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西的诗

2024-04-18

鲁西西的诗(通用3篇)

篇1:鲁西西的诗

曾经 这些看得见的 在o·b家 给他们的他们不知道 失而复得 死亡也是一件小事情 风的界面 我在这里 偏离 梯子 夜幕帮助我静下来 礼物 因为一朵花 以前我看世界 没有谁比你离我更近专心等候 安息日使我得以看见 基石 视野 走遍了地极 星期天 野地里的百合花 当我在旷野 耶路撒冷 焦渴的大地 沉默 当三月再次来临 行为生活 序曲与怀念 取暖的猫 黑夜的一只手


曾经

是啊,我曾经像地上的这些短枝,

我曾经像地上的这些短枝,没有什么用处了。

太阳光每天从上面经过,也不多停留。

偶尔有新空气住在上面,但也不长久。

若不是鸟儿要建造房屋,

若不是马上被筑巢的日子看到,

一生都丢弃在地上,真的没什么用处了。


这些看得见的

这些看得见的,不能承受那看不见的。

房屋,树,城池,虽然经过了千年,又换了新样式,

却是终有一天要朽坏。

现在我吃的食物,我喝的液汁,

连同我这身体,它又吃又喝,

这些都属于看得见的,所以终有一天要朽坏。


在o·b家

看我这在地里劳作了一辈子的母亲,

如今她老了。

少女时代丰腴的体型,如今只剩下一点点笑了。

当她到o·b家,又到sharry家,

他们都拥抱了她,

将高兴喜乐的脸,贴在我母亲的老脸上。

他们还唱歌给我母亲听,

和我母亲交谈。

母亲一生与田畴绿草打交道,何曾有过这时辰。

可她居然和o·b融在一起,和sharry融在一起,

不像是一句话也听不懂的。


给他们的他们不知道

把水给口渴的人,是容易的。

把衣服给孤儿,把面包给饥饿的肚腹,

这一切真的还远远不够。

那些埋伏在地,攻击我们的人,

那些在暗处预备刀剑的人,

他们要的不是衣服,水和面包。

他们不知道要衣服,水,和面包。

他们不认识那日日赐衣服,赐水,赐面包的。


失而复得

我最爱吃青春,爱情,和诗歌。

我就是靠吃这些东西长大的。

我每天吃,不管身边有没有陪伴。

我每天吃,但还是老了,孤独,味口败坏了。

但是今天,当我把这一切都挪开,

把吃进内里的全部淘出来,

这些我极度喜爱的东西,

我看我从此不吃,能不能活下去。

我活过来了,居然活得很好。

我活得很好就像我从来没有吃过它们。


死亡也是一件小事情

花开的时候是这样,花枯的时候是那样。

它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

在风中的荣耀,却是一生之久。

花开的时候并不作声,是喜爱它的人们在旁边自己说。

该谢的时候就谢了,不惧怕,也不挽留。


风的界面

世界上我最羡慕的就是风,

它是我见过说话最多的。

我羡慕它一开口,树就听懂了,

上面的叶子,摇头的摇头,点头的点头。

当它和墙说话,和森严壁垒的围墙,

没有一块砖能理解它,

它并不来回责备,等待,

它只随着自己的意思往上吹。


我在这里

我在这间屋子有好多年了。

不管我朝哪个方向,能看到的都是墙。

墙越来越厚,孤独越堆越高。

我知道它们都是为了保护我。

因为我不能胜任一个大环境,

不能在四面透风的日子里静默,等候。

每天夜深,我都要打开窗户,

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说完这句话,我才可安然入眠。


偏离

美貌,琴弦,和苦难,这些最珍爱的,

她多想把它们献出去,高高地挂起来。

她看到一棵树,有根,有枝,

上面的绿叶,全都闪烁着。

她又看到枝在里面,并不摇动。

她多么喜爱这枝,就把最珍爱的,挂在这枝上。

还没等到冬天,这枝就枯了。

她一切的指望,全都洒落在地上。

因为找错了依靠,她一切的指望,全都洒落在地上。


梯子

他是世上做好事最多的人,

所以世人看他是好人。

他每天给左边的人送镰刀,给右边的人搭梯子。

他多么高兴世人看他是好人。

而得他镰刀的,被砍伐的葡萄树,

遍满了林中山地。

得他梯子的,翻进邻家院墙,

又转回来翻他的家。

虽是这样,他仍旧做好事,

不相信给人搭梯子乃是罪恶。


夜幕帮助我静下来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切都是暗的。

就像眼前没有任何东西。

就像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不是自己的。

甚至这身体也不是自己的。

为什么要点灯呢?

