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个人总结

2024-05-25

研修个人总结(精选9篇)

篇1:研修个人总结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认为一切都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来代替,我们不能忘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不是有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什么也不用讲,什么都通过多媒体演示来解决,这是错误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不能忘记自己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应有一个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适当选择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

1、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唐诗、宋词等等。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3、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的主要凭借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合理、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为语文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只有紧紧围绕教学要求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

篇2:研修个人总结

通过本次远程教育培训,收获甚多,受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以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理论知识是多么的匮乏。现将培训情况与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次培训,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于当好教练,在于精通育人之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即“授之于渔”的作用,教师应重视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大环境。其次,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要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灵魂,提升人的涵养和文化品位,启迪智慧,感悟人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一些人文关怀,承担起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任务,既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精神基础,蓄聚文化底蕴,厚实人文底气,同时又要提高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使他们全面发展,茁壮成长。第三,语文要教会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就教师而言,要肯定“模仿”,实践“模仿”,让学生学会“模仿”,学会旧瓶装新酒,并能通过模仿,不断将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美好人性充分开发出来,加以培养、升华、有所创新。第四,语文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语文教学也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适应当今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需要,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教时代之所需、学时代之所需、用时代之所需,激发学生的时代思维,加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的真实了解。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研修过程中有专家们地讲授,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在论坛中发表文章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有许多问题与自己的情况十分类似,这让我有机会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到自己解决教学问题的缺陷,也有机会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专家讲授的课程,有更多值得学习及借鉴的地方,运用专家的办法,可以更好的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问题。

三、对课堂教学感悟的几点收获。

语文课堂教学是形式多样的活动。认识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融洽。课堂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我每次采取讨论、合作、交流的方法,都能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使学生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课堂活跃,学生参与率高,兴趣较浓,效果很好。

语文课堂是德育教育的课堂。语文教育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课程的每一处知识、每一个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利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构成一个立体的德育渗透体系,收到很好的效果。使我班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被评为先进班。

语文课堂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使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互联网则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舞台,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如使用多媒体、农远教学光盘、网络资源等。教学生动,学生兴趣浓,效果很好。

四、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

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学习,使之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篇3:研修个人总结

关键词:IC卡,指纹,门禁系统

传统的闭架借阅式图书馆被开架借阅式图书馆取代后,目前图书馆的发展趋偏向了“大流通”和“一门式”的流通模式。新的流通模式既方便了读者,同时也更有效地利用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但这种模式同时也带来各种问题。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图书馆为例,在实行了大开放后,由于图书馆提供给学生的个人研修室同时也在大开放馆的内部,且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使用,图书馆需要派专人管理个人研修室,接受读者的预约,又要为有需要使用个人研修室的师生开关门,经常检查研修室的利用情况等等。一方面工作效率不高,同时也浪费了人力资源。在以上问题开始产生时,许多图书馆开始利用门禁系统对研修室进行管理,早期出现的门禁系统多是利用读者的借书证卡验证身份来实现,一定程度实现了大开放馆的自动化管理,但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是需要连接图书馆管理系统验证读者身份,在大开放馆模式下增加了布线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服务器的工作压力;二是由于卡与人不能合一,一旦遗失证,容易被他人冒用。该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利用RFID与生物认证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个人研修室的自动化、无人化管理。

1 系统相关技术

1.1 IC卡技术

IC卡是近代从欧洲开始出现的,是继磁卡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信息工具。IC卡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等。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和天线嵌入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已经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包括金融、交通、社保等很多领域。IC卡以其超小的体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独特的功能和保密措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IC卡系统最大特点是实现真正的脱机运行和储存一定数量的数据。

1.2 指纹识别技术

目前,用于身份认证的技术当中,生物识别是最为可靠的方法,而依靠生物识别的生理特征有视网膜、虹膜、脸型、指纹等,行为特征有声音、签名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已经发展了多种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使用最早的,也是最为成熟的生物鉴定技术,它是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于一体的技术。

