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

2024-04-23

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通用8篇)

篇1: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

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

在这之前并不了解于漪,更不知道她是一个学术造诣以及教学成效极高的老师。直到最近我看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之后,我才知道这个一直驻足在自己教学岗位的老师。

在那如歌的岁月里,在这个有着一定成就的老师的身上,有着那么多或辛酸或不幸的生命故事。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有坚强,还有责任,有对理想的追求,对教育的求索。在追寻人生理想的路上,我们需要有于漪老师一样的人生追求。在如歌的岁月中,我们要勇敢的面对苦难,坦然的面对那些未知的磨难。

风轻轻吹过。岁月停泊在那块斑驳的墙上,一点点地把墙侵蚀,只留下一道道或深或浅的“伤痕”。岁月如歌。是你我共同谱写的,是你我共同演绎的。那动听的歌谣,那优美的音符,是一首让人流连忘返的曲调。

蓦然回首,路途中有过的沧海桑田,已成为不可抹灭的记忆!停留在心中的梦,已成为让人为之赞叹的“桃花源”。是什么在我们心中悄然?是什么在我们心中留下情恨?那如歌如梦的岁月你是否能记起?

与你牵手走过,不曾有过的伤与痛。悠悠岁月,牵动多少人的心。多少深情往事被深深埋没。想拾起那一些已泛黄的.相片,想回想那一滴滴已过去的快乐。但,一切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走在淡水河畔,看着流水匆匆而过,仿佛看到当年孔子单薄的身影站在河岸,对着匆匆的流水发出世人为之追寻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古人的前车之鉴,还是自己的感悟,为何心中会如此的落寞?为何曾是那么充实的心在这一刻会如此的空虚?

岁月的长河里,我驾一叶轻舟,从我生命源头起航,激流中也许只有错过停泊的岸头,才能觅得柳暗花明!雨打湿我的衣服,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在河流上狠狠的触了礁,而河水不懂得同情。岁月的长河被风舞得惊涛骇浪,而我仍摆一轻舟冲破浪头,驶向前方。我不怕颠簸,我更不怕被覆舟。我只想证明我不是一个渡客。在岁月的长河里,会不会有一瞬间,一座桃花源忽而转变成人间地狱?我不了解生命的意义,只好继续在河流中起航,漂泊到天涯海角去观赏日落,以平息生命中的曲折。

 

篇2: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

时光匆匆,似水流逝,不知去向;似风吹拂,消散于天地之间。

时光,总是如此飘渺虚无。在即将要抓住它的那一瞬,它又再次从指间缝隙中漏下,不知去向。

转眼,便是十二年多过去了。

十二年,四千三百八十三天,十万五千一百九十二小时,三亿七千八百六十九万一千二百秒。曾经觉得漫长无比的十二年,此时已经让我站在了它的尽头。就是这十二年,让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小升初的少女。过往的一幕幕,尽浮于眼前,此时,不得不感叹,时间如此飞逝,光阴如此消逝,当真似水流年。

假若将来,一个人可以活到一百岁,最多也就36525天,876600小时,人生,是多么短暂!

常常,有人悄悄地来了,又有人悄悄地去了,一生碌碌无为,照朱自清的话说,便是“未曾留下过游丝样的痕迹,平白无故来人间走了一遭。”说到底,其实不用在意时间的流逝。因为,不论你是否在意,它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前进,不如趁此,为你苍白的人生上添画几笔色彩,留下几笔“游丝样的痕迹”。

