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精选8篇)
篇1:细胞分裂
教案
教学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2、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2)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先复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再从练习题中导入: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如果变成像我们这么大的人?从一粒种子到一颗大树,小鱼到大鱼,小宝宝到成人,主要是我们身内的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从练习题中思考问题,思考细胞在我们的身体变化中发生的变化。二、讲授新课(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1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2 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的生长:新长出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在没有示意图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复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在细胞核里面有染色体,染色体的变化是怎样的?举出果蝇的例子:原本8条,分裂成4条,再2条??那怎样才能使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相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数量上先加倍,再进行分裂,从而保证它分裂后的数量与分裂前一样。 像人的染色体是46条,加倍后是92条,细胞的染色体在分裂时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平均分配的,就是一个细胞有几条?得出的结果是:1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2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结论: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在生长。细胞不会无限地生长,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就分裂。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出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步骤。不是,这样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的不一样。可以先增多一倍。46条。小结:生物体的生长包括两部分:哪两部分?(提问)注意:细胞分裂后的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一、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不能无限地长大)二、细胞的分裂 (细胞数量的增多)练习: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______和_______分不开的。2、细胞分裂的步骤应该是( )① 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② ②细胞质分成两部分③在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膜a、①②③ b、③ ② ① c、③②① d、② ③ ①3、细胞分裂的结果,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 ) a、dna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 b、dna分子的数量可能会改变 c、所含的遗传物质都不相同 d、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已经加倍 4、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 )a、分裂 b、生长 c、成长 d、分生进一步探究如果细胞不按规律地分裂,会有什么结果?指导学生自学书本p60,解决问题:1、什么叫癌变?2、癌变如何导致的?3、如何预防癌变?教学反思: 对于细胞的生长,学生易于理解,但对于细胞如何进行分裂,怎样由一个变成两个,学生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这方面可以用课件把每个步骤分解,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于细胞分裂的步骤有的学生还会弄混,应反复对这一问题进行复习、练习。对于染色体先加倍后再分裂这个概念,如果直接传授,学生虽然接受,但很不理解,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思考,分裂时人的染色体是不是由46条分裂成两个含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然后分裂成12.5条的染色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分裂的,对于如何分裂后还保持每个细胞46条染色体,学生想到可以先把染色体的数量加倍,再进行分裂,这样分裂后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就跟原来的一样了。用这个方法启示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学得快,也记得牢。对于这节课的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量地生长这个问题我没有详细讲,因为如果按照书本用篮球和乒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比的差异而得出细胞不能无限量地长大,这个问题学生很难理解,现在还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法让他们理解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量地生长,觉得很遗憾。
篇2:细胞分裂
(1)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实验的观察
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用苏丹红代替醋酸洋红染液为染色体染色
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2.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时间越长越好,保证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
B.装片制作过程中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解离液
C.图乙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图丙细胞的一半,但二者的核DNA数相等
D.统计视野中处于图乙、丙、丁时期的细胞数目可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长
3.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4.下图为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显微照片,①~⑤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两极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前一时期
B.③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将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C.④最适合用于洋葱染色体组型分析
D.⑤可能正在进行中心体的复制
5.下图为四组植物材料在“观察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细胞周期来看,四组材料中D组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B.四组植物材料一定来自不同植物体
C.若四组植物材料来自同一植株,则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D.观察过程中如果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所有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6.下列对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7.如图①~⑤为实验过程中在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图①所示时期会发生核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C.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图中细胞按减数分裂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④②⑤
8.在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区分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染色体是否存在染色单体
C.有无同源染色体
D.细胞是否均等分裂
9.无论是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都可以将生物组织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减数分裂一般选择雄性生物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所产生的染色体变异均可用显微镜观察到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增殖时,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
10.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可使用卡诺氏液染色后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B.都先用低倍镜找到分裂期细胞后,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C.都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位置、数目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
D.着丝点分裂后,分布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一般相同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小鼠睾丸细胞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具体操作如下:
①预处理:取雄性小鼠注射秋水仙素。
②取小鼠睾丸放入装有适量的0.3%
KCl溶液的小烧杯中剪碎并过滤,再加0.3%的KCl溶液至4mL后,37℃静置30min进行低渗处理。
③加入2mL甲醇冰醋酸,800~1000
r/min下离心8min,弃上清液再固定8min。
④重复该步骤后加1mL固定液,制成细胞悬液固定5min。
⑤取清洁的低温预冷载玻片,距10~15
cm高度滴下2~3滴细胞悬液,之后轻轻敲打载玻片,同时从一侧轻轻吹气。
⑥将载玻片干燥后染色20~30
min,用高倍镜观察,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小鼠睾丸细胞进行实验是因为该部位细胞的__________(填细胞分裂类型)比较旺盛,而用适量的秋水仙素溶液注入动物腹腔内进行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以使细胞周期同步化,从而积累大量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
2.利用KCl溶液低渗处理可使细胞膨胀,在制片时细胞易破裂从而有利于__________铺展。但在低渗处理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等条件,否则会导致细胞提前破裂或膨胀不足而影响观察。
