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

2024-04-09

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共9篇)

篇1: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

消防安全责任书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太原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山西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制定本规定,望各商户使用人积极支持,互相配合,自觉遵守。

一、消防安全由太原市文华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秩序部,具体负责协调。

二、各商户使用人者或主要经营人是各自所属范围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三、各商户使用人和商户应指定义务消防员,呈报物业管理公司。

四、各商户使用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义务:

(一)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消防知识培训,定期进行灭火技术训练。

(三)进行经常性的内部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发现并消除火灾隐 患。

(四)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指定专人维护管理,保证消防设施、器材的正常、有效使 用。

(五)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 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六)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占有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 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封闭安全出口,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七)按照物业公司划定和设置停车泊位停放车辆,不得占有、堵塞消防车通道。

(八)火灾发生后,及时报警、迅速组织扑救和人员疏散。不得不报、迟报、谎报火警,或者 隐瞒火灾情况。

(九)火灾扑灭后,及时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并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未经公安消防机 构许可,不得进入、撤除、清理火灾现场。

(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火灾险和公众责任险。

(十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义务。

五、物业公司负责管理消防栓与水泵接合器,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状态。

六、各商户使用人与物业公司要定人、定时、定措施,组织制订紧急状态下的疏散方案。接到 火灾报警后,在向公安消防机构准确报警的同时,迅速启用消防设施进行扑救,并协助公安消防机 构查清火灾原因。

七、严禁经营和贮存烟花、爆竹、炸药、雷管、汽油、香蕉水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以及各类剧 毒物品。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八、遵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以免发生事故。

九、各商户使用人进行室内装修、装饰时,必须向物业公司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动工。室内装修、装饰应当使用不燃、难燃的材料。使用安装电气设备和线路时,必须向物业公司提出申 请,经批准后,严格执行有关电气安装标准,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施工。严禁乱接临时用电线路。

十、需要进行烧焊等动火作业的,应向物业公司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在消防管理员的监护下,持有明火操作证的人员方可作业。夜间严禁施工,特别是严禁动用明火。

十一、举办促销集会、晚会等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 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和物业公司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和物业公司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 安全检查合格批准后,方可举办。

十二、发现火警,应立即告知物业公司或拨打火警电话119。如火情较大,迅速离开经营场所; 如火情较小,立即用手提灭火器灭火。

十三、根据消防安全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况处以罚款:

(一)偷窃、毁坏消防设施和器材或消防备用水源。

(二)占有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封闭安全出口,遮 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三)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

(四)其他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的行为。

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业,并视情况处以惩罚:

(一)未办理申报手续即进行室内装修、装饰。

(二)室内装修、装修所用材料不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三)未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即进行动火作业。

(四)烧焊、用火、用电作业时,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

(五)经营和贮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以及各类剧毒物品。燃放烟花、爆竹。

十五、擅自改变消防安全措施用途的,或者不按照《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内容要求进行整改 的,责令停业整改,处消防安全责任人罚款,由此而导致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六、各商户使用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和物业公司有关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对刁难、辱 骂或暴力等手段妨碍消防安全监督人员工作的有关人员,根据情况,或处罚款,或行政拘留,直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七、使用人如对物业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有意见、建议等,可到物业公司投诉。

十八、本责任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十九、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同具法律效力。

商户: 物业公司:

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篇2: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

店:

商户全称:

本责任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地方法规及公司相应的制度制定。

第一条

商户消防责任人定义

本责任书所称商户指与我公司联营的专柜商户或租赁我公司场地经营的商户。商户现场负责人为经营场地范围内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投资或实际控制商户的公司或个人为最终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和最终责任人统称商户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二条 商户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商户自己经营、管辖范围内或工作涉及范围内的消防安全承担责任。

2、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定期不定期对经营场地进行检查、排查,及时排除隐患,落实防范措施。保障商户各自管辖范围内或工作涉及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政府及公司规定,掌握本管辖范围内或工作涉及范围消防安全情况,通过日常严格执行的消防安全工作,杜绝管辖范围内或工作涉及范围任何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将商户消防工作与其管辖范围内或工作涉及范围的经营、管理等工作统筹安排,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各项工作,保证消防安全工作彻底落实,做好一切消防安全预防。

