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05-16

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共6篇)

篇1: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西华夏本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铁皮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工种植铁皮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铁皮石斛的背景

铁皮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药用兰科植物之一,系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之首,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药材名:石斛、西枫斗。

铁皮石斛,为兰科第二大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海拔达 800-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5℃的低温。全球计有1500种,我国石斛的种类仅占全世界的5%左右,但在历史上,其药用开发和利用走在世界前列,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

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药名:石斛,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现在,铁皮石斛及其深加工产品作为保健食品,正逐步为高端客户所认识和接受。

野生石斛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云南等地高山密林中。因为它的种子非常细小,没有胚乳,不含可供幼苗萌发和生长的营养成分,在自然界一般不会萌发,因此繁殖率很低。长期来铁皮石斛药材靠野生采集,无节制的采挖造成自然资源枯竭,铁皮石斛已成为濒危的野生药材品种。1987年10 月30 日国务院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1987年12月1日施行,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第一部专业法规。

由于长期无节制采挖致使天然的铁皮石斛濒临灭绝,被国际列入《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进行保护,属世界二类保护植物。我国也将铁皮石斛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为满足我国药品和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国家科委已把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和研究开发项目列为“八五”重点“星火”科技项目及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1998年3月,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001年10月,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列为2001年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国家经贸委将该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

用生物科技繁殖和人工栽培濒危中药材符合国家中医药产业政策,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专家、院士、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科学研究者从20世纪70年代就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育苗和人工栽培研究做了大量工作。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铁皮石斛产业化的形成。

推广种植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石斛药材的来源主要来源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斛的需求量大增,特别是石斛夜光丸、脉络宁注射液等中成药的问世,野生石斛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过度开采,加之石斛属植物自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进入盛产期年延长,产量低,致使野生自然资源日趋匮

一、铁皮石斛背景及推广种植的必要性

-广西华夏本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铁皮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乏,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铁皮石斛等名贵品种已经面临灭绝。另外,野生资源发布比较分散,采集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综合效益低。通过人工繁殖与栽培,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单位面积产量,达到资源保护与经济产出并举之目的

二、市场分析

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目前,整个石斛市场年需求总量在8000-10000吨,且以每年10%-15%的需求递增。现在根本没有野生石斛资源,国家也明令禁止采挖,而人工种植石斛刚刚起步,再加上其药用、保健、美容产品的开发商家逐年增加,导致几乎已无法获取到其成品进行加工,所以许多企业处于半停产或待料生产状态。

国内许多药业公司、制药厂和保健品生产厂家常年对外高价订购铁皮石斛,一大批石斛中间商更是常年深入每个石斛产地收购、订购,铁皮石斛市场供应严重短缺。预计在10年内铁皮石斛的产量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虽然石斛的栽培条件十分苛刻,但是经过科技人员、石斛栽培者20多年的共同努力,生产的技术已经得到突破和发展,生产规模在扩大。石斛传统的药用和保健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广西、浙江、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东、重庆、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均有石斛栽培或试验栽培,特别是云南、海南、广西、浙江、贵州、广东等已具一定的规模。例如,仅南京金陵制药厂的年需求量就在每年就在数千吨以上。康恩贝集团在云南种植500亩。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石斛生产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各品种大小石斛的实际栽培面积仍然未突破10000亩。

因为石斛不能够栽培在土壤里,必须栽培在树皮、木块、锯末等做的栽培床或者是石头上,多数需要盖温棚等,投资较大。如比较标准的铁皮石斛栽培,每亩连标准钢架温棚、钢架种植床、组织培养的种苗等,需要投资12--16万元以上。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也有农户搭建简易大棚一亩总投资在10--12万左右。

2.铁皮石斛市场前景

经过最近几年的推广测试种植户的产量,大部分种植户亩产大约为400—500/公斤,种植得好的铁皮斛亩产可以达到600多公斤以上;浙江是铁皮石斛老产区,有近20年的栽培历史,但种植石斛的气候条件不如西南地区。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现在的种植户呈逐年上升态势。

铁皮石斛鲜品价格(2012年广东价格为准)为1300--1500元左右/公斤;位于贵州省赤水市的金钗石斛,发展也较快,鲜品价格在几十元/公斤;广东、广西一些公司在发展铁皮石斛方面投入大,发展也比较快。

石斛的消费在历史上都是有记载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石斛是:“处处有之,以蜀中

者为甚”。但是后来随着资源的短缺,市场上已基本没有了好品种的石斛。

铁皮石斛主要的消费市场过去十多年主要在我国的浙江和上海一带,现在广东是个消费量稍大的地区,北京等大城市也开始有了少量销费;港澳和东南亚地区,西方发达国家过去长期也从我国进口石斛。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西方对我国石斛的消费量也在扩大。

我国广大的地区现在还基本没有铁皮石斛的消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样好的药材,缺乏宣传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功效;二是买不到,不知道到哪里去买;三是更不知道怎么买到真正

-广西华夏本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铁皮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的铁皮石斛;四是用铁皮石斛开发的效果好的、食用方便的保健品还不多。所以说石斛业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3.卓著的功效,符合现代人的需要

近20年来,各中医药杂志发表的石斛研究方面的论文有200多篇,其中石斛药理方面的研究也不少,《本草纲目》里谈到的石斛的功效,得到现代药理研究的证实。比如“轻身延年”一说,经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在果蝇食物里添加复方石斛提取物后,可延长雄果蝇的寿命20%以上,雌果蝇的寿命8%。证明了石斛的神奇作用。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是气虚、阳虚的人少了,但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家庭等精神压力增大,夜生活日益丰富,体力、精力透支明显;过食辛辣、膏梁厚味,往往郁而生痰,引发各种疾病;饮食失节失宜,成为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普通老化症等代谢病的潜在诱因。因此,现在是阴虚的人多了。石斛作为养阴功效卓著的中药材,一旦为更多的人了解,其消费市场应该是非常巨大的。

4.继续发展生产,加强开发,石斛产业前途无量

如果铁皮石斛极其制品如果能够普遍走进各地的医院、药房和保健品市场,将来的市场将是不可估量的。但必须加强宣传、加强营销、加强石斛市场的建设和新产品开发研究。

在继续发展人工种植的同时,根据铁皮石斛的特点,研究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服用方便的、效果明显的、单味的或复方的、有较强针对性的、价格不是特别高的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并创立知名品牌,应该是我们今后产业发展和市场开发的基础和方向之一。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在接受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采访中:“……仅浙江一省,每年石斛的加工产业规模就在30亿元人民币左右,浙江省乐清市农户加工枫斗的年产值已超过10亿元。如今,铁皮石斛、铁皮枫斗等产品交易在国内的各大药材市场异常火爆。

