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腿与丑腿说课稿

2024-04-18

美腿与丑腿说课稿(共8篇)

篇1:美腿与丑腿说课稿

美腿与丑腿高二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腿与丑腿高二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分析

《美腿与丑腿》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理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往往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单元教学目标是品味这些散文的情趣和理趣,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美腿与丑腿》是富兰克林的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通过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生观,肯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否定了悲观的人生态度。作者重点分析悲观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的危害,告诫那些悲观的人必须改掉自身的恶习。短文写于两百多年前,但今天读来仍能让人感觉到它的现实意义。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文中提到的两种人生观就会存在;富兰克林所批评的悲观的人生态度仍然在影响着今天许多人的`心灵,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所以对于今天的青年,这篇文章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本文的标题“美腿和丑腿”,巧妙地隐喻了文中提到的乐观和悲观两种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强化了说理的力度。

二、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这篇短文的中心观点,明确论证的过程,理解美腿与丑腿的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赏析哲理性散文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正确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高二学生由于缺乏生活体验,理解相对抽象的生活哲理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人生观;弄清题目与课文观点的关系;从课文的布局结构上获得一些写作的启示作为教学的重难点。总之,目标的设置上采取分层教学,由易到难。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阅读感知,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简单问题独立完成,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通过一道心理测试题引出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是检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是思考问题: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论证的?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3、研读课文,质疑讨论:

(1)、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哪些例子作为论据?

(2)、作者为什么要将分析重点放在悲观的人的处世方式及其后果上?

(3)、作者在本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设疑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形成研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完成下列思考题:

作者写美腿和丑腿的作用是什么?注重以学生为本,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5、拓展迁移:看图片谈认识。学以至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

6、小结。总结全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并用知识去感悟生活,用文字去表现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的辅助使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的展示,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八、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上突出授课的重点,做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的力度。

篇2:美腿与丑腿说课稿

富兰克林

我有一位研究哲学的老朋友,由于饱经世故,时时谨慎、留神,避免和这种人亲近。他像一般哲学家一样,备有一个显示气温的寒暑表,和一具预示晴雨的气压计;但什么人有这种坏脾气,世界上还没有人发明什么仪器,可以使他一看便知,因此他就利用他的两条腿;一条长得非常好看,另一条却因曾逢意外事件而呈畸形。陌生人初次和他见面,如果对他的丑腿比对他的好腿更为注意,他就有所疑忌。如果此人只谈起那条丑腿,不注意那条好腿,这就足以使我的朋友决定不再和他作进一步的交往。这样一副大腿仪器并非人人都有,但是只要稍为留心,那种有吹毛求疵恶习之流的一些行迹,大家都能看出来,从而可以决定避免和他们交往。因此,我劝告那些性情苛酷、怨愤不平和郁郁寡欢的人,如果他们希望能受人敬爱而自得其乐,他们就不可再去注意人家丑腿了。

篇3:美腿与丑腿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遭遇总是有顺利有不顺利;无论在什么交际场合,所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总有讨人欢喜的和不讨人欢喜的;无论在什么地方的餐桌上,酒肉的味道总是有可口的也有不可口的,菜肴也是煮得有好有坏;无论在什么地带,天气总是有晴有雨;无论什么政府,它的法律总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法律的施行也是有好有坏。天才所写的诗文,里面有美点,但也总可以找到若干瑕疵。差不多每一张脸上,总可找到优点和缺陷;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

在这些情形之下,上面所说两种人的注意目标恰好相反。乐观的人所注意的只是顺利的际遇、谈话之中有趣的部分、精制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气等等,同时尽情享乐。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他们的言论在社交场所既大煞风景,个别的还得罪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和人格格不相入。如果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这些怏怏不乐的人倒是更堪怜悯。但那种吹毛求疵令人厌恶的脾气,也许根本从模仿而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习惯。假若悲观的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恶习对于他们一生幸福有如何不良的影响,那么即使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还是可以矫正的。我希望这一点忠告可能对悲观的人有所帮助,促使他们去除恶习。这种恶习实际上虽然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行为,但是它却能造成终生的严重后果,带来真的悲哀与不幸。他们得罪了大家,大家谁也不喜欢他们,至多以极平常的礼貌和敬意跟他们敷衍,有时甚至连极平常的礼貌和敬意都谈不到。他们常常因此很气愤,引起种种争执。他们如想地位改进或财富增加,别人谁也不会希望他们成功,没有人肯为成全他们的抱负而出力或出言。如果他们招受到公众的责难或羞辱,也没有人肯为他们的过失辩护或予以原谅;许多人还要夸大其词地同声攻击,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如果这些人不愿矫正恶习,不肯迁就,不肯喜欢一切别人认为可爱的东西,而总是怨天尤人,为一切不可爱的东西自寻烦恼,那么大家还是避免和他们交往的好;因为这种人总是和人难以相处,一旦你发觉自己被牵缠在他们的争吵中时,你将感到很大的麻烦。

我有一位研究哲学的老朋友,由于饱经世故,时时谨慎、留神,避免和这种人亲近。他像一般哲学家一样,备有一具显示气温的寒暑表,和一具预示晴雨的气压计;但什么人有这种坏脾气,世界上还没有人发明什么仪器,可以使他一看便知,因此他就利用他的两条腿:一条长得非常好看,另一条却因曾逢意外事件而呈畸形。陌生人初次和他见面,如果对他的丑腿比对他的好腿更为注意,他就有所疑忌。如果此人只谈起那条丑腿,不注意那条好腿,这就足以使我的朋友决定不再和他作进一步的交往。这样一副大腿仪器并非人人都有,但是只要稍为留心,那种有吹毛求疵恶习之流的一些行迹,大家都能看出来,从而可以决定避免和他们交往。因此,我劝告那些性情苛酷、怨憤不平和郁郁寡欢的人,如果他们希望能受人敬爱而自得其乐,他们就不可再去注意人家丑腿了。

