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思

2024-04-29

诗与思(通用7篇)

篇1:诗与思

思与诗

唐诗和宫体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不知道这么说准不准确,至少唐诗或多或少受了宫体诗的影响,那我就先从宫体诗说起,所谓宫体诗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大多数人认为宫体诗是靡乱的象征,但我认为它还是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它相对于别的文体,更具有纯文学性,更淡化政治的影响;其次,它记录了一些历史信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且,在韵律与情感表达上,又对唐诗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更多的文人走上了仕途,再加上唐朝政治经济的发展,宫体诗向政治化,哲理化,功利化发展,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这时候的知识分子更加积极,更想建立功业。有很多人得志了,便借诗抒发自己的宏图大志;有些人失意了,便借以自慰,或表达自己淡薄名利之心;还有的是劝谏君王的,总之,此时的唐诗已经走出了宫闱内部,从此,唐诗便开始了崛起。

唐诗能从宫体诗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唐代早期的一部分诗人,尤其是陈子昂及当时著名的“唐初四杰”。他们继魏晋风骨后,再次将广阔深远的思想同诗这种文体结合起来。

初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寥寥十个字就道出了一种孤独和无人同道的凄凉。从南北朝开始,直到唐太宗时期,宫体诗一直是“宠儿”,而魏晋风骨却已不再,可真是“前无古人”啊,可直到唐代早期,新的诗风“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说到唐诗的崛起,首先要提的便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闻一多先生认为,这首诗的是唐诗的顶峰之作,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非常喜欢作者为我们呈现的画面,月光皎洁,波光粼粼,两岸生机勃勃,这种美是非常迷人的,这样的美景我同样在另外几首唐诗里看到,例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寥寥几笔,构造出一幅凄凉却又充满童话般美丽的夜景,这夜景更是为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了感情基调和氛围。同理,张若虚也成功地构造出一幅美景,为后来的抒情奠定了感情基础。

接着,在这美丽的月光下,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又溺于言表。就在这种

感情基调下,作者更是在思考人生,思考万物的轮回,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从而进一步抒发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这里,张若虚成功地将原本只用来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的宫体诗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首诗里表现为更多地思考人生,思考宇宙万物的奥秘,较之于单单地写春闺思妇,儿女私情,美景佳夕要厚重得多,更加具有思想高度,从而将唐诗从宫体诗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后来的唐诗内容主题更是多元化,例如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边塞派诗人岑参的《使至塞上》,白居易通俗易懂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甫忧国忧民的“三吏”与“三别”,杜牧忧伤的《泊秦淮》等等,唐诗开始向它的的顶峰发展。

最后,诗人巧妙地将情与景交融,“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作者赋予了美丽的夜景一丝归乡游子之情,超出了原本宫体诗仅限于写景的范畴。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

就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时候,唐诗也随之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人才辈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诗人;豪放不羁,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深居幽寺,清心寡欲的常建;寄情山水,向往隐士的王维等等。

李白诗风豪放,不拘一格,大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一句让后人赞不绝口。首句从香炉峰写起,阳光照射下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美。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字字珠玑。结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一个“疑”字,显得意味深长。其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将读者带入一个似真似幻的境界,《夜宿山寺》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诗人杜甫可能恰恰相反,诗风沉郁,更多的是忧国忧民,著名的有“三吏”和“三别”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春望》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曾经让多少人倾倒。国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而山河是永恒的存在;破城遇到春天,草木照样生长,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受着内心的荒凉落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旷。但是山河草木虽然无情,诗人即使它们都变成了有情之物,花鸟会同诗人一样因感时而溅泪,因恨别而伤心。足见人间深重的苦难也能惊动造化。花儿带露、鸟儿啼鸣不过是自然现象,而所溅之泪所惊之心实出自诗人。因此花和鸟的溅泪和惊心只是人的移情。历来称赞此诗人移情于景的手法新颖,但它能够感人还是得力于开头两句的深刻含蕴。

一春三月,烽火不息,所以家书难得,可邸万金。两句是因果关系的流水对,这一年的正月,李光弼正与史思明战于太原,郭子仪进击河东,叛将安守忠自长安向武功出兵,长安、鄜州都卷入战事,自然音问难通。这句是实写自己与家人音讯隔绝,但也概括了一个共通的道理: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由于能将个人的感受提炼成人之常情,这两句遂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成语。杜甫做诗,正应了那句话“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人常建可就特殊了,由于他身在佛门,所作的诗自是与众不同,以《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能改善焕发,鸟儿欢唱,钟声袅袅,这清幽的景色使人杂念顿失,心中豁然开朗。这首诗其实并没有掺杂任何情感,有的只是一股禅意,在这里,诗人早已超脱了凡俗,进入了一种空灵的境界

晚唐诗人,当属“小李杜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杜牧的《赤壁》这首咏史怀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豁达宽广。另外,《泊秦淮》里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铜雀春深锁二乔”颇有讽刺意味,也正好呼应晚唐诗人的感伤讽刺之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唐出现了一位别具一格的诗人,他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最能体现他这一思想,这首诗平没有华美的辞藻,也没有高深的论述,但是仅仅是这直白朴素的几句诗便将野草的生命力之顽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道理生动地阐释出来,即使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也能看懂,兑现了他的诺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位平民的诗人

大唐是诗的时代,诗是大唐的灵魂。这段岁月里,中国古代的诗歌将她最旺盛的生命力释放出来,让我们这些后人去瞻仰。唐诗的辉煌已成为中国历史中光辉的一页,她是我们华夏子孙的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绝美的诗句,还有更多的哲理等待我们去思考和揣摩

角度不同看法不同

今天看到这样几幅图片,心理学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图,往往带给我们很多欣喜,也带来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看这幅图,您看到了是么?