5.铁皮石斛的产品和市场分布

铁皮石斛产品:铁皮石斛、皮石斛枫斗、铁皮枫斗晶、铁皮枫斗冲剂、铁皮枫斗浸膏、铁皮石斛超微粉、铁皮石斛颗粒、铁皮石斛胶囊、铁皮石斛花茶等等,约有铁皮石斛系列的20几个品种的产品在一线城市的各大超市列柜销售。石斛的加工与交易集散地主要集中在广西、浙江、云南、广东、亳州、国安等中药材市场。现在铁皮石斛已经搬上餐桌,逐渐步入大众饮食之列,浙江、广东、云南、广西、上海、深圳、北京等省市饮用和食用铁皮石斛较为普遍。浙江省饮用和食用最普遍的是杭州、乐清、宁波、台州等地域,广东省饮用和食用最普遍的是潮汕地区、深圳、广州等地。北京饮用和食用只要是星际酒店、大型餐厅(如花花餐饮有限公司名下的花花餐厅等餐厅,品种有:石斛汁、芙蓉石斛羹、鸡汤煨石斛、银耳石斛羹等)、三里屯酒吧一条街等地。

中国现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盛世,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对人民健康十分关心,加上支农惠农政策、扶持经济发展等,给石斛产业发展带来的很好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石斛的繁育和栽培技术已经有了突破,越来越多的人在逐步了解和应用石斛,石斛及其产品将走向全国更多的城市,走向世界,石斛产业

-广西华夏本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铁皮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前途无量!预计在未来15年内铁皮石斛的产量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价格不会出现下跌。

三、华夏本草集团与人工种植铁皮石斛

1.公司铁皮石斛基本概况

华夏本草依托世界上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用种植园提供种源,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铁皮石斛的细胞培养、母苗培养所用的培养基配方,培实生苗的练苗方法,仿野生栽培方法,栽培基质,人工大面积栽培方法及种植装置等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学人工种植方法。

铁皮石斛作为公司核心产品,力争在五年内争创铁皮石斛产品品牌,并引领行业发展,力争成为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努力把公司培育发展为上市公司,为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现公司已建立了铁皮石斛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全面开展从育种、人工繁育方法、仿野生有机栽培、肥料比对、破解养生组方、现代炮制工艺等一系列研究,在种质收集、精心育种、克隆组培,到生态有机栽培、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分子鉴定,再到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有效成分检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实现了铁皮石斛产品培育种植的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真正形成了在全国全面推广铁皮石斛的产业链。

目前已配套建设铁皮石斛种苗繁殖基地,并配套建成灭菌、病毒检验、基因冷却、接种、母瓶培养、子瓶培养等独立科室,并扩大了种植、加工基地,进行大 规模化种植和加工。集团公司自己搭建标准化大棚1000余亩,种植各个阶段的铁皮石斛近300亩。合作种植户近300户。

2013年8月23日,有我司牵头组建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斛协会并召开了第一次成立大会,本司为会长单位。

人工种植铁皮石斛效益分析(按一亩计算)

一亩大棚(667平方米)除去过道,实际种植面积400平方米,第一次采收为300--350公斤,按目前收购价300X1300元/公斤=390000元;第二、三、四、五次采收产量会达400--450公斤。

投资(按一亩计算,此价格为广西价格)铁皮石斛种苗:9万元

简易温室大棚:3万元

床:0.5万元

树 皮 基

质:1万元 人

工:0.8万

一亩总投资:9万+3万+0.5万+1万+0.8万=14.3万。合作户技术支持: 凡与公司签订合同的种植户,10-50平方种植户,公司技术 人员在公司现场技术种植指导,直到能独立完成种植;

50平方以上种植户公司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种植;

广西华夏本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铁皮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搭棚期间有公司技术人员跟踪指导有需求者可上门指导; 其他技术服务按合同执行。其他相关约定详见种植合同书。

广西华夏本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013.8.8 附件(搭棚示意图)

-广西华夏本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铁皮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件(搭棚图片)|

篇2: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深圳市南山区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

深圳市南山区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二、承办单位

1.单位名称:深圳市****有限公司 2.公司法定代表人:*** 3.项目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清泉水库地块

三、建设规模

占地面积300亩,温室24亩。

四、建设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清泉水库地块

五、建设内容

建设钢架连栋圆拱塑膜阳光温室约24亩(1598.40㎡)、管理用房350㎡以及其他生产辅助设施(土地整理、排灌沟渠及管道、水池、基质消毒池、基质堆沤池、道路等等)。

六、投资收益概算

总投资:843.6204万元 每年产值:595.5万元 年综合成本:147.08万元 年净利润:448.42万元 年利润率:75.3%

年投资盈利率:53.1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铁皮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药用兰科植物之一,系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一,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之首,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药材名:石斛、西枫斗。铁皮石斛,为兰科第二大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海拔达800-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5℃的低温。全球计有1500种。除个别种外,皆属附生兰类。1980年以前,我国仅发现了57种石斛属植物,后来调查发现并定名的19种石斛属植物丰富了我国石斛的种质资源库,现共有76种。我国石斛的种类仅占全世界的5%左右,但在历史上,其药用开发和利用走在世界前列,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药名:石斛,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铁皮石斛等少数品种之嫩茎,还可以进行特殊加工,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晒干,商品称为耳环石斛,又名枫斗。现在,铁皮石斛及其深加工产品作为保健食品,正逐步为高端客户所认识和接受。

石斛主要分布在北纬15°31′至南纬25°12′之间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在我国则主要分布于北纬30°以南地区,北纬30°-35°之间也有少量的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四川、湖南、云南等地高山密林中。因为它的种子非常细小,没有胚乳,不含可供幼苗萌发和生长的营养成分,在自然界一般不会萌发,因此繁殖率很低。长期来铁皮石斛药材靠野生采集,无节制的采挖造成自然资源枯竭,铁皮石斛已成为濒危的野生药材品种。1987年10 月30 日国务院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1987年12月1日施行,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第一部专业法规。由于长期无节制采挖致使天然的铁皮石斛濒临灭绝,被国际列入《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进行保护,属世界二类保护植物。我国也将铁皮石斛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为满足我国药品和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国家科委已把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和研究开发项目列为“八五”重点“星火”科技项目及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1998年3月,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001年10月,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列为2001年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国家经贸委将该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用生物科技繁殖和人工栽培濒危中药材符合国家中医药产业政策,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专家、院士、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科学研究者从20世纪70年代就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育苗和人工栽培研究做了大量工作。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铁皮石斛产业化的形成。铁皮石斛的产业化,不仅保护和发展了这一珍稀药材品种,保证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石斛药材的来源主要来源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斛的需求量大增,特别是石斛夜光丸、脉络宁注射液等中成药的问世,野生石斛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过度开采,加之石斛属植物自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进入盛产期年延长,产量低,致使野生自然资源日趋匮乏,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铁皮石斛等名贵品种已经面临灭绝。另外,野生资源发布比较分散,采集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综合效益低。通过人工繁殖与栽培,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单位面积产量,达到资源保护与经济产出并举之目的。用生物科技繁殖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一年左右即可产生经济效益,见效快、价值高、回报大。第三章