篇3: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

观赵净的江南风景油画,让我想起孔子在2000多年前的一声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过我的感叹是赵净的艺术,因其对历史变迁中人文景观的关注而同时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这种矛盾和冲突所揭示出来的文化、艺术与人生的意义。正是在此解读的立场上,我觉得赵净的江南油画风景,超越了风景题材的限制而进入到了生命体验的境界;或者更具体地说是赵净通过描绘和营造感动他的江南水乡,表达了他对文化的历史与当代、时间的变易与永恒之间各种关联性的思考和体悟。当然,这一切之所以可能,在于赵净首先是一位在艺术上很好地掌握了油画语言和相关技法的艺术家,尽管这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现在都生存在一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同时并存的历史境域之中,并且后两者正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吞噬着一切前现代的东西,或改变它的性质,把其与劳作和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物体,变成旅游观光的对象。这一现实意味着,在中国大地上,代表不同历史和文化性质的人文景观,都是以片断拼合和多时态的并列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由此而形成了异质多样的奇特景观。很显然,赵净感兴趣的正是那些片断仍然存在,但将被现代抛入历史的人文景观。所以,赵净笔下的江南风景是纯粹的,没有一点现代都市化生活的痕迹,如喧嚣的噪音、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群,有的只是无声的宁静,赏心悦目的和谐和水天一色般的纯净。赵净通过在现代与过去之间建立一种断裂和隔离的方法,让我们进入到一个与现在无关的过去世界之中,去体悟和感受时光流变、人心不古的矛盾。

赵净 / 春天的故事 布面油画 2012年

赵净 / 远古的回忆之六 布面油画 2007年

赵净 / 远古的回忆系列之二(局部) 布面油画 2006年

赵净 / 远古的回忆之三十三 布面油画 2013年

赵净 / 远古的回忆之三十五 布面油画 2014年

赵净 / 远古的回忆之三十二 布面油画 2013年

尽管我无法证实赵净描绘这些作品时的具体情感是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把江南风景营造成梦幻般的美景,证明他一定沉迷和陶醉于其中;然而正是这种情感,使我们能推断艺术家像我们一样,对逝去的历史怀有无限的伤感。记得席勒说过,艺术家有两种:现实主义艺术家和浪漫主义艺术家,前者只关注和描绘现实本身,因为现实已经很完美;后者则不一样,现实充满苦难和缺陷而让他们失望和痛苦,也使他们觉得过去更美好,所以,他们总是愿意回忆、怀念、表达和描绘过去那个美好的世界,沉迷其中并流露出伤感的情绪。我想在此意义上说,赵净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艺术家。

也许我们可以像苏东坡那样,以“千古兴亡俱成既往,唯有清风明月如故”的那种自然为万物本体的胸怀,回应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但我们同样可以用赵净在艺术中化流变为常在的方式,把他描绘的境界视为逃避现实的无情与残酷的永恒精神家园。我想,这就是赵净的江南系列油画风景在当下情境中的文化意义。

↑ 赵净 / 远古的回忆之三十 布面油画 2013年

篇4:逝者如斯夫

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如薄荷一样清香简单的日子,就像一座再也回不去的城市,像童年寂静的山岗。终于如愿以偿,终于不再忧伤,却在岁月深处越来越惦念过往,回忆停留的那一页,流年浅淡,草木芬芳。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光。

越长大就越怀念,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的事都忘掉,以后每一天都是个新开始,这样的人生多么美好。可这些,也只是说说而已,总有很多美好铭刻在记忆里,总有很多人让你无法割舍。因为无法割舍,因为记忆太美好,所以我们总是在幻想有时光机,带梦想回到过去。有人幻想,就会有人足够现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可依旧怀念,怀念那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青春。

年少的岁月里总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也许他带给你的并不全是美好,但总是会不经意想起,想起出现在故事里最最亲爱的人,然后希望他一切都好。

嗨,小米。就是这句再简单不过的问候,为你和我的一生添了一笔浓墨重彩,也许命运曾经细心编排,给了我们最简单的开始和最无情的结果,只留我们自己去回味,去感受,去后悔。还记得我们初见,你踩着滑板,潇洒地向我冲来,我尖叫着连连后退,而你在我身边呼啸掠过,徒留我在原地,还不忘留下一句话:“记住!我是小米!”我望着你渐渐远去的身影和留在空气中的笑声,然后开始期待下一次和你相遇。阴差阳错,晚上在家属院里,我又见到了你,一个像野马一般不羁的少年。没多久,我们便混熟了,我拥有了在这南方国度里第一个朋友。