2 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使用流程分析

研修室的门禁系统认证既能实现了人物合一的真实身份认证,又能满足验证身份时的脱机化需求,系统的架构需要经过两个过程:发卡过程和身份认证过程。

2.1.1 指纹IC卡的发卡过程

发卡时,系统首先采集用户指纹,服务器自动对采集的指纹图像进行增强、锐化等图像处理,处理完自动提取该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值,并将特征值和使用者的其它如姓名姓别等相关信息写入数据库。数据库存储完毕后,系统从数据库提取数据写入IC卡,最后将IC卡发放给用户。其过程如图1。

2.1.2 指纹IC卡的身份认证过程

读者需要使用研修室时,首先由安装在研修室门口的指纹仪读取使用者的指纹,再读取读者IC卡中的指纹数据,将数据传至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比对,通过比对结果的匹配或者不匹配判断持卡人的合法性,再将信号传至门禁控制系统,控制门的打开或者关闭。其过程如图2。

2.2 系统软硬件框架

系统在硬件方面由指纹仪、IC卡读写器和51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插锁组成。可以编写单片机程序对各个硬件进行接口整合和数据处理。

2.2.1 硬件框架

指纹IC卡门禁系统由:指纹采集仪、IC卡读写器、发卡终端、数据库、验证终端、51单片机控制电路、带电插锁的门等设备构成。其中发卡终端可以设置在图书馆的图书证发放中心,由办证人员负责采集读者的信息,包括身份、姓名、性别、采集指纹等。验证终端负责验证持卡人是否有权限打开门禁。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3。

2.2.2 软件结构

发卡终端系统可以集成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进入系统后,首先判断登录人员的合法性,合法则进入系统菜单,不合法则直接退出。进入后便可以进行指纹特征采集,信息录入,写卡等操作,并可以查询用卡人员的信息,查看其IC卡是否已经过期。同时管理员还能个性自己的密码。

验证终端方面,只要通电运行后,单片机将启用一个循环不停轮循两个指纹特征缓存,一旦这两个缓存数据同时不为空,则循环结束,进行认证对比,对比成功就开启电插锁电路,对比失败则发出警报,并将日志存储起来。另外验证终端还可以调节指纹仪提取指纹特征的精度,防止误认,或者过于精确导致的低识别率。

3 系统实现

3.1 主要软硬件选择

基于数据量的限制,从稳定性和经济性考虑,本系统选用URU4000BB指纹采集仪,该指纹仪是目前世界上较薄的光学系统,只有6mm,表面采用了坚硬的光学材料,输出图象最高可达700dpi。URU4000指纹采集仪,微型指纹扫描器能够自动读取指纹图像,并通过USB接口把数字化的指纹图像传送到计算机,更重要的是它支持中控科技Biokey SDK开发工具,可直接使用中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K Group Inc.)开发的Biokey算法进行指纹识别和指纹特征提取。Biokey是全球最为开放的技术之一,从LICense到源码级的服务已经被中控科技建立。

IC卡方面,参照ISO/IEC 14443标准,定义了两种信号接12——Type A和Type B。其中Type A以Philips公司为代表,Philips公司的MIFARE系列占有了当前约80%的市场,且在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更有优势。该文采用ISO14443 TYPE A标准的Mifare One系列卡。针对目前市面MIFARE,IC读写器产品二次开发较复杂,函数功能较少,价格较高的情况.广州衡微科技有限公司推出“RUK-200IC”IC卡读写器,此产品采用USB2.0通讯,USB供电,可以二次开发。RUK-200读写器的电路板、单片机程序、USB接口驱动程序、函数动态库全部由该公司开发,把复杂的IC卡认证读写过程集成-—转化为更简单的函数调用操作,一般的记录读写操作,只需一个读卡、一个写卡、一个蜂鸣器响声的函数,就可以轻松完成对卡的操作。

3.2 软件实现

指纹的采集主要依靠URU4000指纹采集仪进行,URU4000可以通过Biokey SDK控件进行操作。

使用Biokey SD的Init Engine()方法可以初始化指纹仪,此函数支持同个终端下多个指纹仪同时使用,初始化时必须指定指纹仪的编号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后可通过ZKFPEng X1.Sensor Count取得已经连接的指纹仪编号、ZKFPEng X1.Sensor Count取得已经连接的指纹仪数量和通过ZKFPEng X1.Sensor SN获得当前编号下的指纹仪序列号。

