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边的遐想的散文

2024-04-30

无定河边的遐想的散文(共4篇)

篇1:无定河边的遐想的散文

在绥德火车站对面五百米处,有一条河叫无定河。我常常散步于它的岸边。

这是一条宽窄不一、规则无度、出峁进沟、由北向南、弯弯曲曲、流淌不息的河。在绥德站至县城的这十公里间,这条河时而分叉成枝,时而合二为一。虽然河床不宽,水流不急,但在这干旱少雨、黄沙漫天的陕北高原,有这么一条常年陪伴你身边并给你活力、给你生机、给你润泽的河流,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遐想和情思……

就是这么一条河流,环绕了毛乌素沙漠的整个南缘和黄土高坡的整个北沟壑区,惠泽了近3万多平方千米的广袤大地。为了母亲黄河的声声招呼,你从白宇山间的涓涓小溪出发,披荆斩棘,一路欢歌。你知道,虽然疏松的沙地允吸着你的乳汁,使你日渐消瘦,但却换来了广袤的绿洲和万顷良田;虽然炎炎烈日炙烤着你的肌肤,使你日渐干枯,但却换来了蔚蓝的天空和湿润的空气;虽然堆积的泥沙堵塞着你的前行,使你步履蹒跚,摆来摆去,但却换来了一个永载史册的美名——无定河。你艰难的跋涉,艰难的开拓,行程490多千米,为的`就是那不变的信念——惠泽万物苍生,奔向母亲黄河。

就是这么一条河流,两岸却遍布着难以计数的古时代文化遗址。你让我们的先民最早的告别了最原始的树上生活。用磨制的石刀、石斧、石镰、石石奔,以勤劳的双手,制造陶器,修盖房穴,饲养家畜,刀耕火种,进行着人类童年时期的最初拓荒,开发着陕北高原这块蛮荒的土地。你让我们的祖先由最初的农牧生产发展成为最繁华的集市贸易。由最古朴的小方国城池发展成为最辉煌的统万城国都。你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活力和富饶,也见证着那个时代的进步与文明。

然而,也是这么一条河流,因历代连绵不断的战乱而饱受磨难,遍体鳞伤。屯军开垦,毁灭森林,破坏植被,一片狼藉。阵阵喊杀,河水被鲜血染红。次次争夺,两岸被尸骨堆满。哀魂遍野、民不聊生、怨妇苦苦期盼夫归,父母望眼欲穿苦等。何等悲壮的场面,何等凄惨的情景呀。正是这场面和情景,把好端端一派活力和富饶的无定河变成了宋代军事家和科学家沈括笔下泥沙滚滚,飘忽无定,车陷人没的生动描写:“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外皆动,倾倾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拖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也正是这场面和情景,成就了唐代诗人陈陶的千古佳句《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而这是我们多么不愿意看到的场面和情景呀。

还是这么一条河流,也曾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从陕北最早的闹红开始,就有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洒在了这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就在1933年8月3日,王兆卿、毕维周、崔明道、高禄孝、王守义、高庆恩等六位共产党员,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高呼“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倒在了哺育他们成长的陕北大地上,殷殷鲜血汇进了无定河水。他们是无定河最骄傲的儿子,“无定河六烈士“的英雄壮举成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壮丽的诗篇。

星转斗移,岁月悠悠。历史的车轮永远都是滚滚向前,饱经磨难的无定河在抚平历史伤痛的途中依然向着母亲的怀抱奔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对无定河重新梳理装点。开展流域治理,建设水电站,营造高产良田。无定河终于得以舒展它的美丽。无定河畔终于恢复了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美丽富饶的壮美景象。它喷银吐玉,流彩溢金,唱着欢快的歌,从硕果累累、美丽壮观的陕北高原上流淌而过。它桃红柳绿,碧水映日,林茂粮丰,香飘四季,交通发达,凌空舞起。一个“塞外小江南”的美景处处可见,一个现代交通枢纽的美名正悄然兴起。

无定河,一条塞外大漠的母亲河。

无定河,一颗陕北高原上的最耀眼的明珠。

篇2:无定河边的遐想的散文

静静的坐在家乡柳河边的石头上,凝视着河水在悄无声息的流淌着,想着它载着我的漂流瓶流到了那里?可否有人拾起?可否有人读懂我的心事?又可否流到了你的心里?