(夏济安 译)

题解

曾有一则“心灵鸡汤”,讲的是人生面对遭遇的两种不同状态:任何一件事前,总想“但是”,便一味看到不好的方面,愈加悲观颓丧;而多想“幸好”,就能找到让自己满足满意的理由,快乐开朗起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如此。

人生于世,本不可能事事如愿,因此平衡心态很是重要。在作者看来,乐观与悲观的心态,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格。过分悲观之人,往往凡事抱怨,缺乏宽容,因己及人,对他人也抱以苛刻指摘的态度,如若交友,这种人实在需要避而远之。不过,悲观心态,应与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区别开来。同样是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悲观心态乃是逃避烦恼,忧患意识则是积极面对,归根到底,其实与眼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有关:在于“内心的强大“与否了。(王林晚)

本期“问吧”答案

1.C 中国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2.B 1920年,陈望道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3.A ①战国时没有八仙桌②孝庄是死后的谥号,生前她不可能这样称呼自己③玉米是明朝才传入我国的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是唐代杜甫的诗句,春秋时期不应该出现。4.B 古代将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子时指半夜11时至凌晨1时。5.D 传说古时巴邛人家中有个很大的橘子。剖开有两老叟在下象戏。后称象棋为“橘中戏”。6.B 诽谤之木是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的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的木柱。

篇4:《美腿与丑腿》教案1

1、认识世界伟人富兰克林;

2、学习论证知识: ○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3、严谨的论证结构; ○

4、睿智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苦乐在于心”的道理,引导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教学重点

1、学习多种论证方法;

2、理解作者“苦乐在于心”的道理,引导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教学难点

对比喻论证的理解——为什么要用“美腿与丑腿”为题?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半杯水(实物测试学生)

1、还有半杯水呀!(乐观开朗)○

2、只有半杯水了!(悲观失望)

2、诗句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玫瑰园,一对孪生姐妹。

甲:(被玫瑰刺破了手)这是个坏地方,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乙:这是个好地方,每根枝条上都有花。

4、人物

两百多年前,当美国人民在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而斗争的时候,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领导者。这位伟人是一名科学家,在大气电方面作出过杰出贡献,使人类受益无穷的避雷针就是他发明的。同时,他在哲学领域也有着令人羡慕的成就。他还是北美洲第一个巡回图书馆的建立者、美洲哲学会的组织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创办者。在反英斗争中,他参加起草了著名的《独立宣言》。他代表美国与英国谈判,最终使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这位伟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而在这里,我们将领略他的文学才华,感受他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力。

二、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博学多才,他是爱国者、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回走上独立之路。在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谦逊;决心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个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在反省时若发现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当富兰克林七十九岁时,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花了整整十五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积词汇

分野 矫正 怏怏不乐 大煞风景 格格不入 吹毛求疵 根深蒂固 饱经世故

性情苛酷 郁郁寡欢 体无完肤 怨天尤人

3、自由朗读

四、精读探究

1、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

2、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哪些例子作为论据?

3、面对生活,两种人是怎样的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将分析重点放在悲观的人的处世方式及其后果上?

4、作者写美腿和丑腿的作用是什么? 有的译文标题为“苦乐在于心”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哪一个更好? ——明确:

1、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的“苦”与“乐”的不同感受。

2、见第二段„„

3、第一问见第三段。这一段有四分之三以上篇幅都在论述悲观的危害,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前一种观点的,即希望人们乐观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处想。作者这种人生观实际上也代表了大多数美国人的人生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像富兰克林这样的美国开国功臣,对于确立绵延不绝一以贯之的美国精神,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4、最后一段,作者以他的一位“研究哲学的老朋友”为例,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要谨慎判断对方是哪一种人。这位哲学家有一条美腿、一条丑腿。这两条腿对哲学家的作用就像寒暑表和晴雨表显示气温气压一样,能够帮助他检测出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的人生观。在哲学家这里,“美腿”“丑腿”已经成为了两个符号,别人对它们的关注程度,显示着这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虽然我们没有这样一副“大腿仪器”,但是也要留心对方是否有吹毛求疵一类的行迹,如果对方果真是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决定避免和他们交往”。文章结尾,作者再次告诫“那些性情苛酷、怨愤不平和郁郁寡欢的人”:如果希望“受人敬爱而自得其乐”,你们就一定要乐观起来,再也不要只注意到事物不利的一面了。

五、研讨体悟

1、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

2、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3、乐观、悲观不仅仅指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是指人内在的性格倾向,是一种心理行为。针对这两种心理行为,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认识? ——明确:

1、论证结构:提出观点——举出实例——对比论证——比喻作结。论证过程是: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举出现实生活中几组互为对比的例子,再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分析乐观的和悲观的两种人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相反的观点导致的不同的命运,重点分析悲观的人的命运,最后以美腿和丑腿为喻,告诫那些悲观的人要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畅所欲言„„理解作者“苦乐在于心”的道理,引导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

六、总结全文

篇5:美腿与丑腿(教师中心稿)

富兰克林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人生观。

二、弄清题目与课文观点的关系。

三、理清思路,弄清段与段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由于个性和成长历程的差异,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却屈指可数。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看看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

题:若是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掉在地上的会是什么?