3.制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细胞悬液后吹气和敲打的目的是__________。在对装片染色时,还可采用倒置染色法:在玻璃板上滴加Giemsa染液,用2块废旧玻片作支架,将载玻片的标本面向下放置到支架上并使标本与Giemsa染液接触一段时间,该染色法的优点是可防止染液颗粒沉淀而影响观察,同时还可以避免__________。
4.实验小组观察发现,少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其他同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上述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导致。
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大蒜为材料进行一些生物学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市售大蒜常经过休眠处理以延长保存期。若要使大蒜发根快、齐、多,实验中可以
处理以打破大蒜休眠期。
(2)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要确定一天中有较多处于分裂
期细胞的时间。甲同学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旺盛时期的9点左右、14点左右、24点左右取样制片观察,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
(3)为了探究NaCl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大蒜用清水配养生根,选取生长良好的根尖若干,均分为10组,分别用
及浓度为0.05、0.10、0.20、0.30的NaCl溶液各处理24h、48h,在上午10点左右取材,用卡诺氏液固定、保存。
②取①固定保存的根尖材料用95%乙醇冲洗,然后制作装片,制作流程为。
③镜检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的细胞数/总细胞数)。
实验
处理
NaCl溶液/mol•L﹣1
0.00
0.05
0.10
0.20
0.30
时间/h
实验
结果
有丝分裂
指数/%
6.97
7.51
6.46
6.28
5.84
5.44
4.73
4.27
3.82
3.15
实验结果说明:NaCl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
有关,其特点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染色体或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一般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进行染色,不能用苏丹红替代,A错误;细胞分裂中期细胞核的核膜与核仁已经解体,看不出细胞核,且是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接着先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C正确;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使细胞分散开来,D错误。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一般是3~5
min,解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细胞破裂,影响观察到的细胞数目,A错误;漂洗过程中,需用清水洗去解离液,B错误;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图丙细胞的一半,但二者的核DNA数相等,C正确;统计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数目,不能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长,D错误。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应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细胞壁,不能观察到其细胞核,B错误;观察图像中的细胞发现有的细胞表现出核膜解体消失的特征,即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染色质(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据此可推知,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染色质(体)与该碱性染料结合能力强,D正确。
4.答案:A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A.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正确;
B.由于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母细胞,所以用雄蕊观察减数分裂更好,B正确;
C.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
D.洋葱根尖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故选:D。
7.答案:D
解析: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时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分析题图可知,①中细胞具有一个明显且大的细胞核,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中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中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中即将形成4个子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中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细胞按减数分裂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⑤④,D错误。
8.答案:C
解析:A.无论是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其组成成分都相同,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次级精母细胞的前期、中期也含有染色单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故C符合题意;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分裂都是均等的,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A.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巢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A正确;
B.染色体变异能够用显微镜过程到,B正确;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正确;
D.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A错误;
B、显微镜观察时,都先用低倍镜找到分裂期细胞后,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B正确;
C、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细胞所处时期,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分布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一般相同,D正确。
故选:A
11.答案: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染色体;
温度(或时间);
3.使细胞均匀分布(分散开);
染液快速挥发
4.敲打和吹气(的过程中导致染色体发生丢失)
解析:
12.答案:
(1)赤霉素
(2)中
(中后)
细胞分裂的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
(3)①蒸馏水(清水)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③NaCl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当处理时间相同时,抑制作用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合理就行)当处理浓度相同时,抑制作用随处理时间加长而加强(合意给分)
解析:本题考査植物激素调节和有丝分裂的有关内容。赤霉索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功
能,因此可用赤霉素打破大蒜休眠期。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的最佳时期;由于细胞分裂的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所以在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①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
NaCl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NaCl的有无、NaCl溶液的浓度,以及处理时间,因此,实验组用0.05、0.10、0.20、0.30
mol▪L-1的NaCl溶液处理,对照组用蒸馏水即0.00
mol▪L-1的NaCl溶液处理。②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一漂洗—染色—制片。③由表中的实验结
篇3:用纸制教具模拟细胞分裂
一、材料用具
红、蓝两色卡纸,剪刀,双面胶,40cm 40cm白色硬纸板6张,黑色水彩笔。
二、教具制作
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以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制作教具,用剪刀剪出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和细胞轮廓,每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红蓝两种颜色区分。
制作要求见下表:
三、模拟活动
每组学生将剪好的染色体贴在剪有细胞轮廓的硬纸板上,再将硬纸板固定在黑板上。教师组织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模拟情况进行评价,将错误的地方更正过来,并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四、教师点拨,学生总结
1.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染色质凝缩,变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呈箭头状,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中。
2.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数目减半: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与前一时期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
3.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中是没有染色体的。
4.基因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这也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5.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才出现单体;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为染色体,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篇4:“细胞分裂”复习策略
一、有丝分裂(真核生物体细胞的增殖方式)
1.细胞周期(间期>分裂期)
⑴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以人为例)
⑵植物体哪些部位的细胞有细胞周期?