也许您会说,很明显吗,是只青蛙那么现在请换个角度看一下,您发现了什么东西吗?

很奇异吧,过程是这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幅图

您可以看到的是个花瓶,也可以看到的是两个孩子的头像,关键是您关注的白色部分还是黑色部分。

下一幅图叫做“天使与魔鬼”,您看倒是天使还是魔鬼?

最后这幅图叫“老夫和少女”相当经典

这很明显是为老妪,但是换个角度再看看有什么不同发现?

哈老妪变成妙龄少女啦,下面看一下过程: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觉得心情很郁闷,很烦恼,那么换个角度,换个思路,重新考虑一下,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就变成了魅力少女,同一件事,也许您看到的就是天使而不是魔鬼。所以在前面没有路的时候,在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换个

角度,你会发现,世界大不一样,愿我们的视野永远有笑没有累,愿我们的生活永远美丽似鲜花。

========================================= ==============================

换位思考 文/塞上江南雪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它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从客观上说,它要求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换位思考的实质,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人与人相处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

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比如,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舂泥更护花”的深刻,同是一轮明月挂在夜空,张若虚会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会叹出“床前明月光,已是地上霜”的乡愁。因此学会换位思考,你就不会嘲笑路上的清洁工,你会有一分“劳动光荣”思想的支撑,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再见朋友反目成仇,或许,学会换位思考,天若有情天亦老!

在生活中的矛盾常有发生,更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化干戈为玉帛,重建良好的亲情友亲友乃至爱情,当遭遇挫折时,不妨化消极为希望,阳光就会向你微笑。当学会并做到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其实很美好,心情也会随之阳光灿烂的。

人们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话真的是精辟。你也许会认为哈姆雷特是个只热衷于胡思乱想而怯于实践的懦夫,而我却认为他那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深刻至极,读书亦如此,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或许两个人的思想会有冲突,但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一想,涌入内心的埋怨或是愤怒便会消失。(正在

尝试)正如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谁能说出哪一个绝对正确?不能,所以要容纳对方的观点,换位思考,才能获得对方这部喜剧更透彻的认识。

有人问1+1=?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而得出的结论、答案也不尽相同,数学家为了证明1+1=2而穷尽了半生的精力。有人说“1+1=3是作家,1+1=2是数学家,1+1=0是哲学家”。太对了,数学家是实事求是,那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作家喜欢在原来的故事上进行加工,夸大事实,笔下生辉,哲学家是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的弊和利同在,所以归零。设想作家、数学家、哲学家们坐在一起讨论1+1=?的话题时,相信他们都会拿出自己认为答案正确的依据,可是彼此之间却互不信服。基于他们仅是处于自己所在的位置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因为位置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看法不同就会得出结果的差异。放眼整个社会也是一样,一件事因为处理的人不同,使用的方式也可能有差异,得出来的结果也许更有差别。比如,换位思考执法并不意味着执法可以任意打折扣,而是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探求一种让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双方都满意的方式,对顽固不化,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要用“刚”的手段加以制止,对遵纪守法的经营业则要有“柔"的一面,只有刚柔相挤,把握好“度”,才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发展、壮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所以当你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做到真正的顺道、重人、求和!

2010.12.10发博

篇2:诗与思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不仅是经典,还是一部诗集。历史上很多人都将其看作是诗。《文心雕龙情采》说:五千精妙,非采而何?其实在先秦的时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佳作,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心远地自偏”告诉我们,只要你的心“远”了,地方自然偏僻幽静,就像我们说的大隐隐于市道理一样。

那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语言这东西在表达意义上是有限的,很多洁净精微的道理、哲理,是没有办法通过语言来传达的。所以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李白为数不多的哲理意味深长的作品。前两句意在衬托一种辽阔的寂寞:鸟都高高地飞走了,连云彩也悠闲地飘走,境界很开阔。

后两句重点在一个“厌”字,我们知道,厌是厌烦、厌恶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足、够、满足。这些都是说人的感情,只有人才会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与敬亭山相看而不厌,这可以说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也是千古名句。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生灭不都是绝对的,残夜尽了,太阳从海上生出。旧年过完了,但是春天却早在旧年里就“出生了”,旧年也没有尽,它融入到了春天里。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仅是夕阳,万事万物都出在永恒的变化之中。美好的东西只是一时的风光流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所有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这样,“只是近黄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写庐山的。前两句说的是看问题的角度,山峰是孤立的,山岭是连绵的。我们常说“石有四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去,物体就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那么后两句更精妙。周易上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为什么日用而不知?就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颇有几分思辨的意味。琴声到底在哪里?苏轼用反问否定了琴声在琴上和指头上的说法,这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琴声不在琴上,不在指头上,但是指头碰到琴就能发出声音。

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琴声耳朵上?否也。因为我们都知道“心不在焉,充耳不闻”。没有“心”,就没有声音。正如你未看此花,此花与你同归于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到最根本的知识,把握了最根本的道,那么就了解了所有的知识,把握了所有的道理。

什么叫“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拿到家来说,你体悟了最高的“道”,那么就掌握了万事万物,不会受到浮华、和歧路的迷惑,人生和宇宙也就通透了。还有如佛家说,如果你证得如来藏,那么你会发现人世一切都是虚空。这就是“只缘身在最高层”。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用衬托的手法写,前两句写美景。后来笔锋一转,景色这么美,源头在哪?虽然朱熹在这首诗里没有说,我们可以从其他诗作中了解到,是“道”。