市场预测

一、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察统计,目前,整个石斛市场年需求总量在8000-10000吨,且以每年10%-15%的需求递增。现在根本没有野生石斛资源,国家也明令禁止采挖,而人工种植石斛刚刚起步,再加上其药用、保健、美容产品的开发商家逐年增加,导致几乎已无法获取到其成品进行加工,所以许多企业处于半停产或待料生产状态。国内许多药业公司、制药厂和保健品生产厂家常年对外高价订购铁皮石斛,一大批石斛中间商更是常年深入每个石斛产地收购、订购,铁皮石斛市场供应严重短缺。预计在10年内铁皮石斛的产量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前期到浙江、云南、贵州、广东、四川等地考察得知,虽然石斛的栽培条件十分苛刻,但是经过科技人员、石斛栽培者20多年的共同努力,生产的技术已经得到突破和发展,生产规模在扩大。石斛传统的药用和保健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浙江、云南、贵州、广东、重庆、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均有石斛栽培或试验栽培,特别是云南、浙江、贵州、广东等已具一定的规模。其中,主要针对保健品市场需要的铁皮石斛和云南的齿瓣石斛有一定发展。与需求量相比,石斛资源的濒危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例如,仅南京金陵制药厂的年需求量就在每年就在数千吨以上。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石斛生产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各品种大小石斛的实际栽培面积仍然未突破10000亩。因为石斛不能够栽培在土壤里,必须栽培在树皮、木块、锯末等做的栽培床或者是石头上,多数需要盖温棚等,投资较大。如比较标准的铁皮石斛栽培,每亩连标准钢架温棚、钢架种植床、组织培养的种苗等,需要投资20万元以上。加上石斛种植的技术要求高,目前市场尚未完全打开等原因,发展速度还不是很快。其中,近几年来云南铁皮石斛和齿瓣石斛的栽培面积发展很快,主要是气候适宜,种植的经济效益较高的原因。云南铁皮石斛种植1年多即可收获,鲜品价格在产出时,大约为500—800元/公斤,种植得好的铁皮石斛亩产可以达到600多公斤以上;浙江是铁皮石斛老产区,有近20年的栽培历史,但种植石斛的气候条件不如云南等西南地区,种植的铁皮石斛需要3年左右才能够大规模收获,鲜品价格为1000元左右/公斤;位于云南龙陵县的齿瓣石斛,发展速度很快,产新时鲜品价格200—250元/公斤;主要位于贵州省赤水市的金钗石斛,发展也较快,鲜品价格在几十元/公斤;广东一些公司在发展铁皮石斛方面投入大,发展也比较快,其中特别是永生源公司,仿野生条件栽培生产的铁皮石斛获得了国际的有机石斛产品认证。鼓锤石斛、流苏石斛、环草石斛、密花石斛、叠鞘石斛、马鞭石斛等种植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我国的资源已经很少,但是东南亚的缅甸、老挝、泰国等还有一些野生资源,导致主要收购这些石斛的南京金陵制药厂收购价格低,鲜品价格只有几元1公斤,种植者对此积极性不高。而金陵制药厂下属公司进行这些石斛的种植,也因收购价格低和技术问题,导致连年亏损。云南在石斛栽培生产上起步较浙江晚,但目前面积和产量已经赶超浙江;广东的铁皮石斛种植主要集中在饶平县,发展速度也较快。浙江的石斛栽培生产基地有往云南为主的西部转移之势,部分公司已到云南建立铁皮石斛的种植基地。而云南的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也处于发展之中,虽然有不少栽培较好的基地,也有产量不是很高的。总体来说,石斛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南方栽培比中纬度地区更适宜。

二、加工和市场营销浙江引领全国

石斛,特别是铁皮石斛的加工和市场,过去主要在浙江和上海一带。云南产出的石斛,大部分还由浙江的公司和商家收购后进行加工和销售。这里有经济发展导致的购买力的原因,也有传统的加工技术和销售市场的原因,更有过去应用历史和宣传积淀的原因。石斛产品目前主要以石斛楓斗,即将茎绕曲成球状的干品销售。浙江和上海一带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加工和销售市场形成有很较长的历史,相关各方面多年来也下过很多功夫,比如通过媒体的宣传和广告,长期的加工技术优势,出口渠道的历史形成等。但是,随着生产地的西移,今后的加工和市场份额,云南等西部地区,也会得到发展。现在铁皮石斛业内有句话:“种植在云南,加工在浙江、消费在广东”,实际浙江和上海应该是目前最大的销售市场,其次才是广东等沿海地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可以断定,今后北方和内地的大城市也将是石斛广阔的市场。

三、石斛产品开发还比较落后

因为铁皮石斛的卓著的保健功效,业界一致认为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过去石斛长期处于濒危状况,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多人还不认识和了解铁皮石斛,不知道它的功效,不了解服用方法。虽然现在全国人平拥有的铁皮石斛的数量还非常地少,石斛显得十分珍贵,但经过一些宣传,现在有少部分人已经开始了解铁皮石斛。但是石斛药材服用不方便,相关保健品开发不够,剂型简单,价格偏高,宣传乏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石斛产品目前主要以石斛楓斗,即将茎绕曲成球状的干品销售。这是历史上石斛作为药材的一种形式。但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服用的人感到服用不方便。目前石斛生产得到发展,开发的保健品种类也较多,有石斛胶囊、石斛粉和石斛超微粉、石斛冲剂、石斛晶、石斛颗粒、石斛露、石斛茶、石斛酒等,但大多数保健品都还没有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批文。以石斛为主要原料开发的保健品看似很多,但剂型多半比较简单,还没有技术含量较高、针对性较强、功效显著、价格适当、得到消费群体公认的名牌产品,销售量也不大。因此,铁皮石斛产品的开发、宣传、营销还比较落后。

四、铁皮石斛市场前景

石斛的消费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是很大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石斛是:“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甚”。但是后来随着资源的短缺,市场上已基本没有了好品种的石斛。由于国人过去几十年基本很少应用石斛,特别是很少了解和应用铁皮石斛这样的好石斛,对石斛的宣传、石斛产品的开发应用就显得“欠帐太久”,或者是出现了断代。当石斛这个濒危的药材经过科技人员和种植者的努力,又开始出现在市场的时候,人们对于石斛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要真正打开消费市场还有一个艰苦的过程。铁皮石斛主要的消费市场过去十多年主要在我国的浙江和上海一带,现在广东是个消费量稍大的地区,北京等大城市也开始有了少量销费;港澳和东南亚地区,西方发达国家过去长期也从我国进口石斛。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西方对我国石斛的消费量也在扩大。我国广大的地区现在还基本没有铁皮石斛的消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样好的药材,缺乏宣传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功效;二是买不到,不知道到哪里去买;三是更不知道怎么买到真正的铁皮石斛;四是用铁皮石斛开发的效果好的、食用方便的保健品还不多。