4、禁止顾客及商户员工随意拨打消防系统紧急用电话,触碰手报按钮,保证消防灭火器材完整且符合正常使用,不移位、不丢失。

5、商场内所有消防设施设备,包括灭火器、消火栓、喷淋头,烟感器、警铃、按扭、消防电话及各种消防线路开关等,除经商场防损部同意外不得擅自移动,凡未经商场防损部批准擅自更动消防设施设备,由此造成的事故责任和经济损失由肇事者、商户及其责任人共同承担。

6、对明知有火灾隐患而不加防范或商场防损部提出整改后拒绝整改或延迟整改,造成的火灾事故的所有责任由肇事者、商户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承担。

7、违反电气安装规定或因违返操作规程,造成火灾事的,肇事者、商户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

8、装修、改造施工前,须经消防部门批准、审核,承担施工期间的所有消防安全责任。

第五条 火灾发生时,商户应保护现场,服从现场统一指挥,协助灭火,组织安全疏散,协助消防机关和商场调查火灾原因。

第六条 商户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履行国家规定的有关防火责任并承担相应责任。如因商户的故意或疏忽引起火灾等事故,肇事者、商户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及损失。

第七条 以上各项规定应予以遵守,本责任书一式四份,签字后生效。

本责任书所有内容本商户、本商户消防责任人和员工均已了解和掌握,本商户同意签 订本责任书并承担本商户、本商户消防责任人和员工应承担的全部消防安全责任。

商户名称(盖章):

商户法人(个人合作为本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篇3: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

一、如何正确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

(一)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一个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不同的行政法律规范时, 而这不同的法律规范又是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负责执行的, 这些行政机关均享有行政处罚权, 就会出现重复处罚的现象。我国现行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前身是古罗马法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来约束和限制政处罚权可能出现的膨胀而导致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目的就是防止在适用行政处罚时出现处罚过量而导致处罚的不公平, 是在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

(二) 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分析

理论界关于一事不再罚至少有下列解释:“指个人或组织的某一违法行为, 只能依法给予一次处罚, 不能处罚两次或多次”;“同一行政机关 (含共同行为机关) 对于同一违法行为只能实施一次处罚, 不得重复处罚”;“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事实只作一次行政处罚, 已作过行政处罚的, 不应再施处罚”;“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行为违反一种行政法规范时只能由一个行政机关作出一次处罚”等。[1]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 “一事不再罚”原则主要是针对行政违法主体的一个行政违法行为, 如果其实施了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违法行为, 就不适应此原则。“一事”是指同一个违法行为, 而非一类违法行为。例如, 某宾馆使用了不合格的消防产品, 在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处罚后又实施了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 则前后两次违法行为虽属于同一类, 但不是同一违法行为, 所以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对这两次违法行为分别进行处罚。

第二, 《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一款对行政处罚的行政相对人作出了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消防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同样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例如, 一家网吧和一家餐馆使用了同批次同品种的不合格消防产品, 实施违法行为的主体不是同一个行政违法主体,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对网吧和餐馆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违法行为分别作出罚款等行政处罚, 这并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第三, 不同种类的处罚可以同时进行。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 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 责令停产停业, 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 拘留。《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 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可以解释为 (一) 无论同一违反行为是否触犯了多个法律法规, 只能给予一次罚款的处理。 (二) 除罚款以外, 行政违法主体如果违反了两个及两个以上法律规范可以给予除了罚款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

第四, 已构成犯罪的行政违法行为既要受到行政处罚, 又要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 行政机关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 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 行政机关己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 应当折抵相应罚金。”对于同种类型的行政处罚和刑罚, 如罚款与罚金、行政拘留与有期徒刑, 采用刑罚吸收行政处罚的原则, 即罚款的数额折抵相应的罚金数额, 拘留的时间可以折抵有期徒刑的时间;对于不同种类型的行政处罚和刑罚, 如没收违法所得与有期徒刑, 采用叠加适用的原则, 实行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并罚。

二、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监管中设立“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必要性

(一) 构建消防治理体系的需要

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依法履行职责, 提高执法服务质量。消防行政处罚, 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违法责任主体实施的行政处罚, 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三停 (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和停产停业) 、责令改正和拘留。对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必须符合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关规定。“一事不再罚”是实现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之前, 执法中最常见的重复罚款和多头罚款现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端恶劣的影响, 还增加了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的阻力。设立“一事不再罚”原则, 减小了消防监督管理难度, 提升消防执法公信力, 构建消防治理体系。