源头活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西方有一个“流溢”的说法。就是说,道创造了万物,是万事万物的源头,这种创造是一种流溢,“道”流溢出来的,道创造万物自身不减少。源头活水也是这个意思,就像老子说的动而不屈,虚而不竭。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篇3:漫谈宋词的愁与思

一.我情注物, 物移我情。

我情注物, 物移我情。这概括了词人与感发词人并被词人加以叙写借以传达情感的外物的关系。宋词抒发愁情不乏直抒胸臆, 如范仲淹的“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 , 柳永的“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 (《鹊桥仙》) ,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一剪梅》) , 都是以浅近的诗语直抒愁情。但宋词中抒发愁情更多的是借助于外物。词人创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他们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外物之上,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就是“我情注物”。如:

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女主人公以我观物, “我情注物”, 使客观事物也染上我的主观色彩, 菊愁兰泣就暗示出主人公的愁苦, 这是以悲景写愁。又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这三句是写山, 放眼望去, 那层层叠叠的远山, 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玉簪, 有的像美人头上螺形发髻, 可这些只能引起词人对丧失国土的忧愁和愤恨。写远山“献愁供恨”, 实际上是词人看见沦陷区的山而引起愁与恨, 词人移情入景, 让本是无情之物的山也懂得献愁供恨, 人的愁与恨就可想而知了。再如辛弃疾的“晚日寒鸦一片愁” (《鹧鸪天》) , 本没有感情的“晚日”、“寒鸦”在刚送人归来的女主人公眼中就成了“一片愁”了。南宋范成大有一首词《眼儿媚》写他在江西萍乡道上卧舆中困甚, 小憩柳塘, “春慵恰似春塘水, 一片縠纹愁, 溶溶泄泄, 东风无力, 欲皱还休。”词人用春水比喻“春慵”的情态, 这春慵令人难以抵制, 无法排遣。“愁”字则写出此时内心的感受。我们从中可以隐约看出他深藏的内心世界, 这淡淡的哀愁, 正是作者官场失意的反映。

词人的情感因外物的刺激而生发、移易, 特定的景、物、人、事与词人的情感相应合, 将词人引入更强烈、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过程, 所谓“春秋代序,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 这就是“物移我情”。如“对晚景、伤怀念远, 新愁旧恨相继。” (柳永《卜算子慢》) 本来心头有“恨”, 才见“满目败红衰翠”生“愁”。“旧恨”难忘, “新愁”又起, 所以叫做相继。李清照《孤雁儿》:“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黄公度《卜算子》:“愁共落花多, 人逐征鸿去。”以落花衬离愁, 愁上加愁;以征鸿配行客, 离别气氛更浓。不难看出离别之情, 离愁之苦。

宋代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浣溪沙》) , 融情于景, 情景相生, 飞花细雨之中, 分明可见那点点愁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欣赏宋词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宋词的抒情性特点, 用情感的眼光去观照欣赏对象, 获得一种“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的亲历性感受, 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握词境, 获得充分的审美愉快。

二.具象为主, 化虚为实。

宋词中写愁往往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将愁思与丁香、芳草、细雨、飞絮、春水等联系起来。化虚为实, 使本来抽象不可触摸的愁变为具体可感之物。比如贺铸的《石州慢》:“欲知方寸, 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把愁思与丁香联系起来。“欲知”三句, 由唐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东风各自愁”诗句化出, 而改叙述为问答, 更觉摇曳生姿。

芳草在古代文人的笔下, 是别情的诱发物, 如宋代石延年《燕归梁春愁》“芳草连年惹恨幽”。芳草也是愁的代名词。南唐词人就把草与愁思联系起来, 冯延巳的《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芳草年年与恨长”, 把少女的愁与恨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产生悠远的意境。以草喻恨, 南唐后主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宋代词人以草喻愁思更是不胜枚举。如寇准的“密约沉沉, 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庸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 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行》) , 笔触细腻, 沉郁多情, 将一个女子思念久别未归的心上人的心情写得逼真感人。林逋的“又是离歌, 一阕长亭暮。王孙去, 萋萋无数, 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 离歌唱罢, 故人远去, 唯有满地春草, 恰如无尽的别恨离愁, 遮断了纵横阡陌。范仲淹的“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苏幕遮》) , 谓离愁好像追随芳草迁延而去, 直至斜阳外无穷无尽处。秦观的“倚危亭, 恨如春草, 萋萋剗尽还生。” (《八六子》) 突出芳草是铲不完、除不尽的离恨。柳永晚年远离帝京, 永别知音, 游宦乏味。词中颇有漂泊之感, 多哀楚之声。如“旧赏轻抛, 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 年光晚。异乡风物, 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 秦楼阻, 旅魂乱。芳草连空阔, 残照满。佳人无消息, 断云远。” (《迷神引》) 描绘芳草无边, 残阳夕照。佳人杳杳, 白云远逝。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连天芳草, 望断归来路。”唯见连天芳草, 不见远行未归的意中人, 望眼欲穿的的女子愁情何许深何许重何许浓不言自明。