五、卓著的功效,符合现代人的需要

近20年来,各中医药杂志发表的石斛研究方面的论文有200多篇,其中石斛药理方面的研究也不少,《本草纲目》里谈到的石斛的功效,得到现代药理研究的证实。比如“轻身延年”一说,经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在果蝇食物里添加复方石斛提取物后,可延长雄果蝇的寿命20%以上,雌果蝇的寿命8%。证明了石斛的神奇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自2009年9月30日至今年3月,以“一片冰心在石斛”报道了广东永生源公司种植石斛的情况,并以“天地珍物,中华瑰宝”为题,连续6期报道了石斛珍贵的药用功效。世人皆知,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只补阳补气,显然是不行的,也是不科学的,更不符合现代大多数人的体质特征。朱丹溪是中医史上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他创立“阳常有余而阴不足”的体质说,揭示了“阴精亏虚,相火妄动”,导致衰老和变生疾病的机理,提出了人到老年,由于脏腑机能的衰退,便形成了老年人特有的“阴虚血燥”的体质特点,因此养身应当特别重视滋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是气虚、阳虚的人少了,但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家庭等精神压力增大,夜生活日益丰富,体力、精力透支明显;过食辛辣、膏梁厚味,往往郁而生痰,引发各种疾病;饮食失节失宜,成为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普通老化症等代谢病的潜在诱因。因此,现在是阴虚的人多了。石斛作为养阴功效卓著的中药材,一旦为更多的人了解,其消费市场应该是非常巨大的。

六、继续发展生产,加强开发,石斛产业前途无量 如果铁皮石斛极其制品如果能够普遍走进各地的医院、药房和保健品市场,将来的市场将是不可估量的。但必须加强宣传、加强营销、加强石斛市场的建设和新产品开发研究。在继续发展生产的同时,根据铁皮石斛的特点,研究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服用方便的、效果明显的、单味的或复方的、有较强针对性的、价格不是特别高的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并创立知名品牌,应该是我们今后产业发展和市场开发的基础和方向之一。石斛及其产品,还需要进行有现代医药科学的宣传,科学的引导消费,打开的市场也会是更可靠的、稳定的、长期的。需求的增加,也可提高栽培生产者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发展和野生资源保护。

第五章

建设条件分析

深圳市南山区清泉水库地块位于塘廊山脉山坡里,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时,降水1000至1100毫米。气候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距市中心16公里,距区政府驻地13公里,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交通、供水方便。据符合自贡市总体规划要求,地理环境基本能满足铁皮石斛的种植培育。现场勘探,本建设项目周围无学校、大型医院、大型工厂、文物保护、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容,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一)技术来源

由四川先托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纯种铁皮石斛组培瓶苗以及全套栽培管理技术培训、指导、顾问服务,对铁皮石斛种植提供长期技术支持。

(二)种植生产技术与流程

该项目采用温室遮阴棚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用的基质材料确定为松树皮。种植前,基质材料进行消毒处理后,将组培苗取出,洗去培养基,放入促进生根的药液中浸泡,再将石斛种苗以10x10cm窝行距栽培,用基质完全盖住根部后,浇足水。后期主要为日常管理。1.栽后管理(1)浇水与施肥新栽幼苗加强水分控制,保持畦床基质湿润,以喷雾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在相对湿度80%。早春季节7天浇水一次,4—5月每3--5天浇水一次,成活后每15天(夏秋季)喷叶面肥0.03%磷酸二氢钾营养液一次,以后7天施肥一次,冬季不施肥。(2)温度与光照调节升温、降温设备主要为提供石斛温湿的环境。春石斛的生长温度为20—25℃,冬季温度不低于10℃,夏季高于30℃时开动风机及湿帘系统进行降温,昼夜温差保持在10—15℃左右。由于石斛较喜光照,耐半阴,夏季遮光50%,秋季中午遮光30%,冬季不遮光。2.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石斛炭疽病,石斛斑点病,石斛菲盾蚧等。石斛黑斑病为害叶片使叶片枯萎,3-5月发生。防治方法,可用50%的多菌灵l000倍液喷雾1-2次。石斛炭疽病为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灰色病斑,3-5月均有发生。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3次。石斛菲盾蚧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吸食汁液,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防治方法,可用生物农药海正灭虫灵4000倍液喷雾杀灭或集中有盾壳老枝集中烧毁。

(2)虫害防治

石斛常见虫害有吸取汁液的红蜘蛛,蛀虫,蓟马,介壳虫等。防治方法,用氯化乐果获三氯杀螨醇0.125%浓度的溶液每月喷杀一次。食叶的虫害有蜗牛、恬蝓、蝗虫、蟋蟀和一些蛾类的幼虫。防治方法,用蜗克星喷杀,也可用诱捕法杀灭或用石灰粉撒于四周防止其进入咬食嫩叶、嫩芽。3.种植流程图 6.1 种植流程图

种植基质进行消毒→清洗育苗基质→促进生根的药液中浸泡→移栽基质中→浇水→栽后管理

4.采收加工

将生长1—1.5年的老茎,从基部剪下,加工成“枫斗”或呈“龙头凤尾”、“耳环”状石斛出售,也可鲜品出售(鲜条可以带叶、也可以不带叶)。鲜品置阴凉潮湿防冻处保存。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保存。5.加工工艺

主要有两种加工方法

1)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放入85℃的热水中烫1-2分钟,捞起,摊在竹席或水泥场上暴晒,晒至5成干时,用手搓去鞘膜质,再摊晒,至足干即可。2)将洗尽的石斛放入沸水中浸烫5分钟,捞出晾干,置竹席上暴晒,每天翻动2-3次,晒至身软时,边晒边搓,反复多次至去净残存叶鞘,然后晒至足干即可。

二、主要设备方案

1.种植设备(详见工程预算清单)

铁皮石斛由于对环境要求较高,需在设施环境中种植。本项目采用工厂式钢架大棚,电动内外遮阳网系统、供水喷灌系统、湿帘风机温控系统、湿度控制系统、通风换气系统、电动卷膜系统、栽培苗床系统。2.设备来源

本项目主要采用国内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设备。3.工程方案

项目占地面积共300亩,拟建建设有管理用房、种植大棚共计15940㎡。其中:(1)温室大棚(钢架结构)占地面积共30亩,建筑面积15880㎡平方米。(2)管理用房(活动板房或者砖混结构)管理用房350㎡,其中办公室50㎡,库房180㎡,值班室10㎡,工具房50㎡,药品室10㎡,生活及辅助用50㎡。(3)抽水泵房(砖混结构)10㎡

(4)灌溉用蓄水池

192m³规格:8X6X4m(长宽高)(5)抽水管道 PE管Ф110mm,长400m(6)供水管道 PVC管主管Ф150mm,长450m;支管Ф75mm,长1240m(7)消毒池