(二) 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需要

现代法治国家要求, 在实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这一目标的前提下行政权应当尽可能缩小而非扩张, 让公民权利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行政法的本质就是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法。[2]这种平衡体现在分配行政处罚处罚量时, 要体现公平的精神。对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的严格监管同样要体现公平的法治精神, 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行为应当给予一定的制裁, 但制裁是保障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本身, 执法者不应该有不罚不解恨之心态, 避免因过度的处罚而损害被罚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和幸福。另外, 在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处罚后, 行政相对人有相信自己不会再因同一事实和理由再受行政处罚的合理期待。[3]国家工商总局对外公布, 截至2015年年底, 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81亿人, 2008年以来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每年增速保持在10%至15%。作为一种自主经营的经济单位, 个体工商户所从事的行业大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创造就业、提供低价产品和缴纳税收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这一群体因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受到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应该受到应有的关注。

(三) 保障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的监管活动高效的需要

在当前新旧火灾隐患相互交织、亡人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下, 对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严密防止因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而造成的火灾隐患。设立“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目的还在于使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的监管活动具有较高的效率。有效率的行政处罚意味着投入较少的行政成本, 而能够较好地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达到处罚的目的。对违法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行了适当的行政处罚后, 没有必要增加更多的行政成本。在对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过程当中确立“一事不再罚”的理念则能减小行政管理难增加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三、“一事不再罚”原则在针对个体工商户监管中的冲突

由于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的历史背景不同, 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的认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一致或者冲突的情况。在对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的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中, 将行政相对人描述为个人、单位和场所, 而没有使用《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描述。例如在执法中遇到的“个体工商户”应划归“个人”还是“单位”, 《消防法》没有明确的规定, 一些司法解释也并不清晰, 而“场所”这一称谓对由“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场所应划归“个人”还是“单位”予以了回避, 为消防执法带来了不便。

(一) 个体工商户构成单位的解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七条规定将“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定义为“单位”, 公安部法制司《对个体旅店业等是否属“单位”的请示的答复》 (公法[1992]12号) 答复中指出:“系指所有经营这些行业的单位, 包括国家经营的、中外合资的、集体经营的和个体经营的。”由此, 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场所可以解释为“单位”, 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消防行政处罚时对场所实施罚款或者停产停业的处罚, 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 并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二) 个体工商户构成个人的解说

依据《民法通则》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法律性质是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 以个人或家庭的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六条规定:“在诉讼中, 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由此, 个体工商户与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同, 它是公民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第九十七条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 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由此, 在消防行政处罚中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与解释, “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场所在进入处罚程序以后, 被处罚人只能是该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中登记的经营者, 不得给予该个体工商户两次以上的罚款。

(三) 区分不同情况

针对个体工商户究竟是属于公民还是组织的问题, 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解释是区分不同情况:“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个体户自己经营、规模不大, 又没有雇工, 这样的个体户应当按公民对待。如果经营规模较大, 雇工七人以上的, 这样的个体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就成为个体经济组织, 应当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待。”[4]单纯看这条司法解释, 雇工7人以上, 可以按照对单位的处理方式实行“双罚”。雇工6人以下或者没有雇工, 就要以个人进行定性处罚。但是这条解释没有规定其中的人数是否包含“临时从业人员”。

四、“一事不再罚”原则在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监管中的解决

消防行政法规不可能对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监管甚至所有消防执法行为的每个具体方面都规定得细致人微, 行政法律规范永远也不可能赶上社会发展的每个变化。解决“一事不再罚”原则在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监管中的冲突, 根本在于加强对立法的修补。需要健全消防立法, 避免模糊性条文的适用, 增强可操作性。在今后更新针对“个体工商户”这一群体的消防产品监管的相关法规时可以参考行政法比例原则中的均衡性规定进行。