⑶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有全能性吗?
⑷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有全能性吗?
⑸热点问题——干细胞
2.有丝分裂过程
时期主要特征间期分
裂
期前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核模解体,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中央;染色体数目最清晰,形态最固定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纺缍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核膜重建,核仁出现;纺缍体解体;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⑴间期:
①有丝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
②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可否遗传?
③一般抗肿瘤药物作用的时间及机理?
④各种细胞器的增生是在什么时期发生的?
⑵分裂期
①1个AaBb生物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几个染色体组?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组成相同吗?
②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基因重组吗?
③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高尔基体作用受抑制结果是什么?
④多倍体育种使用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
⑤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两个DNA分子在何时分开?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细胞
类型相同点不同点间期后期末期前期末期植物
细胞动物
细胞染色
体复
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分裂的结果相同,即染色体平均分配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2个细胞二、减数分裂
1.什么叫减数分裂?
2.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是一个什么样的细胞?
3.减数分裂的过程如何?(以精子的形成为例)
4.什么叫同源染色体?
5.什么叫联会?
6.什么叫四分体?
7.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8.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9.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0.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主要异同点有哪些?
比较
项目不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相同点染色体
复制复制一次第一次
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
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有无
变形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无变形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分裂
结果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精于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11.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如何?
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
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有哪些?
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次数及时间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一次,有丝分裂的间期细胞分裂次数二次一次联会四分体是否出现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无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期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性细胞,精细胞4个或卵1个、极体3个体细胞,2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变化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变子细胞间的遗传组成不一定相同相同14.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三大遗传规律的关系如何?
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是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15.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最多形成多少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16.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何时?
三、无丝分裂
1.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2.无丝分裂的过程?
3.无丝分裂的过程中DNA要复制吗?
四、识别细胞分裂图形的简捷途径
1.方法(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第1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第2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2.例题:判断下列各细胞分裂图属何种分裂何时期图.
解析甲图细胞的每一端均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四分体、分离等行为,且每一端都有一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
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丙图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收稿日期:2013-08-13)
篇5:细胞分裂
教学心得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的知识越来越重要,正在成为普通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对于细胞的认识已经成为普通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细胞结构微小,功能相对抽象,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设备和时间的限制中,也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所有的探究问题;特别是关于细胞生长和分裂的问题,相对于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来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无疑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帮助者的身份,协助学生学习。