192m³规格:12X8X2m(长宽高)(8)作业场

300㎡(混凝土地面)(9)排洪主沟 922m 排洪辅沟 1646m(10)棚外作业便道 1.5mX1388m,(11)道路面积2082㎡,(透水砖)

(12)棚内作业便道 1mX1246m,道路面积1246㎡,(透水砖)

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

本项目原材主要采购四川先托生物公司组织培育的纯度高、技术可靠、成活率高的瓶苗和驯化苗进行栽培种植。

表7.1

主要原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瓶苗用量

单价

总量

总价

备注 1

瓶装种苗

4000瓶/亩

25元/瓶

95280瓶

238.2万元

种植基质

40m³/亩

450元/m³

960m³

43.2万元

松树皮 3

多菌灵

2公斤/亩

150元/公斤 48

0.72万元 4

甲基托布津

5公斤/亩

24元/公斤

120

0.288万元 5

海正灭虫灵

5公斤/亩

39元/公斤

120

0.468万元 6

磷酸二氢钾

10公斤/亩

4.4元/公斤

240

0.1056万元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建成后,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任何环境影响。产品加工主要通过煮、晾晒、人工手工加工。建设过程无污染。

第九章 工作时间及人力资源配置

一、工作时间

本项目工作为365天,主要实行8小时工作制。周末轮流休,集中生产管理时节除外。

二、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生产定员估算,项目劳动定员共15人,其中种植工8人,技术员3人,管理员3人,财务员1人。所需员工全部实行合同聘用制。

工资标准:种植工2500元/月,技术员4000元/月,管理员5000元/月,财务,4000元/月

三、员工培训

该项目的实施,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种植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均进行岗位专业技术,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方能上岗。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五、建设工期

本项目在建设周期分几个阶段进行: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土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大棚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调式、人员培训、投产验收等。本项目拟定经集团公司批准后立即动工。本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7个月。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序号项目名称12月份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 1 土地整理 2 基础设施建设 3 管理用房建设 大棚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调式 5 栽培炼苗驯化 6 技术人员培训 7 驯化苗栽培 8 投产验收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建设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843.6204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523.020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2% 苗种采购投资238.2万元,站总投资额的28.2% 工具及农药、化肥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35%人员工资29.4万元/年,占投资总额的3.5% 项目流动资金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9%

二、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价

总量

总价

备注

土地整理

30万元估算 主排洪沟

200元/m

922m

18.44万元 辅排洪沟

160元/m 1646m 26.336万元

棚外作业便道8元/㎡82㎡(透水砖)3.7476万元1.5mX1388m 棚内作业便道18元/㎡1246㎡(透水砖)2.2428万元1mX1246m 抽水泵房500元/㎡10㎡0.5万元砖混结构 水泵、电机、配电箱1万元估算 灌溉用蓄水池192m³1万元 依山挖掘

抽水管道及安装60元/m Ф110m长400m 2.4万元PE管 供水管道主管20元/mФ150mm长450m 0.9万元PVC管 供水管道支管16元/m Ф75mm长1240m 1.984万元PVC管 消毒池192m³1万元估算

作业场10元/㎡300㎡0.4万元 混凝土地面

温室大棚及系统240元/㎡15880㎡381.12万元 管理用房250元/㎡350㎡8.75万元 活动板房

瓶装种苗25元/瓶 95280瓶238.2万元 种植基质450元/m³960m³43.2万元 松树皮

工具、设备1万元估算 农药、化肥2万元估算

人员工资1633元/月人15人,全年29.4万元/年平均值 流动资金50万元估算 合计843.6204 万元

三、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843.6204万元,为企业自筹资金。

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

一、销售收入估算

铁皮石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次性栽培多年收益的中药材品种,第一次种植后,可连续采收5年。从瓶苗开始种植到第一次收获成品,时间大概在1.5年以内。此后种植铁皮石斛只需投入极少的养护成本即可获得巨额的利润。1.种植分析

种植密度:平面种植100丛/㎡,瓶苗约10瓶,3—5株/丛(按最低3株计算)生长速度:每株每年生长10~30厘米、重约5~8克(按最低5克计算)

分蘖增殖:每株年分蘖增殖2~5株(按最低3株计),90%的成活率计算 有效面积:温室每亩有效种植面积400㎡ 2.产出计算(鲜条)

年产量高线:年采收4株/丛x100丛/㎡x400㎡x8g/株x90% = 1152kg/年亩 年产量中线:年采收3株/丛x100丛/㎡x400㎡x6g/株x90% = 648kg/年亩 年产量底线:年采收2株/丛x100丛/㎡x400㎡x5g/株x90% = 360kg/年亩 3.年产值(鲜条)

1)鲜条收购价为 800元/kg

年产值高线:1152kg/亩x800元/kg=92.16万元/亩 年产值中线:648kg/亩x800元/kg=51.84万元/亩 年产值底线:360kg/亩x800元/kg=28.8万元/亩 2)鲜条收购价为 600元/kg

年产值高线:1152kg/亩x600元/kg=69.12万元/亩 年产值中线:648kg/亩x600元/kg=38.88万元/亩 年产值底线:360kg/亩x600元/kg=21.6万元/亩 3)鲜条收购价为 500元/kg

年产值高线:1152kg/亩x500元/kg=57.6万元/亩 年产值中线:648kg/亩x500元/kg=32.4万元/亩 年产值底线:360kg/亩x500元/kg=18万元/亩 总体平均值:

单位年产值:500kg/亩x 500元/kg = 25万元/亩 全年总产值:

25万元/亩x 23.82亩 = 595.5万元 4.成本费用

本项目为一次投资多年收益种植项目,总投资843.6204万元,其中温室大棚主体及其设备寿命为15—20年,薄膜寿命为5年,内外遮阳网寿命5—8年,栽培基质10年换一次,种苗每5年换种一次。

二、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843.6204万元÷595.5万元/年 + 0.5年 = 1.9年

注:因为第一次采收按照栽种后1.5年才进行,所以投资回收期要加0.5年

三、盈利概算

1.每年综合成本147.08万元

其中:1)固定资产投资折旧费90.08万元/年

大棚主体及设施设备、基础工程

30.32万元 塑膜

2.8万元

内外遮阳网

5万元 种苗

47.64万元 栽培基质

4.32万元

2)年运行成本为57万元左右 人员工资30万元 劳保福利10万元 物耗3万元 能耗10万元 维护费6万元 办公费用 8万元 不可预见费 5万元

2.每年产值:595.5万元

3.年净利润:595.5万元-147.08万元 = 448.42万元 4.年利润率:75.3%

5.年投资盈利率:53.15%

第十三章

结论

篇3: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生长特性

铁皮石斛是兰科植物, 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 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生于海拔达1 600m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 不耐寒。铁皮石斛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 最好在大棚中进行栽培且大棚要求做到通风、遮荫挡雨、有防虫网, 慎重考虑场地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自然因素。铁皮石斛的栽培时间一般是每年的春秋两季, 且春季优于秋季。