比例原则的均衡性规定要求采取的行政处罚不能大大超过行政违法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 应该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之内, 即合理的控制行政责任与行政处罚的比例。有的个体工商户雇佣了许多员工, 甚至超过100人, 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 但只要没有注册公司, 在统计意义上他或她就依旧是个体工商户, 从一些专业市场上的“大户”, 如服饰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水产市场、邮币卡市场、茶叶市场等上, 都可以看到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个体工商户”, 有的甚至早已有“前店后工厂”, 已经形成企业的稳定规模国;有的个体工商户为纯粹的自然人的小规模经营行为, 如洗衣店、小餐馆、小卖部等, 人数少、资金小、利润薄。不同规模的场所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有着明显的区别,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过度侵害不是说对违法者分配处罚量越多就越好, 罚款金额不应超出行政处罚的合理范围。

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体工商户条例》对从业人员的数量未做限制, 那么“雇工7人以上”不再适合作为区分的节点。笔者认为, 可以参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4]71号) 要求, 营业税起征点提高至30000元的做法, 出台不同月销售额的个体工商户的罚款数额标准。将个体工商户视为“经营者”, 月销售额30000元及其以上的个体工商户按照对单位的处理方式对场所实施罚款或者停产停业的处罚, 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月销售额30000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只以个人进行定性处罚。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消防执法行为中的重要原则, 深入理解“一事不再罚”原则有利于其更有效的贯彻实施, 从而能够有效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应松年、马怀德.行政处罚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第133-134页.

[2]袁森庚.从法理层面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认识[J].江苏社会科学, 2003年, 第2期:第164至168页.

[3]杨艳.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1年.第18页.

篇4: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消防法律体系;法律地位

中图分类号:F810.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3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发展至今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个体工商户规模的日益壮大,其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地九小场所消防事故频发,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个体工商户在新颁布的《消防法》中的法律地位究竟是什么?是看作个人,还是归类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没有明确个体工商户在消防法律中的法律地位问题。这种不确定性给消防监督带来了一定不便,也增加了个体工商户的火灾风险。

新《消防法》全文没有涉及个体工商户,涉及法律责任主体最多的是单位和个人。公安部第107号令第三十七条规定: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应当纳入消防监督检查范围,但也没有对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

单位,在法律上并没有给单位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刑法学的单位犯罪中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的单位,包括五种单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具体来说是要具备法人资格,没有法人资格的视同为个人。按照通常的理解,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才能视为单位。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没有独立财产,其财产依附于开设个体工商户的个人。因此,个体工商在法律上的地位等同于个人。可见,个体工商户是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区别,不能混淆。因此,从新消防法和公安部第107号令的角度来说,对单位的规定及处罚不能适用于个体工商户。

随着个体经济的日益活跃,个体工商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以笔者工作的城市为例,所有的歌舞娱乐场所登记的都是个体工商户且不少面积超过500平米,雇员能达到数十人。有不少客房数超过30间的宾馆也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如果在消防监督上按照个人的法律责任对上述个体工商户进行要求,那么个体工商户就不用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条等一些最基本的义务,而且消防机构对其进行消防监督时也不能适用单位的罚则。这类个体工商户的消防违法成本大大降低。这显然是不符合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此,《江西省消防条例》附则第九十条规定,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照本条例有关单位的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江西省消防总队《贯彻实施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若干意见》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范围是1.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下同)且经营可燃物品的场所;2.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馆、茶馆、咖啡厅等非娱乐性质的餐饮、休闲场所;3.客房数在10间以上的宾馆(旅馆、旅社)等住宿场所;4.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5.医院、养老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6.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生产、制造、加工场所;7.易燃易爆场所。以上七个方面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在江西省区域内是比照消防法律关于单位的要求履行消防法律职责,消防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时同样适用消防法律关于单位的规定。上述范围以外的个体工商户按个人对待,依照《江西省消防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要求要履行公民的消防安全义务。

篇5:商场商户消防安全责任书

治安、消防安全责任书

为加强治安消防管理,维护社区秩序和公共消防安全,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

少火灾危害,切实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

方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成都市

消防条例》,结合小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责任书。本物业业主/住户、住宅承租人承诺遵守

本责任书的约定。

一、物业治安/消防安全责任范围:

富临大厦1-4层商场

二、治安/消防责任人:

1. 业主: ;联系电话:

三、本物业的服务人为“成都富临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派驻本物业的服务机构为“ 富临大厦物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物业服务中心)。