A.高价宝石 B、瓶盖 C、镜子的碎片 D、硬币

选A:“真幸运!”“真是不可思议的经验!”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无谓的灾害,你也是能乐在其中的类型。你的幸福指数是70G。

选B:也许你自己不觉得,但是你其实有点悲观的倾向,不过,不妨试着稍微改变一下看事物的观点,这么看来,你好像不太可能会看破红尘哦! 你的幸福指数是50G。

选C:因为发现漂亮的东西而想靠近看看,结果却怕自己会被玻璃碎片割伤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这么悲观。你的幸福指数是30G。

选D:你是很乐天的人,不过,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够随性地歌颂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数是90G。

由于生活态度的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达官贵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罢,谁不想自己活得滋润些、幸福些呢?那么,该怎么做,或者说,我们该有怎样的心理建设,才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今天,我们借助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DDD《美腿与丑腿》,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花几分钟时间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划出来

2、理清思路

请一位同学概述本文行文结构,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本文共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另一种人却得不到幸福。”第二部分论述了两类的不同之处及其造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用“美腿与丑腿”的`例子说明了怎样鉴定悲观者并为悲观者指明出路。

(投影)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了两类人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

1.世界上万物都有美有丑

2.两类人对事物的着眼点不同,结果就不同

第三部分:怎样鉴定悲观者

三、再读课文,筛选信息

提问:本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作者又是怎样进行阐述的?

分别找学生来筛选信息,找出观点。

明确:(投影)

1.观点不同,苦乐的心灵感受也就不同

2.悲观者必须改变注意目标,去除恶习

3.悲观者不要再去注意别人的丑腿了

四、研究探讨,深入体会

提问:文章为何以“美腿与丑腿”为题?(投影)

本文是一篇告诉人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论文,文中作者的观点很清楚,提倡为人要积极、乐观、向上,批评了热衷于苛刻、怨愤和不平的人生态度。可是文章的题目却是“美腿与丑腿”,这与文章的内容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富兰克林会用这么个“题不对文”的题目呢?

明确:在文章中,“美腿”与“丑腿”本是作者的一位研究哲学的老朋友的两条腿,“一条长得非常好看,另一条却因曾逢意外事件而呈畸形”。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不见得真有这样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或者是说即使有这样的朋友,也不见得有这样的两条腿。作者用这两条腿只是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说明悲观者的人生态度,一个陌生人如果见面后只注意、只谈论他的丑腿而不注意他的美腿,那他一定是个悲观者,我们就应该注意慎重和他们这样的人交往。所以“美腿”与“丑腿”在这里就像显示气温的寒暑表和预示晴雨的气压计一样,成为了鉴定“乐观者”和“悲观者”的一副仪器了。

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但每一事物都有美与丑两方面,更多的注重事物美好一面的是幸福者,而更多注重事物丑的一面的人则是不幸的,那么“美腿与丑腿”就成了鉴别这两种人的“仪器”。用这个鉴别“乐观者”与“悲观者”的“仪器”为题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五、知人论世,介绍作者(投影)

篇6:美腿与丑腿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了解富兰克林和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鉴赏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隽水的语言。

3.感受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不懈的拼搏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鉴赏真挚的情感和耐人寻味的哲理。

难点:文中“追求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感情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

你了解《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吗?你知道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吗?这些名人给人类留下的财富,不仅仅是伟大的作品,更有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富兰克林和罗素的精神世界,共同感受伟人的超凡风彩。

二、研读课文:

(一)、《美腿与丑腿》

1.整体感知:

(1)了解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博学多才,他是爱国者、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回走上独立之路。在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谦逊;决心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个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在反省时若发现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当富兰克林七十九岁时,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花了整整十五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2)学生浏览课文圈出作者的观点。

(3)讨论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乐观积极的人受人喜爱、尊敬从而获得幸福,悲观消极的人令人生厌、憎恶,因而一生不幸,希望人们摒弃消极悲观,拥有积极乐观。作者的主张:希望人们乐观积极,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处想。

文章以“美腿与丑腿”为题,联系全文,试分析它们各象征着什么?

明确:“美腿”象征优点、长处、积极的一面;“丑腿”指缺点、短处、消极的一面。

2.研读探究

(1)作者开头就说:世界上有两种人。通读全文概括这两种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明确:分别指乐观积极的人和消极悲观的人。

(2)第二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论证什么观点?作者又是怎样来论证这个观点的? 明确:作者运用了排比;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采用举例论证法。

(3)①第三段采用对比论证法。作者具体的谈了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分别是怎样对待这个两面性的世界。

(学生读读相关的句子)写乐观人的有:“顺利的际遇”“有趣的部分”等等。

尤其要注意写悲观的人的字词:“只是坏的一面”“怏怏不乐”“格格不入”“吹毛求疵”“令人厌恶”“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习惯”“恶习”“怨天尤人”等等。

提问:作者为什么用“吹毛求疵”和“恶习”等词?体会作者的情感。(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明确:对待事物,我们不可“吹毛求疵”,一切只看它坏的一面,而“养成了习惯”可能看问

题就只是看坏的一面了。那么乐观结局会怎样,悲观的结局又怎样?乐观带来幸福,悲观带来悲哀与不幸。(学生读悲观带来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看问题时,更强调哪个方面?(强调看优点,要乐观)

穿插一个故事。说一位老太太天天哭泣,因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开洗衣房,二女儿卖雨伞,下雨的时候老太太就担心大女儿的洗衣房生意不好,天晴的时候就担心二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所以天天哭。有一天,她的邻居告诉老太太反过来想,结果老太太天天笑呵呵的。引导学生讨论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观点。

②第四段采用比喻论证法。本段写朋友的处世方法,他的朋友是如何处世的呢?(请学生读出相应的话。)

明确:“如果对他的丑腿比对他的好腿更为注意”,朋友的态度,只是“有所疑忌”;“如果此人只谈起那条丑腿,不注意那条好腿”,结果,“不再和他作进一步的交往”。美腿与丑腿的寓意:美腿是优点、长处;丑腿是缺点、短处。

(3)阅读最后一段,说说“美腿仪器”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可以测知一个人是否只有悲观,只注意别人丑腿的仪器。

(4)本文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已观点的?

【明确】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层层分析,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乐观的好处,悲观的危害,同时作者还成功运用了例证法和喻证法。

(5)总结文章思路怎样?