1.2 栽培基质

铁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质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风透气性, 常用的基质有水苔、碎石、花生壳、苔藓、椰子皮、松树皮、木屑、木炭、木块等, 在生产中应用主要是树皮、木屑, 或树皮、木屑、碎石、有机肥混合物。

2 永州地区的地理概况

2.1 气候情况

永州地区全年气温总体正常, 局部偏低, 冬冷春暖, 夏秋气温正常, 高温日数偏少。永州是个河流密布、水系发达的地区, 有大小河流700余条, 总长1万多km, 河床谷深流急, 水能资源蕴藏丰裕, 降水正常, 但局部强降水天气频发,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全年入汛偏早, 雨季开始于3月上旬, 结束于6月下旬。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 局部大风冰雹和暴雨洪涝, 夏季热浪不断, 大范围轻度高温干旱接踵而来, 秋季寒露风光顾。无霜期长, 日照和大风日数偏少。

四季主要气候要素特点永州市进入各季时间:入冬为2011年12月1日, 偏晚十几天;入春为3月中旬初, 偏早10d;入夏为6月初, 正常略有偏晚;入秋为9月中旬前期, 偏早10d。整体上春夏长、冬秋短。

2.2 土壤情况

全市有土地面224.28万hm2, 占全省总面积的10.5%, 位居全省第二。土地类型多样、质量较好。有宜农耕地33.33万hm2, 宜林地140万hm2, 连片宜牧地10.53万hm2。土地后备资源充足。全市待开发土地37.53万hm2, 宜农荒地是全省数量多、质量好的地区之一。

2.3 其他情况

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系本省植物资源富集地区。

3 可行性分析

3.1 研究缘由

铁皮石斛种子极小、无胚乳, 在自然条件下, 需与某些真菌共生才能萌发, 故很难生产足够的实生苗用于栽培, 而传统的分株、扦插等方式的繁殖率极低, 野生石斛的繁殖率极低, 而人们只采挖野生的石斛却不人工种植石斛, 加上野生铁皮石斛生长条件的特殊性和分布的局限性, 自然繁殖能力低, 生长缓慢, 又经长期采挖和破坏生境, 其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

3.2 已采取的栽植措施

一是在永州及周边地区对铁皮石斛种植时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学特性与野生铁皮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是根据永州的气候条件研究出提高铁皮石斛人工繁殖率的方法。即从温度、湿度、光照、基质、养分等方面如何采取相应措施创造其生长的适宜环境

三是弄清在其他生境条件下, 平地种植铁皮石斛的栽培效果及技术。四是对铁皮石斛常见病虫害进行观察记录并摸索出其具体的防治方法与措施。

3.3 主要技术路线

铁皮石斛在永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在永州不同土壤类型的种植研究→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对比→制定出平地栽培技术规程。

组织实施:

第一步:铁皮石斛在永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二步:在永州不同土壤类型的种植研究。

第三步: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研究。

第四步:不同的气候条件的种植对比。

第五步: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第六步:制定出铁皮石斛平地栽培技术规程。

3.4 预期效果

经过对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观察, 预期效果应达到:

一要弄清铁皮石斛在永州的生物学特性表现。

二要探索适宜在永州不同土壤类型的铁皮石斛种植密度。

三要找到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四要找出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种植密度条件下最佳采收时间。

五要研究出铁皮石斛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六要制定出永州铁皮石斛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4 结论

通过对铁皮石斛种植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数据记录及对比, 证明只要能创造铁皮石斛生长的适宜环境, 永州地区完全可以种植铁皮石斛。

摘要:根据永州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各方面的资料, 本文着重分析了铁皮石斛在永州地区种植的可行性及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从而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

关键词:铁皮石斛,可行性,种植

参考文献

[1]黄茂康, 叶建保.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 2010, (5) :813-817.

[2]刘荣清, 周东亮, 徐祺昕.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J].种植科学, 2015, (8) :133.

篇4: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本文从铁皮石斛种植的地理条件、技术要求、投资效益及风险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发展海南省乐东县铁皮石斛种植的可行性,为引进入铁皮石斛市场的海南省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皮石斛;乐东县;种植;可行性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2016A020227013;2014B090907006;2014B070705002)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06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又名黑节草,是我国珍稀名贵中药材,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2010版和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将铁皮石斛作为新增品种单独列出,与中药石斛区别开来。药典记载:铁皮石斛性味甘,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2][3]。铁皮石斛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山地半阴湿岩石、树皮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湿的环境,不耐寒[4]。由于野生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加之长期无节制地采摘,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已成为濒危珍稀药材,被列为三级保护品种[5]。

近年来,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育种栽培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在中国云南、浙江、广东、湖南、广西和安徽等主产区,铁皮石斛的人工种植得到大力发展,并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种植基地。随着铁皮石斛种植面积的扩大,衍生了一系列下游产品,铁皮石斛产业链初步形成。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消费者对铁皮石斛的功效和应用逐渐认可,并对不同的铁皮石斛产品提出更大的需求,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铁皮石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植栽培技术[6]、药理活性[7][8]等方面,较少有文献报道直接探讨铁皮石斛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范围内,海南省的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与江浙、两广、云南等地区相比,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结合海南省乐东县的实际情况,从铁皮石斛种植的地理条件、技术要求、投资效益及风险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结合乐东县铁皮石斛种植的自身优势与经济效益,提出发展乐东县铁皮石斛种植的可行性。

1 地理条件

1.1 自然环境

铁皮石斛是兰科植物,根系属于气生根,对环境要求高,主要分布于我国北纬30°以南地区,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半阴半阳、温暖湿润的地方[4]。

乐东县位于海南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度18°24′~

18°58′,靠山临海,由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乐东县与云南的西双版纳同属热带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1400~1800毫米,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山区常年平均气温是24℃,沿海为25.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整体环境气候与西双版纳相似,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

1.2 交通条件

乐东县处于三亚旅游城市和八所工业区中间,有铁路、高速公路(环岛西线)贯通,靠近三亚港口、八所港口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运、陆运、空运都很方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可以相对减少运输成本和扩展销售渠道。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景点,资源丰富,游客流量大,有利于打造铁皮石斛的国际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1.3 地方政策

近年来,乐东县大力改革,以市场为取向、科技为先导、流通为动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致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作“特色”文章,提高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特色农业的主体效益水平。铁皮石斛种植属于高新科技含量的精细农业领域,抗力自然风险能力强,劳动力消耗少,单位劳动生产率高,产业及其利益链延展空间大,是具有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铁皮石斛的种植对于优化海南省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增强农业出口创汇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当地政府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2 技术要求