除了芳草, 词人较多地将愁思与雨联系起来。比如:王娇红的“夜长人静, 赢得许多愁。空忆当时月色, 小窗外, 情话绸缪。临风泪, 抛成暮雨, 犹向楚山头。” (《满庭芳》) 又如陶氏的“与君别, 情易许。执手相将, 永远成鸳侣。一去音书千万里。望断阳关, 清泪如秋雨。” (《苏幕遮闺怨》) 朱敦儒的“回首妖氛未扫, 问人间, 英雄何处?奇谋报国, 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 锦帆冲浪, 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 悲吟《梁父》, 泪流如雨!” (《水龙吟》) 词人谓己只有在茫茫水面上, 悲吟诸葛亮爱好的《梁父吟》。词作反映了高宗小朝廷放弃南京, 仓皇逃往杭州, 辗转避难于海上的艰危时势, 悲愤哀切之情溢于言表。李清照《青玉案送别》“如今憔悴, 但余双泪, 一似黄梅雨”, 词人以黄梅雨来作比, 重在强调流泪之多、时间之久, 沉浸在如此凄苦的情景中一时难以自拔。泪流不止的形象比“人比黄花瘦”更增添了厚重的悲情。南宋词人刘仙伦痛感中原沦丧、报国无门, 慨叹权奸误国, “倚筇长叹, 满怀清泪如雨” (《念奴娇》) 。词人想到国事, 拄着筇杖长长叹息, 忧思难平, 泪如雨下。使我们看到了一位爱国者的赤子之心。

以水喻愁思的如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踏莎行》) , 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 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愁之长。秦观“古之伤心人” (冯煦《蒿庵论词》) , 词中浸透泪水愁恨, 《江城子》云:“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 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满江都是泪, 其泪可谓多, 其愁可谓大矣。秦观还由季节的更替想到自己的遭际, 日边梦断, 朱颜难留。政治理想和冷酷现实间充满矛盾, 词人历尽人生坎坷, 满腹怨愤, 直接以“海”来喻“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愁之深广、境之凄厉如此。

女词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春晚》) , 则写有形之舟载不动无形之愁, 形象地道出了愁之多、愁之重。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旧恨春江流不断, 新恨云山千叠。”去年惜别的旧恨, 已如流水之难尽;今日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 令人如何忍受。这些都化无形之愁与恨为有形之物。又如戴复古妻的《祝英台近》“道旁杨柳依依, 千丝万缕, 抵不住、一分愁绪”, 也是以形象化处理, 使抽象的愁多变成具体之物。

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王月山《齐天乐》中写道“闲愁似线, 甚系柔肠, 不堪裁剪”。离愁别恨竟如“剪不断、理还乱”的线样时时萦绕心头, 令人无法排遣。此处袭用李后主以线喻愁, 以愁思如线, 系损柔肠为喻,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张先“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一丛花令》) 离愁的纷乱, 恰如随风飘拂的柳丝, 情与景巧妙结合, 而且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柳丝缭乱, 已惹离愁, 何况飞絮蒙蒙, 漫天无际, 更是恼人。柳永《倾怀》:“何人月下临风处, 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 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借笛声以抒旅怀, 以“蛩吟似织”烘托离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 , 贺铸写愁用设问, 以比兴作答, 以“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来烘托“闲愁”, “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 尤为新奇, 兼兴中有比, 意味更长” (《鹤林玉露》卷七) , 含蓄地写深写透了闲愁。

三.对面着笔, 反面托起。

宋词中抒发愁思常用曲笔艺术。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 而是从对方着笔, 展开联想和想象, 借对方来写自己, 表面上看是写对方, 而实际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诗从对面飞来”使词作有了跨越时空的艺术张力, 让读者在无穷的想象中获得美的享受。如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词人从自己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妆楼凝望”, 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望穿秋水之际, 对自己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本是自己望乡、怀人、思归, 却从对面写“佳人”切盼自己回去。如此着笔, 不仅将怀人之情迂回反复、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而且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 见出两地同心, 俱为情苦。

再如苏轼《沁园春》:“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 相思字了, 重重封卷, 密寄书邮。料到伊行, 时时开看, 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 这般病染, 两处心头。”先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 如何密封, 如何秘密投寄。再料想对方接到情书, 时时开看, “一看一回和泪收”。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 设想对方的相思, 写了对方的相思, 反过来, 更增添了自身的相思。

又如周邦彦《苏幕遮》:“故乡遥, 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词人旅泊长安, 有乡关之思。“五月渔郎相忆否”句, 不言己思家乡友朋, 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 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另周邦彦的《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欲说又休, 虑乖芳信;未歌先咽, 愁近清觞。知新妆了, 开朱户, 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 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 佳音密耗, 寄将秦镜, 偷换韩香?天便教人, 霎时厮见何妨!”词情由己思人转为写人思己。悬想伊人晚妆停当, 待月西厢, 正思念、盼望自己。写出了封建礼教禁锢下情侣欲见不得见的怅恨, 思极恨极, 不尤人而怨天, 表现了至情至性之思。

张元干的“春水迷天, 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 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 伤飘泊。寒犹在, 衾偏薄。肠欲断, 愁难著。倚篷窗无寐, 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 人如削。”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结末“想小楼终日望归舟, 人如削”, 显然化用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词意。如果说柳永词中的“误几回”更觉灵动, 那么这里的“人如削”就更能传神。词中从对方着笔。本来是自己思归心切, 却说佳人在小楼里终日痴望希望自己归来。这出于想象, 是虚写, 更展示了作者急切回去的心情, 但运用了“终日望归舟, 人如削”这样细致的情节描写, 不仅化虚为实, 而且把埋藏内心的思归意蕴充分刻画出来。