四、治安/消防责任人义务

1.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成都市消防条例》。

2. 业主为所属物业的治安/消防责任人,有义务教育亲属、朋友遵守国家和本物业的相关治

安/消防管理规定。

3. 物业租赁:承租人为所属物业的治安/消防责任人,业主为连带责任人;承租人有义务教

育亲属、朋友、客户、雇员遵守国家和本物业的相关治安/消防管理规定;业主房屋出租

未及时到物业服务中心进行登记并严格执行辖区派出所相关规定,由此导致承租人在本

物业内出现的治安消防责任由该房屋业主负全责。

4. 业主和住户(以下简称“业户”)应积极参与治安/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熟悉治安事件紧急处理程序、消防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的分布;支持、参与本物业治安/

消防演习。

5. 使用燃气、明火、烟头、火柴余烬等可能造成火灾的隐患源时,要随时熄灭并查验,义

务教育并督导小孩不要玩火。

6. 业户有及时发现、制止、举报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机关查破获案件的义务;火灾发

生时,有进行报警、对初始火灾进行扑救、救助以及协助调查的义务。

7. 积极配合机关、消防机构和物业服务中心对本物业的治安/消防安全检查。

8. 承担因个人违规行为、操作不当等导致的治安事故、火灾等事故的全部法律责任和赔偿

责任。

9. 楼梯、通道和出入口,必须保持畅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占用或封堵(如乱停乱放车

辆)。

10. 装修时,应督促装修单位在装修现场按每5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备1只2Kg灭火器的

原则进行配备;不足50平方米配备1只2Kg灭火器。并放置于易于取用的固定位置。

11. 装修时,业户若动火作业,必须提前一周以书面形式向物业服务中心申请并经物业服务

中心审核后方可施工。

12. 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以防事故的发生。

13. 业户发现火灾,应立即采取扑救措施,同时拨打电话 66842555 告知物业服务中心;

并拨打火警电话“119”,关闭电闸,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五、本物业治安管理禁止行为:

1. 从事等邪教活动、封建迷信活动、传销活动。

2. 在所属物业和公共范围内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

3. 打架斗殴、聚众闹事、散布谣言或以其他方式扰乱物业秩序。

4. 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5. 买卖、存放、转移、使用、吸食、注射。

6. 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传播物品或进行其它活动。

7. 非法携带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8.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9. 隐匿、毁弃或私自开拆他人邮件。

10. 使用假户口、身份证、营业执照等,出租物业未申报暂住人口,包庇藏匿犯罪份子和窝

藏赃物。

11. 侵占公共区域、设施设备、故意损坏或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路灯、邮筒、草坪、

花卉、树木或其他公用设施。

12. 公共场所和商业网点未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消防责任制,落实安

全措施。

13. 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

14. 禁止在本物业住宅内聚众开展商品促销活动、大型聚会或私自改变房屋住宅性能作写字

间用途等。

15. 业户家中患有精神病的患者时,应做好对其的相关就医或专门医院隔离治疗工作,若因

业户监管不善,导致患者在辖区内造成的一切后果负全责。

六、本物业消防管理禁止行为:

1. 禁止损坏或擅自挪用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改变消防设施用途或掩盖消防器材设施,

如有损坏行为需照价赔偿。

2. 禁止埋压圈占消火栓、占用消防间距、占用消防取水码头、私自取用消防用水、堵塞消

防通道;

3. 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装修时禁止未经物业服务中心许可私自乱拉、乱接用电、

用气线路、动用明火作业、超出所属物业负荷范围进行电器安装、线路改造行为;对长

期疏于检查的电、气、管等线路,应及时更新恢复状态,以防事故的发生。

4. 严禁储存用于生产经营等非生活用量的易燃、自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

物质。如:敌敌畏、天那水、香蕉水、液化气罐、柴油、汽油、酒精、油漆、炸药、雷

管、鞭炮等。

5. 停于地下车库车辆应按要求配置灭火器,禁止乱停、乱放或堵塞、占用消防通道;

6. 业户使用住宅时,禁止乱搭、乱建、高空抛物或将花盆摆放于阳台边缘,而造成物业的

不安全状态;禁止侵占或堵塞消防通道或使用车辆过程中乱停、乱放、占用公共区域堵

塞消防通道等不文明行为。

7. 未经消防机构申报、审核、验收,擅自对建筑物涉及消防安全的部分进行改建、扩

建、内部装饰、用途变更和消防设施改造,并投入使用;