2.1 种植模式选择

铁皮石斛的种植主要有设施仿生栽培、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林下原生态栽培、盆栽等系列模式,其中,设施仿生栽培是指利用玻璃温室或塑料薄膜大棚等设施,以树皮等为栽培基质,配备遮阳网、喷雾和灌溉等设施,模仿野生环境培育铁皮石斛的一种栽培方法[9]。该种植模式的空间利用率高,日常管理方便,综合经济效益好,合适规模化种植。乐东县铁皮石斛种植建议采用设施仿生栽培技术,采用双层遮阳网和苗床架空栽培,基质为松树皮和泥炭土的配比混合,在苗床下方栽培需光量更少的阴生类植物,如金线莲,充分利用空间,构建立体化种植。

2.2 种苗筛选

铁皮石斛的种苗筛选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种植的成败。铁皮石斛的种苗主要有组培瓶苗和驯化苗两种。驯化苗是指将铁皮石斛组培瓶苗移植于外界自然环境中,经过2~3个月的锻炼适应过程,所能获得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壮苗[10]。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铁皮石斛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出现种苗繁殖代数偏高、种质混杂、长势不一等问题,特别在组培瓶苗阶段难以辨别,对于铁皮石斛种植的初试者建议直接购买驯化苗,品质较好把控,管理要求不高。

2.3 种植管理

铁皮石斛的日常管理主要围绕“光、温、水、肥、害”5个方面展开,共同作用,营造出“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合理促进铁皮石斛健康生长,提高铁皮石斛高产高效的种植水平。

铁皮石斛较喜光照,耐半阴,好潮湿。利用双层遮阳网有效调节大棚室内光照及温度,一般地,夏季遮光60%,秋季中午遮光30%,冬季不遮光;铁皮石斛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低于10℃或高于30℃均会影响正常生长,保持大棚的通风透气,防止闷热发病,保持昼夜温差在10℃~15℃,促进石斛多糖的有效积累;移栽种苗对水分要求较高,保持苗床基质湿润而不积水,以喷雾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在相对湿度80%;种苗成活后,3~5天浇水一次,基本7天施肥一次,冬季可不施肥,也可以在基质中直接添加有机肥。

铁皮石斛病虫害的防治是种植的难点。由于铁皮石斛感染病虫害后,前期表现不明显,难以发现,一旦出现病症,则难以救治,所以要密切关注铁皮石斛的生长情况,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经过多年的种植栽培,对铁皮石斛病虫害的防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0-12]:对于一般的真菌类和细菌类病害,如炭疽病、斑点病等,定期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即可预防;对于石斛菲盾蚧、介壳虫等吸汁型虫害,要及时将病叶病枝清除,避免相互传染;对于食叶型的蜗牛、蛞蝓等虫害,则以生物防治为主,或人工诱捕杀灭。铁皮石斛的病虫害呈现一定规律的发病周期,在高发期,要加强管理,做好控温控水,保持透风透气,尽可能降低发病的可能性;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早处理,按照中药材的种植要求,规范用药,避免农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等,提高铁皮石斛的“绿色有机”种植。

2.4 采收加工

将生长后期的封顶老茎,从基部剪下(留2~3节),鲜品置阴凉潮湿防冻处保存,制成干制品后,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保存。目前市场销售的铁皮石斛产品,一是鲜品直接销售,主要是石斛茎鲜条;二是初级加工产品,主要是铁皮枫斗等干制品;三是精深加工产品,主要有颗粒剂、胶囊、浸膏、口服液、口含片、复方制剂等类型的药品与保健品[13]。根据陈红素等[14]统计,目前铁皮石斛相关的保健食品共有68种。此外,铁皮石斛在治疗某些特种疾病的新用途上也有报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15]、乙醇对器官损伤[16]、糖尿病并发症[17]等,显示出铁皮石斛在食品保健和医疗药用等方面的美好前景。

3 投资效益

3.1 投资成本

采购组培瓶苗,单位面积前期投资约计31万元,各项支出及所占投资额比率如表1所示;

采购驯化苗,单位面积前期投资约计43万元,各项支出及所占投资额比率如表2所示。

表1 铁皮石斛(组培瓶苗)单位种植面积的各项支出及其百分比

备注:单位种植面积按1亩有400平方米的有效种植面积。

表2 铁皮石斛(驯化苗)单位种植面积的各项支出及其百分比

备注:单位种植面积按1亩有400平方米的有效种植面积。

3.2 效益分析

3.2.1 种植分析(按组培瓶苗计算)

种植密度:平面种植100丛/平方米,瓶苗约10瓶,3~5株/丛(按最低3株计算)

生长速度:每株每年生长10~30厘米,重约5~8克(按最低5克计算)

分蘖增殖:每株年分蘖增殖2~5株(按最低2株计),90%的成活率计算

单位面积:单位面积按1亩有400平方米的有效种植面积

3.2.2 铁皮石斛鲜条年产量(公斤):

年产量(高):年采收4株/丛×100丛/平方米×400平方米×8克/株×90% = 1152公斤

年产量(中):年采收3株/丛×100丛/平方米×400平方米×6克/株×90% = 648公斤

年产量(低):年采收2株/丛×100丛/平方米×400平方米×5克/株×90% = 360公斤

3.2.3 铁皮石斛鲜条年产值(万元):

根据公式 年产值(万元) = 年产量(公斤)×收购单价(元/公斤)×(1/10000) 计算出单位种植面积(400平方米的有效种植面积)不同年产量下(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对应的年产值,如鲜条收购价为600元/公斤时,年产值(高):1152公斤× 600元/公斤×(1/10000)= 69.12万元;年产值(中):648公斤× 600元/公斤×(1/10000)= 38.88万元;年产值(低):360公斤 × 600元/公斤×(1/10000)= 21.6万元,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铁皮石斛单位种植面积的年产值

备注:根据石斛生长特点,第三四年为高产期,以上按较低产量估算。

3.2.4 投资回收 在云南主产区,铁皮石斛统条市场总趋势报价约为350元/公斤[18],若按照单位种植面积的年产量为648公斤计算,则年产值:648公斤×350元/公斤×(1/10000)=22.68万元;若平均投资37万元,则投资回收期 = 37万元 ÷22.68万元/年 = 1.6年。

铁皮石斛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一次性栽培可实现多年收益的中药材品种,第一次种植后,可连续采收3~5年,在第一次采收后,基本上只需要投入极少的养护成本便可获得较高的利润,相当于每年年产值收入。

4 铁皮石斛种植的风险分析

4.1 技术风险

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栽培技术性强[19],属于精细高值的农业领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乐东县依山傍水,条件优良,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整体上降低了对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要求;其次,可以直接采购驯化苗进行栽培种植,驯化苗便于管理,且成活率一般可达到95%;最后,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的种植模式[20],采用公司+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基地以农户栽培与管理为主,种苗与成品生产销售由公司承担,并且给农户提供定期的技术培训与长期的技术指导,降低技术风险。

