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歌词

2024-04-11

打起手鼓唱起歌歌词(共2篇)

篇1:打起手鼓唱起歌歌词

《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过程方法: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情感态度: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品味歌曲创作巧妙的同时能较好的解决歌曲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

教学难点:

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女中音独唱):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介绍了民族打击乐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首歌曲,在欣赏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哪一种打击乐器,请你到黑板上写下来。

1、放音乐《打起手鼓唱起歌》,找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乐器名称。

2、听了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农民丰收)那是什么场面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有割稻子的,有堆谷子的……)谁能用动作给大家表演一下。

三、听听想想:

1、乐曲中以手鼓为主担任演奏的地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热烈欢腾的情绪和气氛)

2、讨论:

(1)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2)那他们为什么高兴呢?(这是一个丰收年,体会到劳动成果的乐趣)(3)农民是怎样劳动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4)那粮食长成需要哪些过程?(播种,浇水,施肥,除虫……)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女中音独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又复习了民族打击乐器,既巩固了打击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篇2:打起手鼓唱起歌歌词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掌握弱起、复拍子的节奏节拍特点,能够熟练演唱歌曲。过程与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学习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知新疆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全曲。难点:能正确掌握弱起、复拍子的节奏节拍的特点。教法运用:欣赏法、讲授法。学法指导:听讲、跟唱、欣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手鼓。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引入

1.师生问好歌。

2.教师为学生伴奏歌曲《小骆驼》。3.教学生听赏歌曲《嘎达梅林》。活动2【讲授】

二、回顾旧知

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演唱的两首歌曲是由哪两种声音演唱的? 2.归纳旧知:

人声分为三类,男声、女声、童声。

活动3【讲授】

三、听赏男声版《格达梅林》

1.过渡: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由男声演唱的《嘎达梅林》? 2.分析男低音的特点

活动4【讲授】

四、男声的分类

1.男声除了男低音外还有那些音色呢?

2.那么男高音和男中音的音色都有怎样的特点呢?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音色的男声演唱,进一步理解男声的分类。活动5【讲授】

五、女声的分类

1.播放歌曲《小背篓》片段。

2.引导学生继续交流女声的三种不同音色,结合不同的音乐作品说出特点来。活动6【活动】

六、听赏《打起手鼓唱起歌》。

1.介绍著名歌唱家关牧村。

2.听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3.利用打击乐器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参与歌曲的表现。活动7【练习】

七、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复习巩固有关人声的分类知识。

2.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多首歌曲了解了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女低音六种人声的声音特点,也知道了不同人声的代表音乐作品,希望大家能灵活应用这些知识。

板书设计: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打起手鼓唱起歌歌词】相关文章:

打起手鼓唱起歌歌词08-07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 打起手鼓唱起歌06-03

歌从心底唱起作文04-27

上一篇:委托合同协议书标准下一篇:背景读后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