明确:作者开篇提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的苦与乐这一论题,然后举出现实生活中几组互为对比的例子,再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分析乐观的和悲观的两种人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相反的观点导致的不同的命运,重点分析悲观的人的命运,最后以美腿和丑腿为喻,告诫那些悲观的人要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论证的思路:提出观点一举出实例一对比论证一比喻作结。

3.阅读迁移:你认为你自己是个悲观的还是乐观的人?说说看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

1.介绍罗素

罗素是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他在将近一百年的生涯中,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人文科学领域,都有极大建树,一生写过七十多部专著,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素同时又是个文学家,尤其到了他的晚年,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为什么而活着》即是他写的一篇思想随笔。(略讲)

2.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结构

全文结构:总(第1段)──分(第2-4段)──总(第5段)

(1)概括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

(2)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4)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5)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

明确:(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开门见山的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命题作了响亮的回答: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3)作者也以像追求爱情一样的激情去追求知识。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人类心灵;二是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威力。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4)“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5)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确实罗素他追求激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他追求爱情,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6.总结:这篇文章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可见它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的亮出了自己的思想。

8.讨论:①作者在文中提出三种支配自己一生的激情,其中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说说理由。明确:各抒己见,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②同学们,你们都还青春年少,在你看来,你们应该为什么而活?

明确:各抒己见,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罗素在这篇短文中提出自己因三种理由而活: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和同情苦难。中学生人生阅历较浅,这三点究竟哪一点最能引起自己共鸣,可能答案各异,甚至难以回答。但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后两种理由并加以具体阐发。第一点理由应允许学生讨论但不宜过于渲染。“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的讨论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附:板书设计

论点 : 不同观点导致苦乐两种不同的人生

遭遇有顺利有不顺利

摆事实诗文的美和瑕疵

人的优点和缺陷、长处和短处

美腿与丑腿论证 :乐观的人讲道理

悲观的人悲观的原因及后果

检测人生观的“大腿仪器”

结论:告诫悲观者“不可再去注意人家的丑腿了”

悲观产生的原因 :

恶习→态度、心理行为→严重后果,真的悲哀与不幸

我渴望爱情 带来狂喜 摆脱孤寂 构造美好生活

追求知识 了解人类的心灵 全人类领悟自然科学 参透社会科学 真善美会么

而同情苦难者 不幸的儿童 可怜的老人 无辜的平民

篇7:《美腿与丑腿》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美腿与丑腿》是美国18世纪理性启蒙时代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外交家、科学家富兰克林74岁时的作品。文章把世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乐观、积极,凡事惯于从正面着眼的人;一类是悲观、消极,对于一切人与事都吹毛求疵的人。这两类人的人生境遇截然不同,幸福与乐观相伴,不幸与悲观相随。文章重点论述了悲观者由于自身性情苛酷、怨愤不平、郁郁寡欢而导致悲哀与不幸的严重后果,警示人们应自省自察、宽容待人、乐观处世。

阅读此文,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富兰克林不仅敏于洞察世态人情,而且到了老年仍能保持着纯净的赤子情怀。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说理严密的特点,感受质朴的文字中闪烁的哲理光辉,引导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

关于本篇课文的教学定位,笔者认为,应上成做人课,而不是一堂单纯的文章技巧讨论课;应该是一堂语文课,而不是一堂政治理论说教课;应该是一堂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引下的自主探究课,而不是一堂传统型的教师分析课;应该是一堂学生自读课,而不是一堂教师讲读课。因此,所有问题的设计,均从这些定位上来着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词语。

理解作者的观点。

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鉴赏文章的哲理美。

情感目标:

理解《美腿与丑腿》一文“苦乐在于心”的道理,引导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

三、教学重点

以学生诵读讨论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提示引导,体味本文“苦乐在于心”的哲理美。

四、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文中的“悲观”的生活情态所指。它不单纯是牢骚,而是那种全无自省自察之意且惯于苛责别人的恶劣做法。

五、教学准备

PPT等多媒体相应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两组美丑对比鲜明的图片,请学生说说更喜欢哪一组。

(二)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多媒体显示: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的“美腿”与“丑腿”各指什么?

(3)爱看“美腿”者与只见“丑腿”者分别是哪两类人?

解决问题(1),明确:

一个人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的“苦”与“乐”的不同感受。

解决问题(2),明确:

“美腿”——优点、长处、好的东西、积极的一面……

“丑腿”——缺点、短处、坏的东西、消极的一面……

解决问题(3),明确:

这两类人应该分别指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

运用汪国真的诗《乐观与悲观》(节选)来深化文章的主题。

补充投影:

《乐观与悲观》(节选)

◆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

◆悲观,是因为短视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乐观,是因为卓识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

◆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

2.学生再读课文(快速默读),进一步认识文章的主题;并提出以下问题深化学生的思维。

(1)上述两类人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现?

明确:

顺利的际遇、有趣的谈话、精制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气、尽情享受……

——乐观主义

所想和所谈的只是坏的一面。心情怏怏不乐、言论大煞风景、与人格格不入、不肯喜欢一切别人认为可爱的东西、怨天尤人、自寻烦恼……

——悲观主义

(2)思考题:现实生活中,你自己有无只见“丑腿”的经历?

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使之不偏离文本。

(3)是什么原因导致悲观主义者只见“丑腿”不见“美腿”,生活得“怏怏不乐”?