刘公坡《学诗百法》中说:“盖从反面托起, 较之正面意味倍深。”可见“诗从对面飞来”这种突破常规思维的艺术手法更能多方面表现人物感情。

综上所述, 宋词写愁是借助外物, 我情注物, 物移我情, 把愁具象化。写思往往从对面着笔, 运用反面托起的手法。而我们阅读宋词时就要掌握词人情感抒发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联想和想象, 发挥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 进入文本构建的情感世界, 很好地把握词境。“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从而达到较高的文学艺术鉴赏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先霈, 王耀辉主编, 文学欣赏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国维, 人间词话,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篇4:清明的诗与思

1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古人仰望星空,经过长期地观察和总结,创造出了一种方法,这就是把北斗七星的斗柄视为一年时光钟表盘的指针,这个“天机”一露,便显示了人间时机。“清明前宿,种瓜点豆”,天道酬勤,自然也会眷顾懂得自然规律的人们。

人类的每—步莫不和经验有关,向前人的经验讨教,又创造出新的经验为后人所用,千百年沉淀下来,便成为了科学的知识。

2

清明节祭奠是一种仪式,但其背后的情和理又远远超越了仪式的范畴。

宋代高翥有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在先祖的坟前放一挂鞭炮,哭一曲悲歌,烧一沓纸钱,看那袅袅青烟腾上天空继而消散,那一刻不仅仅是生者对逝者的致意,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喧闹繁杂的声音,晦明晦暗的火焰,化入青山白云,就像人生的时光流淌在无边无垠的时间里,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因为有了天地之间的广阔背景而显得更加豁达。

清明节虽然是一个怀念的日子,但它并不排斥欢乐,就像宋人吴惟信的诗句所写:“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在这个节日里,也鼓励人们踏春和从事愉快的运动。

3

清明时节,春风化掉了冬雪,万物开始生长,生命开始孕育。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诗句里仿佛有一个寒窗晨读的学子形象扑面而来。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这里的“新火”与其说是寒食节后重新燃起的火光,不如说是新的希望、新的规划。又有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小到一家,大到一国,维新都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辩证之后的高度自信,既相信自己的历史,又相信自己的未来。

篇5:学与思作文

上学期五年级我第一次来学习和思考的时候,是王瑞先生教我的.。我不想学,上课听讲不认真,有时还会打瞌睡,后来就不能随便听讲了。原来王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把《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故事和一些数学题混合在一起,让我们很好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课堂产生了兴趣。课后会给我们出脑筋急转弯或者笑话,课堂气氛很活跃。渐渐喜欢上了奥数,奥数成绩也变好了。

进了超常班之后,是冯春海教我的。虽然我说话很快,但我还是能认真听,因为他讲课不枯燥,而且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讲我不懂的任何问题,所以我对奥数的感觉越来越好。

篇6:学与思征文

总书记发表的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党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这其中有习总书记谈党的群众路线,伟大的“中国梦”,反腐倡廉思想,实干兴邦思想,和平发展路线和广大青年的青春梦、全民的航天梦······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结合多年从事党政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以及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分析研判,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发表了这一系列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所以,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青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在深刻理解内涵、准确把握实质、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

习总书记的许多讲话精神和思想都深入人心,它们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文字,而是贯穿在百姓的点滴生活中。

“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这是习总书记对“中国梦”思想最质朴的解释。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不管是路口下棋的老大爷还是背着书包的小学生都能说上一句“中国梦”,中国梦已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奋斗的目标,中国梦已融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这种强大的中国梦力量正是支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这是习总书记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切实要求。习总书记曾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块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积极响应此号召,严打不正之风,树立良好形象,这又给了百姓们相信政府,依靠政府的坚定信心。同时,这也给了我们广大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新的希望,成为人民公仆,为国家服务又成为了我们的远大理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再次深入人心。

在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就是习总书记在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

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的讲话,总书记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我相信,这句话一定给了广大青年巨大的鼓舞,但在给我们力量的同时也明确了中国青年的责任。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我们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们青年人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锻炼自己,为完成历史使命积蓄力量:

第一,“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引你走到黎明。”身为青年人,我们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树立起牢固而远大的理想,并用于指导学习实践活动,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相连。

第二,“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青年人的才能和本领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和未来,只有真正具有过硬的本领才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好现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多掌握本领,多接受知识,多积累经验,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第三,“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代代中国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结果,我们青年人更要勇于迎接挑战、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第四,“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我们青年要培养出顽强的意志品格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激励着我们青年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篇7:樱花的诗与思

春至,樱花遍布。武汉珞珈山、日本东京、韩国景福宫,处处都是赏樱之人,手持相机,定格七至十天盛放的樱花,感慨人生转瞬即逝,只是赏樱并非中国人文传统。

赏花郊游,吟诗作赋,是国人的赏春传统。其诗文流传,多咏梅咏杏咏桃花。后人传颂的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又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宋之后,文人趣味喜谈梅妻鹤子,苏州十里香雪海,春季石尤风再大,也挡不住探梅人的脚步。清际,吟咏桃、李、杏、梅诗作如此之多,有了审美疲劳的文人们开始注意其他花卉。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山舟任职北京翰林院时,喜与江南同乡、同年全椒吴敬梓之子吴烺、嘉善谢镛、芜湖韦谦恒等前往法源寺看海棠、视紫藤、探水仙,并留有诗、画斗趣之作无数。