当指纹仪连接成功后便可对指纹进行扫描登记。指纹扫描前必须设置登记指纹的取样次数,原则上不少于3次。当指纹采样3次成功后,控件将根据Biokey自行开发的指纹提取算法自动生成指纹特征码,其缺省模板最大长度为1152字节。

采集完毕的指纹系统自己将信息写入数据库,为保证数据正确性,可从数据调出用户指纹进行验证。经试验发现手指特征随时间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模板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通常不会影响指纹的比对,但通过进行指纹特征模版学习更新,系统会综合得到新的模版,从而可以降低拒绝率。

IC卡数据的读写由RUK-200IC实现,其工作结构如图4。

动态库OUR_MIFARE.dll用VC6.0++开发,编译成Release实体,适用于WIN98、NT、2000、XP、2003环境。动态库OUR_MIFARE.dll是RUK-200IC的配套文件,可配合读写器进行调用,另外设备厂商还提供了硬件底层驱动的动态库WY-ICUSB.DLL,可以配合OUR_MIFARE.dll驱动RUK-200IC。动态库提供了读写卡函数piccreadex和piccwriteex,使用些函数可以一次性读写整个区的第0块、第1块、第2块共3块的信息,并且可以返回卡序列号。

指纹特征与卡数据的验证仍可以使用Biokey方法Function Ver Finger(byval reg Template,ver Template,Ado Learning As Boolean,byval Areg Feature Changed As Boolean),将指纹登记特征模版赋值给reg Template,再从IC卡中读出数据赋值给ver Template。通过此函数可以判断指纹模板是否一致。从而达到验证的目的。

4 结束语

此门禁系统在设计中设法摆脱传统依赖数据库的验证方法,利用IC卡技术与生物特征提供新型验证方法,增强系统的可用度。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单纯利用指纹验证时,数据库中一对多查询的低效率验证身份的问题,又解决了单纯利用IC卡的身份验证不可靠问题。利用指纹与IC卡各自的优点结合,在本地自动、快速、有效地验证读者身份,为图书馆研修室的管理节约了人力成本、通讯设备成本和综合布线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强,肖英,王宁.指纹IC验证终端系统[J].仪表技术,2008(5).

[2]邱波,许尉滇,王健.基于非接触指纹IC卡的嵌入式身份认证系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篇4:个人研修总结

黄鸿伟(***060)

由于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如今终于利用放寒假后的几天时间在家里将第二阶段研修活动顺利搞完了。回顾这段短暂研修,尽管开始有点带着任务式的去学,但后来进入沈老师的工作室认真学习后感受颇深,收获也颇多,改变了我对研修学习的看法。高三物理复习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工作的重点,在这里沈老师把其内容分成10个栏目,这些栏目都与高三物理复习有关,栏目中的内容是一些专家、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和做法,从中用心体验感悟、分享同行们带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的方法技巧。现做以下总结。

1、从“规范答题”栏目中,了解到高考阅卷中规范答题对物理大题的得分的影响,这为以后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更进一步地指导学生规范答题提供了一些经验技巧,为学生高考中能拿高分、少丢分多了一份保证。

2、从“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三个栏目中,分享到了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对高考三段复习时段划分计划安排与相应的复习内容与方式、方法,各个时段的侧重点应放在哪里,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尤其从沈老师 提出的三个主题论坛的讨论中了解到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可操作性强的经验之谈。

3、从“学生心理辅导”栏目中,学到了如何做好高三学生对高考物理恐惧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充满信心的去考好物理;如何让高一的新生迷上物理并有信心学好它,从而改变高一就给学生当头一棒的现象频频发生。

4、从“考纲解读”栏目中,更加让我坚定高三复习“以纲为本”,不讲超纲内容、不做超纲的题目,做到有针对性的讲与练。

5、从其他的栏目中,从同行们交流文章中也学到了不少理念与方法,通过对比自己的教学发现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去完善。