让我们看见那不该看见的。

夜幕是我的安慰和恩典。

夜幕帮助我静下来,得享安息。


礼物

每天早晨,当我醒来,

都听见有个声音对我说:把手伸出来。

太阳光满满地,落在我手上。

一阵轻风紧随,把我的手臂当柳树枝。

还有那眼不能见,手摸不着的,

你都当礼物送给我。

我接受的样子多么温柔啊!


因为一朵花

在我所行的路上终于看到了一朵花,

被灰尘掩盖,但也发出光来。

这样的拥挤,又荒凉,

星星都不来看一眼,飞鸟也不在这里停歇了,

人走来走去,装作对这些东西不需要。

因为看到这一朵花,

我开始热爱我行的这条路了。

居住在这里的人,依然是美的。


以前我看世界

以前我看世界不是现在这样的。

以前我看床前的月,窗外的光,都是黑暗。

白昼在我周围,如同半夜。

看不到什么发亮的东西,就睡了。

睡眠中的梦,也是黑暗。

现在不同了:无论走到哪里,光前后环绕我。

你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你其实多么看重光啊。

当我看到一切万物都有光,

才知道你创造光,并不为了光。

你创造光,仅只为了让我高兴,让我看见。


没有谁比你离我更近

求你把手伸过来,按手在我身上。

求你让我的泪,在你面前涌流。

求你对着我笑,

对我说最亲密的话。

求你亲口告诉我,说我就在你怀中。


专心等候

你不给我亮光,我就是眼瞎的。

你不给我空气,我的呼吸就断了。

不只一次,我求告你,看见你,摸着你。

我的心在白天,默然无声,

在夜里,专心等候。

麻雀在屋檐下拢着翅膀酣睡,我却不睡。

树枝在外面发芽,我都听见了。

你的脚步像甘霖,比发芽的还轻。


安息日使我得以看见

多天了,密云和幽暗在四围,

密云和幽暗在四围,将我的视野严严遮住。

我说:云啊,请走开。

它并不走开。

它像仇敌紧紧地逼近。

它像大水淹没了地,也淹没了我。

虽然我在挣扎,在奔逃,

但觉得像草一样,还是在原处。

我里面的力气多么有限啊!

当我躺倒在地上,

当我躺倒在地上,我既不挣扎,也不奔逃。

这时我看见密云离我有多远啊,

就像虚谎与暗谋离我们。


基石

夏天都过去了,

我眼看着一株极为普通的草霉,

它开完花,结完果,

一生的使命就完成了。

它的叶开始凋枯,连根都像要保不住。

连周围的地也枯干了。

我望着它,

指着它将要死亡的样子,说:

你发芽吧。它就发芽了。

你开花吧。它就开花了。

我的信与它同在,它就给我作见证。

它也知道我的信是真实的。


视野

夜极为深了,我独坐窗前,

看到月亮被一大片乌云遮住了。

乌云不仅密集,还加增,

而月亮的光好似那么一点点。

因为站在地上,我以为乌云来,是阻挡月光的。

我甚至以为,乌云将月亮抢夺了。

站在天上的人却不这样看。


走遍了地极

走遍了地极,都没有看到有你的家。

但我在心里说:走遍了地极,

你的帐幕却随着我。

你用海洗我的脚,用光亮为我束腰。

你行在我前面,后面,上面,里面。

我从前与世人同住,不知道帮助从你而来,

我从前以泪当饮水,

我弹琴,但也不知道给谁听。


星期天

我唱歌,擘饼,喝葡萄酒,

因为唱了一会儿歌,我成了一个有歌可唱的人。

因为擘饼,吃了一小口,

我因此不再渴,不再饿,

我因此与这饼与这酒不能再分开。


野地里的百合花

我曾把犁耙搬到小河边,

把安慰放在能耕种的田亩上。

虽然是星期天,我强迫牛吃草,强迫地土清早醒来,

我的欢乐还比不上一株百合花,

今天被太阳晒开了,明天花瓣就枯干,

它枯干的日子多漫长啊,

它却用枯干来休眠,来仰望。

当我来到河边,

我要一心做一株百合花。

牛群环绕着我,它们是由着自己在吃草,

庄稼地环绕着我们在睡觉。


当我在旷野

我在地上住了许多日,

以前我走的路都是瞎眼人所走的。

以前我从水中经过,水漫过我的颈,我的额,

从火中行过,火使我成枯草。

自从你说:不要怕,因为我与你同在。

当我在旷野,我也不怕了。

水浇灌我,也浇灌溪边的柳树。

火不伤害我,野兽也不藐视我,

它们知道我不是一人在旷野独居。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啊,愿我心里的哀愁都在你面前,