探究式学习并不是没有老师的学习,相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让全体学生获得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的“帮助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节课中,教师主要通过精心编排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来降低知识的难度,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长。
这一节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仅仅依靠显微镜的观察也不能动态地反映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视频资料就成了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材料。本课组织的四段视频资料,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并不一定局限于亲手实验。现代社会知识爆炸,没有一个人能够亲历亲为他研究领域中的每一个课题。利用他人提供的第二手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本课安排学生通过观察视频资料,自己总结出结论,就是练习对第二手资料的分析和处理,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方式。
长期以来,科学教学中并不重视对自己探究结果的表达和交流的训练。实际上,准确表达和与同行交流不仅早已成为科学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普通公民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养。在本课中,还特意安排了同学对自己课外进行的探究实验结论进行汇报。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锻炼其他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篇6:细胞分裂
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始,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简短的视频把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抽象的“你是由什么发育来的”概念具体化和情景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主动探究,建构知识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方法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内容。
细胞生长和分裂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教材中和教材之外的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展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将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再次进行对比,强化学生记忆。
探究“细胞能不能无限制长大呢?”是本堂教学的一个大胆尝试,先通过“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的观察,作变化曲线,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讨论分析、交流与汇报,知道细胞生长过程中需要物质,如果吸收的物质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要,细胞就停止生长开始分裂。从而达到锻炼分析理解图表、曲线的能力目的;举一反三,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利用了视频——有丝分裂过程,指导学生分析得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认同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对于生物传种接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设置的课外拓展,实际上是引起学生对癌症研究的关注,使学生关注科学研究新动态,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得到贯彻和实施。
篇7:细胞分裂
三元中学
陈启强
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构建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使生物课程成为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新课程,真正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科学观。本节课我以“以学生为主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生物教学整合,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进行了精心设计。设计理念:
本节课描述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重点讲述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还要求学生能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在利用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在共同探究过程中学习,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者,享受自己获取、掌握知识的乐趣;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发挥集体思维优势,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共同获得知识,共同得到提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一个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过程。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本节教材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出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进而提出了细胞分裂的概念,并出示了“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又能引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最后又在“科学、技术、社会”的栏目中介绍了有关“癌细胞”的知识。从知识的整体安排上,流畅、简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这节内容的难点知识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这部分内容过去只在高中的教材中出现,初中是不提的。本册教材在七年级就出现这部分内容,确有一定的难度。好在这里不用展开细说染色体的具体行为变化,只是说明细胞在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也在发生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遗传物质一分为二,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明确指出: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DNA,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上初中,大多拥有一颗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小学《科学与自然》的引导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但是他们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强化宏观和微观思维,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研究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1、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许多生物是由一个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由一个细胞变成一个大的生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发生哪些变化?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的长大?