篇5: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一、个人优势

1.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能够正确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2.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积极组织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并承担省、市、区级研究课题。

3.能够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先进理念,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20____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能够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存在问题

1.读书不够系统,专业知识还有欠缺,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在教学中,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做到及时反思和总结,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3.教育科研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系统的、科学的开展课题研究。

三、研修目标

通过参加培训班的研修,在专家的引领下,能够做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查找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最终突破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成一名智慧型教师。

四、研修措施

1.理论学习方面。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体味教育的智慧,汲取最新的教育理念,将专家们讲座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中,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研修期间,重点阅读《数学课程标准》、苏霍姆林斯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文摘》、《每周一读》、《教学论》等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在阅读中,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数学学科特点,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教育创造过程之中,做到有所观察,有所感受,有所发现,有所汇聚,有所创造。

2.课堂教学方面。

(1)将牵手数学名师——吴正宪和黄爱华老师,通过上网等多种形式观摩名师的讲座和课堂实录,阅读有关他们的书籍,系统的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仔细揣摩他们的教学风格,并有机的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2)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认真研究数学教学,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探索激情课堂模式,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究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初步总结自己的教学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研修期间,至少观摩20节名师的录像课,并与同学科的老师们相互交流,结合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对照自己的教学查找不足,撰写出高质量的评课报告。

3.教育科研方面。

(1)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学习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拟定一项科研课题,并进行申报,采取一点穷追的方式,带题授课,并以课题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作为课题负责人,认真总结课题实验中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带领实验教师做好“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课题”这一区级课题的研究,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及时总结反思,积累科研成果,真正做到以科研带动教学,提升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

(3)研究期间,撰写3篇高质量教学论文,并积极投稿,争取发表。

4.辐射带动方面。

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与自己在学校的“青蓝工程”中结对的徒弟交流学习心得和听课体会等,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篇6:个人校本研修总结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利用课余时间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了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注重对学生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自主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尊重,学会反思自己的观点,学会分享别人的智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 做好培优补困工作

篇7:英国里丁大学研修总结

一、充实的行前培训

在来里丁大学前,北京语言大学的培训实际上是对英国学习生活的一个过渡。这为我在英国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老师们甚至贴心的为我们在英国的学习生活做足了功课。从英国的风俗礼仪到与房东的相处,从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到日常的口语交流,无论大小事都已经为我们提前注射了 “预防针”。我衷心的感谢留学基金委这样贴心的安排。

二、温馨的生活体验

国家留学基金委为我们这个项目提供的是home stay式的生活方式,这使我们在3个月中真真切切的融入到了英国人的生活之中。女房东Kate是一位细心体贴的年轻人。Kate一家人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到了中英两国间的文化差异。让我时刻感受着home stay带给我的温馨和感动。home stay式的家庭不仅仅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英国人生活的窗口,而且能通过这个窗口了解更多的两国文化差异。

三、全新的课程内容

在整个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多个英语教学与实践的理论:行为主义、认知建构主义,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各种教学法,实际课堂教学中活动的使用及其相互关系,英语语法、阅读、写作、听力、词汇、口语,发音的教学,学习策略,如何激发学生的动力,如何复习,如何评价,如何创造语言环境,如何通过歌曲故事诗歌等资源进行教学等等。我们的班主任Sharon老师,Sharon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她通过实际教我们希腊语,来告诉我们二语习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自己的一个理论—— SOARing。在学习了Sharon的Soaring理论后,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活用教材的能力。如何选教材,选什么样的教材都是对教师的挑战。教语言发展和发音的两位老师是Alison和Ted,Alison老师耐心细致、和蔼可亲,三个月的研修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我的视野更加宽阔,思路更加清晰,实际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提高,学习的成果是享受课堂的同时获取知识。