至于樱花,二十世纪之前很少见于中国人吟咏与书写。即使有,也是关于樱桃花而非樱树花。“樱桃花一枝,两支千万朵”说明花开之际,花开之多。樱桃花早发于梅、杏、桃、李诸花,樱桃花已漫山遍野,梅、杏、桃、李等还未见花蕾。文人们大都视樱桃花若无物,只死心塌地等待早梅的初绽。梁山舟后辈好友仁和陈文述看到看满山樱桃花,不见欢喜只见愁,只担心樱桃花挡住上山探梅之路,要将满山樱桃花砍掉,可见其喜梅厌樱之心。樱花树一棵棵分开,花团锦簇,人可踱步树下近观;而樱桃树则一丛一丛,如蔷薇般连成一片,实在让人难以下脚,难怪陈氏有“莫看樱桃花,但伐樱桃树”之句。

也有对樱桃心存好感的,可那是对果实而非花的好感。梁的另一后辈好友海宁人吴骞亦是爱花人,喜梅喜桃喜水仙,留下吟花诗作不少,最喜其“青梅未熟樱桃红”一句,其自注诗后言,樱桃、青梅、黄桃为海宁本地人春季必尝三鲜,其句既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文趣,又见文人关心四季的生活细节。樱桃结果,花小期短,说起观赏性,不如梅、桃、杏、李等花。但作为时令鲜果,还是让吴骞感受到春季的悸动。

百年前,国人喜梅喜桃喜海棠;革命年代,国人喜见漫山遍野之杜鹃;至于春季旅日赏樱,也算得上是最近十几年来全球化后促成的衍生品之一。二三十年前,国人还只在本地看看海棠、水仙及杜鹃。至于樱花,只能从《玉色蝴蝶》及《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电影中感受到,今天跨国去赏樱花变得轻而易举。这一切,都离不开近世以来日本樱花文化的输出与实践。

即便在樱花之都的日本,春季赏樱之旅亦是近世之事。日本樱花的最早记录可追至平安时代。受唐、宋文化影响,平安时代的日本亦是赏梅文化,尤盛行于宫廷,当时皇宫南门两边都种有梅花。九至十世纪,宫廷开始有意识以樱代梅,砍去门两边梅花,代植之以樱花。《源氏物语》中,紫式部与藤原的世界里满是樱花,宫廷里花园有,约会时小酌有,月光下诗会有,分别时庭院亦有。春天赏花,依然探梅看桃,但樱花变得最重要。看到春天第一朵樱花蕾,藤原会落泪;看到第一瓣落地樱花片,紫式部会伤感,后世认为日本贵族之“物哀”之情实启于平安时代,并将樱之花开花落,归之于此时兴起的佛教中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人生无常的感悟。

但人类学家大貫恵美子在《神风,樱花,及民族主义》一书中认为,《源氏物语》中的樱花虽有感世之情,更多的是春天、青春及爱恋的象征;她认为,书中樱花是代表生命原力,并不直接与死亡与逝去相关。源氏离开京都,与其说与代表“物哀”之情的落樱道别,还不说是与代表政治权力的樱花之都道别。同一时期另一部女性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樱花,明媚、热闹、争春,《枕草子》中几乎不见任何有关樱花的伤感;相反,世俗的喜怒、品味、放纵几乎都与樱花有关。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之初,战国日本行将统一之际,宫廷樱花逐渐进入了平常百姓的生活。此时伊豆樱花多为山樱,名为山樱,实与山无多大关系。宫廷、寺院、学校、歌妓町,处处皆有;后在河岸边也有种植,据说有人相信樱花瓣与樱花叶有护根与净水解毒之效。日本统一之后,随参觐交代制度前来伊豆觐见幕府将军的地方大名们,为表明对幕府的忠诚,从自己故乡带来新品樱花,取悦将军。而伊豆的樱花品种也增至数百种,伊豆成了樱花世界。

十八世纪伊豆樱花渐成日本国的象征。当地人曾特意请教过中国来的商人学者,确认樱花只有日本国才有。此时的浮世绘木刻,特别突出樱花与歌妓,处处点明樱花只有日本才有,伊豆才见。伊豆各寺院、歌妓町,成为人们春天赏樱之处,赏樱不再仅仅是贵族的聚会,也成了春天里普通人的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春见”赏樱兴盛起来。

“春见”活动的兴起,离不开浮世绘木刻艺术。这一时期风行的浮世绘木刻,都见有樱花的影子。著名浮世绘木刻《雪月花》、《吉原仲之町夜樱》、《东都名所》画中歌妓身影婆娑,樱花竹篱间盛开,灯笼若明若暗,月光隐隐约约,照在歌妓的窗户,暧昧而诱人。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博物馆费瑞尔赛勒分馆的日本艺术部的James Ulak称浮世绘中的樱花“更多了点享乐,少了点对生命往复的感叹”。大貫恵美子认为,十八世纪浮世绘中的月夜樱花所带来的享乐与虚无之感,让人产生“哀物”之情,感伤繁华易逝,却也让更多的人花前月下,纵情当下。浮世绘的出版商们特意选用樱花木,制成浮世绘木刻,套色印刷,固化樱花与伊豆的关系,强化樱花与日本的想象。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跟着美国佩利的“黑船来航”进入日本的西人,因袭着浮世绘木刻的想象,开始将樱花作为日本的象征介绍给西方。与此同时,日本浮世绘艺术家用樱花、歌妓、富士山向西人介绍日本。1861年,歌川広重二世木刻《浅草寺赏樱图》刻画伊豆附近浅草“春见”活动,突出他者观看樱花的画面,身着西式服装的西国人与身着清国长袍的清国人构成此浮世图的中心,而日本本国人成了外围的围观者。画中樱花遮天蔽日,西国人与清国人驻足而观,周边虽有货摊,神龛,日本国人,但画面中心的“他者”却只注视着樱花。对于浮世绘艺术家而言,赏樱亦即欣赏日本。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日本,希望得到“他者”、特别是西人的认同。对于画者而言,只要“他者”被樱花吸引,也就意味着日本对“他者”的吸引与认同。此后,日本一直致力于将樱花送到世界各个角落,通过吸引他者对樱花的认同与注意,注意与认同日本的文化政治及历史。虽然无法知晓当时浮世绘是否做到这点,但今天全球各地的赏樱新习俗,暗示着百年前日本艺术家的心愿似乎已经实现。

