都制订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市财政专门补助专款,用于规划的编制和业务培训。绍兴市中心镇虽然也有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但多数在2001年左右制定,近期急需修编。此外,有些中心镇就镇论镇,不能超越镇域范围来统筹考虑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公共建设项目的共建共享。

3. 社会事业仍然薄弱

宁波市的14个中心镇中,13个拥有设施较为完善的镇级文化体育中心,所有中心镇均具备设施较为齐全的公共卫生设施保障,中心镇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基本上达90%以上。而绍兴市自来水通村率为93%,客运车通达率为88.4%,污水管网覆盖率为53.1%,各项社会事业仍有待加强。

4. 中心镇发展不平衡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心镇之间发展的不平衡。2007年,诸暨市店口镇国内生产总值达87.3亿、财政总收入达71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2608元,而新昌县儒岙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0.8亿、财政总收入51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7513元。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心镇更多的是关心经济的发展,而对其社会民生方面的问题如教育不均、社会保障扩面、农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关注不够。三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平衡,经济发达的诸暨市店口镇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只有59.5%,绍兴县钱清镇只有65%,而经济欠发达的新昌县儒岙镇达100%。

(数据来源:钱建民2007年《提升创新理念弘扬创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中心镇建设发展》工作报告)

(数据来源: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发布的《2007年度绍兴市中心镇培育发展报告》)

三、进一步推进绍兴中心镇培育的若干思考

(一)坚持“人本”,强化规划管理

合理的规划管理是中心镇协调、有序发展,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保证,但规划管理恰恰是绍兴市发展中心镇过程中的“最短的木板”之一。反观国内外,杭州市财政专门补助专款用于各中心镇规划的编制和业务培训;美国要求每个小城镇详细制定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小城镇和中心镇都已编制发展规划,但是,这些规划法律约束力弱,随意改动现象严重,变成了“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为此,必须将中心镇规划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通过立法加强规划的约束力,保证规划的权威性。此外,我国政府现行的城镇管理职能是强调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下级、对市民负责,把市民排斥在规划管理的大门之外。为此,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强化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参与和监督是推进中心镇规划管理“人本化”的必由之路。

(二)强化特色,培育主导产业

城镇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认为,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镇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其本身吸聚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镇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因此,城镇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业发展问题。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帕洛阿尔托是一个人口仅5.6万的小城镇,但通过发展电子、软件和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之一。而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特色产业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等现象。比如绍兴市的12个省级中心镇,虽然都有块状经济,但实际上大部分并不具备产业优势和行业竞争力。因此,要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立足比较优势,合理定位城镇功能,培育主导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合理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小城镇产业集聚,积极培育小城镇的主导产业群。

(三)注重民生,提高公共保障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公共保障提质扩面,让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是中心镇培育的根本目标之一。通过对比宁波、广州等市与绍兴市中心镇发展状况,可以发现绍兴市各中心镇的社会事业发展仍相对较薄弱,社会民生保障仍有待加强。为此,在推进中心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政府应将公共服务作为中心镇培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增加对中心镇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财政投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就业方面,大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教育方面,建立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保证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医疗方面,总结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和合作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建民.提升创新理念弘扬创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中心镇建设发展.2007

[2].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度绍兴市中心镇培育发展报告.2008

[3].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的经验及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4/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先发制人的故事】相关文章:

先即制人成语04-17

上一篇:树立好典型 传播正能量下一篇:沂河源学校校园广播站成员招聘策划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