明确:性格决定命运。

(三)探究学习,合作讨论

用大屏幕投影,提出思考讨论题:

1.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每一年结婚纪念日,就要扫一次墓。联系课文,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处在婚姻阶段,总是过多地关注对方的“丑腿”;处在爱情的阶段,总是过多地关注对方的“美腿”。

正确的认识是:要想将爱情进行到底,男女双方就得始终关注对方的“美腿”。

2.富兰克林在对待只见“丑腿”者时,显然也有不足之处;我们怎么去看待他的这一“丑腿”?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教师在此基础上出示《世界历史名人大辞典》一书中关于富兰克林的文字简介部分,

明确:

历史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宽容的,更多的是看到了他们的“美腿”——即优点。

相关知识补充:

■资料卡片: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18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美国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八岁入学读书,但只上了两年的学后,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从工,所有知识基本靠自学获得。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曾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还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活动,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汤姆斯·杰弗逊(另一位美国总统)曾赞誉他为“当代最伟大、最光彩的人物”。

(四)课文总结

大屏幕投影显示:

见人所长,容人之短;

超越古人,完善自我。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后,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笔者仔细斟酌了一番。一是巧设兴趣切入点。考虑到我校学生大多是岳阳市区学生,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在他们之中影响甚广,故以此与另外一组关于环境的图片切入正题,以引起兴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二是紧扣课文基准点。语文课应该切实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因素,这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入课文之后,笔者扎扎实实地设计了几个紧扣课文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只有这样,“双基”才能有效地落实。三是找好生活联系点。教学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笔者设计了几个合作讨论题目,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力求在课文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之间找到一个相关的联系点,学以致用。

在作业设计上,安排的是写一则读后感。这是考虑到高考议论文的文体要求较为明确,而高二本册的练习也以议论文体为主,故力图将平时学习和高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不加重学生负担,字数就只规定了300字,说清楚了所感即可,不必旁征博引。

篇8:美腿与丑腿说课稿

湖南常德市一中邓传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投入感情,在诵读中整体感知、深入领悟的能力。

2.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鉴赏两篇生活随笔情与理的融合。

教学重点

1、把握《美腿和丑腿》对人的深入观察和剖析,文章论证的过程和方法,

2、理解罗素的崇高的品质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资料下载

1、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这些电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学家。他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炉、避雷针、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他酷爱自由和平,反对战争,痛恨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主张维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还经常探索许多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当时最渊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在他出殡的那一天,为他送葬的人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2、伯特兰罗素

伯特兰罗素(1872-1970)系英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及其他文章甚多。他文思敏捷,平均每天写作三千多字。他的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20世纪初,曾震惊数学界的“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是他致力于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而他的逻辑原子主义、中立一元论则为现代西方哲学某些流派开一代先河。例如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分析哲学等,就是受罗素哲学思想的影响,或者以他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罗素还是国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一度成为西方各国左派群众的旗帜。其中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为世人瞩目。

他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1950年,瑞典文学院授予罗素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至19,他来到中国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在此期间,他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这些研究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

二、知识扫描

1、容易读错的字

菜肴(yáo)瑕疵(xiácī)怏怏不乐(yàng)

怜悯(mǐn)矫正(jiǎo)根深蒂固(dì)

敷衍(fūyǎn)纠缠(chán)畸形(jī)

遏制(è)飓风(jù)濒临(bīn)

俯瞰(kān)

2、多音字

分野(fēn)困难(nán)秘鲁(bì)

分外(fèn)责难(nàn)神秘(mì)

震颤(chàn)恶心(ě)解甲归田(jiě)

恶毒(è)押解(jiè)

颤栗(zhàn)厌恶(wù)姓解(xiè)

3、字形辨析

瑕疵(xiá)怜悯(lián)矫正(jiǎo)

遐迩(xiá)伶俜(líng)骄傲(jiāo)

闲暇(xiá)拎水(līn)华侨(qiáo)

假借(jiǎ)高屋建瓴(líng)荞麦(qiáo)

竭力(jié)根深蒂固(dì)

拜谒(yè)谛听(dì)

遏制(è)缔结(dì)

4、词语

分野:划分范围

瑕疵:微小的缺点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矫正:改正、纠正

畸形: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偏于某一方面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足或不高兴的神情。

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怨天尤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

饱经世故:形容经历很多世故。

郁郁寡欢:心理苦闷,很少快乐。

自得其乐:自己感到得意而快乐。

三、整体感知:

(一)《美腿和丑腿》

①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世界上有两种人”。虽然这两种人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比如,“健康”“财富”“生活上的各种享受”。然而在这些基本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却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福。为什么呢?作者认为,一个人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的“苦”与“乐”的不同感受。本文的主要观点即在这一段。

作者论证的过程是: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举出现实生活中几组互为对比的例子,再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分析乐观的和悲观的两种人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相反的观点导致的不同的命运,重点分析悲观的人的命运,最后以美腿和丑腿为喻,告诫那些悲观的人要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论证的思路:提出观点--举出实例--对比论证--比喻作结。

②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哪些例子作为论据?

作者为他提出的观点作具体的论证,主要通过几组互为对比的例子来实现,以此证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遭遇总是有顺利有不顺利”,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会遭遇到事物的两个方面,一面是利,一面是弊。在交际场合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气,政府的法律,诗文的美和瑕疵,每张脸上的优点和缺陷,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这些事物的两个方面必然同时出现在自己面前。作者论证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几乎都能遇到的,所举这些例子也是生活中常见或人人能感觉到的,这就使这种论证有亲和力,有说服力。

(二)《我为什么而生活》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间三段对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也以像追求爱情一样的激情去追求知识。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人类心灵;二是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威力。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他追求爱情,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全文结构:总(第1段)--分(第2~4段)--总(第5段)

四、同步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边陲锤炼捶打唾手可得

B彼此山坡波浪疲惫不堪

C颠沛嗔责缜密瞋目而视

D屹立起讫呓语自古迄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读音能力。B项依次读为bǐ、pō、bō、pí。A项前三个都读chuí,“唾”读tuò;C项依次读diān、chēn、chēn、zhěn,D项依次读yì、yì、qì、qì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自然力,不仅可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体味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

C品评体验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

[解析]选A,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辨析近义词含义的能力。品味:仔细体会、玩味;品评:评论高下。体味:仔细体会;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珍爱:珍重爱护;珍惜:珍重爱惜。

3、阅读《美腿与丑腿》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开头就说:世界上有两种人,通读全文概括这两种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

[解析]:分别指乐观积极的人和消极悲观的人。

②第2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作者运用了排比,这样写句式整齐,语言流畅有气势,强有力地说明了万事万物总有两面性,能更好地证明自已的观点。

③第三、四节中,作者连用了六个“如果”,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解析]:这样写更富有逻辑性,同时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

④在第三节中作者为什么说:“如果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这些怏怏不乐的人倒是更堪怜悯”?