四、难忘的学校实习

此次研修最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的就是学校实习了。 我和另外三名老师被分到了泰晤士河边的Shiplake College。我们在这所学校实习了四天。第一天,我们跟着两名学生参观了校园,听取了介绍,然后走班上课,实实在在的当了一天的学生,后三天,我们主要以给英国孩子上课为主(我们上了历史课——介绍地区及学校,普通话课,包饺子课,数学课)。在这短短的四天中,忙得不亦乐乎,当然感触很深,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教育方式。英国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气氛活跃,也比较随意自由,英国老师对于一些critical thinking是给予肯定并表扬。但是在这1小时的时间内,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thinking,discussing,老师只是在看,在从旁协助。我旁听了一节物理课,一进到教室,一片黑暗,原来这个老师要讲解光线,随后老师启动装置教室的不同方向有光线穿过,老师要求学生自己亲身实践,选择不同的液体,观察光线在不同材质中如何折射,反射。一节课学生完全的融入进去,做记录,算数值,记录结果,分析原因。还有一节课—Language Development这是一节很特殊的课。来到这里的学生基本上是老师们认为的thinking slowly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会再选择其他的语言课,例如法语,西班牙语。他们属于在学习上跟不上的学生,需要另付费用进入这个地方继续学习。在这里基本上一位老师负责两三名学生,甚至有时候是一对一的教学。其中一次15名学生4位老师,在学生的4个方向。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扶优转差,基本上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他们的优生是自己自学。在英国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烹饪课,因为英国人认为如果自己都照顾不了,那么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短短的四天实习结束后,我对英国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整体、更系统的认识。

五、我的感触与建议

四个月(包括北京行前培训一个月)的研修是短暂的,所见所听所学是无法用语言全部表达出来的,但是却有深深的感触。通过此次研修自身的提高是明显的,从语音到词汇到阅读到表达,每一样都有了进步。我每天坚持与房东聊天,孩子教育,英国文化,宗教信仰,只要我不懂的,我坚信一个字 “问”,好在房东Kate细心热情,有问必答。所以host family式的生活益处多多。此次的研修还使我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思。在此次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回国后可以运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这将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了。如何解决大班教学与活动的问题,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用何种方法, 如何对老师汉语化的语言环境对症下药,如何使用learning through Projects,这些都是在我回国后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而且留学基金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很多共享资源,甚至与其他35位教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于以后的学员,我只想说要有所准备。因为每一届都有一个实习的机会,而英国的很多学校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东西是非常感兴趣的,不仅仅只是书法。因而在出发前,一定要准备好,例如算盘。

篇8:个人研修总结

这次国培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呀!回想开始的极不情愿到现在的回味不舍,感觉自己教学的春天才正在开始。在此,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聆听专家、大师的讲解和教诲。一个强烈的感觉:整个培训给了我很多感悟和启迪。

一、学习“国培”,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由于在西部乡镇小学工作,就像井底之蛙,没有更好地了解现在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网络研修,好处多多。可以说网页学习的即时性,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学习,减少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同时有助于我提高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效率,方便于我和众多教师及时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习国培,促我成长。

培训学习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听专家讲座,上网学习,评论交流,做作业,在交流平台看点评,发表文章,与学员们、指导老师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虽然学习时间很紧张,但我感觉到充实而幸福!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等等。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展示。这次的学习,对我来说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这次培训学习有了丰厚的收获,也促进我不断成长。

三、学习“国培”,专业知识基础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以往,我只是研读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习惯于积累一点一滴的知识素材。现在,有国培学习网页了。通过研修,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通过深入学习,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高-潮的教育智慧,远大的教育境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从而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因此要给自己身体加油,给自己头脑充电,博学广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前的困惑,在这里所有的学习内容都一目了然,科学系统,有标可依,有律可循,学习起来方便至极。这个学习页面的课程设置,突现了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在这个学习页面上,通过专家引领,帮助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帮助我准确地把握了小学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

四、国培研修我懂得了思考与总结。

通过学习与实践,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研修,也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缺少的并不是经验,而是及时的反思、总结。也有人说的好,与其写三年的教案,不如认真写好一年的反思与总结,我觉得道理也在其中。