短短两个月的时光里,你带我走遍古城,看溪流跳跃着奔向远方,在满是繁星的黑夜里对着天空诉说着彼此的梦想……这是个美丽的城市,有美丽的你,只可惜,不是我的家。

没有告别我便离开,因为不知道怎样面对,不想流泪。当时太过孩子气,以为所有的离别都会再相遇,以为青春不会老去。一晃五年过去,我们之间似乎再也没有了交集,你在专属你的辉煌里横冲直撞,我仍在浑浑噩噩地度过时光。年少的日子,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我也早已忘记与你在哪里说了再见,最后,再也不见。你就像我青春记忆里小小的一颗星星,给我希望和梦想;像黑夜里绽放的烟火,纵使无比美好但还是转瞬即逝……我将你埋藏在我青春记忆里,某个冬夜,我会将我们的回忆开启,会有陈年酒酿的味道,就着窗外飘飞的雪花,细数回忆中的点点滴滴,感慨往事如烟。

我们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想要挽回却没了机会。我终于不再相信时光机,就像你不会像个迷路的孩子那样哭泣。终于懂得没有人会陪你到最后,我们要在成长中慢慢学会放手。你要学会这样的微笑,嘴角上扬15度。你要学会这样的姿态,拥抱一片天空蓝,追逐一夏天的风,趁现在年少如花。即便某天青春逝去,容颜消散,我仍可以骄傲地说:我是行走在路上的姑娘,我曾千山万水一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篇5: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

我们现在处在人生最多姿多彩的时期,未来遥远而光明,我们应该把握每一份每一秒,让逝去的阳光变得更有意义。

在我一年级的时候,天真的我还以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成天抱着手机打游戏,看电视。每到周末的时候,我就像一个富翁一样,能有许多时间花。直到老师让我们读朱自清的《匆匆》,我才领悟到了时间的可贵。

朱自清二十多岁就写完了《匆匆》这篇巨著,秦始皇“昼断狱夜理书”。居里夫人为了来访者不拖延时间,会客室里不放椅子。爱因斯坦得了病都希望有时间整理稿子。看看他们,再看看我。我什么时候珍惜过时间呢?我信奉的是“欲速则不达,所以每次做事的时候慢慢吞吞的,别人说我做事像蜗牛。我写作业时,东看看,西玩玩,总以为时间多的是。

青春是独一无的。我们只是茫茫宇宙中渺小的存在,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自己的辉煌,谱写下比那些玩物丧志,碌碌无为的人更精彩的人生。

作者:武宏毅

篇6:逝者如斯夫的意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出自当代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水调歌头·游泳》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这天我最后能够尽情流连。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鉴赏】

篇7:逝者如斯夫岁月如歌作文

想到这里,凝望着皎洁的月,不知何时,风偷偷的吹灭了烛火,屋内一片寂静和昏黑,只见几片乳白色的思念散在玉帘上,落在青石旁,映在朵朵扶桑花中。我慢慢地倚在床头,静静的捧着你最爱的书,往日的记忆如花般摇曳多姿。

似水年华,如梦光阴,此生有你,足矣。

豆大的泪打在纸上,晕染出另一番缱绻。如今的我不过是以在幻想和回忆之间流盼的浮躁姿态,向死而生。醒来,睡下,遥望斗转星移的静谧。

一剪梅

深院梧桐碎清风。残花消殒,冷月如霜。鹧鸪无声犹存恨,恩爱合者,归于别离。雁落秋雨伴素笛。小楼独倚,半城离烟。秋蝉无泪仍添寒,闲了离愁,弃了红尘。推开家门,沿曲折的鹅卵石小路,便可随空气那弥漫的墨韵味道寻着书房,小路旁是几株合欢花,她常说我的性子似这花一般,也不知今年这花是否像往年那样花开满枝头。

顺着书房中那不常关的窗向外望去,只见一片翡翠般的芭蕉叶,往日常与她在下雨的日子里吟诗下棋听雨声。傍晚时分,最爱与她在园中漫步,徘徊在园中深处的那片水池边。桃花灿漫,漫漫晚宴,千重叠嶂,不知羞煞多少好景美色。