[解析]:“更堪怜悯”是针对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而言,以铺垫下文由模仿而成习惯的人还是可矫的。

⑤阅读最后一节,说说“美腿仪器”的作用是什么?[解析]是可以测知一个人是否只有悲观,只注意别人丑腿的仪器。

4、阅读《敦煌莫高窟》回答后面问题

要到莫高窟,先到敦煌城。据说现在的敦煌,已成了国际旅游城市。高楼林立,夜市通宵达旦。还筑了飞机场,客运繁忙。可三十五年前的那时,只有横七竖八一簇簇灰黄色的土屋。一般是平房,顶多两层楼。街上坑坑洼洼,行人极少,满地畜粪,车过去黄尘滚滚。一丁点儿也看不出,它曾经是古代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上总管中西交通的重镇。想当年异国商贾云集,周边羌胡来归,毡庐千帐,土屋万家,鸣驼啸马,绿酒红裙,繁华真如一梦。

城外沙漠中,残留着一些陈迹。西边有汉代的阳关遗墟和沙洲故城遗墟;北面有汉代的玉门关遗墟;南面沿着疏勒河,有一条高低断续的土墩,是长城烽燧的残余;东面平沙中发现了一些木简、农具、钱币和箭镞,折戟沉沙铁未消,说明它曾是东汉以来戍卒的屯田。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在东南面鸣沙山和三桅山之间峡谷里的悬崖上。

可以想象,万里平沙中这些壁立千仞的悬岩,是洪荒时代雷鸣般的浊流冲刷出来的。但是为什么,那亘古不息、摇天撼地的寥寥长风,那水一般流动着的、填平一切的沉重黄沙,到这个悬岩边上就停止了,宁肯在一旁聚成消长无凭的高高沙山,也不肯进入这小小峡谷?

峡谷从南到北,狭长一千六百多米。有一股地下水从南端冒出来,到北端又没入地下。中间无数百年老树,拔地参天,郁郁森森,掩映着几座古寺。岩壁上古洞(现存四百八十多窟)高低参差,上下五层。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窟四百九十多个。壁画总面积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两千四百多身,还有经卷写本数万,唐宋窟檐若干。据说这些,都只是残留下来的部分,其盛时有窟千余。具体如何,已无可考。无论如何,它不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王朝的作品。只有无数人千余年间代代相继层层累进,才有造就这样的宏构巨制的可能。

如果没有佛教的东来,没有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马其顿东征带来的希腊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在这里和月支、乌孙、匈奴人留下的本土文化,以及汉廷的西征健儿、移徙流民,被贬黜的官吏和迁谪文人带过来的中原华夏文化交汇融合,而产生一种野性的活力,激活了人们创造的潜能,并为之提供了宣泄的渠道,则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向现实性推移。

所以莫高窟艺术,如果说它是一件集壁画、建筑与雕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的话,那么应该说,历史和自然都参与了它的创造。那荒原神奇而又深藏若虚的自然景观,不是更增添了它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吗?那些壁画积淀着岁月递嬗的痕印,或深或浅都成了黄调子。加上部分变色、褪色,班驳脱落,隐显之间,倒反而更加丰富,更加奇幻。其沉郁浑厚处,光怪陆离处,更是出人意表,非人力所及。正如当年锃亮闪光俗不可耐的祭器,后来变成了绿锈斑驳古朴凝重的青铜文物。大自然的破坏力量,在这里变成了创造的力量。鬼斧神工,此之谓乎?

被那斑斓万翠的洪流带着,在千壁画林中徘徊而又徘徊,我有一种梦幻之感。想到历史无序,多种机缘的偶然遇合,在这么长时间里为创造这些作品提供的保证多么难得;想到岁月无情,它历经千百年风沙兵燹保存至今更为不易;想到世事无常,我家破人亡死地生还还犹能来此与之相对尤其幸运,心中不由得充满着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

(选自高尔泰《敦煌四题》,原载第1期《读书》)

(1)文中第三段说“但是为什么,那亘古不息、摇天撼地的寥寥长风……也不肯进入这小小峡谷?”,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可能性”所指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文意概括“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推移的条件是什么?

答:①“可能性”所指的内容是

②“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推移的条件是

(3)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莫高窟艺术“历史和自然都参与了它的创造”?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4)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今昔比较意在表达昔盛今衰之感,感叹岁月无情,世事无常,历史无序,反映出作者对往昔敦煌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敦煌衰落的痛惜之情。

B、作者以写莫高窟艺术来表达对自然伟力的赞颂,进而表达了对自我人生的思考,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怀,使文章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学者式的行文风格。

C、“大自然的破坏力量,在这里变成了创造的力量。鬼斧神工,此之谓乎?”作者感叹莫高窟艺术历经千百年风沙兵保存至今已是很不易,由此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虚无之感。

D、此文意在感悟历史,感悟自然,以自然的永恒来反衬历史的变迁,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艺术遭到破坏的深深的忧虑,从而体现了作者对民族艺术保护的责任感

E、虽然历史无序、岁月无情,莫高窟艺术却历经千年依然存在,而且焕发出更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作者由此感悟自身,既有劫后余生的幸运,又有历经坎坷而弥坚的人生执着,获得心灵的升华,不由心生感激。