8. 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使用易燃和可燃材料,必须经消防机关批准,并按规定

进行防火处理。

9. 禁止业户未经消防机构许可,擅自进入、清理、拆除火灾现场,瞒报火灾情况,阻

碍火灾调查。

10. 业户有义务协助物业服务中心对装修单位进行管理、在物业服务中心对装修单位和个人

违反规定进行违约处理时、业户应该积极配合。

七、违规处理与法律责任:

1. 业户违反本责任书的规定,物业服务中有制止与调解、手续补报、施工恢复并赔偿、危

险和堵塞物资移离、消防器材补配、停工整顿的权利。

2. 对拒不整改的业户,物业服务中心将报告机关和消防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以及《成都市治安管理条例》和《成都市消防条例》予以处理。

3. 成都富临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保留对业户违规行为进行法律追索的权利。

八、各业户必须服从消防机关、物业服务中心义务消防队的消防管理,遵守《四川省消防条

例》的相关规定。对刁难、辱骂或以、威胁等手段妨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行为者,

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将其送交执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九、违反以上管理规定及国家法律、法规而导致的治安消防事故发生的,由责任单位或责任

人承担全部责任。

十、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物业服务中心、业户各执壹份,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篇6:商场商户消防安全责任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商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商场不发生火险和消除火险隐患,特制定商场商户消防安全责任书,具体责任如下:

1.建立本商户防火责任人为领导,商户员工参与的消防安全小组,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和《管理规定》等消防法规定及条款。

2.商户防火责任人,应经常教育员工树立防火意识,参加商场组织的消防知识,消防设施使用、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考试。有义务参加消防主管部门和商户组织的消防宣传和消防活动。

3.商户按要求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器材,定期维护、更换、保养令其随时处于有效状态中。

4.商户经营场不得使用明火。商户装修是不得随意改动和损坏内部消防设施。动火时必须经消防主管部门批准,采取有效措施。不用的杂物、垃圾不得占用堵塞消防安全通道。

5.火灾发生时,有责任保护现场,服从现场统一指挥,协助灭火,组织安全疏散,协助消防机关和商场调查火灾原因。

6.具有国家规定的有关防火责任人所应有的权力义务和承担相应责任。如因本商户的疏忽或故意而引起火灾,本商户或责任人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及损失。本责任书的签字之日起效,直到商场更换经营者为止。商户中途更换责任人,则另行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更换责任人未重新签订责任书的,其前任责任人承担当然责任人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篇7:商户消防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1.各商铺消防组织制度健全,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2.各经营业户必须配备齐全消防设备,消防设备须有明显标识,灭火器完好率必须100%且放置在明显位置。

3.各经营业户必须学习掌握消防安全知识,达到100%的普及培训率。

4.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部门及社区关于火灾隐患检查要求整改,整改必须是无条件的,达到100%的完成率。

5.相互配合,确保不发生各类火灾事故。

二、保证措施

1.经营业户必须严格的服从社区关于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消防安全设施的完好和制度的落实。经营业户须对员工消防知识培训,使员工能不断的增加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对初发火灾的自扑自救能力。

2.经营业户必须严格的执行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不许占用公共走廊,不许挪动消防设施,严禁室内烟火。

3.营业户所经营的商品必须符合消防安全,商铺内严禁存放煤气、汽油、酒精、雷管、炸药等易爆危险品。

4.经营业户要严格遵守消防制度,建立消防隐患记录,严禁私拉乱用电源,严禁用电炉取暖、做饭等。

5.经营业户对商铺的电源要人走断电,人走关灯,对热水器、电脑等设备要人走断电,业户不准私拉电源,严防电器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6.不得改变商铺的原配消防设备,经营业户新增的消防设备须与原配设备相匹配,不能影响原配设备的功能及使用。

三、责任

凡是违反责任书规定,工作失职、防范不利造成火灾事故的,由责任方负责,造成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四、本责任书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持壹份,本责任书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执行,负责人如有变动,继任者继续履行责任。

甲方:________(公章) 乙方:_______(公章)

负责人:_______ 负责人:_____

篇8: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

“十三五”时期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及单位主体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在推进消防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及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稳定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也有在一些地区、的总要求, 全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部门和单位存在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 消防安全基础仍然薄弱的情况, 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消防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突出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实践, 对构建“十三五”时期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新格局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二、“十三五”时期政府、部门、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一) 各级政府对“统一领导”缺乏足够重视及领导。