尽管我没有一样和你有关。

我不是两千年前出生的任何一个人。

你从前的荣美,我一样也不晓得。

但从经上得知:一个患血漏的女人,

亲手摸你的衣服,就痊愈了。

一个罪人,用眼泪洗你的脚,又用香膏抹你。

生来是瞎眼的,坐在地上要饭,

他从你面前经过,就睁开了眼。

这是一个好消息却伴着网罗。

耶路撒冷啊,你生出人子,又交出他来。

当他钉十字架,当他被鞭打,遭羞侮,

地和其上的居民,一同变污秽。

圣殿的幔子,从当中撕裂。

你坚固好似锡安山,如今却被恶念充满了。

客西马尼园,它依然在,

依然有极大的忧伤与它同在。

人子遭难的日子,人子的面貌变了,

他大有荣耀,升起来,在父右边。

耶冷撒冷啊,新郎他戴着冠冕,

他从天上察看,遍地好似一块饼长了霉。

耶路撒冷啊你当悔改,当自洁。

新郎他说他就要来,但没说几时来。

他拿着一件光明洁白的细麻衣,

他要娶你作新妇但你几时才能穿?选自诗生活论坛


焦渴的大地

焦渴的大地上新叶代替根在行走,

春天的花籽一而再地

告别痛苦的巢穴;

我为什么还要嗜睡?瞌睡的眼睫毛

既不能将我保护又不能将苦恼的肉体提升。

物质与爱像波澜,保持着牵连。

但我,也要伸出手,让脚停留在起点

让逃生的蚂蚁一片混乱。

出生和死亡迅速交换完衣服

冰冷的水池边相互清洗的人们还在休眠

而我的母亲已衰老父亲再也不会醒来。


沉默

未来提前支取了我的健康,我拥挤的心房

谁还会凭据我现在的遭遇

为我举起灯盏,宽解我伤心的裙带

我一动不动,用愚蠢的指尖

承受长衣袖的命运的谎言

总有那么一天我会像列车一样叫喊

像马步出马厩,重温那饥饿,那苦役

那靠近隐秘起点的真实泉源


当三月再次来临

广大的麦穗儿,在微明的月光中变幻身姿

用腰身占据自我的有利地形。

当三月再次来临,野草的力量就要与之相呼应

多么的真实,像语言的双重背影

和驰向暗夜的两盏魔灯。

信仰绝不是物质,不是能看见的

脚边疏忽的砾石被我捡拾。

大自然的恩情;阴云的冒失玷污了女性的半边天

冰水是空气的局部现实,它们相互低诉

让我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因为流连,而流亡,而遭遗弃

蝴蝶的翅膀如受惊的灵魂在空中颤栗。


行为生活

我是黑白图像里的一个想法,

没有理睬的夜里的一个偶然事件。

熟悉的蟋蟀,熟悉的麻雀们,

它们认得我虚胖的瘦弱之躯,

用奇怪的暴风雨似的享乐的词调

歌唱我在阳光下的正常生活。

我屈服的懦怯的身体轻而易举

走了这么多年;热情与纯洁在脸上

如流星停留了一刹那——是啊,

我迫不得已,没人知道我在挣扎

每天夜里,我像一棵白杨树

在荒漠的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两种相反的命运在争夺我的灵魂:

多少个中间,多少个开始,

将我亲近,坦白,并逐一磨损。


序曲与怀念

我爱高山的同时也爱着它的倒影

那美好的事物因此被我爱了两次:

洁净,湿润,岩石做成的手臂

白昼的强壮体魄隐藏着夜晚的秘密和种子。

我是一个人,但也不仅仅是。

那流经深谷的长河停了下来

我所呼吸的新鲜空气把我带进幻想

和现实的这一刻。

黑夜像瑶池摆动着我的肉体

窃窃私语的翕动的嘴唇忘了黑暗的另一世界

就这样在归乡的夜路上我看见了果树

与平原:河水的眼神渴望与山顶相呼应。

我是念缛文的信徒和献祭在一起

好似一件重大的事情已发生

可我是如此沉重,又迷醉

我并不曾让信念持续得比痛苦更广阔

除非给我两柄利斧,两个反面:

除非有一个更大的秩序

维持着暗夜的空洞与节拍。


取暖的猫

把它们赶走:从老路上拐来,用你的思想取暖的猫。

用一个早晨的眼泪,在船码头为你画一条鱼

在水中的形状,你要举起铁制的标尺

把它们赶走。

真情这么小,像山那边的山。

自上而下,果子都是这么先衰败,然后滑落。

盲目太强大了,廊桥上的弗朗西斯卡像一场可爱的雪,

落在所有中年女人的枕边。

你用舌尖舔酒,用舌面背叛,关键时候你要

学会用绝对反极端。

直到我的年轻让你在晚年的夜色里与一盏油灯交换。


黑夜的一只手

黑夜的一只手在我屋前的楼梯上攀援。

只要一小时,就可顺着门锁找到我的呼吸。

爱情的盲人,是你先我摸到了夜的椅背;让头发混乱,

像某种死去的事情实然长出粗糙的皮质。

你用触角代替光在它自己轨迹上荣耀运行。

像一枚细针,你穿过我欲望的核并将它缝进

死亡幻觉里对肉体的敬意。

你提着盲人的声名肢解我在地狱中的完整,

眼睛里抽出了瞳仁,喉咙里割去了舌头;

视觉与听觉因色彩和语言的残缺在意义中下沉。

灵魂是灵魂的携带者,我是我自己的敌人。

这时我像一群被唤醒的孩子相互望着,露出

漫无边际的最本质的脚趾

篇2:鲁西西的诗


黑夜

黑夜的光芒在一起

我想从她们表情分辨天象

是否有预言能告诉人类

先知的嘴巴是否真的灵验

我想从星光中分辨人类

星是人类的布局

他们的移动和生合有关吗

我们渴望知道许多神秘的力量

我曾经不相信

现在想寻找不相信的理由

黑色的幕是披散的头发

我回忆种种巧合

寂寞的雨

奔涌的河

黑夜是人类的墓床

在一种看不到尽头的情绪寻找

在一种沉睡状态下等待

在一种交欢中迷失

谁能拥有黑夜完全地拥有

谁能走出黑夜彻底走出

夜你象少女的形体

你象老人的眼睛

许多面孔在眼前消失


各色各样的人

各色各样的灵魂

在我们无法看清的空间

他们或飞翔或流动或停止

什么语言能够诉说

我想没有语言

只有默默地体味与感受

我知道语言有时是多余的

对于许多事情

对于许多感情

对于曾经有过深交的人

就象流水在夜里或白天

不知命运也无法选择的流过

各种各样的人

在我们的视线走来走去

他们为生活忙碌着

或是幸福或是忧伤

各种表情写在脸上

但写在心上的表情也一样吧

谁读懂对面走过的人

也就可以读懂自己

雁西的诗∶


天亮时分

那些藏在血液中的欲望

在酒精的催化下 飞向四周

象是无数迷途的鸟在空中乱飞

身体摇摇晃晃 甚至有点high

呵 生命的快感就在这一刻吗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孤独的行走

空虚地吟叹 忧伤地哭泣

再次欣赏紫罗兰的美丽和多姿

生命的灿烂和美好如此神奇

常常伴着滴血的疼痛来临

在黑夜中 你是妖艳的蝴蝶

风情万种 千娇百媚

而天亮的时分 却如僵尸冷漠

这不是爱情 也谈不上温情

当这一夜翻过 就象梦的离去

你我都会忘记这一夜之间的美丽


封闭爱情

出于习惯 我封闭

爱我的人你也封闭着

为什么爱你或爱我

可却对着对方关得更紧

或许 风会知道

时间在这幽暗的遂道

将爱情囚禁在这里

无法拉近的距离

就是我们相爱的故事

出于爱情

互相封闭

可能是对爱情的最好保护

放弃爱情


放弃爱情

放弃无数次爱情开花的时候

爱情在层层残叶上 化成露珠

爱情在时间中走去

光明和黑暗象是一对恋人

永远相伴在一起

却无法心和心在一起

这就是我放弃爱情的理由


忘却

当爱情的温度渐渐散去

我的血液象是一条冷却的河流

宁静的流动却分明爆裂

是时间的雕塑

是生命的流向

有多少爱的故事已经忘记

惟有不变的思念

和跳动的心在等待

那些落泪的枫叶

正在风中舞蹈

那些夜中的流萤

伴着灯光的熄灭而闪亮

原以为足够的光华

今天才明白才那么稀少

太阳还在升起

月亮依旧会落下

而我们的爱情和生命在枯萎

仿佛是欢乐之后的悲秋

还是风在吹

心却酸酸地痛

她已经不能抚慰我们的心灵了

★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 黄西语录

★ 《西归绝句之二》元稹

★ 州西涧 韦应物

★ 金西之春征文

★ 西溪湿地导游词

★ 韦应物 滁州西涧

★ 《波西.杰克逊》读后感

★ 西门桥初二作文

篇3:评鲁西西的《哭泣之歌》