生物体如何使自己的细胞增多呢? 一.细胞分裂过程
1、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的步骤:
(1)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
(2)后是细胞质一分为二。
(3)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呢?
3、染色体的变化
• 染色体的复制,数量增加一倍。
• 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里。
•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4、细胞分裂在生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何意义?
讨论: 细胞分裂前后,虽然数目增倍,但每个细胞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却没有增减,这有何意义?保证分裂出来的细胞跟原来是一样的
思考:既然细胞分裂出来的新细胞与原来一样,但生物体身上不同结构的细胞还是有差别的。这些细胞又是怎么得来?
二、细胞分裂与癌症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原因是:
1、癌细胞分裂速度非常快,且无限分裂形成肿瘤。
2、癌症晚期癌细胞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进入其他组织和器官
(一)资料分析:
1、正常的细胞分裂有什么特点?
正常细胞的分裂是有序的、分裂次数也是有限的。(50~60次左右)
2、癌细胞的分裂又有什么特点?
癌细胞的分裂活动失去控制、可快速而无限制地进行分裂
3、细胞癌变的实质是什么?
细胞癌变的实质就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
(二)生活中致癌的因素有:
化学致癌物(有农药、化肥)、放射线、病毒、发霉和变质的食物、有毒气体、污染的水等。都有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三)预防癌症应做到:
1、不吸烟,少饮酒。
2、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和高脂肪食物。
3、多吃粗粮、绿色蔬菜和水果。
4、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5、避免过多日光曝晒和适量运动。
篇8:细胞分裂
关键词:云班课,翻转课堂,移动信息化,细胞分裂,实验
作为传统的细胞分裂实验, 在教学任务中, 师生如何通过云班课来实现翻转课堂, 如何应用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可操作性过程。“互联网+ ”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 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之一, 毫无疑问也受到 “互联网+ ”的影响。 “互联网+ 教育”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 为师生创设了一种新的教学环境。“互联网+ 教育”, 是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生产力倒逼传统教育行业的革新发展。本文探讨了用手机App进行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创新教学过程。
一、学习内容分析
( 1) 细胞生物学的地位: 这门课的授课时数为32 学时, 在学生的学科知识中属于前期的基础学科, 为后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药理等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 2) 细胞分裂实验: 这堂翻转课教学内容占时2 学时, 其特色: 一是需要动手, 二是微观内容形象化。
( 3) 重点: 如何在显微镜下辨识细胞分裂各期, 以及染色体的移动相。
( 4) 难点: 如何把细胞—染色体—DNA这些微小的结构, 变成可视化的东西来理解。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 1) 学生是刚入学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大一新生。
( 2) 有些人中学做过这个实验, 有些人中学没有做过, 一半是文科生, 一半是理科生, 生物基础参差不齐。
( 3) 学生喜欢学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知识。
( 4) 让学生最好和他们的铺床练习一样, 从做中学, 这样才能有成就感。
( 5) 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以为自己会用显微镜, 其实连视野前后左右都搞不清。
( 6) 实际操作中, 发现有学生右眼闭着在看显微镜, 没有养成两眼睁开看显微镜的习惯。
( 7) 当突然停电, 实验没有光源时, 学生随身带的手机里的手电筒可以作为临时光源。
三、学习目标
结合布鲁姆模型, 我把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认真分析了一遍, 尽量把布鲁姆分类法的每个维度都考虑到, 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级递增的六个目标是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造, 目标展示的结构形式是: 条件状语+ 谓语+宾语。围绕着本次课设计的翻转课堂的学习目标分为课前目标、课中目标、课后目标。
( 1) 课前目标。①应用目标: 通过用手机下载云班课App, 完成注册登录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任务。②理解目标: 通过课前观看老师和学姐的五个循序渐进的折叠DNA的视频, 从依样画葫芦到徒手制作, 完成折叠不同难易度的DNA纸模型, 复习DNA双螺旋结构特征。③理解目标: 通过观看细胞分裂动画的视频, 对高中学生做的细胞分裂模型找茬, 课前在云班课讨论, 并列出该高中学生做的细胞分裂模型中的问题。④理解目标: 通过课前观看老师用鞋带编织的DNA双螺旋模型微课视频, 完成用简易材料编织DNA双螺旋模型的任务, 解释DNA和染色体的关系。⑤记忆目标: 通过以宿舍为单位的团队合作, 制作细胞分裂各期的模型, 掌握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说出 “细胞—染色体—DNA” 三者的关系。⑥ 记忆目标: 通过和云办公室里云老师们的互动, 描述细胞分裂各期特征。
( 2) 课中目标。①预评目标: 本次课一开始, 通过云班课的小测验, 预评估自己观看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微视频的预习结果。②记忆目标: 针对课前做好的细胞分裂模型各期特点进行叙述, 通过当堂点评投票, 说出正确的细胞分裂各期特点。③应用目标: 通过模拟目镜的纸筒, 展示训练两眼同时睁开看显微镜的技能。④应用目标: 通过云班课分享镜下所见 “7”字, 解释显微镜的成像原理。⑤应用目标: 通过云班课分享讨论镜下所见分裂相, 解释细胞分裂各期特点。⑥评价目标: 通过云班课里师生互评镜下所见各种分裂相活动, 找出有问题的学生。⑦评价目标:通过同伴或者老师互相帮助, 纠正找错的分裂相。⑧分析目标: 通过课前观看视频和当堂课操作的学习, 绘制细胞分裂各期的图, 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⑨评价目标: 通过云班课的再次重复小测验, 从刷新成绩中检测本次课的实验成果。
( 3) 课后目标。①评价目标: 通过在作业模块上传、互评镜下所见的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的分裂相, 检测自己本次实验任务完成情况。②创造目标: 通过云班课的头脑风暴活动, 谈谈本次课学了什么, 学到什么, 还有什么好方法来学习细胞分裂的特点?