[解析](1)反问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赞叹,也表现了莫高窟周围自然环境的神奇。(需答出手法和作用)

(2)①莫高窟艺术只可能由无数人千余年间代代相继层层累进而造就。

②外来文化、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融合产生野性的活力,激活了人们创造的潜能,并为之提供宣泄的渠道。(中外文化的融合概括须全面)

(3)莫高窟艺术是由无数人千余年间代代相继层层累进而造就的,是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而自然的破坏力量更增添了它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从历史和自然两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4)B、E(A、无“昔盛今衰之感”,也无“对往昔敦煌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敦煌衰落的痛惜之情”;C、表现了“人生虚无之感”错;D、无“对莫高窟艺术遭到破坏的忧虑”,也没有写到对莫高窟艺术的保护。)

第二课时

一、能力引擎

(一)《美腿和丑腿》

1、《美腿和丑腿》为什么要将分析重点放在悲观的人的处世方式及其后果上?

第三段承接上一段段意,作者分析了两种人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相反的观点导致的不同的命运。一种人是乐观的,他们往往注意到事物中有利的一面。另一种人是悲观的,他们只注意到不利的一面,并且“永远感到怏怏不乐”,甚至“得罪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和人格格不入”。作者在这一段重点论证了后一种人,详细分析了悲观给人带来的危害,并告诫悲观的人要改变自己。作者认为,悲观的人生态度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模仿”的。他对悲观的人提出忠告,“即使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还是可以矫正的”。因为如不及时矫正恶习,虽然它表面看来只是一种态度和心理行为,但却会“造成终生的严重后果,带来真的悲哀与不幸”。它将会导致的后果就是,使人只注意到事物不利的一面,对周围的人吹毛求疵,得罪了许多人,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与之交往,更没有人愿意看到他的成功。在他遇到困难时人们不仅不会挽救他,还会落井下石。在这一段的最后,作者提醒读者,对那些“不愿矫正恶习”的人,“大家还是避免和他们交往好”;否则,“你将感到很大的麻烦”。这一段有四分之三以上篇幅都在论述悲观的危害,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前一种观点的,即希望人们乐观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处想。作者这种人生观实际上也代表了大多数美国人的人生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像富兰克林这样的美国开国功臣,对于确立绵延不绝一以贯之的美国精神,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2、以“美腿与丑腿”为题,这与文章的主要观点之间有何关系?

本文是一篇告诉人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文章,文中作者的观点很清楚,提倡为人积极、乐观、向上,批评了热衷与苛酷、怨愤和不平的人生态度,和“美腿与丑腿”粗看似乎没有联系,但尽管世界上的事物有千千万万,但每一事物都有美有丑两方面,更多的注重事物美好一面的人是幸福者,而更多注重事物丑的一面的人则是不幸的,那么“美腿与丑腿”就成了鉴别这两种人的“仪器”。题目的美腿和丑腿,其实巧妙地隐喻了文中提到的乐观和悲观的两种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强化了说理的力度。

(二)《我为什么而生活》

“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时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孤寂,深不可测的深渊。”句中破折号后的话应怎样理解?

这是对富含哲理的语言的理解,那么井然是对破折号后的内容的理解,那自然要密切结合破折号前的语言进行整体理解。而句中的破折号是表示解释说明的,那后面的语句是解释前面的“孤寂”的感觉的。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深渊中。

二、迁移运用

(一)金题点击

1、(全国)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解析]本题考查在一定的语境中仿写句式,要求比较明确。它提示考生从“内容、句式、修辞方法”上去考虑对应问题。从内容上看,“悲观者”与“乐观者”相对,悲观者认为希望渺茫,那么,乐观者也应该认为希望隔得不远;乐观者认为风有益于你,那么,悲观者就应该是认为风有害于你。从句式上看,句①的分号前是一个假设复句,那么,后面所造句子,就应该是一个假设复句;句②中,分号前一个“是字句”加一个“把字句”,那么,分号后所造的句子也应该是一个“是字句”加一个“把字句”。句式的要求除在题干中有“使分号前后句式对应”的提示外,还在留出的横线上用标点给以限制和暗示。从修辞方面看,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那么,所造的句都应该运用比喻。

示例:①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②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2、(全国)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但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仿写题,而相当于诗歌写作题。仿写格局已从句子内部走向外部,从部分走向整体,从单句的简单重复走向语境的全面营造。例子本身是一首精致隽永的诗,仿写的句子也应该追求诗味,尤其是诗的意境。答题时,要借鉴所给句子的写法,重新选择另一事物,通过比喻的形式,再造一个形象。因此,必须对自己所选择的事物有一个整体的构思,要有自己新的创意。此题对仿写的内容没有做任何限制,但从例子来看,本体和喻体各系统中都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领属关系。本体中,“海”是层次较高的本体事物(总体意象),“浪花”、“涛声”、“鱼虾、海鸥”是层次低的或领属于海的本体事物(具体意象);喻体中,“字典”是高一层次的喻体事物(总体意象),“部”、“音序”、“文字”领属于字典的喻体事物(具体意象)。四个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意境),四个比喻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意境)。选择形象必须符合这个条件,这是此题的难点。另外,仿写时还要组成排比的形式。

[答案](1)山是大地的一首乐曲:岩石是基调,树涛是旋律,溪流是大山的节拍。

(2)天空是一篇美妙诗章:晨曦是开头,晚霞是结尾,飞鸿、归雁是它的标点。

(二)互动空间

1、我们在“家电”身上似乎能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写一段以某种家电讽喻或提示人类的文字。

例句: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别人的摆布。

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气候,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解析]冰箱--自认为勤勤恳恳,为保鲜食品提供庇护;但是,自身却始终是一副冰冷的心肠。