从“十三五”期间的消防工作总体上看, 地方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和驾驭体现在较浅层次, 主要体现在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文件落实文件, 满足于形式, 制定颁发落实措施较少, 落实措施工作机制和奖惩、督促机制流于形式, 缺乏强有力的“政府统一领导”机制, 加之政府工作千头万绪, 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不够, 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消防经费投入也不不足, 致使消防工作“叫好不叫座”, 即使有分工, 也只是消防部门汇报一次抓一次, 检查一次整改一点, 领导意识缺乏、监管意识薄弱、主体意识淡漠, 缺乏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消防工作的理念, 形不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消防格局。

(二) 职能部门“依法监管”缺乏的主动性协调性。

各部门消防意识淡薄, 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认为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事情, 对行业监管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监管失之于软。虽然职能部门能够长期配合开展联合执法, 基本上形成联合执法整治隐患的共识, 但是缺乏联合执法的工作流程机制来保证联合执法的效果, 通常是凑人数的多, 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结果是各行其是, 效果和力度大打折扣。同时部门监管依赖于主要领导人的零时性工作安排, 口头要求多, 按规章制度检查整改的少, 企事业单位没有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消防管理制度, 即使形成制度大部分也成为挂在墙上的虚要求。

(三) 社会单位“全面负责”的主体责任意识严重缺乏。

《消防法》虽然规定了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和管理要求, 但是仅靠以消防机构为主力的监督检查全面靠实责任制显然不够现实, 单位的安全管理没有实现“常态化”, 在主观上, 认识不足造成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没有有效落实, 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混乱, 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应付思想严重, 总是检查一次, 整改一点, 单位存在的隐患难以彻底根除。2.4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意识不足和消防常识淡薄。

调查显示, 我国46%的民众对消防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 26.6%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 这还是中东部地区人口指标数据, 西部地区两项数据将高于西东部10个百分点以上。同时由于在消防宣传教育方面, 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只是时不时的开展一下宣传, 没有将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科技、普法、就业、教学、安全生产内容, 有偿宣传还是当前消防宣传的主流, 使有相当比例的人未得到过系统的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应急训练, 直接导致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意识不足和消防常识淡薄, 此外, 还有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在出租屋、城乡结合部等条件较差的地方, 消防安全意识更加缺乏。

三、“十三五”时期构建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一) 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消防安全“统一领导”的工作职责

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政府落实消防工作领导责任必须纳入法制化进程。要切实将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其他副职应履行的消防工作职责定性, 定量分解, 以法律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加以明确。推动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通过举行联席会议、逐级督促检查、消防工作考核和奖励等措施, 促使消防安全职责得到履行。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主要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政府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分别对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落实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 协调、督促各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研究、制定加强消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县级以上政府消防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二) 要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责任考评问责机制

在年初召开 (省、市、县) 消防工作会议, 由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由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由主管部门与与辖区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状和考核规定, 重点加强对各单位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情况的监督考评工作。在每年年底, 对辖区单位的消防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组织抽查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单位, 实地检查各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通过打分, 评选出先进单位和个人, 并给予表彰奖励。同时突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问责原则, 形成消防安全责任“经常化”问责格局。笔者所在的云南曲靖市制定了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 建立“责任明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具体明确规定了各类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方式和结果应用。

(三) 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的联动制约机制

社会化消防工作不能单靠消防部门“单打独斗”来实现, 一定要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联合执法的良好格局才能有效推动社会化消防工作的进程。一方面要全力抓好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机制的落实, 不断强化行业纵向管理职能, 狠抓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发挥联席会议监督、交流的平台作用。市政府坚持联席会议制度, 督促指导会议成员单位落实消防工作的组织制度、检查措施、隐患整改、考核奖惩等工作, 加快了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行业、部门和单位消防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要建立安全评估制度, 完善综合性的前置行政许可法规, 使其成为消防工作的有力助推, 对消防公共设施建设、消防产品售卖、竣工验收审核、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等相关检查验收工作, 要建立政府牵头, 部门协作, 消防参与, 共同签字通过的良性监管工作机制, 使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成为常态, 提升消防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为消防执法提供良好的法理环境。