脚下这条小河,清澈、狭隘,可是它确承载着风花雪月,海誓山盟,有年少烂漫,有白璧无瑕,浓缩得那么纯净,精致得那么完美。如果女人的心是最易碎的水晶,那么她的心中铸就的就是一座沉在波澜壮阔下的水晶宫;如果女人的心是最轻最纯白的飞雪,那么她的心中覆盖的就是那晶莹闪烁梨花似雾的乡村。与世难融的气质,孤芳自赏的性格,让这条小河的世界充满了对情感的执着与认真。没有情的宫殿,再宏伟森严也死寂沉沉;没有情的村落,再富饶繁华也不会阳光灿烂。她将自己的世界封闭在恣情泛滥的红楼之外,经营得非常的细腻与柔婉,不许污蔑、践踏、甚至叩访。

恍然脚下好痒,低头去看才知是一条小花鱼在捉我脚丫,此景犹如一个装扮的小丑被不懂得欣赏的人耻笑一般,呆呆的看着它在我脚下游玩,轻轻的伸手想去触碰它,灵敏的它感应到我的触动,逃得好远、好远,真想它的远去能把那忧乱的思绪也带走!

最近心情有些莫名的低落,有些压抑,时常被一些负面的情绪干扰,可是即使心情不好,也要挤出笑容面对身边的人群,太多的时候我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呆着,不喜欢太多的纷扰,就如此时,感觉有太多的东西被不知不觉的压抑了起来,或许这就是现实的无奈。似没有任何意义却蕴含着最深刻的哲理,而多情的灵性也不会辜负天赐的青睐,总能在岁月无规律的击节声中寻得一些道理,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抓拍几张朴素却震撼人的光影。

随着微风摇曳的柳梢上,在太阳的照耀下,柳梢的影子正在随着微风在欢快的摇摆着,情绪也似乎随着它的摆动渐渐的低沉。柳影永远不会离弃柳梢,任凭风儿怎样的挑拨都会不离不弃,这就是影子。缓缓的抬起手,想握住那最后的美丽瞬间!好想好想把这瞬间,永远永远的定格、定格、在定格,让整个世界,就只停留在这这唯美的画面上,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模糊,纵然我努力的想记住什么,却只是徒牢。

任何的事物,或多或少的,都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才演变得一去不返的吧!如果时间静止,那么,这一切的一切,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说,空间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我就是空间中的任何一个支点;如果说,时间也是存在的,那么,我就是时间中的任何一个支点。随意的切换,你来我往,这大抵就是生活,就是人生了。

可是我懂,这只是徒劳。凝视,用心读懂眼中的世界,多少人,情感沧桑,岁月轮回,抹不去心头点点忧伤,淡淡的风中,思绪随着它远航。猛然间,似想起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幻想自己可以挽留住什么。其实我知道,我错了,有些东西你是无论如何也挽留不住的,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原有的色彩,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慢慢咀嚼曾经遗留在你脑海中的那份美好。

好无助的`我,拾起石子,轻轻的,丢进静怡的河水里,惊起一层涟漪,缓缓的散出去,然后慢慢的回归平静,这是否象征着生活呢?是在诉说着,生活就要像这河水平面一样,一些人或者是一些事就是石子,最初能惊起涟漪,最后还是经不起事故的波澜所沉淀呢?是否有些人真的会慢慢的沉淀下去呢?

那颗深刻的、深爱的心,在那徘徊。谁愿意扯去快乐的面具,对着自己的心说着自己很幸福,你会看懂那颗流泪的心,只为你跳动,哀伤过后,留下的那份执着。有时候许多事情的发生,都以为是理所当然,也就这样的遗忘遗忘......遗忘后还是要站起来从新面对,得到的东西就要好好的珍惜,就算某天失去了,至少不会那么遗憾!

相遇相惜,微笑曾经的温暖,感动曾经的遇见,即使静默无声,仍懂那一脉温情。心若沉沉落雪无助时,有你深情的关怀,一路行歌,有你默默关注和牵挂,来或不来情不变,见与不见心依然。遥远缥渺的岁月里谁在唱着忧伤的歌?

拥有一份美妙绝伦的思念,心也安然,梦也香甜。寞明的牵挂,不知此刻的你是否安好,少了好多的言语,确增添了更多的牵挂,剪一段清浅时光,聆听相思的倾诉。任心事羽化成蝶,在红尘中绮丽地翩跹。风吹过的心境如湖面泛起涟绮,在似水柔情里漂浮,轻轻摇荡的柳条,温柔的就像含羞的你。那风中飘落的雨滴是相思的语泪,可知我心悠悠,思悠悠。

花依依,蝶依依,脉脉含情,含情脉脉,饱满的妩媚,蝶醉花海,花海醉蝶,厮守终生契约,彼此停留在舌尖永远的甜蜜。为蝶精心编写唯美的诗集,渴望用一生的时间彼此诵读,用蝶暖着花的阳光,彼此雅兴翻阅,读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音符……花绽放开成簇簇相思,用指尖弹奏,蝶用诗歌吟咏,用彩笔描摹,一点一滴流淌。那些华丽的誓言,一片片,飘落在了风里……只是有那么多的遗憾,留给了深爱的彼此。