洗衣机--不停地鸣叫,向主人邀功请赏;可是,一向把合作伙伴--水,抛之脑后。

2、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解析]题面规定了三项要求:①另选一事物;②写出一种情境;③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①应选一具体事物作描写对象;②前一句点明描写对象;③前两句表现一种情境;④第三句点明思想感受。据此,可以这样写: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眼界就窄了。又如:荒地的种子,你怨天尤人时,生命的希望就小了。

三、课文悟写

(一)精彩写法揭秘

用对比进行说理是《美腿与丑腿》一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在说明问题时注意将两种人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说明,一种人注意好的、有趣的东西并能尽情享乐,另一种人则注意坏的方面,结果往往大煞风景,所以前者得到幸福,后者失去幸福。通过对比,进而引出朋友对人的态度,用“腿”来测别人,以此来确定是否深交,这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这种对比贯穿全文,从而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二)读写拓展创新

1、仿照例句,从生活中选取一个恰当的事物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例句:彩虹

正面: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人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事物:

正面:,。

反面:,。

[解析]事物①:圆规

正面:规规矩矩,从不越雷池半步。

反面:永远规范别人,从来不规范自己。

事物②:哈哈镜

正面:扭曲自己,带给他人欢乐。

反面:因为自己腰板不直,才很难透视他人的正直。

2、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章,要求表现丰富的哲理

[示例]茫茫中华史,从未忘记幸福的存在。有过去、有现在、还有未来。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为它遭弃了;李白是痛苦的,因为朝野乱了,于是,时间在追问历史:“何为幸福?”我追着时间在后现代的荒原上呐喊:“幸福在于自己的心!”

世界万象,无所不有。幸福,只有用心而且懂得去接受的人才能幸福。有些事,就像哈哈镜与玉面镜的结合,从这面看,很好看,另一面,丑死了。给一个选择的机会,你是选好看的一面还是丑的一面?幸福在于自己的把握,或者,你对着丑的一面时万般痛苦,忘记了翻过来,于是,幸福与你只是一镜之隔,却隔若汪洋。有些人注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看这样的镜子会翻看不同的一面,于是,幸福属于了他们。

(摘自高考海南省满分作文《思维,请守住幸福》)

四、同步练习

一、下文是对《我为什么而生活》的另一种翻译,阅读后回答问题

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会为了________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他一切。其次,爱情可以__________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___________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虽然它对一般的人类生活也许太美好了,但正是我________爱情所得到的最终发现。

1、依次填入空格中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体验脱离观察经过

B.体会脱离体察经过

C.体验摆脱体察透过

D.体验摆脱观察透过

[解析]D,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体验领会。脱离:离开某种环境或断绝某种关系;摆脱:脱离牵制、束缚、困难等不良的情况。观察:仔细察看;体察:体验和观察。经过:通过;透过:穿透

2.下面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因果倒装句,强调的是“原因”

B.“如此有力”说的是为了获得爱情宁可牺牲一切。

C.“孤寂”指的是对生命消亡的感受。

D.“天堂的缩影”、“人生境界”、“最终发现”是同一个意思。

[解析]C(非“生命消亡”,就是“冰冷死寂”之意)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们对物、对人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主要也就在于此。

②我渴望知道星星为生命闪闪发光,我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的流转。

③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他们的言论在社交场所大煞风景,个别人还得罪许多人,他们到处与人格格不入。

A、分野企图以至B、分界试图以致C、分界企图以至D、分野试图以致

[解析]D(“分野”是划分范围的意思,“分界”是划分界线的意思,“企图”是贬义词,不当;“试图”打算的意思;“以至”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4-8题。

戏如人生

林今升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找我。我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

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请特准他在散场时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大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专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问道:“您看到了什么?”

“昨晚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去,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别再伤心!现在是1980年,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我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藏室旁边,偷扯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

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海中。

4、老人对在日本重点考察的三个目标中,评价最差的是__________,评价最高的是___________。

[解析]公厕后台

5、文章第四小节中“由微而窥大”的“微”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不超过16个字),“大”则指的是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解析]“微”指人的耳后、厨房的抹布、菜篮、公厕、后台,“大”指人的品质、民族的特质

6、作者对老人的认识是反复变化的:

①起初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久便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③后来又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肃然起敬,“我”看到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②感觉渺小,“我”误以为他是个“老不修”;③渐感高大,我逐步懂得了老人考察小节(“细微之处”)是为了了解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质。

7、老人说:“后台这一幕,使我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这句话中的两个“戏”,前者是指_________,后者是指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戏”体现了_______________的人生观,“戏如人生”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观。

[解析]前者是指演戏、游戏,后者是指事业、工作,“人生如戏”体现了消极的、颓废的人生观,“戏如人生”体现了积极的、进取的人生观。

8、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刻画了一位“鹤发童颜,气宇不凡”的台湾老人的形象,这位老人举止诡谲,出语不凡,戏谑调侃,个性非常鲜明。

B.文中最能表现老人性格的是他与众不同的考察方法,他所考察的都是别人不大注意的小事,这说明他是一位只注意生活小节的细心的老人。

C.“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是老人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民族特质,它不只是提法不同,而且表现了不同民族在人生观方面的迥异。

D.文中写女主角到后台后,仍不停地唏嘘、呜咽,是为了说明这位女主角感情非常丰富,是一位难得的好演员。

E.为了刻画台湾老人这个似怪非怪的人物,作者采取了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结构--一波三折予以表现,使内容和形式趋于和谐完美。

[解析]B、D(B“老人只注意生活小节”不对,老人是“由微而窥大”。D不是为了说明女主角感情丰富,而是说明女主角演戏很投入,富有敬业精神)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美腿与丑腿说课稿】相关文章:

上一篇:周末在哭泣作文下一篇:好段摘抄作文素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