(四) 要进一步推动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按照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为出发点, 推动各级政府部门要自觉把消防工作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中来研究, 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来抓, 形成完备高效地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把消防工作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层层签定社会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 依法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推行标准化管理。

(五)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企业单位自我监管机制

以深入贯彻公安部61号令为着力点, 采取强有力措施, 增强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督促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 健全各项消防工作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自除制度, 规定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查出的火灾隐患和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 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 制定整改措施, 保障整改资金,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促进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 从根本上提高单位自身消防管理水平, 增强单位的防御火灾能力, 逐步完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同时创新思路, 将法定代表及相关人员通过消防安全专业培训纳入企业、场所开办必备条件, 建立信用安全等级制度, 加强信用安全评估与银行贷款、投资规模相联系, 政府扶持优惠政策相挂钩, 提高公众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的主动意识。

(六) 进一步强化宣传提高全民积极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

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 消防宣传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拓展消防宣传渠道, 扩大消防宣传的力度、深度。只有通过各种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的宣传形式和手段, 积极扩大宣传面, 普及消防法律知识, 安全常识和消防信息, 才能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这就要求加强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的同时, 还要加大对此的宣传教育、指导和规范, 发挥其在规范全社会消防行为中的自我规范作用, 提高相对人的消防法制意识, 更好地配合消防执法, 从根本上优化消防执法环境, 减少和避免因相对人不懂法而不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带来的法律自由空间。在新形势下,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采取措施, 把加大消防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 深入开展消防法制宣传, 普及消防消防法律常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使之深入到政府各部门, 机关、团体、企业、事单位的直至社会各个层面, 形成单位和公民自觉遵守, 消防部门依法监督管理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云南省消防条例》

[3]国务院办公厅《消防工作考核办法》

篇9:商户安全消防责任书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消防法律体系法律地位

个体工商户在中国的历史起源于1978年,发展到今天已有三十余年,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生产力,据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到2009年7月份,广西的个体工商户已累计达到1205500户,繁荣了当地的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随着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消防行政执法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么个问题:个体工商户在新颁布的《消防法》中的法律地位究竟是怎么样的,是看作个人还是归类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个体工商户的消防行政处罚法律文书如何正确下发?个体工商户发生火灾如何正确处理?翻阅所有有关涉及消防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相应的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行政法解释、司法解释)均没有明确个体工商户在消防法律中的法律地位问题。

新《消防法》第60条第一款规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该条第二款“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第67条中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给予警告处罚”。我们的法律并没有给单位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刑法学的单位犯罪中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的单位,包括五种单位:公司(公司法规定的两类公司)、企业(公司以外的其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机关(指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各级人民政协组织是按国家机关对待的)、团体(不同人群的自治组织,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私营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要看它是否具有法人资格。私营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的,按单位犯罪处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其犯罪行为按自然人个人犯罪定罪处罚。很显然,在刑法学中,个体工商户是不能归类于“单位”的,只能按个人犯罪处理。在民法中,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成立。个体工商户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个体工商户并非一类独立的民事主体,而是包含在自然人这种民事主体中。其特征是:1、个体工商户是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个体工商户从事工商经营(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 3、须依法登记(有经营能力的城镇待业人员、农村村民以及国家政策允许的其他人员,可以申请,经户籍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4、个体工商户业主须亲自经营(并不雇工,可带1-2名学徒,可请3-5名帮手)5、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字号属于财产权,自然人姓名属于人身权)。但是,我国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是1987年颁布的,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的个体工商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早已超出了当时立法的设想,有的总而言之,区别是否个体工商户,我们可以不管,只看营业执照便是了。

依照民法通则规定,自然人与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均属于自然人范畴。依照商法之规定,我国目前的企业只有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等几种(备注:公司属于企业的一种)。可见,个体工商户是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区别,不能混淆。

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主要指公安部令)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似乎已包含了个体工商户或者是“单位”本身就已包含了个体工商户,但依照我国法律到目前还没有对单位给予法律意义上的解释,法理解释也没有,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比方说,个体工商户发生火灾了,消防大队要对它进行处理,依照《消防法》第四十七条第(六)项之规定,只能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法律上的适用不能模棱两可,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定——法律谚语: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为确保“依法行政”的有效推行,很有必要对此进行司法解释,才能确保消防执法有法可依。

上一篇:审计环境论文下一篇:医院院感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