nlc202309090043

除了日本,很少有国家大片种植只开花不结果的樱花树。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曾指出明代园林如拙政园所种花草,除了供园林主人赏玩之趣外,也有将花草果实在市场上变卖,贴补家用之意。这大约是虽开花不结果的樱花树,不见于中国园林的原因之一罢。

独立战争美国建国之后,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醉心于收集世界各地的农业物种,他最关心的那些提供能够提供经济效益的种子,这其中也包括他对中国水稻种子的兴趣。虽然华盛顿童年砍樱桃树的故事已被历史学家证明是无事生非,相信他对有经济效益的樱桃树,要比只开花不结果的樱花树有兴趣。

即使在日本明治维新早期,对是否要大力推行樱花,也曾犹豫不定。有人提议,樱花代表落后之“封建日本”,建议砍掉,代之以菊;又有人提议,樱花没有经济价值,不如砍掉之后,代之以樟树,其衍生品樟脑,可保护丝织品,经济效益远甚于只开花的樱花树。虽然最终支持樱花代表现代日本的意见胜出,但亦有人对一切以樱花为尊的新潮流不满。1882年,江户时代弘前城,原经前藩主居住之地,改植樱花,取代象征忠义的青松,引起前武士的公开抗议。类似抗议之声不绝,终不及樱花盛放时的声势。十余年后,樱花树不仅在日本被普遍认同为国花,并开始走出日本四岛,种植于世界各地。

樱花变成全球性赏春活动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1891年,先是日本在自己控制下的南满铁路两边种下樱花;1895年及1905年打败中国与俄国之后,又在北满铁路沿线种下樱花。日本僧人镜如(1876-1948)在数次中亚丝绸之路探险之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满铁沿线种植数万棵樱花,甚至在西伯利亚也种下了樱花树,这项工程直至1916年因为镜如入住寺院而停工。尽管镜如称,此举意在通过樱花加强中国、朝鲜、西伯利亚与日本的联系,加强人民间友谊,特别是加强东西方的联系,重建中古时期的丝绸之路,但不少同时在中亚探险的欧美人士视其在中亚的探险及樱花种植都是为日本收集情报。

不管是何种情况,日本的樱花自此后在世界各地推广种植。先是殖民地,然后通过樱花外交推至美洲、欧洲等地。朝鲜的皇宫景福宫及浦山等地,都是在殖民地时期开始大量樱花种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满洲国”成立后,沈阳、旅顺等地亦有樱花大量种植;1938年,武汉沦陷后,为安慰日兵思乡之情,日本军部在珞珈山上也广种樱花,不久,珞珈山上樱花也远盛于梅花。半个多世纪后,这两地成为日本四岛之外最有名的赏樱之地之一。

在太平洋这边的美国,最早对只开花不结果的樱花树感兴趣的是《国家地理》杂志的伊丽莎女士(Ms Eliza Ruhamah Schidmore)。1885年她首次日本之行后,就竭力促成美国军部在华盛顿办公大楼前后种下樱花,可惜没人听得进去。倒是农业部的一位植物学博士从横滨弄来百余棵樱花树,种植在马里兰自家后院中,算是美国最早的种植樱花。

1909年,伊丽莎的建议终于被第一夫人接受,首批二千余株樱花树从东京到达华盛顿。可大家还没高兴几天,农业部例行检查就发现树中有虫,直接送到郊外悉数销毁。事后,东京市市长提议免费捐赠樱花树与美国,开始日、美的樱花外交。

1912年从横滨出发的六千余株樱花送抵达美国,其中三千余株送达纽约,种在哈德逊河两边,以贺纽约市三百周年庆;余下三千株则种在华盛顿的潮汐湾,紧邻华盛顿纪念碑。美国第一夫人还与日本驻日大使夫人一起种植头两株樱花树,象征日、美友好。数年后,繁密的樱花成为华盛顿一景,也引得首都周围小镇效仿。1927年,离华盛顿不远的马里兰州小镇Wood Bridge的几位园艺师,决定从日本引进樱花,种在社区高尔夫球场附近,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社区活动。

1934年,华盛顿开启了樱花节,吸引游人春季至华盛顿赏樱。很快又发展成一年一度樱花公主选美比赛,各州选出的樱花小姐中的冠军,再前往华盛顿便是樱花皇后,她会头带樱花冠,与花与树与人,在华盛顿纪念碑前留下合影,既是庆祝春天的到来,又是政治外交。当然日本外交官也少不了,常见他们带着家人参加每年的樱花庆祝活动。