四、老师布置课前任务
( 1) 提供云班课手机App的下载网址或者供扫描的二维码图片, 提供学生云班课邀请码。
( 2) 将具有递进水平的五个不同层次的纸折DNA视频上传到云班课资源库, 供学生课外自学, 如56 网, 其中有任课老师亲自折叠制作的视频 “练习本纸折DNA”, 有学姐 “李思琪介绍纸折DNA” “双螺旋模型的虚实线叠法”微视频。
( 3) 上传细胞分裂动画到云班课, 同时在云班课发通知提醒学生, 学生手机上能随时跳出老师发出的提醒信息。
( 4) 老师自制用鞋带编织DNA双螺旋的微视频, 上传到云班课。
( 5) 将高中学生制作的细胞分裂模型上传云班课, 供分析讨论。
( 6) 老师推送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视频到云班课, 同时发通知提醒学生。
( 7) 在云班课开辟几个云办公室, 供学生有针对性地咨询云老师。
五、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 1) 按照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1, 下载云班课App, 注册成功, 按照老师给定的邀请码进入班课, 老师班课里就会出现该学生的名字、得分。
( 2) 按照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2, 观看五段视频; 学生们在前几次课外活动中学会从简单到精熟地用纸折叠DNA。五个等级的折叠成果, 用云班课初赛、决赛的投票方式进行评判, 按得票多少得分。
( 3) 观看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3:细胞分裂动画, 得分。
( 4) 观看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4: 用鞋带编织DNA双螺旋的微视频, 得分。
( 5) 浏览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5:给高中学生制作的细胞分裂模型找茬, 参与讨论得分。
( 6) 观看老师推送的学习资源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视频, 得分。
( 7) 在老师创设的在线学习场所7: 云办公室里分别和三个云老师讨论细胞分裂话题, 就细胞分裂的内容咨询海门实验中学的陈老师, 就植物细胞分裂的问题咨询苏州大学史教授, 就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关系问题咨询美国杜邦分子生物研究室的朱博士, 通过这些云老师们的指导, 学习得分。
( 8) 以宿舍为单位的团队合作, 抽签分别制作细胞分裂各期的模型, 九个组, 抽到一个组做间期, 两个组做前期, 两个组做中期, 两个组做后期, 两个组做末期, 准备课上展示。
六、课上任务
( 1) 请一个学生上来设置签到手势, 并在老师手机上操作云班课点名神器———App, 全班点名签到。
( 2) 在云班课里, 对预习的内容, 与云老师讨论的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点, 进行预测试, 分析对错及百分比, 了解预习情况。
( 3) 通过特殊的方法展示目标, 大家用卷纸模拟目镜, 边看黑板, 边听老师讲解本堂课学习目标。复习双眼睁开看显微镜的技能。
( 4) 九组细胞分裂模型, 请一个代表, 当场说说细胞分裂某期特点, 说出染色单体、子染色体与DNA的关系, 并讲解 “细胞—染色体—DNA” 三者的关系。九个宿舍中投票选五个。
( 5) 在标本上写 “7”, 在视野下会看到什么, 就拍下照片, 到云班课讨论模块里分享结果。通过移动标本方向, 观察视野方向与之是否反向, 学会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 6) 认识显微镜下的马蛔虫卵有丝分裂相, 分别由简到难, 找到各个时期, 先找末期, 用低、高倍镜观察, 老师指导, 并拍摄视野中照片, 即时上传到云班课的分组讨论答疑模块, 分享讨论。
( 7) 老师和学生一起逐个检查每人找的分裂相, 进行一对一点评。云老师和其他学生也可以点评、纠错。
( 8) 结合课堂上通过显微镜亲自看了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同样的题目重做, 刷新分数。两次分数正确率百分数比较。
( 9) 继续观察未找完的动物细胞各期; 然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期分裂相。
( 10) 绘制马蛔虫卵有丝分裂的四个时期的镜下图, 列表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 11) 通过在作业模块上传, 互评镜下所见的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的分裂相, 检测自己本次实验任务完成情况。
七、评价反思
( 1) 分析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时候, 从A、R、C、S四个维度分析。A ( 注意) 通过给某高中学生制作的细胞模型找茬, 吸引注意力。R ( 联系) 纸折DNA模型、鞋带编织DNA双螺旋、团队制作细胞分裂模型, 逐次布置的这些任务, 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DNA—染色体—细胞”之间的关系。C ( 信心) 设计课前分五个层次的水平制作DNA, 是为了让学生挑战自己, 给自己树立信心, 让学生感觉到, 只要动起来, 总能有收获。S ( 满意) 让学生和云班课里的老师互动咨询, 老师们的及时回复, 让学生乘机复习了中学的相关知识, 感到很满意。
( 2) 课前任务课上怎么用, 这个问题一定要分析交代清楚。①课前云班课App的下载, 是为翻转课堂课上课下做好充分准备的助手。②课前折叠和编织DNA, 制作细胞分裂模型的这些任务, 都是为课上观看有丝分裂标本片作铺垫的, 因为细胞分裂的关键特征就是要来辨别染色体的变化, 而染色体又是由DNA构成的, 所以理解DNA结构和染色体的关系, 对本堂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的模型制作, 有助于课上辨识。③课前和云班课里云老师互动, 对中学内容查漏补缺, 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特征, 有助于课上的镜下观察。④课前观看一系列细胞分裂的视频, 为课上观察镜下结构奠定基础, 也为课上预测和刷新测试打好理论基础。
【细胞分裂】相关文章:
细胞分裂图08-10
细胞分裂素09-02
细胞分裂分化教案06-24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案06-01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设计06-13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06-25
七年级上册生物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教案04-12
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07-25
总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失败分析及改进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