篇3: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 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 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 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 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 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 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 递给师傅说, 过不了河, 打不了柴, 见河边有棵苹果树, 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 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心得:世上有走不完的路, 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 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 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 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 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篇4:悠悠运河边的悠悠运河边的

走访浙窑陶艺公园是在一个阳光温煦的秋日午后,整个园区显得静谧恬美,沿着石板小路,便可望见绿树掩映中的一群建筑物青瓦白墙,气脉相通,充满艺术韵味。通道之间摆放着老石臼、老榆木长凳,小狗慵懒地穿梭在其间。很难想象就在几天前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2010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会场——浙窑国际陶艺·茶器邀请展、浙窑名家书画百壶展、浙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艺作品展等一一在此盛大开幕。

浙窑公园占地120余亩,设有浙窑美术馆、浙窑国际创作中心、浙窑陶艺沙龙、浙窑陶艺培训中心、浙窑陶艺精品馆,形成了一个具有旅游、教育、互动价值的城市公园。这里原本是杭州运河船舶修造厂,即百姓们所称的“石祥船坞”。园区的环境基本秉承了运河船坞原来的工业遗存面貌,俞家河与大运河从东南两方向交汇,河与建筑之间的绿色缓冲景观带,构筑了一条独特的黄金双水岸线,运河全景风光尽收眼底。在这些建筑物如今看似淡然的“表情”底下,却孕育并见证了杭城千年的辉煌。但时代变迁,曾修缮漕运船舶的石祥船坞也从历史热潮中隐退。于是带着浓厚时代印记和悠久文化内涵的老船坞,与创意文化产生了碰撞,由此产生灵感。于是两者有了一个默契的结合。创意文化,就是营造一种快乐工作、快乐创新的环境,让人时时处处享受到超越自我的境界。老船坞旧址留给浙窑的就是这么一个崭新的乐园:传统和现代可以毫无障碍地在这里融会,历史和文化沿着运河水悠悠地流淌,古朴与时尚被新锐艺术家们优雅地呈现。公园总策划司文阁说:“浙窑是美院的一群有陶艺梦的人打造出来的。”如今这里正是他们梦中的乐园。

艺术改变生活

找到司文阁先生的时候,他正在门口的一间办公室里跟人谈事情,留着山羊胡,戴了一顶黑色的运动鸭舌帽,一看就是个搞艺术的。他说最近为了准备展览,所以基本都在楼下办公。他原来的办公室在紧靠河边的二楼,可以说是杭州独一无二的:房间东侧的墙壁和脚下的地板都是玻璃,玻璃墙外面就是运河,玻璃地板下面是一个船坞,下雨的时候,运河水会顺着船坞流进来。身虽未动,心却已远。这一独特的办公环境也得益于园区的整体定位。关于浙窑为什么选择落户“运河船坞”这个问题,司文阁说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和远古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和陶瓷最原始的日用属性是有某种共通性的:“京杭大运河本是‘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粮食、陶瓷都曾通过这里运输到各地,在这里创建浙窑别有寓意。”

如何把高品质的陶瓷带入寻常百姓人家,是浙窑人一直思索的问题。他们希望在这个具有先锋性和当代特色的学院派陶艺创意中心打造出具有文化气息和艺术含量的陶瓷日用品,从吃饭喝水开始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家里摆上一款设计独特、赋有灵性的茶壶,弥漫着淡淡茶香,跟朋友畅谈幸福生活,这或许也是“生活品质之城”的杭州该有的景象。

那群隐居在运河边的人们

作为浙窑掌门人的司文阁,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系环境艺术专业,从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划20年。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浙窑陶艺公园总策划。除他本人外,浙窑艺术总监、中国美院教务长刘正,浙窑艺术副总监、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武教授等国内著名陶艺家。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执着追求,却因陶艺而走到了一起。“艺术应该是没有边界的。”问及为什么从建设筑设计、城市雕塑转到陶艺,司文阁说:“我个人觉得陶艺表现力比较强,在大美术的概念上是一个各种艺术形式可以跨界自由发挥的一个领域,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他最近正在创作太湖石、荷莲系列作品,在展厅中也已经陈列了不少这个系列的作品。他指着其中的一个作品笑着说:“这个还是我喝醉的时候画的呢。”

除了名家之外,创意园里面还住着一群被称为“玩泥巴的孩子”。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美院,都是80后的年轻人,甚至有两位来自日本和韩国。走进这个旧厂房改造的工作室,满屋子都是正在制作或者已经完成的陶瓷作品。几个年轻人在一个角落里探讨着什么,因为同属80后,所以我们的谈话很随意也很轻松。“我们做的是纯粹的陶瓷,因为我们在其中融入了很多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对现代生活的体验以及对当代艺术的思考。”今年刚从美院硕士毕业的贺博文与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一份发自内心的诚挚。

上一篇:外语系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纪检部工作计划下一篇:老有所依作文4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