对于Wood Bridge小镇上的居民而言,华盛顿樱花再好再美再热闹,也比不上小镇樱花。据他们总结,华盛顿春天来得早,春暖乍寒,出门赏樱不便;又言,首都樱花树靠近潮汐湾,颇受来自邻近夏克斯比湾的信风影响,将樱花吹得七零八落,赏花不易;即使在无寒无风的年份,游客人挤人,怎能比得上小镇,无风人少,樱花盛开之时的独乐乐,一副小镇对抗联邦的腔调。

樱花在美国的历史并不都代表着祥和。怎么种樱花?在哪儿种?随时可以演变成政治事件。1938年,罗斯福总统要砍掉潮汐湾一部分樱花,建杰弗逊纪念馆,立即引发首都的抗议活动。女性首先站出来,她们先是联合动员市民反对砍樱花树建纪念馆计划;接着将自己手绑成链,前往白宫请愿;未能达成和解,最后她们来到纪念馆工地,从工人手中抢夺锹铲推土机,阻止工人砍树施工。联邦政府内务部助理亲自出面安抚抗议者,为她们端来食物与咖啡。据说,无休无止的咖啡让抗议者不停地上厕所,很快就平和地结束了抗议。抗议者与政府达成和解,政府答应在华盛顿纪念碑南面潮汐湾补种樱花树,而抗议者也同意了移走部分樱花树以便杰弗逊纪念馆完工,史称“樱花造反”事件。罗斯福总统对樱花的好感没有美国人民那么强,美国与日本在东亚冲突,让他无法相信樱花能起到和平的作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有激进之美国人不满日本偷袭珍珠港,手持铁斧,一气砍倒首都四棵樱树。此次砍伐行为虽被制止,但国民对日本的愤怒并未消停。很快爱国的激进主义者将目光移向日裔美国人,约十一万人被怀疑成“日奸”,财产没收,没有审讯,没有听证,日裔很快被送至集中营(interment camp)。波特兰大的日本街(Japan town),十九世纪末建成,四十多年来一直为日裔的大本营,其开设的旅馆饭店长期为社区提供各类服务,因为珍珠港事件而终结。

nlc202309090043

战争时期的华盛顿,每年都有盗砍樱花树事件,政府还特意树起标牌,提醒人们不要盗砍。有传言说,多亏当时流亡华盛顿、后来成为韩国第一任总统的李承晚,人们砍盗行为才被有效制止。据说李听说华盛顿屡次盗砍事件,立马看到重写韩国史的机会。他声称潮汐湾两岸的樱花树最早是从韩国传到日本去的,即将独立的韩国才是这些樱花的故乡。为此,他号召流亡的韩国人要从樱花开始,负责起重写韩国历史的重任;同时他呼吁美国人放过潮汐湾边的樱花树,因为他们要砍掉的不是日本樱,而是韩国樱。1943年,据说李承晚手挥土锹在华盛顿的美国大学前种下樱花树,象征美、韩两国的友谊。这些传言的真实性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樱花不仅是审美诗意,更与政治相关。二战中如此,二战后亦如是。

樱花与政治手挽手进入后二战时代。关于要不要樱花,战后日本与美国都有一艰难决定期。战争期间,樱花在日本代表着为国捐躯与忠诚于天皇;但战后,人们唯恐不及,菊花、青松等花树在一段时期内重新成为日本国人想象自己文化与历史的新象征。在美国,如果没有二战后东亚政局的变化,华盛顿的日本樱就此就变成韩国樱,也不是没有可能。不巧的是,二战后五年,朝鲜战争爆发,东亚冷战开始,让华盛顿樱花改变国籍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因为冷战,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戏剧性变化,从敌对国迅速变成结盟国。1951年《美日旧金山共防条约》签定,樱花作为和平的象征,再次进入华盛顿,日、美的樱花外交再次启程。1954年,数千株樱花树从日本抵达华盛顿,分别种在联邦政府各办公地前后。此后,日本天皇也曾到过华盛顿共庆樱花节。

如果二战中如此敌对的美国人都接受了樱花,日本国人还有什么理由自己不接受樱花呢?樱花,而非菊花及青松,再次成为日本面向世界的象征。战后,日本樱花外交也延展至与日本有外交关系之各国。欧洲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法国凡尔赛宫、德国汉堡、奥地利维也纳以及亚洲的伊朗等都曾收到日本樱花树。对于美国人而言,与二战相关的樱花外交,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波特兰大城。1988年,日本政府送与波市数千株樱花树,种植在城市的水边公园内,以纪念二战中消失的日本城,以及数千位失去财产、拘禁在西岸集中营的日裔美国人。同年,美国里根政府郑重向集中营的幸存者道歉,并予以两万美元补助。樱花可以重植重种,樱花也可以重新开放,只是日本街(Japan town)却永远从波市的历史地平线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China town),人们似乎已忘记与十九世纪中期与唐人街平行的还有日本街。事实上,日本街已完全不存在于美国英语语汇中。

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政府与日本民间团体都有樱花赠给日本的中国友好城市。在武汉,这些樱花与抗战时种下的樱花混合在一起,成为国人今天春游新去处。今天的樱花已从伊豆时期的单一山樱,变成伊豆樱、垂樱、牡丹樱等数百种,赏樱处遍及亚洲、美洲。一部樱花史,也是一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史。樱花的世界,有“物哀”、有“春见”,是日本人民创造的历史,而其近百年的星移斗转,更是一部世界各地人民都参与创造的全球史。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与思】相关文章:

上一篇:稻字的读音和意思下一篇:“弘扬廉政文化创建廉洁机关”主题演讲报告会上讲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