五、国培研修,美好回忆。

每天的听课、评课、写作业,网上交流,都凝聚着自己及所有老师的教学思想,呈现出老师们深邃的智慧。那种坦诚的交流,真诚的指点、丰富的思想、开阔的视野、碰撞的火花,使老师们深深的感动。参与研修的所有老师们真诚的一切,都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会回忆。

篇9:个人网络研修总结

能够参加2017年义务教育远程研修的继续教育,我感到无比的荣幸。这次的学习,我受益非浅,不仅更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中优化了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新”,使课堂呈现了豁然开朗的美妙境界。充分的认识到,教师职业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道、授业、解惑”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一个合格的教师,应从充分认识自己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磨练自己的职业精神,以实现“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人。

1.课程学习中,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真实的课堂实录、精彩纷呈的专家解读等等,让我感触最深,受益匪浅。首先让我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是我们老师学习新技能,新能力的一个基础,只有坚实的理论才能指导教师前进的方向,不断的创新,不断探索。

3.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们能真正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参加网络研修之后,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一起进步的教学方式,一学期来效果很好。课堂上讲解一部分知识后,然后引导学生们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然后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学习、自主探究。学期结束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评出合作意识强,能力优秀,思维活跃,创新能力高的优秀学生,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4.教学行为的改进: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中,自己已具有了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研修,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肩头的责任也更明确了。研修过程中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提升了自己,达到了继续教育的目的,再次感谢专家团队的老师们,感谢我的班主任和指导老师,感谢在一起奋斗的老师们!

《小数与单位换算》

(1)从解决小朋友身高排列顺序入手,引出数据的改写,突出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

(2)例1教学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

(3)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是例1教学的重点。这里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呈现改写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通过分数形式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利用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再联系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改写。

(4)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情况,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改写的方法。

教学建议

(1)突出重点,围绕核心展开教学。

把名数进行改写,涉及低级单位、高级单位、进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学时要突出每个环节的重点,使教学活动围绕核心展开。如情境环节,核心是改写的必要性,感受到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太乱了,需要改写成统一的形式,以便于比较。因此,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比较,重点应放在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再如,改写环节的核心是确定改写的层级,进而明确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因此,不要急于让学生改写,用一点时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名数变了,数字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呢?在理解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再去尝试改写。

(2)注重归纳,提升学生整体认知。

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板书,并结合板书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整体建构名数改写的方法,可以适当突出除以进率的方法,但不要强迫统一。

《小数与单位换算》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例2通过把身高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作单位的数,教学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2)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呈现两种改写方法:一是根据小数的实际含义直接进行改写;二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再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写出结果。

(3)教材将像1.32m这样的小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留给学生自己探索改写方法。

(4)“做一做”第1题,通过4道题目进一步巩固改写方法。

(5)“做一做”第2题,通过几种动物体重呈现不同信息,在巩固改写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1)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促进学习经验的迁移。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方法和前面例1的学习是互逆的,因此,前面的学习经验可以迁移到这里,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试着改写,并及时组织汇报展示,给每个学生表述自己想法的机会。

(2)加强板书引领,促进学生归纳提升。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围绕名数改写的注意事项进行恰当板书,以引领学生概括归纳,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名数改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先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确定方法;②要弄清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③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向右移动,移动几位。板书时要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如“明方向”“确进率”“移小数点”等。

比例的基本性质

实验小学 李 霁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

2、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刚才同学们是根据比例 的意义先求比值再作出判断,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能够很快就能判断出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它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在这个3:5=6:10 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3、5、6、1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3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6”叫做比例的內项。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数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24∶□=□∶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1和24,3和16,„„)

(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

(3)还有不同答案吗?(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

(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

(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

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

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2)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5、完善

(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

(3)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四、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

和():5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

小聪明毛毛同学根据“2×9=3×6”写出了比例,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

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

3、如果a×4=b×6,则a:b=():();

如果a:b=6:4,则a=6,b=4。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那么a、b还可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4、猜猜我是谁? 6:()=5: 4 延伸:如果把 “()”改为“x”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比例。

五、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上一篇:泰戈尔的故事名人故事下一篇:初见天猫店运营方案