记得第一次认真地读她的诗,是2008年初,在老朋友、诗人张执浩编选的一本诗歌年鉴里。我在评论中说,鲁西西是一位让人一瞥之后便难以忘怀的诗人,她一直远离诗歌圈的纷攘与喧闹,以默默的写作来彰显、充沛女性生命。今天重读《可能性》,我觉得这首诗展示了诗意的生成过程:诗意出现在诗人凝视大千世界的某个物象,进入凝神状态,与之合体,并最终弃之而去,进入空灵缥缈的境界中。《可能性》的诗意从“第三”始现,“第四”既黏着又超越物象,“第五”则接近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的“纯诗”理想:诗人将繁星化为空无,这空无却异常饱满,无以言说——在无以言说之时,喻象接踵而至,接管了具象。

第二次记住鲁西西的诗,是她的《哭泣之歌》(2004)。我多次将这首诗与其他几位诗人哀悼母亲的诗放在一起,让学生讨论。很明显,学生更加偏爱那些“情感饱满”乃至“催人泪下”的诗。当然,以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背景,他们很难理解这首诗的“歌”的意味,也不可能将它的体式与《旧约》赞美诗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从物是人非的角度来解读,而诗人笔下的物皆是平常之物,诗人忆念中的母亲也是平常之人:她像任何一个人的母亲一样,但她的话语、形象乃至气息,却不是任何一位母亲可以取代的。这首诗也许缺乏世俗意义上的诗意,因为生活是缺乏诗意的,尤其在这样一个绝望的时刻;绝望不会导致诗意,导致的是崩毁;“没有了”的表述看似空洞,它想要表述的正是空洞:一个一个的空洞,叠加成无底的深渊。

十年前,同为女性诗人的李之平用“近乎完满”来评价鲁西西的诗带给她的冲击。她认为,有些女性诗人具有“在庞大的世界和虚无恍惚的自我间的构成能力。在释放与回笼间,她们摆脱了文字本身存在的机械和滞胀,让身体和心灵在本体和介质中脱壳,飞了出去……”。这不是“女性意识”可以概括的,尽管许多人会习惯性地依附这一视角。鲁西西在访谈中说:“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并不等同于柔弱得没有支撑能力,或不安得几近毁灭,而是意味着:它本身就是诗的一次添加,而不是减少。”所谓“诗的添加”在我看来是“诗意的添加”,只不过它并不体现在语言修辞技巧上;诗意是观察和想象世界的方式,诗人感受和发现世间万物内在的光芒,接近和接纳这些光芒,并因自身笼罩在这些光芒中而感到无上幸福和荣光。万物的光芒通过诗人的言说倾吐出来,犹如海德格尔所言,不是诗人“说语言”,是“语言说”或“道说”,在“道说”中万物本真的“此在”得以敞开。所以严格地说,诗意不是诗人“添加”到诗中去的。比如《死亡也是一件小事情》,从惯常的眼光看,花开与花枯皆有诗意,但这种诗意在常人心中,往往因其特殊心境和对象的特殊情境而生,故此各有偏爱;花为人所“用”,花自身“在风中的荣耀”无人在意。“喜乐”无常,在转瞬之间,因此不足挂齿;喜爱花开的人满足的是他自己的心愿,与花无关。诗人与常人的区分在于,她不是“观赏者”,不是触景生情者;她是生长着的万物中的一棵,无所谓喜乐与哀伤,只顺从着天意。上天安排一种事物,总有其道理,这是《曾经》中道说的。在诗的开头,“我”与短枝的看与被看的分别是明显的,渐渐地,主客之间的界线消弭;倘若注意“若不是马上被筑巢的日子看到”这一句中的主语,我们就会明白,一切都是“自主”发生的。短枝对“我”是一种天启,借由“我”的眼和嘴道说。由于天启是无所不在、随处可得的,因之道说是平静、安详的。

宗教意识和情感的渗透,使得鲁西西的诗整体上充满宁静、慈祥和满心喜悦。宗教正是人观察、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要求人转换视觉,以另一重眼光看世界,看世界中的“我”。《视野》一诗形象而含蓄地予以了道说:站在地上的人的局限是可宽宥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转换立足点,以获取更宽广的视野。在如此视野中,万物将去蔽;在敞开的万物前,我们将自愿敞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鲁西西的诗】相关文章:

上一篇:读浮躁有感下一篇:“殷殷母爱”卡片制作大赛——母亲节活动策划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