4.2 市场风险

近几年,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速度过快,产品参差不齐,以次充好,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2013年铁皮石斛市场呈下滑趋势,组培苗销不出去,鲜条价格下跌,虽然今年价格有所回升[18],但总体趋势仍不容乐观。

铁皮石斛行业面临着重整的局面,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同时吸引更好的投资者,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国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主要集中在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海南省的种植面积小,省内竞争力相对较小,乐东县有一定的地域性优势,且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景点,拥有庞大的消费群;同时,在自身优良条件的基础上,坚持走“精品”路线,实施GAP 种植,加强生产监督,保障产品质量,打造自身品牌,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

5 结论与展望

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和产值逐年增加,产业链初步形成[19],与全国范围的铁皮石斛种植主产区相比,海南省的铁皮石斛产业尚未形成行业垄断,竞争力小,并且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景点,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将乐东县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做精做细,打造独特品牌,走国际化路线,将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铁皮石斛种植具有科技含量高、投入多、风险大、回报丰厚等特点,一次投资可多年收益,第一次采收后可基本回收前期投资成本,见效快,回报利润大。海南省乐东县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的种植,且能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采用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推广铁皮石斛种植技术,有效降低技术风险,打造出有特色的农业主体,优化农业结构,培育乐东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铁皮石斛种植对于保护野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

综上所诉,海南省乐东县铁皮石斛的种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对实现乐东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在大力促进铁皮石斛种植的同时,要深入开展铁皮石斛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丰富完善目前的功能食品产业结构,形成铁皮石斛产业链,进一步提高铁皮石斛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促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支持农业政策背景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农业领域,新农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作为绿色、健康、高值的新农业,铁皮石斛产业通过结合市场需求,加强与政府建立良好的链接模式,必将吸引大量的资本投入,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陈晓梅, 郭顺星.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01):70-75.

[3] 李桂锋,李进进,许继勇等.铁皮石斛研究综述[J].中药材,2010,33(1):150-153.

[4] 蔡光先.探究铁皮石斛产业化发展新路[N].中国中医药报,2011(02).

[5] 陈立钻,孙继军.珍稀濒危物种铁皮石斛的保育与开发利用[J].中国林业,2003,11(22):34-34.

[6] 斯金平,诸燕,朱玉球.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06):66-70.

[7] 陈晓梅,郭顺星.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01):70-75.

[8] 王伟英,邹晖,陈永快.铁皮石斛的综合利用与展望[J]. 中国园艺文摘,2011(01):189-192.

[9] 斯金平,俞巧仙,宋仙水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04):481-484.

[10] 梁重坚,陈志权.铁皮石斛组培小苗驯化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之友.2009(06):43-45.

[11] 段俊.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常见病害[EB/OL].(2011-10-27)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6678-501558.html.

[12] 宋喜梅,李国平,何衍彪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97-15698,15714.

[13] 李宏杨,刘国民,杨志娟等.铁皮石斛研究开发综述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4):12083-12086.

[14] 陈红素,颜美秋,吕圭源等.铁皮石斛保健食品开发现状与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9):1625-1628.

[15] 夏克中,吴人照,杨兵勋等.铁皮石斛在制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中国,CN102327489A [P]. 2012-01-25.

[16] 侯少贞,赖小平,黄松等.铁皮石斛防治乙醇对器官损伤的新用途:中国,CN103585474A [P].2014-02-19.

[17] 侯少贞,赖小平,黄松等.铁皮石斛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新用途:中国,CN103211979A [P].2013-07-24.

[18] 中药材天地网[DB/OL].http://www.zyctd.com/.

[19] 谭嘉娜,陈月桂.湛江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2):310-311,325.

作者简介:罗青文,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职硕士,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研究。

篇5:铁皮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目前,整个石斛市场年需求总量在8000-10000吨,且以每年10%-15%的需求递增。现在根本没有野生石斛资源,国家也明令禁止采挖,而人工种植石斛刚刚起步,再加上其药用、保健、美容产品的开发商家逐年增加,导致几乎已无法获取到其成品进行加工,所以许多企业处于半停产或待料生产状态。

国内许多药业公司、制药厂和保健品生产厂家常年对外高价订购铁皮石斛,一大批石斛中间商更是常年深入每个石斛产地收购、订购,铁皮石斛市场供应严重短缺。预计在10年内铁皮石斛的产量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虽然石斛的栽培条件十分苛刻,但是经过科技人员、石斛栽培者20多年的共同努力,生产的技术已经得到突破和发展,生产规模在扩大。石斛传统的药用和保健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广西、浙江、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东、重庆、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均有石斛栽培或试验栽培,特别是云南、海南、广西、浙江、贵州、广东等已具一定的规模。例如,仅南京金陵制药厂的年需求量就在每年就在数千吨以上。康恩贝集团在云南种植500亩。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石斛生产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各品种大小石斛的实际栽培面积仍然未突破10000亩。

篇6:铁皮石斛适应什么样的环境种植

2011-7-25 21:51

石斛目前常见的栽培方法有贴石栽培、贴树栽培、石墙栽培、岩壁栽培、阴棚栽培等。现在用得最多的是无土栽培和室内无土立体盆栽。在南方热带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海南等地]可直接栽培于林间,不用建温室大棚,费用非常低廉,在北方可利用空房子搞室内无土立体盆栽,则不需建大棚,费用也很低廉。

铁皮石斛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气生或附生类型,野生铁皮石斛生境独特,对其生长的局部小环境要求较严格,受小气候环境中水分,尤其是空气湿度的限制。铁皮石斛最适宜生长在相对湿度为80%左右、林间透光度为60%左右、生长季节最适宜的温度在15~32℃、自然生长生存温度在-1-41℃。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附生于树干上、林下,通常与地衣、鲜类和蕨类植物混生,组成常绿的地被层,还有少数生活在上述环境中的石灰岩上,以其密集的根系附于石壁砂砾上吸收岩层中的水分和养料,裸露在空中的须根则从空气中的雾气、露水中吸取水分,依靠自身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野生铁皮石斛小种子通过风媒或虫媒传播,成活率极低,成活了的种子从萌发到可利用的商品阶段需要3-5年。

为了保持铁皮石斛丛生群居的习性;为了使石斛菌根能更好地发挥效应,使石斛能在最短的时间和空间内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无土栽培和室内无土立体盆栽的种植密度最低以3000棵/10平方米最佳;种植规模最低在10平方米以上为宜。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5℃的低温。

35度以下,-5度以上,潮湿,半阴通风,有散射光的环境

种植条件:

生长温度:地表温度5°~30°,5°以下30°以上均属于休眠期,母本产地云南、广西的铁皮石斛在气温0°以下时,植茎会被冻死,在气温-5°以下,云南、广西、福建省部分产地的铁皮石斛会全部冻死。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市的基本都能安全越冬。

生长湿度:中等。

上一篇:领导小组图下一篇: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