往年的春季,常跑到湖南边的林中折一枝她最爱的梨花,亲自携于她的鬓角。夏季,与她在不闷不热的日子里倚垂柳望天上云卷云舒。园西有几棵银杏,她总说用它的叶来泡茶是最好的,秋日里,常盼有个无云的夜,只为品着那带有淡淡脂粉香的茶与她共赏明月光。再过上几个月,赶上个落雪的日子,乘雪在园中走上一圈,正好能嗅见第一股梅花香从某个平日不太惹人留意的角落中飘来。

塞外的夜是冷的,梦里忽见一女子身影站在家门边向外望去,那身段像极了她,只可惜看不清她的容颜,但好像能感觉的到她眸子中那令人无法释怀的缕缕情丝。后记:

------石桥禅

我愿化成一座做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篇8:逝者如斯夫

谈时间

梁实秋

希腊哲学家Diogenes经常睡在一只瓦缸里,有一天亚力山大皇帝走去看他,以皇帝的惯用的口吻问他,“你对我有什么请求吗?”这位玩世不恭的哲人翻了翻白眼,答道:“我请求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这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究竟涵义何在,恐怕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通常总是觉得那位哲人视尊荣犹敝屣,富贵如浮云,虽然皇帝驾到,殊无畀于等闲之辈。不但对他无所希冀。而且亦不必特别的假以颜色。可是约翰逊博士另有一种看法,他认为应该注意的是那阳光,阳光不是皇帝所能赐予的。所以请求他不要把他所不能赐予的夺了去。这个请求不能算奢,却是用意深刻。因此约翰逊博士由“光阴”悟到“时间”,时间也者虽然也是极为宝贵,而也是常常被人劫夺的。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一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髦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

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银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我们幼时,谁没有作过“惜阴说”之类的课艺?可是谁又能趁早体会到时间之“难得而易失”?我小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位教师,书房桌上有一座钟,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把时钟往前拨快半个钟头,以便提早放学,后来被老师觉察了。他用朱笔在窗户纸上的太阳阴影划一痕记,作为放学的时刺,这才息了逃学的念头。

时光不断在流特,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的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作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挥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诗人华兹华斯有句:

尘世耗用我们太多时间。夙兴夜寐,

赚钱挥霍,把我们的精力都浪费摔。

所以有人宁可循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挂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人,诚如波斯诗人莪漠伽耶玛所说,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美点赏析]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其散文一致被人们供认为精美小品文。本文语言特色如下:

一、含蓄而耐人寻味。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外国故事,妙在哲学家对皇帝的说的话,“不要遮住我的阳光”。“阳光”本是肉眼所看到的事物,人人都能享受的,但放在此处,含蓄地表达了阳光不是皇帝说能赐给的;哲学家期望皇帝不要把不能赐给的东西强夺走。进一步看,皇帝不能赐给的东西就是时光。世界上有些东西原本是比权力更珍贵对。这里对蕴含颇令读者回味。

二、从平常生活中切人,语言接近大众。第三自然段很接近每个人的人生。不仅谈到人的睡眠占人生时间的多少,也谈到人的童年到老年这一生的时间该由自己负责支配。

三、从自己身边的事写起,平实而恬淡。第四自然段写到作者小时候他和姊姊偷拨时钟被老师发觉,这一真实的事件蕴涵有深厚的道理:时间是难得而易失的。

四、用典。引用古典名人轶事,文章充满典雅、纯朴之气。有乾隆下江南面对奔波繁忙的商船发疑问的事例。有济慈、嵇康、刘伶、陆亘和苏轼等前贤哲人的生活,他们或隐逸山林。或追求“松风吹解带,山月登弹琴”的超脱之境,作者信手拈来,表现了小品文的生动活泼、自由随意的特点。

五、形象化的比喻。第五自然段把时间喻为“日历”,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把时光的匆匆流逝看作是撕日历。最令人震惊的一笔是,把日历装订,就意味着我们“全部的生命”,让人自傲震撼中觉察到时间的宝贵。

上一篇:在香港友好人士捐赠仪式上的致辞下一篇:小学美术小小手 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